道德讲堂之家庭美德:打进去与闯出来——田英章与阎锐敏书法比较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3:49:23
  标签:

文化


田英章与阎锐敏是同时代的著名书法家。田英章1950年生于天津,阎锐敏1957年生于山西。虽然田英章比阎锐敏年长七岁,但了解其艺术历程的人不难发现在他们身上有许多共同点:他们有着相同的出身背景和学书资历;他们都曾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叱咤硬笔书坛的风云人物;都是正统派、功力型、软硬笔皆能,楷、行、草皆善而尤以楷书名世的全国著名书法家、教育家;他们的字都被选作字模输进了电脑广泛用于出版印刷业;他们都出版了大量的字帖教材;如今他们的书法作品都走向了市场,被广泛收藏。而在他们身上也有许多的不同之处。就其书法而言,阎锐敏的存在在于创新,田英章的存在重在复古。

众所周知,田英章以一手“险劲严谨、刚劲挺拔、规矩端正、瘦健俊美”的“欧楷”享誉书坛,被人誉为“当代欧体楷书第一人”,亦或“欧体田楷”。尽管田英章在“欧楷”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书写技法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但仍不能超脱“欧体”的藩篱,让人一看便知是“写欧的”。这和当今其他以“欧体”名世的书法家卢中南、田蕴章、温彦国等人给人的印象没什么不同,只不过就是功力、火候的差异大小问题。包括其去年出版的家族书法作品集中收录的其子、其侄的“欧体”书法作品,均是一种模样,让人难分伯仲。尽管50岁之后,田英章开始尝试“变法”,对“欧体”的火气过盛、笔画过细、隶法偏多、违背今人欣赏意识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舍弃和补充,并将颜的方正、赵的潇洒、二王的气韵融为一体。但收效甚微,仅仅是写得“活”了些,而并未形成自己鲜明的个人风格。大家都知道,“欧体”之所以“火气过盛、笔画过细、隶法偏多”是因为那是工匠镌刻在石碑上的作品,而非欧阳询手书原作面貌,更无真迹风神。如今田先生用毛笔在宣纸上书写,即使不用“大胆的舍弃和补充”,也会呈现与碑刻“欧体”不同的韵味。笔者言外之意是想说田先生的“大胆的舍弃和补充”,终归还是“胆子小了点”。行笔至此,使我想到了国画大家李可染的一句名言“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在这里不妨简而言之“打进去,闯出来”。田英章一生身体力行推崇“欧楷”,“50多个严寒酷暑,18000个日日夜夜,临池无间,日课不辍”。可见田英章先生对“欧体”痴迷之深、“中毒”之深,不难想象他在这种严谨的“法度”书写中已经形成了一种书写和思维的习惯定式、套路及匠气。我看过田先生写字,平心静气,一丝不苟,我看不出他把自己的个性和感情注入毫端,唯一看出来的就是他对“欧体“的虔诚,包括他在学书上的“博采众长”也是学历代宗欧名家文征明、成亲王、林则徐、黄自元、王维贤、陈景三等人的法书。可以说,在“欧楷”上,田英章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了,无人能敌,他是一位当今欧体楷书的忠实继承者和跟随者,也可以说是在欧体上卓有成就的探索者。但遗憾的是他至今没有从“欧楷”中“以最大的勇气闯出来”,敢于与“颜柳欧赵”比肩,树立自己鲜明的语言符号,从这一点上称田英章为欧体楷书的“保皇派”并不为过。因为艺术的核心精神就是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艺术的发展,当年颜柳欧赵也是站在前人圣贤的肩膀上融古铸今而开创了自己的书体成为一代大师的。当然要成为大师何其难乎!但是当代书家,只要敢于创新自己的面貌,历史便会铭记住他。在这其中,阎锐敏在楷书革新上做出的努力及其成功个案,便是值得更加广泛关注的一例。

阎锐敏虽然也是以楷书名世,但他对魏碑、晋人写经、二王、宋元明清甚至现当代一路都曾下过苦功,他的眼界很宽,无论传统的,还是现代的,只要优秀的、经典的、喜欢的,都会去学习借鉴、吸收消化。他的思想里有非常强的包容性,这不仅表现在书法上,生活中的其他方面也是如此,他对科技领域新鲜事物的热衷和对电子产品应用的得心应手,以及对烹饪、家具等艺术的广泛涉猎,无不是一种营养滋润影响着他的个人性情、人格气质和笔墨情趣、价值观念的形成,继而丰富着他的创新意识。他没有像其他同时代那些从硬笔书法家转入毛笔书法家那样羞于启齿那段历史,而是把“硬笔”的“桎梏”当作一种优势和营养注入传统书法创作中,成为少数在软硬笔书写结合上取得成功的书法家之一。他的成功在于把硬笔的书写性和线条与结体的俊秀、劲健、方折、骨气巧妙的融会贯通,使书写更加自由舒放,当然还得力于他对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及《阴符经》中“用笔空灵”、“离纸一寸”笔法的悉心参悟。故而用笔结体则敢于在严谨规范中越雷池、融会贯通而开创自我面貌,其线条与结字体势取魏碑之古朴,弃其凝重;取隶书之舒展,弃其刻板;取行书之灵动,弃其轻飘;取颜体之宽博,弃其雄厚;取欧体之险峻、清雅,弃其瘦硬、紧凑;取虞世南之温润,弃其阴柔;取赵孟頫之潇洒,弃其滑媚;等等,不一而足,极大地提高丰富了楷书线条的表现力和其楷书独有的信息含量,给人带来一种视觉审美的外延和精神的愉悦。综观其楷书高秉古脉,仪态大方,端庄疏朗,丰秀相宜,劲而不僵,古而不滑,传统而不死板,现代而不飘浮,韵味十足,俊美无比。尤其所书行楷《兰亭集序》,疏密相间,动静分明,潇洒婉畅,典雅自然,神采飞扬,气脉非凡,堪称妙品。他的楷书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发展,基本形成了自己个性突出的“阎体楷书”。让人在众多楷字中一眼便能分辨出哪是他的字,哪是欧阳询、颜真卿的字,这不能不说是阎锐敏创新所取得的成功,他以最大的勇气在古人楷书法则中探寻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表述范式,树立了自己的一面旗帜,闯出了自己的一片新天地,无疑,对当今楷书的学习继承与创新上具有典型的启示意义。

行文至此,我突然想到清代书论家包世臣在他的《艺舟双楫》中描述刘墉和翁方纲之间的一件趣事。据说刘墉的一名学生后来成了翁方纲的女婿。一次,女婿向岳丈问询刘墉的书法特征问题,翁方纲用带有几分讥笑的口气说:“刘墉的哪一笔是古人的?”当这位女婿后来带着疑问再去请教老师刘墉时,刘墉反唇相讥道:“我自成我书。问你岳父哪一笔是自己的呢?”从这则故事里我想到了田英章和阎锐敏的书法面貌,也想到了他们之间的差距所在。田英章和阎锐敏虽是同居于京城的好朋友和闻名全国的书法家,但相比较而言,田英章名气比阎锐敏稍大,作品卖得比阎锐敏的价格高,赚的钱可能比阎锐敏多,但两人的性格为人及处世理念却不相同。田英章不喝酒不吸烟,认真严谨,斤斤计较,丁是丁,卯是卯,身体不是太好,脾气倔强,铮铮铁骨,即使你是皇帝二大爷也不白送你字,全国各地学其书法的多,但在圈里争议也很多;阎锐敏既喝酒又吸烟,大大咧咧,得过且过,心宽体胖,弥勒佛一个,爱交朋友,哪怕你是平常老百姓只要投缘送你幅字不成问题,全国各地朋友多,人缘好。这可以说是他们各自的个性,也可以说是他们的差距。至于谁主沉浮?我看还得等他们百年以后留待历史的考验和时间的检验。现在我所说的也不算。


戊子年中秋于鲁游刃于传统与现代之间



●他是国务院办公厅及国务院老干部活动中心书法导师,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他用楷书书写的江泽民主席养父江上青烈士的《芦沟晓月》巨型书法作品被抗日战争博物馆收藏;

●在他身上,传统与现代惊人地融合在一起;

游刃于传统与现代之间

“人的一生不能傻呆呆地活着,与现代化的东西格格不入,只要有用的东西,你都得尽量学会用。”闫锐敏说。“你看我”,他掏出一款手机,“这是诺基亚6600型的,这款手机的好处在于信息量大”;随后,他又掏出一款,“这是诺基亚7650型的,可以照相”,“还有一款普通手机”,就这样先后摆出三款;“我的摄像机也是比较先进的”,“最初是JVC,然后是索尼模拟摄像机,现在用的是数码3CCD型的,接近专业水平。我随身携带的是一款数码相机,清晰度高达500多万相素。” “我还建网站、做图片、玩泡泡、QQ聊天,凡是现代化的东西能学的都要学点。”在人们的感叹声中,闫先生笑起来,笑声中含有几分自得。

闫锐敏是在本次中国大同云冈?恒山旅游节期间,应旅游节组委会和大同市旅游局的邀请来到大同的,他是炎黄书画家协会主席、东方书画家协会副主席、国务院办公厅及国务院老干部活动中心书法导师。在国内外书画界享有盛名,闫锐敏主攻的是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楷书,但在他的身上,人们惊奇地发现有那么多现代的东西。



修养的花儿

在寂静中开过去了,

成功的果子

便要在光明里结实。

                ——冰心

1957年,闫锐敏出生在山西祁县的一个书香世家,后随父母来到北京。他的祖父写得一手好字,父亲和叔叔受其影响字也写得特别好,在这样的家庭熏陶下,再加上父亲的严格指导,在同龄人里,幼小的闫锐敏的字自然要比别人好得多。

16岁那年,闫锐敏到北京郊区的一个小山村插队,仅过了一年后,他碰到了一次绝好的招工机会,在填表的时候,他的一手好字引起了招工人员的注意,这为他日后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闫锐敏被招到北京的一个地质队里,工作组组长谢长芳发现了他这个苗子,开始有意识地培养他。在谢长芳的鼓励声中,闫锐敏练字的劲头越来越大。

地质队常年在条件艰苦的野外工作,流动性非常大。下了班,别人在打扑克、下象棋,闫锐敏则把这些空余的时间全用在了练字上。单位给每个人配备了一个小马扎,还有他随身携带的装衣服用的小箱子,另外就是一些旧报纸,这便是他练字的全部家当。

寒来暑往,几年下来,闫锐敏在单位里已是小有名气了。1978年,由于字写得较好,他被抽调到机关工作,在这里,不但有了桌椅,而且有了充裕的旧报纸、旧杂志,优越的条件,为他练字提供了不少方便。为此,他更加发奋苦练,常常到深夜,有时甚至是通霄达旦。

为了使自已的书艺能有一个质的飞跃,闫锐敏报名参加了东城少年宫的书法班,有幸聆听了著名书法家任杰生、刘炳森等先生的书法讲座;继而又报考了中国第一个书画学校——北京中国书画业余学校,一学就是五年。在这里,他聆听了肖劳、尹润生、刘宗继(清朝著名宰相刘墉的后代)、李铎、李力生、吴未淳、于荣均、梁志斌等老一辈书法家的直接教诲,对书法进行了系统而规范的学习。期间,无论是颜、柳、欧、赵,还是真、行、草、隶、篆,他都进行了认真的研究。短短几年,获益非浅,为他今后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闫锐敏的工作单位在距北京城几十公里外的昌平县东小口公社。为了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他经常拜访一些书画名家,许多次,由于时间已晚,赶不上末班车,只好徒步行走几十公里回到工作单位;为了能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他放弃了在楼内的集体宿合,而选择了一个盖在楼顶上的木板房。这种木板房冬不暖,夏不凉。严寒季节,屋里的一桶水能结上20公分厚的一层冰;酷暑来临,房里热得像蒸笼。由于房顶不严,下雨时,屋里常常灌进半尺深的水,有时半夜醒来,鞋子就漂浮在水面上。除此之外,由于门窗不严,还常常受到蚊虫叮咬。“斯是陋室,唯我独馨”,闫锐敏乐在其中,还给这房子起了“无愁小斋”、“陋巢”等斋名。

艰苦条件可以克服,经济紧张却是无能为力。每月39.8元的工资只够维持基本生活,还要买纸、墨、笔、帖等等,常常到了月底就囊中羞涩了,只好啃馒头就咸菜,有时还要赊账。“穷则思变”,楼下一片水泥方砖地引起了他的注意:“明朝的著名画家王冕,小时候因没钱买纸,用木棍在沙地上练习画画,后来成了大画家;唐朝的怀素和尚,由于没钱买纸,种了一些芭蕉树,用芭蕉叶练字,而成了我国古代著名的草书大家;晋朝的张芝,由于没钱买纸,就在池塘边的石头上练字,天长日久,一池清水都变成了黑的,被后人称之为‘墨池’,成为中国的草圣。我为何不能拿笔蘸水在水泥方砖地上练呢?”想到这些,他捡了一个别人扔掉的毛笔头,蘸着水在地上试写了几个字,嘿,还真有宣纸的效果呢!这一发现让他惊喜不已,这种练习方法既省墨,又省纸,还可以练大字、练笔力,可谓一举多得!

自此以后,每天四点半下班后,吃完饭就练,一直练到天黑看不见为止,接着再回到“无愁小斋”里练写小字《兰亭集序》。十几年的风雨不经意间走过,十几年的奋斗充满了艰辛。

闫锐敏的书法水平就在这样的磨练中逐渐提高。



什么是播种者的喜悦呢!

  倚锄望——

  到处有青青之痕了!

                      ——冰心

那是1986年,中央电视台,中国书法家协会,文物出版社、北京文物商店等单位联合举办了全国首届电视书法大赛,闫锐敏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夹着一大卷书法作品第一次参加了书法比赛。过了不久,中央电视台寄来了一个锦缎的获奖证书和一张通知单,通知单上写着:“闫锐敏先生,您在九万人参加的全国书法比赛中荣获二等奖”。九万人参加了比赛,而成人组才选30个二等奖,其中的艰难岂可一言蔽之!

此后,闫锐敏一发而不可收,就在同年,他又连续获得首届银河书法大赛,首届神龙杯书法大赛,首届大学生杯钢笔书法大赛、首届国际钢笔书法大赛、首届博士杯书法大赛奖,过了不久,他又获得了由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联合举办的当代国际书法精品展一等奖。除此之外,他的作品还入选首届赴日硬笔书法展、首届中国书坛新人作品展览等。闫锐敏的声望如日中天!

闫锐敏的书法代表作是仿古楷书《《兰亭集序》,最初,他学的是颜真卿的楷书,但不久就觉得它“又粗有壮”,收不住,就又学欧体,此后又觉得有些“死”,他下决心博采众长,褚体(褚遂良)、晋人书写的经文、还有《兰亭集序》中的灵活用笔,都被他吸收进自己的作品中,成为有着独特品位的书法艺术。 “你得取众家之长,融为一体,慢慢发展,才能形成风格”。而这,正是他成功的关键所在。

闫锐敏的书法艺术引起许多人的重视。2002年的7月7日,“七七事变”65周年之际,他突然接到了布赫的秘书打来的电话,邀请他到人大常委会写几个字。闫锐敏领命前往,到了那里他才知道,他被要求用楷书书写江泽民主席的养父江上青烈士的遗作《芦沟晓月》。这是一部号召人们奋起反击日本侵略的慷慨激昂的战斗檄文,闫锐敏读后深深为之撼动,他怀着崇敬的心情一气呵成,引得众人一片喝彩。他的这幅作品,被收藏在抗日战争纪念馆中,有关部门还举行了盛大的赠送仪式,当时的文化部副部长高占强亲自参加了仪式,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做了专门的报道。随后不久,他被聘为国务院办公厅及国务院老干部活动中心书法导师。

现在,在他的头上有十几个头衔,闫锐敏又成了一个“社会活动家”和教育者,他的学生,累计已有上万人了。



沉默里

  充满了胜利者的凯歌

                    ——冰心

“你觉得自己成功了吗?”采访时,记者这样问道。

“也不能说现在成功了,我还得前进,学无止境嘛!我给自己起了个字号为“子晋”,有两个意思。一是说明自己是山西人的后代;另一个意思是:是‘小小的进步’。”他说。

正是抱着这样一种学无止境的态度,闫锐敏可以随时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他的电脑知识,相信会使许多人为之感到汗颜。闫锐敏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它的建立纯粹是一次偶然。

有一次,看到好友史洪清建立了一个自己的网站,他觉得非常有趣,就恳请其帮助建设了《炎黄书画家》网站,并请求史洪清教会他管理网站。过了不久,他就能操作自如了。“有了这个平台,书友之间的交流就方便多了。”到了外地,除了书写工具外,他总是随身携带着256兆的MP3(作为移动硬盘使用)、自己刻录的光盘等,里面有关于他的一切资料,他把这些当作与人交流的最佳途径。

让人想不到的是,年轻人所热衷的“QQ”、“泡泡”他也涉及,闲暇之时,它就用这种方式和书友交流书艺。

闫锐敏创办了全国独一份的手写体报纸——《炎黄书画家报》,报上所有的文字全部是用手写的,上面的书画作品也是他亲自扫描上去的。闫锐敏为此感到十分自豪,他把这份报纸提供给喜欢书画的年轻人,给年轻人创造一个平台,让他们充分发挥和展示自己的才华。

“一个人到了一种境界,那就一通百通了,对吧?”同行的另一位记者说。是的,除了这些“本事”,闫锐敏还研究烹饪、家具制作、乐器等等。他很爱动脑筋,动手能力也很强,而这一切,都给他的书法事业增添了灵感。

这就是闫锐敏,一个极具魅力和亲和力的人,一个平民艺术家,一个传统与现代的弄潮儿!(编辑/麦穗儿)中泉山阁

飘逸潇洒传国粹 流畅自然方寸间



我和阎锐敏先生未曾谋面,因为他身兼数职、太忙。几次相约采访都因他临时有事而搁浅,无奈我们只能断断续续地进行电话聊天,谁想电话采访使我们的距离拉的更近。因为我是一个书法爱好者,我尊重他,羡慕他,不是因为他出了多少书,身兼多少职,头上有多少光环,而是他从小至今为书法艺术献身的那种自强不息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古时王献之学书法有“染尽三江水,唯有一点像乃父”的典故流传百世,我以为那不过说说而已,可从阎锐敏学书法的过程,我相信了古人书法家的典故的真实性。

阎锐敏先生告诉我,他1957年1月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祖父有一手好字,父亲和叔叔受其影响字也写得特别好,在这样的家庭熏陶下,再加上父亲的严格指导,在同龄人里,幼小的阎锐敏的字也比别人写得好一些。从小学到中学期间,一直由于字写得比较好而受到同学的羡慕,老师的好评,还经常为学校写黑板报和墙报。1974年参加工作之后,在其工作组组长谢长芳先生的启蒙下,国锐敏开始了对书法的练习。当时他工作在北京的一个地质队里,常年在条件艰苦的野外工作,经常搬家,流动性非常大。对于刚参加工作的学徒工来说,根本就不可能配备桌椅,他只能坐单位发的小马扎,在一个随身携带的装衣服用的箱子上练字,即使条件这样艰苦,但他从来没有间断过练习。一叠叠旧报纸被他练了又练,一本本旧杂志被他写了又写,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练习,他的字虽然和书法家的距离还相差甚远,可在单位里已经小有名气了。1978年,他的一手好字引起了领导的注意,被抽调到机关工作,不但有了桌椅,而且有了充裕的旧报纸、旧杂志,优越的条件,为他练字提供了不少方便,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种鞭策和鼓舞。为此,他更加发奋苦练,常常练习到深夜,有时甚至是通霄达旦。在单位里,写黑板报、写墙报、写会标等,凡是写字的工作全给了他。在别人看来,这是受累的差事,可对他来说,这是练字的最好机会。为了出好黑板报、墙报,为了写好会标,为了使自已的书艺能有一个健康的发展,他报名参加了东城少年宫的书法班,有幸聆听了著名书法家任杰生、刘炳森等先生的书法讲座;继而又参加了中国第一个书画学校——北京中国书画业余学校,并且一学就是五年。在这所学校里,他受到了肖劳、尹润生、刘宗继、李铎、李力生、吴未淳、于荣均、梁志斌等老一辈书法家的直接教育,在这其间,对书法进行了系统而规范的学习,无论是颜、柳、欧、赵,还是真、行、草、隶、篆都进行了认真的学习。虽然才短短的几年,却有了明显的进步,为他今后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当时,他的工作单位,在距北京市中心几十里的昌平县东小口公社。为了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他不但参加专业学校的书画学习,还经常拜访一些书画名家,几次由于向这些名家请教的时间晚了,赶不上末班车,而徒步行走几十里路回工作单位。为了能有一个安静而不受外界干扰的学习环境,他放弃了领导分配在楼内的集体宿合,而选择了一个盖在楼顶上的木板房,这种木板房冬不暖,夏不凉。冬季到来时,屋里的一筒水能结上二十厘米厚的一层冰;夏季来临时,房里不但热得像蒸笼,而且由于地面不严,下雨时,屋里有时灌进半尺深的水。半夜醒来,鞋子漂浮在水面上。除此之外,由于门窗不严,还常常受到蚊虫叮咬,一宿起来,身上居然被叮了几十个包,奇痒无比。面对这种恶劣的条件,他从不以为然,而乐观地给自己的房子起了“无愁小斋、陋巢”等斋名,还常常风趣地对不理解他的人说:“苦尽甘来,乐在其中。”

艰苦条件可以克服,可是经济紧张他是无能为力的。当时,对于一个二级工来说,每月三十九元八角的工资也只够维持基本生活的,还要用来买纸、墨、笔、帖等等,常常不到月底就囊中羞涩了,只好啃馒头就咸菜,甚至还要赊账。尽管经济紧张,但他觉得不能间断练字。古人说得好,“穷则思变”,在他居住的楼下有一片水泥方砖地,面对满地的水泥方砖,他灵机一动。“明朝的著名画家王冕,小时候因没钱买纸,用木棍在沙地上练习画画,后来成了大画家;唐朝的怀素和尚,由于没钱买纸,而种了一些芭蕉树,用芭蕉叶练字,成了我国古代著名的草书大家;晋朝的草圣张芝,由于没钱买纸,而在池塘边的石头上练字,天长日久,一池清水都变成了黑的,被后人称之为“墨池”,成为中国的草圣。我为何不可以拿笔沾水在水泥方砖上写呢?”想到这些,他捡了一个别人扔了的毛笔头,沾着水在地上试写了几个字,嘿,还真有宣纸的效果呢。这可真不错,这种练习方法,既可省墨,又可省纸,还可以练大字、练笔力,这真是一举多得。试验的成功,调动了他的积极性,更激发了他练字的热情。自此以后,每天四点半下班后,吃完饭就练,一直练到天黑看不见为止,接着再回到“无愁小斋”里练写小字《兰亭集序》。粗算一下,二十几年几乎看过的所有帖,真、行、草、隶、篆都练习过。光《兰亭集序》就练写了几百遍,现在他已经能在众目睽睽之下将324字的《兰亭集序》一口气背写下来,而且布局合理。冬去春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二十几年如一日,他如饥似渴、如痴如醉地学习书法,尽力汲取着各种碑帖的营养。用坏了数不清的纸、墨、笔,参观过数不清的书法展览,阅读过数不清的古代碑帖。

古人说“天道酬勤”,1986年,中央电视台,中国书法家协会,文物出版社,北京文物商店等单位联合举办了全国首届电视书法大赛,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夹着自己认真书写好的一大卷书法作品第一次参加了这次书法比赛。过了不久,中央电视台寄来了一个锦缎的获奖证书和一张通知单,上写着:“阎锐敏先生,您在9万人参加的全国书法比赛中荣获二等奖”。9万人参加了比赛,而成人组才选30个二等奖,这是多么的不容易呀!望着这精美的证书,望着金光灿灿的“获奖证书”几个烫金大字,望着“全国首届电视书法比赛组委会”的红红的印章,他那激动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掉了下来,这是成功的眼泪,这是喜悦的眼泪,这里饱含着多少酸甜苦辣啊!同年,他又连续获得了首届银河书法大赛、首届神龙杯书法大赛、首届大学生杯钢笔书法大赛、首届国际钢笔书法大赛、首届博士杯书法大赛奖,过了不久,他又获得了由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联合举办的当代国际书法精品展一等奖。除此之外,他的作品还入选首届赴日硬笔书法展、首届中国书坛新人作品展览等。1987年,已到而立之年的他,以顽强的毅力考入了中国工运学院,进行为期两年的脱产学习。1988年,身为院党委书记的蒋永清先生,看到阎锐敏先生那一摞书法获奖证书后说到:“你的字这么好,又获过这么多奖项,能否在学院展厅搞个个人书法展览,为学院的精神文明建设做贡献呢?”面对蒋书记的鼓励,他马上筹备这次个人书法展览,为此,他利用放暑假的时间,买了不少面包、方便面、榨菜,准备好了所需创作的物品,把自己锁在宿舍,开始了近两个月的认真创作,最后创作出近二百幅作品。当年的中秋节,在北京成功地举办了首次个人书法展,还受到了著名的艺术大师吴作人、沈行、柳倩、苏适、李力生、袁其微等先生的好评。当时,身为北京书协秘书长的苏适先生看完阎锐敏的个人书法展后,问到:“你现在是不是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当他得知阎锐敏还不是会员时,他说:“我要做你的介绍人。”这样,阎锐敏光荣地加入了北京市书法家协会。这无疑又是对阎锐敏的一次激励。同年,阎锐敏还出版了第一本硬笔书法字帖——《儿童铅笔字帖》。

面对阎锐敏取得的这些成绩,北京中国书画研究会、北京书法家协会、北京青年画会、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二届连任副秘书长兼教学部主任)、中华名人协会纷纷吸收他为会员。2001年他又接到了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的通知。

细观阎锐敏的字,楷书古朴端庄,行书流畅自然,草书飘逸潇洒,隶书舒展大方,传统功力深厚扎实,在目前激烈竞争的情况下,他毫无急功近利的思想,而是耐住寂寞做学问。对于楷书的练习,贯穿始终,这也是恩师刘宗继先生对他提出的要求:“不管学什么书体,绝对不能把楷书扔了。”对于恩师的教诲,他始终牢记在心。尽管现在流行书风盛行,但他始终保持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平常心态。孜孜不倦地从古代碑帖中汲取营养。原国家文化部副部长高占祥先生看了阎锐敏写的字后,握着阎锐敏的手激动地说:“好!真好哇!”

在别人看来,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很了不起了,但阎锐敏还很不满足,1993年,他又考入了首都师范大学书法专业班,进行了为期三年系统的书法学习。在这三年里,他白天给学生讲授书法,晚上还要到学校听课,而且从未间断过学习,因为他的学习态度非常明确,他已经有大专文凭了,这次学习完全是为了给自己充电。为了不漏掉老师讲的每一句话,对于任课老师讲的每一课不但能认真做笔记,而且还用摄像机录下全部课程。为了能架上摄像机,他经常是早早来到教室,坐在第一排。毕业时,他还被评为优秀学员。

阎锐敏先生不但能写好字,而且还擅长书法教学,立志为弘扬和普及书法作贡献。他在北京的少年宫、文化宫、大中小学和党政机关等十多个单位讲授硬笔书法,深受大家欢迎。现在他分别应聘为中国人民大学客座书法副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客座书法教授,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客座教授,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客座教授,国务院办公厅机关工会硬笔书法授课教师及国务院老干部活动中心书法导师,中国政法大学书法顾问。最近,又被中国人民大学聘为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书法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教职工书法导师。除此之外,他还在北京文法学院、首都师大附中、阜外医院护校、北京西城少年宫、皂君庙小学、铁路子弟五小、海淀区八里庄小学、图强一小、定慧里小学、群英小学、育英学校、郑常庄小学进行书法教学。(编辑/麦穗儿)

 

 

 

学书漫有惊人技



阎锐敏先生,1957年1月出生在山西的一个书画世家,祖父、父亲均写得一手好字。由于家庭熏陶,他从小就酷爱书法。1974年参加工作,作为一名地质工作者,在野外作业的日子里,练字成了苦中作乐的最佳途径。因为字写得好,1978年阎锐敏先生被调到机关工作了。

第一次见到锐敏先生,是在1992年,他在中南海老会议厅为国务院办公厅的工作人员作书法讲座。阎锐敏先生是个刻苦的人,为了能踏踏实实、安安静静地练字,他放弃了单位分配的集体宿舍,甘愿住进一个盖在楼顶上冬如冰窖、夏似蒸笼的名曰“无忧小斋”的木板房里,在此痴笔醉墨。为了练字,阎锐敏先生每月39元8角的工资大多被用来买纸、墨、笔、帖。他还到处搜罗旧报纸、旧杂志;每天下班后在楼下的水泥地上沾水运笔不止。

1986年,阎锐敏参加了中央电视台、中国书法家协会等单位联合举办,有9万人参加的全国首届电视书法大赛并荣获二等奖。同年,又相继在首届银河杯书法大赛、首届神龙杯大赛、首届大学生杯钢笔书法大赛、首届国际钢笔书法大赛、首届博士杯书法大赛等多项赛事中名列前茅。并在由中国、日本、新加坡、  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联合举办的当代国际书法精品展中获得一等奖。

阎锐敏应邀担任“纪念建国45周年、94中华文化艺术博览会”组委会秘书长、评委会副主任,在“保险杯书法大赛”、“飞亚达杯书法大赛”、“博士杯书法大赛”、“纪念-诞辰100周年书法大赛”等十几项书法大赛中担任评委或评委会主任。

2002年7月7日,他向抗日战争纪念馆捐赠了一幅为纪念卢沟桥事变65周年专门创作的5×1.2米的楷书长卷———革命烈士江上青的杂文《卢沟晓月》,受到前来参加纪念活动的首都各界人士和海外侨胞的关注。全文700多字一气呵成。但见其楷书秉承古脉,古朴端庄,劲而不僵,古而不滑,传统而不板,现代而不浮,堪称俊美。

作为一名毛笔、硬笔双修双佳的两栖书法家,阎锐敏的硬笔书法作品书写规范,结构严谨,用笔端庄疏朗,字体清秀大方,既能充分表现硬笔书法的特色,又包含着毛笔书法的韵味,既可供硬笔书法爱好者学习,又可以从中学习传统书法。他把硬笔教学作为传承中国书法文明的桥梁,使无数少年儿童成了祖国书法事业的传承者。

近年来,阎锐敏先生的作品先后被江上青烈士纪念馆、李白纪念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多家纪念馆、博物馆收藏,并被作为礼品赠送日本、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瑞典、韩国、英国、泰国等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在海内外产生了很好的影响,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