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的土地艾青:人民网-环球时报 生命周刊-滥用白蛋白,要命(争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0:22:30

输入白蛋白不当,可能有生命危险。
白蛋白本来是在临床中应用于血液中缺少白蛋白的危重患者。但现在白蛋白却成了一种时髦的补品。不少人认为输入白蛋白越多越好,可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延缓衰老等。于是,大病初愈者、身体虚弱者,甚至健康人补身体也用起了白蛋白。其实,这些认识都是错误的,北京协和医院的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白蛋白不是营养品,不可滥用,用不好会有生命危险。
八成白蛋白使用不当
白蛋白是从人的血浆中提取的一种物质,在肝硬化、恶性肿瘤等病症的治疗和手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一些医院,存在着不管患者得什么病,都用白蛋白补充营养的现象。这种滥用白蛋白的情况可以说比较普遍。其原因,一是医生缺乏对白蛋白的了解;二是医院追求经济效益;三是患者有急于康复的心情。
据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张继春教授介绍,根据临床经验以及美国的使用标准,白蛋白的适应症只有三类:白蛋白低于25克/升的重症患者;白蛋白低于30克/升的肝硬化腹水或胸水患者,以及癌症腹水或胸水患者;需维持较高胶体渗透压的大手术,但用量不能超过60克。
张继春教授说,有专家从2001年起,对某医院的白蛋白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如果采用上述白蛋白使用标准来衡量,这家医院使用白蛋白符合标准的比例仅为20%。这就是说有80%的白蛋白用的不合适。
不能靠白蛋白补充营养
张继春教授介绍说,之所以出现较大比例的不合理使用白蛋白现象,是因为目前临床白蛋白普遍用于危重患者补充营养。但白蛋白究竟能否对危重或营养不良者有所帮助,国际上也提出了质疑。世界卫生组织早在2000年就不再推荐使用白蛋白,把它从基本药物目录中删除;而美国的白蛋白使用标准也指出:对需要营养支持的患者来说,白蛋白不能作为蛋白质的补充来源。
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于康教授和外科蒋朱明教授经过研究,也发表观点认为:以白蛋白作为营养补充并不恰当。
于康教授和蒋朱明教授指出,白蛋白并不能在人体内马上转变为氨基酸,它的转化需要较长时间,半衰期约要21天。而人体仅能利用降解而成的氨基酸,因此输入的白蛋白并不能立即发挥营养作用。然而,白蛋白费用较贵,其费用高于使用其他普通营养溶液数十倍。10克一瓶的白蛋白在200元至400元左右。因此,使用白蛋白补充营养并不合适。
还有些人认为,使用白蛋白可以改善疾病的预后,能让患者康复得更快、更好。其实,这也不一定。于康教授和蒋朱明教授在研究中还发现,没有证据表明,白蛋白可以降低血液中低白蛋白者的死亡率;而给危重患者使用白蛋白,反倒可能导致死亡率增高。
健康人用白蛋白有危险
在健康人群中也有不少人迷信白蛋白,不少营养品还打着含有白蛋白的招牌。有些药店里就能买到白蛋白,而且销路不错。“家里的老人不想吃饭,没有力气,能不能开几支白蛋白补补?”这样的现象在医院也司空见惯。
曾有报道,一位身体健康的老人,为了补身体,儿女千方百计搞到一支白蛋白,但使用后发生高渗性急性肾衰,经抢救才脱离生命危险。还有一位心脏病患者,使用白蛋白后心衰发作,差点送命。
健康人使用白蛋白主要是为了增加免疫力,不得病。张继春教授向记者介绍说,白蛋白是健康人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而人血白蛋白制剂不含任何抗体,不会增加机体免疫力。因此,健康的人输入白蛋白,并不能起到任何作用。
据张继春教授介绍,白蛋白在肝细胞内合成,合成后进入血液循环而分布到周身血液及体液中。对于血浆白蛋白水平正常的人来说,如果输注白蛋白,不但对人体无益,反而会使白蛋白的合成受到抑制,导致分解加速,可造成不良后果。如果白蛋白输入过多、过快,血中白蛋白骤然增加,会加重心、肺、肾等重要脏器的负担,严重者可能发生脏器衰竭。因此,不仅健康人不应使用白蛋白,对心、肺、肾等脏器有慢性疾病者,使用白蛋白还有危险。
普通人群补充营养应该用水解蛋白、复方氨基酸、葡萄糖等,它们进入机体后会被立即分解利用。正常人群千万不能靠白蛋白来“补”身体,以免适得其反。▲
《环球时报 生命周刊》 (2005年10月04日 第十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