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读后感:当心“辫子军”——中国不能回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2:19:34
王存兴 于 2006-2-10 13:43:00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原创评论当心“辫子军”——中国不能回头

王存兴

       历史似乎总是存在一种轮回。当社会处于迷茫的时期;当社会处于叉路口的时候,前进处于困难的境地时。社会上总会出现一股“复辟的逆流”。他们或出于无知、或出于卑鄙、或出于邪恶、或出于胆怯、或出于愚蠢。都想利用大众的迷茫心理,使社会调头回走。

        满清初亡时,国体未成,国内混乱,民众迷茫。王权意识强烈的袁世凯,便头脑发昏,借民众不满情绪,以恢复稳定社会秩序为名,梦想复辟帝制。

           袁世凯深知“外来和尚会念经”的奥秘,利用中国人对外国理论家的敬畏和盲信心理。于1915年8月,首先指使他的外国顾问古德诺(美)和有贺长雄(日)出面,先后发表《新约法论》、《共和与君主论》等,鼓吹“中国如用君主制,较共和制为宜”,公开叫嚷让袁世凯恢复帝制。他们论证说,这是民心所向,中国国情适合君主制,是为了中国的稳定和长治久安….”

           袁世凯更知道国内舆论的重要,指使杨度(袁死后转变,参加革命,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纠合立宪党人在北京成立“筹安会”,公开策划复辟活动。

           为了盗用“民意”,袁世凯又授意梁士诒等人,于9月19日成立“全国请愿联合会”,两次请愿尽快决定国体。同时组织各种各样的民间“请愿团”:「各省公民请愿团」、「军警请愿团」、「商会请愿团」、「人力车夫请愿团」、「孔社请愿团」、「女子请愿团」,甚至「乞丐请愿团」、「妓女请愿团」等等,不一而足。这些「请愿团」都是一致要求「君主立宪,恢复帝制」。不仅如此,为劝进而成立的「筹安会」,请愿团还成立「全国请愿联合会」。一时间,各种请愿团云集北京,齐集新华门外,跪呈劝进表,请求袁世凯 “俯顺民意,早正大位”。

          在袁世凯的统一指挥下,在各省长官监督下,各省选出国民代表1993人,进行国体投票,结果全部拥护君主制,并于12月11日一致上“推戴书”:“谨以国民公意,恭戴今大总统袁世凯为中华帝国皇帝。”袁世凯装腔作势表示推让,当天下午再上“推戴书”,袁世凯遂于12月12日发表接受帝位申令,高唱“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的滥调,正式接受推戴。袁世凯终于抛掉“民国”的招牌,把封建皇帝的皇冠戴到了自己的头上。

             袁世凯卖国称帝,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公愤。12月25日云南首先宣布独立,接着,贵州、广西也响应,组成“护国军”进行讨袁战争。北洋军阀内部也发生了分化,

              在这种形势下,袁世凯不得不在1916年2月25日下令缓办帝制,撤销大典筹备处。
3月22日又宣布取消帝制,废除“洪宪”年号,仍以“大总统”的名义发布命令。袁世凯从称帝到取消帝制,总共经历了83天。不久抱着破灭的“皇帝梦”,命归黄泉。袁世凯的““皇帝梦”,就像孩子吹起的肥皂泡一样,“嘭”的一声便破灭了。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谈笑的话题。

          袁世凯的悲剧并没有惊醒那些“复辟者”的迷梦,1917年6月,安徽督军张勋,率3000辫子兵,于6月14日进北京,解散国会,逼走黎元洪。

         7月1日,张勋把12岁的溥仪抬出来宣布复辟,改称此年为“宣统九年”,通电全国改挂龙旗,自任首席内阁议政大臣,兼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康有为被封为“弼德院”副院长。

7      月12日,段祺瑞率“讨逆军”进攻北京,辫子兵战败,张逃入东交民巷荷兰使馆。溥仪再次宣告退位,复辟丑剧仅12天破产。从此“辫子军”成了“复辟”的代名词。

         今天,在中国“复辟”封建帝制的思想,肯定是不存在了。可是关于中国是走“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道路,还是“走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道路的问题,却在思想界、经济界、甚至最高决策层,却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一股计划经济的“幽灵”,利用“国有资产流失”,腐败、贫富差异和民众的所谓“仇富心理”等民众不满情绪,以社会稳定为借口,大谈计划经济的优势。试图走回“计划经济时代”。希望扩大政府对经济和社会控制权力,进行新的集权统治。

         事实上,中国官员的腐败、社会贫富分化的增大,恰恰是“权力”对资源、社会机会控制、垄断的结果,是官员利用没有约束的权力,对财富进行疯狂掠夺的结果,是没有公平竞争的环境造成的。

           只有没有权力干扰,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民众对权力的监督和民主政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现在增大政府和官员对经济和社会的控制权力,腐败和社会不公会更加严重。

       现在,一股计划经济的“复古逆流”在涌动,“新左派”不断的寻求各种理论,论证鼓吹“计划经济”和“平均社会主义”的优势。近来更有一个叫“郎咸平”宝贝蛋,大力鼓吹“国进民退”,大力宣扬社会集权的优势。

         朗咸平作为香港中文大学的教授,在揭露“企业改制”中,国有资产流失,企业高层侵吞国家财产问题上,的确为大陆民众做出了贡献。在这个问题上,它应该得到我们的支持和感谢。

          但是,如果认真地看看他关于中国未来走向的想法,的确令人震惊。
  
          郎咸平在2005年10月1日《昆仑国际2005中国经济论坛》上的演讲中说:“你们认为一个国家要怎么强大?民主自由议会宪法吗?我跟你讲,你只要采行这种政策,那就是上百年的混乱。拿破仑是搞民主的吗?俾斯麦是搞民主的吗?明治天皇是搞民主的吗?亨利八世呢?罗斯福呢?哈里逊呢?没有一个搞民主的,都是什么,大政府,中央集权的政府,做什么,推行法制化建设。”朗咸平的政治理念是清晰的,他认为中国根本不能搞民主政治,只有一个开明的集权专制政府,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无需多谈,一直生活在专制制度之下的民众,肯定是能够进行自我判断的。

          朗咸平的经济理论更是可爱,他在清华大学讲演时说“.应该让一部分人的财富增加,但是不能让另一些人的财富减少”。语言甜美温馨,令我们这些平民感动,但是,细细想来,这个理论似乎存在问题:怎样才能实现?朗咸平认为,政府加大对经济的控制和分配,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其实这个理论如果讲给没有“社会主义经验”的美国人听,可能有人相信。可是,这个理论讲给有丰富“社会主义”经验和血的教训的中国人听,可能被认为是一种很天真地玩笑。

        朗咸平是一位很可爱的老兄,他说自己要做经济界的谢霆锋,这是实话,也是完全能做到的,它的确是一个好演员。但是,作为一个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他未免显得过于天真和幼稚。现在,朗咸平正在兴高彩烈的,踏着中国大众的情绪波涛翩翩起舞,我感觉这位老兄很快就会谢幕了,因为他低估了中国大众对社会利害关系的本能判断能力。

         但是,看看他在清华讲演时的热烈掌声,看看各大媒体的关注程度,看看网上疯狂的支持者,我们又不能不怀疑:中国民众是否存在一种,想回到“计划经济”时代的心理趋势?
如果作为一种学术观点,朗咸平的理论

           可以看成一家之言,是一种正常的学术争论,可是,近期出现的“物权法”事件,却超出了学术争鸣的范围。

           任何正常的国家都有一部严密的民法,这是法治社会的基本前提。而民法的核心是“财产法”,由于中国的历史原因,我们一直没有这样一部法律,私人财产缺少“神圣的不可侵犯性”。《物权法》事实上就是中国的《财产法》。就是这样一部被延误的立法,本来计划在今年3月的全国人大会议上表决,却被北京大学法学院法理学教授,巩献田的一封公开信给搅黄了。(详情参见2月9日《法律与生活》)。

.        一个教授阻止一部法律的表决,从民主的角度看,的确是一件好事,这说明,民众的意见可以影响政府的决策了。特别是在缺少民主的中国,应该是一个极大的好事。可是如果看看巩献田教授阻击《物权法》的理由,就会让我们倒抽一口凉气。

        巩献田教授否定《物权法》的两条主要理由是:

           一、《物权法(草案)》强调国家、集体、个人财产平等保护,没有强调在《宪法》和《民法通则》规定的“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因此违宪。

         二、物权法强调资本平等,“这与资本主义社会有什么区别?”

巩献田教授不是从大众利益角度,或者从法理上否定这部法律的,而是以两顶政治大帽子,硬硬的压垮了这部民事法律。这种否定的方式,如果在文革时期是正常的,可是在今天就令人感动震惊,似乎让人感到,“计划经济”时代的幽灵又回来了。

      但愿这些事件都是个案,可事实似乎并非如此,

          近期,皇甫平发表了一篇支持改革,反对“新左派”的文章,马上引起强烈的反对声,特别是《人民日报》社主办的《强国论坛》,更是杀声一片。而主张市场化,民主政治的自由派学者,声音似乎很微弱。

      如果再看看网上那些直接反对民主的文章,更使人感到这股左倾思潮极为强大,据说今年是政府的反思改革的辩论年,这些思潮,是否会影响改革的方向?

      看看报纸、电视、网络,这股逆流汹涌彭拜,作为平民,我们无法知道背后是否有一个阴谋,是否有一个发昏的“袁世凯”,但是,我们必须相信,如果形成大政府。让官员拥有更大控制、干涉经济的权利,垄断、控制更多的经济资源,必然会使中国进入一个更加腐败的境地。

        当然,这可能是多余的担心,中国民众已经不是一个盲信的群体,他们有自己的独立判断能力。即使现在出现张勋的“辫子军”,也不会改变历史的进程,大众的手掌也会把他们拍死。即使有一个“袁世凯”复辟,它也不会撑过83 天。

        从社会的生存利益和财富获得——分配的角度看,中国文化是家文化,其特点是习惯于财富的集中控制,喜欢分配和协调。而西方文明特点是市场文化,其特点是自愿、公平的创造和交易。

         从整个社会稳发展角度看,“稳定、和谐、协调、民主、交易、创造”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六个基本要素”,在这六个基本要素中,中国文化占有三个优势:稳定、和谐与协调的智慧,西方文明占有“民主、交易和创造”的另外三个优势,西方优势适合财富的创造,这是西方强大的根本原因。

           因此,中国文化最缺少的是民主、交易和创造的习惯模式。这三个要素是在长期、完善的“市场交易”环境慢慢形成的,而我们的历史恰恰缺少这个环境。所以,中国需要补上这个缺陷。无论是从目前的经济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完善中国人生存智慧的角度看,中国都必须补上“市场经济”这个缺少的环节。
为了发展和强大,现在的中国决不能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