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中华歌曲怎么唱:中考写作:谈谈写作中的文体意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7:55:20
谈谈写作中的文体意识

来源:语文报中考版第35期 2011-10-28 9:43:35
  主持人语:文体意识比较淡薄是现在中学生作文常见的一种现象,它分别有哪些表现,究竟有什么危害?对于进入初三备考的同学们来说,如何理解中考文题要求中常见的“文体不限”“文体自选”?以上这些问题,就是我们这期聊天内容要谈到的话题。


本期对话小档案  
特邀主持:
    本报记者萧舞
    特邀嘉宾:
    韩雪竹(一线教师)
    周远喜(湖北宜都外国语学校教师)

 

打破无文体作文的误区


  韩雪竹:“文体不限”并非是指不要文体,而是说,只要围绕主题,采用记叙文体、说明文体、议论文体等都可以,但绝不是说一篇文章中可以采用几种文体。一篇作文必须以一种文体为主,否则就成了典型的“四不像”文体,即“无文体”作文。
  有位同学以“亲情”为话题作文,开头是这样写的: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一天、每一分,甚至每一秒中,人与人之间都在发生着联系。人们一直生活在三大情感,即友情、爱情、亲情之中。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最温暖的就是亲情。”
  这是典型的议论文开头,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亲情最重要。按常理说,文章接下来应该论述:为什么“亲情最重要”。可是作者笔锋一转,这样写道:
  “一天晚上,我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已经很晚很晚了。可是,妈妈还在厨房里忙碌,我进去一看,看到……”
  接着,作者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详细描写了妈妈忙碌的动作和自己澎湃起伏的心情,这是记叙文文体。
  讲完故事后,作者又满怀激情地抒发起了自己对母亲的感激和热爱之情:
  “啊,亲爱的妈妈,你就是我雨天里的伞,是我黑夜里的灯,是滋润我心田的甘露,是轻抚我面颊的春风……啊,亲爱的妈妈,是你温暖的双手,扶持我一路平安地走来;是你恬静的微笑……”
  这样洋洋洒洒的抒情,占据了全篇的三分之一,分明又成了一篇散文。
  结尾,作者又回到开头,呼应式点题:
  “这就是亲情,不计成本,不求回报……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懂得珍惜并感恩,因为亲情是最伟大最重要的。”
  这样的文章,就是最常见的“无文体”作文,典型的“四不像”作文。这样文体意识淡薄的作文,在考试中肯定不能得高分。
  萧舞:人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不少同学作文中一半叙述一半议论,文体意识非常淡薄,像上面这篇“无文体”作文就是典型。写作时如果不先确定文章体裁,信笔去写,文章就无法负载一定的信息,以实现作者特定的写作意图,读者看后也会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比如上面这篇作文,作者究竟是想论证亲情的伟大和重要,还是想给读者讲述一个关于母爱的故事?文以载道,文章是承载思想的载体,如果写出的文章既像记叙文,又像议论文或别的什么文体,思维混乱,怎么能很好地表情达意呢?又怎能打动读者呢?这就是“无文体”作文最根本的危害。如何打破这种误区呢?我们请韩老师接着再谈一谈。
  韩雪竹:如何使文章具有清晰的文体?下面,我们就以最常见的记叙文文体为例来谈谈。换句话说,也就是有没有一种写作技巧能让自己的作文像记叙文呢?
  其实方法很简单,在我们日常学习的课文中,只要稍加留意,同学们就能领悟于心。例如,《一面》这篇课文,就记叙文而言,本文记叙了“我”的什么事呢?同学们不难看出,课文无非是写了“我”——一位公共汽车的售票员,在一个雨天去上班,因时间还未到,加之天气寒冷,“我”到内山书店躲雨,以优惠价买了两本书,然后走出书店去上班。正是这一叙事框架,显示出本文作为一篇记叙文的基本特征,或者说有了一个典型的记叙的外壳。再如,高尔基的《童年的朋友》,这篇课文的记叙外壳是:“我”早上醒来,看到外祖母在梳头,于是有了与外祖母关于头发和打破奶瓶的对话。鲁迅先生的《社戏》,它的记叙外壳是:看社戏之前的波折,看社戏途中,看社戏和看社戏之后的吃豆事件。
  这就是我说的记叙文的文体技巧——让文章有一个记叙的外壳。它可以避免“无文体”作文或“四不像”作文的产生。比如,考场上以“生命”“理想”等为话题的作文题,理念性强、较抽象,极易写成“四不像”作文,而运用这种技巧就能顺利地解决这个问题。同学们可以设计一个记叙的外壳,把这些理念性的东西“装”进去。比如写作中,我们可以构思在课堂上讨论“生命”问题,大家各抒己见,观点相互碰撞,进而抒写自己对生命的深层思考;可以构思在爬山的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自己铆足了劲,朝着山顶的蓝天一直攀登,最终成功登顶,从而感悟到理想在人生中的重要性;等等。
  萧舞:韩老师上面谈到的设计一个记叙的外壳,我想同学们可以理解为我们常说的构思,打腹稿或列提纲。很多同学写作时没有一个全盘的计划,提笔就写,写到哪算哪,这应该是“无文体”作文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除了记叙文,这个技巧可不可以也用在议论文上呢?同学们不妨开动脑筋,好好想一想。

 

理解“文体不限”,杜绝“似驴非马”

  一往情深:周老师,如何理解中考文题中“文体不限”的要求?
  周远喜:“文体不限”不是淡化文体,更不是不要文体。“文体不限”意在给每个考生提供展示才情与个性的广阔舞台,让考生能在审清题目要求的前提下,自由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文体不限”只是给了考生选择文体的自由,而一旦选定某种文体,所写文章必须符合该文体的要求,切不可随意而为,否则,就成为“非驴非马”的“四不像”文体。
  对文体缺乏明确的认识和把握,是写作之大忌。犹如厨师不识菜系,不懂菜谱,不知配料,烧出的菜肯定不鲜不美,无色无味,难以下咽。所以,写作杜绝“非驴非马”首先要掌握各种文体的基本特征。
  一往情深:周老师,您能不能结合常见的文体具体给我们说说?
  周远喜:常见的文体就是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要有具体的事件、明确的线索、曲折的情节、生动形象的语言。议论文要有鲜明的论点、充足的论据、明晰的论证、严密准确的语言。说明文要抓住说明对象特征,采用恰当的说明顺序,灵活运用打比方、列数字、下定义等说明方法。
  一往情深:周老师,考场作文最常见的是记叙文,您能不能就如何写好这种文体,具体说说?
  周远喜:记叙文一般分为写人、记事两类,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要写好记叙文,就要精心选择和组织材料。写人,应灵活运用多种描写手法,使人物形象丰满;写事,应注意叙述的先后顺序与记事的相对完整。在具体写作中,根据主题与内容的需要,灵活运用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以强化感情,深化主题。记叙文要巧妙设置文章线索,使文章层次清楚,脉络清晰。“文似看山不喜平”,记叙文情节要有起有伏,巧设悬念,才能引人入胜。
  蓝色精灵:周老师,我在中考作文辅导书上看到不少创新文体,如日记体、书信体、童话、寓言、诗歌、剧本等。我也想在考场上出其不意地大胆运用这些创新文体,请您给我提提宝贵意见。
  周远喜:请注意,大胆不是盲目,出其不意的前提是精心准备。可以说,你要大胆运用某种创新文体,其一,必须题目允许;其二,要明确该文体要求,事先要有专门的训练,否则,极易弄巧成拙。
  蓝色精灵:请周老师具体说说。
  周远喜:首先,要符合题目规定的文体要求,如有的文题中明确规定“除诗歌、戏剧外,文体自选”,那你就不能忽视这个硬性规定。其次,你要运用某种创新文体,就一定得明确这种文体的各种要求,且要有针对性的具体训练。比如采用日记体,必须遵循日记格式:第一行先记日期、星期和天气情况;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正文。假如串联多篇日记,时空跨度可不受限制,每则日记写作随意自由,但内容必须关联,同时,各则日记篇幅要大体相当,以保持文章形式的匀称美。
  萧舞:这里周老师谈的是日记体的文体要求,那么,关于其他创新文体的文体要求大家是否心中有数?那些想在考场上以文体创新取胜的同学们,这时就需要检视一下自己的作文知识库,如果有所欠缺的话,就非常有必要加强一下这方面的文体能力了。要知道,考场上由于片面追求文体创新而导致的失误也是非常普遍的。
  蓝色精灵:周老师,对于“文体不限”,您还有什么忠告?
  周远喜:一是要理智审题,看题目适宜哪种文体。如:以“记忆”“心灵的窗口”等为题,写故事、写散文比写议论文似乎顺手些;而以“宽容”“以人为本”等为题,最好写成议论文。
  二是要在练就十八般武艺的前提下,精练一二武艺,我们要在掌握不同文体特点的基础上,练出最少一两个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擅长构思情节、刻画人物的,可写小说;擅长剖析事理,有哲理思辨能力的,可写议论文;擅长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较有文采的,可写散文;等等。
  萧舞:在不少地方的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对文体都有一定的要求,如“文体规范”“符合文体要求”“应有一定的文体特征”等。可见,文体是中考作文备考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能力点。同学们怎样才能提高自己驾驭文体的能力呢?就像上面周老师说的,首先,我们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文体知识,这样我们在写作中就会提高自觉性,能够有意识地增强作文文体的规范性。其次,我们可以在平常的读写中增强自己的文体意识。日常的阅读写作中要注意摹仿名家名作以及一些优秀的同龄人作文,从中感受特定的文体模式,学习其值得借鉴的文体技巧,进而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久而久之,相信同学们的文体能力定能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