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舞形体舞《望月》:禁出一个新中国:从《走向共和》到《蜗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6:30:28

作者:剑阁闻铃 2009-12-7 22:33:06 发表于:博客中国

在目下的中国,似乎没有什么不可以被禁。除了境外“别有用心”的媒体(广播电视、报章杂志、网络站点)而外,书,作为一个封建专权时代被禁的保留项目,自然脱颖而出、备受青睐、首当其冲。其次,应是电影,尤其是作为记录真相的历史纪录片,这是封建年月里不曾有的“舆论工具”,本着与时俱进的党性原则,从争夺舆论阵地、掌握历史篡改权的战略高度出发,通过我广电总局的辛勤公关与不懈努力,被禁的影片层出不穷、汗牛充栋。最后作为补充,电视剧也开始进入“被禁行列”,小生孤陋寡闻,难免挂一漏万,被禁的电视剧给我最深影响的是《走向共和》,现在又跳出来一个“很黄、很暴力”的《蜗居》。不知道下一个会不会是《延安颂》、《解放》,这样的工作似乎应有国民党“反动派”来做,不宜由我党出面。

对于《蜗居》,现在网络上讨论正酣。有说已被广电总局毙掉的,也有说该剧还生还人间的,不过无风不起浪。北京台似不会擅作主张、自掌耳光吧。总之争议较大,不过它揭示的社会现象是真实的,它以近乎原生态的笔法呈现了中下层市民的无奈生活和绝望处境,而造成这种绝望处境的是什么呢?是居高不下的房价,更是高房价背后权钱的交易,以及官场的腐烂!而这些事情尽管反映了人民的心声,但有些人是不高兴的,是有恐惧感的。所以,要是被禁的话,那也当属理所当然、理亦固然的事情!独裁者光纤的背后是瑟瑟发抖、体似筛糠的恐惧!这种恐惧最终埋葬整个王朝,《走向共和》是为一证——

《走向共和》是一部很难得的历史题材的电视剧,该剧反映了:自清朝慈禧太后归政光绪皇帝,至民初袁世凯称帝失败,约廿年间的中国历史,包括洋务运动、中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拳乱、庚子后新政、辛亥革命、民初政治等史事。片名“走向共和”,不仅气势恢宏,而且切中要害、针砭时弊,似乎大有深意!

不知怎的,这部后来遭禁播的电视剧,竟是由时任“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党组成员、中央电视台台长、分党组书记、总编辑”的赵化勇(不久前刚刚被免去中央电视台台长职务)担任总监制,是中央电视台于2001年开机拍摄的,并于2003年在央视一套“弘扬主旋律”的黄金时段全国首播。后来由于不可知的原因(估计可以排除“很黄很暴力”的嫌疑),中央台边删边播,快速播完,之后“中共中央宣传部6月(2003年)下令各家电视台不准重播电视剧《走向共和》。为什么被禁播,这是一个可以思考但不可以声张的问题 。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句话似乎可以解释《走向共和》为什么会“走向禁播”,本来是一贯以“弘扬主旋律”、“甘当喉舌传声筒”的中央电视台精心策划的智慧结晶,怎么一夜之间就落得了个弃婴的下场?当时,国外媒体的急先锋、自1942年以来就“亡我之心不死”的“美国之音”曾经发文揣测“圣意”指出:被禁播是因为影射了中央高层权斗。我却不以为然,我个人认为被禁主要是因为“借古讽今、指桑骂槐”。被删减的国父孙中山先生的讲话(最后一集)就很说明问题,先摘录于下,令诸公旧梦重温:

我知道诸位议员你们急什么。张勋复辟了,国会又开不成了。可我急的不是这个,我这些日子想的是,咱们本来是共和国啊,可怎么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封建主义、专制主义的东西?这个问题不解决,复辟就是必然的,共和国就永远是一个泡影! 共和的观念是平等、自由、博爱——
    共和国是平等之国,人们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可民国六年来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是各级行政官员都视法律为粪土,人民仍被奴役着,被压迫着;
    共和国是自由之国,自由是人民的天赋人权。可民国六年来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是只有当权者的自由,权力大的有大的自由,权力小的有小的自由,人民没有权力、没有自由;
    共和国是博爱之国,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可民国六年来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是只有人民对当权者恐惧的\',当权者对人民口头上的虚伪的\',那种真诚的真挚的博爱我们看不到。
    共和国是法制之国——
    立法是国会。可民国六年来,我们看到的却是行政权力一次又一次肆无忌惮地干涉立法,你不听话,我就收买你,逮捕你,甚至暗杀你。立法者成了行政官员可任意蹂躏的妓女!
    行政是大总统和他统领的文官制度。可民国六年来,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打着共和旗帜的家天下\';在行政中,我们看不到透明的程序,看不到监督系统,人民不知道他们如何花掉了人民的血汗钱,人民不知道他们把多少钱装进了自己的腰包。共和国的行政应该暴露在阳光下,可我们看到的却是暗箱操作,漆黑一团!
    司法是裁判。它在立法和行政之间,谁犯规,他就亮谁的黄牌、红牌,甚至罚下场去。而裁判的原则是什么?是一部主权在民的共和国宪法!可民国六年来,我们根本没有看到这样一部宪法。就那部不成熟的临时约法也一次又一次地被强奸,被当权者玩弄于股掌之上。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的民主共和国成立整整六年了,可真正的共和国,她还没有开始!她一次又一次地被各种东西所击败。
    有人说,哦,不是一个人,是许多人,他们说,你说的这些个东西,太虚幻,太遥远,可望而不可及,不符合国情,是个气泡,看着很美丽,一飞上天,嘭,破灭了!这还是好听的。难听的说我是孙大炮\',就会放空炮,嘭——响声很大,可什么也没有!他们说,共和国其实就是个称号,还是别说她了,我们想要点实际的东西。
    那我想问问大家,我们到底想要什么?就要这样一个假共和吗?
    如果共和是假的,那我们有的就永远是真专制;
    如果共和是假的,那我们有的就永远是真复辟;
    如果共和是假的,那我们有的就永远是被奴役!
    如果共和错了,那自由就是错的;
    如果共和错了,那平等就是错的; 
    如果共和错了,那博爱就是错的; 
    不,共和没有错,我追求共和没有错,你们追求共和也没有错,她只是还不完善。美国的共和制不完善,瑞士的共和制也不完善,咱们中华民国新生的共和制更不完善。我们要做的,是一点一滴地完善她,让她更美丽!
    我想到的是什么呢?还是民权。我刚才说了,三权分立那是西方的制度,很不完善,他们的立法、司法、行政都是高高在上的权力,很难直接体现民权。所以我想在宪法中规定人民有参政议政的权力。如何体现呢?
    一个是考试权。我们中国有考试的传统。可我们把科举废除了,这对大兴新学有好处,是好的;可当官不再考试了,这不好。这叫倒脏水把孩子也倒出去了!这就为任人唯亲、任人唯钱开了一个口子。大家看民国这六年来行政上用的都是什么人?都是袁世凯北洋的人,至今还是如此!所以我们要把考试权还给人民!今后用人行政,凡是我们的公仆都要经过考试。不管是谁,都有机会成为行政官员。
    还有一个就是监察权,这也是我们中国古代就有的。就是皇上有错,御史也可以冒死直谏,风骨凛然。现在,我们应该把这个权力让人民掌管。共和国的人民要人人都是御史,只要发现行政官员有错,就有权力弹劾!对你们国会的某项立法不满,也有权力弹劾。  
    所以,过去你们制定的共和国宪法,那是学西洋的,叫三权宪法\',我今天发明一个新词,叫做五权宪法\',就是在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之外,再加上考试权和监察权。大家不要小看这两项权力,如果老三权\'不过是代议制度下的间接民权的话,那么我所说的这考试权和监察权就是直接民权!所以真正的主权在民\'不是西方的三权宪法\',而是我发明的这个五权宪法\'
    也就是我设计的这件服装,有人就用我的名字来称呼它,叫中山装\'——大家还不明白,是吧。我告诉你们——这本来是个秘密,连裁缝我都没告诉他——这衣服就是按照我们共和国的理念,按照五权宪法\'的理念设计出来的。
    这里,我设计了三个扣子,这是让人们记住,共和国的理念就是自由、平等、博爱\'。这里也有三个扣子,这是让人们记住,永远不要忘记人民,就是我们的民族、民权、民生\'——就是三民主义。
     这些口袋里装的,就是五权宪法\',这里装着立法权,这里装着行政权,这里装着司法权,这里装着考试权,哦没了?别急......监察权在这里装着!这个监察权为什么要藏在里面呢?因为它是人民的杀手锏啊!当权者永远不知道人民什么时候就\'过来弹劾他,所以他要战战兢兢地当官,老老实实地为人民做事!   
    我是个疯子是吧?至少是个政治动物。穿衣吃饭都是政治,走路也是政治,开口就是政治。有点傻是吧?不好玩,一点也不好玩!没错。我不要求你们都跟我一样。更不能要求我们的人民天天过我这样的日子。我孙文此生啊,没有别的希望,就一个希望,那就是,这共和不仅是一个名词,一句空话,或一个形式,要让它成为我们实实在在的生活方式,让它成为我们牢不可破的信念!因为,历史不是巧合,历史是选择,只有信仰坚定才能创造历史!(摘录完毕)

该剧中的敏感性还不仅于此:有时候我们爱讲,“改革开放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这样讲也许会对,但现在看来还是不对。若搞胡耀邦、赵紫阳之“全面改革”,而不是搞邓氏的“经济单边主义改革”的话,这话也许会对,但就现在的情况而言此言就大有饕餮暴殄之嫌了。晚清的“洋务运动”就是“经济单边主义改革”的蓝本典范,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可是晚清的结果是什么呢?甲午海战,全军覆没,一败涂地,“经济单边主义改革”不过尔尔!

像我们摆脱了“文革”迎来“改革”,继而又迎来“问题”、迎来“学潮”、迎来“风波”一样,晚清被弹丸的日本狠狠的教训了一顿之后,也迎来了“学潮”、迎来了“风波”——“戊戌变法”。古今的结果大同小异,大权在握的“顽固保守派”慈禧老佛爷挺身而出,使变法无疾而终;“改革派”、支持维新变法的光绪皇帝无力回天,被软禁瀛台;刚毅挺拔的“学生代表”——戊戌六君子被斩杀于市曹;维新变法的“参与者”被四处搜捕,或入狱服刑或人头落地;“维新”领袖“康梁”逃走海外,阔别家乡;“政治之改良”胎死腹中,“全面改革大业”寿终正寝。想到这里,不禁发出:“历史之途,何其相似乃尔!”的慨叹。

循着历史的脚步,接下来是什么好戏呢?诸公请上眼,接下来可就是“庚子拳乱”——义和团运动了,继而可就是丧权弱国的“庚子赔款”了啊!再继而才是慈禧太后的“庚子后新政”,可是无奈为时已晚,“辛亥革命”敲响了大清帝国的丧钟!

由于我们还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共和国”,观赏此剧,当权者难抑兔死狐悲之情,所以取缔此剧,着实势在必行、英明异常!可是,书籍、电视可以被禁,但思想意志不可禁!古人训: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遑论“防人之心”了?!自诩为伟光正的“我党”,难道不明此理吗?

用该剧(《走向共和》)中徐锡麟的一句话结束此篇:凡搞假立宪,必来真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