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2017壁纸心系天下:黄煌经方医学言论 ( 4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8 20:08:49
63、老人便秘,可以先用些麻仁丸,有成药。如果不行,也可以用芍药甘草牛膝石斛丹参等。
64、临床疗效的评价确实需要中西医结合,不能仅仅用西医的标准来评价中医的疗效。不少疾病,中医比较强调生活质量,强调食欲睡眠,这非常实用,不能忽略。西医以诊病治病胜出,中医则识人治人见长,两者都有优势和特色,所以,当今为医者,不能拘泥于中西论争,更应取两者之长,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临床医疗体系。
65、三黄(泻心汤)也能治疗心下痞,特别是有高血压、有胃出血、有便秘的胃病患者,在半夏泻心汤的基础上加少量制大黄,效果更好。
66、中医是中国人传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方式,与现代科学意义的医学还有很大的差别。两者之间进行的辩论与决斗是没有多少意义的,相互补充,共同发展才是正确的选择。从史学的角度看,中医学的科学研究还仅仅是开始。有些知名人士不理解这一点,而对中医妄加指责,欲置中医于死地,这不得不让人感到痛心和愤慨。
67、经方研究最缺乏的就是资料。辅行诀无所谓是否为古经方的分枝,它展示了古代经方的另一角。
68、在市场经济中,观念就是金钱; 在医学领域里,观念就是疗效。
69、体质的确定是用方的重要参照系,同样的疾病,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现的性质可能完全相反。
一眼望出的体质,是强调将识体的经验高度凝练,并以十分通俗的表述方式让人明白,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工作,当然,难度也很大。
体质的望诊,关键是特征,体型体貌的特征以及行为心理的特征。
70、“小金方”谈出了经方临床研究的苦与乐。这苦是在困惑中的苦,是乐之前奏。对与经方家来说,每个病人都是一个新的课题,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等这具体分析有时真不容易,好像以前的经验在这里没有用了,这说明这个病人有新的情况,我们还应该再细细观察和分析。有时,需要琢磨几天,或几个月!等到方证相应了,效果出来了,就能尝到乐的味道。这时,学问又上了一个台阶,我们的经验又积累了一分。搞经方就是这样在苦与乐的交替中不断前进着的。祝你不断进步!
71、现在有些人经方用量过大,麻黄有用40克者,但从临床看,根本不需要如此大量。有5克,就有作用了。用经方,关键是找准靶点,对证了,四两能拨千斤!
72、对方证药证的观察,就是要有客观具体的指征;对经方的应用,就是需要切切实实的证据。
73、中医到今天如此地步,也不是几个老中医的事情。中医问题十分复杂,要解决不是靠驱赶几个老人就能解决的。本论坛提倡心平气和的心态,提倡实事求是的态度,提倡百家争鸣的氛围,立足临床,着眼未来,紧扣经方现代应用主题,为的是推广经方学术,为的是影响更多的年轻学子,也为的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精华不被淹没。
74、桔梗汤、半夏泻心汤就是对病之方,只要是咽痛,只要是热痞,就可以用。但有些方就要讲求体质,比如炙甘草汤、桂枝茯苓丸等。
75、神农派的精神可嘉!我们有不少的中医大学生,临毕业了,自己竟然从来没有服用过中药,也没有煎煮过汤药!这未免让我抽口凉气。作中医,必须多实践,而且在实践中要不断体会,不断总结。如果仅仅是在课堂里听讲中医,那是无论如何也成不了好中医的。
神农派通过自身的实践体会,得出了中医的治法是尽量将身体受到的伤害减少到最低程度的结论,这也是对的,但不全面,应该说,中医非常重视保护和利用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因势利导,这个势,就是抗病的趋向,或汗,或吐,或下,或进食,或睡眠,等等。如果压制或替代机体的抗病能力,逆向而治,就是误治。
76、我今天又看了以上的帖子,为神农派、秋千妈等人敢于实践的精神所感动,也为他们细致观察实事求是的态度所击掌,历代名中医就是这样过来的。光读书不实践,光临床而不观察总结,对中医均无济于事。学中医的过程,是研究的过程,是总结经验积累经验的过程,所以,要有科研的头脑,每个案例都是科研课题。但是,现在的临床上,中药西药一起上,成药汤药共下肚,即便是用汤药,也加减变化让人眼花潦乱,这样的临床,最大的困难是无法总结经验,由此导致临床信心缺失,医生的成就感缺失,学术的规范缺失,最终导致中医学术的萎缩!所以,我说,目前的市场化给中医带来的冲击,可能是致命的。
77、推想当年仲景用此方救治那些经过剧烈吐下以后的休克病人,脱水、缺氧,全身重要脏器处在衰竭状态,能救人危急存亡之际者,唯有四逆加人参汤。如今,霍乱病人虽不多见,但这种状态者,依然可以在ICU病房见到。可惜,现代医学对此古法已经不感兴趣了。博客http://xiaorongli1.blog.sohu.com/回复 引用举报顶端李小荣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UID: 1110
精华: 0
发帖: 1671
经方币: 6397 点
威望: 770 点
贡献值: 26 点
经方交易币: 0 点
注册时间: 2007-11-07
最后登录: 2010-02-20 20 发表于: 2009-02-01  来自: 江西省抚州市 只看该作者   小 中 大78、八味除烦汤最初是有半夏、茯苓、厚朴、苏梗、黄芩、连翘、山栀子、甘草组成,后来有了变化,甘草改为枳壳。效果更好。
79、能用于出血的中药很多,皆各有所主。如阿胶、生地止子宫出血、便血和咳血,色多鲜红或淡红,其人色白神疲,舌淡红;黄连、黄芩、大黄是止吐血、衄血,大部分是上部的出血,其人必烦热、舌红、心下痞;石膏能止血,其人必烦渴而多汗;附子能止血,但其人必声低气馁,脉微畏寒;龙骨、牡蛎能止血,但其人必胸腹动悸、多汗失寐且脉浮大。从经方中很多止血药方,不仅仅是见血治血,而是因病因人而治。
如果说是比较纯的止血药,当推阿胶。阿胶与黄连黄芩芍药配,治疗心烦不寐的便血子宫出血;阿胶与当归艾叶芍药川芎地黄配,治疗崩漏;阿胶与附子白术黄芩配,治疗便血;阿胶与滑石茯苓猪苓泽泻配,可治疗尿血;阿胶与地黄人参麦冬甘草桂枝配,治疗出血过多心动悸脉结代;阿胶与当归芍药丹皮桂枝吴茱萸川芎等配,治疗女性月经过期不来或漏下不止。
从经方用药规律看,芍药确实可以用于出血,而且以子宫出血、便血为多。
不过还有几个问题需要继续观察。第一,芍药有赤白之分。芍药用于止血究竟哪种芍药比较好?据传统用法,赤芍用于血证较多,白芍用于腹痛挛急较多。第二,白芍所用的出血到底是何种出血?特别是现代哪种疾病?第三,用芍药止血,是否要看整体情况,患者的体质状态如何?有何参照指标?第四,芍药止血的量效关系。
80、中医的很多配方对剂型是有严格要求的,特别是经方。小青龙汤是汤剂,如用丸散则要慎重。
81、对graydragon深厚的史学功底以及优良的思维品质深表敬意!经方的研究,需要从各个角度去深入。经方的历史渊源、经方的哲学、经方与医经的关系等等均需要讨论。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思想更坚定,研究的眼光更敏锐,在当今纷繁的中医世界才能清醒地走好自己的路。让我们振奋的,不仅仅是《伤寒杂病论前东汉医学透视》这篇文章中所洋溢出的丰富的想象力和别开生面的观点,还有graydragon 先生的那种不盲从,不守旧,敢于求证,敢于否定的学风!搞经方需要那份自信和从容,需要不断地怀疑和创新。
82、李东垣“阴火”的原型可能是燥热、口疮等症状或症候群,虚者有之,实者也有之,所以,其治疗也不仅仅是补中益气汤。后世将其作为一个特有的病机来看待,便可能脱离临床实际。
83、治病必求其本,你那些杂七杂八的不适感属于枝节问题,是不能纠缠在里面的。而且,中医治病也不能纠缠原因,其实很多疾病的原因是不容易搞清楚的,但搞不清楚原因并不意味着不能治疗,中国的传统医学就有这个本领,虽不清楚病因,但可以治疗疾病,能够改善体质。
  病人最希望的是什么?不是与医生一样去找原因,而是希望痛苦不再缠身,而有些病人希望搞清自己的原因在哪里,结果由于搞不清楚,反而陷入更大的痛苦之中。所以,我希望这样的病人不要角色错位,你不必当医生,还是专注你的工作和生活为好。这样才有利于健康。
84、我用桂枝肉桂,要看人的唇舌,其色暗淡者,最有效,最安全。
85、我非常赞同xiaozheng文中所透出的观点:创新。中医学之所以能发展至今而不绝,是因为历代的医家努力创新;而中医学之所以陷入当今窘境,原因当然非常多,但从学术层面看,还是中医学术创新不足。
86、学真正的中医其实不难,难在选择,难在鉴别。换句话说,学中医关键是学眼光,学思路,学方法。没有挑剔的目光,没有科学的方法,没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是学不到真正的中医的。用学文的方法,用信教的态度,用经商的手段,用理政的标准,均不能得到实实在在的能看病的中医。
学中医关键是学思路,学方法,学眼光。中医内容太多,如果什么都要弄懂弄通,几乎是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我所关心的,就是经方如何在现代临床上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我看中医,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
87、我也没有弄清当归四逆汤中的通草为何物,目前我是不用通草的。
张仲景方中枳实均可以用枳壳替代,大柴胡汤、大承气汤也是如此。大承气汤我用的不多,但我经常使用的大柴胡汤常用枳壳20克,或枳实枳壳同用,效果很好。
88、毋意,就是不凭空揣测;毋必,就是不必过高期望;毋固,就是不固执己见,看问题要有变化发展的观点;毋我,就是不要自以为是,要学会换位思考。
89、小青龙汤证的脸色发青发白,无红光,有全身的恶寒感,无渴感。痰涕如水;小柴胡汤证的脸色发黄或发红,口苦咽干,胸胁苦满,痰涕多粘也有初如水继而黏黄者;小青龙汤对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应用最多,小柴胡汤对变态反应性鼻炎、鼻窦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应用较多。前者的体质状态较差,老年人多见;后者的体质状态较好,青年人多见。
90、如何转方,是要结合具体的疾病以及体质才能定。我非常希望能尽快建立起经方应用的临床规范或指南之类的东西,但涉及面很广,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基础又十分薄弱,我们团队的力量也十分有限。这种工作,没有政府的支持或学会的参与,是比较困难的。博客http://xiaorongli1.blog.sohu.com/回复 引用举报顶端李小荣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UID: 1110
精华: 0
发帖: 1671
经方币: 6397 点
威望: 770 点
贡献值: 26 点
经方交易币: 0 点
注册时间: 2007-11-07
最后登录: 2010-02-20 21 发表于: 2009-02-01  来自: 江西省抚州市 只看该作者   小 中 大91、答“四逆散和当归四逆汤证都有手足冷该如何鉴别?”: 前者是心理压力大紧张导致的四逆,后者是血管舒缩功能出现病变的四逆;前者冷而不痛,后者又冷又痛。
92、只有经过黑暗摸索的人才知道光明的可贵,只有在学习中医过程中苦闷的人才能感受经方医学的清新与简洁!学中医如同当年红军过草地,稍有不慎即会陷入泥沼而难以自拔。
93、学中医就是要看病,给自己看,给家人亲戚看,给同学朋友看。在看病中积累经验,增长见识,提高信心。
月经衍期,用葛根汤、桂枝茯苓丸等是有效的,你还可以继续观察。其实用麻黄效果更好。
风湿免疫科疾病非常难治,也不是小柴胡汤加味就能包打天下。有用黄连解毒汤的,有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的,有用小柴胡汤加当归芍药散的,有用黄连阿胶汤并加生地的,也有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的,比较复杂,要据人而定。
94、我细细阅读了《也谈经方与时方》一文,很受启迪。graydragon先生的论证是相当严密的,他揭示的经方1,2,3复方变化规律很能说明问题,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经方来源于前人长期的临床实践,是从反复的配方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方虽不多,但含金量之大,是时方无法相比的。更重要的,经方给人以方法,药证相应,量证变化等等,均有科学的规律可循。当今中医的学术发展,非立足经方不可!
95、桂枝茯苓丸是千古名方,临床应用面十分广泛。不仅单方可用,合方用得更多,比如与大柴胡汤合方治疗支气管哮喘、慢阻肺;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方治疗脑血管性痴呆、脑梗塞等;与五苓散合方治疗脂肪肝;与黄芪桂枝五物汤合用治疗肾病,加大黄治疗痤疮、痔疮等等,无法尽述。安全有效、方便价廉,是值得大力推广的好药,是我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
96、新年(08)的钟声马上就要敲响了,我愿经方从古籍中醒过来,从教授的书架上走下来,从学院的课堂上走出来,走向社会,走向大众。我们要藏方于民,还方于民!让经方这个民族的瑰宝,抹去身上的灰尘,擦去玄学的色彩,在为民治病防病的实践中焕发其永不褪色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