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食疗配方:中国古典诗词虚实相生的取境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3:20:02

五、从宋代画院的考试谈起

蒯大申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32c03501000cpk.html

宋徽宗赵佶是一位擅长花鸟画的皇帝。在他当政的时候,曾将绘画列入科举考试,优胜者可进入“翰林图画院”任职。当时画院的考试很有意思,大多以前人的诗句为题,进行命题作画。

有一次,画院用“竹锁桥边卖酒家”这句诗作为考题,让画家们作画。当时许多应试者都集中心思考虑如何重点表现酒家,所以大多以小溪、木桥和竹林作陪衬,画面上应有尽有,样样摆出。然而,画家李唐则不然,他独出机杼,在画面上巧妙地画出一弯清清的流水,一座小桥横架于水上,桥畔岸边,在一抹青翠的竹林中,斜挑出一幅酒帘,迎风招展。李唐这幅画虽然并未画出酒家,但他把酒家深藏在竹林之中,深得诗句中“竹锁”的意趣。结果,李唐得了第一名。清人沈宗骞评论李唐的画法是“露其要处而隐其全”,赞扬他是画中的高手。还有一次,据说是宋徽宗亲自出的题,叫“深山藏古寺”。这个题难住了不少应试的人。古寺既然藏在深山之中,怎么在画面上表现出来呢?苦思良久,有的在半山腰画一座古寺,有的在深山老林中画一古寺,有的在两峰耸峙的山谷中露出寺庙的一角红墙。然而,有一幅画却别出心裁。这幅画根本没有画什么古寺,而只是画了一个老和尚在山脚下的小溪边挑水。宋徽宗审阅画卷时看到此画,不禁拍案叫绝:“好啊,好!用一个和尚点出‘藏’字,不画古寺,而古寺自在画中,构思独到,此画当取第一!”

宋代画院考试,以构思机巧者为优胜,这说明构思布局能够充分反映画家的艺术修养和艺术表现能力。我们知道,绘画是一门运用色彩、线条和形体,在二度空间(即平面)内,反映现实美和表达人的审美感受、思想情感的艺术。由于绘画这种造型艺术具有形象的具体可感性,因此,绘画的艺术魅力是小说、诗歌、音乐等艺术所不能替代的。但是,绘画由于画面的有限性和绘画形象的固定性,又对绘画表现更广大的生活空间、表现时间过程、表现心理活动和声音形象等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中国画非常讲究虚实藏露,就是为了用“虚”和“藏”来激发欣赏者的想象力,让欣赏者在作品的“实”和“露”的引导、启发下,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形象储备,进行补充和再创造,从而达到以简胜丰、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使欣赏者在这种再创造中得到极大的审美满足。一幅迎风招展的酒帘可以引导欣赏者去想象虚隐在竹林背后的酒家;一个挑水的老和尚能够启发欣赏者联想到深藏在深山中那香火缭绕的古寺。一个优秀的画家,深深懂得什么要“藏”,什么应“露”,什么该尽力描画,而什么则应留给欣赏者去想象。中国画中常有借一芽萌而绘春光似海,画一叶落而写秋意如杀,露一爪以示云海神龙,流片霞以呈天宇空阔,这种以不全求全,能把广袤的现实内容压缩在有限的画幅之中,既可扩大艺术的容量,又能使意境显得更加深远。因此,画家在尺幅之间,既可以表现峰峦出没,溪桥渔浦,也可以描画江天归帆,风雨烟岚。大千世界,尽收画家笔下。

现实空间可以靠欣赏者的想象来拓展,时间过程也能够利用欣赏者的想象来延伸。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著名美学家莱辛在《拉奥孔》一书中,曾提出造型艺术家要善于选择能够反映事件前后联系的某一瞬间,从而使固定不变的艺术形象在欣赏者头脑里引起对事件过程的想象。这可算是又一种虚实关系。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描写了耶稣说出“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出卖我”后,那一瞬间餐桌上十二个门徒各自的反应;德拉克罗瓦的《美狄亚》刻画了美狄亚为了向另有所爱的丈夫伊阿宋报复,忍痛杀死自己的两个孩子前那一瞬间;列宾的《伊凡雷帝》则表现了暴戾的伊凡雷帝一怒之下用权杖打死了与己争吵的儿子后,那惊恐万状的一瞬间……这种种“一瞬间”之所以具有极大的时间张力,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就是因为在这一瞬间之“实”里,蕴含着无穷的“虚”,欣赏者能够通过这瞬间之“实”,去体味、咀嚼事件的前因后果,去领悟艺术家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

中国画中有一种重要的以虚为实的表现方法叫“空白”。所谓“空白”,就是在画中留下素白之纸,以无形当有形,给欣赏者留出想象力自由驰骋的余地。八大山人朱耷画鱼不画水,白石老人画虾不画水,这水虽被藏了,在画面上留下空白,但欣赏者仍然能够通过鱼虾的活泼动态去感受那满纸的水。有“独步画院”之誉的南宋著名山水画家马远,人称“马一角”。马远的山水画,布局简妙,他善于对现实的自然景色作大胆的概括、剪裁。他画山,常画山之一角;画水,常画水之一涯,其他景物也十分简练。他的山水画,画面上常常留出大片空白,空旷渺漠,意境十分深远。他的名作《寒江独钓图》,只画了漂浮于水面的一叶扁舟和一个在船只上独坐垂钓的渔翁,四周除了寥寥几笔的微波之外,几乎全为空白。然而,就是这片空白表现出了烟波浩渺的江水和极强的空间感,衬托了江上寒意萧瑟的气氛,从而更加集中地刻画了渔翁专心于垂钓的神气,也给欣赏者提供了一种渺远的意境和广阔的想象余地。这真是“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中国画中的空白,是构图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画家的构思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计白当黑”中的“白”已非空白,而是画家从整体构思的高度,将“虚”与“藏”有意识地运用于艺术表现的结果。

美国画家安德鲁·怀斯说过:“画面表现出的东西越少,观众接受的东西就越多。”此语深得“虚实藏露”之妙谛。

9、中国画中常有借一芽萌而绘春光似海,画一叶落而写秋意如杀,露一爪以示云海神龙,流片霞以呈天宇空阔,这体现了中国画什么特点?作为艺术品,它是制作者和欣赏者互动的结合体,那么二者之间的结合点是什么呢?

 

 

10、作者说,中国绘画在表现空间上注意虚实关系,有什么艺术效果?举了哪些例子?

 

   

   

六、中国古典诗词虚实相生的取境美

胡经之

虚实结合这一创造意境的艺术手法,在诗人杜甫手中,得到充分的运用,收到了以少见多,以小见大,化虚为实,化实为虚的意境美的效果。

杜甫的《月夜》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日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妙就妙在诗人不写战乱中自己如何思乡,而说家人怎样想念自己。化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抽象的情感(思念妻子)附丽于具体的形象(对月怀人)画面上,令读者驰骋想象于虚实之间,从诗人对妻子念之深去推想妻子对丈夫思之切。再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忧端齐终南,洞不可掇。”把无形无象心理之“忧”,进行感情物化,说自己的忧愁堆积如同终南山一样高,像无边的茫茫大水那样无法收拾,化虚为实。“写一代之事”的巨构《北征》:“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见耶背面啼,垢腻脚不袜。床前两小女,补缀才过膝……”这里,诗人没有写战乱带来的灾难,没有写自己的深悲,只写爱子的饥色,写他们啼哭、垢腻等战乱的灾难,诗人内心的悲痛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的这两句诗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两句诗将截然不同的两个画面摆到一块,不仅互相映衬顿增魅力,而且从字面上呈现出第三个画面的意义:朱门内外仅一墙之隔,却是如此不同的两个世界,这是一个不合理的社会!这里,形象的直接性提供了联想的线索,发人深思:荒野上那冻死的穷人的骸骨,是“朱门”敲骨吸髓的剥削所致;朱门的酒池肉林,是“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制度所造成的。这些情理,在作品里并没有从字面上说出来,但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与审美感受去补充和丰富诗的想象,就深刻地感受到了。杜集中这类剔骨析肌地洞穿社会病根的诗句还有:“富家厨肉臭,战地骸骨白”(《驱竖子摘仓耳》);“甲第纷纷厌梁肉”(《壮游》);“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丽人行》);“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杜甫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这不是诗人对现实简单的感受和反应,而是诗人取境的审美把握中感情浓缩的表现,是融合真、善的审美评价。可见对社会的本质揭示得越深刻,概括的程度越高,作品的境界越高、大、深,其美学价值也就越大。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的名诗《春望》,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境界,自成意境。诗中写景、抒情结合得很完美,真正是情景交融。但是,诗里出现的不只是情和景,而且还有事和人。写景、状物、叙事、绘人,各种因素综合为一个独立天地,恰好完美地表达诗人的思想和感情。在这由景、物、事、人等结合而成的“境”,和诗人所要表达之“意”,完美地融为浑然整体。蕴含着诗人对于国破家亡无限悲痛忧怨之情、忧国思家之意。有限之境,无穷之意,完美结合,融合无垠,这就成了意境。前人曾云:“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举出的典型例证就是这首《春望》。“‘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司马光《续诗话》〕。”诗人的不尽之意,正是在这有限之境表现出来,意深藏在境中,使人思而后才能得之。

而唐代大诗人李白也善于在自己的诗篇中以虚实相生的手法创造一种独特的境界。我们仅以他的一首小诗为例,看诗人是怎样通过二十八个字也有虚有实,以实带虚、以虚喻实创造意境的。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诗是李白天宝十四载(公元775年)游览安徽泾县桃花潭后临别赠友之作。当诗人登舟欲行之际,“忽闻岸上踏歌声”。妙就妙在未见其人而先闻其声,以歌声代人,以虚寓实,而虚实相生。诗人轻舟待发,而送行者踏歌相送(一边唱,一边用脚顿地打拍子),“忽闻”表明这踏歌相送对诗人来说实出意外,而就诗来说,也是绝巧的意外之笔,使诗承首句铺叙之后陡起一笔。不仅使此景、此歌、此情犹如耳目,其人物情状呼之欲出,丰富了诗境的视听(时空)感,并显出情感心曲的回流。没有以虚寓实是难以臻此妙境的。“桃花潭水深千尺”非一般浅潭小流可比,然而,千尺之深的潭水比起汪伦那种诚挚、朴素之情来,是远远“不及”的,而汪伦所“送我情”到底有多深,诗人留下了大片空白(虚),任人情思去度量,去驰骋。汪伦情意之深,豁然于人眼目之中,让人回味良久。后二句这种触物感兴、即兴象征以丰富诗的意蕴境界之法看似平易,道的眼前景,写的意中情,然而却是非扛鼎之笔所难以道出。李白诗之不同凡响,就在于他那“妙境只在一转换间”〔见沈德潜《唐诗别裁》〕,而“不及”二字是其关键。这种托物即兴,以物象征,化抽象的情谊(虚)为具象的形象(实),将难以丈量的无形情愫借用“眼前景”加以比较度量,这一“转换”使诗别开生面,空灵有趣,余味涵包,新颖警人。全诗仅二十八字,却首以“忽闻”为一波折,使歌声以及送行人之姿犹如耳目之前;再以“不及”为另一波折,李白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使人透过形象潭水千尺去体味到诗人与歌者之间的情谊。使诗的画面有动有静,跳跃转换,灵动自然;情感曲线有起有伏,将诗人的若明若暗、瞬息转换的情感形象展现出来,而为人们所激赏。

通过上述诗篇的分析,可以看到诗歌艺术的意境往往与“虚实”关系紧密。唐代刘禹锡说“境生于象外”〔境生于象外见《董氏式陵·集记》〕,指出艺术意境所具有的“象”(实)与“境”(虚)的两个不同层次,通过“象”这一直接呈现在欣赏者面前的外部形象去传达“境”这一象外之旨,从而充分调动欣赏者的想像力,由实入虚、由虚悟实,从而形成一个具有意中之境,“飞动之趣”的艺术空间。

(选自《文艺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题目是原编者加的)

11、本文可与课文《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作比较阅读。《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说,中国戏曲处理空间的方式,不仅与中国绘画相通,而且与中国诗中的意境相通。本文就是以杜甫、李白的诗为例,指出诗歌艺术的意境往往与虚实关系紧密。试把本文内容连串起来理解,把握文章的精神实质,并用一二百字表述出来。

 

 

12、“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由于旧势力排挤,欧阳修被贬官外任,乃作此诗《画眉鸟》。诗中描绘的实象是什么?表达的主旨又是什么?主旨和诗的意象是什么关系?

 

 

 

七、古典小说的虚实结合(节录)

贾文昭、徐召勋

文艺创作需要有虚有实,虚实结合。光虚不实不行,光实不虚也不行。光虚不实则白纸一张,全无文字,只能叫做“无字天书”,哪能叫艺术品?光实不虚,则作品被一大堆事实所填满,堵塞拥挤,失却空灵,也会令人烦腻。如何掌握虚实结合的辩证法,把虚与实辩证地巧妙地结合起来,是文艺创作的一个重大的课题。

清代布颜图在《画学心法问答》中说:“山水间烟光云影,变幻无常,或隐或现,或虚或实,或有或无,冥冥中有气,窈窕中有神,茫无定象,虽有笔墨不能施其巧。故古人殚精竭虑,开无墨之墨,无笔之笔以取之。”他以自然界的景物为喻,说明山水之间的烟光云影就是“或隐或现,或虚或实,或有或无”的,就是“变幻无常”“茫无定象”的,因此画家必须用“无墨之墨,无笔之笔以取之”。所谓“无墨之墨、无笔之笔”,同前人讲无声之声、无象之象、不写之写一样,都是指的虚笔,指的艺术画面中的空白形象。在文艺创作中,实在的形象固然不可少,空白的形象也是不可少的。

小说理论中谈虚实结合的也颇有一些。例如金圣叹在《水浒》第二十六回《武都头十字坡遇张青》的批语中说:“张青述鲁达被毒下,忽然又撰出一个头陀来,此文章家虚实相间之法也。然却不可便谓鲁达一段是实,头陀一段是虚。何则?盖谓鲁达虽实有其人,然传中却不见其事;头陀虽无其人,然戒刀又实有其物也。须知文到入妙处,纯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联绾激射,正复不定。” 哈斯宝在《红楼梦》的批语中也谈到虚实结合法。他说:“此书凡写实事,都不平淡描述,定要先虚写一笔作引子。”又说:“在本回,作者才着意描写大雪,而降雪之兆早在第五回就有了的。第五回的雪全是虚写,本回里的雪全是实写,虚写为宾,实写为主。读者对照这两回,便明白虚实之道,通晓宾主之法。”金圣叹、哈斯宝都谈到了虚实相间法。金圣叹甚至认为:“文到入妙处,纯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古典小说的虚,大体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笼统叙述中的“虚”。像《三国演义》写到袁、曹官渡之战时,只是写袁绍起兵七十万,写了几个文臣、武将的名字,并没有将所有的将官的姓名一一列出,更没有把七十万人的姓名一一列出。这样只举数目而不具体描写,也是一种虚写,是把众多士卒都“虚”到笼统的叙述中了。这种类型的“虚”,说来平常,其实少它不得。这同戏剧舞台上三、五人顶十万兵是一个道理。如果把十万兵都搬上舞台,那得多大个舞台?

第二类是典型化中的“虚”。李渔的《闲情偶寄》中有一节叫“审虚实”,他讲的“虚”就是典型化中的虚构。像历史上的诸葛亮并无借东风一类异事,徐庶并未走马荐诸葛,魏延也并非谋反,这些都是虚构。还有,像徐茂公能掐会算,岳飞是大鹏金翅鸟转世,气死金兀术笑死牛皋,以及某某拿几百斤铜锤之类,这也都是虚构。这一类的“虚”显然是典型化的一种手段,是为了表现人物的智慧、勇敢、来历不凡,或为了情节的离奇,等等。

第三类是把情节放到幕后中的“虚”。古典小说中,有些事情是放在正面直接地具体地描写,有些事情则放在幕后或背面进行。幕后的事情如何显示出来,让人知道呢?办法有二:一是由作者本人予以简略的追叙、补叙;二是通过人物的耳朵听到和口中说出。例如《水浒传》第三十五回写白胜出狱上梁山入伙:“那时白日鼠白胜,数月之前,已从济州大牢里越狱逃走,到梁山上入伙,皆是吴学究使人去用度,救得白胜逃身。”白胜怎么越狱逃走的?吴用用什么办法救他的?他又怎样上山入伙的?这些都放在背后进行,没有实写,而只是由作者用几句虚笔简单交代了一下。《三国演义》中有许多虚笔,则是由人物耳朵听来、口中说出。比如鲁肃之死,由曹操耳中听来。弥衡被黄祖杀掉一事,由使者口中说出……对于这些事件,都不是正面的具体描写,而是通过人物的口、耳加以虚写,或半虚写半实写。这类把情节放在幕后的“虚”,是标准意义上的“虚”,一般都指的这一种。

虚从属于实,附丽于实。运用虚的目的也是为了映衬和表现实。因此,虚与实必须辨证的结合起来。在虚的前、后要有实,这是一种结合。不分前、后,虚与实融合,这也是一种结合。刘熙载说:“文或结实,或空灵,虽各有所长,皆不免著于一偏。试观韩文,结实处何尝不空灵,空灵处何尝不结实。”这就是说,韩愈的文章又“结实”又“空灵”,虚与实结合得很好。古典小说中,虚与实结合的成功事例,也是很多的,不胜枚举的。毛宗岗在《三国演义》的批语中,有这样两段话:“当周瑜战曹仁之时,正孔明遣三将取三城之时,妙在周瑜一边实写,孔明一边虚写,又妙在赵子龙一边在周瑜眼中实写,云长翼德两边,在周瑜耳中虚写,此叙事虚实之法。”(五十一回总评)“(董承、马腾)前之救驾是实事,而后之救驾是虚谈;前之受昭是虚叙,而后之受昭用实写,一虚一实,参差变换,各各入妙。”(二十回总评)这两段评语是符合实际的。《三国演义》确实是深得“叙事虚实之法”,确实做到了“一虚一实,参差变换,各各入妙”。

从古典小说可以看出,虚与实只要能完美地结合,可以起到多方面的良好作用。

可以避免文字的唠叨、烦琐和重复。如《红楼梦》第六回,写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周瑞家的带她去见王熙凤,说:“若迟了一步,回事的人多了,就难说了。再歇了中觉,越发没时候了。”透露出王熙凤这个荣国府的当家人是个忙人。可是王熙凤究竟每天如何忙碌。并未实写。脂批说:“写出阿凤勤劳等事,然却是虚笔,故于后文不犯。”这说法是对的,因为后文还要写王熙凤的忙碌,如果处处实写,势必重复。在这里用虚笔,也就“于后文不犯”,避免了重复。前人讲用虚写能“省却很多笔墨”,这话说得不错。虚写的一大好处就是能省掉许多罗嗦、重复或不太紧要的文字。

可以突出主要人物、主要情节,同时有能扩大作品的容量。如《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安居平五路”一回,写曹丕乘刘备刚死用司马懿之计,调五路大兵攻蜀,五路兵均被平息。作者仅对遣使入吴作了一点实写,其余全用虚写。作者实际上不过是写了诸葛亮的应敌之策和各路兵被平息的结局,然而诸葛亮的“鬼神不测之机”跃然纸上,诸葛亮这个智慧的典型得到了突出和强化。

可以给欣赏者留下联想的余地。“看画,不但要看画之实处,并且要看画之空白处。”绘画要注意空白处,小说也要注意空白处。小说中的虚笔用得好,所提供的空白形象,其艺术效果并不比实在的形象逊色。譬如,《三国演义》中关羽温酒斩华雄一段是写得很精彩的,历来被人津津乐道的。其所以精彩,主要是作者用了虚写的手法。华雄那么厉害,而关公能在酒尚温的工夫就把他的头提来,关公之神勇就可想而知。如果正面实写,不留给读者联想,其艺术效果未必有如此之好。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音乐的效果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像关公斩华雄这段描写,倒可以说是“此时无象胜有象”。

从《三国演义》等小说,我们可以看出,在任何情况下,虚都必须和实结合起来。不论是关羽,还是赵云,如果光是虚写,而没有对他们身经百战的许多实写,他们的神勇也很难给人以具体的实感,他们不可能成为流传千古的不朽典型。许多古典小说正是由于把虚与实比较完美地结合起来,所以才显得内容广阔,头绪清楚,主要人物、情节突出,且能引起丰富的联想。因此,光实不虚不行,光虚不实也不行。虚与实必须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产生良好的艺术效果。

(节选自贾文昭、徐召勋《中国古典小说艺术欣赏》,安徽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13、古典小说中虚写的情形有哪些?恰到好处地运用虚写有哪些好处?

 

 

14、古典小说中虚实结合的方法主要有哪些?从古典小说的写作实践看,虚与实为什么必须结合?

 

 

 

第三组:欣赏文艺作品要注意把握虚实相生

八、以虚衬实,小中见大

李四芬

宿甘露寺僧舍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宿甘露寺僧舍》是宋代诗人曾公亮游览甘露寺时写下了一首七绝,是歌咏甘露寺诗篇中颇有特色的一首。

开头两句就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境界:云气扑面,仿佛置身千峰之上;谷底来风,好像投身万壑之中。到过镇江,游历过甘露寺的人读诗至此一定大惑不解:甘露寺边何曾有千峰,北固山下哪有什么万壑?诗人的确是在说梦,是在描写一种感受,一种幻觉!千峰,万壑,不过是随意构成的空中楼阁,全是无影无踪的虚写之笔。一首绝句,两句是向壁虚造,后面如何收束呢?三、四两句就实写眼前的大江,就事敷陈,不假造作,描绘了一望无垠、波涛翻滚的长江雄浑气势。

把全诗作为整体来读,前后相辅相成,虚实掩映,浑然一体。至此,才知道诗人前两句故将笔锋远扬,避实就虚,为后面的实写作铺垫,为描写长江蓄势。此诗虽小,却显示了诗人在布局谋篇上的非凡功力。莱辛在《拉奥孔》中说:“经验证明:诗人也可以把不是可以眼见的对象的描绘提高到产生上文(指在程度上接近于物质的图画特别能产生的那种逼真的幻觉)所说的那样高度的逼真的幻觉。”这就是指诗歌有化实为虚的规律。正是采用了诗歌化实为虚的方法来写大江,才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开窗放入大江来”,大江又怎会涌进窗口呢?这里是诗人写自己的感觉,他是通过一叶窗口来欣赏万里长江这一图画的。作者采用这种小中见大的特殊角度不仅能避免意境的平淡,而且能给读者一种更新颖、更辽阔的美感,同杜甫的“窗含西岭千秋雪”(《绝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选自汪伯嗣主编《语文课文赏析词典》,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15、甘露寺位于镇江北固山下,甘露寺边没有千峰,北固山下没有万壑,作者在甘露寺和尚的舍中,凭窗而望,云气扑面,仿佛置身千峰之上;谷底来风,好像投身万壑之中,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境界。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这样写会产生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16、(2002年上海高考试题)雨前初见花间蕊/ 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 却疑春色在邻家/(王驾《雨晴》)

(1)诗的体裁属于近体诗中的         ,诗中描写春季的景物是               。(2)诗的后两句给读者提供了自己想象的余地,请说明:                                         

   

   

   

九、化实为虚

何兴楚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当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当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都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着的人/群众把他举得很高,很高// 

(臧克家《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古人为诗,常常“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范晞《对床夜语》卷二)。唐刘长卿《新年作》云:“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具体的江景经“同”、“共”点化,透露了诗人单调孤寂的生活。现代诗人臧克家的短诗《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也深得化实为虚之法。

开国大典后的第18天——10月19日,正值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诗人臧克家来到阜成门内,“看了鲁迅先生生前曾在这里生活过,工作过许多年的故居,见了各种阶级、各种职业的前来瞻仰他的故居的人们”,“心里自然地产生了一连串的感想”(臧克家《关于短诗〈有的人〉》)。但是此时此景何以浓缩成诗?作者没有去抽象地评述,或作常见的直抒胸臆,而是从人所共知的鲁迅作品中,选取抒写积愤的出口。1936年9月5日鲁迅写了杂文《死》,谈了对“死”的看法,可谓不是遗嘱的遗嘱:“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忘记我,管自己生活……”;“我的怨敌可谓多矣……,我想了想,决定的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鲁迅临死不移同敌人斗争到底之志,毫无个人主义念头。由此,作家联想到现实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在“活”与“死”的问题上,同鲁迅的比差。引人深思的诗题“有的人”与全诗总起的第一节,实际正是诗人在心灵深处对《死》的吟诵。接下去从对人民的感情、对革命的态度两方面,更深层、更形象地提示鲁迅人生价值:与骑在人民头上的人不同,鲁迅“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同他们沽名钓誉、妄想“不朽”相反,鲁迅“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1932年在敌人空前残酷的反革命“转剿”中,鲁迅作《自嘲》诗云:“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背叛革命,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鲁迅为其散文诗集《野草》作《题辞》说:“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他认清了革命前途,更看到“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深信容岩终会喷出,愿把自己的一切献给革命烈火,烧尽一切“朽腐”。时至新中国诞生,作为“牛”,鲁迅死了;作为“野草”,鲁迅也“烧尽”;但是“人民永远记住他”。而骑在人民头上的新旧军阀、官僚地主阶级和一切反动派,连同那块“中华民国”空招牌,都被人民扫进历史垃圾堆,“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诗至此,已经达到了歌颂鲁迅伟大精神、鞭挞反动阶级的目的。读者通过缅怀鲁迅的高风亮节,领悟到热爱人民的人在人民中永生、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必将被人民唾弃的真理。而这种艺术效果正是化实为虚的结晶。

(选自汪伯嗣主编《语文课文赏析词典》,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17、古人为诗,常常“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现代诗人臧克家的短诗《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也深得化实为虚之法。然而本诗却并没有描写景物,那它又是怎样化实为虚的呢?

 

 

18、(黄冈高考模拟题)荆西白石出/ 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 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注释]  荆西,西安附近,南出秦岭,北入渭水。

(1)这首诗写的季节是        

(2)这首诗写的三副图景是                                 

(3)张旭《山中留客》诗有“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之句,王维这两首诗的后两句与张诗的写法是否相同?答:                       

  

 

 

十、虚实结合  紧凑凝炼

路德庆 等

写复杂的事情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往往可使结构更紧凑,并使文章具有较大的容量。《三国演义》第五回中“温酒斩华雄”一幕,就写得极精彩。

当时董卓作乱,十七路诸侯响应曹操号召,公推袁绍为盟主,合力讨董,并以长沙太守孙坚为先锋,前去挑战。董卓派华雄去应战。华雄是个虎体狼腰、武勇非凡的人物,第一次交战就刀劈了鲍忠,接着又赶得孙坚走投无路,并乘胜步步进逼。袁绍急得束手无策,只好召集众诸侯同来商议,可是“诸侯并皆不语”。正在紧张窘迫之时——

忽探子来报:“华雄引铁骑下关,用长竿挑着孙太守赤帻,来寨前大骂搦战。”绍曰:“谁敢去战?”袁术背后转出骁将俞涉曰:“小将愿往。”绍喜,便着俞涉出马。即时来报:“俞涉与华雄战不三合,被华雄斩了。”众大惊。太守韩馥曰:“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绍急令出战。潘凤手提大斧上马。去不多时,飞马来报:“潘凤又被华雄斩了。”众皆失色。绍曰:“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言未毕,阶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众视之,见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立于帐前。绍问何人。公孙瓒曰:“此刘玄德之弟关羽也。”绍问现居何职。瓒曰:“跟随刘玄德充马弓手。”帐上袁术大喝曰:“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找出!”曹操急止之曰:“公路息怒。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责之未迟。”袁绍曰:“使一弓手出战,必被华雄所笑。”操曰:“此人仪表不俗,华雄安知他是弓手?”关公曰:“如不胜,请斩某头。”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同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这一仗真打得惊心动魄,但作者始终没有直接写交战情况,而只是将笔墨限于军帐之中。先是写俞涉出马,结果即时被斩,“众大惊”。接着潘凤应战,又即被斩,“众皆失色”。正当一再失利之时,关羽挺身而出,却又遭袁术阻喝,曹操急忙解围,关羽又搁下酒不喝,冲出帐外;待到提着华雄头来,杯酒当温。——读者只看到帐内会场上人们时而“大惊”,时而“失色”,时而“失惊”,时而“大喝”,时而“大喜”……探子飞马上上下下报信,关羽飞速出入军帐,还可看出诸侯间的矛盾冲突,真是急匆匆,闹哄哄。这一切其实都与帐外的战场相联系。战场上的鼓声,杀喊声直震撼着帐内人们的耳鼓与心弦,帐内的气氛和人们的情绪也完全受战场形势的支配而变化。这里,对帐内是实写,对战场是虚写,使读者既看到帐内的紧急情状,又能想见战场上的声势与气氛,一场曲折复杂而又震惊人心的战斗,便在短短篇幅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果将双方交战情景也一一写进去,就会显得繁琐冗长,反而不利于表现紧张气氛了。

这种虚实结合的写法,不但可使结构紧凑,也更有利于表现英雄性格。作者不直接写关羽武艺如何高强,如何与华雄作战,只是以华雄搦战时众诸侯惊恐失色,来反衬关羽的英勇胆略;以杯酒未寒而掷华雄之头于帐前,写出他取胜之神速。用语不多,而突出地刻划了他的英武气概和超人本领;“温酒斩华雄”也就在读者心目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选自路德庆主编《写作艺术示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19、从文章的介绍和引文看,作者实写的是什么?虚写的是什么?突出的又是什么呢?为什么会取得这样神奇的艺术效果呢?

 

 

20、虚写写得好,会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但并不是容易的。画论中说的“实处易,虚处难”是有道理的。下面一段话是《三国演义》中对赵云之勇的描写:“人报蜀将刘骏,马汉引军到。赵云曰:‘某愿擒此二人!’言讫,上马引军出。玄德在城上管待马超吃酒。未曾安席,子龙已斩二人之头,献于筵前。”这也是虚写,而且赵云斩的是二将,但何以没有关羽斩一将出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