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米红豆粥放桂圆:甘肃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评估验收实施办法及说明(修订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3:56:26

甘肃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

评估验收实施办法及说明

(修订稿)

 

一、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评估验收及巩固提高标准

(一)普及程度

1.适龄儿童入学率:适龄儿童都能入学。

2.初中阶段入学率:攻坚县现阶段达到95%以上,巩固提高县达到98%以上,2010年后初中净入学率达到95%以上。

城市流动人口子女都能按时入学。

适龄残疾(视力、听力语言、智力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攻坚县现阶段达到60%以上,巩固提高县达到80%以上。

3.辍学率:初等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年辍学率,攻坚县现阶段控制在2%以下,巩固提高县控制在1%以下;初级中等义务教育阶段,攻坚县现阶段控制在3%以下,巩固提高县控制在2%以下。

4.完成率:15周岁人口初等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95%以上;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90%以上。

5.15周岁人口文盲率:控制在1%以下。

(二)师资水平

1.小学、初中专任教师任职资格合格率100%。

2.小学、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8%、96%以上。2001年以来新补充的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均达到100%。

3.小学、初中校长均经过岗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4.现阶段小学、初中教师数量符合甘肃省《关于实施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甘政办发〔2002〕42号)编制标准,学科教师配备齐全;2010年以后,逐步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中央编办发〔2009〕6号)的要求执行。

(三)办学条件

1.各地要按“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适度集中,注重实效,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基本原则,坚持初中向城镇集中,小学向乡镇集中,教学点向行政村集中。以寄宿制学校建设为突破口,积极稳妥地推进教育布局结构调整,优化整合教育资源,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2.小学、初中校舍达到“一无两有六配套”(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学生人人有课桌凳,校园内围墙、大门、操场、旗杆、厕所配套)的标准,具有必备的学校基础设施(包括:教室、实验室、教师办公室、学生宿舍等),各学校应有一定的绿化占地面积和绿化覆盖面积。

寄宿制学校要具备必备的住宿条件(包括:学生宿舍、食堂、餐厅等辅助设施)。

现阶段小学生均校舍面积不少于4平方米,初中生均校舍面积不少于4.5平方米;2010年后学校校舍面积逐步按国家《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要求执行。全部消除D级危房(承重结构承载力已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整体出现险情,构成整幢危房);校舍非D级危房率城市控制在1%以下、农村控制在2%以下,并能及时修缮。

3.教学仪器(含电教、音乐、体育、美术及劳动器材):城市和农村初中、城市小学和农村小学按国家和省上规定的基本标准(国家《中小学理科实验装备规范》〈甘教直装〔2007〕1号〉)执行,并在2010年后逐步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标准。

4.现阶段小学生均图书达到10册,初中生均图书达到15册。2010年后逐步按《甘肃省中小学图书(室)建设规范》(甘教直装〔2003〕号)执行。

5.现代远程教育:城乡(镇)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均有电教室和微机室,能满足教学要求,开足计算机课时。

6.小学班额控制在50人左右,初中班额控制在55人左。

(四)教育经费

1.县级财政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确保经费“三个增长”,即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保证按照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年增长,保证教职工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

2.实施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教职工工资及补贴按月足额发放。

3.城市教育费附加按规定足额征收,并做到及时拨付教育,合理使用。

农村税费改革财政转移支付用于教育比例不低于50%,并主要用于义务教育。

4.县本级财政预算将义务教育经费(包括农村税费改革财政转移支付用于教育部分)单列。

5.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资金拨付及时,地方分担资金落实到位,管理制度健全。

(五)教育管理与教育质量

1.中小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认真实施素质教育,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和课程方案。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2.小学毕业学生都能升入初中就读,初中毕业班学生毕业率达到98%以上。巩固提高县初中毕业生85%升入高中阶段学校就读。

3.规范办学行为,义务教育阶段无留级现象,无乱收费、无节假日集体补课现象。加强安全教育、落实安全责任,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六)资料管理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有关资料、档案齐全,数据清楚,真实准确,各种表、簿、册管理完善,不断补充续建档案。

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评估验收及巩固提高标准

(一)扫盲程度

1.普及了初等义务教育。

2.15至50周岁人口中的非文盲(丧失学习能力者除外)率,攻坚县现阶段农村达到95%以上,企事业单位和城镇达到98%以上;巩固提高县农村达到97%以上,城镇达到99%以上。

3.近三年来,脱盲人员的巩固率达到98%以上。

(二)扫盲管理

1.县、乡(镇)设有扫盲教育管理机构,按国家和省规定配备专(兼)职人员。

2.乡(镇)、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或教学点依托普通中小学按规定配备有专(兼)职干部、教师,具备基本的教学设施,有计划地对农民开展教育和培训。

3.扫盲班学员人手一册扫盲教材。

4.及时变更脱盲人员的文化户籍,颁发脱盲证件。

(三)扫盲经费

1.县政府每年拨给一定的扫盲经费,并做到随着事业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增长。

2.中央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拨付教育的经费中,每年应安排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扫盲工作。

(四)资料管理

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有关资料和脱盲后巩固提高档案齐全,数据清楚,真实准确,表、卡、簿、册滚动使用好。

三、有关项目指标的统计计算及说明

(一)普及程度

1.正常儿童、少年入学率

(1)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也叫小学入学率):指适龄(7-12周岁)人口中的小学在校学生占适龄总人口的比率。

计算公式:

学年初小学适龄人口中在校学生数

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                           ×100%

                  学年初小学适龄人口总数

(2)初中阶段入学率(也叫初中毛入学率):指户籍在服务范围的初中在校学生(普通初中和职业初中)占适龄总人口的比率。

计算公式:

初中阶段在校学生数

初中阶段入学率=                           ×100%

                    13-15周岁人口总数

说明:小学适龄人口指7-12周岁儿童,初中适龄人口指13-15周岁少年。年龄按学年计算,即当年9月1日至次年8月31日。计算入学率时以学校服务半径以内的常住户口或流动人口在当地居住一年以上的为依据。初中阶段入学率是指在校学生人数包括在同一级学校上学、已毕业或在更高一级学校上学的学

生(不含残疾少年)。

学年初初中阶段在校学生数是指服务范围内以适龄人口为主的在校生、以及在本校就读的服务范围内不足龄(13周岁以下)和超龄(15周岁以上)学生。

2.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指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中的在校学生占适龄儿童、少年总数的比率。

计算公式:

残疾儿童少年在校学生数

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                        ×100%

                     残疾儿童少年人口总数

说明: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是指7周岁—15周岁视力、听力语言和智力残疾儿童、少年。在计算时不分小学和初中,统一由小学建档,在初中随班就读的由初中为建档小学出具就读证明。对已失去学习能力的残疾儿童和少年,要办理免学手续,并在统计入学率时从残疾儿童、少年适龄人口中减去。

3.在校学生辍学率:指学年内在校学生(不管户籍状况,不分年龄大小),除正常毕业(结业)、升学、留级、转学、死亡和按规定办理了休学手续以外,其他所有中途不再上学而离开学校的学生占学年初在校学生总数的比率。

计算公式:

学年内小学(初中)辍学学生数

小学(初中)在校生辍学率=                                  ×100%

     学年初小学(初中)在校学生数

说明:学年内指从上学年初到本学年初。

4.15周岁人口初等义务教育完成率:指15周岁年龄段人口中,完成初等义务教育(小学)学业的人数占15周岁人口的比率。

计算公式:

15周岁人口中小学学业完成人数

15周岁人口初等义务教育完成率=                           ×100%

                15周岁人口总数

5.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义务教育完成率:指17周岁年龄段人口中完成初级中等义务教育(初中)学业的人数占17周岁年龄段总人口的比率。

计算公式:

17周岁人口中初中学业完成数

17周岁人口中初中教育完成率=                             ×100%

               17周岁人口总数

6.15周岁人口文盲率:指15周岁人口文盲人数占15周岁总人口数的比率。

计算公式:

15周岁人口中文盲人数

15周岁人口文盲率=                                  ×100%

    15周岁人口总数

(二)师资水平

1.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指学历符合国家规定要求和其他取得相应教师资格证书的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率。

计算公式:

小学(初中)专任教师学历

符合各类规定要求的人数

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                        ×100%

                     小学(初中)专任教师总数

说明:专任教师是指属于教师编制,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员。特岗教师计入专任教师统计数内。专任教师中不含临时聘用人员。

2.专任教师任职资格率:指学历符合规定,并取得相应教师资格证书的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率。

计算公式:

取得相应教师资格证书的人数

专任教师任职资格率=                        ×100%

                     初中(小学)专任教师总数

3.新补充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指2001年起新补充的专任教师的学历达标人数占新增专任教师的比率。

计算公式:

2001年起新补充的小学(初中)

专任教师中学历符合规定人数

新增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                                    ×100%

                     2001年起新补充的小学(初中)

专任教师总数

4.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合格率:指完全小学校长和初中校长(每校只统计正职一人),经岗位培训合格的人数占中、小学校长数的比率:

计算公式:

小学(初中)校长中已取得

岗位培训合格证书人数

小学(初中)校长接受岗位培训比例=                             ×100%

                                            小学(初中)校长总数

(三)办学条件

1.学校校舍:

计算公式:

小学(初中)校舍建筑总面积

小学(初中)生均校舍建筑面积=                           

            小学(初中)在校生总数

说明:小学(初中)校舍建筑面积是指教学用房、教学辅助用房、行政用房、生活用房(单身教职工及学生宿舍、教职工及学生食堂、其他辅助用房)建筑面积的总和。

要求达到“一无两有六配套”和必须的教学用房(包括:教室、实验室、教师办公室等)。各学校应有一定的绿化占地面积和绿化覆盖面积。

2.中、小学校危房率:中小学校教学用房和教学辅助用房、行政用房、生活用房总和的危房面积占校舍建筑总面积的比率。

计算公式:

小学(初中)校舍中危房建筑面积

小学(初中)校舍危房率=                                 ×100%

       小学(初中)校舍建筑总面积

3.图书:

计算公式:

小学(初中)图书册数

小学(初中)生均图书册数=                 

        小学(初中)在校生总数

说明:在1、2、3项中,对于九年一贯制学校、完全中学,专门用于小学、初中学生的,按照实际统计,小学与初中、初中与高中学生公用部分按照小学与初中在校生数比例、初中与高中在校生数比例,进行相应折算,分别计入小学和初中的统计数中。

4.教学仪器(含电教设备、音乐、美术、体育及劳动器材等):

计算公式:

小学(初中)教学仪器配备

达到标准的学校数

小学(初中)教学仪器设备配齐率=                                   ×100%

                                            小学(初中)学校总数

说明:中(小)学校教学仪器配备达到标准的学校数是指达到省上规定的各类配备标准的学校之和。

5.大班额情况说明:

根据学校校舍建设标准有关要求,结合我省目前实际,当前完全小学、初级中学每班56人以上,视为大班额。

(四)教育经费

1.三个增长: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保证按照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职工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财政经常性收入”是指财政收入中能保持经常性稳定的部分,根据国家预算收入的有关规定,包括工商税、关税、耕地占用税、国有企业所得税、国有企业调节税、国有企业上缴利润等,不包括国家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收入、债务收入、专款收入和预算调拨收入等。

“教育财政拨款是指财政部门按人大批准的预算对教育行政部门及其所属学校拨付的教育资金(用于教育的事业费和基本建设经费)。

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经费”,是指财政支出的教育事业费,不包括基本建设费和非财政支出的教育经费。

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公用经费”,是指财政支出的教育事业费扣除人员经费后的其余部分,包括教育公务费、业务费、修缮费、设备购置费及其他属于公用性质的费用。

财政经常性收入和教育财政拨款只统计到市、县(区)一级。

还应计算教育经费的支出占当地财政支出的比例以及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情况。

2.教师待遇:包括教师的职务(职称)工资和职务(职称)津贴、中央和地方出台的各种津贴、补贴。

3.捐集资教育收入是指城镇、农村、厂矿、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自愿捐(集)资助学,以及海外侨胞、港澳台胞、外籍团体、友好人士等对教育的资助和捐赠。

(五)教育质量

中、小学毕业年级毕业率:指中(小)学生取得毕业考试合格学生占毕业年级学生数的比率。

计算公式

小学(初中)实际毕业人数

小学(初中)毕业班学生的毕业率=                                   ×100%

                                       学年初小学(初中)毕业班学生数

四、关于扫除青壮年文盲评估验收标准的说明

(一)青壮年非文盲率:指青壮年人口中非文盲人数占青壮年人口总数(不含丧失学习能力)的比率。

计算公式:

青壮年非文盲人数(受完小学四年级教育

以上人数+已脱盲人数)

青壮年人口非文盲率=                                               ×100%

                                       青壮年人口总数

说明:青壮年指15至50周岁的人口。青壮年年龄按学年计算,即当年9月1日至次年8月31日。

丧失学习能力指视力、听力语言、智力、肢体残疾等已完全丧失学历能力的残疾人员。

青壮年非文盲人数指小学毕业及以上人数、小学六年制四年级教育以上结业人数、非正规教育结业人数和已脱盲人数之和。

(二)脱盲人员巩固率:指脱盲后已巩固提高人数占脱盲人员总数的比率。

最近三年脱盲后已巩固提高人数

脱盲人员巩固率=                                                    ×100%

                                 最近三年脱盲人员总数

说明:脱盲后已巩固提高人数包括:经过非正规教育并取得合格证书人数、正在接受非正规教育人数、巩固提高班结业人数,以及参加市、县(区)统一试卷考试合格人数和经复查考核合格人数。

(三)乡镇(村)扫盲工作达标率:指乡镇(村)扫盲验收合格数占乡镇(村)总数的比率。

计算公式:

乡镇(村)扫盲验收合格数

乡镇(村)扫盲验收合格率=                                          ×100%

                                          乡镇(村)总数

(四)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建校面:指乡镇(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数占乡镇(村)总数得比率。

计算公式:

乡镇(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数

乡镇(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办学面=                                ×100%

                                                    乡镇(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