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色社区7qs厕所:关于加快自发移民发展的调研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2:06:13
固原市自发移民专题调研组
(2010年3月)
伴随着经济社会制度变革的历史进程,南部山区人民在党和政府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吊庄移民”、“生态移民”、“扶贫移民”、“教育移民”的同时,经历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上新疆”、八十年代“搞副业”、九十年代“输劳务”、21世纪“农民工”自发移民发展阶段。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人地矛盾突出、干旱缺水、发展基础脆弱、贫富差距拉大的现实,不断艰辛实践,积极探索脱贫困、奔富裕、求发展之路,谱写了一首感天动地的自发移民史歌。在长期实践中,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形成一个共识:移民是有效解决贫困山区人的生存问题、拔掉“穷根”、走向富裕的战略选择和根本途径。
认真总结数十年自发移民的经验和做法,对于进一步推进山区移民工作,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固原市委、政府成立了移民专题调研组,先后深入红寺堡、镇北堡、芦草洼、西马银、渠口农场等地,走访移民40多户200多人,并深入本市各县(区)、乡(镇)、村(组)和部分农户,召开座谈会25场次,在充分听取基层干部群众意见建议,了解掌握自发移民基本情况、移民户实际需求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以期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第一手参考依据。
一、固原市基本市情及移民概况
(一)基本市情
固原市地处宁夏南部六盘山区,辖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一区四县62个乡(镇)891行政村(重点贫困村661个);土地总面积1.05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02万亩,总人口150.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8.6万人,占总人口的85.7%,回族67.9万人,占总人口的45.3%;境内海拔1248—2942米之间,地形以黄土丘陵沟壑区和土石山区为主;属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雨量300—619毫米,蒸发量1250—2000毫米。生态脆弱、环境承载能力弱、自然灾害频繁,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是“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
长期以来,历届党委、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贫困状况。特别是在21世纪的头十年里,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固原经历了撤地设市的重大转折,自治区先后召开三次固原工作会议,对固原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脱贫致富等各个方面都给予了政策、项目和资金上的倾斜与支持,市、县(区)党委、政府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弘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六盘山精神,全力推进固原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使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200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7.93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5.99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5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9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62元。分别是撤地设市时的2.8倍、5倍、2.8倍、2.2倍和2.3倍。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二)移民概况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思想解放的巨大引领下,人们的观念悄然发生着变化。特别是随着吊庄移民、生态移民项目的成功实施、教育事业的大力发展,以及劳务产业的快速崛起,经过反复探索反复实践的山区群众意识到,困守大山绝无出路,原来“故土难离、穷家难舍”的传统观念正逐渐被“与其愚公移山,不如走出大山”的现代理念所代替,人们纷纷走出大山寻找新的出路,一股自发移民搬迁的热潮悄然在宁夏南部山区掀起,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不可阻挡、不可逆转的大潮。据调查统计,2000年—2009年十年间,全市累计各类移民总量达到11.7万户46.9万人。其形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吊庄移民:约占移民总量的12%。指由政府统一组织,对生态封育区、地质灾害区、水库淹没区以及中部干旱带等不适宜人类居住和生存的群众实行易地搬迁,重建家园。包括扶贫移民和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在新开发建设的红寺堡、国营长山头农场、渠口农场、南梁农场、简泉农场、隆湖、芦草洼、平吉堡、华西村等移民聚居区。吊庄移民的迁出、迁入均由政府专门机构负责协调办理。移民享受搬迁补贴、划拨耕地和宅基地、户籍转移、住房等各项优惠政策,生产生活相对稳定,在度过前三年比较艰难的创业期后,一般都能在迁入地实现安居乐业,生活较原住地有较大改善。
——教育移民:约占移民总量的10%。是指通过高考、中考、高等职业院校招生以及两地联合办学等形式,离开原户籍所在地,在易地实现就业安居的人。主要分布在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这部分人文化程度普遍较高,带动性强,外出一人,带走一户。移民后生活状况较好。
——劳务移民:约占移民总量的38%,其中:政府有组织输出人数约占10%。是指通过劳务输出实现易地稳定就业的进城务工人员,这部分移民一般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和一定劳动技能。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及宁夏周边省区的大中城市。
——自发移民:约占移民总人数的40%。也称自流移民,指在政府有组织移民计划之外,为了寻求更好的生存、生活和发展机会,以血缘、亲缘、地缘为纽带,通过亲戚朋友或相邻介绍,自主地、理性地依靠自己的力量和资源离开原住地,搬迁到条件相对更好的地方安居、就业、生活的人。这部分移民占移民总量的比例最高、困难最大、分布最广、潜在人数最多,是最需要宣传、鼓励、扶持、引导发展的群体。
(三)急迁移民
作为民族地区、三西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四区兼备、苦甲天下”的固原,“十年九旱、靠天吃饭”,“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按自治区新调整的扶贫标准年人均纯收入1350元测算,截至2009年底,全市仍有50.1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占到全自治区农村贫困人口的二分之一。据调查,目前全市不具备生存条件、生活极端困难的自然村659个18530户96339人(不含五保户人员)。
这部分群众所处环境生存艰难、生活困苦、发展无望,待到何时都需要政府和社会帮助安置,才能解决温饱,进而为脱贫致富创造条件。与其政府投入巨额资金修路、通电、改水、修田、建房,不如出台一些移民政策,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农民外迁,符合南部山区实际,代表移民群众的长远利益。根据当前自治区沿黄城市经济带战略的实施、小城镇建设、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各类惠民工程规划和财力可能,客观上具备从根本上解决这部分人在易地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的条件。这部分人力争在2015年前全部迁出,另有六盘山水源涵养核心区11万人,力争在2020年前全部迁出,十年内共需移民约21万人。
二、固原市自发移民的调查分析
作为经济欠发达的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固原市的经济实力和公共资源十分有限,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问题。于是,怀着摆脱贫困、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更多的山区群众不等、不靠、不要,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走出去”的自发移民之路。
(一)自发移民的规模及结构分析
据调查,2000年以来,固原市自发移民累计18.7万人,年均移民近2万人,占当年农业总人口的1.57%。分年度数据如图所示。
年龄结构:18岁以下5.32万人,18岁—60岁的12.36万人,60岁以上的1.05万人,分别占自发移民28%、66%和6%。自发移民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
知识结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初中和小学的占到75%,高中以上的占14%,文盲占11%。
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建筑业、采掘业、加工制造业、商贸流通运输业等行业。
地域分布:市内移民占17%,主要集中在市区、县城、乡镇及河谷川道区。区内移民占58.4%,主要依托吊庄移民聚居区,散居其中,或在外围延伸。区外移民占24.6%,主要集中在新疆、内蒙以及东部沿海等二十多个省市。
1、贫困落后迫使“穷则思变”。 固原市自发移民迁出地主要集中在山大沟深、生态脆弱、偏僻分散、交通不便的山区,群众生产生活十分艰难,生存面临威胁,发展成为奢谈。至今行路难、上学难、吃水难、就医难、成家难等问题难以根本解决。如:泾源县六盘山镇幸和村,在册人口111户498人,村道崎岖陡峭,吃水靠肩挑驴驮,小孩子上学要走10里路才到中心小学 ,农业靠天吃饭,打工交通不便,经济收入微薄。村子里的“光棍汉”就有十二三个。2005以来,该村已自发移民55户221人,剩下的56户277人搬迁的愿望也非常强烈。
2、环境恶劣迫使“另谋栖地”。一是干旱缺水突出。水资源严重短缺,遇到大旱年份,部分群众吃水往往要到几十公里的山外去拉,拉水成本每吨高达50-80元。近年来,通过实施农村人畜饮水解困工程有所改善,但仍有64.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亟待解决。二是农业效益低下。自发移民迁出地多数土地贫瘠,“靠天吃饭”,种植结构单一,生产效益低下,农民增收困难。三是交通信息闭塞。一些自然村深居大山,点多、人少、分散,离中心村距离达20多公里,由于道路建设投资高、难度大,“村村通”道路工程难以惠及。四是地质灾害频发。很多地方水土流失严重,属于山体滑坡、山洪、泥石流等灾害的多发区。全自治区300个地质灾害监控点中,仅彭阳县就达100多个。五是人口严重超载。按照联合国标准,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口承载力为7—20人/平方公里,而固原的人口密度高达141人/平方公里,严重超出了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人口压力巨大。
3、劳务输出促进“转变观念”。随着固原市劳务产业的崛起,外出务工成为山区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2009年,全市输出劳务达到26万人次。通过劳务输出,山区的农民不仅增加了收入,更是开了眼界、长了见识、活了脑筋,思想观念加速转变,“走出家门创业打天下”和“移民搬迁从根本上改变自身生产生活条件”的新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涌现出一大批移居外地创业的劳务“能人”。如:西吉县兴隆镇冶占林、冶占军两兄弟在新疆创业,企业资产达6亿元,职工1600多人,冶占林现已成为新疆南湖集团董事长、全国乡镇企业协会副会长。他带动家乡152户597人迁入新疆,变农民为产业工人。
4、退耕还林助推“走出大山”。近年来,国家退耕还林政策不仅加快了山区生态建设步伐,而且有效解决了贫困农户的“吃饭”问题,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贫瘠的土地上解放出来,为“走出大山”发展劳务产业和大规模移民准备了前提条件。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全市退耕还林面积254.4万亩,享受退耕还林补贴的农户达到23万户。以退耕山区一个五口之家为例,原有耕地4亩/人,以前广种薄收,辛苦一年收入不过几百元,外出打工又怕耽误耕作。退耕后,按照国家160元/亩·年的补偿标准,仅退耕补助一项每年收入3200元,外出务工一年又能平均收入4000元左右,有力助推了自发移民的发展。
5、收入差异坚定“移民信念”。除了自然条件恶劣、经济上贫困落后等推动因素外,迁入地经济活跃、交通便利、居住环境优越、教育资源优质等都对山区群众产生强烈吸引力,使他们消除了依恋故土、惧怕风险的心理,坚定了移民搬迁、改变命运的信心和决心。如:红寺堡甜水河村张良,原居住于隆德县联财乡金台村,自然条件差,生活水平低,以耕种薄田和打短工为生,年人均纯收入不到1000元,2000年移民红寺堡,搞电焊、种葡萄为业。2009年家庭人均纯收入已达4000多元,远高出原住地同村村民。现在,他将兄弟及父母都搬迁到了红寺堡。
1、自主性。自发移民是“理性人”的群体,是否搬迁、全家搬或是年轻人先搬、什么时候搬、搬到什么地方、搬入到新地如何赚钱等等,都是由移民自己拿主意。到迁入地后,一般都能“安下心,埋头干,不怨天尤人”。
2、示范性。自发移民很多都是在先期移民的带动“示范”作用下搬迁的。例如,在西夏区镇北堡,先期由政府组织移民仅200多户不足1000人,这里毗邻镇北堡影视城,既有林草试验场的土地资源,也有影视城周边的商业资源,经济活跃,交通便利,先期迁入定居的移民不论是耕种土地,还是经商、打工,都过上了比原居住地好的生活。先期搬迁移民的“成功范例”,引动了后来的大批自发移民。到2009年底,华西社区人口已达到1370户4480人,其中80%都是自发移民。
3、联带性。亲朋好友的介绍或“现身说法”,血缘、亲缘、地缘关系及能人带动在自发移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调查中发现,在吊庄移民聚居区,同时存在大量自发移民,这部分人一般都是通过移民区亲戚朋友的联系,才陆续搬迁过来的。例如,红寺堡太阳山镇柳泉村俞培财,原居住于海原县官桥乡八斗村,2000年吊庄移民到红寺堡后,先后联系、介绍了50多户亲戚朋友自发移民到红寺堡定居。
4、互助性。自发移民之间普遍相互帮助,在搬迁过程中,尤其是在迁入地生产生活的安置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如,自发移民在自建住房时,邻近的亲戚朋友一般都会来帮忙,这样节约了资金和时间,可以让自发移民户以较低的成本在较短时间内安定下来。
5、流动性。受户籍管理限制,自发移民往往处于输出地和输入地的管理真空地带,具有非常强的流动性,在迁入地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如果管理不善或陷入新的贫困,很可能构成社会稳定的潜在风险。
按照现行投资模式,政府扶贫成本高、效益低。扶贫部门资料显示,2009年,全市投入各类扶贫资金3.65亿元,到年底减少贫困人口约5万人,人均投资高达7300元,仅仅只是解决了这部分人的基本生活条件和当年脱贫问题,根本的生存条件和致富问题依然无法解决,由于自然灾害、疾病等不可预见因素,很多人仍有返贫的可能。以寨科乡李岔自然村为例,距离最近的行政村20公里,现有居民53户,80%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要解决“电、路、田、房”等基本问题,需要政府投资约800万元(电:成本28万元/公里,需560万元;路:成本8—10万元,需160—200万元;田:建设成本240元/亩,需20万元;房:补贴8000元—10000元/户,需50万元),平均每户投资约15万元。如果将这部分资金用于自发移民搬迁,每户按补助2万元计算,可搬迁400户,而且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
自发移民不用政府组织、不花财政资金,不费行政资源,政府管理成本低、效益高。以西吉县为例,2000年以来全县自发移民累计达12388户55012人,参照吊庄移民补贴标准10500元/户,相当于节约财政资金1.3亿元,移民后生产生活条件普遍有了很大改善,实现了易地脱贫致富,移民的经济收入较本县原住村民人均增加500元以上。而且自发移民减轻了山区人口和环境的压力,确保了生态恢复。
自发移民因其迁入地域不同、从事行业不同以及所掌握的生活技能不同而造成在移民成本、经济收入、户籍管理、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的差距很大。
(一)自发移民的生存现状
1、在区内吊庄移民聚居区从事农业生产。
典型代表——红寺堡。
作为新开发的移民区,红寺堡的各项移民政策相对宽松。只要有原住居民户籍迁出,即可接受自发移民户籍迁入。以四口之家为例,自发移民投资8-10万元安家落户,女人务农,前三年进行土壤改良、育苗(种植葡萄)等,基本无收入,三年后农业收入可达到6000—7000元;因交通便利,男人就近打工,年收入10000—20000元;孩子就近接收义务教育。
在搬迁成本上,需要的前期投资较大。在经济收入上,短期内收入与原住地差距不大,三年后有大的提升,与原住地拉开差距,实现脱贫致富的移民目标。在社会管理上,因户籍转移一步到位,可以享受政府提供的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医疗、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同等待遇。这类自发移民只要能搬得出,就能住得下、过得好,稳定性高,返迁率低。
2、在自治区农垦集团下属农场从事农业生产。
典型代表——渠口农场。
渠口农场作为自治区确定的易地扶贫安置试点项目区,自2001年以来接收安置了南部山区吊庄移民2125户9143人,其中:230户1000人分散安置在农场各生产队,参照农场职工统一管理,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较好;1895户8143人集中安置在太阳梁生态移民项目区,由移民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户口迁入农场,耕地统一分配,住房及水、电、路、泵站、干渠和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建设。但农场属于企业性质,新农合、粮食直补、互助资金、最低生活保障、救灾救济等各项惠农政策无法落实。由于新开发土地盐碱化、沙化严重,移民在前三年基本上都是“只投入无产出”,以务工为生,收入微薄,生活艰难。
自发移民境况更是困难。截至2009年底,共有自发移民674户3195人散居于渠口农场各生产队,基本上都没有当地户口,宅基地自己买,住房自己建,生活靠种植经济作物、务工以及退耕还林补贴维持,不但享受不到任何惠农政策,而且还要负担高于吊庄移民的水、电等各项费用。除少数人经济条件较好外,大多数生活水平远低于农场农户。这类移民稳定性较差,流动性较大。
3、在区内城镇化水平较高的移民聚居区从事二、三产业。
典型代表——华西村。
华西村是自治区政府借助江苏华西村的扶持,于1996年在地处贺兰山东麓生态保护中心的镇北堡林草试验场兴建的移民综合开发试验区,当年安置吊庄移民200多户,2000年时该村人均纯收入已突破2000元大关。华西村利用位于沙湖、影视城、苏峪口森林公园、西夏王陵旅游长廊的中心地带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吸引了大量的自发移民来此定居,形成了规模较大的自发移民聚居区。2009年底,华西村常住人口1320户4721人,除吊庄移民200多户外,其余1000余户是自发移民,90%来自于宁南八县(区)。常住人口中,只有420户有当地户口,80%没有当地户口,有的人甚至已经在华西村定居10年以上,户口仍在原籍。
华西村自发移民50%以上从事商贸、运输、旅游服务业,经济收入普遍较高。作为城镇化程度较高的自发移民聚居区,华西村将移民全部纳入当地居民进行管理,不论是否取得当地户口,对具有独立房产权属的移民,全部按照常住人口计算,子女入学享受九年义务教育,但证照办理、银行贷款以及医疗、养老、低保等各项惠民政策都与户口挂钩,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移民经济的扩大再生产。
4、由“能人”带动在农垦集团下属农场承包开发土地进行农业生产,形成自发移民聚居区。
典型代表——西马银移民开发区。
西吉县将台乡饴糖厂(乡办集体企业)法人代表马兴国,自1994年开始在自治区农垦局贺兰山农场租赁土地600亩,作为糖厂的玉米生产基地,并带动亲朋好友进行开发耕种。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到2009年,已开发土地8000多亩,吸引以西吉籍农民为主的自发移民1177户5120人在农场定居,形成了“西马银自发移民开发区”。该聚居区得不到当地政府的认同,现由马兴国自主管理,成为游离于政府组织之外的“独立王国”,移民无法享受各项惠农政策,发展面临诸多困难。
5、在区外从事农业生产或务工。
典型代表——新疆伊犁州巩留县。
据调查,自固原籍人马玉彪上世纪90年代在伊犁承包开发土地以来,先后带领和吸引固原籍自发移民281户2221人到巩流县定居。这些移民以承包当地牧民的草原、牧场以及务工等方式维持生活,居所由当初的土坯房改建成现在的砖木房,聚居区已形成一定规模的自然村落。受户籍限制,移民享受不到义务教育、新农合、低保等当地农民享受的一切优惠政策,上学难、就医难、机动车辆入户难等问题突出,移民带头人马玉彪个人出资建了一所学校,才解决了聚居区200多名适龄儿童上学问题。
除了以上五种比较具有代表型的情况外,还有非常多的自发移民分散在区内外的乡村、工矿、城镇等各个角落,分布于农牧业、采掘业、建筑业、加工制造业、商贸服务业等各个行业,工作或轻松或艰苦,收入或高或低,但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希望自己在远离故乡、生活、工作、奋斗的地方安居乐业,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
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户籍问题是最大障碍。由于移民户籍管理政策不明确,造成大量已在迁入地置家立业、生活多年的自发移民无法入户。据测算,仅有5%的自发移民通过购买宅基地、土地取得了迁入地户口。导致移民户籍管理上的三种特殊情况:一是空挂户,人已离开,户籍未迁,有户无人;二是口袋户,户口只迁未入,只能自己保管,造成有人无户;三是两头户,极少一部分人户口未迁已入,两地有户,一人两户。由于长期不能取得迁入地户口,自发移民常常被当地政府和居民视为“黑户”,极大地影响了贫困地区群众走出大山脱贫致富的信心和进程。
2、搬迁成本高,移民负担重。以移民到政策相对宽松的红寺堡为例,各项费用如下:
费用项目
吊庄移民(户)
自发移民(户)
搬迁费
3000—4000元
4000元
宅基地(1.5亩)
无偿划拨
100000元
住房(2间)
4000—5000元
耕地(8.5亩)
无偿划拨
成本总计
7000—9000元
104000元
自发移民要全额承担所有搬迁费用,这对于贫困群众而言,是一笔巨额资金,许多人根本没有能力承受。在南部山区,人们走出大山的愿望都很强烈,但面对高额的搬迁费用,只能望而却步。
3、政府管理真空,公共服务缺位。由于人户分离,造成政府管理上的真空,户籍地管不上、居住地管不了,自发移民不仅很难享受到政府提供的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民政救济等各项公共服务和惠民政策,甚至得不到主流社会的认同。自发移民经济收入上、社会地位上的边缘化,往往不仅自身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也给政府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不方便,新农合基金收缴难,超生问题突出,社会治安混乱,构成社会稳定的潜在风险。
4、移民初期发展困难。前期安家、购置基本生活用品、启动基本生产,耗尽了移民的所有积蓄,形成了新的债务。在迁入地的前三年,自发移民要面对陌生的外部环境、与原住地迥异的生产方式以及发展资金不足等诸多困难,又因为收入微薄、要件不全、自身信用度低、无人担保等原因,根本无法获得金融机构小额信贷的支持。这是最艰难的时期,移民非常渴望政府能够给予适当的帮助与支持,否则,极有可能再度陷入贫困,或返迁。
自治区党委、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自发移民的政策扶持力度,尽快出台加快宁夏自发移民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以鼓励和扶持自发移民快速发展,从而加快全区生态建设步伐和城市化进程,从根本上解决南部山区人的生存和群众脱贫致富问题,确保全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的如期完成。
(一)确立移民地位
自发移民是市场经济下受经济利益驱使的自愿行为,但决不是纯经济行为,它带有明显的政府决策引导性、政府行为干预性以及政府经济政策倾向性,是一系列政治、经济配套政策的产物,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法律法规层面予以规范。建议自治区将自发移民作为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举措纳入议事日程,制定出台《宁夏移民开发暂行条例》,确定自发移民的合法主体地位,加强移民开发的整体规划和政策引导,明确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移民开发工作的职责、权利、义务和财政保障机制,确保移民开发工作依法有效开展。
(二)加强组织引导
把城市化发展作为自发移民发展的主攻方向,结合打造黄河金岸城市经济带、宁东能源基地等重大建设项目和发展战略的实施,用5—10年时间,组织向沿黄城市经济带搬迁转移山区生态恢复区、地质灾害区和水库淹没区贫困群众50万人,使这部分人真正成为城市居民和产业工人。
1、建议成立“宁夏自发移民联络管理办公室”,主任由自治区分管副主席兼任,作为自治区政府负责自发移民发展规划、移民组织搬迁、监督政策落实的常设机构,并赋予其综合协调、统一规划、政策落实、监督检查等职能,以有效整合各部门的资金和资源共同做好移民开发工作。
2、建议自治区拿出专项编制,批准固原市成立驻沿黄城市经济带移民联络处,负责向沿黄河城市经济带移民的规划、组织、安置等协调落实工作。
3、建议自治区在移民迁出地和迁入地成立移民工作机构,负责统一组织管理,制定规划,加大宣传,建档立卡,切实加强自发移民的管理服务工作。
建议自治区研究制定出台《自发移民户籍管理暂行规定》,取消移民户籍转移限制,放宽移民落户准入条件,对整户搬迁到沿黄城市经济带和中心城市、县城经商务工的移民全部转入非农户口;对整户搬迁到区内沿黄河城市经济带农业开发区和农垦集团从事农业生产的移民,迁入地政府无条件办理入户手续。
探索建立以“政府为主、社会参与” 的多元化、多渠道投资机制,有效整合扶贫、危房危窑改造、农业综合开发、农村能源、乡村道路、人畜饮水、农田水利、土地整理等各类项目资金,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集中用于区内自发移民聚居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以提高移民聚居区吸纳和安置的移民能力。
(五)建立补偿机制
建议自治区结合生态补偿机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按自治区安排70%、迁出地政府配套30%的比例,建立自发移民补偿基金,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给予自发移民补贴。
1、发放移民搬迁补贴。对自发迁出的南部山区移民,由迁出地政府凭迁入地政府开具的入户证明,一次性给予每人3000—5000元的搬迁补助金,用于在迁入地建房、购置生产生活用具等费用。
2、发放后期生活补贴。从移民办理入户手续当月起,由迁入地政府每人每月给予100元生活补贴,全区统一标准,单列财政预算,发放2—3年,帮助移民解决过渡期因土地改良、失业等问题带来的生活困难。
1、加大自发移民“能人”培育力度,对带动南部山区自发移民10户或50人以上的带头人或经纪人,由迁出地政府一次性给予3—5万元的奖励和表彰。
2、对集中接收安置移民规模较大的迁入地优先安排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扶贫开发项目,改善接收地的生产生活条件,并对移民迁入地政府以“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经费补助。
1、落实社会保障政策。迁入地政府要积极落实教育、医疗、养老、就业、低保、救济、廉租住房等各项惠民政策,消除自发移民的后顾之忧,确保移民享受与当地居民同等的政策待遇;对确有经济困难的自发移民,由迁入地政府统一纳入低保对象予以保障;对无法搬迁的符合“五保”条件的孤寡老人及傻、痴、呆等残疾人群,由原住在地民政部门就近安排到当地乡镇福利院,其供养渠道不变。
2、落实惠农政策。迁入地政府对从事农业的自发移民,要积极落实粮食直补、良种、农机具、化肥、家电下乡等补贴政策。迁入农垦集团的移民,纳入农垦职工管理,享受同等政策待遇。
3、落实税收金融优惠政策。对于在迁入地从事二、三产业的自发移民,三年内实行免税或减税政策。加大金融部门小额担保贷款对自发移民的支持力度,通过农户联保、财政贴息等形式解决移民创业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
对于已搬迁移民户的承包耕地、退耕还林地和宅基地,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按照“自愿有偿”原则,由迁出地政府依据当地土地租赁市场价格和退耕还林补贴标准,扣除相应的管护费用后,给予移民户一次性有偿转让费,并签订土地流转合同,统一收归集体所有。
1、对于移民原有宅基地按照“迁出一户、平整一户、绿化一户”的原则,统一进行拆除平整和绿化。
2、对生态保护区的土地,按照“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全部实行封育,自然恢复生态。
3、对于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耕地,由原移民原驻在地乡镇统一管理,村委会负责进行统一开发经营,所得收入优先用于移民土地流转补偿,其余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
4、对于搬迁后已无人居住的村落,全部列入生态自然保护区,实行封山育林。
加大培训力度,切实提高自发移民的生存能力和致富能力。充分整合各类培训项目资金,针对具有移民意愿的农民,由政府补贴定期开展实用技术、就业技能和法律法规培训,使广大农民掌握一技之长,在移民的过程中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新环境、开始新生活。
建议自治区加强与新疆、内蒙、福建、广东等省(区)宁夏籍自发移民聚居区地方政府的联系与沟通,协调迁入地政府积极解决自发移民的身份问题及与之相伴的教育、医疗、社保、救济等问题,帮助区外移民解决生产生活方面的实际问题。
附表一、二略
(执笔人:张骞、赵延军、杨彦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