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适合养什么宠物:为何课堂多沉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3 17:27:02

为何课堂多沉寂?

(2011-09-13 08:17:57)转载 标签:

课堂

小学

热闹

初中

冷清

高中

无人回答

为何沉寂

破解

教育

分类: 博主原创作品

    近日,和一班主任交流。作为任课教师,我直言不讳对他说:“你班的学生认真且自觉,值得肯定与鼓励,却遗憾课堂竟无声,提出问题难得下面有学生主动回答”,对此,他则回应自己早有掌握,虽经引导甚多但效果欠佳。或许,有人觉得“安静的课堂正是顺利实施教学的前提和保证”,而我却坚持认为“没有学生的广泛参与度,便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优质课堂”。

    曾经,眼见小学课堂的气氛热烈,教师一经发问,下面的学生已然纷纷举起了手,性子急的不仅把手举得高高,而且口中直嚷“我来回答”。到了如今的初中课堂上,举手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在班级里则成零星状分布。高中课堂的情况又如何呢?南师大附中的吴非老师在文中有云“有经验的高中教师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尴尬,当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室里没有一个学生举手”。就常理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与分析会愈加全面,应更有信心回答教师的提问,可现实偏与此相悖,由不得人不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何课堂多沉寂?

    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其牵扯面甚广。一则中国的社会例来就有把人的沉默当作有修养的传统,诸如“讷于言而敏于行”、“少说话多做事”等便是极好的例证;二则今天的孩子虽小时不懂却大时愈发“精明”,他们正逐渐领悟“枪打出头鸟”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再者说了,回答问题须冒着错误或挨批的风险,与其到时难堪,不如呈思考状来得更为安全;三则教师在“课堂多沉寂”问题上恐怕扮演着重要角色,或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便是认为沉寂的课堂体现了学生专注与守纪律,哄哄然怎能保证应有的教学质量?或部分教师将课堂提问异化,以此作为惩罚上课不专心学生的非常手段,吓得其他学生再也不敢轻易作声;还有不得不说的重要原因,家长恐难辞其咎,如吴非老师在文中所言“一些家长并不认为孩子不善于发表意见是弱点,他会颇为自得地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孩子:‘他一天到晚不怎么说话’,‘他沉默寡言的,不像人家疯疯癫癫的’,‘这孩子聪明,不喜欢讲话’……”

    客观地说,课堂有时需要相对的安静,绝非一概都得热闹成为“你方唱罢我登场”,但倘若沉寂到“当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室里没有一个学生举手”,怎么都让人觉得别扭,这样的教育也只能贴上“落后”的标签。如何改变“课堂多沉寂”的现状?愚以为,须各方共同努力才能给出正解,社会营造尊重个人意见表达的良好氛围,学生自觉抵制“言多必失”等世俗文化的浸染,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回答问题和敢于发表个人意见,而绝不拿提问作为惩罚学生的神兵利器,以及家长也要换个角度反思孩子在课堂上不作声,充分认识到这其实对孩子的学习乃至成长并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