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鱼孙小乔黑历史:引用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77——明朝皇陵孝陵十三陵简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11 00:12:14
hubao.an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77——明朝皇陵孝陵十三陵简介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和皇后马氏合葬的陵寝,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主要组成部分,于200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孝陵[明]-基本简介

   

孝陵[明]

明孝陵坐落于江苏省南京市钟山南麓玩珠峰下。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命中军都督府佥事李新主持陵墓的营建工程,第二年八月,马皇后去世,九月葬入此陵墓,定名为“孝陵”。孝陵之名,取意于谥中的孝字,有“以孝治天下”之意,一说是马皇后谥“孝慈”,故名。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五月,孝陵殿建成。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闰五月,朱元璋病逝,与马皇后合葬于此陵。明孝陵的附属工程一直延续到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

明孝陵地面木结构建筑大多毁于1853年清军与太平军之战,现仅存下马坊、禁约碑、内红门、碑亭中壁、石像生、方城明楼下部等砖石建筑。也是我国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明孝陵布局宏雄,规制严谨,陵神道开了弯而且长的先例并影响了明清两代,现存下马坊、碑亭、石兽、望柱、翁仲石人、“ 治隆唐宋”碑殿、四方城和宝城等古迹, 纵深2.62公里,当年围绕的红墙22.5公里现存遗迹,尚可窥见皇家陵园的气势规模和我国古代建筑雕刻艺术的高度成就。

孝陵[明]

明孝陵的神道依山取势,蜿蜒曲折,神道中的四方城实则是一座形似方城的碑亭,顶部已毁,只剩下方形四壁,城内立有一座龟石碑,即“大明孝陵神圣功德碑”,是明成祖于永乐三年(1405年)为父所立,碑文由明成祖朱棣亲自撰写,四方城后的神道两边立有狮、骆驼、象和马等巨型石兽雕,以及华表和身着盔甲或蟒袍的文臣武将石人雕,布局宏大有序,风格多样,造型厚重古朴,代表着明初石雕艺术的最高成就。

明孝陵的主体部分开创了我国皇家陵园按皇宫布局建立的模式,采取“前朝后寝”三进院落制式,陵园的朱红大门后是碑亭遗迹及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复建的规模较小的享殿,享殿后面是宽阔的露天祭祀的场所,中间甬道的劲头就是大石桥,即升仙桥,大石桥的背面也是一座仅存四壁的方形城堡,在方城上远眺时刻看见背面的宝宫,即地宫所在,四周是用条石砌成的石壁,其南边石壁上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宝宫有石级可供登顶,察看龙脉。

孝陵[明]-建筑构造

   

美景

陵墓的神道从四方城开始。四方城是一座碑亭,位于卫桥与中山陵之间,是明成祖朱棣为其父朱元璋建的“大明孝陵神圣功德碑”。其顶部已毁,仅存方形四壁,内有立于龟趺座上的石碑一块,碑高8.78米。碑文由朱棣亲撰,计2746字,详述明太祖的功德。碑座、碑额雕琢瑰丽。神道由此向西经外金水桥(今红桥),绕过梅花山再折向北,长约1800米。其中段为石象路,这段路上相向排列着12对石兽,分别是狮、骆驼、象和马等6 种,每种两对,姿态是一对伏,一对立。后面是一对高大的华表,上雕云龙,气势不凡。折向北面的神道上分别列着4对身着盔甲或蟒袍的文臣武将,可惜有些已经损坏。石人石兽的体型都很巨大,是明代石刻的艺术珍品。

明孝陵的朱红大门坐北朝南,正对梅花山,门额上书“明孝陵”三字。门外东侧立有一个石刻告示,系清宣统年间两江洋务总局道台、江宁知府以六国文字刻着“治隆唐宋”四个金字,是清康熙帝第三次南巡时亲笔题书。碑亭后原建有两御亭,西边叫宰牲亭,东边的称具服殿,今均已毁坏,仅存一些石柱和石井栏等。在原享殿的位置上尚可见到64个石柱的基础,由此可以想象当年享殿的规模是很大的。

现在享殿为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复建,比原来的要小得多,内供奉朱元璋画像。享殿后是一片纵深100 余米、宽数十米的空地,是当年露天祭祀的场所,中间有甬道,两边林木茂盛。甬道尽头有石桥,称大石桥,又称升仙桥,意思是过了此桥即为“仙界”。桥北是一座宽75米、高16米、进深31米的城堡式建筑,称方城。方城以大条石砌成,正中开拱门式斜隧道,有台阶可步入,计54级。出隧道东西各有石级可登城顶。城顶原建有宫殿式建筑明楼,明楼顶部及木质结构已毁,现仅存四面砖墙,南面有拱门3个,另三面各有拱门一道。在方城顶上极目远眺,东面有中山陵,南面是梅花山,西面有中山植物园,北面是“宝顶”,四周树木葱茏,松涛阵阵,不禁令游人发思古之幽情。宝顶是一个直径约400 米的圆形大土丘,即朱元璋和马皇后合葬的地宫,它的四周有条石砌成的石壁,其南边石壁上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大字。梅花山因三国时东吴君主孙权及其夫人葬此,古称孙陵岗,位于明孝陵正南300米。

孝陵[明]-建筑分布

   

孝陵[明]

墓区的建筑大体分为两组:第一组神道部分,从下马坊起,到孝陵正门;第二组是主体部分,从正门到宝城、明楼、崇丘为止。现存建筑有神烈山碑、禁约碑、下马坊、大金门、四方城及神功圣德碑、石像翁仲、御河桥、陵门、碑亭、孝陵殿、大石桥、宝城、墓及清末所建碑亭、享殿等。

下马坊即孝陵的入口处,是一座二间柱的石牌坊,额枋上刻“诸司官员下马”六个楷书大字,谒陵的文武官员,到此必须下马步行。坊高约9米、中间宽约6米、额枋长约6米、高1.28米、厚约0.32米,曾毁坏成数块,倒置路旁,后来修复。坊旁有明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立的禁约碑,重申严格保护孝陵的条例,违者立即处死。过孝陵正门大金门,到四方城,四周围墙形如壁垒。城内有一大石量,昂首曳尾,宛然若生,背上驮“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碑文正楷,长达2746字,字大如拳,历述了明太祖一生的功德,是明成祖朱棣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为其父朱元璋所立的。碑通高8.84米,碑身高4.78米,宽2.24米,厚0.83米,是南京地区地面现存石碑中最大的一个。

在四方城的西北,过霹雳洞上的御河桥是神道,神道的两侧自东向西依次排列着十二对石兽:狮、獬豸、驼、象、麒麟、马,每种四只,两蹲两立,共十二对,逶迤绵延达一里多地。之后,神道又折向北,有华表(望柱)一对在前,继而是巨大的石像四对,两武两文,威武雄壮,神态肃穆。石刻线条粗率,简约生动,是明初石刻的重要作品。在神道的尽头处再向北18米是棂星门遗址,现仅存石雕柱础六个。由棂星门折向东北275米,是御河桥,桥南向,原为五孔,已改为三孔。孝陵殿位于御碑??监和具服殿、宰牲亭、燎炉、水井等设施,是明孝陵的主要建筑之一。现存的享殿为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在原址上重建的,但其规模大为缩小,殿中挂有明太祖的遗像。

明楼又称“方城”,是明孝陵最后的一重建筑,全部是用巨型的条石堆砌而成的。城上明楼的楼顶已塌毁,现仅存四壁。其后为宝城,是一个直径约400米的圆形土丘,上植松柏,下为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墓穴。周围筑有高墙,条石基础,砖砌墙身,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陵墓之一。

孝陵[明]-建筑特色

   

孝陵[明]

明孝陵的神道石刻是中国帝王陵中唯一不呈直线,而是环绕建有三国时代孙权墓的梅花山形成一个弯曲的形状,形似北斗七星。由卫岗的下马坊至文武方门的神道长达2400米左右。下马坊即孝陵的入口处,是一座二间柱的石牌坊,额枋上刻“诸司官员下马”六个楷书大字,谒陵的文武官员,到此必须下马步行。沿神道依次有:下马坊、禁约碑、大金门、神功圣德碑碑亭、御桥、石像路、石望柱、武将、文臣棂星门。过棂星门折向东北,便进入陵园的主体部分。这条正对独龙阜的南北轴线上依次有:金水桥、文武方门、孝陵门、孝陵殿、内红门、方城明楼、宝顶等建筑。陵寝建筑都是按中轴线配制,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

明孝陵地面木结构建筑大多毁于1853年清军与太平军之战,现仅存下马坊、禁约碑、内红门、碑亭中壁、石像路、方城明楼下部等砖石建筑。明孝陵布局宏雄,规制严谨,陵神道开了弯而且长的先例并影响了明清两代。陵园纵深2.62公里,当年围绕的红墙周长22.5公里。

孝陵[明]-历史沿革

   

孝陵[明]

明孝陵修建工程从洪武十四年(1381年)动工,于洪武十六年完成了陵墓的享殿等主体工程,先后调用军工10万,至永乐三年(1405年)建成,历时25年。其总体布局分两部分:一是导引建筑的神道,二是陵寝主体建筑。

明孝陵在清代曾受到过多次重创,尤其清代咸丰年间的战火几乎让明孝陵地表建筑毁于一旦,康熙手书的御碑甚至倒地破碎。一直到同治三年(1864年)九月,曾国藩奉诏祭陵,才着手修复明孝陵。当时,曾国藩派员勘估,明孝陵维修实际需白银20万两,但是清朝财政拮据,结果最后只用了740两银子做了一些小维修,那块“治隆唐宋”御碑也被扶起粘合,至今碑身上还看得到一道补过的裂痕。原本人们可以从石碑左右二边绕过,而在1980年代以后,整个石碑左右都被水泥所固定,一直到屋顶;所以现在要先从御碑殿出来,才可以看到龟趺的后面。

当年出殡的时候,同时有相同的棺木从南京各个城门出去,以迷惑盗墓者。方城的后面是朱元璋及皇后马氏合葬的地宫俗称“宝城”,是一个直径约400米的圆形大土丘。宝城厚实坚固,依山势高低起伏,下砌巨石,上用明砖垒筑,厚约1米;在南边石壁上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大字。整个陵园明朝时曾种植松树十万株,放养悬挂银牌的长生鹿一千头,到明末清初的时候,就损失净尽了。至今孝陵从未被盗过。

史料记载,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下令建陵。第二年8月,马皇后去世,9月葬入此陵墓,定名为“孝陵”。孝陵之名,取意于谥中的孝字,有“以孝治天下”之意,一说是马皇后谥“孝慈”,故名。明孝陵永乐3年(1405年)建成,历时25年。明皇室先后调用军工10万,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明孝陵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形制参照唐宋两代的陵墓而有所增益。建成时围墙内享殿巍峨,楼阁壮丽,南朝七十所寺院有一半被围入禁苑之中。陵内植松十万株,养鹿千头。因屡遭兵火,明孝陵除陵寝地宫外,现仅存神道、下马牌坊、大金门、四方城等。

墓区的建筑大体分为两组:第一组神道部分,从下马坊起,到孝陵正门;第二组是主体部分,从正门到宝城、明楼、崇丘为止。现存建筑有神烈山碑、禁约碑、下马坊、大金门、四方城及神功圣德碑、孝陵殿、大石桥等。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做了31年皇帝的朱元璋去世,礼葬孝陵。朱元璋及皇后合葬的地宫俗称“宝城”,是一个直径约400米的圆形大土丘,它的四周有条石砌成的石壁,其南边石壁上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7个大字。宝城厚实坚固,依山势高低起伏,下砌巨石,上用明砖垒筑,厚约1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陵墓之一。历经600余年的风雨之后,近年来宝城墙体出现了局部坍塌,墙面剥落,个别地方因为地基沉降逆向撕裂而形成巨大裂缝。南京市文物部门先后投资300多万元,采用东南大学古建筑专家的保护方案,按照修旧如旧的要求,对墙体进行了维修,如“缝合”裂缝,整平“墙面”,对变形的墙体进行修补和防水防渗漏“手术”。为方便游客一睹“龙脉”真容,还修建了一条青石板游览步道,让游客能登上宝顶看到明孝陵全貌。

孝陵[明]-文化传承

   

孝陵[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7届会议决定,将中国北京市十三陵和江苏省南京市的明孝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一部分也收入《世界遗产名录》中,从而使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中国明清皇家陵寝增加到5处。

十三陵位于北京昌平县天寿山下方圆40平方公里的小盆地上,整个陵区葬有明朝的13个皇帝。明孝陵在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茅山西侧,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合葬于此。明清皇家陵寝分布于北京、河北、辽宁、安徽、江苏 等地,是中国明清两朝皇帝陵寝建筑群,按照严格的等级规制营建,具有完整的地上、地下建筑体系,布局严谨,规模宏大,建筑华美,工艺精细,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最高的丧葬制度。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其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并将明显陵清东陵清西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孝陵[明]-旅游景点

   

门票:50元(包括明孝陵、梅花山、红楼艺文苑三个景点)

到达方式:在南京市内可乘坐游2、3路、以及20路公交车可到达。

开放时间:07:00-18:00。

明孝陵

御河五龙桥

孝陵[明]

御河五龙桥,御道中部偏北是“外五龙桥”,桥北就是承天门和端门,今光华门内御道街中段的外五龙桥,还是明代初年的原物,不过桥栏杆是后加的。门北还保存有一座“内五龙桥”,是明代的原物。南京地区雨量充沛,钟山主峰的雨水主要经独龙阜孝陵陵宫区域排泄,明孝陵必须建有完善的排水系统,才能确保陵宫的安全。因此,孝陵陵区内设有外御河、内御河和宝城御河三条排水系统。

蹲狮

狮子是兽中之王,性凶猛,古代多用它布置在宫殿、寺庙、衙署、馆所等重要建筑的入口,以壮威势,有保卫建筑主人的象征意义,是人们喜见的传统瑞兽形象。

治隆唐宋碑

治隆唐宋碑,御碑亭中陈列着五块碑。正中一块刻“治隆唐宋”四字,为康熙皇帝手书。碑高3.85米,宽1.42米。“治隆唐宋”的意思,是颂扬明太祖治国方略超过了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

石象生武将

孝陵石像生共18对,其中文臣3对、武将3对、站卧马各1对、站坐麒麟各1对、站卧象各1对、站卧骆驼各1对、站坐猊各1对、站坐狮子各1对。另有望柱1对。所有石雕像均以整块石料雕成。

明十三陵坐落在北京市昌平县天寿山南麓,方圆40平方千米的小盆地上。距北京市区50千米。明十三陵是明朝十三个皇帝的陵墓。总面积124余平方千米。

明十三陵-简介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自永乐七年(1409年)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金碧辉煌的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世系表)。十三个皇帝的陵寝,建筑风格、整体布局基本相同,均位前方后圆,只有面积大小、筑饰繁简略有差异。

明十三陵是中国历代帝王陵寝建筑中保存得比较好的一处。建筑雄伟,体系完整,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物价值。1957年,北京市政府公布十三陵为北京市第一批重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十三陵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国务院公布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区为全国44个重点风景名胜保护区之一。1991年,十三陵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1992年,十三陵被北京旅游世界之最评选委员会评为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明十三陵-概述

   

明十三陵坐落于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北部的天寿山麓。距离北京约

明十三陵

五十公里,沿八达岭高速公路北行,驱车约需四十分钟。明代时,于途中的沙河镇北,建有七孔石造"朝宗桥"。在镇东,则筑有壮丽的"巩华城"。该城原为嘉靖皇帝祭陵时中途休息的行宫,现仅存遗址。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山明水秀,景色宜人。明代术士认为,这里是"风水"胜境,绝佳"吉壤"。因此被王朝选为营建皇陵的"万年寿域"。该陵园建于1409~1644年,距今已有300~500多年历史。陵区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十三陵作为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一部分,与陵区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形成一处风景优美文化内涵深刻的旅游胜地。

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寝的总称,依次建有长陵(成祖)、献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庆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故称十三陵。景区已开放景点有长陵、定陵、昭陵、神路。 

明十三陵是中国历代帝王陵寝建筑中保存得比较好的一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为了保护这一文物古迹,从解放初期就开始进行维修,并将十三陵作为全国重点文物加以保护。1957年,北京市政府公布十三陵为北京市第一批重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十三陵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国务院公布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区为全国44个重点风景名胜保护区之一。1991年,十三陵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1992年,十三陵被北京旅游世界之最评选委员会评为“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明十三陵-陵区特色

   

十三陵是一个天然具有规格的山区,其山属太行余脉,西通居庸,北通黄花镇,南

明十三陵

向昌平州,不仅是陵寝之屏障,实乃京师之北屏。太行山起泽州,蜿蜒绵亘北走千百里山脉不断,至居庸关,万峰矗立回翔盘曲而东,拔地而起为天寿山(原名黄土山)。山崇高正大,雄伟宽弘,主势强力。明末清出著名学者顾炎武曾写诗描述这里的优胜形势:“群山自南来,势,若蛟龙翔;东趾踞卢龙,西脊驰太行;后尻坐黄花(指黄花镇),前面临神京;中有万年宅,名曰康家庄;可容百万人,豁然开明堂。这一优美的自然景观被封建统治者视为风水宝地。

明十三陵,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陵又自成一个独立的单位,陵墓规格大同小异。每座陵墓分别建于一座山前。陵与陵之间少至半公里,多至八公里。除思陵偏在西南一隅外,其余均成扇面形分列于长陵左右(见图)。在中国传统风水学说的指导下,十三陵从选址到规划设计,都十分注重陵寝建筑与大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的和谐统一,追求形同"天造地设"的完美境界,用以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明十三陵作为中国古代帝陵的杰出代表,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这种依山建陵的布局也曾受到外国专家的赞赏,如英国著名史家李约瑟说:皇陵在中国建筑形制上是一个重大的成就它整个图案的内容也许就是整个建筑部分与风景艺术相结合的最伟大的例子。他评价十三陵是“最大的杰作”。他的体验是“在门楼上可以欣赏到整个山谷的景色,在有机的平面上沉思其庄严的景象,其间所有的建筑,都和风景融汇在一起,一种人民的智慧由建筑师和建筑者的技巧很好地表达出来。”英国城市规划家爱德蒙 培根也高度评价了明十三陵的艺术成就,他认为“建筑上最宏伟的关于‘动’的例子就是明代皇帝的陵墓。”他指出:依山而建的陵墓建筑群的布局“它们的气势是多么壮丽,整个山谷之内的体积都利用来作为纪念死去的君王。”他们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明陵建筑与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

2003年明十三陵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明清皇家陵寝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五百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

明十三陵-风水布局

   

明十三陵

十三陵属于太行山脉,西通居庸关,北通黄花镇,南向昌平州,成为十三陵及京师之北面屏障。太行山起泽州,蜿蜒绵亘北走千百里山脉不断,至居庸关。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曾指:“群山自南来,势若蛟龙翔;东趾踞卢龙,西脊驰太行;后尻坐黄花(指黄花镇),前面临神京;中有万年宅,名曰康家庄;可容百万人,豁然开明堂。”明代视此为风水地,陵区以常绿的松柏树为主。

明十三陵依山而建,沿袭南京孝陵的模式,即除神道共用外,各陵都是前为祭享区,后为墓冢区。陵墓规格相近,各据山头,陵与陵之间相距500米至8000米不等。除思陵偏在西南一隅外,其余均成扇面形分列于长陵左右。亦有陵仿孝陵之制,称有一座叫“哑巴院”的建筑,或更设一座琉璃照壁作为屏幕障。

每座陵墓的陵门,设有碑亭,碑文记载皇帝生前的业绩,应由嗣皇帝来撰写,但从明仁宗为其父朱棣写了一篇3500字的纪功碑文后,再也没有嗣皇帝续写,所以现在除了长陵碑外,其余各陵都成了无字碑。

以规模较大的定陵(万历帝墓)为例,其地面建筑的总布局,呈前方后圆,象征“天圆地方”,地面建筑占地18万平方米,前有宽阔院落三进,后有高大宝城一座。陵墓有祠祭署、宰牲亭、定陵监、神宫监、神马房等附属等建筑物300多间,往后是陵园最外面的围墙-外罗城(围墙外的围墙)。

明十三陵-耗资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虽属皇家工程,但总体耗费并无全面的精准纪录,但部分陵寝的纪录仍可作参考。1584年动工的万历帝陵墓定陵,是十三陵中三大陵墓,1584年动工,历时6年,当时共耗用800万银两。

安葬明穆宗朱载垕及三位皇后的昭陵,早年施工不周,完工后一年,建筑便出现了地基沉陷的问题。1574年,昭陵神宫监官陶金等上奏说:“六月以来,阴雨二日,本陵棱恩门里外砖石沉陷。”1575年正月,明神宗不得不委派工部左侍郎陈一松等提督再修昭陵。第一次兴建地面建筑,共动用库银390932两,仍未计算当中木植、白城砖、大石窝等费用。后来又有户、兵二部动用110119银两,总计501050银两。其中;营缮司又用204422银两,虞衡司 13145两,都水司118854两,屯田司164628两。

第二次修葺的费用,文献中没有明确记载,但据《明熹宗实录》记载,前后两次修建共用银150余万两。这还不算嘉靖时营建玄宫的费用。如算上嘉靖年间营陵的费用,其总用度至少在200万两以上,当时隆庆年间一年的财政总收入亦只有230余万两。

由于营建昭陵需要庞大的钱粮开支,工部库银匮乏到了极点。万历二年(1574年)八月修缮涿州桥,工部拿不出银两,兵部派不出军匠,最终辅臣张居正请求明神宗恳请太后解囊捐银,雇工修建。

明十三陵-大事记

   

明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 五月己卯(八日),成祖朱棣临视黄土山,封山名

明十三陵

为“天寿山”,兴工营建长陵。 《明太宗实录》卷九二

永乐十一年 正月,陵成(指地下玄宫),命名为长陵。 《明太宗实录》卷一三六

二月丙寅(十七日),葬仁孝皇后徐氏于长陵。 《明太宗实录》卷一三七

永乐十四年 三月癸巳(初一),长陵殿成,奉安仁孝皇后神位。 《明太宗实录》卷一七四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 十二月庚申(十九日),成祖朱棣葬长陵。 《明仁宗实录》卷五下

洪熙元年(1425年) 六月乙丑(二十七日),命南京守备襄城伯李隆等以军士万人助建山陵。丁卯(三十日),调南京海船厂附近江北府卫旗军工匠118000人助建山陵。 《明宣宗实录》卷二

七月戊寅(十一日),建献陵。 《明宣宗实录》卷三

七月庚寅(二十三日),于河南、山东、山西、直隶、凤阳、大名等府州,择丁多之家,拨民夫5万人助建山陵。 《明宣宗实录》卷四

闰七月丙午(九日),改羽林右卫所水军千户所为长陵卫中、右千户所。 《明宣宗实录》卷五

八月乙亥(九日),命建献陵寝殿五间,左右庑各五间,门楼三间,神厨五间及祭器。 《明宣宗实录》卷七

八月丁亥(二十一日),荐献陵陵名。 《明宣宗实录》卷八

九月壬寅(六日),仁宗朱高炽葬献陵。 《明宣宗实录》卷九

宣德元年(1426年) 二月丙戌(二十二日),宣宗朱瞻基谒长陵 、献陵。 《明宣宗实录》卷十四

宣德二年 三月己丑(初一),长陵殿成,以次日清明节奉安帝后神御。 《明宣宗实录》卷二六

宣德十年(1435年) 正月癸未(十一日),建景陵。 《明英宗实录》卷一

四月辛酉(二十日),修缮长陵、献陵。 《明英宗实录》卷四

五月己丑(十八日),荐景陵陵名。 《明英宗实录》卷五

六月辛酉(二十一日),宣宗朱瞻基葬景陵。 《明英宗实录》卷六

十月己酉(十一日),建长陵神功圣德碑亭。 《明英宗实录》卷十

正统元年(1436年) 七月甲辰(十一日),修长、献、景三陵垣墙、桥道。庚申(二十七日),修献陵。 《明英宗实录》卷二十 八月壬午(十九日),修景陵。 《明英宗实录》卷二十一

正统二年 四月丙子(十七日),遣工部及钦天监官在天寿山龙脉相关处环山立界,界内禁伐树木,界外听民樵采,并命锦衣卫官校巡视。 明英宗实录》卷二九

正统七年 二月庚申(二十九日),英宗朱祁镇谒长、献、景三陵 《明英宗实录》卷八九

正统七年 四月甲午(四日),命建献陵、景陵宰牲亭。 《明英宗实录》卷九一

十二月,诚孝皇后张氏葬献陵。 《明史英宗本纪》

十二月丙午(二十日)造献陵明楼。 《明英宗实录》卷九九

正统八年 三月己卯(二十四日),以营建献陵毕工,遣官祭后土、天寿山之神。 《明英宗实录》卷一O二

正统十三年 九月壬寅(十九日),为便利谒陵,命工部右侍郎王永寿建沙河等处石桥。(旧桥用木,改甃石) 《明英宗实录》卷一七O

正统十四年(1449年) 十月,瓦剌军杀散长、景等陵卫官军,虏去人口,劫去印信,焚毁三陵祭器。 《明英宗实录》卷一八四

十一月辛卯(十五日),命都督同知王通率兵往天寿山,提督长、献、景三陵卫官军,守关隘,护陵寝。 《明英宗实录》卷一八五

景泰元年(1450年) 正月辛巳(五日),命于天寿山南筑永安城,以居长、献、景三陵陵卫官军,并移县治于城内。 《明英宗实录》卷一八七

十二月壬申(初二),命将工部送到长、献、景三陵祭器送陵供用。庚寅(二十日),铺设长、献、景三陵灵座。 《明英宗实录》卷一九九

景泰二年 正月甲子(二十四日),重建长陵神宫监。(先毁于火) 《明英宗实录》卷二OO

景泰七年 二月甲子(二十五日),营造景泰帝寿陵。 《明英宗实录》卷二六三

六月乙卯(十七日),葬肃孝皇后杭氏于景泰帝寿陵。 《明英宗实录》卷二六七

七月戊子(二十一日),以营山陵。军夫3500人修清河、沙河、榆河等桥。 《明英宗实录》卷二六八

景泰七年(1456年) 八月,建景泰帝寿陵香殿(享殿)。 《明英宗实录》卷二六九

天顺元年(1457年) 五月癸酉(十一日),工部尚书赵荣奉英宗命

毁景泰帝寿陵。 《明英宗实录》卷二七八

天顺二年 五月辛亥(二十五日),修理景陵香殿。 《明英宗实录》卷二九一

天顺五年 二月甲戌(初三),工部左侍郎霍瑄奉命督工修理沙河及天寿山行宫。 《明英宗实录》卷三二五

天顺六年 九月丙午(十五日),建景陵明楼、宝城。 《明英宗实录》卷三四四

十一月甲午(初三),孝恭皇后孙氏葬景陵。 《明英宗实录》卷三四六

天顺七年 三月,景陵工成。 《明英宗实录》卷三五O

天顺八年(1464年) 二月二十九日,营建裕陵。 《明宪宗实录》卷四

四月壬辰(十日),设裕陵祠祭署,给裕陵卫、神宫监印信及夜巡铜牌。辛亥(二十九日)荐裕陵陵名。 《明宪宗实录》卷五

五月庚申(八日),英宗朱祁镇葬裕陵。 《明宪宗实录》卷六

六月壬寅(二十日),裕陵建成。 《明宪宗实录》卷六

成化元年(1465年) 正月乙亥(二十七日),增造长、献、景三陵斋房。 《明宪宗实录》卷十三

成化四年 九月庚申(初四),孝庄皇后钱氏葬裕陵。 《明宪宗实录》卷五八

成化五年 闰二月辛酉(初六),定长、献、景三陵卫官军轮番镇守黄花镇。 《明宪宗实录》卷六四

成化二十年 正月庚寅(初二),京师地震。天寿山、密云古北口、居庸关一带城垣墩台倒裂者不可胜计。 《明宪宗实录》卷二四八

三月庚戌(二十三日),修理长陵神宫监。丙辰(二十九日),修遭受地震的长、献、景、裕四陵。 《明宪宗实录》卷二五O

四月,选长陵等三卫轮守黄花镇的两班官军精锐1500人,常驻黄花镇守御。余1500人留备各陵洒扫、役使。 《明宪宗实录》卷二五一

成化二十二年 正月丁卯(二十日),修理沙河石桥。 《明宪宗实录》卷二七四

成化二十三年 二月乙亥(初五),以工部右侍郎陈政代左侍郎贾俊,修建皇贵妃万氏坟茔。 《明宪宗实录》卷二八七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 三月丙午(初六),葬皇贵妃万氏。 《明宪宗实录》卷二八八

九月辛亥(十五日),建茂陵。 《明孝宗实录》卷三

十二月壬午(十七日),宪宗朱见深葬茂陵。孝穆后纪氏迁祔。 《明孝宗实录》卷八

弘治元年(1488年) 四月丁巳(二十四年),茂陵营建完工。庚申(二十七日),天寿山雷电雨雹,各陵楼、殿、厨、亭及各监厅屋瓦兽檐角多处击碎受损。 《明孝宗实录》卷十三

弘治三年 六月甲申(初三),修理长陵、东西二井香殿、厢房及园寝墙垣。 《明孝宗实录》卷三九

弘治八年 八月癸酉(二十三日),修天寿山诸陵朝房。 《明孝宗实录》卷一O三

弘治十一年 三月乙卯(十九日),修长陵殿宇、厢房、墙垣。 《明孝宗实录》卷一三五

弘治十二年 七月丙戌(二十八日),修理长陵等陵朝房。 《明孝宗实录》卷一五二

弘治十七年 四月己酉(十八日),孝肃后周氏葬裕陵。 《明孝宗实录》卷二一O

弘治十八年(1505年) 六月戊午(五日),建泰陵。 《明武宗实录》卷二

十月庚午(十九日),孝宗朱酉樘葬泰陵。 《明武宗实录》卷六

正德元年(1506年) 三月丁酉(十七日),泰陵祾恩殿安神榻。壬寅(二十二日),泰陵建成。 《明武宗实录》卷十一

正德十二年 四月,裕陵神宫监火灾。 《明武宗实录》卷一四八

正德十三年 四月己巳(初一),武宗朱厚照谒天寿山六陵。 《明史·武宗本纪》

六月,雷火毁献陵明楼。 明武宗实录》卷一六三

六月庚辰(十二日),孝贞皇后王氏梓宫发引,武宗朱厚照戎服护从至茂陵。甲申(十六日),孝贞皇后王氏葬茂陵。 《明史·武宗本纪》

八月丙戌(十九日),重修献陵明楼。 《明武宗实录》卷一六五

正德十六年(1521年) 四月辛亥(三十日),建康陵。 《明世宗实录》卷一

六月壬辰(十二日),定康陵陵名。 《明世宗实录》卷三

九月庚午(二十二日),武宗朱厚照葬康陵。 《明世宗实录》卷六

嘉靖元年(1522年) 六月壬辰(十七日),建康陵工完。庚子(二十五日),

明十三陵

给康陵神宫监天寿山空地及九龙池菜园裁种果菜,以备陵寝四时供献。癸卯(二十八日)改泰陵神马房为康陵朝房。 《明世宗实录》卷十五

嘉靖二年 二月丙申(二十五日),孝惠后邵氏葬茂陵。 《明世宗实录》卷二三

嘉靖七年 十月乙丑(二十七日),侍郎何绍奉命督理营建悼陵。 《明世宗实录》卷九三

闰十月己巳(初一),拨团营8000人营建悼陵。 《明世宗实录》卷九四

嘉靖八年 正月己未(二十二日),由顺天府附近州县选民增充悼陵陵户。壬戌(二十五日),置悼陵果园、菜园房屋如康陵规制。 《明世宗实录》卷九七

三月丙申(初一),孝洁皇后陈氏(时谥悼灵)葬悼陵。 《明史·世宗本纪》

九月丙午(十四日),悼陵工成。 《明世宗实录》卷一O五

嘉靖十四年 三月戊子(二十八日),孝静皇后夏氏葬康陵。 《明世宗实录》卷一七三

嘉靖十五年 三月己未(四日),贤嫔郑氏薨,追封贤妃,命葬悼陵侧。己卯(二十四日),世宗朱厚熜奉章圣皇太后谒长、献、景三陵,至十八道岭择寿域。 《明世宗实录》卷一八五

四月二十二日,修缮长、献、景、裕、茂、泰、康七陵(包括长陵神道甃石及石象生加护石台),建造永陵及天寿山新行宫。戊申(二十四日),更东山口内天寿山名为平台山,命于山上建圣迹亭。更十八道岭为阳翠岭。辛亥(二十七日),世宗阅长、献、景三陵,命重建景陵殿宇,增崇基构。 《明世宗实录》卷一八六

六月,发三大营官军4万人助建山陵。 《明世宗实录》卷一八八

八月己亥(十六日),修理天寿山永安城以南朝宗等桥。 《明世宗实录》卷一九O

嘉靖十五年 十月己亥(十七日),迁孝肃皇后周氏神主于裕陵殿,迁孝穆皇后纪氏、孝惠皇后邵氏神主于茂陵殿。 《明世宗实录》卷一九二

十一月,命立成祖二妃坟石碣,诸妃岁时并祭于陵殿,罢坟所祭祀。 《明世宗实录》卷一九三

嘉靖十六年 正月丁未(二十七日),行宫及圣迹亭兴工。 《明世宗实录》卷一九六

三月丁未(二十八日),命建沙河行宫及巩华城。 《明世宗实录》卷一九八

七月壬寅(二十五日),命增建献、景、裕、茂、泰、康六陵神功圣德碑亭。 《明世宗实录》卷二O二

十月己酉(初三),建永陵享殿。 《明世宗实录》卷二O五

嘉靖十七年 五月癸酉(初一),沙河行宫兴工。 《明世宗实录》卷二一二

九月癸巳(二十三日),命建东西二井妃坟石碣。 《明世宗实录》卷二一六

十二月辛亥(十二日),于大峪山建造显陵 《明世宗实录》卷二一九

嘉靖十八年 四月,大峪山显陵玄宫建成,世宗至天寿山阅视陵工,谒长陵,定章圣皇太后梓宫南祔湖北显陵。 《明世宗实录》卷二二三

十月乙丑(初一)世宗祭告长陵,立成祖文皇帝碑(指嵌有新庙号的木套)。 《明世宗实录》卷二三O

嘉靖十九年 正月,建皇贵妃阎氏坟于悼陵旁。 《明世宗实录》卷二三三

十二月乙亥(十八日),沙河行宫、城工成。 《明世宗实录》卷二四四

嘉靖二十二年 二月丙申(二十二日),以修缮长、献、景、裕、茂、泰、康七陵工完,遣官奉安帝后神位。 《明世宗实录》卷二七一

嘉靖二十七年 二月癸丑(初七),命永陵陵名。 《明世宗实录》卷三三三

嘉靖四十四年 七月戊戌(初四),世宗贞妃马氏薨,葬天寿山陵次(悼陵侧)。 《明世宗实录》卷五四八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 闰十月,世宗荣妃杨氏薨,葬皇贵妃阎氏茔次。 《明世宗实录》卷五五九、

隆庆元年(1567年) 正月乙丑(九日),修葺永陵享殿、宝城,创建永陵碑亭兴工。 《明穆宗实录》卷二

三月壬申(十七日),世宗葬永陵。孝洁皇后陈氏、孝恪后杜氏迁祔。 《明穆宗实录》卷六

五月己卯(二十五日),永陵祾恩殿修葺完工,奉安帝后神位。 《明穆宗实录》卷八

隆庆三年 十月乙卯(十五日),修理 泰陵祾恩殿等完工,奉安帝后神位。 《明穆宗实录》卷三八

隆庆六年(1572年) 八月乙亥(二十二日),孝懿皇后李氏迁葬昭陵。 《明神宗实录》卷四

九月十九日辰时,明穆宗葬昭陵。 《明神宗实录》卷五

万历元年(1573年) 六月辛未(二十三日),昭陵工竣。 《明神宗实录》卷十四

万历十四年 四月戊寅(十四日),裕陵明楼震伤砖瓦,命修理。 《明神宗实录》卷一七三

万历二十四年 九月二十二日卯时,孝安皇后陈氏葬昭陵。 《明神宗实录》卷三O一

万历三十二年 五月二十三日夜雨,雷火烧毁长陵明楼。 《明神宗实录》卷三九六

六月戊戌(十九日)发银2万两修理长陵。 《明神宗实录》卷三九七

万历四十二年 六月甲午(十三日)辰时,孝定后李氏葬昭陵。 《明神宗实录》卷五二一

万历四十六年 九月,茂陵失火。 《明神宗实录》卷五七四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 五月二十五日换定陵享殿稍有朽金柱一根。六月初九日,为葬孝端皇后王氏开定陵隧道。 《明神宗实录》卷五九四

泰昌元年(1620年) 十月丙午(初三),神宗朱翊钧、孝端后王氏葬定陵,孝靖后王氏迁祔。癸丑(十日),择皇山二岭为光宗陵地。 《明熹宗实录》卷二

天启元年(1621年) 正月辛卯(十九日),庆陵营建启土动工。 《明熹宗实录》卷五

天启六年 六月壬辰(二十一日),庆陵工完。 《明熹宗实录》卷七二

天启七年(1627年) 九月己巳(初六)定熹宗陵地于潭峪岭。壬申(九日)动工建德陵。 《崇祯长篇》卷二;《明□宗□皇帝实录》

崇祯元年(1628年) 三月己巳(初八),熹宗朱由校葬德陵。 《崇祯长篇》

崇祯三年 十一月二十七日,神宗皇贵妃郑氏葬神宗皇贵妃李氏坟内。 《崇祯长篇》卷四O

崇祯五年 二月庚午(初二),德陵成。 《国榷》卷九二

崇祯九年 七月己酉(初七),清兵由天寿山灰岭、贤庄、锥石等口入昌平,城陷,焚德陵。 《昌平州志》卷六

崇祯十七年(1644年) 正月壬子(二十三日),葬皇贵妃田氏。 《崇祯实录》卷十七

三月甲辰(十六日),李自成农民军陷昌平,焚定陵祾恩门、祾恩殿、两庑配殿及康、昭二陵明楼。 《昌平山水记》《历代陵寝备考》卷四九

四月四日,崇祯帝朱由检、皇后周氏葬田贵妃墓。 光绪《昌平州志》卷十

乾隆十一年(1746年) 十一月,直隶总督那苏图上奏奉旨修葺思陵估报用银事。 《宫中档案朱批奏折工程类》

乾隆五十年 三月甲寅(初五),命修葺十三陵,恢复永、定二陵祭祀。 《清高宗实录》卷一二二六

民国十八年(1929年) 一月三十日,河北省委员会第六十一次会议通过《河北省昌平县明陵保护办法》。决定在长陵设护陵警察分驻所。 《河北民政汇刊》第四编《法规与礼俗》

民国二十四年 一月,北平市政府根据国民政府保护古物的命令,派人勘测长陵,估算修缮经费。3月21日开工修葺,6月27日竣工。工程项目有大红门、神功圣德碑亭、龙凤门、长陵陵门、陵内碑亭、祾恩门、祾恩殿、内红门、牌楼门、明楼、皇墙、神帛炉等。 《明长陵修缮工程纪要》

民国二十六年前后 当地土匪程彦斌盗发万娘坟、西井。思陵等先后被各股土匪盗发。

民国二十六年至三十七年 献、景、裕、茂、泰、康、永、昭、庆、德等陵残坏的祾恩门、祾恩殿,在战乱中被逐渐拆毁,只余残垣断壁。思陵享殿、碑亭、明楼被国民党军队拆除后,将砖运走修炮楼。

新中国时期

1949—1950年 昌平县(隶属河北省通县专署)政府,设立护陵委员会驻景陵村。

1952年 10月,根据河北省文化局的指示,改护陵委员会为十三陵文物保管所。

1955年 1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根据前政务院关于接管十三陵,修缮古建筑,植树造林,辟为公园的指示,派市建筑工程局第一建筑公司备料施工,修葺长、景、永三陵。

9月,明十三陵由河北省昌平县划归北京市园林局。

1956年 5月,试掘定陵。

1957年 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十三陵为北京市第一批重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

5月,打开定陵地下玄宫,出土文物近3000件。

1958年 文化部文物局批准成立定陵博物馆。

1961年 国务院公布十三陵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2年 年底,定陵博物馆划归北京市园林局,与十三陵管理处合并。

1981年 6月成立十三陵特区办事处(昌平县政府派出机构),原十三陵管理处撤消。

1982年 8月,修定陵祾恩门、祾恩殿二处台基、石栏杆。

11月,国务院公布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区为全国44个重点风景名胜保护区之一。

1983年 1月,揭瓦长陵祾恩门、祾恩殿。

1986年 揭瓦大红门、永陵陵门。

十三陵被评为新北京十六景之一。

1987年 4月,修复昭陵动工。

1990年 3月至7月,新建神道上、下行公路。神道正式对外开放。

8月,修复昭陵主体工程竣工。

9月,昭陵正式对外开放。

1991年 修复昭陵宰牲亭、神厨库动工。

1992年 4月,修复思陵陵墙。

10月,昭陵宰牲亭、神厨库修复竣工。

1994年 4月,修缮献陵开工。

5月,修复思陵工程竣工。

神路二期工程开工。

1995年 5月,修缮献陵工程竣工。

7月,神路二期工程竣工。

12月,经昌平县政府批准,北京市文物局登记注册,“明十三陵博物馆”成立。

1998年 加固东井妃坟及泰、康等未开放陵园安设铁门等。

2002年  3月10日,抢修德陵工程开工。

8月27日至9月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对十三陵进行考察评估。

2003年 4月15日,抢修康陵工程开工。

7月3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明十三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8月28日,《世界文化遗产——明十三陵》标志牌揭牌。

9月16日,抢修庆陵工程开工。

明十三陵-为何是十三陵

   

十三陵是明朝十三个皇帝的陵墓。明朝历经十六帝,为什么叫十三陵呢?这要追述一下明朝的历史。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于南京,死后葬于南京钟山之阳称“明孝陵”。第二帝朱允文建文帝)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难”(为皇帝解除危难之意)为名发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终。有人说出家当了和尚,总之是下落不明(这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悬案),所以没有陵墓。第七帝朱祁钰,因其兄英宗皇帝被瓦剌所俘,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位。后英宗被放回,在心腹党羽的策划下,搞了一场“夺门之变”,英宗复辟,又坐了皇帝。朱祁钰被害死,英宗不承认他是皇帝,将其在天寿山区域内修建的陵墓也给捣毁了。而以“王”的身份将他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这样,明朝十六帝有两位葬在别处,一位下落不明,其余十三位都葬在天寿山,所以称“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神路

   

神路是明十三陵的第一个景点,由石牌坊,大红门,碑楼,石像生,龙凤门等组成。

明十三陵

石牌坊 为陵区前的第一座建筑物,建于1540年(嘉靖十九年)。牌坊结构为五楹、六柱、十一楼,全部用汉白玉雕砌,在额枋和柱石的上下,刻有龙、云图纹及麒麟、狮子等浮雕。这些图纹上原来曾饰有各色彩漆,因年代久远,现已剥蚀净尽。整个牌坊结构恢宏,雕刻精美,反映了明代石质建筑工艺的卓越水平。

过了石牌坊,即可看到在神道左、右有两座小山。东为龙山(也叫蟒山),形如一条奔越腾挪的苍龙;西为虎山(俗称虎峪),状似 一只伏地警觉的猛虎。中国古代道教有“左青龙,右白虎”为祥瑞之兆的传 说,“龙”、“虎”分列左右,威严地守卫着十三陵的大门。

大红门 坐落于陵区的正南面,门分三洞,又名大宫门,为陵园的正门。大门两旁原各竖一通石碑,上刻"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字样。凡是前来祭陵的人,都必须从此步入陵园,以显示皇陵的无上尊严。大门两侧原设有两个角门,并连接着长达80华里的红色围墙。在蜿蜒连绵的围墙中,另设有一座小红门和十个出入口,均派有重兵驻守,是百姓不可接近的禁地。现在这些围墙都早已坍塌,有些残迹尚依稀可辨。

大红门后的大道,叫神道,也称陵道。起于石牌坊,穿过大红门,一直通向长陵,原为长陵而筑,但后来便成了全陵区的主陵道了。该道纵贯陵园南北,全长7公里,沿线设有一系列建筑物,错落有致,蔚为壮观。

碑亭 位于神道中央,是一座歇山重檐、四出翘角的高大方形亭楼,为长陵所建。亭内竖有龙首龟趺石碑一块,高6米多。上题"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碑文长达3500多字,是明仁宗朱高炽撰文,明初著名书法家程南云所书。该碑碑文作于1425年(洪熙元年),碑石却是1435年(宣德十年)才刻成的。在碑阴面还刻有清代乾隆皇帝写的《哀明陵十三韵》。碑文详细记录了长、永、定、思诸陵的残破情况。碑东侧是清廷修明陵的花费记录。西侧是嘉庆帝论述明代灭亡的原因。 碑亭四隅立有4根白石华表,其顶部均蹲有一只异兽,名为望天吼。华表和碑亭相互映衬,显得十分庄重浑厚。 在碑亭东侧,原建有行宫,为帝后前来祀陵时的更衣处,现已无存。

石雕群 是陵前放置的石雕人、兽,古称石像生(石人又称翁仲)。从碑亭北的两根六角形的石柱起,至龙凤门止的千米神道两旁,整齐地排列着24只石兽和12个石人,造型生动,雕刻精细,深为游人所喜爱。其数量之多,形体之大,雕琢之精,保存之好,是古代陵园中罕见的。 石兽共分6种,每种4只,均呈两立两跪状。将它们陈列于此,赋有一定含义。例如,雄狮威武,而且善战;獬豸为传说中的神兽,善辨忠奸,惯用头上的独角去顶触邪恶之人。狮子和獬豸均是象征守陵的卫士。麒麟,为传说中的“仁兽”,表示吉祥之意。骆驼和大象,忠实善良,并能负重远行。骏马善于奔跑,可为坐骑。 石人分勋臣、文臣和武臣,各4尊,为皇帝生前的近身侍臣,均为拱手执笏的立像,威武而虔诚。 在皇陵中设置这种石像生,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就有了。主要起装饰点缀作用,以象征皇帝生前的仪威,表示皇帝死后在阴间也拥有文武百官及各种牲畜可供驱使,仍可主宰一切。

棂星门 又叫龙凤门。由四根石柱构成三个门洞,门柱类似华表,柱上有云板、异兽。在三个门额枋上的中央部分,还分别饰有一颗石雕火珠,因而该门又称“火焰牌坊”。龙凤门西北侧,原建有行宫,是帝后祭陵时的歇息之处帝王年表

 

明朝 1368年1644年 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年号 皇陵 太祖 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

 

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朱元璋 1368年1398年 洪武

 

应天府

 

孝陵

惠宗[21] 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

 

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

朱允炆 1399年1402年 建文

 

  成祖[22] 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

 

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朱棣 1403年1424年 永乐

 

长陵 仁宗 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

 

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

朱高炽 1425年 洪熙 献陵 宣宗 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

 

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

朱瞻基 1426年1435年 宣德 景陵 英宗 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

 

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

朱祁镇 1436年1449年 正统 裕陵 1457年1464年 天顺 代宗[23] 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

 

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

朱祁钰 1450年1457年 景泰 景泰陵 宪宗 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

 

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

朱见深 1465年1487年 成化 茂陵 孝宗 达天明道纯诚中正圣文

 

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

朱佑樘 1488年1505年 弘治 泰陵 武宗 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

 

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

朱厚照 1506年1521年 正德 康陵 世宗 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

 

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

朱厚熜 1522年1566年 嘉靖 永陵 穆宗 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

 

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

朱载垕 1567年1572年 隆庆 昭陵 神宗 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

 

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

朱翊钧 1573年1620年 万历 定陵 光宗 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

 

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

朱常洛 1620年 泰昌 庆陵 熹宗 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

 

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

朱由校 1621年1627年 天启

 

德陵 思宗[24] 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

 

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

朱由检 1628年1644年 崇祯

 

思陵 南明1644年1662年1664年 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年号 备注 安宗 处天承道诚敬英哲缵文

 

备武宣仁度孝简皇帝

朱由嵩 1644年 弘光 史称弘光帝,也称福王   闵王 朱常淓[25] 1645年   潞王     朱亨嘉 1645年1646年 洪武 史称平帝,也称靖江王 义宗 侍天制道恭和襄定

 

献文敬武明德肃仁成皇帝

朱以海 1645年1653年   鲁王 绍宗 配天至道弘毅肃穆思文

 

烈武敏仁广孝襄皇帝

朱聿键 1645年1646年 隆武 史称隆武帝,也称唐王 文宗 贞天应道昭崇宁文

 

宏武达仁成宣闵孝节皇帝

朱聿讁 1646年 绍武 史称绍武帝 敬宗 忠天隆道昭义钦成

 

靖文襄武奋仁睿孝和皇帝

朱常清[26] 1646年 东武 史称东武帝,也称淮王 平宗 揆天显道知仁贞信

 

德文奋武靖肃敦康元皇帝

朱本铉[27] 1646年1664年 定武 史称定武帝,也称韩王 昭宗 应天推道敏毅恭俭经文

 

纬武礼仁克孝匡皇帝

朱由榔 1646年1662年 永历 史称永历帝,也称桂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