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河湿地 观鸟攻略:中国企业为何热衷放“高利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23:47:53

2011年 09月 06日 14:38中国企业为何热衷放“高利贷”?
评论(2)
如今,相比于对公司业务进行投资,手上有闲钱的中国企业更热衷于放“高利贷”。

 中国政府的抗通胀措施或许已导致房地产、制造业等一系列行业的业务增长势头放缓,但却为那些现金充裕的国有企业发放委托贷款创造了条件,因为成千上万的小型企业正为了求生寻求高利率的民间贷款。

据证交所文件和数据供应商万得资讯(Wind Information Inc.)的数据,今年1-8月份,40家上市公司总共向现金拮据的企业发放委托贷款人民币80亿元(合12.5亿美元),同时,有22家上市公司以委托贷款形式从母公司借款人民币120亿元。

上述委托贷款的利率最高达到24.5%,相当于1年期基准贷款利率的近四倍。

更能说明事实的是,央行的数据显示,尽管2011年上半年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4.17万亿元,同比减少10%,但同期新增委托贷款7,028亿元,同比增长一倍以上。

在中国,企业之间直接拆借资金是被严格禁止的。不过企业可以透过银行向指定借款人发放委托贷款。贷款利率由委托方决定。银行则充当中介人的角色,收取委托贷款手续费,但不承担任何信贷风险。

对一些上市公司而言,委托贷款一直是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举例来说,香溢融通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Sunny Loan Top Co., 简称:香溢融通)的半年度业绩报告显示,今年1-6月份,香溢融通通过发放委托贷款实现利润人民币5,550万元,占上半年净利润的85%。此外,武汉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Wuhan Jianmin Pharmaceutical Groups Co., 简称:武汉健民) 2月份以20%的年利率向一家酒店运营商发放了人民币1.50亿元的委托贷款,交易利润约占上半年净利润的三分之一。

相比于投资,企业宁愿选择放贷,这在中国既不是什么新鲜事,也不是什么反常现象。中国政府长期以来一直通过收紧银行贷款来解决通胀问题,这通常就给小型民营企业带来了融资压力,促使它们从非正规贷款市场融资。

当时正值中国处在严重的信贷紧缩之际,政府在竭尽全力抗击通货膨胀。1994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一度高达24%。

虽然没有上世纪90年代中期那样严重,但7月份中国通货膨胀率达到三年高点6.5%,且外界广泛预计通货膨胀在一段时间内还将高位运行。另外,中国楼市泡沫和动荡的全球市场意味着中国经济这段时间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局势。

为了抑制消费者价格和房价过快上涨并阻止“热钱”流入,中国政府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已加息五次、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九次。

这些紧缩措施导致银行体系信贷趋紧,企业融资成本上升,特别是中小私企和地产开发商融资困难。

虽然中小企业吸纳了约80%的中国城镇劳动力,但由于易受经济放缓冲击,这些中小企业在当前紧缩周期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

新华社近日援引中国全国人大常委辜胜阻的话报道称,目前中小企业只有10%能够从正规银行体系得到贷款,约90%要靠体制外的融资。

辜胜阻称,某些地区民间借贷的年利率高达120%。

房地产开发商是另一类倚重民间借贷的企业。公众对高房价的日益不满促使政府收紧了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信贷政策,导致这类企业受到融资成本上升的冲击。

证交所文件及万得资讯的数据显示,新增的人民币200亿元委托贷款中,约30%流向了房地产企业,这些开发商支付的贷款利率通常不低于12%。

另外,有迹象显示银行体系信贷趋紧已经给部分蓝筹房地产企业造成打击,虽然现金流恶化,但这些企业仍坚持不降价。中国最大的食品生产商中粮集团 (COFCO)旗下中粮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COFCO Property (Group) Co., 000031.SZ, 简称:中粮地产) 7月份表示,从六家姐妹公司处获得人民币37亿元的三年期贷款。

中粮地产称,在政府加强对房地产行业宏观调控导致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受限的背景下,此次内部交易凸显出股东对公司的资金支持。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银行业研究中心(China Banking Institute at the 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主任郭田勇表示,他对今年以来委托贷款出现大幅增加并不感到奇怪,因为官方正规的融资渠道被调控了,企业要是想要钱,就会想其他的办法,社会上一定会出现大量其他的融资方式,比如委托贷款、民间借贷。

郭田勇指出,委托贷款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但是另一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中国控制总需求和抑制通货膨胀措施的效果。

2011年 09月 06日 10:45中国政府控制信贷反成企业生财之道
评论(1) 对中国企业来说,信贷控制并非都是坏事。信贷控制为那些拥有现金的企业创造了一个盈利的机会:向外放贷。

相关报道股闻天下:中国难以再开信贷闸门
观点:中国需要一场信贷紧缩
中国内地证券交易所收到的备案文件显示,今年前八个月,40家上市公司共放贷12.5亿美元。利率最高为24.5%,是央行设定的基准利率的近四倍。其中,一家零售公司上半年的利润有85%来自放贷活动。

这为公司用来规避政府信贷控制的方法又添了一个,这类方法越来越多。自去年初以来,政府稳步加强信贷控制。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说,黑市贷款和向供应商提供欠条的做法越来越普遍。

这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原因有几个。首先,这表明中国上半年的强劲增长是在持续信贷扩张的帮助下实现的。据惠誉(Fitch)估计,未偿信贷与国内生产总值 (GDP)的比值从2007年底的124%增至2010年底的174%,2011年有望达到185%。加上黑市贷款和越来越多地使用欠条,总数会更高。

同样重要的是,商人而不是银行家做出的放贷决定以及游离于监管之外发放的信贷对中国经济风险的积聚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以房地产业为例。由于房价居高不下和开发商凭藉大量贷款来开发项目,房地产业成为投资者担忧的一个主要问题。此外,房地产也是政府开始限制银行贷款的领域。据官方数据显示,6月底房地产业的未偿贷款为1.6万亿美元,相当于中资银行人民币贷款总额的20%。金融体系在房地产业的真正敞口几乎可以肯定会更高,并且会继续增加。

这类贷款发放的途径之一是:作为企业集团一部分的国有开发商从集团内部其他公司获得贷款。举例来讲,中粮地产7月说,从集团内部其他公司获得了5.80亿美元的信贷额度。中粮地产是中国最大的食品生产商旗下的子公司。

房地产开发商还一直是源自银行、但通过信托公司而不计入表内的贷款的主要受益者。今年上半年,他们通过这一方式获得了320亿美元贷款,尽管政府试图关闭放贷“水龙头”。

大趋势依然是增长将很强劲,足以使中国应付影响中国经济的各种压力。不过,不断增加的信贷(其中有些还游离于监管之外)会发出更多的示警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