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se china:瓷器鉴定看气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08:43:11


不论是古瓷还是现代瓷,都在瓷的釉下隐藏着许多极小的气泡,这些气泡圆圆的、密密的布满釉下,甚是好看。但并不是所有的釉下都有一样多的气泡,有的气泡多,有的气泡少,有的甚至没有气泡,这其中是有一定学问的。

这些釉下气泡是釉中的水分子变来的。在烧制瓷器时,高温会使釉层中的结晶水或液态水变成气体,当釉层厚时,气态水分子被釉膜包住释放不出,故而形成釉下气泡。一般薄胎瓷少气泡,因为釉层薄,气泡冲出了釉层膜,在釉表面形成了不少坑凹麻点,釉中水分子多,气泡多,水分少,气泡少。如果釉中不含水分,则釉下一般没有气泡。

各个朝代窑厂造釉的配方和工艺不同,器物釉下气泡的情况也不尽相同,这就为鉴定瓷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

釉的制作技术,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陶瓷生产水平的高低,中国瓷器施釉有很多配方和不同的工艺方法。

古时常用釉粉撒布法,这是一种干法施釉,其中不含或很少含水分子。还有一种盐法施釉,利用食盐加热后产生氯化钠蒸汽,挥发在制品上形成一种盐釉。

到了明代,就不采用干法施釉了,取而代之的是用釉浆施于器物,置窑烧制。而在现代仿制技术上,基本是沿用清朝的工艺——湿式调釉法,必然会出现釉下气泡过多的现象。这一特点为鉴定古瓷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

鉴定古瓷(指宋代瓷)应全面比较。有釉色的“柔和美丽”、“玉质感强”、“光泽不刺眼”,有湿润“冒汗”的现象和看不到气泡等原则。有的宋瓷釉面有斑点或小麻坑均须放大50倍方可看到。凡仿品或元代以后任何朝代制品均不可能没有气泡,只要发现釉下气泡便可证明非真正宋瓷。例如雍正的炉钧釉、明代的“广钧”和现代的“仿钧”都充满了气泡,达不到“宋钧”的特点。

而现代瓷气泡小且分部均匀,有的根本看不到气泡,清代民国瓷用柴燃烧,气泡大小不一,且分部不均。当然,这只是鉴定瓷器一个小小的依据,假如有人以偏概全,把看气泡作为鉴定瓷器年代的唯一标准,那就大错特错了。瓷器鉴定这门学问很深奥,需要我们悉心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