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惫 英文:"8毛钱治10万元病"事件患儿再赴医院洗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13:23:05
  八毛门

八毛门,2011年9月7日曝光,一个出生仅6天的婴儿无法正常排便,深圳市儿童医院建议做造瘘手术,全部费用需10万元;而学医的父亲陈先生拒绝了手术,到另外一所医院仅开了0.8元的石蜡油,即缓解了孩子症状。10万元手术费与8毛钱间的巨大反差,引起公众对此事的极大关注。

目录

事件简介
事件回应
事件再究
事件结束
医院及医生回应
展开

事件简介

  2011年9月5日龙岗一牙科诊所医生陈先生向媒体报料称:8月19日刚出生的儿子因腹胀,21日转入深圳市儿童医院,24日,医院出具病情告知书,告知孩子有肠梗阻、小肠结肠炎,疑为先天性巨结肠。建议进行造瘘活检手术,手术费超过十万。  陈先生签字拒绝手术,25日带儿子到广州市儿童医院就诊,称接诊医生开了八毛钱的药,“孩子就治好了,能吃能拉”。陈先生怀疑深圳市儿童医院过度医疗,要求医院撤销科主任,退还3900元住院费,赔偿10万元。  此事引发网上热议,基本上都是一边倒地指责医院。  事件随后引发医患信任危机,深圳市儿童医院多名患儿因“八毛门”事件影响,患儿家属拒做手术,导致病情恶化。  9月7日,深圳市儿童医院召开新闻发布会称,所有诊断治疗符合诊疗规范。患儿在广州和深圳是处于不同疾病阶段,当时要求患儿做造瘘活检手术有指征。10万元手术费用的说法是家长杜撰,医院从未提过,手术约需两万。  9月12日,该患儿因病情反复,再次进入广州市儿童医院治疗。  2011年10月20日,患儿在武汉同济医院小儿外科被证实患先天性巨结肠,已做手术。  “八毛门”舆论关注的焦点,由谴责“过度医疗”转为反思医患关系。

事件回应

深圳儿童医院

  深圳儿童医院倍感困扰。在“八毛门”事件曝光后,社会舆论一时间哗然,给该院带来巨大压力。  5日内接连出现了三起家长拒绝手术治疗的病例,而这在该院以前是非常罕有的。该院外二科任锋医生说,2011年9月10日下午2时,任锋接诊了另一名10岁的阑尾炎患儿,当时出现了局限性腹膜炎,符合急诊手术指征,但家长拒绝手术要求再观察两三天,还质疑“难道药物不能治好这个病吗?”医院只好继续每隔几个小时进行例行观察,而到当日下午5时左右,女孩症状明显加重,而直到晚上11时30分左右,孩子疼得满床打滚了,家长终于同意手术。在手术中,医生发现孩子阑尾已膨大至拇指粗,“再过几个小时就可能穿孔了”。  深圳市儿童医院无奈地发出呼吁,希望“八毛门”不要对市民的就医理念造成负面影响,医患之间要互相信任,通力合作共同面对疾病。

卫生厅副厅长

  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一直在微博上关注“八毛门”事件。廖新波认为“八毛门”不能直接和医德挂上钩,但公众对医院大检查、大处方的不满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大检查是存在的,主要分为四个原因:一是完全的大检查,为了奖金和医院的发展基金、人才发展和科学研究,因为政府的投入不足和没有投入,是医院走市场化道路的结果;二是医生为防止医疗纠纷发生之后的一种事前防范,是‘举证倒置’的结果;三是民众要求,尤其是有医疗保障之后的一种需求释放;四是有通过大检查来获取回扣,这是一种道德的问题。”  廖新波也承认“大处方”的存在,而且相当普遍,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缘于“以药养医”政策和政府的补偿政策、扭曲的医疗价格政策没有体现医生的知识价值所造成。  廖新波认为,“大处方”的存在也与“大检查”成因相似,而大检查更有市场,很多医院“盲目”地购买大型设备,有设备就有资金来源,就可以还贷,甚至可以分红。  但廖新波也提到,患者把不满和怨气全部撒到医院是不合理的,“不仅仅是医院的问题,更多的是制度的问题!”

医师协会专家

  中国医师协会医疗风险管理专业委员会副总干事邱蓬鹭表示:“一名医学院毕业生,从成为主治医生大约要6~7年的时间,进而成为主任医师,天梯是非常狭窄的。医学有其复杂性,因人因事因时因机构对病情有不同的判断。”  邱蓬鹭说:“医疗是稀有资源,更需要保护,否则对社会的伤害更大。全国340万医师队伍里,害群之马不超过1%。”  针对“八毛门”事件,她表示,建议陈先生先为孩子办理少儿医保,可分担一部分的医药费用,同时密切关注孩子的病情。她说,患者确实有权利去质疑,但是由于缺乏医学背景,很难听懂,即使有一定的医学知识,但是不同科室也很难体验,加上社会现实,本能对医生产生了不信任。  她表示,“这其实与医疗机构一直不太重视公共关系处理,医生和患者之间沟通缺乏相关的专业环节”。深圳是国家关于建立“医患纠纷社会管理体系”的试点,具体内容包括“医疗责任险”、“人民调解”、“第三方调解制度”等。而目前,深圳已经在全市12家医院设置了医调室,由司法局所聘请的专职人员作为中立方来调解医患之间的沟通,以避免双方的情绪化冲突。而深圳市宝安区已尝试在司法系统下建立“第三方医调纠纷专家鉴定库”,以保证医疗鉴定结果的公正客观性。

陈先生

  患儿家属陈先生在了解到有家长拒绝为孩子进行手术时深感不安。他本身也是医生,目前很担忧自己的案例加剧了医患关系的紧张,也影响到其他患儿家长的判断。他多次强调说,自己的案例只是个例,很担心其他不懂医学的家长不听医生的建议,而延误自己小孩病情。他说,“建议家长们还是要听医生的,我也是听从了广州医生采取保守治疗的建议,而不是自己下的判断。”  他说,深感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尽管不乏客观公正的报道,但是也有的是为了吸引眼球,令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已经治愈,“我的孩子并未治愈,而是目前根据广州专家的建议,实行保守治疗,如果被确诊为巨结肠,要等到孩子再大一点再做根除术。”。他说,不想再引起对深圳儿童医院的负面影响,但是他本人有选择医院的权利。  广州地区某三甲医院一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专家说,他从医30多年,以前医生在患者面前享有绝对的权威,患者一般都很相信医生。但近几年医患间的信任度却急速下滑,医患的信任危机不仅会影响到医疗秩序,而且反过来也会伤害患者,可以说双方两败俱伤。

事件再究

  9月12日,曾引发广泛关注的“8毛门”患儿因“腹胀严重,还影响到呼吸不畅”再次来到广州市儿童医院。(9月14日《信息时报》)而在此前部分媒体的报道中,这位原本被深圳儿童医院建议手术治疗并要花费高额医疗费用的患儿,最终被“有医学知识”的父亲带到广州市儿童医院就诊后,仅开了8毛钱的石蜡油便“治好了”。这一事件也被称之为“8毛门”事件。  广州市儿童医院接诊医生表示,虽然未最终确诊,孩子患上先天性巨结肠的可能性很大,这种病光靠灌肠是无法解决问题的,还是建议尽早手术治疗。(9月14日《新快报》)  医学界人士在与大众媒体以及公众打交道过程中,缺乏足够耐心,或是抱有过强的专业优越感,则是“8毛门”乃至于其他医疗新闻中专业声音缺位的根本原因。针对一些医疗事件,不谙医术的公众提出一些贻笑大方的质疑,这本是人之常情。可医界人士若因此就认为与公众乃至媒体缺乏专业讨论的基础,进而不屑解释、讨论,则必然会导致公众与专业人士间认知隔阂的进一步扩大。一位在微博上针对“8毛门”发言颇多的医疗界资深人士前不久表示“对于‘8毛事件’我需要检讨的是:过于执着,过于较真,过于率真。”这种话语间流露出的专业主义的傲慢,显然无助于公众媒体接收专业人士的专业看法。  诚然,“8毛门”事件所造成的巨大社会影响,与当下一些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受质疑的大背景也密切相关。只有医方,包括一些媒体等各方真正对自身的不足进行检讨和改进,才能从点滴间重树医患之间的信任,进而降低医患对立所导致的巨大社会成本。

事件结束

  9月18日,网友“热热的热干面”在微博中披露,患儿已经进入武汉同济医院小儿外科准备接受治疗。    

道歉信

10月18日,网友“李佳蔚的”在其微博中上传照片,内容为孩子家属陈先生的道歉信,其中提到孩子已经转危为安。  陈先生的儿子被确证为先天性巨结肠,10月19号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进行巨结肠根治术,28号康复出院,手术后宝宝体重增长一公斤。治疗费用为2万4千元。陈先生委托同济医院向社会公布了他的一封感谢信和致歉信。

医院及医生回应

  深儿主治医生:接受道歉,祝福孩子  发布会之后,本报与《深圳晚报》联动,与深圳市儿童医院取得联系,并找到了小强当时的主治医生——该院小儿外二科主任李苏伊。  听到孩子康复出院的消息,李苏伊“很欣慰”,并接受了家属的道歉。他现在最希望看到“孩子健健康康的就好,希望他早日康复”;“至于之前的的不愉快,既然已经发生了,也改变不了,就让它过去吧。”  “八毛门”发生后,李苏伊和深儿医院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李苏伊坦承,自己“多少受到了一些影响”,但同事的关心,朋友的支持,还有老病友“专门打来慰问电话”,都让他很受鼓舞。而且他从未怀疑过自己当初的诊断。他认为,患者对医疗的不理解、对医生的不信任都可能发生,但“只要在工作中按照规章操作,遵循相关程序,通过科学的判断,就不怕出问题”。  深圳市儿童医院回复  一、我们听到陈氏宝宝成功地实施了手术的消息,感到非常欣慰。希望孩子早日康复,健康快乐成长。  二、我院呼吁大家给予家长充分的理解和宽容,让孩子在安静的环境下安心养病,早日康复。  三、如果陈氏宝宝回到深圳,有医疗保健需求或需要后续治疗,我们医院将一如既往地为宝宝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  四、感谢所有媒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对深圳市儿童医院发展的关注,也感谢大家对我院工作的鞭策。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会进一步加强医患沟通,不断提高我院的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为广大少年儿童提供良好的服务。  深圳市儿童医院 2011.10.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