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十条:游山古村董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7 09:32:19

         游山古村,号称“千烟古村”,计有九百余户,二千八百多人口,始建于唐朝,规模扩大于明朝,原名浚源,源于明朝游山富翁董百万修建一条贯穿于游山村的浚源河。唐天宝年间有一彩凤翱游于村后的一座高山,遂将高山取名为凤游山,将此村更名为游山村。古时游山以经商开茶行而著名,鼎盛时期共有12家茶号。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述的“前夜浮梁买茶去”即在浮梁游山一带。从现有的村貌和一些遗迹可以看出,游山曾富甲一方。解放前,游山的茶行曾开到上海、江苏、广州、安徽、湖北、九江等地。

         浚源河呈太极图案,贯穿游山古村,村中尚存500多栋明清民居住宅,各具特色,分布于浚源河两侧,房屋型式多为二层穿斗式木构架,四周风火墙围起,青瓦坡顶,翘角飞檐,大门为石库门坊,上方砌筑门罩,水磨青砖门面,砖雕精湛。民居平面布置常为三开间,内分前厅、后堂、厨房,前后均有天井,堂屋内三间两厢,方柱石础,格扇门窗,青石板铺地。房屋梁坊、斗拱、雀替、护净、窗棂、门楣等处,采用浮雕、圆雕、透雕的手法,巧琢雕饰龙凤麒麟、松鹤柏鹿、人物戏文、兰草花卉等图案,使之形成一种清丽高雅的建筑艺术格调。

          函谷亭(下门亭)。建于明朝万历年间,亭名取自老子过函谷关而得道之典故,表现了游山自古村风淳朴,勤而好学之风尚,亭共有八个翘角上都卧有一龙。游山村有一个习俗,凡婚嫁都需经过此亭,迎亲的队伍在桥的那端等候,送亲的队伍到此时鸣响三炮,迎亲的队伍方可过桥迎娶。

      题柱桥。建于明朝万历己亥年间,经下门亭稍后。桥名出自西汉大文豪司马相如的一个典故。司马相如曾将一桥题名为“题柱桥”,其意为“非高车四马而不过此桥”,以勉励自己奋发向上非作出一番事业不可,游山将桥以此为名,其意是激发村民奋发努力。

       古门牌楼。历史悠久,造型独特,风格奇异,有极高的艺术鉴赏价值。做此门牌,其意是此房坐东朝西,房屋的夹墙厚达三尺,内中空,屋内冬暖夏凉,极为少有。

        会宾楼。此为古游山一官宦人家的会客楼,楼内装璜中西结合,楼梯及扶手为西式,包有铜皮。楼上屏风、门扇、窗户雕刻精美、细致,保存完好,并留有一榻床。

       清泉楼。此楼有一泉出自后山山壁,出水稳定,泉水冷冽清澈,烧沸泡茶则清香扑鼻。家中有宽厚的青石板铺设走道,砌屋的砖面上均能“本初”、“后其”字样。

      连枝楼。此楼层层转上,达四层,每上一层均错杂相连,二、三楼还铺有青石板,在楼顶可见游山一斑,原为一世家所建,建屋时为防子孙失和而分家,遂将房屋建成错杂相连结构,使子孙永远和睦相居。

      过关楼。此楼为兄弟便于往来而建,建在两屋二楼之间,以此加强兄弟妯娌之间的友爱和往来,摒弃“鸡鸣犬吠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思想,体现团结友爱的好习俗。

       忆旧客栈。原为游山一茶商的客栈,客栈前门为半墙,以格扇门窗出面,门窗上人物雕刻精细,富丽堂皇。

        一甲楼。唐天宝年间,董家万洪公自德兴海口迁至游山,生有八子,后又有二十四孙,万洪公将其子孙分为八甲,长子为一甲,此处为长子及其子孙所居。因人丁兴旺,家大业大,房屋极为庞大,屋内走道极长,并建有休憩、客房两用的小楼,可用于唱戏、说书、闲聊等,便于来亲访友居住。

         双钱过街。又名旗杆墩,自古游山村里家中有功名者则可在门前立一旗杆,这个地方就有两个旗杆墩。此地在夜间由于月亮在水面的折射可见两个磨盘大小的铜钱模形显现出来,钱身黑暗,此外则明亮,月明时更为明显。

       儒林桥。此桥建于明朝,游山原分为儒林世居和竹林世居两处,因儒林世居就在此附近,所以将此桥取名为儒林桥,桥的历史悠久,均为宽厚石板所砌,极为稳固。

       进士府第。此为董礼和所居,曾任河南许昌县令,为游山一望族,府第层层叠进,极为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