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上市法:元明易鼎之际瑯琊三大望族:董、丁、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18:06:03

元明易鼎之际瑯琊三大望族:董、丁、徐

诸城·董金荣/辑纂

明洪武初,始祖董兴适鲁时,或曰其偕表兄弟丁氏、徐氏(徐丁为姑表,徐董为姨表)相与迁居瑯琊。初,于瑯琊湾停留,后分处三方,董兴卜居诸城窑头(今胶南市尧头村),以渔为业;丁推卜居诸城藏马山之小天台(今胶南市丁家大村),以治箕为业;徐礼龙卜居凤墩庄(今胶南市大场镇以西的凤墩),以盐为业。

1.海州徐氏与凤墩徐氏

《海州徐氏后裔谱序》曰:“(宋末)昺世乱后裔四十七代孙善堂公由贡入监授封山西大同府知府,原将谱书载至衙中,……。善堂公遗体葬苏北海州云台山西坡老龟子口。又曰:“善堂公娶王氏子一:从圣。从圣公武进士出身,授封浙江金华府参军,妣诰封恭人秦太恭人,葬附女茔。子二:元文、元武。”

《海州徐氏后裔谱序》曰:“元文公行一,字效周,由贡授封福建固安县知县,娶丁氏诰封宜人。子三:仁龙、义龙、礼龙。长仁龙娶汪氏,居原籍海州云台山下徐家大村。次义龙娶周氏居苏北板蒲。三礼龙娶丁氏,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迁居至山东省青州府诸城县凤墩庄居住,经过明清两代繁衍遂发展成为巨族。”

《海州徐氏后裔谱序》曰:“礼龙公入山东诸城籍后改名讳“聚”,字复初。吾族将复初公改称“一世祖”。复初公乃吾始祖明辅公之第十五世孙。礼龙公之后人称‘凤墩徐’,实际上‘凤墩徐’即‘海州徐’之后裔,其世系行辈相差三辈。”

《海州徐氏二千来前五十世先祖简抄》:“聚,即礼龙公,字复初,行三。原籍江苏省海州市云台山下徐家大村,明洪武二年(1369年)迁居山东省青州府诸城县南乡凤墩庄,现址:山东省胶南县大场乡墩上村。娶方氏继丁氏子四人:子明、子盛、子友、子让。葬凤墩庄西凫园,暮前立石。吾始祖之始祖讳明辅,原籍系陕西长安府人,秦时为东海边郡长史,任满未归,遂入籍,绵延传至五十世孙六人(叔伯兄弟):仁龙、义龙、礼龙、智龙、信龙、惠龙至元朝顺帝世乱兼有红头苍蝇,伤人则死,礼龙逃往山东诸城县,信龙逃往河南太康县,皆入籍不归,终成巨族。吾一世祖之名聚,字复初,乃入诸城籍后更改之名字矣,非本来名字。”又,日照市莒县库山乡《徐氏族谱》载:徐氏祖,字礼龙,明洪武二年由东海十八村始迁诸城县,历三世徙莒逊峰庄,宣德三年析居徐家官庄。因徐氏在此垦种官田。故名。

《徐氏族谱·序》:“徐氏之始大公讳明辅,公原籍长安五陵人,秦始皇封为东海边郡〔据徐敏生注:东海郡,今山东、江苏交界处,郡府在现郯城县,现仍存有豹公墩一处,传为徐姓发源地〕长史(二世)。楚汉争峰,吾祖即罢官来回避秦乱,隐居海东云台山西坡徐家太平〔注:未名将太平改为大〕村(俗说当路),老守田园,修立宗谱,供奉云台,子孙世守,历代保存。至大宋末年,皇帝昺〔注:音丙,宋朝末代皇帝,公元1278-1279年〕世乱,四十七世孙讳善堂公授任山西大同府,将谱带至衙内,敬奉楼上。斯时,盗贼蜂起,将城攻陷,善堂公仅逃家属而已,不暇〔注:音霞,旧读虾〕他顾,因而谱被火焚失。先世名讳无可考证,后人修谱无法,大家公议立善堂公为宗。家之始祖善堂公生子一人,名从圣公。公又生子二人,长子元文,次子元武公。元文公生子三人,长子仁龙,次子义龙,三子礼龙(即迁山东诸城县凤敦之始祖也),改名单字聚字,复初公是也。元武公生三人,长子智龙,次子信龙,三子惠龙。仁龙公生三人,长子宝公,次子宽公,三子官公。义龙公生子二人,长子寓公,次子寅公(即迁山东莒南县徐家岭村之始祖)。智龙生子一人宣公。惠龙公生子一人〔注:查无此字,自造〕公。兄弟父子叔侄十三人,均在大明洪武二年〔注:公元1369年〕遭洪军赶散之难。公等逃到一棵大树下,计画〔注:谋划〕分散而逃,以免同伴被害。公等议定后会以何作凭,及后人叙过知系近支嫡派。公等仰面而叹分难之苦,不知后会何时,见树上有喜鹊巢一个,公等见景生情,均议定以喜鹊窝为计〔注:同记〕,并嘱后世知,系由喜〔注:“喜”字,未名添加〕鹊窝而来者即〔注:“即”字,未名添加〕是近支嫡派也。再叙洪军赶散之由。有宗人徐寿辉率部占据东海郡。朱元璋在皇觉寺出家后〔注:“后”字,未名添加〕,不当僧人,离寺招集英雄据守一方。后又率部来投徐寿辉部,一同义举。后因双方意见不合,发生恶感,竟将朱元璋之军全部改编,实欲害朱,以免后患。朱先觉其不良,竟乃脱祸潜逃,后与郭子兴、李文忠、徐达等,赖诸将用命,夺据金陵称帝。二年〔注:洪武二年,即公元1369年〕,政治达东海,帝旨下令徐寿辉率全部来降,辉恐帝记恨前仇,不敢来降,率部保守境土,坚持不降。帝〔注:指朱元璋。〕三令五申,奈辉势不敌,即瓦解。因此,郡民遭洪军赶散之难(俗说洪军〔注:洪军,指朱元璋的部队。因明祖朱元璋开国国号洪武〕赶散即此之谓也)。吾先祖同遭洪军难,东西南北迁逃,各自图安,世代年远,支派繁衍。失迷者更夥〔注:音火,即伙的繁体,意为多〕,虽嫡支近派视同路人。一脉失迷,真正可叹!木有本水有源,何况人乎!吾等有见及此,自民国十七年〔注:公元1928年〕春,约族人在赣榆县城内治鑫弟宅内,开全族会议,重修宗谱,以免支派永远。经诸族人赞成,当推选徐氏修谱办事处,正副主事,常务监视二人,调查员二人,财政股二人。蒙委余任调查员之责,即赴各县诸宗家处,调查世系行辈,叙清登册。年余,调查竣,共加入总谱者数县。复委余任编辑之责,录书谱册者五六人,计年余始完竣,即赴赣榆县署前怀人书〔注:“书”字,未名添加〕局石印。未半,因事变城陷,幸预计将谱稿运邑〔杜靖注:邑,指赣榆城。〕北钱家疃村密存徐贞祜窖藏,幸无损失。又拟定南北流一大行,排行字五十个,字起系明辅祖六十七世孙。排行字开列于后。 文明(德化)进大同,福国保安(天)泰。云风肇其光,庆新周万代。时贤广济美,循声自英迈。家在苏鲁兴,孔繁一世界。怀祖念厚图,群宗博以爱。”

2.海州丁氏与瑯瑯丁氏

《海州淮安卫世袭百户丁氏谱略》曰:“丁氏世居湖广武昌府武昌县,元末,天下大乱,始祖讳兴者以铁枪归明太祖,乙巳(1365年)十一月随康茂才都督巫子门杀退张士诚水军,丙午(1366年)四月,接应乌罗港,应征淮、泗、濠州等处,十月,复调徐达丞相麾下,随破旧馆,十一月,克湖州,并吴江,攻打苏州。次年丁未(1367年)九月,从取常州、无锡。十月,调太仓守御。洪武元年(1368年),从中右所校尉许旺,同年秋,随靖海侯吴植出海运粮,扑倭。因屡从征有功,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辛未九月,钦除淮安卫海州守御所,由长子贯世袭百户。兴之次子推,元末,自海州而徙琅琊古郡,遂为吾琅琊丁氏始迁祖。琅琊者,今之山东省胶南市琅琊台也。元明之际,兵马相仍,户口几尽。明洪武中,徙民实之。始迁祖推迁来后,于齐长城峰台以南,马耳山之东,海上分水岭以北,古郡琅琊台以西建村立业,号曰:“丁家大村”,即今山东省胶南市大村镇是也。始迁祖推初以织箕自给,顾精神力绝人,耕稼蓄牧,皆以心计纬之。季年,称饶裕矣。好济人之急,岁寝,罄资以赈,亦有天幸,未尝乏绝。治家有则,冠婚丧祭皆之承吾宗,至今守之。相传他精堪舆术,预卜五世墓地。”

《海州丁氏譜》曰:“丁氏世為荊族,居武昌縣。當元末祖諱興者,以鐵槍歸明太祖,從軍有功,洪武十三年除淮安海州衛百戶,長子貫世襲其傳至夢龍無子,嗣諸城峴襲職,次子推遠遷諸城始居東海上藏馬山之陽。”

《海州州谱序》:“兴祖自湖广武昌府武昌县从明太祖,屡征有功,赐西海守御所,世袭百户,即今海州丁氏也。兴祖二弟讳杰,任泉州府知事;兴祖三弟失讳;任山西保德州吏目,后人称吏目。斯时兄弟三人皆在海州南门家焉。吏目公之子讳永 即今海州丁氏始祖。永公自海州南门军籍调拨板浦时,嫡堂兄弟九人,而同胞三。长讳升(一名顺) 迁山东沂府日照县涛雒镇,为日照丁氏始祖;次讳昂 册名庠岁进士,后裔失考。其余嫡堂兄弟六人,贯公为兴祖长子,世袭百户;推公为兴祖次子,迁居山东青州府诸城县藏马山西之小天台山下家焉,为诸城丁氏始祖;泰公系杰祖之长子,明正统六年辛酉科举人,授户部主事;振猷公系杰祖次子,广公系杰祖三子,俱布衣;庆公系杰祖四子,岁贡生,明弘治元年任利津县知县。”

丁氏海州大谱表

公  子二( 贯、推)

子二(忠、信)忠(无嗣)子一()体子一 (轩)

子三(彦德、彦隆、彦福

公  子四 (泰、振猷、广、庆)

子一(元福)元福子一(士遴)士遴子一(轩)

振猷子一(元禄)元禄子一(士伟)士伟子一(轩能)

广(后裔失考)

子一(元寿)元寿子一(士俊)士俊子一(轩盛

吏目 子三 (永、顺、昂)

子一(英)

子一(照)子一(钊)子一(良儒)

子一(英)子一(铠)子四(佐、俊、保、儒)

丁昌燕先生考其始祖丁推曰:“诸邑在元明之际,兵马相仍,天灾人祸,瘟疫流行,户口几尽,土地荒芜。明洪武年间,始有迁民之举。明洪武二年,始祖推公自江苏省海州(今连云港市)迁山东省青州府诸城县东南海滨琅琊台(今属山东省胶南市),因不适生活环境,遂与同徙亲友业鱼盐者徐、董两族易地,定居藏马山西,白马河西岸小天台山下,立村为丁家大村。家祠门联为:“海岱门第,天台世家”,有此证互换居地而不为谬也。”

丁全来先生撰文《海州谱略小考·出身考》曰:“既然兴公甫入伍即参加水军,想必其乃渔家出身,然则其父母亦应无外乎渔家之人。否则,无法解释兴公为何一直在水军工作,从谅军到俞军,再由康茂才到靖海侯吴祯,皆系水军。当元之季,荆楚到处泽国,男女皆擅操舟弄水。鄱阳湖大战结束,兴公于泾江口陈友谅矢毙后被俞通海部俘获,即归俞麾下。俘虏在新军自然是‘阶级异己分子’,不会不受到歧视。譬如待遇、晋升等方面。想此亦我兴公久不获晋原因之一。俞通海于鄱阳湖大战之后第二年,即至正廿四年春正月丙寅之朔,被吴王朱元璋封为中书省平章政事。明年捣桃花坞,为流矢创剧身亡,年仅三十八岁。其所帅之部应被瓜分,而兴公所在被分到康都督茂才部。至正廿六年十月岁次丙午(公元1366年),为配合徐达之大部队作战,兴公所部又归徐麾下,一年之后调守太仓。洪武七年,兴公随吴祯‘出海运粮捕倭’,直到洪武十一年吴祯病逝后,夤缘至次年十月捕倭告一段落,被调守镇海卫。另据板浦丁氏谱记,洪武二十年兴公调海州守御所。不旋踵,二十三年即‘以老疾告’。”

 

3.瑯琊董丁徐历史渊源考

董丁徐身世

诸城董兴,家谱中其身世无载,仅述其于洪武初年自海州荡龙村迁诸城窑头。子三:彦德、彦明、彦能。经考证吾始祖董兴当为槀城董文炳一脉。由于世代仕元廷,在元明易鼎之际,隐匿身世以避祸。《赣谱》载:士选—才—杰—兴。兴为杰之子也。兴为武尧,杰乃为(敬)铨。

诸城丁推,丁兴次子,丁氏世居湖广武昌府武昌县,元末板荡之际,以铁枪投陈友谅军,友谅败亡,遂归朱元璋。推子三:彦德、彦隆、彦福。丁兴二弟:丁杰,杰—泰、振猷、广庆—元福、元禄、元寿—士遴、士伟、士俊。兴以上之家世亦无载,然而根据其世居之地为武昌县,其年代又在元明更迭之际,极有可能为元朝世家丁鹤年一族。《元史》载:“丁鹤年者,回回人。曾祖阿老丁与弟乌马儿皆世商。元世祖征西域,军乏饟,老丁杖策军门,尽以赀献。论功,赐田宅京师,奉朝请。乌马儿累官甘肃行省左丞。父职马禄丁,以世廕为武昌县达鲁花赤,有惠政,解官,留葬其地。至正壬辰,武昌被兵,鹤年年十八,奉母走镇江。”元亡后,丁鹤年为元遗民诗人,《元史》载:“鹤年自以家世仕元,不忘故国,顺帝北遁后,饮泣赋诗,情词凄恻。”可能因为这层极为敏感的身世,丁兴遂将其隐而不彰。

诸城徐聚,徐从圣之孙,徐氏世居原籍海州云台山下徐家大村。从圣武进士出身,授封浙江金华府参军。从圣子二:元文、元武。公又生子二:元文、元武。元文由贡授封福建固安县知县,娶丁氏诰封宜人。子三:仁龙、义龙、礼龙。在大明洪武二年〔注:公元1369年〕遭洪军赶散之难,三子礼龙迁山东诸城县凤敦,改名单字聚字,字复初。台湾同宗董增华先生曾研究认为:“董守悫也曾招降海盗方国珍,维系海道运粮的工作。此时,董兴的姑表兄弟徐礼龙为海道知事。”

综合上文,可以发现相关联的数对组合:董兴—丁兴;董杰—丁杰;董彦德、董彦明、董彦能—丁彦德、丁彦隆、丁彦福;董士选—丁士遴;董士元—丁氏的“元”“士”字辈;丁元福、丁元禄、丁元寿—徐元文、徐元武。可见在三代以内,董丁徐三家的名讳字辈互相交织融合。

董丁徐姻亲关系

董丁徐三家可能均为故元官属遗民,彼此之间可能有通家之谊。据传:徐与丁是姑表兄弟,徐与董是姨表兄弟。若论表兄弟之姻亲关系,当指徐礼龙、丁推、董兴三人之间。徐礼龙之父徐元文娶丁氏,此丁氏当是丁兴之姐妹辈,丁推之姑辈。董兴之父董杰当娶丁氏,此丁氏当是丁兴之姐妹辈,丁推之姑辈。徐丁氏与董丁氏当为亲姐或堂姐妹。值家国残破之际,董丁徐三表兄弟相与避地于瑯琊,诚如吉林通化徐瑞夫先生所言:董丁徐,岁寒三友也。

元廷内部激烈的政治倾轧,皇室内部你死我活的皇权争夺,槀城董氏始终岿然不动,其原因值得深思。槀城董氏世为元廷勋臣,功高与忠勤,固然是立身之本。但仅凭此,未必能解释历史的全部。我认为:槀城董氏可能与蒙元贵族之间存在联姻关系。比如《藁谱》所载董文炳娶赵氏、兀氏、谊氏、樊氏。其中兀氏很可能是少数民族女子,可能出自蒙古贵族泰亦赤兀惕部落;或者可能元蒙皇族女子,因为蒙古源于蒙兀室韦,亦译称蒙兀儿。董文炳长子董士元,一名不花,字长卿。不花为当时蒙古族人常见名,文炳三子中唯独士花另取蒙古名,必有其缘由;而且世祖忽必烈对其极为称赏。《蒙古秘史》载:合布勒汗联合泰亦赤兀惕部与孛儿只斤部,组成蒙古汗国。另外,谊氏也在汉族中也极罕见,可能与高丽或女真姓氏有关。由于蒙元与高丽皇室互通姻亲,能娶到高丽女子成为元廷官员身份的象征。

阿老丁曾资助世祖伐西域,赐宅京师;其弟乌马儿累官甘肃行省左丞。董文炳佐世祖,自然会与其有颇多交往,两家后裔存在联姻的历史渊源。若能挖掘到可靠的证据,证明瑯琊丁氏确实出于阿老丁一族,两族之间的许多迷团将涣然冰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