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斌 正经话:闻喜董氏探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10:25:16
三门峡董父第195世裔孙董振民于2008年3月11日整理
      2008年1月10日以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和西北地区东部出现了持续的低温、雨雪和冰冻极端天气,部分地区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这场自然灾害刚过,我迫不及待地踏上了闻喜董氏探源之路。3月3日一早,我乘车前往闻喜,经过夏县时我看到了矗立在路旁的《大禹治水》雕像,顿时浮想连翩,仿佛看到了我董氏始祖董父豢龙于董泽的情景: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蒲苇荡漾,荷花飘香,一条条蛟龙,或水中嬉戏,或空中翻腾,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驾着一叶扁舟,穿越在蒲苇、荷莲丛中,悠闲地驱赶着蛟龙……咯噔一声,车停了,售票员提醒我说闻喜到了。一下车,跃入我眼睑的是闻喜县城门面之一的最新牌楼,它庄严肃穆,华丽气派。我顾不上欣赏,大步走了五百余米,找到了闻喜县档案馆(局),急切地拜见了馆(局)长董英琴宗亲(也是我《华夏董氏通讯》编委)。她热情地款待了我,并让办公室王沛郁主任给我介绍闻喜董氏。顺藤摸瓜,我了解了更多闻喜董氏的相关情况。
一、闻喜古县名与董氏
闻喜是一块古老而有活力的土地,历史悠久,虞为冀州地,有鬷川为董国。闻喜县在山西省南部,在东周、西周时属晋国曲沃。战国时属魏,秦时改曲沃为左邑桐乡县,属河东郡。西汉元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刘彻巡视途经此地,欣闻平南越大捷,遂将左邑桐乡改为“闻喜”( 县人民广场上有此故事塑像), 至今有2100多年的“县龄”了。历代县城虽有变迁,其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闻喜县志》记载,“董父之董,董为邑,最古之姓且有关于古县名,故详释之”。“董父断为董泽土著,其后刘累学扰龙,亦封于董泽之滨。累为尧后,其国名‘唐’,土音不善读,开口音读‘唐’,只能如‘滕’而稍重,旁人听其音或误书为‘桐’,因‘桐’亦有‘滕’音,不然至商而地忽名‘桐’何由得此?然‘桐’亦或读‘董’,平声,抑为‘董’之转音。上古字少多借用,又无四声之分,似后说。尤近理,秦置桐乡,实包董泽而旧志。”
二、董氏的源头在闻喜
董氏是一个古老的姓氏。自帝舜赐姓,迄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源远流长,世代相传,世系繁衍,支派繁多。董氏家族上历夏商周,中经秦汉魏晋南北朝,下迨隋唐宋元明清,而今已有800万后裔子孙,遍布九州大地,为华夏大姓之一。然而,这样一个大姓,却起源于闻喜县东部一个叫董泽的小地方。
早在远古时代,闻喜县东部东镇、礼元一带,位于凤凰垣和峨嵋岭之间有一个周长二十公里的狭长湖泊,即古鬷川,又称董泽,现叫白水滩。闻喜古县志上就标有“董父庙”和“豢龙池”的位置。
董父,虞时人,黄帝裔孙,为舜豢龙。《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如是记载:“魏献子问龙,晋蔡墨(晋太史)答曰:‘昔有飂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能求甚嗜欲以饮食之,龙多归之,乃扰畜龙以服事帝舜,帝赐姓曰董,曰豢龙氏,封诸鬷川’”。这便是我国最早见诸史书的关于豢龙的记载。《说文》云:“董,薡蕫,从草,童声。”杜林注:“藕根。”段注亦作董。《尔雅.释草》云:“蘱,薡蕫。”郭璞注:“似蒲而细。”古“董”、“蕫”通用。《唐书宰相世系表》亦云:董氏出自姬姓,黄帝裔孙有飂叔安,生董父,舜赐姓董氏,封鬷川。”《左传》晋魏锜云:“董泽之蒲,可胜既乎?”杜预注:“闻喜县东北有董池陂。”
《闻喜县志》这样记载:“董氏,始祖董父,世居董泽。” “是鬷川即董泽,舜所封董父之国也。泽之名董,因所产藕根或蒲苇而得,又因‘鬷’为‘董’之转音,故又称为鬷水,而鬷水之畔称为鬷川,非因董父之封也。龙长水族,豢龙必滨水而居,人纵能训龙性,龙不易随人徙居,乃帝舜就其豢龙之泽,封之以地,又因泽名而赐以姓耳。故董父断为董泽土著无疑也,泽名为董氏得姓之源亦无疑也。”所以说,闻喜董泽为华夏董氏之发祥地,董父为华夏董氏之鼻祖。
传说龙非甘泉不饮,董父广寻天下,终找到鬷水。这鬷水东依凤凰垣,西傍峨嵋岭,南通涑水河,北邻鬷川坡,四面环丘,中间低凹,湖水甘洌,实为豢龙之佳地,于是便定居了下来。董父在此豢龙,从此鬷水更名为“董泽湖”,董父居所命名为“董泽里”(即现在的阜底村)。董泽湖莲花飘香,蒲苇荡漾,清流萦绕,蔚然深秀,所以人们叫做“董泽荷香”,为闻喜古八景之一。
闻喜的文人墨客在董泽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文,清初进士、福建左布政使、闻喜县东宋村人翟凤翥有诗曰:“董泽蛟龙窟,奎璧三萯昂。”清末虞乡知县、闻喜蔡村人李绣裳有诗曰:“豢龙客往池犹在,留得莲花唱采歌。”康熙年间闻喜知县沈光蠫有诗曰:“依伏董父泽,不复见龙过。”乾隆年间闻喜知县李遵唐作《董泽荷香》也有诗曰:“豢龙客去余香在,凭吊年年策骑来。”而“豢龙客”就是指董氏始祖董父。
目前,“董泽湖”那里有董父庙遗址,董泽书院,过仙桥旧迹,并蒂莲石碑和藕荷仙女传说,有观莲亭、晋公湖园等等,是一个以龙文化为主题的历史人文、荷花生态景区。董泽有古泉九眼:龙王泉、冒泉、大泉、小泉、蜜塘泉、王家泉、小河泉、古源河泉、景高河泉。泉水清澈,富含各种矿物质,终年恒温,是“董泽白莲”特殊水质条件。
“董泽白莲”,色如白玉、质脆渣细、皮薄多孔、粉香味长、营养丰富,生食香甜爽口,有梨香味,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矿物质,已有五千年的栽培历史。此乃虞舜时代的“董泽之种”。鉴于营养、水质、品种三个特殊条件,使其成为历史名产,经久不衰,目前这一宝贵资源尚需合理规划、开发,恢复其十里荷香的“董泽白莲”基地。
董泽湖景区交通通讯十分发达,东邻大运高速、二级、三级公路、闻绛二级公路和南同蒲铁路,非常方便各地游客。特别是此地盛产莲菜,夏秋两季80万平方米的白水滩,两岸杨柳成行,十里平湖荷香,龙的故乡融于莲蓬荷香之中,冬天董泽湖的藕,食用滋补皆佳,目前,经加工而成的绿色食品“香脆莲”已畅销晋陕豫等省市。董泽湖正在成为经济调整中的特种经济旅游区。
三、 闻喜董氏的发展历程
闻喜董氏世居鬷川,滨蕫泽。晋杜预注、《左传》云:“鬷水上皆董姓。”清光绪元年(1875年),员外郎杨深秀、州判潘梦凤在闻喜寺底村掘出北周保定二年(562年)的“檀泉寺佛像座”,该座三面有字,邑子列名多为董姓,足见当时董族甚大。据《元和姓纂》记载,唐代董氏有四个郡望,即:河东、陇西、弘农(今河南灵宝)、范阳(今河北涿州)。而“河东”就是以闻喜为中心的河东郡。
在董氏故里(即现在的阜底村)、龙王庙旁,有董氏宗谱碑楼,碑立于金大定十一年(1171年,金大定系金世宗年号,十一年即宋孝乾道七年,高宗南迁,而河东之地皆隶于金,故碑之名仍遵古号)九月十一日,由进义校尉董洪、董才等七人立,彭城刘若虚作序,西河靳氏书丹。碑上记有闻喜董氏第一世董时中在唐之季,由唐历五代,至宋而南迁,三河之地,始为辽所有,后复为金所据,故碑记之铭,全类夷风。自先祖隆而下,共有十二世,其户籍分张,有适绛州城南,有适绛县勃村、乔村,有居上泉南庄,有住长鼻庄者。
刘若虚在《宗谱图记》中写道:“近以年龄寿考,以擒捕寇盗,受朝廷爵命者,不乏其人。”但董氏宗谱碑中没有注其名。清康熙间董景永认为,“我祖先,于大宋南迁,浮云富贵,故为之隐其名欤。”蕫斐然在《重修宗谱楼叙》中感叹道:“其间岂无爵禄显荣之士,文章瞻蔚之儒,润屋之巨富,仁寿之耆硕,以及慷慨智谋之杰,忠厚积德之彦?惜乎!谱牒不传,芳名淹没。”
董斐然在《董氏创建祠堂纂修家谱始末》中记载:“李唐之季,村有三董,厥东属绛,中西皆闻。西董之祖,德邵郡邑,名著一时,孙姓蕃衍。”“元末明初,西董之裔,又分南西而为二矣。南董里号青中。”《旧县志人物列传》记载:“泽之上村,以董为名者,如东董、西董、中董、董家庄,有四五处,东董即今绛县仇张里,中董则仍右号,西董即今郝庄。”明洪武三年(1370年),闻喜县城设四坊、农村设五乡,东部即为清通、董氏二乡,可见明初董氏在闻喜东部分布之广、人口之多、地位之重。民国七年(1918年),闻喜县仍有董村、董家庄、中董村等以董姓为名的村庄,全县多半的村庄都有董姓。据1990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闻喜县董姓为4307人。
康熙乙巳年(1665年),里人杨岱为董氏碑楼撰写柱联:“谱牒详明,由三董以前,观四千年绵历,鬷水古封,木本水源思旧烈;规模赫奕,自金元而后,阅五六次重修,陇西雅望,椒聊瓜瓞振彩声。”高度概括了闻喜董氏的发展历程。
而生活在董泽湖畔之董氏,其后裔绵延兴盛、支分派别,各成大家。金大定年,彭城刘若虚在《董氏宗谱图记》中说:董氏后裔,“或隐而为农,或迁徙而适遐方。两汉之际,传授弟子者有强项令尹(董宣),搏击豪强者见于传记,世有其人。”,“夷皆姓董,而族源延远,皆宗于此(闻喜)焉。”旧县志记载,“按《唐书宰相世系表》,董父裔孙辛有(周大夫),子孙分适晋有董狐(晋太史,史称史狐。孔子赞他: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裔孙(董)翳,初为秦吏,后降楚,项羽分天下,立翳为翟王,都高奴,子孙遂居陇西(今甘肃东部)”,又有徙广川(今河北枣强东)、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南郡(今湖北枝江一带)各地。“董仲舒少子之孙自广川徙陇西,裔孙徙河东”,重回故里。
四、《董氏宗谱》碑楼的修葺
闻喜县档案馆馆藏的闻喜家谱共50种272卷之多。珍贵的有出过59位宰相的裴氏家族的《裴氏世谱》,有以南宋抗金名相赵鼎为始祖的《赵氏谱牒》,有“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杨深秀家族的《杨氏家乘》等。而《董氏家谱》仅存一册,且前面的序言已破损殆尽。从里面的内容来看,应在康熙十八年(1679年)二月后所修。村庄沿革、旧宗派图、世系表、宗派图、人材、嗜硕、节烈、碑楼、祠堂、坟墓、艺文等记载详尽,闻喜董氏次序分明。
《碑楼考》云:“碑楼(在现在的阜底村)之建在龙王庙左。”《旧宗谱图记》所载,“屡巨盗攻掠,变乱频仍,谱无别本,失传不全,或为兵火所烬。”“几不能保全,故将世系细镌刻石,庶使子孙人人省记传示。”
自金大定年后,闻喜董氏后人十分重视宗谱碑楼的修葺,以此彰显闻喜作为董氏本源的标志。明至清初的三百年间,宗谱碑楼修缮达六次之多。据《董氏家谱》之《重修始末》记载,明洪武十年(l377年),国子监生蕫溥室人宋氏领其弟、子、侄五人重修碑楼;成化十九年(1483年)七月,董鼎等二十四人重修;万历三十九年(161l年)三月,董朝年等七人重修;次年(万历四十年161l年)建立碑记,自先祖时中而下共十有一世后,因字迹多舛义,未续正,乃于康熙初别选良石,镌造世系,将是碑前迹尽毁复造,康熙初重修之叙;清康熙四年(l665年),董旺等十二人重修历年既父屋宇多罅折毁不堪者十之八焉合族之人鸠工庀材重为修建因其旧址加以前廊而规模视昔为壮丽矣;康熙十一年(l672年)四月,董旺等十四人重修;康熙十八年(1679年)二月,董振世等九人重砌碑楼内外砖墙。足见当时董氏宗派昌大,由是习俗训化,往往好书史,知礼义,产业优厚,户籍居先,家风好事,人物多贤。这正是董氏自古至今续谱不辍的主要原因。
五、阜底村的“豢龙祠”遗址
董泽里是董氏家族的发祥地,自舜赐姓董父,迄今已四千余年,世系繁衍,源远流长。缘于董父豢龙,故董氏家族的堂号有豢龙之说。董父后裔为弘扬祖德,激励后世,在祖居董泽里建有“豢龙祠”一座。
据《旧县志人物列传》记载:“盖龙王之必董父之祠也。董父为舜臣,当洪水汛滥,蛇龙居之,而民不安息,父有扰龙之功,谓之龙神,故建庙(祠)于此。碑楼建于左,庙之右为祁午将军祠,(董父祠)正殿中神像,中为龙神,东为龙母,西为龙女,父老相传为董姑,盖绛邑湫池山有龙神祠,为邻邑祈祷之所,吾庄相传为董姑山,绛人称吾庄为母家,则此神之为董父理当无疑也。”
祠庙位于村南观龙阁前,座北面南,占地面积二亩余。祠内北边建有“圣母殿”,内有董父之女塑像(女及帝妃,俗称娘娘),前有献殿;东侧建有“董父殿”,内有董父塑像;西有董氏碑厅,内有“董氏宗谱碑序”;南有戏台一座,戏台两边有庙门各一个。东门内有廊房三间,放董父轿。庙门外有“五龙壁”一座。庙对面南堡高阜建有“观龙阁”一座。村西南有龙门桥,驿道旁有董父亭一座,内有“董父石像”一尊。西城外驿道旁有“虞豢龙董父故里碑”一座,“宋赵丰公故里碑”一座。
随着千年的岁月流逝,董泽湖的沧桑变迁,观龙阁、董父亭、龙门桥、五龙壁,尽毁于兵燹。豢龙祠在土改时被拆除,董父故里碑在杨家园修水库时被取用,赵丰公故里碑被用做了机座(现已找回)。目前,《董氏宗谱图记》碑仍在,内容已看不清了,而《董氏家谱》上有摘录,只是大意。此外还珍留的有阜底村“董父画像”“董父塑像”、“观龙阁”、“五龙壁”、“虞豢龙董父故里碑” 、赵丰公祠的“董泽书院”、 “赵鼎故里碑”的历史照片。
为祭祀董父和开发享用这里的历史人文资源,沿湖各村集资在湖东岸(湖村南,仓底北),依董泽故里豢龙祠的格局和规模,创建了董父庙。《闻喜县志》、《董氏家谱》均有记载,董父庙建于五代周显德五年(958年)。金天眷二年(1139年),县丞贾葵改正神位,有记;元后至元六年(1340年)重修,县尹张敏记;明隆庆六年(1572年)重修,明太祖之孙山阴王记;崇祯十四年(1641年),知县刘芳久改建;清顺治九年(1652年)重修,邑人王振騈记。庙内增建了“钟楼、鼓楼”,减少了“五龙壁”。历时宋、元、明、清,几经修复,庙宇保存完好。《闻喜县志》有绍圣四年仓底村的《董父庙柱础》、天眷三年仓底村的《董池神庙记》、至顺四年阜底村赵丰公祠的《董泽书院记》的记载。董父神庙的创建,乃沿湖居民的一大盛事,每年三月三至十五在这里逢庙会十余天,这就是闻名三晋的“清明会”。
庙会期间,来自四邻乡县,河东各地及西安、开封、洛阳、京津等地的大贾商旅、游人骚客云集,背负肩挑、车水马龙、络绎不绝。董泽湖畔,商点似海,叫卖声此起彼伏,游人如潮,欢叫声近呼远应。还有艺人卖药,揽客声狂滥喊;马戏杂耍,表演声喧嚣嘈杂,好不热闹。每年逢庙会,特邀施名戏班演出四天大戏助兴。庙规约定,白天从董泽里豢龙祠,鼓乐队前导,八抬大轿把董父塑像沿官道(道旁立有石刻:官道丈二),抬至清明会看戏,晚上戏班跟着“董父”返回故里唱戏。这就是董泽湖畔妇孺皆知,有口皆碑的清明会唱大戏的“四天八倒台”。
清明庙会延续数百年之久,直至日寇侵占董泽而中断。
六、《董父豢龙记》——中华第一传说
《闻喜县志》记载:闻喜境内共有古人类遗址三处,其中董泽遗址就在董泽湖边的官庄村,正好与董父豢龙的地点相吻合。湖之西有“营里村”,原名“豢龙庄”,湖之南仓底村建有董父庙,可惜已毁于兵燹。另外,《左传.鲁昭公二十九年》有公元前513年秋,“龙见于绛郊”的记载。绛郊,即今新绛一带,为古晋国之都城,是为闻喜邻县。1959年在吕梁山区的石楼县出土—件青铜觥,考古专认为是夏代遗物,铜觥上就有两条巨型鳄鱼纹样——龙的装饰图案,在汾水流域不断有鳄鱼化石的发现,也佐证龙确实频繁活动在以闻喜董泽湖为中心的汾河流域。
由此可见,董父豢龙的传说绝非杜撰。“龙兴董泽”,不是子虚乌有,确有史料可查,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佐证。
董父豢龙的故事,是历史最早的龙的传说。李承恩是个三十年前因双目失明而离任的小学教师,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经过数年努力,完成了《董父豢龙记》一书。在他的《董父豢龙记》里,还反映了天龙的内部的一些生活画面。既使这个神话传奇故事纯属劳动人民的幻想,但给人们可信度、依赖感是不可质疑的。如果有人认真起来,追究董父豢龙是否真有其事,那我们只可以用董父庙正殿前的一副木刻楹联作回答。上联:“有封侯,有封伯,未闻封父”(当地群众传说,董父姓董名泽,父是其官名,相当于宰相);下联是:“不养禽,不养兽,何以养龙?”据说这副楹联是几百年前的一县官所撰,他对董父豢龙就持有怀疑。但无论如何,龙确实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数千年来受到炎黄子孙顶礼膜拜,华夏子弟皆以作为龙的传人而自豪无比,龙文化已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财富,从这个观点出发,宁愿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弘扬龙文化,就是要赞颂、学习和发扬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创造的龙的精神和品格,塑造我们伟大的民族形象,使得炎黄子孙长久地浩然傲岸于世界民族之林。
七、闻喜精神家园的守护者
董父豢龙的故事,千百年来一直在民间流传。董父是舜帝时代著名的豢龙家,他所豢养的龙,很可能就是我们现在所养的鳄鱼、大蜥蜴一类爬行动物。这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已具有较高的饲养动物的技能。
董父豢龙是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又一次伟大壮举,把人类从动物界中彻底分离出来,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为纪念董父豢龙,先祖们自然而然把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确定为“豢龙节”。董父豢龙具有自然图腾性,因为董父豢的是中华鳄。董父豢龙的故事还具有社会和谐、科学认知、历史传承、审美艺术、旅游开发等价值。
今天的闻喜西湖广场上,仍然屹立着一座五六米高的汉白玉董父豢龙像,供人们去瞻仰、去凭吊,它也成了闻喜作为“龙乡”的象征。看了西湖“龙腾阁”上的“董泽荷香”壁画(闻喜古八景皆有),又让我们想到了董父悠然自得地豢龙于碧波荡漾的董泽湖上的情景。作为董氏之本源的闻喜,正充分利用这一品牌优势,把董氏文化与龙文化结合起来,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董氏文化牵线、以经贸旅游搭台,起到了凝聚族群、发展经济、构建和谐闻喜的作用。
参考资料:
1、《董氏的源头在闻喜》(王沛郁)
2、《闻喜县志》(闻喜馆藏)
3、《董氏家谱》(闻喜馆藏)
4、《阜底村的“豢龙祠”遗址》(闻喜县阜底豢龙文化协会)
5、《董父豢龙记》(中华第一传说,刘志伟、李承恩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