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99游戏社区:河南担保行业爆出资金链断裂危机 到期资金无法兑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4 06:07:55

河南担保行业爆出资金链断裂危机 到期资金无法兑付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28日 23:26  经济观察报微博

  刘金松

  “每次担保公司把钱打回来,我都放在账上‘暖’两天,就是怕资金出现危机,但最终还是没躲过去。”郑州市民马军(化名)说。他将资金交给河南当地的两家担保公司打理,但两家公司都先后出现了到期资金无法兑付,老板“失踪”的局面。

  民间借贷市场风声鹤唳之际,河南担保行业也相继爆出资金链断裂危机。自10月中旬以来,已先后出现圣沃、宝银、宝源、新通商等担保公司到期资金无法兑付。

  圣沃担保事件已由郑州警方介入,成立了专案组。包括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在内主要负责人已被控制;河南宝银担保从10月18日起,大门紧锁,人去楼空,老总谢国银失去联系;宝源担保则留下两名副总,应付每天上门追债的投资者;新通商在与投资者沟通,希望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还款方案。

  对于民营经济并不发达的河南而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担保融资市场,被当地经济界人士寄望成为活跃民营经济发展的助推剂。但此次危机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让当地政府对这一行业重新定位。来自市场的压力及政府的重拳整治,将使这个在当地刚刚繁荣起来的行业,面临一次生死考验。

  危机

  在外打拼多年的马军,从去年开始回到郑州安顿下来。买了房、投资两间商铺后,在今年初,将剩下的60多万元资金放到了担保公司,月息一分五到一分八。

  前期的收益还算比较稳定,每到约定日期,担保公司都会将利息按时打到账上。即便如此,马军还是很小心,在一些1-3个月的短期投资项目结束时,他一般不会直接续期,而是要求担保公司将本金打到自己账上,放上一两天,用他的话说,就是要“暖一暖”。

  到了9月份,情况开始出现变化,原来准时兑付的利息开始延期,媒体上关于温州老板因资金链断裂而“跑路”的报道也开始增多,马军说他一度想把资金抽回。但此时担保公司允诺的利息也不断提高,从原来的月息1.5-1.8分提高到1.8-3分,参与短期拆借的收益能达到月息1毛,相当于年收益率120%。

  马军打算再等一等。10月8日,马军放在宝源担保的20多万投资,再次遭遇利息兑付延期。担保公司承诺说,两天后即可兑付。10日早上,马军查询银行账户时,发现资金依然没到账,给客户经理打电话询问情况,对方推托说下午两点,然后是下午4点、8点,直到晚上12点,也没有最终结果。

  马军第二天赶到公司时发现,其他遭遇延期的投资者也都聚集在公司讨说法。投资者最终得到的还款方案是,分三次返还:10月17日开始打第一批款,返还所有到期款项的30%;月底再还30%;11月10日,一次性返还剩余的40%。

  但到了16日,款还未到账。投资者代表和宝源公司总经理宋喜军联系,其电话一直无人接听。第二天赶到公司一看,只剩一个前台在值班。在宝源公司办公室的墙上,贴出了一份名为《宝源公司解决方案》的通知,主要内容有两条,首先是解释公司总经理宋喜军的动向,“深圳客户承诺7日内有一笔现款到账,宋总在做监督催款工作。”其次是承诺每天下午六点向客户公布公司负责人动向及催款情况。

  有投资者建议将赶回来解释情况的两个副总“堵”在办公室,直到宋喜军现身为止。马军觉得应该派代表“跟死”这两位负责人,他放有资金的另一家担保公司,投资者就凑钱雇了代表,跟踪公司老板,防止玩失踪。

  在担保公司内部,老板是否来上班,也成了近期关注的焦点,一位担保公司员工透露,“公司的真实情况,我们心里也没底,很多员工在里面也投了钱,看到老板在,心里就踏实点。”一位当地担保公司老总则自嘲说,现在轻易不敢坐飞机,怕电话打不通,在投资者中引起恐慌。

  政府也开始对一些担保机构老板进行特别“关照”,违规业务量超过5000万的担保公司,相关管理人员将被限制离境,其资金所流向的企业也被列入监控范围,防止转移资产和“跑路”。

  野蛮生长

  10月20日晚上,在宝源公司内部,一位尚姓负责人为了证明自己并没有“跑路”,不得不拿出随身携带的登机牌,证明他“消失”的这几天确实是到外地催款。

  从他介绍的情况看,回款情况并不乐观,催促的3个回款客户,一家为巩义的铝土矿企业、一家为多晶硅原料生产企业,另外一家主业不清。从金额来看,三家借款均在百万左右,共计不超过300万,距离8000余万的放贷资金总额相差较远。

  在国内的担保行业中,坚持“一对一”、“不摸钱”和“透明操作”的“郑州模式”曾获得广泛认同。该模式也被看作是吸取了民间借贷中温州“地下钱庄”模式和以青岛为代表的中介模式之长,即担保公司为借款人和放款人牵线,由双方直接签订借款协议,在借款人无法按期偿还到期资金时,由担保公司代为偿还,并从中收取相应担保费。

  而从目前爆发兑付危机的担保公司情况看,“一对一”、“不摸钱”和“透明操作”三原则早已被突破。已有警方介入的圣沃担保,至今尚未公布资金去向,期间传言与之有资金往来的郑州宇通集团,已在公司网站上发布了声明,“集团及所有下属企业均未向任何外部担保机构直接或间接借入任何资金。”另外一家被传借了资金的洛阳工厂,投资者实地考察后发现,已荒废多日。

  圣沃担保一位高姓投资者表示,他根本没有去过圣沃,是另外一家担保公司的客户经理告诉他说,这家的利息比较高,推荐他放一部分资金过去。他连合同都没去签,就往客户经理发来的账号上打了10万元。

  在郑州担保行业从事多年融资业务的张飞(化名)表示,“担保公司之间的激烈竞争,把投资者的胃口都吊起来了,达不到两分的融资项目,都少人问津。”

  据其介绍,2008年之前河南担保业相对比较稳健,利息多在1.3分左右。上轮金融危机后,河南的担保公司数量飞速膨胀,从2008年底的318家,增加到2010年底的1640家,注册资金也从83.9亿元增长到542亿元,以每年翻番的速度膨胀。

  在张飞看来,此轮担保公司快速膨胀,一方面是金融危机后,中小企业普遍资金紧张,融资需求增加。另一方面是从2007年开始的股市大跌,对民间资金产生的挤出效应。

  不过在利息回报不断推高后,担保公司的资金来源更加多样化。从郑州警方介入圣沃担保后掌握的情况看,有都市村庄拆迁补偿款放进来挣快钱的,有向银行抵押房屋吃息差的,也有90后套取信用卡资金放进来“钱生钱”的,也有把养老钱投进来升值的……河南本地担保界人士甚至认为,这其中也有从银行流出的资金。

  打压不是办法

  频繁爆出的担保公司资金链断裂危机,不仅让整个行业紧张,地方政府也是如临大敌。日前召开的河南省担保行业工作会议上,针对河南担保行业可能出现的系统性风险,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一旦启动,政府人员将第一时间组建工作组,开展维稳、登记、清算、兑付等工作,并按照先小后大的原则制定兑付方案以保证大多数群众的利益。

  不过担保公司的“大户”们往往比政府出手更快。据宝银担保公司一客户介绍,宝银担保公司老总谢国银并非“跑路”,而是被大户软禁了。期间,散户代表还和大户之间上演了一场“董事长”争夺战,都希望在资金没有结清之前,将董事长控制在自己一方。

  作为行业主管部门,河南省工业信息化厅从去年底即开始对各类担保机构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集中规范整顿,提升准入门槛,合格后,颁发全国统一的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

  今年7月份下发的《河南省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中,则又关上了担保公司“理财业务”的大门,在融资性担保公司不得从事的业务中,即包括:受托发放贷款、受托投资。

  河南省金融学会秘书长张树忠认为,如果是按照这个规范去做,恐怕大部分民间资本、私营资本都会退出,因为不做理财、投资赚不到钱。如果仅仅和银行合作做银保业务,由于银行非常强势,出了风险都是百分之百让担保公司承担,但给担保公司的手续费又是比较低,“风险和收益不对称”。

  现在,河南的政府官员一提民间金融、担保公司,更多是担忧其可能带来的风险。但在张树忠看来,当前最紧迫的问题就是政府需要对这些民间金融、借贷有一个清醒的、正确的认识。他其举例说,现在包括鄂尔多斯(15.10,0.64,4.43%)、温州都在考虑规范性管理的问题,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光靠传统的理念来进行打压,一方面是打压不下去,再一个打压了只会对经济发展、经济增长带来负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