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舒尔茨乳胶漆8213:洋思教学(一) - 春林-教育-思考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19:48:24

洋思教学(一)

洋思经验 2008-12-24 18:40:47 阅读658 评论0   字号: 订阅

 

走在新课程前列

——泰兴市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改实验

 

王增昌  王敏勤  张翠玲  佟  强

 

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1995年即探索“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蔡林森校长说,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我们学校的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就是要求教师采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中,精心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不断探究、解决问题;对于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必须是“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我们这项教改实验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来的。虽然当时还没有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但我校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完全符合新课程理念的,  《人民教育》1998年第8期介绍了我校这项教改实验。

有些外校教师没有真正理解新课程理念,学习洋思经验也没有掌握洋思教学改革的精神实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学生自学放任自流,无明确的学习内容、时间、方法、要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学得不紧张,影响了效果;二是提了不少问题,但由于问题过于简单,有的问题书上就有答案,这样并不能激活思维,学生没有探究的兴趣。三是组织学生讨论没选准问题,有的问题学生自己能解决,没有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当然学生也就没有合作学习的欲望,教师对合作学习又缺乏指导,如培养合作精神(虚心学习、热情助人),教会合作方法(分工合作、各负其责)等。这些做法,都是课改的形式,而不是新课程理念的本质,因此,课改要“打假”。

目前,一些课改试验区的教师反映,实施新课程是必要的,有利于素质教育的落实,但是我们按新课程要求进行教学,不但课堂效率低,而且考试成绩也比原来降低了,这是为什么?针对这一问题,蔡校长说,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旁征博引地讲了很多课外的内容,教材中重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却被忽视了,这必然要影响教学效率和成绩。我们学校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读教材,然后就围绕课文后面的“探究、练习”提问题,让学生讨论解答,而不像一些外校教师,一段一段地分析课文,把学生已经明白的问题翻来覆去地讲解,把一篇课文讲得支离破碎。这样既浪费时间,又容易引起学生厌学,他们在课堂上不研讨“探究、练习”,而是作为作业留给学生课外去做,这样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外负担,而且还引起学生反感。我们学校的教师是在课堂上把“探究、练习”解决了,课下不留作业,让学生去看相关知识的课外书或者在网上搜集课外知识。这也体现了新课程拓展教材的理念。

关于教学质量问题,蔡校长说,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重视“双基”教学,  《基础教育课程纲要(试行)》明确要求:“在传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关注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要力求自然而然地渗透,而不是脱离“双基”教学另搞一套,如果“双基”学得不扎实,当然要影响教学质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关键一一自学指导“四明确”:明确时间、内容、方法、要求

世界上最复杂的问题也往往是最简单的问题,当你对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可能觉得这个问题又非常简单,教学也是这样。多少年来我们就一直在思考在课堂上如何教的问题,围绕着如何教的问题,我们总结了很多教学方法和艺术手段,仍然觉得不够理想,没有解决教学的根本问题,即如何启发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洋思中学的课堂教学却证明了一个道理——最好的教法就是不教,应验了叶圣陶先生几十年前说过的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

洋思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很简单,也很好操作,只有八个字:“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既是课堂教学的模式,也是教学的原则。每一部分的内容,都要做到“先学后教”,包括理化生的实验课。也是让学生自己看书操作,教师不必演示。每节课都要有15—20分钟的随堂练习时间,教师不能借口这节课内容多而不让学生练习或者减少练习时间。

“先学后教”包括三个环节,明确目标、自学指导、检查点拨。上课开始第一个环节是“明确目标”,教师用投影(或小黑板)出示这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按照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设计的,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如初中数学讲《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学习目标是1、经历平行四边形有关概念的探索过程、培养探究意识和合作交流的习惯。2、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性质,并能运用性质解题,发展推理能力。因为学生都看得明白,教师就不用解释。

第二个环节是自学指导。教师仍是用投影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指导要做到“四明确”:明确时间(用几分钟);明确内容(学习教材的第几页);明确方法(在自学时要运用什么方法);明确要求(在自学时要思考哪些问题、准备教师检查)。只有做到了四明确,学生才能高效率地学习。首先是明确时间,蔡林森校长说,自学的时间要紧张,不要太宽裕,要让学生有紧张感。自学的时间是根据自学的内容和难度来决定的,如讲初中课文《桃花源记》让学生自学8分钟:讲初中数学《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学生自学3分钟。在规定的自学时间内教师不能随意打断学生的自学提前进行下一个环节,更不能在学生自学的时候干扰学生的自学。比如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些练习题,那样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一看到黑板上的练习题就会放下书先做题,所以老师不能做干扰学生自学的事情,一定要让学生安静专一地自学完规定的时间,不能走过场。在这个时间教师也不要辅导差生或个别学生,因为会影响到别的同学自学。自学的内容大有文章可做,不是什么都学,而是有重点地学,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要学习重点的内容。自学后一定要检查,这样学生才能有紧张感。一堂课上得好不好,就在自学指导这几分钟的时间里。自学的方法和要求要具体,便于学生操作。还如讲《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自学指导是:“用两张能重叠的三角形纸片,将它们相等的一组边重合,可拼成什么样的四边形?有几种拼法?3分钟后,比谁能拼出图形,能说出什么是平行四边形,并会表示平行四边形。”

前边这两个环节是“先学”的内容。第三个环节是“检查点拨”。教师根据“自学指导”中的具体要求,检查学生的自学结果,比如语文课让学生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数学课让学生做练习题。有的学生做错了别的学生来纠正,在纠正的时候说明什么地方错了、为什么错了、怎么改。在学生说和做的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点拨,这是“后教”的内容,这里的“教”也不是系统讲授,而是“点拨”的意思,所以一般只用几分钟。洋思中学的课,教师基本上不系统讲授,主要是组织学生自学,真正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化——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发者、引导者。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过去是由老师来做解答,现在也大部分是由学生来相互解答。在板演时要尽量让差生板演,便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把差生的问题尽量集中到黑板上。学生的错题也是让学生自己改,教师不要迫不及待地纠正。另外学生自学和讨论会了的问题老师统统不讲,一堂课学会了90%,老师就讲10%的内容。只有学生不能回答的问题教师才解答,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在课堂上基本上做到了不教。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规律,学生刚学过的东西最容易遗忘,所以在课堂及时复习巩固新学的东西很重要,我们一般的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但由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在课堂上讲满堂,学生没有时间在课堂上练习,所以洋思中学课堂模式的第四个环节是“随堂练习”,并要求每堂课练习的时间不能少于15分钟,一般在20分钟左右。这是“当堂训练”的含义。在练习时要求学生独立、限时地完成,不能抄袭和看别人的作业,书写要规范,要像考试一样,每堂课都是一个小测验。这样就会训练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从上课到下课都要紧张地自学,紧张做作业。课堂效率肯定就高了。以往的课后作业有个弊端,就是学生做题的效率低,没有自控能力的学生往往边做边玩,本来一个小时能做完的题有的学生要用2、3个小时。另外有的学生遇到难题就问同学、问家长,甚至直接抄袭同学的作业,虽然作业本上满纸对号,但在考试时却不会,这是传统作业的弊端。而洋思中学要求学生独立、限时、准确、规范地做完题,学生作业教师要做到当堂批改,这就是所谓的“堂堂清”。

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机制一一备课制度;听课制度;评课制度

走访期间,笔者听了两节课,一节是由周桂海老师执教的《分数的乘除法——分式乘方》。8:20上课铃响,教师首先用投影仪出示学习目标和自学内容。紧接着就是学生自己读教材,看例题,教师巡视(10分钟);8:30学生到前面板演习题,师生一起检查、纠错 (7分钟);8:37教师讲解,师生共同总结出分式乘方运算性质:“分数乘方是把分子、分母各自乘方。”  (3分钟)然后让学生自己做课后练习题(当堂训练),9:00学生上前板演,师生检查纠错,9:05下课。这节课教师的真正讲授时间只有3分钟。

此后笔者又来到一楼的报告厅,听了一堂语文公开课。这节课讲的是叶永烈的《国宝——大熊猫》。和记者以前所看到的教学模式不同,老师先给出了三个思考题,分别是本文是围绕什么来写大熊猫的?本文的开头是否可以采用《松鼠》一文的开头?为什么?本文写大熊猫,既有国外的、又有国内的,既有古代的,又有现代的,这样写是否有点乱?为什么?接下来是同学们自己朗读课文,一旦他们有不认识的生字老师就予以纠正并将拼音写在黑板上。大约十分钟课文朗读完毕,同学们开始踊跃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老师没有随意地点名,而是有选择性地点同学回答。第一题比较容易,很多人举手。但是第二题就有点难了。老师告诉大家可以讨论,也就是洋思中学的合作学习。经过几分钟讨论,开始有人举手回答并说明了自己的理由。等到第三题,同学们似乎开始有点犹豫,老师的话很让笔者意外,老师说,我上次课告诉大家要“不唯书,不唯上”,所以如果你们认为作者这样写不合适或者不完美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在这节语文课上,笔者不仅看到了老师进行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而且用思考题开拓了大家的想象力和思维空间,从而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课外作业一——要查找关于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资料又拓展了教材内容。

洋思中学的课改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实现了素质教育与升学率的双赢,那么这种效果又是什么在作保证呢?蔡校长告诉记者,总的来说就是一系列与课程改革相配套的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具体来说就是备课制度、听课制度、评课制度作保障。

洋思中学的备课和别的学校不同,采用的是集体备课的形式。每周一都进行集体备课,校领导分别参与各科备课。在这个过程中,备课老师也是采用先学后教的方式进行,老师要先看书,然后共同答思考题,同时提出疑难问题。老师要讨论怎么引导学生自学和怎么确定教学目标、针对教学目标出什么样的思考题、学生答思考题会出现什么样的疑难、怎么解决,诸多这样的问题。经过前面的这些环节,集体备课定下了教学的框架,剩下的工作就是老师各自编写教案,补充框架的各个细节,这也有利于体现老师的教学个性。在洋思中学的校园,网上教师们的教案都可以看到,校领导可以随时检查,也便于教师互相学习。

洋思中学不仅备课方式改革了,听课方式也相应地做出了改变。为了了解各位老师上课的情况,学校聘请了两位专家,由他们在学校的电教控制室观看每一个课堂的教学情况,一发现有什么异常,马上进行录像并报告校长进行处理。同时,学校的领导也经常听课,发现问题随时指导。教师之间也互相听课,同一教研室的互相听,师徒互相听,等等。同时,每天都开一定的公开课,欢迎来宾听课。而最让老师们紧张的就是每周四的上大课。所谓上大课,就是同一教研室每周随机抽取一人上课,学生和同一教研室的人都去听。也就是说,每位老师都有被抽中的可能性。所以谁也不敢掉以轻心。此外还有寒、暑假赛课等制度作保证。

无论是备课还是讲课、听课,最终效果如何还得接受实践的检验,那么用什么来检验教学质量呢?洋思中学的评课标准也发生了变化。

首先,评价目标从“单一”转向“多元”。从单一的评讲授知识,转向评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全体学生的素质提高了多少,通过评价这一手段,促使教师认真确定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目标,并按照“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结构,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其次,评价主体从“重教”转向“重学”。从要评教师怎样教(教态、语言、板书、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等),转向重点评学生怎样学,看学生自学的情绪,是否紧张地动脑、动口、动手,自学的效果如何。即使对教师的“教”也就是看教师指导后,学生是否紧张地学习、效果怎样。这样,就能促使教师把备课、讲课的功夫花到引导学生学习这方面来,不仅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爱学、乐学、会学,能力不断增强。

再次,评价重点从“形式”转向“效果”。课堂上能最有效地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真正全面提高了学生素质,特别是能创造性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就是好课,相反教师讲得再好、形式再美也不是好课。这样,教师备课、讲课从实际出发,讲究实效,杜绝形式主义、花架子。

洋思中学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一一采用“周周清”查漏补缺效果显著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种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洋思中学的升学率一直保持在100%,其中70%以上的学生被所在地的省级重点中学录取。良好的素质教育,不仅吸引了当地的孩子,外地很多“望子成龙”的家长也慕名而来。他们纷纷托关系、找亲友,把自己的子女送到洋思中学求学。有些学生的父母是双职工无精力管;有的是父母管不住;有的是在学校犯了错误停学在家,有的是闹事贪玩打架……目前,在洋思初中就读的3000名学生中,80%都是来自外省市的,这些学生家长都是带着希望而来,满载喜悦而归。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不仅是洋思中学教学楼上一条简单的标语,更是洋思中学教学实践的信条。在这样的信念支配下,洋思中学的老师充满了爱心,真正地尊重每一位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不挑剔、不选择学生,在每个学生都能教好的信念下,不分快慢班。老师们从新生进校的第一天抓起,从最后一名学习基础差的学生抓起,力争使每个学生都学会学习。他们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状况的基础上,公平合理地进行编班、分组和排座位。在课堂教学中,洋思中学各科教师都能做到面向每个学生,不放过任何一个差生,不放过任何独立的学科,而且能够跟踪检查。洋思中学不仅在课堂上补差,同时着重抓了“周周清”。每个星期五上午,对本周所学的单词、数学、化学、物理等科的例题,或进行默写,或口述习题,对于有知识缺漏的学生,采取措施进行补课。这样就调动了差生的学习积极性,出现了差生主动学习的景象。“差生”之所以“差”,就是知识缺漏多,学校通过扎实的“补差”计划和措施,使一批又一批的差生脱颖而出,跻身于优秀生、尖子生的行列。

江寅原是泰兴城北中学倒数第5名的差生,转进洋思中学后,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进步很快,在2002年的中考中超过江苏省兴化中学统招线,在全市一万多名考生中他名列第 4。家长万分感激,给学校送来了锦旗。

2002年5月6日,曹竹君的妈妈冒着雨来给学校送锦旗,她激动地说:“真是人间奇迹,我儿子原来在高港中学读初中,成绩特别差,大家都说他学不好,我慕名把他转进洋思中学,原来学校的老师说,凭孩子的智力和基础,即使清华、北大的教授教也没用。谁知到洋思中学后,他就像睡醒了的狮子,满怀信心认真地学习,进步很快,被口岸中学(省重点)提前录取,成绩超过了他以前学校所在班的班长……”

差生的基础打扎实了,水平齐了,也就能在课堂上发挥主体作用了。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已连续10年学生的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合格率100%,优秀率居泰兴市首位。

洋思中学校长蔡林森对笔者说:“最近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十分强调教育要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而自学能力的培养,会使学生终身受益。自1994年开始,江苏省教委派员到我校考察,对这项改革试验给予充分肯定,并于1999年11月向全省推广洋思经验。”  据了解,自1984年至今到洋思中学取经的人数已经达到30万人,走访期间笔者经常见到三五成群的参观人员。在学校传达室的来客登记本上,仅两天时间就有内蒙古、广西、安徽等5个省、市、自治区的500多人到该校参观学习,由此可见全国教育界对洋思中学经验的关注。

虽然洋思经验引起了全国的关注,宋洋思中学参观学习的也不少,但是各地在学习洋思经验时出现了一些偏差。蔡校长指出,学洋思必须学习洋思经验的精神实质,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学习一些形式主义的东西。同时要学习洋思中学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思路,因为这是作为教学模式顺利实施的保证。而要领会洋思经验的精神和管理思路,途径就是在洋思中学生活一段时间,和教师、学生一起上课、生活。

2002年4月12日,安徽省五河县教研室举行了“学洋思初中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会上上了两节初二数学观摩示范课。方体兵老师上的是几何课,讲《比例线段》,李亨老师讲的是代数,题目是《二次根的混合运算》。这两位教师都认真学习过洋思经验。方体兵老师曾到洋思中学参观学习,李亨老师也认真看了洋思经验的有关材料和光盘并做了深入研究。他们都理解了洋思中学教改的精神实质。上课是严格按照洋思的教学模式进行的,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按照洋思的课堂结构授课,思路简单明了,备课没花多少时间却获得了很大成功。课堂上,学生当堂完成作业,老师全部当堂批改完毕。示范课结束后,听课老师自动起立,热烈鼓掌,表示肯定和赞赏。场面十分热烈。

五河县的感想是,到洋思去学习的多,但真正能运用洋思中学教学模式的少,如何才能学好洋思经验、用好洋思经验,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他们分析,原因一是在于认识问题,没有吃透洋思经验的精神实质及其巨大的应用价值。第二在于坚持。如果说理解洋思经验不易,那么坚持则更难。洋思中学在创造了“洋思经验”的同时,也培养了“洋思精神”,那就是“坚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并且身体力行付诸实施。“洋思经验”和“洋思精神”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只学习经验不能学其精神,  “洋思经验”就不能真正学到手。

他们还有一个很深的感触,那就是学习洋思经验必须和改革管理配套进行。洋思经验表述简洁,方法具体,可操作性强,便于考核和管理。这是任何一种教学方法也不可比拟的。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的实验与研究

 

蔡林森

 

一、对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的分析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一般采用五段式(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课、巩固复习、布置作业),这样的课堂教学结构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被束缚着,有劲使不上。课堂上以教师讲为主,教师满堂灌,从上课讲到下课,学生似乎是在看戏,听说书,始终处在压抑、被动的状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

2.跳不出“认知”的怪圈。课堂上,重在传授知识,教师以为学生听懂了,就万事大吉,这样,教学脱离了实践,学生的能力、品质、行为习惯的培养就难以达到要求。

3.缺少针对性、实效性。教师主观地照本宣科,不能及时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4.导致课外作业负担过重。课堂上,学生不动脑、不动手,轻轻松松,作业压到课外,各科都是这样,则课外作业负担就必然过重,恶性循环,就会影响课外活动的开展。

总之,原有的课堂教学结构,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不能高效地将课程目标落实到位,必须改革。

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的操作

经过多年探索,我校各年级、各学科普遍地灵活运用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即在课堂上,教师先提示课堂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自学,暴露问题后,引导学生研讨解决,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最后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经过严格训练,形成能力。比如,数学课上,先引导学生自己看例题、找规律,再让学生举一反三,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研讨解决存在的疑难问题,最后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作文指导课上,先让学生独立审题、立意、选材、编写纲目,同时,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了作文中的主要倾向性问题,最后再让学生独立作文。复习课,也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有时一课时一个循环,有时几课时一个循环。如复习没一个单元,可这样安排:第一课时,让学生看书、复习、质疑问难;第二课时,让学生综合练习,力求达到本单元的训练要求;第三课时,引导学生更正训练中的问题,再针对问题当堂强化训练。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时,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情况,灵活地进行。有时可集中学、集中教,最后练,有时可分散学、分散教、分散练,有时可学一点、教一点、练一点。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实质,是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让学生自主学习(不仅“先学”、“当堂训练”这两个环节,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而且“后教”这个环节,也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因为,“后教”是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作评定),每一步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

1.“先学”之前教师要讲一两句,准确地、明确地提示课堂教学的目标,还要指导学生自学,使学生明确自学的方法、目标、要求,让学生很快地通过引桥,上了自学的快车道。在“先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促进学生高效地完成好自学任务,可及时表扬速度快、效果好,特别是能创造性地学习的学生;可给“走错”或“迷路”的学生说几句悄悄话,给他们“指南针”。但教师的讲话不宜多,以免分散学生自学的注意力。教师应通过行间巡视、质疑问难、个别询问、板演、提问、讨论等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并认真分析:是倾向性还是个别问题,是旧知回生还是新知识方面的问题,把主要的倾向性新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为“后教”作好准备。这实际上是教师在修改课前的教案,或者是“第二次备课”。

2.在“后教”这个环节,教师要做到三个明确:(1)明确教的内容。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的倾向性的疑难问题,对学生通过自学已掌握的,一律不教。(2)明确教的方式。应该是兵教兵,会的学生教不会的,教师只评定对不对,完整不完整,对“不对”的教师要帮助更正,对“不完整的”教师要帮助补充。(3)明确教的要求。要不折不扣达到大纲规定的要求,不能就题讲题,只找出答案,而要寻找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还要提醒学生预防运用是可能出现的毛病,这样就从理论到实践架起一座桥梁,以免学生走弯路。

3.“当堂训练”中教师要保证训练的时间在20分钟左右,不得少于15分钟,让学生能在实践中,把刚刚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训练的内容重在应用刚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性地“做”,不搞死记硬背;训练的形式像竞赛、像考试那样让学生独立地、快节奏地完成,教师不做辅导,学生不得抄袭。这样的课堂作业犹如“实弹演习”,好比战场上的高强度的综合训练,它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如拓宽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磨练学生的意志,增强竞争意识、独立意识,培养雷厉风行的作风、严谨的态度等等)减轻学生课外过重负担必不可少的。它能够检测课堂教学的效果,即使反馈准确的信息,便于教师课外有针对性的辅导,布置课外阅读、预习等少量的延伸、拓宽性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灵活运用,举一反三。

三、“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结构的评价标准

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评课标准也必须改革,实现三个“转向”。

1.评价目标,从“单一”转向“多元”。从“单一”的评价认知多少,转向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了多少(学生运用新知识的能力、创新精神、学习习惯等培养得怎么样),通过评价这一手段,促进教师认真确定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目标,并按照“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结构,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2.评价主体,从“重教”转向“重学”。从主要评教师怎样教(教态、语言板书、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等)转向重点评学生怎样学,看学生自学的情绪,是否紧张地动脑、动口、动手,自学的效果如何。即使对教师的“教”,也要通过教师指导后,学生是否紧张地学习、效果怎样来评价。这样,评价主体由“重教”转向“重学”,促使教师把备课、讲课的功夫花到引导学生学习这方面来,不仅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爱学、乐学、会学,能力不断增强。

3.评价重点,从“形式”转向“效果”。课堂上能最有效地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真正全面提高了学生素质,特别是能创造性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就是好课,相反教师讲得再好,形式再美也不应算是好课。这样,教师备课、讲课从实际出发,讲究实效,杜绝形式主义、花架子。我们还采取了阶段性评价(即过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所谓阶段性评价,即对课堂教学每一步的效果进行评价。如对教师指导学生自学的评价,就看学生是不是紧张的自学,效果好不好。对学生自学阶段的评价,由教师通过巡视、提问、板演、练习等检测方式来进行,看学生通过自学,解决了多少问题,收获多少。对“后教”这一环节中教师“教”的评价,则看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是不是彻底解决,真正能够理解、运用。所谓终结性评价,主要是通过当堂完成作业的正确率高低,说明效果好坏。对学生思想、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评价,则在阶段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中结合进行。

四、“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结构的运用条件

1.坚决执行教育法规,排除各种干扰,为课堂教学的改革提供良好的环境。特别要节假日不补课、不延长学生在校时间、不加班加点,不加重课外作业负担,逼着大家集中精力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2.面向全体学生。全体师生解放思想,统一认识,从心底里相信每个学生可以教好,学校坚持不分快、慢班,坚持优生、差生同桌,坚持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等过硬措施,使每个学生合格,都能自学,会自学,在课堂上,能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完成学习任务。

3.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千方百计地铸造师魂,使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在课堂上一言一行能给学生良好的影响,还要引导教师苦练基本功,提高教师在课堂上引导、点拨的水平。

4.奖优罚劣,加大推进的力度。坚持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改革,写进了教师岗位责任制和教师津贴工资、奖励工资的发放办法中,聘任、评优、评先、职称评定等以此实现“一票否决”。

 

 

洋思课堂教学模式的成因和特点

 

一、洋思课堂教学模式的六个基本环节

洋思课堂教学模式,人们常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八个字来概括。其6个主要环节如下:

(1)提示课堂教学目标。(约1分钟)

操作:课前写好投影胶片,课上通过投影给学生看。

目的:让学生从总体上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2)指导学生自学。(约2分钟)

操作:课前写好投影胶片,课上通过投影给学生看。

目的: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怎么学,用多长时间,应该达到什么要求,如何检测等。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约5—8分钟)

操作:学生自学,教师通过察颜观色,了解学生自学情况,端正学生自学态度。

目的: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动脑,认真自学,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

(4)检查学生自学效果(约5—8分钟)

操作:让中差生尤其是后进生回答问题或板演。

目的: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

(5)引导学生更正,指导学生运用。(约8-10分钟)

操作:①学生观察板演,找错误或比较与自己做的方法、结果是否与板演相同。②学生自由更正,让他们各抒己见。③引导学生讨论,说出错因及更正的道理。④指导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指导以后的运用。

目的:①凡是学生能解决的,就让他们自己解决,真正找出哪些需要教师引导、点拨的问题。②通过讨论、教师点拨,使学生进一步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终形成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当堂训练。(不少于15分钟)

操作:①布置课堂作业。②督促学生独立完成课堂作业。③批改部分已完成的学生作业。

目的:通过完成课堂作业,检测每位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学习目标。

二、洋思课堂教学模式的四个核心要点

概括起来,洋思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要点如下。

(1)让学生自学。

(2)让学生当堂训练。

(3)教师讲得比较少,教师在课堂上起组织教学的作用,在学生自学有问题的地方适当点拨。

(4)长期坚持,让学生自学和让学生当堂训练形成制度化。

三、洋思课堂教学模式的三点本质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洋思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朴素、简洁、直观的提法,人们从字面上就能知道如何具体操作。

从教育科学的本质上看,洋思课堂教学模式有以下本质。

(1)洋思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师指导下的每一个学生富有个性的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2)洋思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班级授课制下的既集体学习又个别指导的教学模式。

(3)洋思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代表最广大的学生利益的大众教育而非精英教育的教学模式。

洋思课堂教学模式的第一、第二个本质较易理解。对于洋思课堂教学模式的第三个本质,我们可以从比较中去理解。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许多应试的教学方法很大程度上只代表了一部分精英学生,是一种精英教育,对这种精英教育,处于比较后进的学生常常听不懂、跟不上,疲于奔命又学习失败。而洋思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的信念支配下,低起点,从后进生抓起,课堂教学的重点是后进学生。在洋思课堂教学模式下,后进生听得懂、跟得上,学得好,后进生不断取得学习的进步,充满对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因此,洋思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放弃后进学生,代表了最广大的学生的利益。

四、洋思课堂教学模式解决了教学中的八个具体问题。

我们多次听蔡林森校长介绍洋思的教学特色,多次到洋思中学听课和考察,深感洋思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有效地解决了长期以来教师们深感麻烦的8个具体问题。

(1)解决了课堂纪律问题。

让学生自学,让学生动手练习,教师巡视,督促检查,教学的目标是特别关注后进学生。课堂上所有的学生都有事可做,于是不存在课堂纪律问题。

(2)解决了学生注意力集中的问题。

让学生自学、让学生当堂训练,学生的注意力都很集中,全神贯注地学习,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相比之下,教师讲得过多,必有一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

(3)解决了学生认真学习的问题。

让学生自学,让学生当堂训练,所有的学生都认真。蔡林森校长指出,只要所有的学生都认真学习,其它什么都好办。

(4)解决了课堂教学的效果问题。

在洋思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都认真学习,学生注意力十分集中,课堂教学的效率显而易见是很高的。

(5)解决了学困生的问题。

在教师过多讲解的情况下,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常常听不懂,有一个地方听不懂或跟不上,后面的时间常常是白白浪费。在洋思课堂教学模式下,自学和当堂训练,有什么地方不懂,可以回过来反复看,可以请教旁边的学生。在当堂训练中,有时有做错的地方,可以得到及时的个别指导;学习困难的学生在课堂上也能全神贯注地认真学习。

(6)解决了学生间的差异性问题。

班级授课制是一种统一进度和统一要求的学习,而学生中存在着差异,这种统一性和差异性之间的矛盾,造成了大批后进学生越学越差。

在洋思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自学和当堂训练,具有很大的个性化学习的成份。各人自学,各人当堂训练,速度有不同,难点有不同,思维的方式有不同,各学各的,各做各的。学生间的差异不会相互影响,不会存在差的吃不掉,好的吃不饱的情况。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各自的起点上得到充分发展。

(7)解决了学生学习中的兴趣问题。

我们考察的洋思的课堂教学,都是以教材为本的,学生自学的是课本,学生当堂训练的是课本,即使有补充的题目,都是和课本内容相近的。这样,学生自学学得下去,学生当堂训练题目都会做。因为在自学和当堂训练中不断获得成功,所以学生越学越有兴趣。洋思中学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是在充满兴趣地高效率地学习。

(8)解决了教师的精力和时间的问题。

让学生自学,让学生当堂训练,这些都是学生的事,所有的学生都在认真学和练,于是教师得到了解放,教师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用于组织教学,用于关注后进学生,用于督促检查,用于个别指导,用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学生个个都在认真学,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处理各种问题。于是,洋思中学的课堂教学确实达到了一流的高质量的境界:没有纪律问题,所有的学生都在有兴趣地、全神贯注地认真地学习,仅就这一点而言,洋思的课堂教学模式创造了教学的极大成功。

五、三种学生在洋思课堂教学模式下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有人常常发出这样的疑问,像洋思中学这么做,成绩好的学生怎么办?中考怎么办?

在洋思中学,三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在洋思中学,中考成绩很高可信可靠。

(1)成绩好的学生在洋思中学。

成绩好的学生在洋思中学,①教材范围内的知识掌握得很好,平时又不断有思考题和选做题,其学习成绩是锦上添花。②成绩好的学生在兵教兵的过程中,一直充当小老师或助教的作用,这对其学习成绩的提高也有明显帮助。③长期的自学和当堂训练,形成了很强的自学能力,形成了很强的善于思考的能力,形成很强的解题能力。其中考成绩一定很好。

(2)成绩中等的学生在洋思中学

成绩中等的学生在洋思中学。①教材范围内的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平时又做部分思考题和选做题。②长期自学和当堂训练,形成了可靠的自学能力、善于思考的能力,形成了较强的解题能力。中考时,分数不是考得最好,但肯定考得比较好。

(3)原来成绩较差的学生在洋思中学

原来成绩较差的学生在洋思中学,①原来成绩较差是指在小学的时候,成绩较差。相对来说,小学的知识比较简单,到了洋思中学,在特定的环境下,他认真地、全身心地投入地学习,进步一定很快。②洋思中学有许多特定的做法,例如,从初一开始抓后进生,又如,坚持天天清、堂堂清,今日事今日毕,再加上教师的特别关注,一般的后进生,很快转变为正常的学生。③长期坚持自学和当堂训练,其每天的学习都很认真,其每天的学习任务都完成。④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一教学模式,最合适后进的学生,在这一模式的作用下,慢慢形成自学的能力和一定的解题能力。到中考时,书本深度范围的试题,不会有什么问题,在三年当中,很多原来成绩较差的学生都有显著进步。因此,在中考时,这部分学生也能取得较好的成绩,至少达到一般高中的录取分数线。

六、江苏省教委总结的洋思经验中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六个方面28点操作要领。

看起来,洋思中学课堂教学模式只有简明扼要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八个字。事实上,围绕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有一系列的具体工作和相关措施,对此,江苏省教委在苏教基(1999)105号文件中详细总结了洋思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六个方面28点操作要领。读者细细研读这28点要领,可以进一步丰富对洋思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解。1999年以来的几年中,洋思中学与时俱进,洋思经验又有了许多新的发展,但是,这些最初的洋思中学的具体的做法,对我们深入全面地认识洋思课堂教学模式仍然是很有帮助的。

(一)优化课前的准备策略,奠定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础。

1、不分快慢班,合理编班、分组、排座。

为落实义务教育的机会均等原则和省教委关于义务教育阶段不分快慢班的要求,要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状况的基础上,公平合理地进行编班、分组和排座,最大限度地克服传统班级授课制的局限。为此,在初一学年初,要通过学校和班主任将本年级的“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平均分到各班,以促进教师的公平竞争,便于学校对教师的管理与评价。同时,也要将这三个层次的学生平均分到各个学习小组(如前后两桌或三桌为一组),并按身高、视力情况和特定规律分布他们的座位,便于各任课教师在课内获得迅速、准确的学情反馈,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与健康的竞争精神。

2、指导学生主动进行三级预习,并作适当扩展。

要促进和指导学生主动进行课前的三级预习,养成自觉预习、善于预习的习惯,为课上高效学习奠定基础。其中自初一学年的寒假起,可在假期作业中适当精简针对上学期的巩固性作业,同时增设简单的预习作业,要求学生在假期主动抽出一些时间预习下学期各文化学科的教材,如粗读新学期的语文课本,查字典克服生字词障碍,并模仿例题做最简单的习题,以使学生对下学期的教材有大致了解,此所谓“大预习”或学期前预习;学期中的双休日,也要求学生用一定时间预习下周教材的内容,初步找出疑难问题,此所谓“中预习”或周前预习;平时则要求学生在晚间用一定时间预习次日要学的内容,此所谓“小预习”或日前预习。预习简单一些,不必花过多时间。另外,为扩展学生的知识背景,并增进感性经验,在指导学生完成课前预习的同时,也要注意指导学生根据已有条件、时间可能和兴趣爱好,在课外通过多种渠道(如书籍、报刊、电视等)了解科学、人文和时事等方面的重要信息,参加必要的实践活动,与课前预习相辅相成。

3、认真开展三级备课,切实提高备课质量。

要促进和帮助教师主动进行课前的三级备课,使每一节课都是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开展的。首先要钻研大纲,吃透教材,吃透学生。学校教导处在每学期初要组织教师系统地研究和总体把握大纲要求与教材内容,合理确定本学期所要达到的教学总目标,并深入地了解学生已有的基础和学习状况,合理安排各阶段的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其中凡是大纲规定删去的坚决不教,大纲只要求“理解”的就不要求“运用”。同时,教师要以身作则,对于将要求学生背诵的有关内容,自己先背诵,对于将要求学生做的习题,自己先做其中的典型习题,对于将要求学生做的作文,自己先写各种体裁的下水文,以便更准确地把握重点、体会难点,谋求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其次是确定阶段或单元的教学目标要面向全体,尊重差异。一方面,为面向全体学生,要注意考虑后进生和中等生的现实基础与实际接受能力,恰当确定各阶段或单元教学的基本目标及其相互间的衔接,严格控制教学内容,既不随意拔高也不随意降低要求,并在及时反馈和及时矫正的基础上使学生都能达到基本目标,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还要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意志及态度、能力和习惯,并考虑如何机智地落实在课堂教学全过程。另一方面,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应考虑适度拓宽,发挥其特长,从而使整个教学更加尊重学生差异。

再次是提前一周,集体研究下周各课时的教学方案。为确保备课环节的高质量,学校要在每周初安排时间,分年级组织执教同类课程的教师,根据对教学的进度与得失情况、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在掌握有关大纲、教材或活动课程纲要精神的基础上,共同研究下周各课时的教学方案。在此,要特别注意研究,怎样最有效引导学生主动高效的自学,学生自学可能会遇到哪些疑难问题,如何帮助学生排疑解难,设计哪些合适的当堂作业与课后作业及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情境,其中要有重点和难点的处理办法,研究与教材相关的背景材料,选用何种适当的教学技术手段等等,并努力确保课堂教学目标的总实现率在90%以上。可由骨干教师提出教案的提纲,再由新教师和非骨干教师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思考和充实每个环节的具体操作办法。周末之前要在讨论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拿出既体现学校特色与最高质量又符合各班实际情况的教案。为尊重各位教师的个人风格,并减轻教师工作量,也可提倡在集体研究的基础上轮流主备各课时的教案。

4、加强教案管理,严格把关。

史、地、生、音、体、美、劳、科技活动、文体活动课的备课要与语文、数学、外语等科目的备课同等对待,每一位教师的备课及教案质量要纳入考核范围。新教师可在骨干教师指导下,努力备好起始三周内每堂课的教案。老教师可只备简案,但在书写同一项内容的教案时要注意吸取经验教训,如果过去的教案是成功的且学生情况变化不大,教案可只作微调,如果过去教案不够成功且学生情况变化较大,则教案应重新设计。任何教师均不得无视学生情况的变化而直接搬用教参或由他人提供的现成教案。每一位教师在上每一堂课时均不得没有教案。教导处应进行认真检查或日常抽查,严把备课和教案关。

5、自觉地为营造适宜的课堂气氛做好心理准备。

为促进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自觉主动,学校应要求教师始终重视心理教育特别是情感教育意识,努力将自己的心理调适到符合教学内容实际需要的状态,逐步形成善于营造适宜氛围以培养学生积极情绪的技巧。为此,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心理准备,理性地克服因其他事件而致的心境不佳或过度兴奋,将心情真正调适到平静愉悦的状态,将激情、微笑、趣味和爱心带进课堂,以能在课上善于以自己的眼神、语调和形象比喻渲染气氛,恰当地营造出取得良好教学效果所需要的适宜氛围,不仅自觉地戒除体罚现象,而且杜绝各种有意或无意中的“心罚”现象,避免任何一位学生出现精神压抑或情绪低落。

(二)优化课内的时间管理策略,提高课时效率和效益。

6、合理安排并从严把握“学”、“教”和“练”的时间结构,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循环。

在现行每节课时45分钟的体制下,课时结构大体上可安排为,“先学”和“后教”控制在30分钟以内,而“当堂训练”不少于15分钟。其中“先学”和“后教”两个环节里由教师单向讲授的时间宜限15分钟以内,而其余15分钟以上的时间则用于迅速简明地揭示教学目标和学生独立自学、相互讨论、质疑发问、回答教师提问及师生交流等,必要时还应在课始迅速扼要地指明学生上一堂课作业中存在的倾向性问题及其产生原因与解决办法,为学生过渡到学习新课扫除障碍。这是典型的“集中学、集中教、集中练”结构,但不能僵化死套,要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顺乎学情,按照突出主体、讲求实效原则灵活安排,并过渡自然。教师讲的时间要依学生疑难多少来定,疑难多则多讲,少则少讲。如果一节课采用的正好是“一学一教一练”,则说明这是采用了单循环。但多数情况是学生学一点,教师教一点,学生再学一点,教师再教一点,呈现出分散学、分散教、分散练或者是分散学、分散教、集中练,这是采用了小循环或多循环。有时也需要大循环,如将二、三节课作为一个循环。在每节课中,每一个具体步骤(如自学、讨论、思考、读课文、作业等)需要几分钟,都要随时告知学生。

7、善于精讲,以确保学生有足够的主动学习和作业时间,使“课时”主要不是“教时”而是“学时”。

首先,要特别注意做到揭示目标同时就是组织教学的过程,要在课一开始就简洁、具体地指明教学目标,化教师教的目标为学生学习的目标,以激发学生追求目标。其次,“讲”应是讲在点子上,有鲜明的针对性,讲的方法也应精心选择,切实有效。第三,教师板书要精心设计,交待要求、口头讲解、课堂小结也要言简意赅,讲读课上要注意精简教师的范读时间。

8、充分而适宜地运用已有传统教学设备和现代教学手段,体现出教学技术应服务于课堂教学实际需要的原则。

教学目标的表达与重点、难点的揭示以及思考题、例题和作业题的出示和提供等,能用设备手段辅助的,就要通过设备手段来快速实现,以减少不必要的语言描述、板书和学生书写时间。

9、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注意在各个环节随时有机地渗透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教育等方面的要求,做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要特别注意做到及时根据教学目标需要,培养学生健康的竞争与合作精神,进一步养成或保持良好的写字、用眼、阅读和思考习惯,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言,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标新立异等,从而做到不仅提高教学效率,更能提高教育效益。

10、准时下课,杜绝拖堂现象。

一方面,教师要坚决克服随意拖堂的陋习,以避免破坏课表和作息时间安排的严肃性,挤占学生课后休整时间,造成学生不必要的的紧张甚至影响教师的威信。另一方面,学校应通过将眼保健操紧接在下课前5分钟安排和将准时下课作为评课的严格要求之一,坚决杜绝拖堂现象。

(三)优化课内的导学策略,促进学生有效地自学和思考。

11、自学内容具体明确,自学方法灵活多样。

为促进学生自觉主动而有效地完成自学任务,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着眼,提出具体明确的自学要求,如具体的看书范围、思考内容或实验内容,要用多少时间,要达到什么目标,自学后教师如何检测等等。同时还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怎么看书,怎样练习,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哪些事项,思考必须是独立进行等等,并根据具体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先行尝试,宜动口则动口,宜动手则动手。如:作文指导课先让学生审题、立意、选材、编写提纲,讲读课先让学生轮流阅读或试释试译试讲,数学课先让学生看书、做例题,理、化课先引导学生自己做实验、写报告;政、史、地课先让学生自己带着思考题看书和讨论,教师此时仅作必要的补充和更正;音乐课上学生边练习边接受教师指导,美术课可先让学生自主绘画或手工制作。这样安排,有利于为教师了解学生遇到的疑难和点拨释疑打下基础。

12、学生自学时,勤于巡视、指导和鼓励。

在学生自学的同时,教师要在掌握学生座位分布特点的基础上,广泛巡视学生的自学情况,并特别注意观察自学有困难的学生,以悄言细语方式,进行态度、方法、习惯和信心指导,而且对自学速度快和质量高的学生要及时表扬,以示鼓励。

13、尽可能扩大反馈面,最大限度地了解学生自学所遇到的疑难问题。

一方面,教师要尽可能扩大学生自学情况的反馈面,而且应主要是中等生和后进生。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做到通过组织学生邻座或小组之间的互查和评比等,全面掌握学生的自学情况,最大限度地了解学生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14、对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分清性质,梳理归类,做好“第二次备课”。

对学生自学生暴露出来的疑难问题,教师要进行迅速、认真、准确的分析,分清主次难易,弄清是部分学生乃至全体学生共同遇到的倾向性问题还是个别学生遇到的个别性问题。对个别性问题课上可暂时略去不讲,留待课后辅导去解决,对倾向性的问题则要及时抓住要害,做到心中有数,为下一步作出准确高效的解惑作好充分准备。

(四)优化课内的解惑策略,促进学生有效地质疑和排难。

15、对所有学生在自学后都已懂的问题,原则上不教。

学生自学就已懂的内容,包括某些解题步骤,教师就不必再去讲解,以避免无谓的重复。但此时要询问学生有没有不同意见或新的见解,如果有,教师要予以鼓励和表扬。

16、对于只有部分学生能解答的问题,先让学生讨论交流,再由教师补充、更正、评点。

此类问题多具有一定难度的倾向性疑难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要求学生敢于质疑、争论和各抒己见,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时机,必须紧紧抓住。为此,教师要创设民主、平等与自由的情境和气氛,可通过先让部分能解答的学生回答问题,再由其他学生去讨论。讨论可通过邻座、小组、竞答等方式进行。此间,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各抒己见,并特别注意多让后进生发言,同时也要注意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敢于向书本和老师的所谓权威观点质疑和发问,甚至提出离奇古怪的问题,允许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这样既能帮助后进生和中等生排除疑难,促进优秀生加深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和创新思维的习惯与能力。学生讨论后,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必要的补充、更正和评点,表扬学生敢于质疑的批判精神。如果通过讨论即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也不必再重复讲解。

17、对于学生不能够解答的问题,可在典型启发的前提下进行精当的讲解。

此类问题多是难度较大的倾向性疑难问题,但教师不要急于告知现成答案,而是可以师生讨论、典型启发的方式进行讲解。此时不能就某个问题讲问题,而是要重在通过讲解典型的例题(或案例)及其变式,由个别到一般,上升到规律层面,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真正扫除疑难。同时要提醒学生在完成当堂作业时还要注意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

18、及时小结,并再度鼓励学生进行求异思维。

在解惑结束后,一定要用简明的语言进行当堂小结。小结要与课始揭示的目标相呼应,要做到画龙点睛,分清主次,又要特别注意促进学生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化零为整以达到条理化,如有必要,应适当地与以前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以使学生形成善于综合所学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要继续抓住这一契机,鼓励学生在综合的基础上勇于提出新的见解,进一步培养创新精神。

(五)优化课内的训练策略,促进学生有效地巩固和应用。

19、当堂训练的目标是努力化知识为能力。

当堂训练要重在打好基础,旨在让学生通过紧张的口头或书画练习来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向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深化。为此,要精心选择供训练用的作业,可设计为一点多题以强化巩固,或一题多点以系统巩固,或一题多解以引导学生标新立异。

20、当堂训练的时间应保证。

给学生较充分的时间进行巩固练习,是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解、应用、分析和综合能力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为取得较好的效果,一般每节课当堂作业时间要不少于15分钟。

21、当堂训练的内容具有针对性、量力性和典型性。

一是针对性原则,即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和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布置不同层次的习题,一般可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其中必做题要面向所有学生,而选做题则要求基础好的学生做,其余学生自愿,这样让优秀生“吃得饱”,中等生和后进生“吃得了”,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二是量力性原则,作业内容要结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难度要适度,既不拔高,又不过于简单,而且作业题的数量要适量,以学生经过努力在15分钟之内能完成为限,既不超量也不偏少,一般以三道题为宜。三是典型性原则,做到有代表性和层次性,特别是上述针对最难点所进行的训练更要体现这一要求,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搞死记硬背。当然,对学生易做错的题型或题目,还可设计适当的重复练习。

22、当堂训练应做到独立和按时,教师不指导。

当堂作业要像考试那样,在课内独立、按时地完成,不准学生抄袭,教师也不予指导。这样做,有助于学生养成在课上全神贯注、紧张积极的学习习惯和善于独立思考、快速高效地学习的能力,有助于准确反馈学生学习情况,有助于减轻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还有助于为学生开展课外活动、预习新课创造条件。

23、在学生当堂作业时,勤于巡视督查,批改部分作业。

教师要通过巡视,敏锐地观察和了解学生可能出现的不良习惯和表现,并及时提醒纠正,同时要通过现场批改部分作业,及时获得关于这一节课教学情况的进一步反馈,便于课后及时而准确辅导解难。当堂作业要下课时交上。

(六)优化课后的增效策略,确保进一步落实教学目标。

24、安排课后作业应从精务实。

要严格执行省教委关于初中学生平均每天的课后作业总量不得超过1.5小时的规定。课后作业的数量还要以教师能够及时批改为限。课后作业的内容应源于教师们的平时积累和精心选择,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课后作业的设计应做到有层次,供不同水平的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选择,对中等生和后进生应紧扣课本,对优秀生可适当增加发散性思维的训练题。要注意循序渐进和多设变式,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住校生最迟在晚自修后交上,走读生次日到校要交上。要教育学生和家长不必迷信外地复习资料和练习册,以避免课外时间的浪费。

25、及时批改学生的当堂作业与课后作业,讲求质量和效果。

及时批改作业,目的是避免错过学生及时纠误的时机,为此,在学生交上作业后,教师要当天批改以便及时反馈,其中作文原则上应在三天内改完,杜绝积压。同时,批改作业要追求高质量,特别是作文要有总批和眉批,要提倡对后进学生的作业进行面批,以引导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并自觉纠正失误。在批改作业和分析错例的过程中,要分清学生作业中所谓“错误”的不同表现而辩证地予以区别对待。如果是解题思路新异且正确,即使结果与标准答案不同,教师也应认真研究,给予鼓励,并与学生一起探讨。

26、重视课后辅导,基本实现教学目标“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杜绝加班加点行为。

任何学生,如果不能当堂实现适宜自己的学习目标,就可能积累知识、技能或能力方面的缺陷,形成不应有的心理挫折,增加以后学习中的障碍和困难。为避免和克服这种现象,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个别性问题,及时主动地予以课后辅导,包括“补差”和“培优”。要建立从起始年级和起点科目就开始狠抓辅导的制度,明确规定时间、对象、方法和要求,并有专门记载,列为教师考核内容。要缺什么补什么,每个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都要一一过关,力求基本做到“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使教学目标及时落实。特别是在起始年级就这样做,必将有利于整体性提高学生成绩,使中等生、后进生更受鼓舞,并推动优秀生更加奋发,形成水涨船高的良好氛围,使加班加点行为内在地成为多余而予以杜绝。

27、从严限制考试次数,力戒出现偏题和怪题,不搬用滥用外地复习资料和试卷。

应该充分地认识到,考试只是一种起诊断、反馈作用的阶段性手段,不是目的。为确保正常的教学秩序和课堂教学时间,要从严控制考试次数,除省教委规定可进行的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外,不得进行各种形式的统考统测。要严格按大纲要求出题,不出偏题和怪题。试题要有针对性、代表性和较大的覆盖面,以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教师在学与教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目的,严禁搬用和滥用外地复习资料和试卷。

28、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积累教学经验和教训。

教师要做到及时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得失情况。特别是在进行作业和试卷结果分析时,教师要首先点明学生学习上的不足之处,让学生有的放矢地开展交流和讨论,仔细分析和讨论学习中出现失误和创新与应用能力不强的原因与改进办法,同时要迅速准确地判断出教的失误所在,为以后的学和教积累经验和教训。每一位教师都要建立“学生学习情况档案”(包括学生“错题集”和作业与考试结果分析)和“教学得失备忘录”(或“教后感”)的良好习惯,以备更有针对性地制定改进课堂教学的措施,为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提供第一手资料。

 

 

 

 

洋思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理论和操作要点

 

我们反复学习和研究了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且围绕着洋思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反复多次的实验和研讨,使我们对洋思的课堂教学模式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认为,洋思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包含了先进的教学理论和具体的可操作性环节。

一、蔡林森校长详解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一)对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的分析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一般采用五段式(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课、巩固复习、布置作业),这样的课堂教学结构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被束缚着,有劲使不上。课堂上以教师讲为主,教师满堂灌,从上课讲到下课,学生似乎是在看戏,听说书,始终处在压抑、被动的状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

2、跳不出“认知”的怪圈。课堂上,重在传授知识、教师以为学生听懂了,就万事大吉,这样,教学脱离了实践,学生的能力、品质、行为习惯的培养就难以达到要求。

3、缺少针对性、实效性。教师主观地照本宣科,不能及时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4、导致课外作业负担过重。课堂上,学生不动脑、不动手,轻轻松松,作业压到课外,各科都是这样,则课外作业负担就必然过重,恶性循环,就会影响课外活动的开展。

总之,原有的课堂教学结构,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不能高效地将课程落实到位,必须改革。

(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的操作

经过多年探索,我校各年级、各学科普遍地灵活运用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即在课堂上,教师先提示课堂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自学,暴露问题后,引导学生研讨解决,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最后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经过严格训练,形成能力。比如,数学课上,先引导学生自己看例题、找规律,再让学生举一反三,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研讨解决存在的疑难问题,最后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作文指导课上,先让学生独立审题、立意、选材、编写纲目,同时,教师巡视,发展问题,及时引导学生讨论,并作必要的点拨,很快解决了作文中的主要倾向性问题,最后再让学生独立作文。复习课,也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有时一课时一个循环,有时几课时一个循环。如复习每一单元,可这样安排:第一课时,让学生综合练习,力求达到本单元的训练要求;第二课时,引导学生更正训练听问题,再针对问题当堂强化训练。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时,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情况,灵活地进行。有时可集中学、集中教、最后练,有时可分散学、分散教、分散练,有时可学一点、教一点、练一点。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实质,是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让学生自主学习(不仅“先学”、“当堂训练”这两个环节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而且“后教”这个环节也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因为“后教”是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作评定),每一步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1、“先学”之前教师要讲一两句,准确地、明确地提示课堂教学的目标通过引桥,上了自学的“快车道”。在“先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促进学生高效地完成好自学任务,可及时表扬速度快、效果好,特别是能创造性地学习的学生;可给“走错”或“迷路”的学生说几句悄悄话,给他们“指南针”。但教师的讲话不宜多,以免分散学生自学时的注意力。教师应通过行间巡视、质疑问难、个别询问、板演、提问、讨论等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把主要的倾向性的新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为“后教”作好准备。这实际上是教师在修改课前的教案,或者是“第二次备课”。

2、在“后教”这个环节,教师要做到三个明确:①明确教的内容。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的倾向性的疑难问题,对学生通过自学已掌握的,一律不教。②明确教的方式。应该是兵教兵,会的学生教不会的,教师只评定对不对,完整不完整,对“不对”的教师要帮助更正,对“不完整的”教师要帮助补充。③明确教的要求。要不折不扣达到大纲规定的要求,不能就题讲题,只找出答案,而要寻找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还要提醒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毛病,这样就从理论到实践架起一座桥梁,以免学生走弯路。

3、“当堂训练”中教师要保证训练的时间在20分钟左右,不得少于15分钟,让学生能在实践中把刚刚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训练的内容重在应用刚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性地“做”,不搞死记硬背;训练的形式像竞赛、像考试那样让学生完全独立地、快节奏地完成,教师不作辅导,学生不得抄袭。这样的课堂作业犹如“实弹演习”,好比战场上的高强度的综合演练,它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如拓宽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磨炼学生意志,增强竞争意识、独立意识,培养雷厉风行的作风、严谨的态度等等),减轻学生课外过重负担必不可少的。它能够检测课堂教学的效果,及时反馈准确的信息,便于教师课外有针对性地辅导,布置课外阅读、预习等少量的延伸、拓宽性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灵活运用,举一反三。

(三)“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结构的评价标准

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评课标准也必须改革,实现三个“转向”。

1、评价目标,从“单一”转向“多元”。从“单一”的评价认知多少,转向评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了多少(学生运用新知识的能力、创新精神、学习习惯等培养得怎么样),通过评价这一手段,促进教师正确确立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目标,并按照“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结构,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2、评价主体,从“重教”转向“重学”。从主要评教师怎样教(教态、语言板书、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等)转向重点评学生怎样学,看学生自学的情绪,是否紧张地动脑、动口、动手,自学的效果如何。即使对教师的“教”,也要通过教师指导后,从学生是否紧张地学习、效果怎样来评价。这样,评价主体由“重教”转向“重学”,促使教师把备课、讲课‘的功夫花到引导学生学习这方面来,不仅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爱学、乐学、会学,能力不断增强。

3、评价重点,从“形式”转向“效果”。课堂上能最有效地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真正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特别是能创造性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就是好课,相反教师讲得再好,形式再美也不应算是好课。这样,教师备课、讲课从实际出发,讲究实效,杜绝形式主义、花架子。

我们还采取了阶段性评价(即过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的方法。所谓阶段性评价,即对课堂教学每一步的效果进行评价。如对教师指导学生自学的评价,就看学生是不是紧张地自学,效果好不好。对学生自学阶段的评价,由教师通过巡视提问、板演、练习等检测来进行,看学生通过自学,解决了多少问题,收获多少。对“后教”这一环节中教师“教”的评价,则看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是不是彻底解决,真正能够理解、运用。所谓终结性评价,主要是通过当堂完成作业的正确率高低,说明效果好坏。对学生思想、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评价,则在阶段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中结合进行。

(四)“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结构的运用条件

1、坚决遵守教育法规,排除各种干扰,为课堂教学的改革提供良好的环境。特别是节假日不补课、不延长学生在校时间、不加班加点,不加重课外作业负担,逼着大家集中精力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2、面向全体学生。全体师生解放思想,统一认识,从心底里相信每个学生可以教好,学校坚决不分快、慢班,坚持优生、差生同桌,坚持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等过硬措施,使每个学生合格,使每个学生都能自学,会自学,在课堂上,能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完成学习任务。

3、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千方百计地铸造师魂,使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在课堂上一言一行都能给学生良好的影响,还要引导教师苦练基本功,提高教师在课堂上引导、点拨的水平。

4、奖优罚劣,加大推进的力度。坚持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改革,写进教师岗位责任制和教师津贴工资、奖励工资和发放办法中,聘任、评优、评先、职称评定等以此实行“一票否决”。

二、完整了解“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的基本结构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的基本结构是指将课堂内的教学过程分为“先学”、“后教”和“当堂训练”等三个基本步骤。第一是“先学”,即教师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简明揭示学习目标后指导学生经过独立自学发现疑难和问题,这里,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讲明要求,指导学生,并基本掌握不同层次学生特别是后进学生的自学情况,了解和梳理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第二是“后教”,即教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疑难问题,这里,教师要注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讲解,要创设民主与平等氛围,并紧紧抓住培养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契机;第三是“当堂训练”,即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当堂作业巩固知识、形成能力,教师要注意保证时间,以便使学生能当堂独立按时地完成作业,同时要注意了解学生学习的效果,为课后的作业和辅导打好基础。

三、充分认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的基本特征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六个方面。首先是面向所有学生,尤其要关注后进学生,充分发挥全体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其次是目标明确,时间管理严格,教师通过依纲扣本、精讲善诱来促进学生的智力活动紧张有序、活泼高效,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真正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其三是紧扣目标要求,重视学情反馈,教师通过优化导学、解惑与训练策略来促进学生的自学、质疑与作业,促进良好学习习惯与学习品质的培养。其四是应高度重视课前的备课,学生的预习和课后的作业与辅导等各个环节,将课内外的教学活动统一为一个有机整体。其五是整个教学过程对师生双方来说都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机过程,教师注意抓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的契机。其六是来自普通的农村学校的实践,朴实易行,可供各地初中在几乎所有学科的教学中借鉴和运用,而且对小学高年级和普通高中也有明显的借鉴作用。

四、关于自学的教学理念

1、学习是学生的事,让学生自己学,教师起组织和指导作用。

2、和教游泳一样,必须让学游泳的人下水自己游才能学会,站在岸上听教练讲是学不会游泳的。

3、让学生自己学,教师巡视指导,实施班级授课制下的个别指导。

4、坚持自学辅导,学生形成习惯,学生形成自学能力,教学的质量必可大大提高。

5、让学生自学,学生必然注意力集中,必然全身心投入。在教师讲得过多的情况下,很多学生听课效率低而且不动脑筋。

6、学电脑,最好边听指导边自己学,只听而不操作,很难学好电脑。学生学习语文、数学和其它知识也是这样,要多动手练。

7、新课程改革突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都是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8、像说书先生说书,像明星唱歌一样,把学生作为听众,是中国教学的一大弊端。遗憾的是,把学生当听众的课,是当今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有的课看起来很精彩,学生抢着答问题,事实上还是学生跟着教师学,本质上还是被动的学习。

9、现今的课堂教学,在很多时候,在学生完全可以自学的情况下,教师作滔滔不绝的讲解,造成了教学时间的惊人浪费。

10、学生自学,教师把更多的精力用在组织、指导和关注后进学生方面。教师把教学任务分解给学生自学和学生间的相互帮助上。洋思中学蔡林森校长指出,打仗由连队战士去打,指挥员是用自己的智慧打胜仗,教师要用自己的智慧指导学生学习,而不是包办学生的学习。

11、蔡林森校长深刻地指出:学习是关于掌握知识的实践。所以,学习应当让学生自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

五、关于当堂训练的教学理念

1、一般地说,教师要讲的,应该是学生有疑难的。因为我们研究的对象是以教材为本的日常教学,而不是复习和考前辅导。就教材而言,一方面教材内容不会很深,另一方面教材内容是前后连贯的。因此,教材本身内容,特别是经过学生自学讨论和教师总结之后,余下的教学任务主要是指导学生练习,所以当堂训练是很自然的事情,是理所当然的事。

2、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说起来有很多,但让学生当堂达到会做或熟练,是一个重要的目标,学生当堂会做题目,接下来再经过课外作业,经过习题课等教学环节,学生必然学得更好,教学质量有可靠的保证。反之,当堂完不成任务,当堂不会做题目,靠课后要学生达到会做,是不可靠的,特别是后进学生,要想他们课后达到会做是不大可能的。

3、课堂上有教师在场当堂训练和课后学生练习.情况是大不一样的。首先,课堂上教师在场,学生必十分认真,不仅认真完成当堂作业,而且会养成认真作业的习惯。其次课堂上做作业趁热打铁,学生头脑处于兴奋状态,作业效果最好。课外做作业,学生的学习状态要重新启动,效果不如课堂好。第三,课堂上做作业,有存在问题可以及时暴露,教师及时指点后,学生可很快解决作业中的问题。因此,课堂练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黄金时间。

4、学生掌握知识,分为懂不懂、会不会、熟不熟三个阶段,教师的讲是多解决懂不懂,学生会不会做和做得熟练不熟练,主要靠练习。练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达到会和熟,而且只有经过练的过程,才能达到真正懂、全面懂和深刻懂。

5、从完成教学目标的时间比例来看,有许多知识特别是课本内的数理化知识,懂并不难,而达到会和熟则需要大量的练习,例如解方程,解题的方法很容易懂,达到会和熟主要靠练。

6、从习题的要素来看,例如数学题目,每个题目包括知识、方法、技能三个要素,其中知识和方法属于通过理解来获得的,技能是通过练习来获得的,而对知识和方法的理解,也常常要通过练习来获得,只有在练习中才能加深理解,离开了练习知识和方法不易进入更高的层次,因此,练习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正因为如此,课堂教学要突出练习。

7、从哲学的角度看,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另一方面,只有感觉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它。在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有许多知识学生是以做习题的形式来掌握它的,习题做得多了,习题做得熟了,习题做得深了,知识的理解就会更深刻。以数学为例,许多知识点,理解起来容易,关键是只有做习题,才能有感觉,才能加深理解。另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总是从量变到质变,而从量变到质变,常常依赖于多做题目。

8、就我们的经验来说,特别是理科,题目,对于后进生来说,怎样使他认真学习并且取得进步呢?关键是让他认真做题目,让他多做题目。所以课堂上当堂训练,对于转化后进生的学生来说,是最为有效的方法。

9、无论是游泳、打球、下棋等等,关键是练习,对于书本上的打基础的内容,对于后进的学生,尤其是如此,经常练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可靠保证。

10、对于后进生的学生,特别需要教师当面的个别指导,教师讲解过多,不可能有个别辅导的时间。而增加当堂训练,则教师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面对面的一边个别指导一边表扬鼓励,这是最好的教学效果。

11、学生学习快乐,学习有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最有力的保证。细分析,在当堂训练中,学生一次次练习,一次次做对题目,一次次获得成功的过程中伴随着产生信心、快乐和兴趣。练习出成功,练习出信心,练习出快乐和兴趣。所以,恰到好处地科学合理地当堂训练,是充满快乐和兴趣,是效率最高的教学形式。

六、洋思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要点

学习洋思经验,人们首先学习的总是洋思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人们最多关注的总是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见诸报刊物有关材料文章,90%以上都是研究和演绎洋思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我们认为,不深刻了解洋思课堂教学模式的本质,不将洋思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实际的课堂教学实践过程结合起来作理论分析,那就会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很难取得真正的效果。我们认为,学习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首先要掌握以下要点。

1、洋思中学向外界提供的课堂教学实录,都是不超过课本深度的基础性的课堂教学,没有超过书本深度的加深的内容。洋思的课堂教学,研究的是教材上的内容如何教。相比之下,许多中学平时的课堂教学,教师加进了许多应试的加深的教学内容,对天赋好的学生来说是应试的需要,对许多后进的学生来说,是一种雪上加霜的灾难性的教学。在洋思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后进学生也能学好。在当今流行的初中教学模式下,后进学生会越学越差,初一第二学期结束,早已差得积重难返。以课本为主,面向全体学生,在帮助学生打好基础的前提下,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选做题和思考题,因材施教,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是洋思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特点。

2、洋思的课堂教学,后进生坐在优等生旁边,后进生安排好的位置,教师特别关注的是后进生,教师巡回指导关心的是后进生,请学生上黑板板演的是后进生,学生在黑板上做完题目,教师评讲后做上五角星等记号。一方面后进生受到特别关注,保证后进生得到优先的教学。另一方面,后进学生必然十分努力,必然提前自学,必然在心理上和实际行动上都早作准备。第三方面,这种教学模式形成了习惯,事实上后进生必然大大进步和后进生数量大大减少。

3、洋思的课堂教学没有演戏的成份,朴素而真实可靠,洋思的课堂教学之美,首先美在真。什么是美感,使人感到快乐的是美感,洋思的课堂教学,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所以洋思的课堂教学之美,是由学生的美感而体现出来的,是教学美的真谛。

4、洋思中学的课堂教学,体现了实事求是,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体现了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体现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是洋思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特点,这是洋思中学创造的“以生定教”原则。

5、洋思的课堂教学,强调的是教学的效果。事实上,有了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才能谈得上课堂教学艺术。不注重教学效果,不强调后进学生学得怎么样,这样的教学艺术虽然华而不实,却相当流行,这是当前教育的一个弊端。

6、学生学习知识,是有阶段性的,以数理化为例,可以分为懂不懂、会不会、熟不熟三个阶段,俗称懂、会、熟。懂不等于会,会不等于熟。

7、只满足于学生懂不懂,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听懂了,教师的任务完成了,这样的课堂教学是低质量的课堂教学。

8、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使学生达到懂,还要达到会和熟。

9、教师的讲,只能解决懂不懂,学生会不会和熟不熟主要靠练。

10、洋思的课堂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学生用大量的时间练,在洋思中学,每节课有较多的时间练,在教师讲的基础上练,在学生练的基础上讲。讲讲练练,讲练结合,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达到懂,而且达到会和熟,课堂教学的效率大大提高。

11、要有大量的时间让学生练,教师必须做到精讲,达到这一目的,主要靠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先自学,在洋思中学由于教师的循循善诱和长期的坚持每堂课必请后进学生上黑板等硬碰硬的做法,学生已经养成了自学的习惯,并且形成了自学的能力。二是教师的丰富经验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格外的努力,教师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工作,专门设计了学生先学的自学目标。功夫在课外,洋思教师的超常的努力和奉献,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得以成功的主要保证。

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是积以时日见功夫,是二十年艰辛探索,锲而不舍长期研究的创新成果。我们看到的洋思中学的课堂教学实况,我们看到的洋思中学创造的课堂教学模式,公平地说,是值得尊重和学习的,二十年漫漫创新之路,艰难求索,其间有多少动人的故事。

回过头来,再从整体上有重点地分析一下后进生、自学、当堂训练这三个关键要素,我们会进一步认识到洋思的课堂教学是十分成功的。

(一)后进生

1、强有力的管理,所有学生认真学习的整体环境。

2、像抓计划生育一样抓住后进生。事实上,由于从初一就开始认真抓后进生,形成了良性的循环,在洋思的课堂里,学生都是认真主动学习的,都是有一定基础的学生。至少,书本上的基础性题目,学生都是会做的。所以,洋思中学课堂里没有真正的后进生,没有双差生,课堂教学必然是比较顺利和比较高效率的。

3、低起点,符合后进生的实际水平。

4、教师的特别关注和优生的帮助。

5、严要求,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

6、清不了,不得过关,你必须清了,关键是从初一第一节课就开始清了,所以是清得了的。

7、形成习惯向好的方向发展。

8、获得成功产生兴趣和信心变真正自己要学。

9、学校持之以恒,一抓到底,学生终于形成良性循环。

(二)自学

1、学生自学,就能真学,教师知道真情。

2、低起点,课本上的内容不深,再加教师的目标提示,学生自学成功是完全可以的。

3、作为后进生,一定要你上黑板,每天都抓住你不放。所以后进生必须真正自学,必须提前自学。

4、后进生在课堂自学后上黑板,不仅教师抓住你,而且其他同学进行评论纠正。在自尊心的驱使下,后进生一定是努力自学的,在心理上一定是笨鸟先飞的,一定会认真向旁边的优等生请教和学习。

5、时间长了,形成了习惯,向好的方向发展。

6、时间长了,形成了一定的能力,向好的方向发展。

7、经常成功,经常受到表扬鼓励,伴随着心理上产生兴趣和信心,向好的方向发展。

(三)当堂训练

1、经过了自学、上黑板、纠正评讲,例题类的题目已经基本会做。

2、练习量是适度和适量的,是典型的,保证了练习会成功。

3、练习是低起点、多层次的,有选做题和思考题,成绩好的学生也能得到充分发展。

4、教师巡视,后进生受到特别关注。

5、如果练习不会做或做错的题目多,教师课后要找学生“开小灶”的,这样学生会尽可能地做到堂堂清,会格外努力和早作准备。

6、在洋思,明天上什么课,学生是基本清楚的,内容是课本上的。所以,在洋思模式下,学生是一定会提前努力作准备的。

7、一节课下来,学生至少达到懂和会,再加上课外作业、自修、习题课、复习课,日常考试等教学环节,洋思模式下后进生能取得较好的成绩是必然的。

8、每节课坚持这样做,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后进生的进步是有科学依据的,是令人信服的。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上)

                   ——洋思的课堂教学模式

 

每当向来宾介绍洋思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时,蔡林森总会在黑板上作这样的图示:

先学 ———— 后教 ———— 当堂训练

(看、练)    (兵教兵)        (练)

(生)————(生)————  (生)

这里的“先学”,不单单是指让学生泛泛地、单纯地看书,而是在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提出自学相关要求,进行学前指导后,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时间内自学相关的内容,完成检测性的练习。自学的形式多种多样、灵活多变,可以是看例题、读课文、看注释、做实验、发现疑难做记号、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等等。

“后教”,不是教师漫无目的地教,而是在学生充分自学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洋思现在的“后教”环节是: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巡视,准确掌握学生的自学情况,在学生自学结束之后,发动学生通过讨论、质疑、交流等方式自行解决自学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让已会的学生来教不会的学生,促使学生相互合作、互相帮助,达到“兵”教“兵”的目的。

“当堂训练”是在“先学”、“后教”之后进行的,一般不少于15分钟,分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着重让学生通过一定量的训练,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加深理解课堂上所学的重点、难点。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其中蕴含的却是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

以学定教

教学过程中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谁更重要?是让“学生走向教师”还是让“教师走向学生”?洋思的做法是“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学情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策略。

在每周初进行的集体备课活动中,同年级中执教相同科目的老师集中到一起,此时,老师们考虑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引导学生自学最有效”,这就需要对教学进度与得失情况进行分析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深入了解。要教学的内容中,学生已经具备了哪些知识,哪些还比较模糊,已经会的就少教,要教的是学生不会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共同研究下周各课时的教学方案,确定学生的自学范围、自学内容、自学方式、自学时间以及自学要求等。另外,学生自学时可能会遇到哪些疑难问题,设计怎样的当堂检测题才能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可能存在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等等。可以这么说,这些备课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根据学生的“学”来组织进行的。

例如,在教学初二数学的“含有分母的方程的解法”时,备课的老师在备课时考虑最多的是如何缩小“包围圈”,把学生的自学注意力集中到“去分母”这个关键点上,因为学生已经对“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等相关旧知有了充分的理解,于是老师要求学生自学例题时着重“去分母”的那一步,在解决类似习题时也只要做到“去分母”的那一步。这么做,学生对学生目标和重难点问题就很明确,注意力也就很集中。陶行知先生曾经这样说过:“教什么和怎样教,决不是凭空可以规定的。它们都包含‘人’的问题。这问题就是:

‘教谁?’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份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洋思的老师们就是这样,在考虑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的时候,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为本,真正做到了“教师走向学生”。

教师精讲

我们习惯上认为,教师“深挖洞”——讲得越多、越细、越深、越透,学生学得越快,越好,教师带领学生“钻山洞”,总比学生自己摸索要来得更快一些。事实上,这样做容易造成学生思维的惰性,学生成了“哑巴”。

而洋思课堂上都是学生在自学、思考、讨论、交流,教师讲得很少,几乎成了“哑巴”。洋思的课堂上,教师一般讲课都在10分钟左右,最少的甚至只有四五分钟,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通常达到35分钟以上。理科如此,文科也是这样。

开始上课时,教师三言两语,或用投影显示,准确地揭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之后,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即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如何检测等,并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学生自学时,教师通过行间巡视、个别询问,特别是通过板演、练习等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对带有倾向性的问题进行分析,为“后教”做好准备。

“教”也是有讲究的:教什么?怎样教?其中奥妙无穷。“学生会的不教,学生不会的尽量让学生自行解决,教师少讲、精讲,只作点拨性的引导”,这是洋思人摸索总结出来的教学策略。留心一下洋思的课堂,就会发现教师绝不就题讲题,或只找出答案,而是寻找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引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毛病。教的方式,都是让已掌握的学生先讲(即使倾向性问题,也可能有人会),如果学生讲对了,教师肯定,不必重复;讲得不完整、达不到深度的,教师补充;讲错了的,教师则更正这样,教师讲的时间就少了。

洋思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几乎都是让学生自学。但是,其中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点拨。教师几乎成了“哑巴”,不是说教师“无为”,而是从“一线”退到“二线”,为学生自学、思考、讨论、答疑当好“参谋”,创造条件尽可能地让学生“有为”,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建构,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对此,蔡林森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好比是在驾驶汽车,而教师好比是“引桥”、“路标”,他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走上“高速公路”,不走“岔路”。

“兵”教“兵”

“兵”教“兵”,是洋思人在“后教”这个环节上通过长期实践摸索出来的一种有效的“教法”:针对学生在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及练习中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

洋思的“兵”教“兵”不仅体现在课堂上,更多地体现在课后。洋思的学生中,学习“有困难的”比较多,在课堂上,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往往不全面、不透彻。对这部分学生,洋思开展了“一帮一”、“兵教兵”的活动,让优秀生和后进生搭配坐在一起,结成“帮扶”对子。

初一(9)班的张春霞,家里比较贫困,学习基础不是很好。老师让班长、数学课代表和学习委员坐在她的周围,一起负责“补差”。刚开始学英语单词时,由于学习不得法,她老是记不住,负责英语补差的学习委员利用点滴时间帮助她过关,还组织全班同学每人教会她一个单词。另外,班级成立助困组,每两个星期到她家去一次,看望安慰她的家人。她被深深感动了,各方面的表现都好了很多。冯璇是初三(1)班的插班生,刚进来的时候物理只有三十几分。教师帮他找了物理成绩较好的黄磊作他的“师傅”,“承包”他的学习。黄磊立即制定了“扶贫”计划,先让冯璇对学习产生兴趣,然后从学习的各个环节去帮助他。一堂课下来,黄磊会随时抽查课上的内容。一天下来,他们又会在一起回忆当天所学的内容。天天如此,一段时间下来,冯璇的物理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兵”教“兵”、“一帮一”不仅有力地解决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问题,而且还促进了优秀学生的提高。优秀学生要想帮助他人,自己就得要充分地理解,学习上也有了紧迫感,还把自己理解的知识清晰地表述出来,这本身就是另一种提高。“教学”相长,教的“兵”和学的“兵”都获得了提高,这就是“兵”教“兵”的魅力。

从“做”中学

洋思人所说的从“做”中学,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操作感知”,而是让学生通过自学、探究,亲历知识获得的过程,悟道,乃至有了创新。

在洋思,每一个环节都让学生自学,但自学并不只是单纯的看书,在自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投入到这些活动中,让他们亲身感悟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如唐月华老师上“什么是力”的物理课。唐老师为每桌配备了一组实验器材,有弹簧、木块、弹子、塑料尺、勾码、磁铁、大头针等。在课堂上唐老师说:“下面我们来做一次竞赛,请大家充分利用桌上的器材,做有力存在的实验,比谁做得多,两分钟后汇报。”紧接着的竞赛环节中,学生们紧张地思考,尽量每件器材都试一试,思考怎样如何对其用力,课堂上学生专心致志,气氛极其活跃。学生在这种亲身实践过程中,不仅感悟到了力的存在、什么是力,而且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发散思维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学生自学的过程更是一种创新的过程。对学生来说,在没有自学之前知识一般都是陌生的,而通过经历自学过程,得到对这些知识的自我感悟,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由于学生各自的生活经历和学习体验各不相同,在学习过程中达到学习目标的方法和途径也往往有所不同,学生在教师明确目标的引导下,通过各自的亲历体验,往往对问题的解决能达到“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效果,这更是一种创新。

在化学课教学“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概念时,教师提出:“为什么在概念中要强调这种溶质?你们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这四个字确实不能少吗?”课堂上讨论声顿起,有的说,“在KNO,的饱和溶液中加NaCl”,有的说,“在KNO,的饱和溶液中加KMn04或者CuS04”。教师因势利导:“下面就请你们做实验,注意要通过明显的实验现象来证明你们的想法。”话音刚落,学生分别选出他们所需要的药品来实验。这个环节,学生感悟良多,对概念的理解必须抓住关键词才能理解透彻;设想必须要通过实验进行验证;要选用能使实验出现明显现象的药品。同时,学生对实验环节的多种设计,体现了学生强烈的创新意识。

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学习,学生的“学习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因此,洋思的学生在毕业之后体现出了明显的后劲。有一个学生在毕业之后,考入了某重点中学,刚进校的进候,成绩并不突出,后来生病住院一段时间,由于在洋思养成的良好自学习惯,在没有别人帮助的情况下,他通过自学,不仅跟上了教学进度,而且在康复后的考试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中)

         ——学习洋思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

 

1999年11月24日,原江苏省教育委员会发出了《关于学习洋思初中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高课程实施水平的指导意见》(苏教基[1999]105号),文件提出了学习洋思初中“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

优化课前的准备策略,奠定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础

不分快慢班,合理编班、分组、排座。为落实义务教育的机会均等原则和关于义务教育阶段不分快慢班的要求,必须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状况的基础上,公平合理地进行编班、分组和排座,最大限度地克服传统班级授课制的局限。为此,在初一学年初,要通过学校和班主任将本年级的“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平均分到各班,以促进教师的公平竞争,便于学校对教师的管理与考核。同时,也要将这三个层次的学生平均分到各个学习小组(如前后两桌或三桌为一组),并按身高、视力情况和特定规律分布他们的座位,便于各任课教师在课内获得迅速、准确的学情反馈,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与健康的竞争合作精神。

指导学生主动进行三级预习,并作适当扩展。要促进和指导学生主动进行课前的三级预习,养成自觉预习、善于预习的习惯,为课上高效学习奠定基础。其中自初一学年的寒假起,可在假期作业中适当精简针对上学期的巩固性作业,而增设简单的预习作业,要求学生在假期主动抽出一些时间预习下学期各文化学科的教材,如粗读新学期的语文课本,查字典克服生字词障碍,并模仿例题做最简单的习题,以使学生对下学期的教材有大致了解,此所谓“大预习”或学期前预习;学期中的双休日,也要求学生用一定时间预习下周教材的内容,初步找出疑难问题,此所谓“中预习”或周前预习;平时则要求学生在晚间用一定时间预习次日要学的内容,此所谓“小预习”或日前预习。预习简单一些,不必花过多时间。另外,为扩展学生的知识背景,并增进感性经验,在指导学生完成课前预习的同时,也要注意指导学生根据已有条件、时间可能和兴趣爱好,在课外通过多种渠道(如书籍、报刊、电视等)了解科学、人文和时事等方面的重要信息,参加必要的实践活动,与课前预习相辅相成。

认真开展三级备课,切实提高备课质量。要促进和帮助教师主动进行课前的三级备课,使每一节课都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开展。首先要钻研大纲,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教导处在每学期初要组织教师系统地研究和总体把握大纲要求与教材内容,合理确定本学期所要达到的教学总目标,并深入地了解学生已有的基础和学习状况,合理安排各阶段的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其中凡是大纲规定删去的坚决不教,大纲只要求“理解”的就不要求“运用”。同时,教师要以身作则,要求学生背诵的有关内容,自己先背诵,要求学生做的习题,自己先做其中的典型习题,要求学生做的作文,自己先写各种体裁的下水文,以便更准确地把握重点、体会难点,更有针对性地指导。

其次是确定阶段或单元的教学目标要面向全体,尊重差异。一方面,为面向全体学生,要注意考虑后进生和中等生的现实基础与实际接受能力,恰当确定各阶段或单元教学的基本目标及其相互间的衔接,严格控制教学内容,,既不随意拔高也不随意降低要求,并在及时反馈和及时矫正的基础上使学生都能达到基本目标,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还要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意志及态度、能力和习惯,并考虑如何机智地落实在课堂教学全过程。另一方面,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应考虑适度拓宽,发挥其特长,从而使整个教学更加尊重学生差异。

再次是提前一周集体研究下周各课时的教学方案。为确保备课环节的高质量,学校要在每周初安排时间,分年级组织执教同类课程的教师,根据对教学的进度与得失情况、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在掌握有关大纲、教材或活动课程纲要精神的基础上,共同研究下周各课时的教学方案。在此,要特别注意研究怎样最有效引导学生主动高效地自学,学生自学可能会遇到哪些疑难问题,如何帮助学生排疑解难,设计哪些合适的当堂作业与课后作业及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情境,其中要有重点和难点的处理办法,研究与教材相关的背景材料,选用何种适当的教学技术手段等等,并努力确保课堂教学目标的总实现率在90%以上。可由骨干教师提出教案的提纲,再由新教师和非骨干教师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思考和充实每个环节的具体操作办法。周末之前要在讨论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拿出既体现学校特色与最高质量又符合各班实际情况的教案。为尊重各位教师的个人风格,并减轻教师工作量,也可提倡在集体研究的基础上轮流主备各课时的教案。

加强教案管理,严格把关。史、地、生、音、体、美、劳、科技活动;文体活动课的备课要与语文、数学、外语等科目的备课作同等对待,每一位教师的备课及教案质量要纳入考核范围。新教师可在骨干教师指导下,努力备好起始三年内每堂课的教案,老教师可只备简案,但在书写同项内容的教案时要注意吸取经验教训,如果过去的教案是成功的且学生情况变化不大,教案可只作微调,如果过去教案不够成功且学生情况变化较大,则教案应重新设计,任何教师均不得无视学生情况的变化而直接搬用教参或由他人提供的现成教案。每一位教师在上每一堂课时均不得没有教案。教导处应进行认真检查或日常抽查,严把备课和教案关。

自觉地为营造适宜的课堂气氛做好心理准备。为促进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自觉主动,学校应要求教师始终重视心理教育特别是情感教育,努为将自己的心理调适到符合教学内容实际需要的状态,逐步形成善于营造适宜氛围以培养学生积极情绪的技巧。为此,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心理准备,理性地克服因其他事件而致的心境不佳或过度兴奋,将心情真正调适到平静愉悦的状态,将激情、微笑、趣味和爱心带进课堂,以能在课上善于以自己的眼神、语调和形象比喻渲染气氛,恰当地营造出取得良好教学效果所需要的适宜氛围,不仅自觉地戒除体罚现象,而且杜绝各种有意或无意中的“心罚”现象,避免任何一位学生出现精神压抑和情绪低落。

优化课内的时间管理策略,提高课时效率和效益

合理安排并从严把握“学”、“教”和“练”的时间结构,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循环。在现行每节课时45分钟的体制下,课时结构大体上可安排为,“先学”和“后教”控制在30分钟以内,而“当堂训练”宜不少于15分钟。其中“先学”和“后教”两个环节里完全由教师单向讲授的时间宜限于15分钟以内,而其余15分钟以上的时间则用于迅速简明地揭示教学目标和学生独立自学、相互讨论、质疑发问、回答教师提问及师生交流等,必要时还应在课始迅速扼要地指明学生上一堂课作业中存在倾向性问题及其产生原因与解决办法,为学生过渡到学习新课扫除障碍。这是典型的“集中学、集中教、集中练”结构,但不能僵化死套,要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顺乎学情,按照突出主体、讲求实效原则灵活安排,并过渡自然。教师讲的时间要依学生疑难多少来定,疑难多则多讲,少则少讲,如果一节课采用的正好是“一学一教一练”,则说明这是采用了单循环,但多数情况是学生学一点、教师教一点,学生再学一点,教师再教一点,呈现出分散学、分散教、分散练或者是分散学、分散教、集中练,这是采用了小循环或多循环。有时也需要大循环,如将二三节课作为一个循环。在每节课中,每一个具体步骤(如自学、讨论、思考、读课文、作业等)需要几分钟,都要随时告知学生。

善于精讲,以确保学生有足够的主动学习和作业时间,使“课时”主要不是“教时”而是“学时”。首先,要特别注意做到揭示目标同时就是组织教学的过程,要在课一开始就简洁、具体地指明教学目标,化教师教的目标为学生学习的目标,以激发学生追求目标。其次,“讲”应是讲在点子上,有鲜明的针对性,讲的方法也应精心选择,切实有效。第三,教师板书要精心设计,交待要求、口头讲解、课堂小结也要言简意赅,讲读课上要注意精减教师的范读时间。

充分而适宜地运用已有传统教学设备和现代教学手段,体现出教学技术应服务于课堂教学实际需要的原则。教学目标的表达与重点、难点的揭示以及思考题、例题和作业题的出示或提供等,能用设备手段辅助的,就要通过设备手段来快速实现,以减少不必要的语言描述、板书和学生书写时间。

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注意在各个环节随时有机地渗透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教育等方面的要求,做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特别注意做到及时根据教学目标需要,培养学生健康的竞争与合作精神,进一步养成或保持良好的写字、用眼、阅读和思考习惯,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言,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标新立异等,从而做到不仅提高教学效率,更能提高教育效益。

准时下课,杜绝拖堂现象。一方面,教师要坚决克服随意拖堂的陋习,以避免破坏课表和作息时间安排的严肃性,挤占学生课后休整时间,造成学生不必要的紧张甚至影响教师的威信。另一方面,学校应通过将眼保健操紧接在下课前5分钟安排和将准时下课作为评课的严格要求之一,坚决杜绝拖堂现象。

优化课内的导学策略,促进学生有效地自学和思考

自学内容具体明确,自学方法灵活多样。为促进学生自觉主动而有效地完成自学任务,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着眼,提出具体明确的自学要求,如具体的看书范围、思考内容或实验内容,要用多少时间,要达到什么目标,自学后教师如何检测等等。同时还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怎么看书,怎样练习,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哪些事项,思考必须是独立进行等等,并根据具体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先行尝试,宜动口则动口,宜动手则动手。如:作文指导课先让学生审趣、立意、选材、编写提纲,讲读课先让学生轮流阅读或试释试译试讲;数学课先让学生看书、做例题;理、化课先引导学生自己做实验、写报告;政、史、地课先让学生自己带着思考题看书和讨论,教师此时仅作必要的补充和更正;音乐课让学生边练习边接受教师指导;美术课可先让学生自主绘画或手工制作。这样安排,有利于为教师了解学生遇到的疑难和点拨释疑打下基础。

学生自学时勤于巡视、指导和鼓励。在学生自学的同时,教师在掌握学生座位分布特点的基础上,广泛巡视学生的自学情况,并特别注意观察自学有困难的学生,以悄言细语方式进行态度、方法、习惯和信心指导,对自学速度快和质量高的学生及时表扬,以示鼓励。

尽可能扩大反馈面,最大限度地了解学生自学所遇到的疑难问题。一方面,教师要尽可能扩大学生自学情况的反馈面,而且应主要是中等生和后进生。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做到通过组织学生邻座或小组之间的互查和评比等,全面掌握学生的自学情况,最大限度地了解学生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对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分清性质,梳理归类,做好“第二次备课”。对学生自学后暴露出来的疑难问题,教师要进行迅速、认真、准确的分析,分清主次难易,弄清是部分学生乃至全体学生共同遇到的倾向性问题还是个别学生遇到的个别性问题。对个别性问题课上可暂时略去不讲,留待课后辅导去解决,对倾向性的问题则要及时抓住要害,做到心中有数,为下一步准确高效地解惑作好充分准备。

优化课内的解惑策略,促进学生有效地质疑和排难

对所有学生在自学后都已懂的问题,原则上不教。学生自学就已懂的内容,包括某些解题步骤,教师就不必再去讲解,以避免无谓的重复。但此时要询问学生有没有不同意见或新的见解,如果有,教师要予以鼓励和表扬。

对于只有部分学生能解答的问题,先让学生讨论交流,再由教师补充、更正、评点。此类问题多是有一定难度的倾向性疑难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要求学生敢于质疑、争论和各抒己见,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时机,必须紧紧抓住。为此,教师要创设民主、平等与自由的情境和气氛,可通过先让部分能解答的学生回答问题,再由其他学生去讨论。讨论可通过邻座、小组、竞答等方式进行。此间,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各抒己见,并特别注意多让后进生发言,同时也要注意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敢于向书本和老师的所谓权威观点质疑和发问,甚至提出离奇古怪的问题,允许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这样既能帮助后进生和中等生排除疑难,促进优秀生加深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和创新思维的习惯与能力。学生讨论后,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必要的补充、更正和评点,表扬学生敢于质疑的批判精神。如果通过讨论即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也不必再重复讲解。

对于没有学生能够解答的问题,可在典型启发的前提下进行精当的讲解。此类问题多是难度较大的倾向性疑难问题,但教师不要急于告知现成答案,可以师生讨论、典型启发的方式进行讲解。此时不能就某个问题讲问题,而是要重在通过讲解典型的例题(或案例)及其变式,由个别到一般,上升到规律层面,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真正扫除疑难。同时要提醒学生在完成当堂作业时还要注意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

及时小结,并再度鼓励学生进行求异思维。在解惑结束后,一定要用简明的语言进行当堂小结。小结要与课始揭示的目标相呼应,要做到画龙点睛,分清主次,又要特别注意促进学生将本节课所学内容化零为整,以达到条理化,如有必要,应适当地与以前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以使学生形成善于综合所学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要继续抓住这一契机,鼓励学生在综合的基础上勇于提出新的见解,进一步培养创新精神。

优化课内的训练策略,促进学生有效地巩固和应用

当堂训练的目标是努力化知识为能力。当堂训练要重在打好基础,旨在让学生通过紧张的口头或书面练习来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向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深化。为此,要精心选择供训练用的作业,可设计为一点多题以强化巩固,或一题多点以系统巩固,或一题多解以引导学生标新立异。

当堂训练的时间应保证。给学生较充分的时间进行巩固练习,是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解、应用、分析和综合能力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为取得较好的效果,一般每节课当堂作业时间要不少于15分钟。

当堂训练的内容应具有针对性、量力性和典型性。一是针对性原则,即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和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布置不同层次的习题,一般可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其中必做题面向所有学生,而选做题则要求基础好的学生做,其余学生自愿,这样让优秀生“吃得饱”,中等生和后进生“吃得了”,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二是量力性原则,作业内容要结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难度要适度,既不拔高,又不过于简单,而且作业题的数量要适量,以学生经过努力在15分钟之内能完成为限,既不超量也不偏少,一般以三道题为宜。三是典型性原则,做到有代表性和层次性,特别是上述针对最难点所进行的训练更要体现这一要求,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搞死记硬背,当然,对学生易做错的题型或题目还可设计适当的重复练习。

当堂训练应做到独立和按时,教师不指导。当堂作业要像考试那样,在课内独立、按时地完成,不准学生抄袭,教师也不予指导。这样做,有助于学生养成在课上全神贯注、紧张积极的学习习惯和善于独立思考、快速高效地学习的能力,有助于准确反馈学生学习情况,有助于减轻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还有助于为学生开展课外活动、预习新课创造条件。

在学生当堂作业时,勤于巡视督查,批改部分作业。教师要通过巡视,敏锐地观察和了解学生可能出现的不良习惯和表现,并及时提醒纠正,同时要通过现场批改部分作业,及时获得关于这一节课教学情况的进一步反馈,便于课后及时而准确地辅导解难。

优化课后的增效策略,确保进一步落实教学目标

安排课后作业应从精务实。要严格执行省教委关于初中学生平均每天的课后作业总量不得超过1.5小时的规定,课后作业的数量还要以教师能够及时批改为限。课后作业的内容应源于教师们的平时积累和精心选择,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课后作业的设计应做到有层次,供不同水平的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选择,对中等生和后进生应紧扣课本,对优秀生可适当增加发散性思维的训练题。要注意循序渐进和多设变式,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住校生最迟在晚自修后交上,走读生次日到校要交上。要教育学生和家长不必迷信外地复习资料和练习册,以避免课外时间的浪费。

及时批改学生的当堂作业与课后作业,讲求质量和效果。及时批改作业,目的是避免错过学生及时纠误的时机,为此,在学生交上作业后,教师要当天批改以能及时反馈,其中作文原则上应在三天内改完,杜绝积压。同时,批改作业要追求高质量,特别是作文要有总批和眉批,要提倡对后进学生的作业进行面批,以引导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并自觉纠正失误。在批改作业和分析错例的过程中,要分清学生作业中所谓“错误”的不同表现而辩证地予以区别对待。如果是解题思路新而且正确,即使结果与标准答案不同,教师也应认真研究,给予鼓励,并与学生一起探讨。’重视课后辅导,基本实现教学目标“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杜绝加班加点行为。任何学生,如果不能当堂实现适宜自己的学习目标,就可能积累知识、技能或能力方面的缺陷,形成不应有的心理挫折,增加以后学习中的障碍和困难。为避免和克服这种现象,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个别性问题,及时主动地予以课后辅导,包括“补差”和“培优”。要建立从起始年级和起点科目就开始狠抓辅导的制度,明确规定时间、对象、方法和要求,并有专门记载,列为教师考核内容。要缺什么补什么,每个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都要一一过关,力求基本做到“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使教学目标及时落实。特别是在起始年级就这样做,必将有利于学生成绩的整体性提高,使中等生、后进生更受鼓舞,并推动优秀生更加奋发,形成水涨船高的良好氛围。

从严限制考试次数,力戒出现偏题和怪题,不搬用滥用外地复习资料和试卷。应该充分地认识到,考试只是一种起诊断、反馈作用的阶段性手段,不是目的。为确保正常的教学秩序和课堂教学时间,要从严控制考试次数,除省教委规定可进行的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外,不得进行各种形式的统考统测。要严格按大纲要求出题,不出偏题和怪题。试题要有针对性、代表性和较大的覆盖面,以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学和教师教中存在问题为目的,严禁搬用和滥用外地复习资料和试卷。

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积累教学经验和教训。教师要做到及时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得失情况。特别是在进行作业和试卷结果分析时,教师要首先点明学生学习上的不足之处,让学生有的放矢地开展交流和讨论,仔细分析和讨论学习中出现失误和创新与应用能力不强的原因与改进办法,同时要迅速准确地判断出教的失误所在,为以后的学和教积累经验和教训,每一位教师都要建立“学生学习情况档案”(包括学生“错题集”和作业与考试结果分析)和“教学得失备忘录”(或“教后感”)的良好习惯,以备更有针对性地制定改进课堂教学的措施,为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提供第一手资料。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下)

          ——洋思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数、英

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

教学内容比较复杂,有字词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朗读教学等等,不可能像数学教学中有比较稳定的教学程序。应根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基本原则,依据各类语文教学任务的特点,灵活安排好教学程序。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1)“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在作文指导课中的应用。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在作文指导课中的应用一般有两种形式:

第一种:“大作文”训练。

第一步:教师示标(2分钟左右)

【目的】

使学生明确习作的目的要求。

① 出示作文题目。

② 明确作文要求。

【注意事项】

① 示标语速要稍慢,要让学生明白作文的要求。

② 作文要求要结合各类文体的特点确定。如记叙文要抓住记叙文的六要素、记叙的顺序、记叙的详略等;说明文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安排合理的顺序,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介绍。

第二步:学生对照要求独立编写提纲(4分钟左右)

【目的】

让学生对照作文要求,列出作文的结构提纲。

【步骤】

① 教师进行学前指导。

② 指名学生板演提纲。

【注意事项】

① 学生列提纲时,教师巡视要认真,不能走过场,要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② 教师要将巡视时发现的问题梳理归类,为“后教”准备资料。

第三步:教师针对提纲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评改(5分钟左右)

【目的】

解决学生提纲中立意、选材、组材方面存在的问题。

【步骤】

① 学生讨论评议。

② 教师总结归纳。

【注意事项】

① 评议时分类逐项进行,可分别从立意、选材、组材等几个方面进行。

② 评议应以学生发言为主,切忌教师大包大揽。

③ 指出提纲中存在的问题,矫正时不可就题讲题,要告诉学生为什么错,怎样做才符合要求。

第四步:学生修改提纲,作文(30分钟左右)

【目的】

学生对照要求作文

【步骤】

① 修改提纲。

② 按提纲要求作文。

第二种:小作文训练。

第一步:板书文题,出示要求(2分钟左右)

第二步:学生对照要求独立审题,写草稿(20分钟左右)

【注意事项】

教师巡视督促学生写好草稿,并调查发现学生中的问题。

第三步:指名读典型作文,引导学生评改(10分钟左右)

【目的】

解决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步骤】

① 学生读作文。

② 师生评改。

【注意事项】

① 学生评改时要注意对照作文要求。

② 学生评议以主题、选材、组材等方面为主。

第四步: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12分钟左右)

【目的】

对照要求、根据学生评议意见改正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这两种教法能够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从教师角度看,先让学生自学列提纲或先独立作文,教师可掌握反馈信息,改变以前老师指导无的放矢的盲目指导的现象。从学生角度看,先自学对照习作要求列提纲或作文,这样能使学生思维活跃,使学生积极动脑,改变过去不动脑、跟着老师指定的框框转的局面,从而改变过去“千文一面,千调一腔”的倾向,写出了立意深、题材新、内容真的文章。

以写《记一场篮球赛》为例,具体说明如下:

第一步:示标。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提出作文题目后,应向学生讲清要求,主要运用场面描写。

第二步:列提纲(先学)。

这一步学生对照作文要求,自己审题,列出提纲,安排好文章的结构层次、详略、中心等。教师巡视,随时发现学生提纲中存在的问题并梳理归类。这一步放手让学生去写,不怕学生写不好、不怕乱、不怕杂,要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第三步:点拨纠正(后教)。

这一步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评改提纲,可分类评改,如果学生指不出存在问题,则由教师点拨纠正。这一步教师要根据学生所列提纲中得到的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指导,从放到收,要能具体指导学生提纲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排疑、解疑,继续探索创新。

第四步:学生作文。

学生经过前面几步,比较清楚地领会了该写什么、怎样写,明白了自己提纲中优点和不足之处,为修改打下了基础并产生了一定的文字表达欲望,此时教师要加强巡视,随时解决学生作文中的个别问题。

(2)作文评讲课的授课程序。

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作文评讲时,我们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评改,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一般可运用对比评讲法、范文评讲法、病例评讲法等方法进行教学。

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评讲作文的一般教学程序如下:

第一步:示标,教师明确作文评讲的重点。

第二步:发范文或例文给学生,让学生独立修改找病因或者归纳总结成功之处。

第三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第四步:老师引导学生集体交流、归纳总结。

第五步:学生修改、复作。

运用这种授课程序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 所选例文要典型。要能结合作文的要求,选出有代表性的好、中、差例文,每次作文评讲结合作文的要求集中解决其中的一个问题,不必面面俱到。如作文的要求是“详略安排得当”,那么教师在找典型范文时应从安排详略的角度出发。

② 课前要充分做好准备,要将选出的例文打印好或誉写在投影片上,以便于上课使用。

③ 课上要放手让学生讨论评改,教师不能搞“一言堂”,如学生评改不了的则再由教师点拨。

2.“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

(1)文言文朗读教学的程序

朗读是文言文教学任务之一,为了培养学生朗读文言文的能力,能正确地读准字音,把握好朗读节奏,可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种模式对学生进行训练,即先让学生试读,其余学生和老师随时指出读错的字音和断错的句子,指出后再由学生重读,如果学生读不准,则由老师范读指导。在不断试读训练中提高朗读水平。可先指名学生轮流读课文(每人四五句,以中下生为主),这样能更好地了解全班的朗读情况,充分地暴露问题,其余学生随时准备正音(这样,可使全班同学都参与学习,而且学得紧张),当学生试读出现错误时,不少学生都能随时指出,如全读错了,无学生能指出错误,此时教师进行指导,教师指导后再指名学生试读。这样通过让全体学生自主学习,自行试读,出现问题随时点拔纠正后,文言文朗读教学任务便能顺利地完成了。

这种朗读教学的先学后教的程序是:

第一步:示标,即让学生明白朗读什么内容,达到什么要求。

第二步:指名学生试读(面要广,以中下生为主)。

第三步:师生解决学生试读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步:学生再读课文。

(2)文言文中字、词、句意教学的先学后教

现行使用的语文教材,文言文书右侧大都配有译意,书下注释对重、难点句子均作了翻译,这些都为文言文教学中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提供了方便。

在讲授文言文时,可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记,“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对照注释和右侧的译文先自学,尝试解决重点词句的意思,对有疑难的字句做上记号,接着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相互帮助自学,解决自学过程中碰到的个别疑难。如果仍有疑难则举手向老师质疑,由老师引导基础好的学生帮助解决,如学生都不能译讲则由老师讲授。接着老师指名学生逐字逐句翻译,检测学生的自学效果,这样可以让学生暴露存在的问题,较好地完成文言文字、词、句的学习任务。

3.“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在现代文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文的教学任务包括字词教学、段落层次结构的教学、阅读分析教学等等,这些课型中“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可运用其变式或根据内容进行重组,对不同的教学任务应采用不同的方法。

字词教学——学生课前预习,查字典解决字的音、形、义;课上通过指名学生读课文检查学生对字词的先学情况。若学生读错则由其他学生指出,这样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查字典、动口读课文,既完成字词教学的任务,又培养学生独立动手实践的能力。课文较长不适宜全文朗读时,教师可让学生完成预习题中的注音或选出重点易错的字词让学生拼读,如有错再进行纠正。总之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均应让学生去学,暴露问题后再有其他学生或老师纠正。

字词教学一般可采用两种程序:

第一种程序:(用于篇幅不太长的课文的字词教学)

第一步:示标。

这一步应让每个学生明确读什么内容,有什么要求。

第二步:指名学生轮流读课文。

指名学生读课文时要布置其他学生认真听读,不可让其他学生放任自流。

第三步:引导学生找出读错的字。

当学生读错字音时,应先让其他学生指出,如其他学生不能指出,则由教师点拨。

第四步:引导学生齐读。

第二种程序:(适用于篇幅稍长的课文字词教学)

第一步:示标。

第二步:指名学生给生字注音或解释词义。

第三步:小结。

段落层次结构的教学——运用先学后教法分析文章结构时,先让学生板演所划结构层次、概括出各部分大意(划分的依据)然后接着引导学生讨论划分是否正确,层意概括是否恰当,如学生讲错或讲不清,则由老师提示答案并教会学生分析归纳的方法,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段落层次结构的教学采用的程序是:

第一步:示标。

这一步教师应明确交代学生完成的任务,提出两点要求:第一,写清文章段落的起讫节次;第二,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各部分的大意。

第二步:指名学生板演划分段落层次并概括大意。

第三步:引导学生评议、改正。

第四步:小结分段的规律。

阅读分析文章内容教学,教师先提出要求,出示明确的思考题,让学生自学(可独立自学,也可分小组自学),边阅读边分析课文找出思考题的答案,接着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最后再由教师小结归纳。

阅读教学采用的程序是:

第一步:示标。

第二步:出示思考题,进行自学前指导。

第三步:对照思考题自学,教师巡视。

第四步:检测自学效果。

第五步:小结。

在实际教学中,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往往不是单一的,或者即使只有一个目标,但却有几个不同层次的子目标,这样一堂课中就必须有若干“先学后教”的小板块组成。因此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灵活机动地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

4.“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中的应用。

这种课型,常常是以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为主的教学内容,这些内容在大纲中的要求通常是“理解和运用”,即懂得各个知识点的概念,能够领会其基本涵义,能运用有关的知识点分析和说明一些语法现象。

这一部分内容应根据具体课时的内容灵活地分块,采用集中自学,分步检测,分步点拨、矫正的“一学几教”的方法。

教学程序是:

第一步:揭示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及运用”型课的教学目标往往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运用,提示目标时不仅要求理解有关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还要运用有关的概念解决相关的知识点。

第二步:指导学生先学。

① 有的基础知识比较简单可指导学生抓关键的字词加以理解,有的基础知识比较复杂,可指导学生按意分层的方法去理解、记忆。

② 学生自学时,教师可深入到学生中去,提问学生对有关概念的理解,以了解学生掌握的程度。

③ 检查学生自学效果时,重点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运用。

第三步:后教。

根据上一步猎取的信息,围绕原理或概念的运用进行讲评,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的能力。

第四步:完成课堂作业,着重练习概念的运用。

注意事项:这类课型知识点较多,应灵活地分块检测和评讲。

5.“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复习课中的应用。

复习课涉及的知识点多,面广量大,综合性很强。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复习时,应将六册教材的内容分类逐项进行复习,可将教材分为记叙类、说明类、议论类、基础知识及运用类等几大块,在复习每一类知识时采用三个循环进行。第一循环,“先学”,教师列出各类知识点,要复习哪些知识,让学生查书自背、自默,有疑难的地方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教师要通过巡视、督查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的程度。第二循环,通过检测,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第三循环,针对检测中暴露的问题评讲,而这一循环也应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即先让学生自我订正,自己解决检测中暴露出的问题。如有疑难则组织学生讨论解决,若仍有疑难,则由老师组织重点评析,解决检测中的共性问题。其方法也是要让优等生先讲,讲得不到位的或不对的地方,教师再补充更正,并引导学生总结解题的一般规律。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只有真正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独立思维能力,教学质量才会提高,素质教育才能落到实处。

初中数学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初中数学课型可分为概念型、例题型、概念+例题型、复习型等。

1、“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概念型”课中的应用。

这种课型以定义、定理、法则等概念为主要教学内容,没有例题。

这种课型在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时,一般采用“集中学,分散教”(即一学多教)的形式进行。具体教学环节及要求是:

(1)揭示教学目标。(约2分钟)

【目的】

使学生知道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或标准:

①“了解”或“识记”,即对具体内容的模仿和回忆;

②“理解”,即领会知识的意义,包括揭示、转译、变式、判别、直接推论等;

③“简单运用”,即把学过的内容直接用于新的情境中解决问题。

【步骤】

① 板书课题;

② 讲述教学目标。

【注意点】

① 目标要准确,即什么内容达到“了解”的要求,什么内容达到“理解”的要求,什么内容达到“简单运用”的要求,教师在揭示目标时要讲明确。

② 语速要慢,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听进去,都能明确本节课学习的方向。

③ 要有激励性,鼓励学生通过努力一定会达到目标。

④ 语言要简洁,一般二至三句即可。

(2)自学前的指导。(约2分钟)

【目的】

使学生明确:

自学的内容:课本第几页到第几页;

自学的时间:约5分钟;

自学的方法:边看书边找答案,理解并记熟概念;

如何检测:默写概念,运用概念做相关练习。

【步骤】

① 教师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

② 出示自学提纲。

【注意点】

自学提纲相当于检测练习题,设计时要注意;

“概念型”课中的自学提纲的内容大多是概念或帮助理解概念的句子或某种思想方法,其中较短的概念可要求学生自学时全部记熟,较长的概念只要求学生记熟其中的关键词句。

(3)先学

学生自学概念。(约5分钟)

【目的】

通过自学使学生初步理解并记熟概念。

【步骤】

① 学生结合思考题看书,划出有关概念;

② 理解并记熟概念。

【注意点】

学生自学时,教师要表扬自学得快、效果好的学生,端正学生的自学态度,但教师的言语不宜太多,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检查自学概念的效果。(约5分钟)

【目的】

暴露学生在自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后教做准备。

【步骤】

① 请几位同学板演默写概念,其他同学在位上默写;

②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默写的情况。

【注意】

① 板演对象以中下生为主,因为他们的错误具有代表性。

② 教师巡视时,要充分了解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如哪些学生概念未默出来,哪些学生未默全,哪些学生默错了,哪些学生少了关键词语等。

(4)点拨矫正概念。(约5分钟)

【目的】

① 使学生知道概念默写得对与错,并找出错在哪里,为什么错。

② 使学生知道概念的实质、要点。

【步骤】

① 评判对错;

② 针对问题进行点拨。

【注意点】

① 教的内容:学生默不出来或默错的地方;

② 教的要求:不能只判断概念默得对不对,还要揭示其本质属性;

③ 教的方式:由学生先讲,若学生讲对了,则教师就不讲,但要以表扬的形式强调概念中的关键词;若学生讲错了,教师则更正。

(5)再学——运用概念做练习。(约5分钟)

【目的】

让学生运用概念做相关练习,检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情况,同时将所掌握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步骤】

① 教师出示练习;

② 学生完成练习,教师通过巡视了解存在的问题。

【注意点】

① 运用的程度一般由易到难;

② 练习题一般来源于课本上每一节后面的练习;

③ 练习题的题型多为填空、选择、判断等;

④ 检查方式先让学生在座位上独立完成,然后教师有针对性地请学生报答案,教师将答案板书在黑板相应的位置,或点名请学生板演。

(6)点拨矫正练习,指导运用。(约5分钟)

【目的】

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知道如何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概念,解决问题。

【步骤】

① 学生评判对错;

② 教师针对问题进行点拨、矫正。

【注意点】

因为概念课的重点不是记熟概念,而是理解和简单地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进行点拨时,要引导每一位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他所犯的错误是由于将哪一个概念用错了,或者将哪一个概念的关键词语忽略了,今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怎么办。

(7)当堂训练。(约15分钟)

2、“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在“例题型”课中的应用。

这类课型以例题为主要教学内容,没有定义、定理、法则等概念。

这类教材在应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时,一般采用“一学一教、当堂训练”的形式进行,具体教学程序及要求如下:

(1)揭示教学目标。(约2分钟).

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及所要达到的要求。

【步骤】

① 板书课题;

② 讲述教学目标。

【注意点】

目标要准确,例题型的课堂教学目标一般为“运用”、“熟练运用”,即要求学生能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来分析解决较复杂的问题。

(2)指导学生自学。(约2分钟)

【目的】

使学生明确:

① 自学的内容:课本上第几页至第几页的内容;

② 自学的时间:约5分钟;

③ 自学的方法:边看书边思考例题步骤和解题思路,同时寻求解与例题类似的习题的方法;

④ 如何检测:运用自学例题时学到的方法解与例题类似的习题。

【步骤】

① 布置学生自学;

② 出示思考题。

【注意点】

在设计思考题时,着重考虑如何引导学生自学例题,思考题要能启发学生,归纳有关步骤,理解有关思想方法或者启发学生小结注意点等。

(3)先学

学生自学例题(约5分钟)

【目的】

学生通过自学,学会例题的解题方法步骤,会解与例题类似的题目。

【步骤】

① 学生看例题;

② 理解例题的解题方法步骤;

③ 思考与例题类似的题目的解法。

【注意点】

学生在自学时,教师的语言不宜太多,声音不宜太大,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检测自学效果(约10分钟)

【目的】

通过板演、巡视,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发现学生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为后教做准备。

【步骤】

① 请学生上黑板板演与例题类似的题目,其余学生在位上做;

② 教师行间巡视,了解座位上学生的解答情况。

【注意点】

① 板演的学生一般以中下生为主,人数一般为2—4人,因为他们暴露的问题具有典型性;

② 老师在巡视时不能流于形式,要耐心细致,真正了解存在的共性问题,归纳整理出典型的、倾向性的错误,并将这些错误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板书在黑板上相应位置,为后教准备好第一手资料。

(4)点拨矫正(约10分钟)

【目的】

① 使学生知道解题过程是对还是错;

② 引导、帮助学生找出产生错误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规律。

【步骤】

① 判断学生板演得对与错;

② 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点拨、矫正。

【注意点】

① 同时看几位同学做的同一步,并把座位上同学的有关这一步的错误一起评讲,再归纳这一步骤及注意点。

② 让会的学生先讲,学生讲对了,教师肯定一下,不必重复;讲得不完整的,表达不合要求的,教师再补充;讲错了的,学生或教师帮助更正。

③ 教的方式,不能就题讲题,只找答案,而要归纳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如计算题的步骤、应用题中的等量关系、证明题中辅助线的作法及证明思路等。

(5)当堂训练(约15分钟)

【目的】

通过独立完成课堂作业,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解题方法,使学生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步骤】

① 布置作业内容,明确作业要求;

② 学生做作业;

③ 教师批改先完成的学生的作业,布置思考题。

【注意点】

① 要明确解题格式,题目较长的应用题、证明题,不抄题目,只要注明页码,直接解答。

② 布置的思考题多为提高题。

3、“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在“概念十例题型”课中的应用。

此种课型中的教学内容前部分是定义、定理、法则等概念,后部分是运用前面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例题。

这类课型在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时,往往采用“两学两教”的方式进行,即将概念与例题分成两部分进行学与教。具体教学程序及要求:

(1)揭示教学目标(约2分钟)

【目的】

使学生知道本节课要理解什么概念,并能运用所学概念解决什.么问题。

【步骤】

① 板书课题;

② 讲述教学目标。

【注意点】

① 目标要准确:“概念+例题型”课中有的是在“了解”、“试记”概念的基础上做例题,如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有的是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做例题,几何中先是定理后是例题的一些课型。

② 层次要清楚,便于学生记住学习内容及目标。

(2)自学概念前的指导(约1分钟)

【注意点】

① 明确自学的内容:课本上从哪里到哪里;

② 明确自学的时间:约5分钟;

③ 指导自学的方法:边看书,边记熟定义、法则、公式、定理等概念;

④ 明确如何检测:会默写定义、法则、公式、定理等概念,或说出公式、定理的推理依据,或会证明定理、推论等。

【步骤】

① 教师讲述自学的要求;

② 出示自学思考题。

(3)学生自学概念(约5分钟)

【目的】

通过自学使学生初步理解并记熟定义、法则、公式、定理,并能默写定义、法则、公式、定理或掌握公式、定理的推导过程。

【步骤】

① 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要求自学定义、法则、公式、定理等概念;

② 检测学生自学的情况。

【注意点】

① 学生看书时,教师要及时表扬那些看得又快又认真的学生,激励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引进竞争;

② 检测自学效果的方法要因内容而异:有的要求学生默写出概念,如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等;有的要求学生口答或写出公式、定理推导过程。

(4)点拨矫正概念(约5分钟)

【目的】

使学生知道概念默写或证明得对与错,知道错在哪里,错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运用这些概念。

【步骤】

① 评判对错;

② 分析错误原因;

③ 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概念。

(5)自学例题前的指导(约1分钟)

【目的】

使学生明确

① 自学的内容:从第几页到第几页的例题;

② 自学的时间:约5分钟;

③ 自学的方法:边看例题,边理解掌握例题的解题方法、步骤,尤其要注意本节课所学的定义、法则、公式、定理等在例题中是如何运用的;

④ 如何检测:会做与例题类似的题目。

(6)学生自学例题(约5分钟)

【目的】

使学生学会例题是怎样运用定义、法则、公式、定理解题的,能运用所学知识做与例题类似的题目。

【步骤】

① 学生看例题,找规律;

② 做与例题类似的题目来检查学生自学例题的效果。

【注意点】

学生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时,教师要把了解到的典型错误板书于黑板上相应位置处,供后教时讲评。

【目的】

使学生知道所做的习题是对是错,以及错误的原因是什么,从而加深对本节课所学定义、法则、公式、定理的理解,知道怎么运用这些概念,尤其知道运用时的注意点。

【步骤】

① 评判对错;

② 找出错因及订正方法;

③ 总结规律,指导运用。

【注意点】

① 点拨的重点应放在本节课的定义、法则、公式、定理与例题的切合点上,即讲清例题中是怎样运用本节课定义、法则、公式、定理的。

② 指导运用时,重点讲清如何直接运用定义、法则、公式、定理解决问题;若不满足条件如何创造条件再运用。

(8)当堂训练(约15分钟)

【注意点】

训练的重点是如何运用所学例题解决类似习题。

4、“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在“复习型”课中的应用。

在复习时,“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一般采用“大循环”的方式进行,每个循环一般分为三课时,每课时的任务及具体要求是:

第一课时由学生自己复习。具体做法是先由学生自己将需复习章节的概念、例题、练习、习题逐一过关,将不熟的概念随时记熟,将还不理解的概念和还不会做的题目圈起来,然后与同学讨论,或向老师请教,直到全部理解掌握为止。

第二课时达标检测。检测题由任课教师自己出,要求考查的知识点要全,即将需复习章节的所有知识点都包括进去,试题的量要保证一堂课能完成,试题的难易要适度,既要综合又不能超过大纲要求。

第三课时评讲试卷和有针对性的训练。评讲的内容是学生错得多的题目,评讲的方式是先让学生自己订正由于粗心大意出现的错误,接着评讲倾向性错误。在评讲时要将每一个错误落实到本单元相关的知识点、能力点上,让学生真正知道错误的原因,并且通过评讲帮助学生总结经验和教训,确保今后做相关练习不再出错。最后教师结合检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出一些针对性训练题,有重点地针对薄弱环节进行强化训练,让学生迅速将“缺”补好。

初中英语

现行初中英语教材的编排大体分为三种课型,即对话、课文和单元复习。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不同,初中英语课可分为对话课型、课文型、单元复习型、综合复习型。如下几种授课模式是建立在学生会自己根据音标拼读单词及对英语的句段形成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之上的。

1、“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在英语对话课中的应用。

关于这类课型的教学,我们一般不急于由教师向学生介绍或讲解对话的背景或情景,让学生跟着老师读,而是尽可能利用图片、实物场景等真实的语境来呈现新句型,先由老师跟一两个尖子生进行示范,再让学生同桌之间分角色扮演,由此引导全体学生参加自学,上口操练。这样就像繁华的农贸市场每个摊位都是那么热火朝天。学生自学后,再挑选两人或多人——组表演对话(这时学生不看书),接着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仿照书本上的内容编新对话。这样做既符合语言的自身特点及人的认知规律,又有助于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长期锻炼,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就增强了。学生表演后,教师就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作适当点拨,有些知识点学生根据情景能理解的,则不再赘述。学生对对话能熟练运用后,完成适当的补全对话等书面练习,并当堂核对答案,核对的方式可以点面结合。例如在教第一册第79课时:

第一步:揭示教学目标——能够运用本课所学到的新句型熟练描绘在某某地点存在某人或某物。

第二步:指导(引导)学生自学,教师利用真实的语境呈现出新的对话(句型)。

第三步:学生利用自己身边的或事先准备的教具进行自学,仿说新句型。自学时可以同桌两人一组,或前、后桌四人一组,或以更多人一组的方式进行。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并不时参与学生的小组练习或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以便及时了解学生自学过程牛的反馈信息。

第四步: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即让学生根据老师或同组自学者提供的不断变换的情景,口头说出新的句型,接着老师对自学中暴露出的问题加以点拨、归纳。

第五步:当堂完成课堂作业。

2、“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在英语课文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的课文教学是教师读一句,翻译一句,讲解一句,这样,打破了学生的整体思维。课文是一个有完整意义的、包含多种语言结构的载体,应当让学生整体理解。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先让学生自学,让学生看录像,听录音,耍求学生通过看、听,回答有关课文的简单问题(只要求用yes,no来回答),再让学生听课文录音,并自读课文1—2遍,难以理解的语句做上记号,然后回答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教师在备课时把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融人所提问题当中,学生回答后教师作必要的点拨,揭示出课文中出现的重点、难点、短语、句型和语法现象,此工作也可启发学生做。接着进行朗读训练,最后做笔头巩固性练习,有条件的班级可让学生复述课文。例如:教第三册第11课时,可按以下七步骤进行的:

第一步:板书课题,揭示教学目标(出示小黑板,将四会要求的词组、重点句子列出来,这时,可指名朗读词汇,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第二步:指导学生自学。

(1)让学生看课文录像(两遍),要求学生看后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用yes、no回答)。

(2)听课文录音(两遍),要求学生能根据录音回答问题。

(3)放领读录音,让学生跟读两遍。

第三步:检查自学效果(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把要求掌握的词组句型穿插其中,学生回答时,教师作必要的讲解、补充)。

第四步:学生打开书自由朗读。

第五步:齐读课文一遍,指名朗读(3—5人,能分角色表演)。

第六步:完成Wb(或补充一些根据课文填空题)

第七步:在时间允许、学生可能的情况下,指名复述课文。

3、“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在英语单元复习课中的应用。

复习课是每一单元的最后一课,也是一单元的小结课。这类课一般由三部分内容组成:①语音②听力③复习要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设计3种不同的先学后教方式,即三学三教法。

(1)语音教学。

让学生自己拼读生词,并把学过的含有相同读音的词加以归类,找出规律,最后教师再补充一些未学过的,但符合读音规则的词让学生自己尝试拼读。这样做,已学过的单词印象深刻,同时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2)听力教学。

每一单元的听力内容往往跟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一般应先让学生听本单元的教学录音并朗读,从而进一步熟悉听力内容,然后,再放听力训练音带。视具体情况放两至三遍,再做相关的听力练习,或教师自编听力题,让学生听写,当堂纠正错误,核对答案。

(3)复习要点的教学。

先让学生自己朗读复习要点里的词组及句子,然后给一定时间让学生运用词组造句或熟记句子,如neither...nor让学生用其连主语、谓语、宾语和状语,最后检测。

单元复习课的授课程序一般是:

(1)板书课题,揭示本节复习课的目标。

(2)指导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和复习内容开展自学。

(3)学生自学、质疑,教师巡视,并加以个别辅导。

(4)对照目标要求检查自学的效果。

(5)当堂完成课堂作业。

例如,在教“初中英语第一册第96课复习课”时可以这样安排:

第一步:揭示教学目标:①复习本单元各课内容,准备做听力练习;②能拼读单词、朗读句子,注意语音、语调及句子重音;③熟记复习要点的内容并能运用其中的词组造句。

第二步:提示自学内容,指导自学方法:

(1)朗读教材93—95课的对话及课文,进一步熟悉对话的环境,准备做本单元听力练习。

(2)朗读教材第一部分的生词,结合其他学过的生词,总结归纳字母组合的拼读规则。

(3)自行拼读单词、朗读句子,注意把握单词和句子的语调及在句子中一般要重读的词。

(4)掌握复习要点内容。

第三步: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及时帮助学生纠正不当的发音,或回答个别学生自学过程中的质疑。

第四步:检查自学的效果,在本课该步骤视情况可以分步进行,即分步自学,分步检测,通过检测发现的倾向性问题,集中加以点拨,归纳。重点点拨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拼读规则。

第五步:当堂完成课内作业(如课内作业在第四个步骤中已经做完,则适当补充一些听写练习作为课内笔头作业)。

4、“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在英语总复习课中的应用。

总复习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纵向复习,以课本内容为主,兼顾语音、词汇、短语、句子,下分五个单元,第一册为一个单元,二、三两册各分作两个单元。每个单元又根据课本知识和技能训练分为3—4课时。第二阶段为横向复习,以大纲要求为主,兼顾语法、综合、阅读,分为两大单元,即词法(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冠词、数词、介词及连词等)和句法(简单句、并列句与复合句、被动语态等)两大类。每个单元约需5—6课时,以做练习、答疑、讲评为主。每一单元结束后用1—2课时进行检测和讲评。总之,复习课以检查为主,发现问题再有针对性地加以点拨,同时引导学生看书,或首先有针对性地布置学生看书,接着检测,教师归纳检测中出现的问题,针对倾向性问题进行讲评。

例如:在复习英语动词的语态、时态时,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第一步:揭示教学目标(复习要点:动词的语态,指名让学生回答什么情况下使用被动语态,什么情况下使用主动语态;动词的时态有哪几种)。

第二步:看例句,回答上述问题。

第三步:学生做检测题,教师行间巡视,调查归纳存在的问题,把倾向性问题列在黑板上,供评讲用。

第四步:评讲,由中下生说出答案,不对的由其他学生更正,教师针对倾向性错误进行评析。

第五步:巩固性练习。通过练习,学生对所复习动词的时态、语态的概念理解更深刻,运用更熟练,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第六步:布置预习下一节课复习内容。

当然,不能生搬硬套地使用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如初一学生刚进校时,毫无英语基础,这时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大量的领读、正音。从第一册第9单元学生逐步接触国际音标,到第16单元基本学完,这时教师可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己学着“走路”,必要时教师扶一扶。

总之,采用先学后教的模式,课型是动态的,学生的思维呈运动状,知识、技能和能力呈积极状。人人有练的机会,学得主动,学得轻松,两极分化的现象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