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荷社摄影价位贵吗:怀念我的母亲——缅怀与传承 ——母亲佘其玉仙逝10周年记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9:34:37

 

怀念我的母亲——缅怀与传承

            ——母亲佘其玉仙逝10周年记事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光流逝得真快,母亲离开我们已经整整十个年头了。

十年来,母亲的形象一直印记在我的脑海里,母亲的精神一直由她的子女——我们,我们在继承并发扬光大着。

 

善良、勤劳、正直、无私……,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勤俭持家、任劳任怨、勤劳勇敢、乐于助人、忍辱负重、顾全大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的母亲身上得到了完美的展现……,闪耀着人生灿烂的辉煌。

 

我的母亲名叫佘其玉,生于民国7年12月10日(公元1918年12月10日),属马(农历戊午年冬月初八),仙逝于公元2000年12月11日(农历庚辰年冬月十六),享年83岁。

母亲出生在江都县中闸乡佘坂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来到我们家后,和我们的父亲共同生育了七子一女,属相分别为:羊、犬、鼠、、蛇、羊、鸡、鼠(其中,属虎的不幸在三岁时因病夭折)。共有六子一女(女孩子排行最后)长大成人。

我们家原来在当地是属于比较富裕的家庭:外地有商铺,家有12亩良田,还有一座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冬暖夏凉”的祖屋,这座房子在中闸乡是独一无二的,现在算得上是文物古迹了;可是到了我的祖父壮年时,家道中落。原因是,我的祖父孔继虎(1890-1919,属虎)在我父亲出生约半月左右时,暴病身亡(终年只有30岁),祖父留下的家业,其中商铺被舅姥爷(父亲的舅舅们)经营不善而倒闭,田地被“当”出去一大半用于维持生计;只剩下我的祖母、姑母、伯父、父亲四人,孤儿寡母,靠“当田”来维持艰难地生活,度日如年。(“当”和“卖”的区别在于:“当”出去的财物可以赎回来,“卖”出去的财物是不好再赎回来的)

母亲来到我家后,与我父亲一道,含辛茹苦,任劳任怨,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勤俭持家,艰苦奋斗,到1949年解放时,“当”出去的田地,全部“赎”了回来;再后来,我们相继长大成人,也为家庭的“振兴”贡献力量,到母亲去世时,已经“脱贫致富”了。

 

母亲是一个目光远大的人。

母亲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在我们长大成人的兄妹七人中,有六人是高中生(一个家庭有这么多的高中生,在中闸乡是空前绝后的),后来,我在“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后(我国在1966-1976十年中停止了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有幸成了“文革”后的第一届大学生,也是我家的第一个大学生;老三由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小学毕业后,虽然考取了大桥中学初中,但是,只上了三天,因为没有钱交“学费、杂费”(当时可以先上学,后交费)而含泪离开了心爱的校园,过早地走上了社会。然而,我的三哥无怨无悔,终生没有一句埋怨父母亲的话,也没有向其它兄妹进行攀比:其他人能上学,我为什么不能上学?!(现在有不少孩子都在埋怨父母亲能力差,没有给他们提供“更好”的物质财富,和我的三哥比起来,应该感到惭愧;其实,这些孩子哪里知道,父母对孩子,都是无私奉献、不计成本、不求回报的,而且是倾其所有;当然,有的人的欲望<对这山望着那山高的人来说>,永远不会满足;现在那些“为富不仁”的“富二代”、“官二代”的各种各样的丑恶行径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当时的“教育资源”还是十分馈乏的,各年级都是十分严格的淘汰机制——各个年级都有很多的留级生。正常是要五、六个小学毕业生才能考取一个初中生;七八个初中毕业生才能考取一个高中生;二、三十个高中毕业生才能考取一个大学生。那时候的大学生,真是“百里挑一”(当时,考取了大学,就相当于过去中了“状元”;按此比例计算,当时大约在1000个小学毕业生中才能产生1个大学生)。

那时候,农村的孩子不到学校上学读书是很正常的、普遍的现象。据有关资料显示,当时全中国文盲率达90%以上;那时候,上学能达到小学毕业就是比较高的文凭了,可以做会计、小学教师等。我在上小学时,就曾经在中闸村做过扫盲教员;现在网上流行的一句话是:“过去的小学生能够做领导,现在的大学生只能扫马路”;2009年,济南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招录5名“淘粪工”,390名报名,最后录取了5名大学生(其中之一是研究生)——这就是过去和现在社会现状的写真。

当时,我的舅舅就曾经反对我的母亲这样做,他对我的母亲说:“老姑娘(我母亲的小名),你把孩子一个个送去上学有什么用,不如让他们在家里“寻草放牛”,再开个磨房赚钱,也好减轻负家庭担(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动力设备,全是靠人力,能有驴、马、骡子、牛等畜力<机械>动力就是非常先进的了)(我们中闸乡到1969年才有电力排灌站、粮食加工厂,1979年才通公共汽车,条件好的农民家庭才可能装上电灯,但是,正常晚上没有电;只到了1985年才正常供电)。庄上也有不少人对我们一个个上学读书有很大的“非议”,以当时的生产队长李广来最为代表,他们的口头禅是:“读书有鸟用,200斤的担子要能挑,才是本事”。我的母亲坚持她的观点:“力养一口,智养千口”。事实证明,我母亲的见解(方针政策)是正确的,其他人家的子女的能力(还有发展后劲)与我们兄妹的能力相比,有相当大的距离,这与受文化教育的程度不同是有直接的因果关系的。限于篇幅,不多赘述。这从另一方面证明了毛泽东的一句名言:“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是完全正确的。

父母亲在世时常说的一句话是:“吃不穷、穿不穷,算盘(指人生计划)不到一世穷” ;“人有前后眼,富贵一千年”( 指人生计划要瞻前顾后)。事实胜于雄辩。

 

母亲是一个十分勤劳的人。

母亲终生都是在不知疲倦地劳动着,直到80岁了,还在劳动,后来在我们的强力“干预”下,才停止了“体力劳动”(指田间劳动)。在我们的记忆中,母亲整天都在劳动,除了晚上休息,从来没有休息的时候,(那时候,没有电,点灯用的煤油要限量供应[一户的煤油计划大约只能点十个小时];几乎没有可以娱乐的项目,广播、电视,无从谈起;我们那儿的农村直到1968年,“文革”中的“村村户户通广播”工程,才有了有线广播。那时候,谁有收音机,都要到公安部门备案,防止收听“敌台”;电视到七十年代后期才有,家庭普及是80后代中后期;而世界上第一次电视直播是在1939纽约博览会)。母亲除了白天到田地里劳动以外,业余时间都在不停地做家务,日常的一日三餐、缝补浆洗、“吃麻”( 用生长的植物“麻”,通过手、嘴捻成线,请织布的工匠织成布,称为“夏布”,用于缝制蚊帐)、弹棉花(用生长的棉花,棉花去籽后通过纺车,纺成棉线,请织布的工匠织成布,称为“家机布”,对白布再买染料染成丈青色后用于做衣服)、做鞋子等等各种家务劳动,一家人就在这样艰难的困境中生活着。

在我的眼中,见证了农村的农业劳动从原始农业向机械化农业、现代化农业的“变迁”(发展过程):粮食生产也从800斤/亩向2000多斤/亩的飞跃。当时整个农业生产没有任何机械动力,一切动力全是靠人工体力,推磨碾米、碾面粉;条件好的,部分使用畜力<机械>动力。农业生产全靠体力劳动,没有半点机械化而言;到了“双抢” (指夏季抢收麦子、抢种水稻)时期,更是忙不过来;特别是种植水稻,在没有建设排灌站之前,栽秧和水稻生长期间,农田灌溉的用水,一半是用一种叫做“龙骨”的“水车”(属于大型农具)人工“车水”外,一半是用人工用“勺子”从河里把水“舀”到田里。那时候,披星戴月的劳动是非常普遍的。我在六岁时学会了“打算盘”(指珠算职业技能,会打算盘表示珠算的技能达到了会计算账的职业技能标准)和栽秧到十岁时,栽秧的速度和质量达到了成年人的水平栽秧是农村中劳动强度最大的体力劳动,一天秧栽下来,全身是腰酸背痛,走路和睡觉时腰都直不起来,形成为“弓”形。在原始农业时代、在当时的农村,一副好身板,确实是一个农民家庭的顶梁柱,所以才有“读书有鸟用,200斤的担子要能挑,才是本事”的“牛人”观点出现。

(目前,在上海市的淀山湖公园,龙骨”“水车作为一种游玩工具在那里展示。)

原始农业:没有化肥、农药、除草剂可用;全是人力(挑、抬、扛、推、拉、捧、拔等)和畜力;耕田用牛或人工翻地;人工播种和施肥;浇灌全是人工;麦子和水稻是人工收割;麦子和水稻都人用力“掼把”,把麦粒或稻粒从桔杆上分离,再通过“磨房” 麦粒或稻粒“碾”成“面粉”或“米”。(所有的劳动离不开手,所以全是“提手偏旁”)

(约在1970年之前,粮食产量约600~800斤/亩)

机械化农业:大面积使用化肥、农药、部分使用除草剂;耕田部分用“手扶拖拉机”;人工播种和施肥;机械浇灌;麦子和水稻是人工收割;使用脱粒机脱粒(把麦粒或稻粒从桔杆上分离);有了粮食加工厂,将麦粒或稻粒“机器”加工成“面粉”或“米”。

(约在1970年~2000年,粮食产量约800~1200斤/亩)

现代化农业:全面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耕田全部用拖拉机;麦子和水稻全部是“联合收割机”收割;粮食加工厂,将麦粒或稻粒“机器”加工成“面粉”或“米”;还有“蔬菜大蓬”,任何时候都可以生长不同季节的蔬菜。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约在2000年之后,粮食产量约2000~2400斤/亩)

(超现代化农业:无土栽培技术,定时、定量供应氮、磷、钾等植物养分……)

母亲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

母亲有着和天下所有母亲一样的慈爱情怀,对所有子女一视同仁,呵护备至,从小到大,对我们的生活、学业、婚嫁以及孙子辈,都给予了无限的关心、爱护,奉献了毕生的精力,直到临终时最后说的一句话,都是关心别人的话。临终前的夜晚,当时,我们感觉到她的异样(有几个月一直病着的身体,突然精神了起来,现在想起来其实是“回光返照”),多想多陪一会儿,而她坚持要我们休息,并说:“你们休息吧,明天还要上班工作。”一觉过后,母亲再也没有醒来。在她的心中,永远都在关心着别人。

母亲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要“修心积德”(就是要有善良的心,多做善良的事)。还自创了一些“修心积德”的心得体会:“不修今生修来生不修自身修子孙”。意思就是,我要修心积德,多做好事、善事,好心总会有好报,如果今生得不到好报,来生(指下一辈子)一定会有好报;如果我自己本身没有得到好报的话,我的子孙一定会得到好报的。“因果报应”的理念,在她的心目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母亲的终生都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真正做到了言行一致。

母亲对亲朋好友也是一样关心,特别是对娘家人的关心。因为我的舅舅、舅妈去世得早(舅舅1961年去世,终年46岁;舅妈1963年去世(终年46岁。当时我是5岁、7岁,所以有印像),舅舅、舅妈留下了三女二男五个孩子,在当时都没有成家立业(舅舅、舅妈最小的孩子仅仅比我大了一岁),所以,她对娘家的侄子、侄女,少不了要操心劳碌。

尽管我家当时生活十分困难,但也对亲朋好友尽可能的关心帮助,《红灯记》中有句话,就是“穷不帮穷谁照应”,就是当时贫困生活的真实写照。对于所欠钱物的亲友,到期提醒一下,实在归还不起的,也没有叮着要,至今仍有欠着的。

 

母亲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母亲敢于直面困难,勇于担当责任、善于解决矛盾(问题)。母亲的一生,是从艰苦卓绝的苦难中走过来的。毫不夸张地说,母亲吃的苦,是常人难以想像的,远远超过了“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长征是一年,母亲是一辈子(并不是那个时代所有人都吃了同样的苦,有不少人吃不了苦,不够努力,至今的生活仍然在穷困潦倒;“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们家的翻身再次证明的这个道理);不过,到了我们兄妹相继长大成人以后,都在为改变贫困面貌,作出了“力所能及”贡献;经过全家人长期、不懈的努力奋斗,生活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然而,母亲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勤劳的秉性一生都没有改变

母亲在困难面前,从不低头,面对困难,从容不迫,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克服困难。在当时,温饱是全国人民最大的难题,我的母亲运筹帷幄,善于经营,利用“八边地”(就是农村里面长满杂草的边角地)种植各种蔬菜、瓜、角子,豆子,艰难度日。母亲亲口讲过,在“三年自然灾害”(1959-1961)期间有一年,全家九口人,靠七斤米度过了一个夏季。

在父母榜样的带动下,我们兄妹七人也都进行了“力所能及”的劳动,共度艰难的岁月。主要做了如下事情:①清除部分河中的杂草,养殖菱角,秋天菱角可以卖钱;②清除部分河边的杂草,种殖蒿瓜(学名叫“茭白”),秋天蒿瓜可以卖钱;③清除部分河边的杂草,种殖芦苇,到了冬天,芦苇长成了芦材,芦材可以直接卖钱;④在屋后栽植竹子,竹子部分可以直接卖钱,部分用于编织竹篮、粪箕(一种农具)等等;⑤开垦“八边地”,种植各种蔬菜、瓜、角子,豆子等,自给自足,多余部分卖钱或送给邻居;⑥特定季节性的劳动创造收入,例如,春季“刮柳条”挣钱。每年春季,柳器厂的原料是将柳树的枝条去皮后,去编织各种产品(现在最常见的是花篮的支架)。我们全家都去“刮柳条”,一天下来,双手上都要起“水泡”,一个季度下来,双手都有一层厚厚的“老茧”; ⑦在夏季和秋季,河塘里和田埂边“捞鱼摸虾捉螃蟹”卖钱;⑧手工业挣钱,就是打芦席卖钱(附加值是芦材的双倍),先由四哥向表姐褚宜莲学习,然后向五哥和我传授手艺,老四、老五、老六是打芦席的主力军;我在上大学时的暑假和寒假期间,都要打堆起来有一人多高的芦席;⑨卖烧饼挣钱:五哥在八岁上一年级,上了三天,(和三哥一样)因为没有钱交“学费、杂费”而回家了,然后就卖烧饼(到烧饼店批发烧饼后,走村串户叫卖“零售” 烧饼)挣钱,四哥在假日也卖去烧饼,我有时也出去卖烧饼;两年以后,五哥和我一起上了学,所以我和五哥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毕业都是同学(在我们大桥中学1975届200多个高中生中,像我们这样弟兄两个在一个年级上学的有好几对)。⑩养猪、养羊等(那时候,我们除了上高中以外,小学、初中放学后没有家庭作业,放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挑”一篮子“猪草”,那时候的猪和羊都是吃草或糠,完全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等到我们上高中时,学费、杂费基本上是自给有余了;再等到我上大学时(1977年底高考、1978年入学、1982年毕业),助学金足够支付自己的生活开销了(当时工人进厂的工资是13元/月,我的助学金是18.8元/月)。

我们小时候的生活,真正是“怎一个‘穷’了得”——几乎人人都穿着带有补丁的衣服,真正是“衣不遮体,食不果腹”;一年四季,至少三季是“赤脚”;我长到了20岁,才只穿了两件新衣服,10岁一件新衣服(这一件还是母亲做给五哥的10岁生日的新衣服,是一件花布棉袄,五哥嫌是花布的,认为女孩子才穿花衣服,他坚决不要;两年后,这件花布棉袄成了我的生日“礼物”;所以,五哥到20岁,才穿第一件新衣服),20岁是第二件新衣服。当时,流行着:“新老大旧老二缝缝补补把(给)老三;何况,我已经到了老六,……”

那时候,艰难困苦的生活并没有压垮我们,我们用幼小稚嫩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艰辛,负重前行,进行了长期的、不懈的、艰苦卓绝的抗争,……,终于迎来了光辉灿烂的今天。

由于父母亲的正确决策,家庭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奋斗,在我们父母的晚年,我们兄妹七人先后成家立业,实现了“脱贫致富”,让我们的父母亲有了一个幸福的晚年。母亲在世时,我常对她说:“你比‘老人家’(指MZD)幸福,他只有一个孙子,你是儿孙满堂”(当时有孙子六人,孙女五人,外孙一人;重孙辈三人)(目前有孙子七人,孙女五人,外孙一人;重孙辈七人)。

我父母亲的晚年远比庄上同龄人幸福多了,主要是其他人的子女能力与我们兄妹的能力和品德有差距,导致了他们的生活与我们父母的生活的差距,有不少的人至今还为一日三餐犯愁呢。

母亲的一生,和千千万万的中国农村妇女一样,是平凡的一生,终生劳碌的一生,她和我们的父亲一样,平凡伟大,为我们撑起了一片成长的天空(在1959-1962年三年困难时期,在全国各省都饿死了上百万人的情况下,我们兄妹七人一个都没有被饿死,就是父母亲最大的功劳。<据不完全统计,安徽省、河南省、四川省等饿死的人达500万以上>)。

在父母亲的身上,“ 风雨同舟、相濡以沫、勤俭持家、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勤劳勇敢、知难而进、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乐于助人”,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母亲是一个教子有方的人。

母亲由于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没有进过一天学堂(解放前称学校为“学堂”),不认识字,有时连钱的面额大小都不认识。然而,她对社会的认识、家庭的经营、子女的教育方面不比任何人差,某些方面还有自己“独到之处”的见解,堪称“楷模”。特别是她对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视和支持,要在儿女身上实现自己没有上学的梦想。她常说的一句话是:“不怕不识字,就怕不“识世就是要明白事理,会为人处世哲学。母亲一辈子都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母亲做到了“心想事成”。

母亲非常重视子女的道德品质、文化知识等方面的培养。母亲和父亲一道,从小对我们的学习抓得很紧,千方百计创造条件让我们上学读书(前文已经讲过,她顶着经济困难和别人的非议供我们上学读书),她和父亲经常教育我们说:“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眼勤、嘴勤、手勤、脚勤)”“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黄金难买少年时”、“一字值千金,何必不用心”、“害人之心不可有,心人之心不可无”……。父母亲的“谆谆教导”,至今仍回响在我们的耳边;同时也使我们终身受益。

父母亲都是勤劳、善良方面的榜样,从小给了我们耳濡目染的教育。在我们很小的时候,我们兄妹七人都是父母亲劳动时的助手(如吃麻、弹棉花、做家务活)。在不知不觉的劳动中,增强了劳动的意识,锻炼了吃苦耐劳的毅力,提高了劳动的技能。

父母亲的榜样,言传身教地感染着我们兄妹七人,人人都能勤奋地工作和生活;现在个个都在各自的小家庭中起着模范带头作用。

我们兄妹七人,个个身体健康,人人有知识、有教养,热爱劳动,有工作与创造能力,品德优良;六人成为共产党员;在国家建设事业中,有多人是省、市、县及单位的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有的成为专家级技术干部;多篇学术论文要国家级、省级、市级等报刊杂志发表。这些都是儿女们为社会所奉献的客观记录,父母亲也因为子女的成材和成就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认可和敬重。

现在有不少的家庭在对子女的教育“束手无策”时,我们的家庭会给他们以启示的。

母亲终生辛劳,没有留下什么财富。然而,她传给我们的道德品质、做人的道理,却是日月星辰同辉、与江河湖海同源,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就凭着这股力量,可以创造出无穷无尽的物质财富。

古人对财富的观点之一是:财富就是“田地、房产、金银财宝”。田地、房产是不动产,金银财宝是动产,法律界也是这么规定的。

古人对财富的观点之一是:人是活的财产。财产再多,没有人继承,也是别人的。所以,子女是父母的活的财产——“活宝贝”。

再看当今社会,田地是国家的、房价在一路飙升、货币在贬值,这一切都说明了,古人的目光,还是蛮远大的。

古今一理的是:如果子孙是“好吃懒做”、“好逸恶劳”分子,再多的财产也会“坐吃山空”; 如果子孙勤奋努力奋斗,财富就会像“泉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涌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再通过我们家的近三代(祖父母、父母、我们)的生活变迁(由“富”到“穷”、再由“穷”到“富”——实现了家庭的“复兴”),说明了一个道理,人是第一位的,没有人,什么也谈不成;所以,培养教育人才,是多么的重要,而且千万不能懈怠。

我想,如果全中国的家庭都能像我家一样,实现了“复兴”;那么,中华民族的“复兴”,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够实现。

有一副古老的对联:“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横批:修善修德或人间正道”,在我的父母亲身上,充分体现了这副古老对联表达的意思。

可以告慰母亲的是,十年来,我们各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兄妹七人中,有的已经退休;孙子辈中除只有一人在上初中外,一大半成家立业,其他的也都已经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其中有一人在上市公司做副总、一人是上海市的公务员、一人是美国博士、一人是扬州市的公务员;各家分别在上海、南京、扬州、江都、大桥购买了住房,日子正越来越好,比想像的还要好。

母亲在晚年和临终前都不断地再三嘱咐我们,兄弟们要团结互助,特别是要照顾好老三,老三从小吃的苦最多,文化水平最低,收入不高,晚年生活没有保障(指没有固定的退休金)。

可以告慰母亲的是,这些,我们都做到了。我们和三哥一道,出资在“江都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办理了养老保险,使老三在退休之年,也能按月领取到养老金,使他的晚年生活有正常的经济保障。

在我的印象里,与我们家的至亲(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父母亲的兄弟姐妹)去世得都很早。祖父在1919年30岁英年早逝,祖母在1944年去世(享年53岁);伯父在18岁时因病在上海去世;姑父在1959年去世、姑母在1968年去世(享年53岁);舅舅(属龙)在1961年秋去世(享年46岁)、舅妈(属马)在1963年春去世(享年46岁)(在我的十三岁之前,至亲的亲戚都过早地去世了)。

在所有的亲戚中,有一个姨娘(我母亲的堂妹,她是独女)交往多些。这个姨娘对我们家的支持很大,当年大哥、二哥在大桥中学读书时,学费几乎每年都向她借贷(因为姨父在武汉市的国营工厂工作,每月有固定的工资收入),日后再慢慢还账;第二年再借再还,如此往复;轮到三哥上学再想多借时,她也借不出了,所以三哥的初中只上了三天便无可奈何地辍学了。

多年以后,姨父在1990年因病去世后,姨娘的生活陷入了困境,我们兄弟姐妹都程度不同地给予了钱、物的资助。每当我们把钱、物送给姨娘时,她都感动得热泪盈眶,逢人便讲:“姨侄子、姨侄女比我的儿子、媳妇、姑娘、女婿都要好”。这不仅是对她当年给我们家帮助的厚报,也是父母亲他们老一辈“乐于助人”的精神体现在我们身上的传承

 

转眼间,我们兄妹七人都已经年过半百,老大哥已年近古稀,逐步进入老年人行列了。可以告慰母亲的是,我们会把我们父母亲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同时再通过我们的子孙后代,子孙万代地传承下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敢于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充满对未来的胜利信心,明天会更好。

善良、勤劳、正直、无私……,艰苦奋斗、勤俭持家、任劳任怨、坚韧不拔、知难而进、自强不息、锲而不舍、吃苦耐劳、勤劳勇敢、乐于助人、忍辱负重、顾全大局、风雨同舟、相濡以沫、……,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的父母亲身上得到了完美的展现……,闪耀着人生灿烂的辉煌。

父母亲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父母亲像一座灯塔,永远照耀着我们前进。

歌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父母之德,山高水长”。

 

回忆往事,峥嵘岁月历历在目;展望未来,前程似锦来日方长。本文是写在母亲逝世10周年的祭日之际,以作为对先人的悼念和向后人昭示中华民族的美德,更是对自己言行的充实、诫勉和激励。

 

(2004jdyz@163.com)

 

(六子) :孔昭音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元)郑廷玉

 

 

相关链接:

1、孔昭盛,2008《我的父亲》《我的母亲》

2、孔昭国,2008《有一种美德叫勤奋—回忆我的父亲孔广喜》

 

 

 

《我的父亲》——孔昭盛

 

父亲出世未半个月我们的祖父——他的父亲就谢世,没有享受到父爱,自幼和姑母二人由祖母在庞家院他三个舅舅的资助艰苦度日,少年时就读私塾学习了不文化,练得一手漂亮毛笔字,精通珠算知识,先后在瓜州锅厂、泰州锅厂管帐(担任厂方的会计工作),祖母逝世后,由于家里农田较多,小孩又逐渐增加,母亲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只好离职回乡务农。

父母共育我们子女八个,解放前三个,解放后五个,其中一个叫毛团儿(昭鹏之后,昭年之前),大概在3岁时因病夭折,剩下我们兄妹七个,父亲虽没有享受到他的父爱,却给我们博大无私宽厚的父爱。将我们培养成国家合格人材,在各个岗位各祖国发展繁荣贡献力量。

父亲是一位杰出的劳动者,土地集体化之前父母辛勤劳作,全部靠农业收入养活全家,同时积聚资金不断修理祖屋,土地集体化后,父母靠参加集体劳动收入养活全家,在生产队做了二十余年生产队会计,从没有多吃多占,投机取巧,对人诚实从没有教子女作些违背人类道德的事情。

父母对我学习文化非常热心,大力支持,相信文化能改变一切,七人除老三实在无力提供学习资助外其余六人都上到高中毕业,老六上到大学毕业,舅父佘其禄曾教母亲要我们退学回家养牛开磨房赚钱,父母没答应他,继续供我们上学,事实证明了父母当时选择,读书是非常正确的。

父亲对我们都非常关心并督促我们进步,他常说:“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黄金难买少年时”,要我们早上早点起来读书练习珠算,他说勤练珠算通过手指活动,能带动脑子开动,变得聪明,父亲的教诲对今天的人从事工作和创造何等重要。

由于父亲诚实、勤奋、憨厚、博爱,取得了社会贤达的敬重,楷书写字写得像“字帖”,每年过春节时,好多乡亲们的春联都送来请父亲写,特别孔惠生祖父,每年都要父亲写,别人不要,庄上及其他邻居代的交易契约等文字的事情都请父亲提笔;父亲年青时在锅厂有吸烟的嗜好,回乡后为了节约开支,为了子女健康,吃了三升炒黄豆,才将烟禁掉,父亲对社会的公益事情也是积极参与,农业合作化时每次群众大会都在我家召开,父母总是茶水齐备,招待参与者,会后清扫从无怨言,对任何人报以热情、宽容从中劝和,决不同任人出坏点子整人,常对我们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积极参与公益事情,取得乡邻的敬重,后来曾当选乡人大代表,代表证我见到过的。

父亲不但自己带头劳动而且教我们学会种田基本技能,我插秧技术就是父亲手把手教会的,劳动时从不为我们安排些投机取巧的活动,总是他 将难话摊给我们,而报酬也不强争,年轻时父亲起早摊黑攀鱼拉螃蟹赚取日常生活开支可必需的钱,同时也改善我们的生活;学会了编竹篮、扫帚,以减少家庭开支,三年自然困难时期,从没有偷集体或别人粮食等给家人充饥,而是靠自留地种杂粮瓜果蔬菜挖野菜渡过荒年。

 

 

 

 

 

《我的母亲》——孔昭盛

 

母亲是本乡余坂村港南村人,母亲娘家同样清贫困苦,外祖父本身有弟兄四个,另外一个外祖姑母。我们外祖父是长房,下面还有三个叔外祖父,母亲讲外祖父是裁缝在东北谋生,也很少到家,在舅父结婚时才勉强回了一次家,主要靠外祖母将舅父和母亲抚养成人,外祖父何时谢世不清楚,外祖母大概是1945谢世的。

母亲同父亲二人齐协力将我们这张门面撑下来,母亲一生勤劳朴实,吃苦耐劳,对任何人都是诚实相处,遇到别人有难也是尽力相助,对邻居亲戚都是友好相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设身处地为人着想,绝不挟理压人。从不与乡邻积怨,土地集体化前同父亲种好所属田地,集体化也参加集体劳动,同时种好自留地补贴家用。特别是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由于粮食欠缺,面临断粮危机,母亲起早搭晚做麻绳变卖,经常把绳子做好背到芜湖、南京去卖,挣到钱后在南京买些杂粮,如玉米、山芋粉、山芋干等回来供应全家人食用,我们在文化革命以前,从未做过一身西装,都是母亲买布回来染色后找裁缝给我量身订做,每一件衣服都是布裁好后都是自己一针一线,起早搭晚缝补起来的;捻麻、掸棉花,我们那时衣服大多数母亲捻麻掸棉花做的,夏布、家机布,那时我们的衣服从没有买现成的,当时在农村也没有现成的衣服卖。

每年冬季雨天白天和晚上,母亲在煤油灯下纳鞋底做鞋子,全家九人每年两双鞋布是母亲一针一线做成的,母亲向我们每年过年每人都做一身新衣服,平时我们全家每人身上衣服都是干干净净,太破的地方,都补得整整齐齐,没有一个人身上脏兮兮的破旧拉瓜,拖鞋搭煞(主要指衣冠不整洁),这方面母亲经常受到老一辈和乡邻交口称赞,冬天和夏天常半夜起来给我们盖好被子和驱赶蚊子。

九人的家和家务事几乎都是母亲一个操持,自留地每年都种些瓜果蔬菜之类保全家合用,平常都自给自足,除鱼、肉、虾外,经常变花色做些饭菜给我们调剂口味,每天早晨起来做早饭,夏天吃着烧饼(自制的一种薄饼),小麦焦面,冬天有米面圆子,四时八节都做些应时食品给全家食用,晚上洗锅抹碗,顺顺扫扫然后才能就寝。

母亲很会教育自己的子女,手把手教会我们各种农活,孩子长到多大该做些什么事,她都合理安排对每个子女都同等对待一视同仁,对子女一些错误行动和言行是讲道理摆事实,从不无理打骂、强词夺理和恶言训斥。

母亲具有统筹兼顾合理合计家庭日常开支,使九人家庭吃、穿、用基本满足,有时略有富余,同父亲二人将我们兄妹七人都成家立业,每个子女小家都过得比较美满幸福,这些我们这些地方是有目共睹,乡邻对我们父母之方面是交口称赞,都说确实是不是简单轻而易举的。

父母生前没有什么资金和物资结余,二老终身劳动积累全部用在下一代人身上,首先是供我们七人上学、吃、用、穿等方面,母亲虽没上过学,但事事明理,坚持让我们上学多学文化知识,她懂得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在三年困难时期仍将我和二弟送到大桥中学读书,平时不时带些干粮和小菜探望我们,天冷给我们送衣服、鞋、袜子等,后来又将小弟妹们相继送入学校学习,使我们七人个中上学到高中毕业,六弟达到大学毕业,在当时乡间很多人都做不到这一点的,其次父母积累都在都用在修理房屋上。由于房子古老又有斜沟,几乎每年都要修缮并将原来家族中属于长房、二房、四房的祖屋并了过来,使我们房屋保持完整,没有拆散,实现了先人的愿望。

 

有一种美德叫勤奋

——回 忆 我 的 父 亲 孔 广 喜

 

今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是我的父亲孔广喜先生的九十诞辰日。父亲出生于民国八年八月二十日(公元1919年8月20日)

家中及社会上很多人都很敬重父亲,我们全家都怀念尊敬的慈父。

父亲一辈子确实不容易,也可说不简单。辛勤耕耘,在生产各种社会财富的同时,为国家培养了七个子女,基本个个成才,在各条战线上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

父亲的优点很多,值得我们永远地学习。

父亲像一座灯塔,永远照耀着我们前进。

 

教人治学

父亲是有文化的农民,算盘打得非常好。做了二十多年的生产队会计。

父亲更是一位杰出的劳动者。

父亲写的字是楷书,写得十分工整、漂亮。全村的春节对联基本上都是他包揽,邻村村民的交易契约也请他去作笔。

父亲对子女及晚辈的读书学习是十分支持的。那时农村孩子失学,是正常的现象(也有不少孩子是自己有条件上学而自动放弃的)。而我们家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除三哥小学毕业外其余六人都读到高中毕业(其中一人后来是大学毕业)。

我们在少年时代听父亲讲得最多的话是:要珍惜时间与热爱劳动。他常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黄金难买少年时”、“早起三光,晚起三慌”。他不懂现代的学问,他知道传统知识和现代知识同样重要,他教育子女学习书法、珠算,更要学懂物理、化学、英语(那时没有计算机)。在寒冬腊月,子女们练习珠算、写毛笔字时有畏难怕寒情绪时,就是父亲大力倡导“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父亲的教诲对今天的人从事工作与创造是何等的重要!

 

教人做事

我们有少年时代,但我们几乎没有经过少年时期。我弟弟六岁时就学会了打算盘。我的珠算是弟弟教会的。我们兄妹七个人都是十岁前学会插秧的。每到农忙,我家的人口就成了生产队种田的“主力军”。在生产队插秧,第一趟是靠路边的,地一般翻耕不熟,难插又伤手指,这样的苦差,作为生产队领导的父亲,总是每每“照顾自己子女”。而当生产队评工分时,尽管子女劳动付出(成绩)和整劳力(成人)一样,队长以学生劳动最高给整劳力所得工分额的一半时,父亲从不为自己子女“争取”。当子女有不平时,父亲总是以年轻人要勇于吃亏加以宽慰教导。

父亲教人做事是严格的。开始都是手把手教你,然后叫你自己单独做,直到把你教会为止。我们基本上(几乎)没有闲时(学习都是忙里偷闲),除非你去读书、写字。所以,我们家那时尽管没有经济收入来源,全是靠父母组织全家投入劳动,在维持基本生活的同时,还可以将家中的破旧房屋经常修理(房屋太旧了,漏雨是经常的现象),还得对更困难的乡邻和亲戚小有接济。庄上或亲戚修建房屋,都少不了请他去帮工,从开工做到完工,只要有空闲,他就去支援,从没收受人家一分钱的报酬。可想父亲为人诚朴,做事样样在行。

父亲一辈子得到荣誉不很多。但是,在人民公社的插秧比赛中,获得过奖励,是一条毛巾与一件汗衫。在当时是很实惠的物质奖励。

父亲常说:欲速则不达。告诫我们做事要严谨,不能马虎,我们听了父亲的教诲,终身受益。

 

教人为人

父亲教人为人是严格的,他自己的处事为人是忠厚的。

父亲在出生以后半个月的时候就失去了自己的父亲。是他的母亲和他的长辈将他扶养大的。

那时,父亲的家庭十分贫穷。但父亲读过私塾,是有文化的人。

他经济方面虽然贫苦,但文化和精神生活方面还是富有的。他在私利方面从不与他人计较,他没有至诚的朋友。但他从不树敌,从不亏待别人。他常常被他人损伤而不反扑,以至我们家人在他的多年领率下吃下不少的明亏和暗亏或者被别人欺诈。

父亲常说:让人不蚀本,老实人不吃亏。父亲的眼里,世界上全是好人和美好的,没有坏人。因此,他确实是常吃人家的亏,也无怨言。还仍然念道:我是老实人,老实人不吃亏。

多少年以后,我跟他再次说起老实人也没有必要吃亏的事情,是指老实人的底线是不吃亏,否则不能称正义人。他似乎开始有了新的“认识”。

父亲做人的表现全面体现了他的性格。

他对工作十分负责,劳动中从不怕吃苦,生活不讲究攀高。他善余积累财富,热爱劳动、创造,乐于帮助别人。损人利己的事他从不沾边。在国家特别困难的时期{三年自然灾害1959-1961},我们家乡好多的人家都吃不上饭了(粮食歉收),好多的人远走他乡,他靠清早或者摸黑用鱼网打鱼、种荒杂粮及挖野菜将全家九口人的生命人艰难中渡到生存的岸线。即使自己很贫苦,也从不沾别的便宜。

为解决生活的艰难的现实,父亲除了会打鱼之外,还学会了做很多什活:比如扎笤帚、编竹篮等。他学什么,很快就会做什么。做成竹器,我们拿到街上卖。换得一点现金,用以购买食品盐度日。

一九六二年前后,中国经济最困难的时候,全国很多地方都有人因没饭吃而饿死。我们家也一样贫困。一天,他去粮站办事时,粮站人错算给他5元多钱,当时谁都没有发觉。回到家里后,他用算盘重新计算才发觉了。第二天,他一早就去粮站将差错的钱送回交给了国家,粮站领导十分感动。为了感谢他,特别地奖励他1斤豆油计划。他说:我如果不将钱送还粮站,人家就会赔钱、丢饭碗,怎么活命?父亲就是这样,自己再困难也是先替别人着想。

父亲政治方面也要求进步。他从来不说落后的话、不做落后的事。在鼓励子女上进的同时,自己也严格要求,认真学习政治和科学种田知识。生产大队的农技员常常向他学习农业病虫害的防治知识。他在年近60岁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组织。

他的正直无私和热爱劳动、善于创造,影响到我们的终身成长与成功。

 

教人正身

我父亲对我的母亲十分尊重和保护,对我们子女也尽力爱护,对亲戚和乡亲们能够和善相处。

那时,我们家经济上贫穷,父亲基本上没有能力给我们物质财富。但他教会了我们如何诚实正确做人及正确地做事等,这是让我们终身受益的。

父亲常说:“吃不穷、穿不穷、算盘(指人生计划)不到——一世穷”。尽管我们家当时十分贫穷(我们20岁之前没有穿过一件新的衣服,上了十几年的学校,没有钱买过书包、文具盒子,钢笔是我二哥参加工作领到工资赠送给我们的。但是,经过我们父母亲的精心策划、全家人的共同奋斗,终于度过难关,步上了小康生活。(拿富裕的家庭比,我们现在的物质财富不算什么,但与庄上当时的同等家庭相比之下,我们家是人人称道的,特别是在精神财富方面)。

上早起身,读书写字要认真。不赌钱不乱行,管住嘴,管住腿,不吃伸手饭,不花外来钱。为人慈善,积谷防饥,勤俭持家,探究学问,珍惜时间,做事存德。对己严为人宽,做错事要认错,敢于承担责任。光明正大,不搞小山头、拉帮结派,做事公道正派,讲究原则,不损人利己,要遵守法纪,做事要存德而不能缺德。他教人正身,要做有出息(前途)的事业。这些,就是我们从他那里得到的最大财富。我和我的晚辈定会将父亲留给我们的财富更好传给我的后人和身旁的人。

我为有父亲这样的清贫(经济方面)和富有(理想和知识方面)而自豪。我们有父亲这样的好老师,并吸收社会上更多更好的知识,投身在国家建设的热潮中,争当有作为的人,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贡献着应有力量。

父亲是受到乡亲们尊敬的长辈。不是因为他有什么杰出贡献。而是,他的一生中没有作什么缺点和与不好的习惯,更主要的是他的子女为他争气和争光了,成为国家的人才。我们兄妹七人,个个身体健康,人人有知识有教养,热爱劳动,有创造与工作能力,品德优良,六人成为共产党员;在国家建设事业中,有多人是省、市、县及单位的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有的成为专家级技术干部。这些是儿女们为社会所奉献的客观记录,父亲也因为子女的成材和成就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认可和敬重。父亲长期嘱咐我们:做人要永远谦虚上进,才能自我完善,永不掉队。

革命导师毛泽东同志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辈子有益于人民群众,一辈子有益于青年,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啊!”父亲一生的努力,为两个“有益于”默默奉献,不求个人名利,甘当人民的“儒子牛”的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另外,父亲还有与病魔作顽强斗争的毅力,他在晚年不幸患了癌症,从生病到逝世的四年中,强忍着疾病的折磨,一声都未哼过……;尽管重病在身,每到农忙季节,他主动参加农业劳动,让人十分感动与折服,敬佩。

善良、勤劳、正直、无私……,勤俭持家、任劳任怨,忍辱负重,顾全大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父亲身上得到了完美的展现……,闪耀着人生灿烂的辉煌。

父亲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父亲像一座灯塔,永远照耀着我们前进。

 

本文是写在父亲逝世后18年的祭日之际,以作为对先人的悼念和向后人昭示中华民族的美德,更是对自己正确言行的充实、激励和诫勉。

 

江苏江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孔昭国

〇〇八年六月十五

附记:

7人出生时间:1943、1946、1948、1953、1955、1957、1960

7人小名:羊儿、狗儿、三子、顺儿、国子、六子、春华(女)

7人学名:盛、顺、鹏、年、国、余(音)、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