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自助餐哪里有:写作基础知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09:38:28
写作基础知识(上)

材料对于写作的重要如同粮食对于做饭的重要;任何高明的作家或写家、写手,都不能在腹中空空的状态下凭空写作,此即前人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聚材的原则是“多多宜善”。这一环节的主要行为内容是:
  一、观察 写作中的观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观察,而是作为写作主体认识过程的观察。从认识论的角度说,观察就是有意识、有目的地知觉自然或社会现象的过程。写作观察的特征是:第一,它有观察主体和观察客体两个侧面;第二,它是以视觉分析器官为主的多种分析器官的综合活动;第三,它是有目的、有意识进行的;第四,它渗透着思维。
  小说家艾芜指出:“要练习我们的眼睛,善于观察人的动作、态度和表情。练习我们的耳朵,善于听取别人讲话的语句、声调和他的特殊用语。”(《论短篇小说创作》)
  什么是写作观察能力呢?写作观察能力是写作者进行观察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一种能动地发现客观事物的特点和变化的心理能力。观察能力的基础是人的感觉,它是视觉、听觉、嗅觉、昧觉、肤觉等多种感觉器官的活动。要进行观察,必须使自己的感觉特别敏锐、灵活,其中最主要的是眼明和耳聪。感觉生理学的研究表明,一个正常人从外界所接受到的信息,有80%以上是从视觉通道输人的,其次依靠听觉输入。达·芬奇说:“被称为灵魂之窗的眼睛,乃是心灵的要道,心灵依靠它才得以最广泛最宏伟地考察大自然的无穷作品。耳朵居次位……”(《芬奇论绘画》) 写作者要眼明耳聪,不仅要求写作者有健全的眼睛和耳朵,而且要求写作者善于运用眼睛和耳朵。具体地说,要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集中注意。心理学认为,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由于这种指向和集中,人才能够清晰地反映周围现实中的一定事物,而离开其余事物。作者在进行观察的时候,眼睛的视线总是对准所注意的对象的某一点,并且不断地转动着视线以转换注意的目标。有意识地集中注意,有助于提高观察的效率。注意力不集中,我们的耳目五官是死的,心思也是散漫的,所谓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因此,观察时要集中注意,活用感官。
  第二、捕捉特征。写作者用眼看,用耳听,目的在于捕捉客观事物的特征。所谓特征,是指人的个性、事的差别、物的不同。 “一棵树的叶子,看上去大体相同,但仔细一看,每片叶子都有不同。有共性,也有个性,有相同的地方,也有相异的方面。这是自然法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法则。”(毛泽东:《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
  良好的观察能力要有良好的观察方法协同配合,才能共同完成观察的任务。观察的方法主要有:
  (1)寻根观察法:即老舍所说的“观察事物,必须从头至尾,寻根追底,把它看全,找到它的‘底’,不知全貌不会概括。”这种“寻根观察”,必须持之以恒,有的还要反复多次,才能“寻”出事物的“根”,否则就无法下笔。
  (2)比较观察法:要观察到一个人物或一个事物的本质特征,往往需要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才能掌握人物或事物的特征。如鲁迅所说:“优良的人物,有时候是靠别种人来比较,衬托的,例如上等与下等,好与坏,雅与俗,小器与大度之类。没有别人,即无以显现这一面之优,所谓‘相反而实相成’者,就是这。”(《论俗人应避雅人》)茅盾写的《白杨礼赞》,是将白杨与其他树木进行比较观察,并作为象征来写的。他写《春蚕》,也是观察了水乡的许多老农之后,找出老通宝的特征才写成的。茅盾在《创作的准备》中告诫我们,观察人物, “你所接触的,自然是一个一个的活人,但是你切不可把他们从环境游离开了去观察;你必须从他们的相互关系上,从他们与他们自己一阶层的联结与他们以外各阶层的迎拒上,去观察。”(《茅盾论创作》第467页)   (3)定序观察法:观察是有意识的活动,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或由上到下,或由左到右,或由近及远,或由东到西,或由点到面,或由外及里……观察的顺序、方位不同,所观察到的情状也不相同。如苏轼看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只有按确定的顺序观察,才能在行文时一步一步地写来,使得文章层次井然。
  (4)换时观察法:人物和事物在不同的时间里是富有变化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指出:“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大自然的景物在不同时序节令里千变万化,而人类在不同的时间和气候里,也有各种不同变化。进行观察有时须根据需要改换观察时间,以便观察到人物或事物在不同的节令、时间中的不同表现及其特征。
  (5)易地观察法:人物或事物在不同的空间里的表现是不相同的。同是一个人物或事物,在不同的地点就有不同的表现。茅盾认为,只在一个固定的点上去观察人物,是不能写出“立体复杂性的活人”的。他说:“活人们是到处跑的。一个商人固然常在店铺里做生意,但是也和他的老婆和儿女们另有一种‘生意经’。他在商业上打的算盘,不一定就是他和亲戚来往家事纠纷时的算盘,你如果只在他的店铺里观察他,——只是在一个固定的地点守候他,当然是不够的,你必须跟着他到处跑。从他的店铺里跟他出来,跟他到小馆子里,到朋友家里,到他家里,到他卧房里,一直跟他到‘梦’里。你不但要明白他的职业生活,也要明白他的私生活,最隐秘的私生活。这样观察过后你写出来的人物方有‘个性’,方是一个‘活人’。”(《茅盾论创作》第467页)
  观察事物也同样。如同为松树,平地之松与山顶之松不同。黄山玉屏峰有迎客松,是因山顶风大才使得松树伸出迎客之手。 (6)机遇观察法:这种观察不是按计划进行的,而是遇到机会,及时观察。如对海市蜃楼、车祸、火灾、救人等景物或事件,就需进行机遇观察。
   观察的注意事项有:
  首先,观察必须“五官开放”,充分运用视觉、听觉、味觉和躯体觉,特别是要进行联想、思索,要将看与想结合起来。 其次,根据需要借助现代物理、化学的某些仪器和手段进行观察。
  最后,观察要事先制订观察计划,按计划进行观察。观察中勤作观察笔记。观察后须进行整理、归类,以便使用观察获得的材料。 〖HT5K〗 二、调查 〖HT〗调查指的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材料、认识事物的活动。“调查”往往和“研究”联系在一起。因为,这种收集材料、认识事物的活动必须是较为系统的,最后的结果应该是寻找到事物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调查研究应遵循的原则是:有的放矢,实事求是。所谓有的放矢,就是要有明确的调查目的,做到“心中有数”;所谓实事求是,就是必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这种结论,不是甲乙丙丁的观点罗列,也不是夸夸其谈的滥调文章,而是科学的结论。”(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写作者为了使调查研究能得出科学的结论,必须掌握科学的调查方法。调查方法主要有:
  (一)典型调查法——“选择一个典型开调查会”的调查方法。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里指出开调查会的技术有:l、要作讨论式的调查;2、到会的人必须是深切明了情况的人; 3、参加调查会的人数视调查人的指挥能力而定,但是至少需要三人;4、要制定调查纲目; 5、领导人要亲自出马;6、要深入;7、要认真做记录,口问手写。
  (二)问卷调查法——根据调查目的要求,事先设计出调查的题目,以卷面上列出问题请被调查者回答或填写的形式进行调查。调查后要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研究,从中得出结论。
  (三)个别采访——以个人为行为主体进行的调查,主要方法是事先准备好采访要提出的问题,约定时间或随机进行。新闻、通讯、报告文学等写作常需要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调查取得材料。
  (四)蹲点调查——到准备报道的单位住上一段时间,广泛地进行调查,使自己对这个单位有较全面、较深刻的了解,从而写出较扎实的文章。报道先进典型,多采取此法进行调查。
  (五)现场调查——深入到事件正在发生的现场,调查正在进行的情况。
  (六)查阅资料——间接调查方法之一。通过查阅当前的和历史的资料,可以丰富材料的内容,在写作时有更多的材料可供取舍。
   调查应注意的事项:
  第一,事先做好调查的各项准备工作,如认真制订调查计划,拟出调查提纲。
  第二,充分认识第一手材料的重要性,努力从获取第一手材料来开展和深入调查活动。所谓 “第一手材料”是指:不经过任何中转环节而直接从所要报告的事实得到的材料。
  第三,对第二手、第三手的间接材料既要大量收集,又要注意核实。这是因为从保真系数来看,这些材料来自相当脆弱的传递链条,在传递过程中易出毛病而失真。
   三、阅读
  社会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这是毫无疑问的。要写作,首先必须对社会、对人生、对自然进行观察、调查,直接取得写作的材料。但是,由于人们受到时间、空间、精力、条件等方面的限制,不能人人事事都去观察、调查,这就要求写作者去学习别人的直接经验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增加自己的知识。因此,写作者必须大量地阅读,用人类的种种智慧来装备自已。
   怎样阅读才有利于写作呢?
   (一)选择第一流的书籍。培根说过:“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需读其部分者,有只需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全神贯注,孜孜不倦。”因此,选择书籍,对准读书焦点,就成为学业上有所成就,写作上能有成绩的重要因素。 怎样选择书籍呢?
  第一,根据专业需要选择第一流的书籍。一位学者曾深有体会地说:“我以前读书没有人指导,遇见什么就读什么……在古典文学方面,一开始就读些不太好的选本,而对一些不成气候的子家诗文集,还浪费过八年的光阴。许多优秀作品如《水浒传》《红楼梦》之类,反而没读过。年岁稍大一点,看了张之洞的《书目答问》,梁启超的《国学入门书目及其读法》,视野广阔一些,才知道选择读某些‘要著’。”古人指出:“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为了选择第一流的书籍,最好向名家或有经验的人请教,也可通过自己的浏览进行比较,提纯拔萃。
  第二,“广博”与“精深”结合。所谓“广博”,就是指既要读理论书籍,又要读文学作品,不但要读写作学和有关的专业书,而且要读专业以外的书。鲁迅早就告诫初学写作者:“ 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只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份以外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浏览。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个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鲁迅论创作》)可以说,读书不广博,常常难写作。
   所谓“精深 ”,就是指在“广博”的基础上选择一门,深入钻研,力求精通。例如阅读文学作品,不仅要广泛阅读各种体裁的中外名著,而且应该就其中的某一类、某一部精读深钻,加以研究,有了发现之后才能执笔写作。鲁迅说:“读书‘浏览’是重要的,但光‘ 浏览’不行,那样会成为‘杂耍’,是不会有成就的。应该在‘浏览’的基础上,然后选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擅长的一门或几门。”
  广博与精深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宜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果仅广博而不精深,就必然杂而浅。无广博而求精深,也不可得。
  第三,勤做笔记和卡片。前人说:“业精于勤荒于嬉”。学习写作的人,在阅读时必须勤做笔记、卡片。笔记和卡片是记忆的贮存器,是写作资料和素材的好仓库,又是思考的激发器和创作的发源地。因此,古今中外的文章大家都很重视这一工作。为了积累写作资料和素材,除随身带着笔记本记下“思想的火花”之外,要专门置备读书笔记和资料卡片,做到 “不动笔墨不读书”,勤记笔记,勤做卡片。
分析是思维的深化和具体化。写作中的分析就是要对观察、调查和阅读所得到的写作素材,进行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的研究工作。这种分析工作之所以必要,是因为“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毛泽东:《实践论》)又因为“大略的调查研究可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但是还不能解决问题。要解决问题,还须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工作和研究工作,这就是分析的过程。”(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分析是一种很重要的思维能力,一个写作者必需具备这种能力,才能对客观事物、社会人生有正确的认识,在写作时才能提出正确的观点和解决的方法,使自己的文章有益于读者,有益于社会。所以,鲁迅对青年作者说:“不要看了就写,观察了又观察,研究了又研究,精益求精,哪怕是最平凡的事物,也能创造出它的生命力来。”(转引自《回忆伟大的鲁迅》)
  分析,并非是在观察、调查和阅读之后才开始的。事实上,在观察、调查和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就已经在自觉地进行着分析。譬如,我们看一幅图画,在观察画面物象的同时,我们就会分析:这画的意思是什么?沈括《梦溪笔谈》中有这样一段故事:“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知其精粗。丞相正肃吴公与欧公姻家,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 ’‘何以明之?’‘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有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此亦善求古人笔意也。”欧阳修不知这幅古画的意思,而吴育经过分析,就弄清了“古人笔意”。
  分析,在调查和阅读过程中同样存在,并且不间断地进行着。当然,分析的工作在观察、调查、阅读之后的构思过程中显得更为突出。
  这种分析工作主要表现为材料的整理、鉴别和观点的概括、提炼。
   (一)材料的整理、鉴别 对于观察、调查和阅读得来的材料,必须做好整理、鉴别工作。材料不经过整理、鉴别,材料的性质、真伪、主次、轻重就不清楚,也就无法选择,更不能使用。所以,材料的整理、鉴别是材料的选择、使用的基础,对于写作的成功与否,是很重要的。
   怎样整理、鉴别材料呢?
   l、材料整理:可按材料的性质分类,也可按材料的来源分类,或按材料的类型分类。例如,(1)按时间分类有:现实材料、历史材料。(2)按性质分类有:正面材料、反面材料。(3) 按关系分类有:直接材料、间接材料。(4)按类型分类有:具体材料、概括材料。(5)按学科分类有:诗词、小说、散文、戏曲;或文学、艺术、科学。
  以上的类别都是较大的类,适用于平日积累的材料的分类;而对于一篇文章的材料,则要分得细一些。
   2、材料鉴别:材料之所以需要鉴别,是因为材料与事实虽有不可分的联系,但两者并不就是一回事,由于材料(事物和事实的各种形态、各种性质、各种来源的表象、表现、反映和记载等)常常是不能准确反映事实的,而有时可能是假象。一般情况下,眼见为实,但有时也会眼见为虚。
   鉴别材料的主要方法是核实。有以下一些方法:
   (l)溯本求源。应注意:引文要查原书、原件等原始材料;要尽量找到具有第一手材料的人核实几经传递的情况;有现场时,要赶到现场,在现场核实材料。
   (2)寻求物证材料。
   (3)多方证实各种物的材料、各种人的材料、各种时间的材料,在某一事实上说法是否一致。若一致,基本上就可以认为是得到了证实。
   (4)逻辑判断。看这一材料是否符合逻辑规律。
   (5)技术验证。有的材料需要进行化验,取得技术鉴定。
   (6)校正误差。如将材料送本人审阅修订,或请原单位审核。
   (二)观点的概括、提炼在写作中,观点的概括与提炼是十分重要的。因为,现象(材料)只说明事物的表象,而观点才反映事物的本质。布封认为:“必须对题材加以充分的思索,以便清楚地看出思想的层次,把思想构成一个联贯体,一个绵续不断的链条,每一个环节代表一个概念;并且,拿起了笔,还要使它遵循着这最初的链条,陆续前进,不使它离开线索,不使它忽轻忽重,笔的运行以它所应到的范围为度,不许它有其它的动作。”列·托尔斯泰则说:“艺术品中最重要的东西,是它应当有一个焦点才成,就是说,应当有这样一个点:所有光集中在这一点上,或者从这一点放射出去。”并说“黄金要经过淘洗才能得到,精辟的、被表达得很好的思想也是这样。”
  对观点的概括、提炼,主要体现为对一般的吸收和对特殊的摒弃,即在大量的同类事物中,通过鉴别、比较,剖开其表面现象,摒除其偶然的因素和非本质的细节,把握此类事物的特征。列宁指出:《资本论》不是别的,正是“把堆积如山的实际材料总结为几点概括的、彼此紧相联系的思想。”(《什么是人民之友》) 毛泽东在《关于农村调查》中强调指出:“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分析。应该是分析而又综合,就是说在第二步的分析中,也有小的综合。古人说,文章之道,有开有合。这个说法是对的。” 对观点进行提炼应注意以下四点:
  一、要善于提出问题。“什么叫问题?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那里没有解决的矛盾,那里就有问题。既有问题,你总得赞成一方面,反对另一方面,那你就得把问题提出来。”(毛泽东:《反对党八股》)要提出问题,就“要用分析,不然,对着模糊杂乱的一大堆事物的现象,你就不能知道问题即矛盾的所在。”(同上)
  二、必须从全部材料中概括、提炼观点——分析、归纳、挖掘事物的本质。经典作家告诫我们:在社会现象方面,没有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脚的方法了。罗列一般例子是毫不费劲的,但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或者完全起相反的作用。因为在具体的历史情况下,一切事情都有个别的情况。如果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从事实的联系去掌握事实,那么,事实不仅是胜于雄辩的东西,而且是证据确凿的东西。因此决不能根据一个事实孤立地得出观点或结论,否则就是很不严肃的“儿戏”,甚至会起很坏的作用。
  三、提炼观点要自然地得出结论,避免外加硬套,不能生硬拔高,不要骛趋新奇,走向极端。四、在表述观点时,用语要准确精当,简明扼要,不能模棱两可,不可故弄玄虚。
    写作是一种用语言文字表达人类思想感情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在形成写作能力的话因素中,创意能力较其它因素显得更为重要。茅盾指出:“文章美不美,在乎它所含的创造的元素多不多。创造的元素愈多,便愈美。”(《杂感——美不美》)因此,“理解力、综合力、想象力,而尤其是创造力,应当是天才之所以成为天才的特征。”(茅盾:《个性问题与天才问题》)   这种创意能力怎样养成呢?
  第一,在深入生活、学习社会中去发现、去创造。古今中外的一切文章都是反映生活的,离开了生活,就没中文章。社会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这不仅是指生活供给我们写作的素材,而且是指生活启迪我们的智能,使得我们心明、眼亮、耳灵。
   “创意”的“意”,又称为“主旨”。古人说:“意者一身之主也。”不论写什么文章,“ 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意,在文学作品中是指主题。这个“主题”是从何而来的呢?当然不是来自天生,也不是来自天外,而是在生活中“长期积累,偶然得之。”高尔基在《和青年作家谈话》中指出:“ 主题是从作者的经验中产生,由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文学论文选》)因此,只有在生活中认真思考,才能得到生活的“暗示”——意,否则仍然是 “身在宝山不识宝”。
  第二,要突破陈旧性思路,进行创造性思维。心理学家注意到,人的思维有一定的定向性,并受人的气质、所受的教育和自身经验的影响。这种心理定向,在写作中的表现为构思时沿袭陈旧的思路,阻碍作者进行创造性的思维。
  美国哈佛大学鲁易斯教授在《诗中的因袭与革命》中指出,这种对旧的思路的因袭是十分强大的传统的习惯势力,“毫不费力的事情,与愉快欢畅的事情是互相联系的。对于这种规律,一切惯例的历史都不会有例外。把脑筋触摸一下而随便说出一种定则,比起自己百般锻炼而造成一种思想,总是容易得多。”诗歌写作是最富有创造性的写作,可是在诗歌写作中却如此普遍地存在着这种陈旧性的思路,其他文章的写作受陈旧性思路的影响也就可想而知。因此,许多文章出现了雷同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 第三,正确把握创意的方法。总结前人的写作经验,写作者要“脱套去陈”,不人云亦云,亦步亦趋,需要把握正确的方法:   (l)深入开掘主题。关于主题的开掘,元代陈绎曾在《文说》中引了戴师初这样一段话:“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去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止不可用;第三番来者,精语也,方可用之。”鲁迅在指导青年写作者时提出“开掘要深”,就是要求作者深入开掘材料内含的思想意义。生活中的材料的思想意义如石中之玉,作者应是一个剖玉的巧匠,不应该是一个单知砸石的小工。不然,即使握有卞和之玉,也难免不轻易抛弃。因此,只有深入开掘——认识、分析、研究、发现,才能获得新颖的积极的主题和思想。
  2)进行改造制作。一般来说,写作者只有对原材料进行改造制作之后才能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使主题具有崭新的意思。鲁迅就是这样写作的。他说自己“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3)选取立意角度。文章的主题是否新颖、深刻,与立意的角度很有关系。对于同一个事物,立意角度变换,往往会出新意。因为客观事物具有多面性,是立体化的,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去想,就会发现不同的思想意义。譬如,秋天的落叶,由于不同的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去立意,所写之意就不相同。有许多作者写落叶,从落叶中显示树叶生命结束的角度去立意,往往与“死”联系在一起,引出“悲”的情绪。中国古代诗人写秋天的落叶,常常是为了写自己“悲秋”的情绪。然而,在“五四”以后中国的新诗里,写“落叶” 由于从积极向上的角度写,因而就有不同的立意。当代的青年诗人则写道:“落叶死了吗? 不能那么说,不要再唱秋风落叶悲凉的歌。此刻,它又听见春的召唤,要紧的,是赶快与泥土汇合……”(傅天琳:《落叶》)“即使零落在地,枯了……萎了……你仍要燃烧——向春天传递火的信息。”(黄东成:《落叶》)这种为丰收而“跳起旋转的舞蹈”,为迎接春天而渴望“赶快与泥土汇合”的落叶,完全是新时代、新生活之树上的叶子,其“意”在给人鼓舞,激励斗志,歌唱为理想献身的精神。另外也有从反面立意的,如:“最后一片藩叶悲哀地走了,它以为大树永远地赤身露体。”这里寓意显然不是赞扬,而是批判。从反面立意的典型例子有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在这首词的序里,诗人明确地写道,他是“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正是由于“反其意”,故能一扫陆游词孤芳自赏的低沉、孤寂的思想情绪,而抒写出共产主义者为理想奋斗而“不争春”的宽广胸怀。不管是从正面立意,还是从反面立意,只要是从自己的思想、学识、才力等实际情况出发,经过认真思考,不擒人牙慧,不步他人后尘,选取最适合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角度去写,就能达到创意的目的。 (4)重视“转益多师”。要想摆脱陈陈相因的旧思想,在文章中表现自己的远见卓识,不能忽视的是必须“转益多师”,广为借鉴,“吐糟粕而吸精华,略形貌而取神骨”,“脱弃陈骸,自标灵采”(刘勰《文心雕龙》)。
  首先,要明确借鉴的范围应是广泛的。以学习写作文学作品来说,要向古今中外的著名作家学习;以学习写作政治论文来说,既要向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学习,又要向古今中外其他的思想家学习,还要向当代的评论家学习。

    什么是叙述?把人物的经历或事物的发展变化表达出来称为叙述。
  叙述的作用主要有三点:
  第一、介绍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例如:“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大自然的语言》)
  第二、介绍人物的经历和事迹。例如:“我小时候,家在哈佛尔。家里并不富裕,对付对付地过活而已。我父亲做着事,每天要到很晚才从办公室回来,挣的钱也不多。我有两个姐姐。”(《我的叔叔于勒》)
  第三、为议论说理文章提供论据。如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的第一段:“司徒雷登是一个在中国出生的美国人,在中国有广泛的社会联系,在中国办过多年的教会学校,在抗日时期坐过日本人的监狱,平素装着爱美国也爱中国,颇能迷惑一部分中国人,因此被马歇尔看中,做了驻华大使,成为马歇尔系统中的风云人物之一。”
   学习叙述方法,主要应研究以下三个问题:
   一、叙述的人称
  叙述的人称,实质上是作者叙述时的观察点、立足点问题,也就是叙述一个人、一件事时,是以作者自己的角度来写,还是以他人的角度来写的问题。
  第一人称:作者以“我”或“我们”的身份,叙述所历、所闻、所见,把人物经历、事件经过告诉读者,这便是第一人称的叙述。依据“我在事件叙述时地位的轻重,常常表现为:
   1、“我”是见证人。如《孔乙已》中的“我”,《祝福》中的“我”,都是只起事件的见证人的作用。
   2、“我”是重要人物。如《一件小事》中的“我”,《故乡》中的“我”。
   3、“我”是主人公。如日记、书信、游记、自传体文章中的“我”,还有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某些小说、故事中的“我”。譬如,鲁迅不是狂人,但在写《狂人日记》时却用“我”来叙述,代替了“狂人”,有力地揭露了中国封建家族制度和吃人的旧礼教。 4、“我”是穿针引线的人物。
  第一人称叙述的长处是有真实感,亲切自然。短处是受“我”的限制,不便于反映广阔的现实生活,很难反映“我”以外的人物的思想。
  第二人称:作者用“你”、“你们”来叙述,是第二人称叙述。实用写作中很少用此人称,文学创作中有通篇为第一人称的。
  第三人称:作者站在第三者的立场,用叙述他人事情的口吻,把人物经历、事件经过告诉读者,这便是三人称的叙述。
   其用法有:
   1、“他”。如“他既然这样完全失掉了理性,就发生了哪个疯子头脑里都不曾有过的一种奇想……”(《堂·吉诃德》)
   2、人名。如“一九四六年一月二十七日,周恩来同志从重庆回延安……”(《一次难忘的航行》)
   3、指代。如“那些戴旧毡帽的,大清早摇船出来……”(《多收了三五斗》)
  第三人称叙述的长处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写作较自由、灵活,能把人和事直接展现在读者眼前。短处是没有第一人称叙述那样亲切自然。而且,掌握起来比第一人称叙述较为困难。
  在写作中,还存在第一人称叙述和第三人称交替使用的情形。如鲁迅的小说《祝福》就用了两种人称来叙述。我们在使用两种人叙述事件时应注意:①不得频繁改换;②改换时要交代清楚,不能打断叙述线索。
  写作时倒底是用第一个称还是用第三人称或第二人称叙述,应该从用哪一人称叙述来处理材料、表现主题最为有利的角度来考虑。而且,不管采用哪一种人称叙述,都必须事先确定好,并贯穿文章始终,做到人称一致。否则,叙述人称混乱,就会条理不清,影响中心思想或主题的表达。
   二、叙述的方式
   叙述的方式主要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顺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来进行叙述。
  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使用倒叙应注意交代清楚,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否则会影响表达效果。
  插叙:指由于表达的需要,中断了原来的叙述而插入的另一段叙述。插叙与倒叙的区别在于:插叙只是顺叙中的一个片断,不是全文中心事件的一部分;而倒叙所叙的内容是整个事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或一个环节。
  补叙:对前面的叙述加以补充、解释。补叙与插叙的不同在于:1、文字少,一般没有情节,前后不必有过渡文字;2、去掉补叙的文字,前后内容仍可以衔接起来。
  三、叙述的要求:第一,线索清楚,要抓住主要线索叙述。第二,“叙述六要素”应交代明白,一般要把时、地、人、事写清楚,有时可省略其中一、二个要素。第三,详略得当。第四,要有波澜。因为“文似看山不喜平”、“文贵曲”。
    记言,就是记载、转述、描写人物的语言。在写作中,运用记言这种表达方法的文体主要是普通记叙文和消息、通讯、故事、传记、小说及叙事散文,还有剧本、会议发言记录、报告记录……等等。记叙文体中的人物语言,如不写出人物的原话,也不是记言,仍是叙述。例如朱自清在《背影》中写的:“到南京时有朋友约他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悉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
  记载、转述、描写的人物的语言——所说的话,有两类:一类是真实的,如记者写消息、通讯时写进文章里的人物的话;另一类是虚构的,为写作者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按照人物性格、情节的发展替人物虚构的话。
  由于上述两类话的不同,记言也就分为记人物所言和代人物立言。记人物所言的要求是 “真”,代人物立言的要求是 “活”。所谓“真”,就是不得增减、加工、改制;所谓“ 活”,就是符合人物身份、职业、民族、性格、习惯等。
  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流露,即“言为心声”。人物的思想感情,往往是通过符合他们性格特征的语言表现出来的。鲁迅曾称赞《红楼梦》作者的记言技巧,指出:“《红楼梦》的有些地方,是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的。”譬如,写王熙风的出场,即是未写人貌先写人声。王熙风说的一句“我来迟了,没得迎接远客!”真是先声夺人,表面看是客气话,骨子里却充满傲气。这是生动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性格化语言。
   以文学写作来说,记言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l)刻画人物性格;(2)表现人物心理;(3)发展故事情节;(4)表现人物关系;(5)间接描写人物。
   记言在写作中具体表现为独白和话:
  一、独白:指的是一个人说话,包括一个人的内心独白和一个人对其他人的讲话。内心独白没有听话的对象,例如郭沫若的剧本《屈原》中的“雷电颂”;有时似乎是对某人说话,但听话的某人并不出现,例如郭沫若在《蔡文姬》中写的:
  文姬:(行至墓前跪下,向墓独白)父亲,大家都睡定了,我现在又来看你来了。你怕会责备我吧?……”
  经常见到的独白是一个人的讲话,或者未与他人进行对话和交接而自语,或者只是一个人讲话,他人虽听却不说话。文学作品中的独白很多,著名的如莎剧中哈姆雷特的独白,曹禺剧作中的一些独白,等等。
  二、会话:指的是两人或三人或多人的对话、交谈、讨论、争辩。会话在文章中占着重要的位置。写得好的会话,一行的效果可以胜过十行的叙述。因此,写作者应该重视会话的写作技巧。
  记言的会话和叙述的会话二者有什么不同呢?二者的区别在于:叙述时,写一个人物是以作者的立足点写的,换句话说,就是作者用自己的口吻把某个人物介绍给读者,成为“人物— 作者—读者”的三者关系。而用会话来写,则是作者暂时把自己躲开,让人物直接说话给读者听,成为“人物—读者”的两者关系。
  郭沫若说,记人时应该“尽量地使用他们自己的语言”。所谓人物自己的语言,一是指符合该人物的性格、感情、意志等的会话;二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中必然说的话。要写好人物的会话,“这事情相当的难,非有充分的研究或经验是不能够运用的。”(《沫若文集》)因此,初学写作者应该研究会话的写作,并且努力学习前人的宝贵经验。
   “对话必须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这是个怎样说的问题,要把顶平凡的话调动得生动有力。 ……什么人说什么话,什么时候说什么话,是最应注意的。老看着你的人物,记住他们的性格,好使他们有他们自己的话。学生说学生的话,先生说先生的话,什么样的学生与先生又说什么样的话。看着他们的环境与动作,他在哪里和干些什么,好使他在某时某地说什么。 ”又说:“一般的说,对话须简短。一个人滔滔不绝地说,总缺乏戏剧的力量。”“一个人说话,即使是很长,另一人时时插话或发问,也足以使人感到真像听着二人谈话,不至于像听留声机片。答话不必一定直答所问,或旁引、或反诘,都能使谈话略有变化。心中有事的人往往所答非所问,急于道出自己的忧虑。或不及说光一语而为感情所阻断。总之,对话须力求像日常谈话,于谈话中露出感情,不可一问一答,平板如文明戏的对口。”(《老舍论创作》)

相关文章: • 写作基础知识—写作技法—描写(...          • 写作基础知识—杂文的写作 • 写作基础知识—学术论文的写作          • 写作基础知识—讲演稿的写作 • 写作基础知识(一)杂文的写作          • 写作基础知识—小说的写作 • 写作基础知识—写作过程—创意          • 散文写作基础知识 • 写作基础知识—写作技法—叙述          • 写作基础知识-写作技法-叙述 更多>> 写作基础知识(下)

一、描写概述  

什么是描写?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  

写文章,只有通过描写,才能做到“绘声绘色”、“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历历在目”、“维妙维肖”。这是因为作者通过具体的形象化的语言写人、状物,把客观对象写得有声、有色、有昧、有形,使人有亲临其境、如睹其人、如闻其声、如嗅其味、如见其色、如历其事的感觉。  

描写的特点有哪些呢?“今日读者的味已经受到与阅读竞争的其他活动的影响。所有这些活动都影响到现代写作,也改变了描写的性质。”“今日读者要求动作快,甚至在描写中也是一样。……你可以注意到现代描写的如下特点:1、全文统一于一种语调、语气和气氛 ——描写中的所有事物都只加强一种感觉印象。任何削弱或改变这种感觉的都要删去。2、动作——现代读者拒绝在为描写而描写上花费时间。他们需要在整个描写中有行动和动作。 3、许多感觉印象——作者运用词语诉诸读者的五种感觉器官,使他们‘感觉’到作者所描述的一切……。4、活跃的、生动的图象——好的描写包含着能使你看见并深深记住的图画。”([美]威廉·W·韦斯特《提高写作技能》)描写的作用是什么?主要是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描绘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象化。  

二、细描与白描  

细描:使用大量生动、贴切的比喻,绚丽的文字,斑斓的色彩,进行浓笔涂沫。例如《荷塘月色》的一些段落。  

白描:以质朴的文字,抓住人物或事物的特征,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人物或事物形象的写法。鲁迅在《作文秘诀》中写道:“白描却没有秘诀。如果要说有,也不过是和障眼法反一调: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南腔北调集》)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对父亲的描写就是这样。也可以说,白描实际上是用叙述的方式进行描写。  

二、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  

静态描写:指平面地静止地对人物或景物进行描写。如《子夜》一开头,描写黄昏时苏州河外白渡桥的景色,就是用这种方法来表现三十年代旧上海的畸形的繁华的。  

动态猫写:指以动来写静,或把物用拟人化的手法进行描写。如朱启清《绿》中所写的梅雨亭:“这个亭踞在突出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浮在天宇中一般”。  

三、人物描写  

刻划人物形象,离不开对人物的描写。丁玲说:“有许多人物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但是要把这个人物画出来,让读者认得,理解,体会,引起自然的爱憎,是需要许多手法的。”  那么,有哪些人物描写的手法呢?常用的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种。  

首先,我们来研究正面描写。所谓正面描写,是指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心理和行动。   (一)外貌描写:也称肖像描写。即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体型、姿态等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进行外貌描写一般使用:1、简笔勾勒特征;2、运用修辞手法;3、寄托作者爱憎;4、借助他人眼睛;5、相关人物对比;6、一人几幅肖像;7、结合其它技法。  

外貌描写的要求是:根据需要,抓住特征,绘形传神,刻画性格,显示灵魂。其关键在于:第一,进行肖像描写,要根据情节发展的需要去写,不能每写到人就必写人的肖像。有的作者不懂得这个道理,因而他笔下的肖像描写有时是不必要的。写肖像,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鲁迅告诉我们,要“画眼睛”。“画眼睛”是写人物肖像的关键。鲁迅是很善于“画眼睛 ”的。他在《祝福》中14次写到样林嫂的眼睛,而每一次眼神的变化,都透露出人物当时的心理和性格的变化。需要着重指出的是:“画眼睛”,这是比喻的说法,并不意味着描写人物外貌非得画眼睛不可。  

鲁迅所说的“画眼睛”的意思是:善于细致地精确地描绘人物外貌最富特征的部分,而舍弃与表现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无关的其它东西。鲁迅写祥林嫂是“画眼睛”,但也写了祥林嫂 “花白的头发”;写阿Q则着重写他头上的瘌疮疤,却比写眼睛更能表现出他的精神胜利法;写闰土,在写眼睛的同时,也写到闰土的手:“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反映了闰土生活的艰辛和痛苦。写孔乙己却没有写眼睛,而是写他那件“又旧又破的长衫。”  

写肖像的高要求是刻画性格、显示灵魂。鲁迅曾立志画出中国国民的“活的灵魂”。列夫· 托尔斯泰为了写出玛丝洛娃的灵魂,勾勒出玛丝洛娃在牢中的内心世界,曾对玛丝洛娃的外貌描写修改了二十次。  

第二,外貌描写切忌公式化、脸谱化。一般情况下,“人如其面”。然而人的内心与外貌并不总是一致的,外表漂亮不一定心灵美,而且,“知人知面不知心”。优秀作品中写的好人外貌不一定都是漂亮、英俊;写的坏人也并不一定都是麻子、瞎子、跛脚。如《牛虻》中的中年牛虻,就是瘸腿,面部丑陋,有刀伤痕。法捷耶夫的《毁灭》中的英雄莱奋生却矮小而背脊稍微弯曲。这都说明,作家即使描写心爱的人物也不是“脸谱化”地一味美化人物,而是严格地尊重生活的真实。在写批判人物时,有时常常以外形美来反衬人物的心灵丑,如《毁灭》中的反面人物美谛克,他风度翩翩,却动摇变节。《红楼梦》中的王熙风美丽俊俏,却心毒手狠。  

(二)心理描写:以语言文字对人物的内心世界、思想道德品质、个性性格特征所进行的描写。  

进行心理描写应注意掌握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应写特定的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必然产生的心理活动,而不能为心理描写而进行心理描写。如大雪寒天里,一般人想的是驱寒取暖,快出太阳;这是人本能的常态的要求。可是特定的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就不一定如此想。第二,写心理活动,要防止左一个心理活动,右一个心理活动。只有在关键的情节、动作、表情出现时,才伴之以心理描写。第三,写心理活动,要努力写人物细微的感情波澜和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例如高尔基的《母亲》最后一章所写尼洛夫娜发现暗探时一刹那的动摇、害怕,以及内心冲突,直到坚定、沉着。  

(三)行动描写:通过语言文字表现人物自身在矛盾斗争中的行动,来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的描写。  

为什么要进行人物行动描写呢?这是因为人们的所作所为是其思想性格的直接表现。在文学作品中,人物行动描写是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段。施耐庵要塑造武松的性格,就安排了一回“景阳岗武松打虎”,全是写武松怎样“打”,从行动上描写出武松英雄的本色和武艺的高强。书中写他采取先防御、后进攻的策略,又显示出他的谋略与机智。作者正是通过对武松打虎的全过程的生动细致描写,表现了他多方面的性格特征。所以,茅盾说:“人物的性格必须通过行动来表现。”又说:“既然人物的行动(作品的情节)是表现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段,那么,人物性格是不是典型的,也就要取决于这些行动的有没有典型性。作者支使人物行动的时候,就要尽量剔除那些虽然生动,有趣,但并不能表现典型性格的情节。”(《关于艺术的技巧》)  

行动描写应掌握两个原则:一、人物性格应当从他自己的行动里流露出来;二、人物的行动应当经过选择,足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因此描写人物行动的目的就应十分明确;三、要注意人物行动的生动性和典型性。所谓生动性,指的是作者不仅要写出人物在做什么,而且要写出他怎样做。所谓典型性,则指的是作者要写出人物为什么这样做,而不那样做。  

以上讲的正面描写方法,在写作时,不是机械地按照外貌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三种方法进行描写的。“人是社会诸关系的总和”。在描写人物时,要将这些方法综合起来,灵活运用,这样才能把人物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其次,在研究了正面描写之后,我们来看什么是侧面描写。所谓侧面描写是指:不从正面去描写人物,而是从对其他人物、事件的叙述和描写中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描写方法。清人毛宗岗在评《三国志演义》时,认为这部小说经常采用衬托的手法来刻划人物性格。他在“群英会蒋干中计”这回的评语中写道:“文有正衬,有反衬。写鲁肃老实,以衬孔明之乖巧,为反衬也。写周瑜乖巧,以衬孔明之加倍乖巧,是正衬也。譬如写国色者,以丑女形之而美,不若以美女形之,而觉其更美;写虎将者,以懦夫形之而勇,不若以勇士形之,而觉其更勇。”  

任何事物总是相互联系着矛盾着而存在。衬托的方法正是辩证规律在艺术创造中的一种反映和应用。《艺概》的作者刘熙载说:“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须知睹影知竿乃妙。”我国古人把这种方法称为“反面敷粉”。  

对于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在具体描写人物时,也应根据主题需要,按照情节发展的具体情况,考虑是用正面描写还是用侧面描写,抑或是兼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四、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与之发生直接关系的那种外界条件——社会和自然的描写。  

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展开,总是在一定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中进行的。“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因此,写人记事常常需要对环境进行描写。茅盾在《关于艺术的技巧》中指出:“人物不得不在一定的环境中活动,因此,作品中就必须写到环境。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不论是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切地联系着人物的思想行动。”  

环境描写分为两类:  

(一)自然环境描写,又称景物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自然景物进行的描写。  

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有:(l)写景衬托人物心情;(2)写景点明时令、地点;(3)写景表现人物关系;(4)写景表现人物性格。进行景物描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l、精细观察,抓住景物特征描写。只有抓住特征写风景,才能做到“真,好让读者看完以后,闭上眼就立刻能想象出你所写的风景”。(《契诃夫论文学》)  

2、要选好写景的时机和写景的角度。契诃夫认为“风景描写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在它能像音乐或者由音乐伴奏的朗诵,向读者传达这样那样心情的时候,才合适,才不至于把局面弄糟。”  

3、要体现地方色彩。鲁迅指导青年作者时提出:“现在世界环境不同,艺术上也必须有地方色彩,庶不至于千篇一律。”又说:“地方色彩,也能增画的美和力,自己生长其地,看惯了,或者不觉得什么,但在别地方的人,看起来是觉得非常开拓眼界,增加知识的。 ” 

4、写景应渗透人物的感情。写景不应该是自然主义的纯客观的描绘。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把境界分为“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所谓“有我之境”即“物皆著我之色彩 ”,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作用于周围的自物景物,在所写的景物上直接渗透作者的感情。  

5、采用对比方法写景。如《祝福》的开头与结尾写祝福时的景色气氛,以乐景反衬祥林嫂的悲剧,更增强了作品对旧社会的批判力量。  

6、采用象征手法写景。如高尔基的《海燕》,茅盾的《雷雨前》。  

(二)社会环境猫写:从狭义上说,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处所、背景、氛围等;而从广义上说,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如我们写一个学生,就不能不写他所求学的社会环境:学校,学校中班级里的教师、学生及与他们的关系,有时,还要写到他的家庭、父母、亲友。  

社会环境描写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如同是王愿坚写红军的作品,《七根火柴》的社会环境与《普通劳动者》的社会环境就不同;同是写过去与敌人斗争,以表现共产党员品质为主题的《清贫》和《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社会环境描写也各具特征。而当代的作品,更是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如不少作品进行环境描写时表现出的环保意识,就是过去时代的环境中所不可能有的。进行社会环境描写,要努力画好“风俗画”。高尔基说:“不可忘记:除风景画之外,还有风俗画。”例如鲁迅《风波》开头所写的江南农村晚饭时的情景,就是一幅颇具特色的风俗画。  

五、物体描写  

在写作中,我们既要描写人物,又要描写环境,还要描写物体,即描写各种动物、植物和各种无生命的物体——自然界客观存在的物体和人类发明、创造出来的器物、用具等。这种物体描写,也称为“状物”。状物是对物体的描摹,类似绘画中的“写生”。  

状物的目的在于使读者对所描摹的物体有一个准确而鲜明的具体印象。前人对状物提出的要求是: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也就是说,状物要从“摹形”和“传神”两方面下功夫。  

什么是“摹形”呢?就是要逼真地描写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和质地。为了使被描摹的物体具体而形象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必须在“摹形”时注意抓住物体的特征,既抓住物体的整体特征也要抓住物体的局部特征和细节特征。为此就要认真细心地观察物体、弄清该物体与其它物体的区别,并且区分出该物体各个部分的不同之处。根据前人的经验,“摹形 ”要准确、生动,应注意运用数量词和方位词,进行比较,使用比喻,还可以用动态词语描写静物。  

什么是“传神”呢?就是要描写物体内在的神态,使描摹的物体具有感染力,从而引起读者情感的共鸣,或联想,或启迪。“传神”要与“形似”结合起来,切忌外加。最好是在“摹形”过程中“传神”,当然也可以在描写的同时兼用议论,只是要适当,不可过多。  描写物体——状物应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其顺序与观察顺序有关,与物体本身构造有关,也与主题表达的需要有关。  

按观察顺序状物,通常是依据人们的观察习惯,由部分到整体,由表面到内部,或是由形状、色彩到位置、结构。按物体的构造状物,其顺序可以是由上到下、由前而后,从左至右,或由主要部分到次要部分,或由外部结构到内部结构。按主题表达需要状物,它的顺序必须与物体的主要内容相呼应,以体现物体内蕴的意义。   

状物应注意艺术性,尽量写得有知识性、趣味性,以引人人胜。  关于物体的性质、功用、成因、制作过程及其用法的介绍,是另一种表达方法——说明的内容,不属于状物的范围。


   “文章不是无情物”,“情者文之经”。写作离不开抒情,抒情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技法。抒情的作用在于以情感人,即通过自己抒发的感情来激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前人十分强调抒情在写作中的作用,如刘勰说:“繁采寡情,味之必厌”。
  在文学写作中,抒情是和叙述、描写同样重要的表达方法。在其他文体的写作中,也常使用抒情来加强文章的感情色彩和感染人的力量。例如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的结尾就运用了抒情的方法。他写道:新中国站在每个人民的面前,我们应该迎接它。新中国航船的桅项已经冒出地平线了,我们应该拍掌欢迎它。举起你的双手吧,新中国是我们的。
  这段话就因为是用抒情的方法来写,对读者具有巨大的号召力和鼓动性,鼓舞人们为新中国的诞生而英勇奋斗。
   抒情的方式有两种:
  一、直接抒情:写作者不借用其他方式而直接地倾吐胸中的感情,也称为“直抒胸臆 ”。
  在现代诗文中,有许多直接抒情的佳作。例如秦牧在《土地》的结尾写道:“让我们捧起一把泥土来仔细端详吧!这是我们的土地呵!怎样保卫每一寸的土地呢?怎样使每一寸土地都发挥它的巨大的潜力,一天天更加美好起来呢?党正在领导和率领着我们前进。青春的大地也好像发出巨大的声音,要求每一个中国人民都作出回答。”再如赵恺的诗《我爱》中的诗句:“我爱我柳技削成的第一枚教鞭,/我爱乡村小学泥垒的桌椅。/我爱篮球,它是我青春的形体。/我爱邮递员,我绿色的爱情在他绿色的邮包中栖息。”
  二、间接抒情:写作者不是直接出来抒发对人物、事物的感情,而是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渗透自己的强烈感情,或者借人物之口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间接抒情有以下三种方法:
  (一)通过叙述抒情:这是一种寓情于事的抒情方法,称为叙述性抒情。其特点是用充满感情的笔调进行叙述。
   (二)通过描写抒情:这是在描写人物尤其是描写景物时进行抒情的方法,可称为描写性抒情。写作时须把感情倾注、融会在描写之中,使描写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
   (三)通过议论抒情:这是一种附情于理的抒情方法,可称为议论性抒情。运用这种抒情方法,应注意它与一般谬论有所不同,这里的议论只是抒情的手段,是为抒情服务的。在写作时,不需要交代论据,也不必进行论证,只要用饱蘸浓郁感情的语言来议论人物、事物、景物,就可达到通过议论进行抒情的目的。
  抒情的方法是受抒情的方式影响或决定的;而抒情的方式、方法则又是受抒情的内容影响或决定的。也就是说,必须根据所抒之情确定抒情之法。
  叶圣陶在《作文论》中指出:“抒情的工作,实在是把境界、事物、思想、推断等等,凡是用得到的足以表出一种情感的一一抽出来,融会混合,依着情感的波澜起伏,组成一件新的东西,可见这是一种创造。但从另一方面讲,工具必取之于客观,组织又合于人类心情之自然,可见这不尽是创造,也含着摹写的意味。”
   抒情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抒发健康的、高尚的情感。写作时,我们要抒爱国主义之情,抒社会主义之情,反对抒发低级的、颓废的和庸俗的感情。 (二)抒发真挚的实在的情感。孔子说:“情欲信,辞欲巧。”信,就是真实;写作要抒发真情实感。因为“不精不诚,不能感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威不严。”我们必须在真实的写作中杜绝虚情假意,无病呻吟。也不能故作多情,为文造情。 (三)抒情要讲究方式、方法。在写作时,应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认真斟酌、选择抒情方式、方法,重视抒情技巧。
   (四)抒情应充分利用修辞手法。
议论,就是讲道理,论是非。作者通过事实材料和逻辑推理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表明赞成什么或者反对什么,肯定什么或者否定什么。
  议论的特点是以理服人,用说理的办法,以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形式,直接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评论、证明。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用到议论,说长道短,论是说非。在写作时,更要进行议论,以交流思想、宣扬观点、阐明理论,来影响读者。
  一般来说,完整的议论总是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三个要素:论点——所提出的观点,需要加以阐述和说明的主张;论据——建立观点的理由和依据,是说明自己观点的材料;论证——用论据来说明论点的过程。说明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过程就是论证过程。
   如何写好论点、论据和论证?
  一、论点是文章的灵魂,是选择材料的依据,是论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全文中起统帅作用。写作时注意:论点应正确、鲜明、有现实意义;论点一经确立,在写作时就必须紧紧把握住中心论点来选择结构,不能缩小、扩大或者转移论点;对提出论点的方法进行恰当的选择。
  二、论据是论点的基础。论点是在论据的基础上推论出来的,没有充分可靠的论据,论点只是一个空洞的口号。因此论据在议论中十分重要。
  写论据首先要考虑:用什么作论据?可以是事实——事实论据。如可靠的事例,历史性资料,人证,物证,统计数字,等等。也可以是理论——理论论据。如社会科学理论、自然科学理论,权威人士的言论,还有格言、寓言、谚语等。其次,要充分注意对论据的要求:一、真实。材料须是客观存在的,具体可靠的,真实无疑的,令人可信的;二、典型。材料须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代表性;三、充分。材料是必要且足够的,有很强的说服力。学习写作论据,要克服或改正以下毛病:l、论据不足,空谈理论,有实无虚。2、堆砌材料,论据臃肿,有虚无实,材料淹没了观点。3、论点论据互不统一,使论点站不住脚。4、材料不真实,瞎编假造。
   三、论证是组织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它好像一条线,把论点和论据有机结合起来。
  论证方式有:归纳论证(归纳法);演绎论证(演绎法);类比论证(类比法);引证论证(引证法);因果论证(分析法);举例论证(例证法);引中论证(归谬法);等等。
   论证方法有:
    (一)证明(立论)
  证明是指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说明它是正确的,从而把论点建立起来。证明又称“立论” 。
   l、举例:是一种用真事实例作为论据进行立论的论证方法。夹叙夹议,就是用“叙 ”表述事实材料,提出论据;用“议”进行评论,证明自己的观点。
   2、分析:是一种通过分析问题进行论证的方法。要求作者分析问题、剖析事理,来揭示论点和论据间的因果关系,从而证明观点的正确,以确立论点。
   3、引证:是一种通过引用经典名言或科学公理、常识常理作为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要注意的是,被引用的言论、事理必须经得起考验,是客观真理。还要注意引用不可过多。
   4、对比:也是一种例证法。它与一般例证法不同的是除了举例外,还要用事例加以比较,突出事物本质,确立论点。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在比较之中,容易开启人们的思想,扩展人们的眼界。它比一般论证包涵更丰富的内容,因之道理也说得较为透彻。
   5、类比:这是一种通过打比方来证明论点的方法,是一种形象化的论证方法。论证时可以讲故事,打比方,引用成语典故,以此说明抽象的道理。
   (二)反驳(驳论)
  这是一种反证法,作者通过议论,设法证明对方论点是错误的,从而驳倒对方,树立起自己的正确论点。反驳有三种方法:
   1、反驳对方论点。即直接反驳对方论点的错误。具体写法有:
   ①用事实证明对方论点错误。这是例证法在反驳中的运用。但这里不是用事实证明什么对,而是证明什么错。
   ②剖析论点的错误及危害性。
   ③引申对方论点,以暴露其谬误。
   ④建立对立的新论点,以驳倒对方论点。
   2、反驳对方论据。错误的论点有时是建立在虚假、错误的论据的基础上的;有的是捏造的事实和理由。从驳这些论据入手,将对方的论据驳倒了,其论点也就无法成立。
   3、反驳对方的论证。错误的论点,有为它服务的论据,也有它的论证过程。对方论证过程中的逻辑推理错误一经揭露,其论点也就不攻自破。这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
议论,就是讲道理,论是非。作者通过事实材料和逻辑推理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表明赞成什么或者反对什么,肯定什么或者否定什么。
  议论的特点是以理服人,用说理的办法,以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形式,直接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评论、证明。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用到议论,说长道短,论是说非。在写作时,更要进行议论,以交流思想、宣扬观点、阐明理论,来影响读者。
  一般来说,完整的议论总是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三个要素:论点——所提出的观点,需要加以阐述和说明的主张;论据——建立观点的理由和依据,是说明自己观点的材料;论证——用论据来说明论点的过程。说明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过程就是论证过程。
   如何写好论点、论据和论证?
  一、论点是文章的灵魂,是选择材料的依据,是论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全文中起统帅作用。写作时注意:论点应正确、鲜明、有现实意义;论点一经确立,在写作时就必须紧紧把握住中心论点来选择结构,不能缩小、扩大或者转移论点;对提出论点的方法进行恰当的选择。
  二、论据是论点的基础。论点是在论据的基础上推论出来的,没有充分可靠的论据,论点只是一个空洞的口号。因此论据在议论中十分重要。
  写论据首先要考虑:用什么作论据?可以是事实——事实论据。如可靠的事例,历史性资料,人证,物证,统计数字,等等。也可以是理论——理论论据。如社会科学理论、自然科学理论,权威人士的言论,还有格言、寓言、谚语等。其次,要充分注意对论据的要求:一、真实。材料须是客观存在的,具体可靠的,真实无疑的,令人可信的;二、典型。材料须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代表性;三、充分。材料是必要且足够的,有很强的说服力。学习写作论据,要克服或改正以下毛病:l、论据不足,空谈理论,有实无虚。2、堆砌材料,论据臃肿,有虚无实,材料淹没了观点。3、论点论据互不统一,使论点站不住脚。4、材料不真实,瞎编假造。
   三、论证是组织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它好像一条线,把论点和论据有机结合起来。
  论证方式有:归纳论证(归纳法);演绎论证(演绎法);类比论证(类比法);引证论证(引证法);因果论证(分析法);举例论证(例证法);引中论证(归谬法);等等。
   论证方法有:
    (一)证明(立论)
  证明是指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说明它是正确的,从而把论点建立起来。证明又称“立论” 。
   l、举例:是一种用真事实例作为论据进行立论的论证方法。夹叙夹议,就是用“叙 ”表述事实材料,提出论据;用“议”进行评论,证明自己的观点。
   2、分析:是一种通过分析问题进行论证的方法。要求作者分析问题、剖析事理,来揭示论点和论据间的因果关系,从而证明观点的正确,以确立论点。
   3、引证:是一种通过引用经典名言或科学公理、常识常理作为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要注意的是,被引用的言论、事理必须经得起考验,是客观真理。还要注意引用不可过多。
   4、对比:也是一种例证法。它与一般例证法不同的是除了举例外,还要用事例加以比较,突出事物本质,确立论点。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在比较之中,容易开启人们的思想,扩展人们的眼界。它比一般论证包涵更丰富的内容,因之道理也说得较为透彻。
   5、类比:这是一种通过打比方来证明论点的方法,是一种形象化的论证方法。论证时可以讲故事,打比方,引用成语典故,以此说明抽象的道理。
   (二)反驳(驳论)
  这是一种反证法,作者通过议论,设法证明对方论点是错误的,从而驳倒对方,树立起自己的正确论点。反驳有三种方法:
   1、反驳对方论点。即直接反驳对方论点的错误。具体写法有:
   ①用事实证明对方论点错误。这是例证法在反驳中的运用。但这里不是用事实证明什么对,而是证明什么错。
   ②剖析论点的错误及危害性。
   ③引申对方论点,以暴露其谬误。
   ④建立对立的新论点,以驳倒对方论点。
   2、反驳对方论据。错误的论点有时是建立在虚假、错误的论据的基础上的;有的是捏造的事实和理由。从驳这些论据入手,将对方的论据驳倒了,其论点也就无法成立。
   3、反驳对方的论证。错误的论点,有为它服务的论据,也有它的论证过程。对方论证过程中的逻辑推理错误一经揭露,其论点也就不攻自破。这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

相关文章: • 写作基础知识—写作技法—描写(...          • 写作基础知识—杂文的写作 • 写作基础知识—学术论文的写作          • 写作基础知识—讲演稿的写作 • 写作基础知识(一)杂文的写作          • 写作基础知识—小说的写作 • 写作基础知识—写作过程—创意          • 散文写作基础知识 • 写作基础知识—写作技法—叙述          • 写作基础知识-写作技法-记言 更多>>  相关文章: • 写作基础知识—讲演稿的写作          • 写作基础知识(一)杂文的写作 • 写作基础知识—小说的写作          • 写作基础知识—写作过程—创意 • 写作基础知识—写作技法—叙述          • 写作基础知识—写作技法—记言 • 写作基础知识-写作技法-叙述          • 写作基础知识-写作技法-描写 • 写作基础知识—杂文的写作          • 写作基础知识-诗歌的写作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