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明星参加婚礼价格:《赖声川的创意学》读书笔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8:28:00

 

  • 纯净自己的心灵:
  • 我们受过良好的教育,知道怎样工作,却不一定知道怎么活。
  • 大部分选择艺术高于生活的创意人,得到的是一种混乱的个人生活,充满痛苦,结果也未必得到好作品。不只是艺术领域,许多人把自己的生命和事业相联。这些人或许事业很成功,但事业结束的时候就面临可悲的结果。
  • 这种追寻有瑕疵,在这有瑕疵的追寻中,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现代人的失落。
  • 我们主要的学习领域不是创意,而是自己的人生。因为出现在自己作品中的材料,都直接或间接来自自己的人生。心灵贫乏的乐手不是“技穷”,而是“心穷”,心的内容就是艺术的内容。
  • 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在生命中有什么样的动机,高度影响他的艺术创作。心灵决定了创意人为自己设定创意题目的深度及挑战的大小。
  • 平静内心的闭关:
  • 生活在无限制的世界,我们在自由奔跑中,迷失是正常的。
  • 通过限制,闭关的人开始看到最重要的事物。
  • 艺术家必须主动创造大部分人所避免的状态——独处。 ——作家鲍德温
  • 找到正确的动机:
  • ——不要跟我说这些,你最关心的是什么?
    ——我关心社会,关心环境,关心人类。
    ——说真的,不要说这些。你心中最想要的是什么?
    这时他承认,他其实心中最向往的就是买房子、买车子。
    这时,我得到了答案,这个内心向往的终极目标,直接影响了他作品的深度。
  • 分析习性背后的原始动机,这是最难捉摸的一课。找动机最简单的测验是不断问:“为什么”。这需要勇气,愿意赤裸剖析自己的勇气。
  • 让自己随时保持赤裸状态,自己揭露自己的动机,让自己无处可逃,只好坦然面对,面对自己最赤裸的习性和欲望。
  • 动机分析的结果可以分为两种极端:利己和利他。检查动机,最后就是检查“自私指数”。
  • 知道了背后的动机,会发现我们的执著其实都跟对自我的执著有关。搞了半天,在创意工作中,我们百分之八十的注意力都放在自我内心上,而不是放在作品上!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想象自己的作品做出来之后会成为什么样子,会有什么效果,甚至在最自恋的情况下,已经在设想作品会得什么奖,上台领奖会说什么话。这些都是针对自我内心的需求,而不是针对作品本身的需求。
  • 看到行为背后的理由后,立即得到更宽广的视野,更容易处理眼前的事。神秘的结论是:一个人创意终极的成就,决定于它是否能将动机转向“利他”的极端。
  • 动机完全决定了作品的定位。如果画家技术非常好,可以画出美丽的佛像,但如果心中没有任何敬意或慈悲心,那只不过是手巧的画家,就算作品符合美学条件,也不会具有太多价值。反过来说,如果画家心中充满慈悲心,即使没有巧手,做出来的作品仍值得放在供桌上。
  • 如果我们发展得出纯粹的创意,他就是具有无限可塑性的经济潜能;但如果我们为经济效益而发展创意,它将很难被开发出来。现在手机、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在设计外形上非常重视“感觉”。如果做出“感觉”的动机纯粹是赚钱,感觉可能出不来,钱也赚不到。
  • 看到世界的原本:
  • 我们每天面对世界,带着心中各种情绪和偏见。我们经常还没看清楚事情,就已经在上面染色。去看一部电影,进场之前心中已深深的讨厌导演,我们到底在电影院中看到的是别人拍的电影,还是自己的偏见?
  • 缺乏“放下”的能力,看到的世界变成自己心中不断透射出去的偏见。放下自己非常困难,但必须全力以赴,因为一旦成功,放下自己的同时,也放下了预设概念和判断。
  • 培养创意的预备动作就是放下自己,扩大自己内心创意可能发生的空间,允许新的可能性介入。
  • 比如坐看日落,能不能不立刻下结论说多美,不立刻掏出相机拍下来?能不能单纯、自由地看,不加以联想,不贴上标签?
  • 当我们能看到事物的纯净原貌,意味着事物被解放,这时它就能和任何事物联结,而不只和标签所指的事物连接。
  • 创意的课题是:如何拉开第六识和第七识之间的裂隙、空间,让第六识纯粹的觉察停留,不要变成第七识的立即反应、贴标签、情感附着等;如何延长这个时间,让好恶、正面或负面的偏见无法立即作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放下自我,放下才会有创意。放下就是延长“纯净觉察”(看见事物的原貌)和“赋予觉察意义”之间的空间,让我们自由地看待世界,解放世界的原貌。只要一件事物被放下,他就可以在我们心中自由流转。只要两个以上的事物被去除标签,他们在解放中就有结合、产生新意义的可能性。
  • 许多创意人、艺术家通往神秘源泉的方式是达到“忘我”的境界。忘掉自己,反而通向更广大的人类、更神秘的创意能量。道家、佛家都常提到这个“无我”的境界。如果一个人从未接触过佛教、道教,甚至犹太教,也不表示他不懂。每一人都曾在山中独处时感到与大自然合而为一的境界。“合而为一”意味着“无我”、“无私”,一切相通相连,宇宙与我一体。其实,这就是创意。
  • 请仔细审视自己的状态:它是一种拘谨、封闭的感觉,还是一种开阔、四通八达的感觉?看清自己如何积累经验,就能看到自己如何受命运影响。
  • 领悟世界的世界观:
  • 在建立世界观的所有问题中,最重要的就是一个人对“死亡”的看法。这是现代社会经常回避的话题,但世界观能否形成,和能否回答这个问题有密切关系。对死亡有看法,对生命才可能有看法,有了终极价值,创意才有意义。一个人如果没有细心思索这个问题,就无法建立世界观。
  • 我常常遇见一些有创意,但没有稳定世界观的人。我曾试图了解他们对什么感兴趣,却发现这一切都相当随机。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只要碰到新的、没听过的东西,都有兴趣。对我来说,他们没有形成成熟的世界观,那只证明他们喜欢拥抱新事物而已。这喜好反映在他们的创意作品中,创意绝对“新奇”,引人注目,但连接不到更大更深的观点,最终留给观众短暂而缺乏深度的印象。
  • 一个感受很多的人,却不见得能够承担感受所带来的情绪。这是一种矛盾,容易令人进入一种混乱状态。有时候高度敏感变成一种借口,让人沉醉在纯粹感性的执著和欲望中,于是对许多敏感的人来说,人生沦为一种纯感官经验,人随欲望走,通过强烈的感官度,耽于感官世界中。
  • 一个人可以云游四海,但是它多元的经验可能无法呈现任何特别的意义,最后所有的旅行只不过让他在感官经验中流浪而已。
  • 一个人的世界观就是他看世界的观景台。这座观景台也是我们创意的观景台。如果设置在井底,当然视野有限;如果设在大气层上空,或许能看到地球的全貌,但所有的细节都看不到。要选择适当的位置,才能让自己的观察既全面又入微,创意因而得到最佳出发点。
  • 独立而复杂的实现形式:
  • 不只是内容在评论主题,形式同样在评论主题。
  • 很多构想在脑中看起来很精彩,但要转化成形式的时候就难产,常常找不到正确和完整的形式。
  • 创意是这么神秘的工程,神秘性并不因为创意构想出现而停止。作品的执行同样具有神秘性,同样必须找到执行的方法。因为创意是发现的旅程,从构想的形成到执行完成,一步一步都需要发现。
  • 演出的时候,我在现场可以清楚感觉到,这部舞台剧带给观众一种前所未有的感受,用一种新颖的方式,表现一些不被关注的问题。用爆笑喜剧的方式处理一些极为严肃的主题,确实是一种崭新的经验。
  • 每一位创作者都痛苦地想跨越一个庞大的深渊,出于它内在视野和表达之间。——犹太作家辛格
  • 把“创作”两个字拆开来看,大部分人迷恋第一个字,因为“创”代表的是想象力、幻想力、创造力,这一切都很迷人,而“作”意味着乏味的辛苦工作。但我认为的创意工程,只有10%属于“创”,剩下90%就是“作”。爱迪生说得更绝:“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 事实上,把构想变成实际的作品,是一条漫长的道路。
  • 伟大作品的复杂度,如同看到冬天来临,然后了解冬天来临的一切细节一样。
  • 创意来源于需求
  • 现在人的口味很重,永远都需要吞食新的东西。任何新颖的、新潮的事物,会立刻引起人们的注意。当今社会许多的努力都在寻找新颖的东西、新颖的做法,这其实无关原创性。不断另类思考、不断作出新东西,也不见得“新”。
  • 真正的原创性来自一种需求,如何从需求中找到创意才是目标。如果结果非常新颖,人们会称之为创新,如果不是,不表示不能成为好作品。在文艺复兴时期,当业主来找米开朗基罗,请他做雕像,他们其实希望它会重复自己,而不会突然改变风格,作出不可预期的雕像。
  • 我自己知道今天的戏剧观众在不断寻找新的东西。对于我来讲,这带来许多多余的压力。因为我不能全心全意寻找最适合的表达方式,反而在创作背后还要考虑现代观众所要看的“新”。
  • 今天我们不断寻找新颖的东西,难道真的不相信“太阳底下无新鲜事”这句话?我们敢否认我们的创意一直在重复别人曾经做过的吗?
  • 在文学和艺术的创作中,谁执著于原创性就不可能作出原创性的作品。反过来说,只要你单纯地努力说出真理(一点都不在乎被说过多少次),你10次之中会有9次具有了原创性而不自知。——作家刘易斯
  • 接受批评
  • 不管你的表现再好,一定总有脑筋还算好的人认为很差劲。
  •                          ——英国著名演员劳伦斯·奥立弗
  • 我们必须接受:当我们的作品摊开在公众面前时,观众如何看待,全在他们。不是每一个作品都能够对每一个人说话。
  • 当一部新戏在剧场中首演时,剧终慕落。观众起立鼓掌,这种立即拥有的成就感是世界上很难体会到的,很容易让人沉醉在其中。一切是相对的。有掌声就会有嘘声。观众起立疯狂鼓掌,同样可能冷漠无情。如果我们陶醉在掌声中,表示我们同样容易在听到嘘声时感到失落,甚至崩溃。
  • 你必须学习如何接受别人的排斥,同时学习如何排斥别人的接纳。
  •                          ——美国科幻小说家雷·布拉德柏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