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太平洋大酒店:名师出高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04:58:48
名师出高徒

    秦悠扬老师是丰州市“第一笛”,他身边有两个得意门生,一个叫小明,一个叫大华。小明性格内向,平时少言寡语,显得有些笨手笨脚;大华性格则与小明相反,他聪明活泼,心灵手巧,无论学什么,只要一点就会。他俩同住在贵族花园小区2栋楼3单元2楼,是对门的邻居。

    自从拜秦悠扬为师学笛,他们按老师的约定,每天早晨在龙吟公园卧龙湖旁的亭子下练笛。虽已练笛二年,每天秦老师总是教他们吹那七个音符;“1-2-3-4-5-6-7-”翻来覆去,长音、短音;高调、低调;按顺序练、插花练,总是连一首完整的曲子也不教。小明接受事物笨一些,做事也特别认真,只要是老师要求的从不敢有半点走样,直至达到老师的要求。而大华接受能力强,老师一教就会,练练就有点心烦,总想练点新花样。

    大华的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并认为这位秦老师,有点徒有虚名,不会教学。大华的妈妈心里暗暗地想:你这位老师,连首完整的曲子都教不了孩子,就只会教那七个音符。还什么丰州市第一笛呢?!我看纯属“铁皮剪成的大刀——片(骗)子”!话说回来,不让孩子跟这位秦老师继续学吗!可人家秦老师这几年来,对孩子关心有加,天天专抽时间辅导孩子,也没图过咱什么?从情面上也讲不过去呀!这样继续下去,怎么是好?不就误了孩子吗?大华的家长正伤着脑筋,突然有了办法。

    这天练完笛,大华的妈在家里对大华说:你比咱对门的小明聪明,学笛学的快,吹的好。秦老师一个劲地按照教小明的进度教,你们都学二年多了,只会吹那七个音符,就连一首完整曲子都吹奏不了,咱又不能说不跟秦老师学。你每天在练笛时,可以先跟着秦老师练一会,然后就跑到亭子旁边长廊里,跟那个常老师去学。据常老师讲,姓秦的是烂竽充数,而他才是真正的演奏家。大华母亲说:我早已在暗地里,给常老师说好了,他很喜欢你,也很乐意教你,他说你是块吹笛的料,跟他学将来一定也能成为一名笛子演奏家。

    大华听了家长的安排,按计行事,每天到公园的亭子里,先跟着秦老师练习一会,然后总是找个理由脱身,借机到旁边长廊里,跟着常老师去学吹奏曲子。说也奇怪,这位常老师真的会教,先教了几首简单的传统民歌“世上只有妈妈好”、“好一朵茉莉花”、“军港之夜”、“洪湖水浪打浪”等。

    大华在这位常老师的指导下,进步很快,不几天就吹的非常娴熟动听了,大华的妈,真是听到耳里喜到心里,她转过脸去,向旁边的亭子望去,那个傻小明还在认认真真地跟着秦老师练那“讨厌”的七个音符呢?暗暗地笑了起来:“真蠢!”

    不长时间,大华跟着常老师,不仅学会了吹奏传统民歌,而且还学会了一些流行歌曲地吹奏。后来又跟了几位笛子老师学会不少曲子,什么“七里香”、“百鸟朝凤”、“喜洋洋”、“江南好”、“塞上曲”、“步步高”、“快马扬鞭”等名曲,他都能吹奏有模有样。这些不说,只要是曲他都能吹奏。人见人夸:“这孩子笛子吹的真好!”

说着说着二年又过去了。这天,秦老师收到从市文化局转来的“关于举办江苏省少儿乐曲大赛的通知。”秦老师按照省通知精神要求,将小明与大华都报上了名。家长听说后,都很高兴,认为自己的孩子有了展示的机会。尤其是大华家,见人就说,逢人就讲,俺大华要去江苏省乐曲大赛上参赛去了,他的笛子经这么多老师,学会了这么多的曲子,第一名非俺大华莫属了。比赛还没回来,大华家就买好了万响鞭炮、红花,订备了宴席,通知了亲戚朋友,准备为儿子庆贺一番。大华的爸妈说:“到时候请看好吧,当咱儿戴着大红花,捧着奖杯到来时,咱让鞭炮炸个五彩缤纷,来个宾客满堂,好好地风光风光。”

第二天上午十点左右,忽听楼下一阵鞭炮声响,大华一家忙从窗台上向外望去,只见有四五辆轿车停在楼道门口前,他们的心脏跳动突然急速加快,高兴地跳了老高,大喊道:“咱儿得奖回来了!”正准备下楼迎接。再仔细一看,胸戴大红花,手捧奖杯,走在前面的不是大华,而是对门的小明,后跟着秦老师和市四套班子及市文化局的领导,簇拥着进了对门小明的家。大华爸妈象泄了气的皮球,瘫软地一屁股坐到沙发上。

    大华这时也回到了家里,他爸妈急切地问:“大华?你平时笛子吹的那么好,怎么人家小明获得了第一名,你却没拿到名次呢?”大华委屈地说:“你们还埋怨我呢!都怪你们!你们怀疑秦老师的教学水平!让我一会跟这个老师学,一会儿跟那位老师学。其实秦老师他有他的一套教学计划,他教学要求严,目标追求高,讲究基础训练,讲质不讲量,不求多花样。我虽经的老师多,学的花样也多,但学习缺乏系统性。在比赛中虽然表现出色,技术水平充分得到了发挥,但由于基础不牢,功力欠缺,没能拿到名次。小明可谓是基础坚实,功力浑厚,‘七个音符’让他吹活了,虽然只七个音符,他却吹的千变万化,悠扬动听。他以雄厚的实力征服了评委,征服了观众。我的基本功及演奏技法与小明相比,绝对是逊他一筹啊!”

    大华的妈妈听了儿子的陈述,“唉——!”叹了一声。“还是名师出高徒啊!”果然应了那句老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