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家的拼音: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获取能力,养成习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3:41:20




1.真正的教育绝不是讲道理、传授知识,更不仅仅是开发孩子的智力,而是把自己精神的能量传递给孩子,维护孩子的心力,让他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一个能承担后果、应对变故、改善自身和环境的人。
2.造成目前教育障碍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教育实践在孩子面前以赤裸裸的形式进行,而孩子的本性是不愿意感受到有人在教育他的。
3.有一个强烈的感觉:我们的老师和家长太累了,我们的教育承担了不应由它来承担的过多的社会压力:升学、就业、致富、当官、成名成家,这些压力通过考试、升学的途径,全部加到了中小学生和家长、教师、校长的身上。
4.教育的很多问题,根源在于家长和老师放不下自己的权威、尊严,认为自己时时处处表现得比孩子强,才能树立权威。这既是个理念误区,也是个巨大的心理障碍。教育者的目的是让孩子成长,而不是显示自己的聪明与才华。
5.社会流行一个观点“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观点误导了很多人。其实终点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起跑快一点还是慢一点,其实不重要。
6.我们要长期在中高考的体制下工作,因此,对基础教育有意义的研究,都不能离开中高考存在的前提,生本教育十年实践证明:“素质好,何愁考(中高考),为了好,偏不考(过程中的统考)”。
7.教育者的唯一要做的事情,是保护甚至捍卫孩子的主动性。在孩子的成长面前,最好不要刻意地去做什么,才是教育的大智慧。
……
每一个观点似乎都在否定和颠覆现有的教育观念,而每一个观点又都能剥落当代教育的浮夸和虚华,实实在在地展现教育的本真状态,揭示教育作为一种“道”而不是一门“技术”的真正作用所在。
教育的首要作用在于“全面依靠孩子”
许多家长和老师都会遇到孩子厌学的问题。从我们的教育实践来看,厌学并不是学困生的专利,而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大问题。许多成绩相对较好的孩子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只是他们借由获得高分数的成就感来弥补了对学习的厌烦情绪而已。然而,家长和老师在碰到孩子出现厌学情绪的时候,往往只从学生个体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入手,加以分析、批评、指导,而忘记了从教育者自身找问题。教育者过度强调控制,“摁着牛头吃草”,才是导致孩子厌学的罪魁祸首。我深表赞同,因为事实证明,每个孩子天生充满了好奇心、想象力和求知欲,但是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长期“被动教”的作用下,孩子的这种天赋渐渐消失,渐渐把学习当成是一种枯燥重复的负担,面对学习时下意识地产生强烈的情感抵触和心理压力。
作家冰心说“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在满是独生子女的社会里,家长和老师往往过多地干预了孩子的成长,将孩子们捧在手心,当做盆栽来浇灌养育,为他们浇水施肥,为他们修枝剪叶,为他们遮风挡雨,甚至早早地为他们规划好了未来。不曾想,教育者的每一次强势干预都是对孩子内在成长动力的一种破坏,盆栽的花草永远不可能像野花那样富有生命力!因此,教育者的唯一要做的事情,是保护甚至捍卫孩子的主动性。在孩子的成长面前,最好不要刻意地去做什么,才是教育的大智慧。
有一个案例很能说明问题:一教师问郭思乐教授“什么是教学”。郭教授回答说:“如果你告诉学生,3乘以5等于15,这不是教学。如果你说,3乘以5等于几?这就有一点是教学了。”“如果你有胆量说‘3乘以5等于14’,那就更是教学了。这时候,打瞌睡的孩子睁开了眼睛,玩橡皮泥的学生也不玩了:‘什么什么?等于14?’然后他们就用各种方法,来论证等于15而不是14。比如4个3是12,再多加一个3,是15;数一数,5个3是15,等等。”郭教授的回答很巧妙,巧妙地指出教育者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孩子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孩子自主学习。
所以,我认为新课程的自主学习理念不应该只是一个口号,而是一个“全面依靠孩子”的教育宣言,一个需要包括家长和教师在内的所有教育者去积极实践的标杆。卢梭在《爱弥儿》中说“最好的教育是什么也不去做。”这里的“什么也不去做”实际上是一种无为自然的教育之道,他引导每一个教育者把对孩子的“干预”变成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参与”,腾出一只手来,保护和激发孩子们天生的内在原动力。放下面子,向孩子学习;放下虚荣,有困难问孩子。全面依靠孩子,就等于全面激发孩子的成长动力,让他们像野花一般自由快乐地盛开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任风吹雨打也泯灭不了他们的生命力!
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获取能力,养成习惯”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是,传统教育模式一直将解决“句读”最为教育的核心内容。也就是迷信知识教育,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来衡量和评价一个学生的优劣。这种做法是很片面的,因为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人们不可能总是掌握新最新的知识,因为人的认知不可能跟得上知识的爆炸更新速度。很多时候,知识没有来得及转化为生产力,就被更新的知识淘汰了。“知识并非力量”,教育的最低纲领在于“培养能力”。也就是古人所说的“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教育不可能不传授知识,但是知识只是老师与孩子交往的一种介质,而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在于通过老师与孩子间的交往,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发掘孩子潜意识中隐含的能量,这才是教育者所该起的重要作用。
孔子在教育时奉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育原则,这是以能力培养为教育目的表现。假如教育者能让他的教育对象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那么“授之以渔”的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教育家杜和戎的培养能力基本原则:一、由模仿到独创的原则,模仿阶段强调教育者的身教,第二阶段则要放手让孩子去探索、创造;二、启发性原则,就是要形成空穴,就是要让孩子感到该有而又没有某种知识或能力;三、努力性原则,要求努力调动自己的主观力量去追求,要求努力地去发挥一切有利条件的作用;四、效果性原则,一定要强调让孩子注意讲究效果,仅仅是努力而不注意讲究效果,是不能形成能力的;五、调制性原则,要积极努力地去“调制”,让知识传播过程中显示能力的差异、形成能力的“空穴”、调动孩子提高自己能力的积极性、形成更多让孩子锻炼能力的机会。
在强调保护孩子的主动性,改知识教育为能力教育的同时,教育的最终成果是——习惯,也就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和倾向。一次诺贝尔奖获得者研讨会期间,有人问其中的一位获奖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呢?”白发苍苍的获奖者回答道:“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里学到了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老者的回答告诉我们,一个生命个体在他成长最初阶段所形成的习惯,将影响他未来一生的时间,这就应了“习惯决定命运”这个命题。
因此,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的最终目的应该让孩子养成一些能够在他的人生路途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正面习惯,这才是教育的最终归宿。习惯仿佛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当我们让孩子的主动思考变成一种牢不可破的习惯的时候,当我们让孩子的发展能力变成一种牢不可破的习惯的时候,当我们把自身的放手当成一种习惯的时候,也就是我们的教育获得成功的时候!
教育者的出路在于“转变角色”
新课程呼唤教师角色的转换,而转变角色恰恰是实现前文提到的不教而教的出路所在。只要能选择好的角色,就可以实现能量转换,把能量以不教而教的方式传达出去。林格在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将教师角色的转变形象地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我觉得值得每一位教育者思考借鉴:
做“火柴”,不做“蜡烛”:我们教育者一直以蜡烛自喻,认为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是情操与美德。实际上,我们的孩子内心都有永不熄灭的“蜡烛”,而教育者的任务是做一根火柴,点亮孩子心中的光明;
做“律师”,不做“法官”:做孩子的“律师”,意味着站在孩子的一边,竭力维护、捍卫孩子,而不是做一个裁判是非的“法官”,站在孩子的对立面,与孩子形成一种对立关系;
做“农夫”,不做“园丁”:农夫疏松土壤、兴修水利、让植物自行生长,而园丁按照要求修剪植物的枝叶,甚至使用化肥、农药、生物技术,控制和改变植物的生长。教育者应当选择做一个让孩子自由发展的“农夫”,而不是时刻敢于孩子成长的“园丁”;
做“拉拉队”,不做“陪跑者”:教育者永远无法和孩子一起跑到他的人生终点,因此,最好的选择是站在看台上,为孩子呐喊助威,起到拉拉队的作用。
 ◆⊙⊙⊙◆百万书库精品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