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启维文化培训学校:《堑壕里的机枪》之十九——第八章 刘易斯Mk I型机枪(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5:01:37
   刘易斯的奥妙

刘易斯机枪最为显著的外部特征,同时也是其颇受青睐的一个特点,便是其上部安装的盘形弹鼓(其实称其为弹鼓并不算确切,传统意义上的弹鼓应该是内部子弹纵轴和弹鼓中心轴保持一致,而刘易斯在子弹排列形式上却独辟蹊径;但鉴于其供弹具那种敦实的厚圆盘形状,我们还是照顾读者的感觉,称其为弹鼓),这种弹鼓是在原来实用性较差的大型弹鼓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刘易斯中校对这种华而不实的大弹鼓进行了“减肥”处理,改为更轻便实用的47发弹鼓(地面用);这种弹鼓没有采用弹簧——因此也就不必担心弹簧断裂以及弹力不足的问题,其中的子弹也不是插在恼人的弹带上——副射手和弹药手们也就不必背着长长的帆布制品东奔西窜。从这些特点上说,刘易斯机枪的弹鼓设计和当时同类产品相比,绝对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

装上47发弹鼓后,刘易斯机枪全重为33磅(14.9公斤),对于一个健康士兵,这个重量还能接受。刘易斯机枪组的弹药手一般随身携带4个圆形弹鼓携行包,每个内装两个弹鼓,共计188发子弹。机枪组中的6、7和8号成员每人背负4个弹鼓携行包,此外还用帆布桶包携带4个弹鼓,每人总计携带12个弹鼓,计564发子弹。

为了能让携带刘易斯机枪的射手更快地抵达射击阵位,刘易斯机枪不仅在重量上比德国同类的MG08/15减轻了10磅,而且该枪的总体设计上也较为紧凑,重心分布更加平衡,这些特点都使刘易斯机枪更加容易操作。自1917年开始,英军开始给合格的刘易斯机枪射手配发特别的资质证章,这种证章上绣有LG字样(LG skill-at-arms,LG表示刘易斯机枪)。按照英军当时官方的条令,刘易斯机枪射手的一项任务是在己方火炮弹幕的掩护下前出至前沿堑壕防线最前方的发射位置,负责寻歼德军机枪组、狙击手以及其他随机目标;刘易斯机枪的外形设计较为简单,外形也不显眼,操作刘易斯机枪的射手在远距离上很难同普通的步枪手相区别,这使得德军难以快速找出刘易斯射手并进行针对性打击。刘易斯机枪组的副射手配备当时英军制式的短弹夹李·恩菲尔德0.303英寸口径步枪(Lee Enfield,SMLE),负责掩护射手。

 

刘易斯Mk I型机枪及其部分附件。图中从左至右,从上到下依次为:机枪、备件盒、枪管扳手、油壶、工具包、防空用前瞄具、97发航空弹鼓、带帆布伪装套的钢盔、倒置的47发弹鼓、弹鼓携行包、弹鼓装填工具、可选装“锹形握把”以及配发射手的韦伯利转轮手枪。

 

刘易斯机枪专用的47发弹鼓

 

另一个同等重要但却不像弹鼓那样显著的问题是,刘易斯机枪枪管护套向前延伸部分让机枪具备了良好的散热效率。和现代班用自动武器采用的那种开缝消焰器不同,刘易斯机枪主体部分几乎呈标准的圆筒形,发射时从枪口喷射的高温燃气和弹头一起高速向前运动,枪管护套向前延伸的椎形部分是一个可分离的部分,通过一个金属环固定(这个金属环上还带有前瞄具)——这个延伸部分除了能够利用气体虹吸效应让冷空气流过枪管周围的散热片,还能作为十分有效的消焰器;这样除了在夜间从枪口正前方观察,敌人在其他位置上都难以判断刘易斯机枪的发射位置。

对于刘易斯机枪那个烟囱一般的枪管护套,我们还需要多做一点儿解释工作。许多人都有一种看似合理的认识,即气冷式武器主要是利用自然气流畅通地流过其钢铁枪管和周围的铝制散热片就能够实现冷却功能(刘易斯机枪沿枪管全长都设有铝制散热片);但实际上刘易斯中校设计的这种机枪并不是被动地让自然气流散热,而是能在射击时主动从机匣末端(即护套后端)吸入冷空气,使其流入枪管护套对枪管进行冷却。这一过程中,枪管处的护套椎形延伸部分也能发挥作用,枪口高温燃气的超压会在这一部位形成瞬时真空,这会促使后方的气流向前流动(这一原理在本质上类似于今天的火炮抽烟装置)。刘易斯中校的这一设计显然十分有效,除了飞机上安装的刘易斯航空机枪,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制造和使用的各型刘易斯机枪全都保留了枪管护套以及铝制散热片。

 

这是美国1917年印发的.30-06刘易斯机枪操作手册中的刘易斯机枪结构剖视图,该图特别强调了枪管护套椎形延伸部分以及枪口附加件是如何利用子弹发射时的超压产生瞬时真空的;这种真空效果产生的吸力会促使冷空气从护套后端流入穿过整个护套。请注意此图中的火药气体调节机构。

 

齐恩的《机枪》第一卷中对刘易斯机枪的自动工作原理,曾经有一段准确的描述:

“枪机采用旋转闭锁方式,枪机转过半周后,闭锁卡笋就会完成闭锁,这一原理最初应用在曼利彻尔(Mannlicher)和施密特-鲁宾(Schmidt-Rubin)步枪上。在活塞连杆组件后方的一个小立柱上装有击针,它可以沿枪机上的长槽前后运动。

“活塞被阻铁挡住时,枪机停留在后方,刘易斯机枪呈开膛状态。射手扣下扳机后,枪机和活塞被释放,在钟表式卷簧的作用下向前运动,枪机前端面把前方已经就位的子弹推送入膛。

“此时击针部件保持停留在枪机槽后部的凹形空间内,其左侧的轴承和枪机槽内部的曲线部分相接触。击针立柱继续沿击针槽的弯曲部分向前运动,驱动枪机及其闭锁卡笋回转;卡笋和机匣上的导槽相嵌合,枪机此刻便无法转动——从而完成闭锁——直到卡笋运动到闭锁凹陷处的对面方能转动。而后击针沿击针槽的直线部分前行直到撞击膛内子弹的底火将其击发。

“枪管、枪机和活塞在子弹击发后极短的一段时间内都保持锁定状态,直到子弹经过枪管内的一个导气孔——从这里火药气体可以进入活塞筒,推动导气活塞向后运动。活塞开始向后运动时,子弹已经安全飞出枪口,而活塞则在火药气体巨大的压力下以较大的冲量向后高速运动。

“活塞组件在后坐运动过程中带动击针向后运动,而击针立柱则通过螺度槽驱动枪机反向回转,从而完成解锁动作。在枪机后坐过程中,抽壳器从膛内拉出空弹壳,可转动的抛壳器则把弹壳抛出抛壳口。活塞组件继续向后运动,带动……弹鼓驱动杆,让弹鼓精确转动特定的角度,把下一发子弹送入待发位置。”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这种非常成功的机枪自动机件设计后来在二战德国FG42伞兵用自动步枪上得到了复活;而美国后来的经典机枪M60上也采用了类似的自动方式。

 

这又是一张汉德雷·李德(Handley Read)绘制的精美彩色插图,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刘易斯机枪弹鼓的供弹动作细节。刘易斯机枪每发射一发子弹,枪机上方的作动凸柱就会驱动供弹臂。

 

刘易斯机枪组内的副射手通常负责携带备件包,此外还携带两个弹鼓携行包,每个包内装两个弹鼓(总计188发子弹)。3号射手也带着两个弹鼓携行包,同时他还负责在机枪射击位置和其他成员之间运送弹药;至于4号和5号射手,他们是作为步枪手担负侦察和掩护任务。

 

汉德雷·李德先生绘制的刘易斯机枪发射之后瞬间的枪机和作动机械系统示意图。子弹发射药产生的火药气体会进入枪口旁边的活塞筒(图中绿色部分)推动作动杆末端的活塞。在作动杆向后运动,膛内压力下降过程中,机匣内的枪机在短暂停留后会向后运动并旋转完成解锁。作动杆/枪机后退过程中会把齿轮匣(位于扳机护圈前)中的钟表式卷簧卷得更紧,而空弹壳也同时被抽出并抛掉。

 

 

尽管刘易斯机枪在陆地上和天空中都超越了与之同时代的其他轻机枪,但这并不能说明它就是完美无瑕的——如果有人这样评价任何一种武器,那么我们就要注意提出这种说法的人了。和任何创新性武器一样,刘易斯机枪也有一些缺陷,这也导致了作战条件下的一些问题。

刘易斯机枪虽然配备了效果不错的散热片,但是在连续长时间射击时枪管仍然会过热,这带来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射击精度的降低和枪管寿命的缩短。此外,钟表式卷簧虽然性能不错,但是盘卷的形状决定了其散热性不佳,在反复过热和冷却之后,卷簧会变脆易断,最终会不可避免地在最糟糕的时候断裂。刘易斯机枪的弹鼓有时候也会变得比较“娇气”,可能会由于粗暴操作或战场上的尘土碎屑进入造成卡壳故障——这种弹鼓下面呈敞开方式,这直接导致其受环境影响程度较大。刘易斯机枪的机匣为全密封方式,可以防止灰尘和水汽进入,但这样的设计也造成另一个缺点,即无论在供弹还是在抽壳阶段,射手都难以快速排除卡壳故障。

“比利时响尾蛇”

     德国人很快就注意到敌人这种轻型便携式机枪投入使用,德军士兵痛苦地把刘易斯机枪称作是“比利时响尾蛇”。为了解决步兵便携式支援火力的问题——英国人列装刘易斯机枪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德国人对马克沁MG08重机枪作了轻量化设计,生产出MG08/15,但该枪的重量仍然比刘易斯大得多,因而更为笨拙。总的来说,德国人这种折中化做法并不是一个令人满意的做法——虽然在战术上MG08/15的意义十分重大。德军很快就开始把每一挺缴获到的刘易斯机枪都利用起来,每一名德军新机枪手都要接受关于刘易斯机枪的维护以及操作方面的培训,因为他们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抄起从敌人手里夺过来的刘易斯机枪。

美国大兵最早接触刘易斯机枪是在1916年墨西哥边境地区;面对出自美利坚土壤的刘易斯机枪两年来在欧洲取得的辉煌战绩,美国军方再也无法承受来自公众的巨大压力,最终决定装备刘易斯机枪,将该枪定名为.30-06口径M1917式刘易斯机枪,并指定纽约尤迪卡(Utica)的萨维奇武器公司(Savage Arms Co.)负责制造。但好事多磨,刘易斯机枪列装初期,由于外形尺寸的变化以及配用了威力显著增强的美国枪弹,机枪出现了一些问题,这导致美军对该枪兴趣仍然不高。后来萨维奇公司又推出了改进型的M1918式刘易斯机枪,被美国海军陆战队和海军广泛装备;而0.30英寸的M1918式刘易斯航空机枪也在美国陆军航空队的军用飞机上取得了成功。

不得不承认,刘易斯的总体设计十分成功。曾有过这样的记录:军事收藏者用一支保存良好的英国轻武器公司(BSA)生产的Mk I型刘易斯机枪进行试射,非常顺利地连续打出了600发子弹(上世纪40年代英国生产的0.303英寸子弹),事前射手甚至都没有调解过钟表式卷簧(弹力12磅)和导气阀门!刘易斯机枪适合多种姿态使用,无论是卧姿还是立姿,都比较舒适,这主要还是得益于其较为合适的重量。

在操作刘易斯机枪时如果真的遇到了问题,也丝毫不必紧张,因为在刘易斯机枪操作手册中已经用插图和表格方式详细地告诉射手如何通过拉机柄停顿的三种位置来判断故障原因,当然也包括怎样迅速地排除它们。

 

装填刘易斯机枪的弹鼓时,操作手需要把一个柱状专用工具插入弹鼓中央部位的卡槽中,然后依次把一发发子弹的头部先放入两个定位销之间,并逐次转动枢轴,让子弹沿中央圆盘上的螺旋形引导槽进入其下方。在射击时,中央圆盘保持静止不动,而装满子弹的弹鼓则作旋转运动,把一发又一发子弹从螺旋引导槽送出。由于整个弹鼓没有采用弹簧,因此也就没有弹力因使用频繁而弱化的问题,所以标准的47发弹鼓也就不需要减量装填。请注意每一发子弹的底部都整齐地排列在弹鼓侧面的竖状直槽内。

 

刘易斯机枪的弹鼓可以很容易地手工装填,但如果需要大量快速装填弹鼓,那就需要使用这种弹鼓装填器。这张图片选自萨维奇武器公司1917式刘易斯机枪的操作手册。

 

枪管护套前方延伸部分略呈收缩的锥形,这一部分既能作为十分有效的消焰器,又能促进沿枪管纵向的气流运动。护套上的金属环上带有前瞄具,枪口下方的两脚架采用伸缩套筒式结构,可以通过两枚蝴蝶螺母(也叫带翼螺母)分别调节。两脚架末端带有可折叠的“支撑脚”,其作用是防止脚架陷入松软的地面,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设计,但却十分有效——因为在西线战场烂泥地到处都是。

 

这个铜制弹簧拉力计可以测量作为复进簧的钟表卷簧弹力,作为射手调节的参照。如果弹力过大,机枪射速会过高,机件有损坏的危险;如果弹力过小又会造成供弹和闭锁故障。使用时,只需要把两端穿上铁丝套住拉机柄后拉并读数即可,方法和今天的弹簧秤没什么区别。

 

刘易斯机枪机匣右侧特写(该枪拉机柄缺失),可以看到枪管护套后方露出的铝制散热片。在行军过程中,后瞄具可以折叠起来以防碰伤。枪托上部有一个略向后倾的凹陷形状,这是为了方便射手在射击时用左手握持以便更好地稳定枪体。刘易斯机枪的小握把形状十分合理,握持感不错,其安装角度最适合卧姿射击。值得注意的是,枪管护套后部的“马镫形”携行提把其实并非是一战时期的原物,那是在大战结束后加装的。

 

刘易斯机枪后瞄具特写。虽然有些不够坚固,但刘易斯机枪的后瞄具做工还算精细,这种瞄具可以通过转动顶部的旋钮以毫米为距离调节。标尺分划以100码为单位,最小400码,最大2100码。

 

每挺刘易斯机枪都配有一套防空用瞄具,其中包括一个卡接式环形前瞄具和一个可以安装在标尺顶部的后觇空照门。请注意照片中的刘易斯使用的97发弹鼓,而且还装有并不常见的锹柄式“枪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