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时的诗句和作者:国民政府杂牌军的说法以及其历史中的组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6:30:42

 

       要想完整的统计出国民政府时期的军系究竟有多少,实在是一个很困难的事,因为它是潜藏在表面的编制序列之下的,往往组成同一个军的几个师却有可能并非一个军系。也因为它是动态的,分分合合,合合分分,变来变去,极其复杂,比如沈克之106师,算它是西北军可以,算它是东北军也说的通。现仅以极粗的线条,将存在时间较长,有一定影响的杂牌军进行简单罗列,欢迎各位给予指正。

        1、东北军。由原北洋奉系军阀直接易帜而成,首领张学良。中原大战中,张拥兵三十万,虎据关外,举足轻重,在战争最后关头入关助蒋,使大战很快以蒋介石的胜利而告结束。东北军入关后,其部队编成第四十九、五十一、五十三、五十七、六十三、六十七和骑兵军共7个军。西安事变后,张遭囚禁,部队群龙无首,被分割使用。在剿共和抗战时期部队被逐渐消耗压缩,有减无增。内战中,十二军、四十九军、五十一军先后被歼,解放战争后期仅剩下第八兵团部及第五十三军,于东北解放战争中投诚,东北军历史结束。主要将领有于学忠(鲁苏战区总司令)、王树常(东北军入关时的第一军军长)、王以哲(六十七军军长)、邹作华(全军炮兵总指挥)、刘多荃(十二战区副长官)、何柱国(鲁苏战区副总司令)、董英斌(冀察战区副总司令)、吴克华(六十七军军长)、周福成(第八兵团司令官)等。最先组织义勇军抗战的马占山、苏炳文、李杜和后来成为解放军将领的吕正操、万毅、解方等亦出身该军。

        2、西北军。由北洋直系军阀分化演变而来,首领冯玉祥。大革命中,冯在五原誓师,组成国民联军,参加北伐,其部队发展到二十余万。中原大战后,冯军失败,部队解体,但实力尚存,部队多数被蒋收编,编成第三路、第十三路、第二十二路、第二十五路、第二十六路。黄河以北的部队则被张学良改编为东北军序列第三军,后改第二十九军。抗战时期编成第二、三、三十三、三十九等四个集团军。解放战争时期,新八军、九十六军、五十九军、七十七军、一一三军先后起义,第八兵团在撤至金门时被谴散,第三十军于太原被歼,西北军不复存在。

    其主要将领在早期有“五虎上将”、“十三太保”等。国民政府时期,仍活跃者有宋哲元(七七事迹变时的二十九军军长)、鹿钟麟(冀察战区总司令)、孙连仲(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韩复榘(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刘汝明(第二集团军总司令)、石友三(三十九集团军总司令)等,抗日殉国的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冯安邦等和先后起义加入中共军队的季振同、董振堂、赵博生、高树勋、张克侠、何基沣、鲁崇义等均出身该军.

        3、晋绥军。由清末新军第八十五、八十六标起义后建成,首领阎锡山。从民国建成到全国解放的整整38年,阎一直是个独立王国的土皇帝,从袁世凯到蒋介石从无真正渗入。晋绥军还是民国军系中最为单纯的军系,全为老阎亲手缔造。虽徐永昌部系后来加入,但很快也经过彻底改造,绝无丝毫旁系杂枝。部队最多时是在中原大战中,共编成10个步兵军、4个骑兵师、7个炮兵旅和4个相当于军的保安纵队。大战失败后被编成第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三十五共5个军和护路、骑兵、炮兵三个司令部。但三十年代商震,傅作义两部分出独立,晋绥军一分为三,故应分列。

       其一,晋绥军基本部队。首领仍是阎锡山。抗战中编成第六、七、八、十三等4个集团军,解放战争中编成第十、十五等两个兵团,后全部覆灭于山西解放战争。主要将领均出身保定军校,如杨爱源、赵承绶、孙楚、周玳、楚溪春、彭毓斌、王靖国、张荫梧等j

       其二,晋绥军分支傅作义集团,首领傅作义。傅原系阎军大将,中原大战后所部编为第三十五军,主政绥远后渐渐脱离阎锡山,成为独立一支。其后期部队主要有第三十五、一0四、一0五、一一一等军和两个骑兵师、13个骑兵旅,并指挥所有华北国军。解放战争中傅坐镇华北,与人民解放军对抗,后被迫接受改编。主要将领董其武、孙兰峰等。

       其三,晋绥军分支商震部队,首领商震。商亦原阎部将领,中原大战后商部编为第三十二军,石友三叛张反蒋事变时东出娘子关,而后脱离阎部独立。商本人虽然投入蒋军阵营并飞黄腾达,但其部队始终没有发展,自始至终就是一个三十二军,于1947年鲁南战役中被歼,余部整141旅,也于48年覆没。

       4、马家军。系西北回族武装,虽概以马家军称之,其实并非一支。

       其一,甘肃马廷贤、马廷骧集团,原甘肃马占鳌家族武力。

       其二,青海马步芳、马步青集团,原马海晏家族武力。该集团和其它杂牌军不同的是,在整个国民政府时期,他的武力一直呈现出发展壮大的势头,直到西北解放战争中被解放军彻底消灭。在围堵西路军时期,其部队番号有新二军、骑五师两个单位。抗战时编成第四十集团军,辖八十二军和骑兵第五军。解放战争中编成青海兵团(后改称陇南兵团),辖八十二、一二九和新编骑兵军等,其兵力发展到顶峰,但很快被彭德怀全歼。

       其三,宁夏马鸿逵、马鸿宾集团,原马千龄家族武力。其在中原大战后编成第十一路军,抗战时编成第十七集团军,解放战争时编成宁夏兵团(后改称陇东兵团),辖十一、八十一、一二八和贺兰军等。后马鸿宾父子率八十一军起义,其它宁马军被消灭。

       其四,马仲英部队。马仲英乃马步芳堂弟,但其所部和青马集团并非一脉,而是有一定的亲苏亲共色彩。曾编成新编第三十六师,共辖九个骑兵旅二个步兵旅,三十年代马仲英死后,其部队灭亡。.

       5、新桂系。由旧桂系脱胎而出,首领先是李宗仁、黄绍弘、白崇禧,后变成李宗仁、白崇禧、黄旭初。虽李、黄、白等均出身旧桂系下级军官,但早在他们都还是营长时便已自立门户,故新旧桂系没有继承关系。这一点和其他西南新旧军阀一脉相承的特点有所区别。

       新桂系虽以李宗仁为首,但却采取集体领导,是民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独例。该军自始至终未被蒋介石控制和分割,在北伐、抗战以及反共内战中,李宗仁、白崇禧还曾数次入主中枢,其政治势力较之军事实力更显强大。北伐时编成第七军,出兵两湖,颇著战绩。北伐过程中部队由第七军扩编为第七、十五、十八、十九等4个军,中原大战后割据广西,仍称第四集团军,辖七,十五两个军。

       抗战暴发后编成第十一、十六、二十一两个集团军参战,有极佳表现,著名的台儿庄大捷,即由李宗仁、白崇禧指挥奏成。解放战争中桂军编成第三、十两个兵团,坚持反共,国民党大势已去后,仍负隅西南,与解放军顽抗,最终全部灭亡于人民解放军。其部将主要有李品仙(第十战区司令长官)、夏威(第十六集团军总司令)、廖磊(第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叶琪(割据时期的桂军参谋长)、张淦(第三兵团司令官)、徐启明(第十兵团司令官)等,多出身保定军校。

       以上各大股军系脉络很清晰,反到是那些小的军系,其脉络反而复杂,这是杂牌军的一个特点。

       6、粤军。整个国民政府时期的粤军全由北伐时的第四军发展演变而来,第四军则由旧粤军之第一师发展扩编而成。早在北伐过程中,便已分成陈铭枢、陈济棠、张发奎等三支,是为“铁军三分”。均曾经反蒋,但各行其是,步调不一,且内部亦有争斗。

       陈铭枢一支。原第十师陈铭枢一支北伐征途中发展成十一军,编遣时为六十、六十一两个师,参加中原大战时组成第十九军和第十九路军,剿共时又扩出第七十八师,福建事变时扩张至六个军,但很快失败,部队被全部彻底改编,陈之粤军从此不复存在。其主要将领有蒋光鼐、蔡廷铠、戴戟、区寿年等张发奎一支。老四军之陈铭枢第十师分出后,第十二师师长张发奎继承了四军的番号,北伐河南,东征讨蒋,南昌起义后回师广东,扩编部队,张黄事变后,张部失利再次离开广东。编遣时为第四师,再次反蒋,并与桂系合组护党救国军,为第三路、第一路,不久又恢复第四军,1932年再次投蒋,第四军的番号虽得以保留,但所部仅编成一个第九十师,其粤军特色已经越来越淡化,但总算给张发奎留下了一条独脉。该部主要将领即张发奎、黄琪翔,薜岳勉强也算。

        陈济棠一支。陈之第十一师未出征北伐,而是留守广东,后收编第五军,从此坐大坐稳。先是张部为第四军后,陈接李为又一个第四军军长,编遣时为五十九、六十二、六十三师,不久加番号为第八路军,又改为第一集团军,扩编所部不三个军另四个独立师。两广六一事变时,又增编一个军。事变失败后,陈下台,但陈之部队得以保留,共编成10个整理师,即从番号第一五一至一六0师。抗战中增编第九十五师、一三一师、一八六师、一八七师、暂七师、暂八师、预六师等。抗战初期,编成第六十二、六十三、六十四、六十五、六十六军,抗战后期增编暂二军。但抗战后的粤军其实只能算作半中央半粤军了,但陈济棠粤军与陈铭枢、张发奎两军相比,却是保留并发展最多的一支。其主要将领除陈济棠外,有余汉谋、李汉魂、香翰屏、李扬敬、李振球、叶肇、张达、张瑞贵等,差不多全是保定生。'

        7、湘军。国民政府时期的湘军由旧湘军演变而来。北伐开始时的8个军中有三个军属湘军,即谭延闿第二军、程潜第六军、唐生智第八军,北伐开始后的贺耀组第四十军、叶开鑫第四十四军亦出身旧湘军,陈渠珍独立第十九师(中原大战后改成新三十四师)、贺龙独立第一师虽系湖南土著,与唐叶贺等却不同脉,姑列于此。如此算来,新湘军共分七支。后程、叶两部解散,贺龙起义,湘军余四股。谭部后有第十八、五十、五十三、四十六等师,曾有第五军、十六军、二十二军的编成,但第五军存在时间极短,第十六、二十二军都于抗战初期取消番号。谭军基本于抗战中消化于中央军腹中。谭部将领主要有鲁涤平、陈嘉佑、谭道源、张辉瓒、李韫珩等。程部原本即属拼凑的杂军,因程乃旧湘军战将,姑且算作湘军而已,北伐完成后,程部已不存在。

       贺耀祖因与蒋近,故很早即投蒋,所部编遣时仅余第八师一支独脉,由毛炳文接统,后又有第三十七军(后改七十六军)番号,但部队仍然只第八师一师,抗战初被蒋吞并。陶峙岳即贺部三号人物叶开鑫本是旧湘军赵恒惕最得意战将,但于国府期间最早解散,几乎不名。'

       最有发展的是湘军保定系唐生智部,唐离军后,其部队一半归入桂系,一半由何健接统。何健剿共最力,故内战时期所部扩编亦多,师的番号有第十九、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十五、十六、二十三、二十四、七十七、六十二、六十三等部,抗战开始后又有第一0七、一九二、一九七、一九八、一九九、预五、预八等师,但至此实际已经不再单纯,独立性已十分勉强,湘军特色不再。

       湘军的番号有除早期第八军、第三十五军外,编遣后尚有第二十七、二十八、七十、七十三、八十七等,剿共时期长期使用第四路番号,何部湘军差不多全部于抗战中被逐渐改造成中央军。其主要将领除何健外,有刘兴、周澜、刘建绪、陶广、李觉、王东原、李云杰、陶柳、彭位仁等,几乎清一色的保定生。与旧湘军并无多少渊源的湘西土著陈渠珍,自始至终保持着独立,但该部一直没有发展,长期仅一个师,抗战时虽有戴季韬暂五师、龙云飞暂六师编成,也都是昙花一现,都很快被吞并。陈曾辖有川、黔两省溃军数股,但基本不算湘军,故不列。

       8、川军。由旧川军直接易帜而成。川军从始至终不是一个统一的集团,只是对源出四川的各路军阀的统称。早在旧川军时代,川军便已分成多股。大革命时,编成杨森第二十军、刘湘第二十一军、赖心辉第二十二军、刘成勋第二十三军、刘文辉第二十四军、邓锡候第二十八军、田颂尧第二十九军等,但各成一股,并非一体。尚有刘斌、罗泽洲、郭汝栋等多个派系,常年在本省内混战不休,这中间分合频繁,起伏错落,要说清楚绝非三言五语所能及。1935年参谋团入川后,川军整编。     抗战暴发后,编成第二十二、二十三、二十七、二十九、三十、三十六共6个集团军出川抗战。也许是由于共同受到中央军的排挤的原因,更主要的是有着一个共同的敌人__日本帝国主义,使得本不是一个系统且多年争斗不休的出川川军各部,却不分彼此,都能以一个团体相待,协作抗战,贡献颇大。先后有王铭章、李家珏、许国璋、饶国华等高级将领为国捐躯。抗战胜利后又被投入内战,消耗殆尽,余下的川军除刘文辉集团外,多数被蒋军消耗与渗透,其势大弱。

    大陆解放前夕,杨森、孙震等兵败去台,王陵基被俘、唐式遵战死,刘文辉、邓锡候、潘文华、王瓒绪等率部起义,川军不存在了。(川军的军系复杂多变,很有可写的地方,此实为大概,要写清楚,怕没有十万字休想。其它如湘军、黔军等,也差不多

       9、滇军。滇军自云南重九起义建成,其前身为清末新军第十九镇,历经唐继尧、顾品珍先后统领,是为旧滇军。至于新滇军,实有三股。

       其一为在滇部队,首领龙云。大革命时编成龙云第三十八军和胡若愚第三十九军。之后龙胡内战。经一番争斗,龙胜胡败,从此龙云割据云南一直到抗战结束。抗战时的第一方面军、第一集团军和解放战争初期的第一兵团等均系滇军。后六十军在东北战场起义,五十八军在广西被歼,卢汉率七十四军和九十三军在云南起义,龙云系滇军历史结束。其主要将领有卢汉、胡瑛、孙渡等。

       其二系驻粤滇军。最先由李烈钧统领出滇讨袁,后转战东南,一直跟随孙中山革命。北伐时编成第三军,编遣时为第七师、第十二师,因没有地盘,于抗战时完全被蒋同化。主要将领朱培德(北伐开始时的第三军军长,代参谋总长,第一批八个一级上将之一)、曾万钟(抗战时的第三军军长)等。

       其三为顾品珍余部。大革命时编成第十六军,军长范石生。后缩编成第五十一师一部,1936年该师番号撤销。抗战时殉国的军长王甲本出身该系

       10、黔军。由旧黔军分化而出。大革命时曾编成彭汉章第九军、王天培第十军、周西城第二十五军和李燊第四十三军。 黔军虽源出一脉,但其内部争斗却异常纷繁,最后四分五裂。至抗战时,黔军仅余第八十二、八十五、一0二、一0 三、一二一、一四0和新八共7个师,被分割使用于不同战场,为抗日做出了牺牲。因势单力孤,先后被何应钦等改造成中央军,黔军被吞吃干净。解放战争中,虽有贵州籍军人陈铁、何绍周等在家乡组织军队,官兵亦多由本省人充当,但那只是国军地方部队而非原来意义的黔军了。新黔军的主要将领先后有袁祖铭、彭汉章、周西成、王天培、李燊、王家烈、毛光翔、何知重等。,

        11、国民二军余部。原为陕西靖国军第四路,首领胡景翼。直皖战争后编成陕西陆军第二师,北京政变后为国民二军。一九二五年二军失败四散。北伐完成后,经过一番东投西靠,中原大战后尚余岳维峻三十四师,李纪才二十八师和高桂滋八十四师。后岳被红军俘杀,李部则几次变更番号和隶属,最终与岳之余部合编,番号仍用三十四师,由公秉藩统领,于41年中条山战役中全师覆灭。高部八十四师则于抗战时为蒋军胡宗南部吞并。后胡之五弟胡景铎曾在陕北任保安司令,胡之六弟胡景通曾任骑六师师长,但均系另起炉灶,与国民二军几乎没有什么渊源。

       12、国民三军余部。由北洋时代直系军阀分化而出。最初首领为第十五混成旅旅长孙岳,新军阀时期则为庞炳勋。到抗战时,虽有第二十四集团军、第四十军两级重叠的番号,但部队仅辖第三十九师,可谓三代单传。抗战后期将原西北军出身的东北军一0六师编入并吞下化为已有,又曾扩编军独立旅为新四0师,但部队仍然很小。庞投敌后,其部由马法五接统,于邯郸战役中为解放军接收编散。后又重建,但也很快溃散了.

        13、国民四军余部。系奉军倒戈的郭松龄部队余脉。郭被杀后,其部队多又回到张学良身边,仅余魏益三一部,先后投冯投阎投吴投唐投蒋。使用过国民四军,正义军,河南保卫军第八军,武汉国民政府第三十军等,编谴时为五十四师,后一直使用。抗战中逐渐消耗换血,最后被彻底改造。抗战初殉国的第九军军长郝梦龄、第五十四师师长刘家祺即该军将领。

       14、国民五军余部。首领方振武。方部自江浙战争起家,先后投卢永祥,张宗昌,北伐时期响应革命,为国民五军,参加北伐后,为冯玉祥国民军第三方面军总指挥,后改投蒋介石为第四军团军团长。中原大战前编成四十四,四十五两个师,后参与反蒋失败。三三年组织抗日救国军并加入冯玉祥抗日同盟军,失败后,部队基本被瓦解,仅余阮玄武独立第三十九旅和鲍刚独立第四十六旅(后改编为一一0师三三八旅),也都在抗战开始后不久覆没于对日战争和蒋军的吞并。

       15、十七路军。系陕西地方部队,首领杨虎城。中原大战后杨部编为第十七路军。该部虽曾先后隶属井岳秀、孙岳、冯玉祥等,但其独立性一直很强。北伐时为第二集团军第十军。编谴会议时为暂编第二十一师。后又曾使用新十四师,十七师番号。中原大战后为蒋军第十七路军,所部扩编为第七和第三十八两个军,另辖陕西警备旅三个。西安事变后杨下野出国,抗战中有三十八、九十六、九十八等三个军的番号。部队逐渐被蒋渗透换血。但三十八军一部却在解放战争之初加入到人民军队行列。其部将有孙蔚如(第四集团军总司令)、赵寿山(第三集团军总司令)、李兴中(九十六军军长)、武士敏(九十八军军长)等。自西安事变后,开始向中共靠拢,上述诸将中除武士敏在抗战中殉国,其余均先后投向中共阵营。

       16、镇嵩军余部。是民初由河南主要是豫西各路豪杰加盟而组成,由刘镇华统领。最盛时曾拥兵十余万,胡憨战争后逐渐衰落。北伐时依冯为第八方面军,中原大战后彻底解体,余部分成几支。1,十五军。由刘茂恩统领,投蒋后成军,辖64、六十五两个师,抗战中刘曾任第十四集团军总司令,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于1947年在豫西被歼灭,尽管所部规模一直没什么发展,却自始至终保持着独立,基本算得上是与民国共始终了。2,七十五师。由万选才部将宋天才统领,投蒋后先编成三十二军,后整编为二十路七十五师,抗战开始后不久被蒋军吞吃。3,其它小部队,有李万如、万殿尊、范龙章等,都不超出一师之数,多于鄂豫皖剿共时解体.

       17、东北挺进军。首领马占山。马是东北军旧将,但抗战时在绥西所建的东北挺进军与东北军却基本没有什么渊源。马虽为东北挺进军总司令,但该部兵力不多,仅辖新编骑兵第五,第六两个师和几个骑兵旅,抗战结束后的内战初期遭打击解体,马下台,余部为傅作义收编。

       18、直鲁联军残部。北伐时,收编直鲁联军的徐源泉部为第十军,刘珍年部为暂编第一军,王金韬部为北伐先谴军。中原大战后,徐部编成四十一、四十八两个师,刘部编成二十一师,王部编成五十八师,在剿共和抗日战争中先后被吞并消化。徐投蒋后,曾任第十军军长,第二十六集团军总司令,刘则较长时间割据胶东,仍意图割据坐大,但受韩复榘压迫而调离南下,后被蒋捕杀

,

       19、五省联军残部。北伐过程中曾收编李凤翔部为第十七军,刘宝题部为新三军,陈调元部为第三十七军,郑俊彦部为第六军团。后李、刘二部很快被谴散,陈、郑两部经过混编,至抗战初,尚存四十七、五十五、五十七等3个师,抗战开始后很快被蒋军吞并。其主要将领有陈调元(中原大战时的蒋军第一路军总指挥,军事参议院院长)、王金珏(十年内战时期的第九军军长)、上官云相(第三十二集团军总司令)、裴昌会(第五兵团司令)等。

        20、直军残部。其一,萧之楚部。原系北洋第二十二混成旅,大革命时归顺革命军,先后依附镇嵩军、国民二军、国民五军等,后编成第四十四师,抗战中为蒋军改造。其二,刘培绪部。原为靳云鹗旧部,后归顺革命军,先后依附阎锡山、李宗仁、蒋介石,中原大战后编成第四十师,于淞沪战役中全军覆没。其三,刘春荣部。刘也出自靳云鹗部。归顺革命军后,为第四集团军独立第八师,后为国军第十四师,中原大战中为反蒋军二十军军长,兵败后被部属所杀,部队溃散。刘军虽然独立存在时间甚短,却是一颇具野心与实力的独立部队,与其同乡同学刘珍年很是类似。

        21、皖军马祥斌残部。马原为安武军旅长,皖系败于直系后,马转依直系,后在陈调元属下归顺革命军为独立第五师,不久扩编成新十一军。中原大战后编成第五十六师,刘和鼎任师长,是皖系军阀仅存的一个部队。抗战中,该师被消耗并改造"    

       22、新疆盛世才部队。新疆地处边远,中原战火未能燃及。盛于1933年上台后,借鉴杨增新在新时的作法,养兵并不多,其部队很长时间以团为最高编制单位,到其统治末期,才有师的建制,计有一二八、暂三、骑十一、骑十二、新骑一、新骑二等六个师。抗战胜利前夕中央军进入新疆,盛下台,其部队多数被蒋军收编。

       23、鄂军。系由北洋和西南两大势力之间生长和保存下来的湖北地方小军阀,首领夏斗寅。大革命时先后变换新十军、二十七军等不同番号,中原大战时为第二十一路军。编遣时为第十三师,至抗战时,部队已基本被吞并,仅有地方色彩并不浓厚的第十三师,也很快被蒋军同化了。后来曾任陆大教育长的万耀煌即出自该军。

        24、赣军。系护国二军残余之一部。后期首领赖世璜。先后受孙中山广州革命政府、北洋政府暨五省联军节制,是在南北两大军阀阵营中生存下来的小军阀。大革命时受编为第十四军,赖被白崇禧杀后,所部被压缩为第五师,后又以该师一部扩编成九十六师,地方特色已经很淡化,在蒋军不断渗透下,抗战中被彻底吞并。

       25、浙军。辛亥革命时由新军第十一镇起义创建。后北洋军南下入浙,浙江历经皖系、直系先后统治,浙军亦先后依附皖系、直系。北伐战争中,浙军将领陈仪、周凤歧率部归顺,分别编为第十九、二十六两个军。因所部官兵均系蒋之同乡,故很快被中央军同化,至中原大战后,只有第六师从沿革上说属于浙军,也是名实难符了。

       26、孙殿英部队。系豫西绿林武装,以东陵盗墓闻名。该部屡聚屡散,四处依附,番号亦有许多,使用较多的有第十二军、第四十一军、新五军等,抗战时曾投敌任第六方面军司令官,胜利后又投蒋任第二纵队司令,于解放战争初期之豫北战役中被歼灭。

       27.彩的蒙旅武装。其部队先后变换有新三师、骑九旅、新编骑七师等不同番号。后在胡宗南与傅作义的夹缝中被瓦解。

       28、建国豫军余部。系民初起义的河南民众武装,创建人樊钟秀。樊于反蒋战争中阵亡后,余部编成第四十五师、一六六师和二二七旅等互不统属的单位。抗战开始后,四十五师遭撤,一六六师被改造成中央军,二二七旅则于十年内战时覆灭

 29、陕北井岳秀部队。民初创建的反袁武装。首领先为井岳秀,井死后,继以高双成,高死,又继以左世允。该部实力一直不大,只有一个八十六师,但却割据陕北二十余年。抗战时曾编为二十二军,于解放战争中起义。

       30、闽北卢兴邦、卢兴荣部队。系绿林起家的小股杂牌部队,长期割据闽北二十余县,左右逢缘,朝秦暮楚,闽变时投向蒋介石编成第五十二师,但仍割据闽北。抗战军兴,所部参战,在淞泸战场上全军覆灭。

       31,甘肃陈圭璋部队。该师前身是“甘肃义军混成团”。受西北军压迫,甘肃赵文华等聚众起义,组织”甘肃义军混成团”,团长赵文华。后赵死,易为黄德贵,再易为陈圭璋,并改番号为”西北讨逆军”,陈为司令。后收编于西北军,为国民军第四路暂编第一旅,三一年受编为国军暂编第十三师,三二年为陕军孙蔚如消灭。

    32、陇西南鲁大昌部队。系北洋时期甘肃军阀张兆胛余部,中原大战中投蒋为新十四师,后改一六五师,并曾有新二军番号,长期割据陇西南十余县达七八年之久,后被蒋军朱绍良部吞并。其部将蒋云台于49年率部起义加入人民解放军。

       33、甘肃邓宝珊杂军。系由甘肃几股互不相干的杂牌秀珍小军阀拼凑而成。由甘籍军人邓宝珊统领,编为新一军,但所辖仅新十、新十一两个旅。该两个旅虽小,但在地广人稀的陕甘地区却长时期割据,其军政势力在当地颇具影响力。后新十旅于抗战时为胡宗南吞并,新十一旅由邓带往陕北,于解放战争中起义。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历史较短,部队规模亦不大的军系,如河北民军张荫梧部、山东恶匪刘桂棠部、察哈尔土著张砺生部、河南民团军升级的别光汉部、马文德部、福建土著张贞部、陈国辉部、郭凤鸣部、胶东赵保原部、绥远鄂友三部、十七路军分出的王劲哉部等,也都是独立存在的、并在民国史上有一定影响的武装集团,也都应该列为单独军系来写的。

        以上仅是被授予正规国军番号的杂牌军,抗战时期的敌后,还有数不清的游杂武装,有的也有师、旅的番号,似也应算在杂牌军之列,但这些部队多数名实不符,昙花一现,又多如牛毛,实在难以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