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消失的彩虹百度云:腊八粥的传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9:08:14
        每当农历十二月初八,民间至今流传着煮“腊八粥”的习俗。现在还有罐装的“八宝粥”,其出处即是腊八粥。《燕京岁时记》中有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红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葡萄以作点染。切不可用莲子、扁豆、薏米、桂圆,用则伤味。每至腊七日,则剥果涤器,终夜经营,至天明时则粥熟矣。除祀先供佛外,分馈亲友,不得过午。用红枣、桃仁等制成狮子、小儿等类,以见巧思。”据此看来,制作腊八粥还是颇有讲究的呢,如今的八宝粥,每有莲子、薏米、桂圆,犯了古时腊八粥的禁忌,但今人并不介意,只要觉得好吃就行。         为什么要煮腊八粥?一般认为这是从“腊祭”而来。农历十二月为腊月,初八是腊日,是腊祭的日子。腊月时秋收已过,处于农闲,过去人们就去打猎,用猎得的禽兽用来祭祀祖先敬奉神灵,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故称“腊祭”。这一日所煮的粥,也就称为“腊八粥”了。        北京雍和宫有一口高约一米五、直径约二米的大铜锅,是以前专门用来煮腊八粥的。《光绪顺天府志》载:“腊八粥一名八宝粥,雍和宫熬粥,定制派大臣监视,盖供上用焉。”其煮粥仪式有一定之规:初一领料,初二至初五送达雍和宫,初六过秤分料,每锅粥要用各种米、豆十二石,大枣等干果百余斤,初七上午淘米、泡干果,下午点火熬粥。每年熬五锅粥,第一锅供佛,第二锅进贡,第三锅送王公大臣及庙里大喇嘛,第四锅送在京文武百官及京外封疆大吏,第五锅供众喇嘛食用和在庙外舍给市民一些。由此可见当时煮腊八粥的盛况。        关于腊八粥还有两个民间传说。一是说朱元璋早年曾讨过饭,有一年腊月初八日,他已经几天没吃饭了,饥寒交迫,但什么吃的也没有,忽然看见一只老鼠钻了洞,他想抓老鼠吃,挖开鼠洞,在里边掏到一些米豆杂粮,熬了一锅粥吃,免予冻饿而死。当皇帝后,每到腊月初八这一天,他就要熬粥吃,以作纪念,也含有忆苦思甜之意吧?        另一则民间传说是,有一对老夫妇非常热爱自己的儿子和媳妇,什么也不让他们干,他们什么也不会干。老夫妇死后,他们坐吃山空,到腊月初八日,什么粮食也没有了,只能在这个囤底扫把米,那个囤底扫把豆,杂七杂八熬了点粥喝。在绝望中,他们意识到这样下去不行,于是从此发愤图强,在乡亲帮助下勤奋苦干,终于恢复了家业。此后每年腊月初八这一天,就要喝粥以激励自己。其他人也以此来教育儿孙。天长日久就形成了煮食腊八粥的习俗。        上面两个有关腊八粥来历的传说,包含着富裕后不忘曾经饥渴的意思,劝人不忘本,并且告诫人们要勤俭持家,勤劳创业。从这一点上来说,吃一吃腊八粥在现今也是很有意义的,更何况熬制腊八粥的米豆杂粮是极好的营养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