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朝鲜语大冷面:待月西厢 - 戏曲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cn.com 致力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19:29:31

待月西厢

  终于读完《西厢记》。
  张生自痴爱莺莺,一句“俺家莺莺举世无双”,多少痴,多少快慰,多少私心,尽在眼前。莺莺业钟情张生,为她水米儿几日不粘牙,黛眉攒破,柳腰瘦损,甚至为他抛却了闺中训、清白名。但是,莺莺终究是相国的千金,饶是内里深情若此,面儿上还是冷冷淡淡,忽晴忽雨。
  几番隔墙酬唱,几番书信来往,几番半推半就,几番欲语又休,实实地病恹了张生,委屈了小红娘。
  莺莺真的是太爱张生了,她怎样的努力,最后还是抗拒不了自己的心。那一天,淡云笼月华,好似红纸护银蜡,莺莺嘴上儿虽拒绝,脚步儿却顺从,心甘情愿地作了彩云追月的卓文君。
  自此,妾身但托于足下,原不见弃。
  王实甫的张珙,真是有情有意的真男儿,除却巫山不是云的,上京赶考后犹自没有一时半刻不把莺莺萦绕在心上,为着思念她,竟连官也没心思作,只在驿馆抱病——真真是多愁多病的身禁不得倾国倾城的貌——他这一番恋爱,实是辛苦——莺莺虽然也为他消减了清辉,但是,在开头儿,她只是怨母亲过河拆桥,只是自怜青春已大锁深闺,只是可惜玉堂人物难亲近——总觉得,莺莺并不是对张生情有独钟,他只是她抒发少女情怀的一个契机罢!很可能,即使当时出现的不是张君瑞,换作另一个芝兰玉树的少年才郎,又为她神魂颠倒,她亦会动心吧!好比安娜爱上弗伦斯基,并不因为他是弗伦斯基,而是因为她当时困闷的处境。莺莺也不必费心揣度对方的心思——张生爱她,一见便知。然而莺莺的心,却是九曲回廊,费尽思量,一时传柬儿柔情软语,一时对面儿冷眼冷心,直把个张生勾弄得神巅魂倒,几乎命休。
  窃以为,莺莺虽然也算得上勇敢脱俗的脂粉英雄,却多了些扭捏作态,整个儿感觉便不那么可爱了——虽说女孩儿家本应该性情矜持,但是,红娘说得好,要么。干脆做个彻彻底底的大家闺秀,不做怀春之想,休要倚门听琴,隔墙酬唱;既然爱了,也拿得准对方的心思,又何苦反反复复,害苦了别人,也折腾了自己?
  不由想起这出戏的源头,唐人元镇的那篇《莺莺传》。内中张生实在可耻。一样的一见钟情,山盟海誓,到后来却始乱终弃,也就罢了,竟还要反诬莺莺是“不乱于人,必乱于物”的妖魔鬼怪!及至后来各自成家,还好意思以外兄之名登门造访——真要让人怀疑他十年寒窗的圣贤书都读到哪里去了,争不知“信义廉耻”乎?
  其实,直到如今,我也不愿意相信这样无情无义的文章是元镇所作——会是那个人吗?那个写过“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元镇,那个“醒时众人皆掩泣,醉里时时错问君”的元镇,深情如许,痴情如许,怎么做得出那样寡廉鲜耻的事情来呢?
  或者,当是时,他是年少轻狂,只知动情,不知留情容易守情难,到后来自己成了被抛却的孤零人,方才谙尽个中凄惶滋味。或许,在日日夜夜思念亡妻韦丛之时,他也会想起最初那个小名唤作莺莺的女子吧!——不是都说,初恋是最叫人难忘的么?——接着,那时初见,她临去的秋波一转,她魂灵儿便飞在了半天······桩桩件件齐刷刷的涌上心头——他会不会自责呢?——原本一个清清白白的女孩儿,因慕他文采风流,只想着与他相偕白首,却落得个所谓的“残花败柳”。那之后,他又咬人收多少亲友街邻的指摘讥讽呢?她的丈夫,又是怎样对待她呢?他竟不能体恤她,反而还要恶语相向,在伤口上又撒了一把盐。
  ~
  忆当时,初相见,万般柔情都深重,但愿同展鸳鸯锦,挽住梅花不许谢······
  自别后,恩断义绝,梅花几回更替,今年犹胜去年红。
只是,知与谁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