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ic php:苏幕遮 教学设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3:33:37

苏幕遮   [北宋]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乾宿雨,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曰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一、     导入

     婉约派的词,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大家想一想有哪些 ?有李清照的《声声慢》、《醉花阴》 ,柳永的《望海潮》 《雨霖铃》,今天我们在来学习一位婉约派词人的作品,被誉为词中老杜” 的周邦彦的《苏幕遮》。

二、     相关背景知识介绍

   1.作者简介: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年时落拓不羁,二十四岁时入太学读书,因向神宗献《汴都赋》歌颂新法而升太学正,神宗死后,旧党执政,周邦彦被挤出京城,到庐州(今安徽合肥)荆州(今湖北)等地做官。不久,新党重返政坛,官至提举大晟府。但由于不愿与奸党蔡京等人合作,晚年被逐出朝廷,到顺昌(今安徽阜阳)处州(今浙江丽水)等地做官。徽宗宣和三年,病逝于南京(今河南商丘)。有《清真集》,又名《片玉集》。

在北宋,以苏轼为代表的词风在大力开拓词的表现领域的同时,又往往成为曲子中缚不住者,表现出作为文字作品的词与音乐逐渐分离的趋向。而周邦彦却是朝另一个方向发展,极端重视词与音乐的配合,使词的声律模式进一步规范化、精密化。在任大晟府提举时,周邦彦以他的音律知识并吸收民间乐工曲师的经验,搜集和审定了前代与当时流行的八十多种词调,并创制了《六丑》等不少新调。

周邦彦的词虽说在题材和情感内涵方面没有提供更多的新东西,但在艺术形式、技巧方面都堪称北宋词的又一个集大成者,为后人提供了许多经验。因此,南宋以后的姜夔、吴文英等人都十分推重周邦彦,有人甚至称他为二百年来以乐府独步。直到清代的常州词派,还奉他为词之集大成者。这说明在词的艺术形式和语言技巧上,周邦彦确有出色的贡献与深远的影响。

 

三、     朗读

1.生示范朗读,注意字音。

      2.初读此词,你觉得它主要表达了什么感情?

        答:思乡之情

       3.那么你觉得朗读时应该用怎样的感情基调?

         答:上片欢快,下片黯然神伤。

4.根据这种理解,我想在找几位同学给大家朗读一遍。

5.大家又没有注意,这首词读起来很有韵律,为什么呢?

   因为押韵,韵脚是:

四、        讲解课文

(一) 、本词分上下两片,上片写景,下片写情。我们先看上片。

1.    上片主要写了什么时间的景物?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答:五月份左右,雨后的早晨

 溽暑   侵晓   

2.    上片主要写了什么景物?

答: 鸟雀   荷叶  初阳   宿雨

3.    作者描写这些景物用了哪些手法?

1)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A. 拟人   字,极为传神,充满人性化,表现出小鸟欢快的叫声和活泼灵动的神态。

    “窺言语把鸟儿东张西望的神态表现得活灵活现。

    B. 以动衬静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以动写静的手法。

        (2)叶上初阳干宿雨,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问:此句写荷有什么特点?

A.  声色结合     宿雨初收,圆润的荷叶有的浮在水面,,绿静如玉盘初拭,有的亭亭玉立,婉媚如美女出浴。微风吹拂,婀娜多姿,微微颤动,荷叶上的水珠便如晶莹的明珠在碧玉盘中滚动着,闪烁着。

    B.  细节描写     在阳光的照耀下,水珠越来越小,越来越少了,这是用绘画也难以办到的,即使借助现代电影技术恐怕也难以看到水珠蒸发的过程,但周邦彦却把这一过程写的如此传神。

   C.  点面结合    这三句话,就像电影镜头一样,开始由叶上水珠在风中滚动,扩大到水面上无数的碧荷在微风中摇曳,最后远望整个池塘,仿佛摄影一般。

     总结:   作者寥寥数语,就把荷花写的出神入化,这不得不令我们惊叹,特别是一个字,立刻让读者联想到荷茎在用力托着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一样,使荷叶有了生机,有了神韵。就连荷塘月色中那句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也不及它之生动简练!难怪王国维称之说真能得荷之神理者

4.    总结上片,作者调动了哪些感觉器官?

     答: 嗅觉  听觉  视觉 

 (二)、  词的上片给我们展示了雨后清晨一个个优美的意象,我们知道不论是诗歌还是词,都是通过一系列的意象表现一定的意境,那么作者通过写荷花表现了作者什么感情呢?

  明确:  是思乡之情

1.         哪些句子能够看出作者是表达思乡之情的?

答: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题解:(1)吴门,古苏州杭州是吴郡治所,故称吴门。

      (2) 长安旅,作者的家乡在钱塘,当时身在北宋京城汴京,这是用长安借指。

      (3)久作,体现出京城作客的厌倦。

《兰陵王》中称己为京华倦客

  2.   作者上片写荷花,下片直接写思乡,你觉得突兀吗?结合课后习题第二题,想想联系上下两片感情纽带的是哪个意象?

 答:荷花

溽暑我们知道此时的南方应该正处在梅雨季节,大概在五月份左右,荷花花期当在六月,南宋诗人杨万里有诗云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那么五月份的钱塘应该是满眼都是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这样看来,上下两片就联系起来了。

2.         五月渔郎相忆否?

问: 同学们看看这句话的主语和上句的一致吗?

答:  不一致。

      前面的主语是,后面的主语是渔郎。

    杜甫在《月夜》中表达思念妻子之情,是这样表达的: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明代王磁奭在《杜臆》中说:公本思家,偏想家人思己,已进一层。念及儿女不能思,又进一层。

周邦彦此词,有异曲同工之妙。作者思念家乡之人,有不直说,而说渔郎是否记起自己,不仅把自己对家乡多朋友的思念之情表达的更加细腻真切,而且使得不落俗套的意境又进一层。难怪王国维赞之曰:词中老杜,非先生不可

柳永在《八声甘州》中有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任凝愁。妙处在于词人善于推己及人,本是自己登高远眺,却偏想故园之闺中人,应也是登高远眺,伫看游子归来。误几回已是灵动,后又进一层,哀怜佳人怎知我此刻也在倚栏凝望。苏轼巨眼识得,认为其间佳句,不减唐人高处。东坡是不曾以此许人的。

3.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如果说前面的都是写实景,那么最后一句就转入了虚构的梦境描写。思乡情切,以致梦中飞渡,恍若回到故乡,与友人一起小楫轻舟畅游芙蓉浦了。

总结下片:  “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两句承前,把空间的想象落实在两个点上,一是吴门,一是长安,但仍以荷花把两地牵连起来。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三句写自己的想象,这三句把孤立的两点进一步缩小并使之具体化。吴门化作渔郎长安化作自己。五月是串接时间的长线,它一头挽住过去,一投接通现今,,甚至牵连到作者的梦境。梦入芙蓉浦终于把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缩短,使作者思归之心得到片刻的满足。

五、     朗读全词,当堂背诵。

总结:全词明白如话,不加雕饰,然意境深远。正如陈子龙赞曰:以沉挚之思,而出之比浅近,使读者骤然遇之如在耳目之前,久诵之而得隽永之趣。”    细玩此词,我们从作者对故乡的强烈思念中,从对小楫轻舟泛游芙蓉浦的自在生活的充满深情地向往中,也能依稀地感到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回归自然的宁静生活的向往。

     因此我们说,这首《苏幕遮》词,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高度,在思想上也有相当可取之处,是值得一读的佳作。

六、     板书

 上片

        嗅觉     呼 窥言语      拟人   以动衬静

听觉 :  干  清圆 风 举   细节描写

视觉                       声色描写

                           点面结合

  下片

                    荷花       吴门和 长安

      思乡之情      渔郎       杜甫《月夜》

                               词中老杜,非先生不可

                     梦         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