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视野中的中国学:养成教育要抓好几个环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1:08:44

养成教育要抓好几个环节

 

 

  沈阳市铁路第五小学的学生们在“好习惯我知道,好习惯我能行”条幅上签名,表达自己的决心。 安丹 摄

 

■山西省晋城市教育局局长 潘满库

 

  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新农村建设、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基础。从小对学生进行包括文明礼仪和友爱诚信等在内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要使未成年人在学校做一个“有个性、会学习、知荣耻”的好学生;在家庭做一个“有孝行、会自理、担责任”的好孩子;在社会做一个“有教养、会共处、守公德”的好公民。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旦养成,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近年来,晋城市教育局把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2006年9月开始试点,之后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推进这项工作。同时,组织近百名课题实验校校长,参加了北师大养成教育高级研修班培训;对千余名班主任、万余名教师进行了系统培训。通过课题引领,培训覆盖到了城乡及偏远山区的各级各类学校。我们还选派了一批省、市督学深入学校和课题实验校蹲点包校,具体督促指导学生、教师和学校基本行为习惯和规范的落实情况。

  本着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精神,我们要求教师树立“孩子们的未来是我的动力,孩子们的习惯是我的责任,孩子们的智慧是我的企求”的职业责任感,以“关爱、示范、认真、坚持、创新”为职业精神,坚持做到“四个敢于”,即:敢于示范。凡是要求学生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教师要首先做到;敢于认真。敢于指出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敢于坚持。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当作自己的职责,作为长期的工作任务和追求目标,贯穿于教育教学始终;敢于创新。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视野,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养成教育的工作思路、方法、途径和机制,以提高养成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师德示范、优秀学养、科学方法等影响学生的一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在实践探索中,我们认为养成教育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的工作。

  养成教育要从细节抓起。习惯培养一定要从细节抓起,注重过程。我们根据城乡学校的不同特点,按照“小、细、实”的要求,提出不同的要求,进行不同的考核。

  养成教育要与评价机制结合。我们结合本地和学校实际,制定出养成教育评价新机制,加大考评权重,将养成教育工作纳入对学校的年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之中。评价机制的制定本着“具体、明确、简便易行”的原则,把学校的作为实效、过程管理和制度建设纳入其中,充分发挥引导、规范、约束、激励等功效。

  我们积极探索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抓好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对学生的评价尽可能多角度、多层面,以激发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很多学校建立了简便易行的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综评、家长参评的考核制度。教师、家长注意对孩子所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予以鼓励和激励,让好习惯伴随孩子一生。

  养成教育要抓好典型经验的总结推广。根据不同学校的特点,梳理、总结、提炼出不同类型学校的典型经验,形成系统的实践和理论成果并加以推广。强化各乡镇中心校的职能,切实做好片区典型经验的交流和推广,使广大农村中小学校在养成教育工作方面能够与城市学校一样取得新成效,让农村中小学生受益,让家长满意。

  养成教育还要做到几个结合,即养成教育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结合,与德育工作相结合,与全面加强管理相结合,与教学科研相结合。要围绕解决好“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这个核心问题,进一步强化教育教学课题研究,使广大教师和学生不断适应新课改的形势和要求,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和具体体现,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去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多元一体的多维教育网络,通过营造优良的学校、社区、乡村环境,促使每个学生成人、成才。力争使我们的教育工作更加贴近学生、贴近课堂、贴近家庭、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让教师和学生们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做得实;让教师教得上劲,学生学得愉快。

  《中国教育报》2008年11月27日第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