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木头华南幼儿园:直播,杂谈湿热体质的调理,兼谈风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2:01:08

杂谈湿热体质的调理,兼谈风月

2010-10-23 14:57:48 来自: 库搬/与时偕行(又豹变)

直播,,杂谈湿热体质的调理,兼谈风月。
我不是医生,求医问药的,请向组中几位医生问药。
本文的题目很吸引人,叫湿热体质调理,但实际上明眼人都知道,一口定断某某某体质是很浅薄的。每个人都有可能是多个矛盾结合,各种属性交互作用的。有轻重缓急,有表里虚实,有假象虚也有实像。

活法儿只是把我们简单的归入某种体质,只能说明我们目前有这种体质的一些表现。不一定我们就百分百是这种体质了。还需要具体深入的辨析。

体质一说,有先天后天,但还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改变的,至于改变得程度多少,只能看努力程度和生活环境改变多少。
曾经看到一个女人减肥,本来五行属土,体质有点湿热型,丰满小胖,非要让自己减到瘦到不行,结果,东吃西吃各种药,不吃饭,每天节食,没减下来不说,还伤了身体,搞出肾病。
明白了体质一说,我们也就是能大概明白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基本情况。但是引起体质变化的内在外在原因,却又可能是千差万别的,但至少就能稍微准确那么一点的去调养自己的身体以达到平和的状态。

湿热外邪的入侵,不论高矮胖瘦都可能会有。当外邪进入身体,发展而改变了你本生的属性,或者发展为一种体质,那么相对那种外邪当初的形态就很严重了。一个控制的过程很重要,即控制这个邪气发生转化,如果湿热体质继续发展下去,很可能就会转化为痰湿体质。


外界的邪气分为“六淫”
“风,寒,暑,湿,燥。热”配五行,五个季节的属性多发病为,春易伤风,夏伤暑,长夏伤湿,秋伤燥,冬伤寒。
中医分类的发病原因三种,既内因,外因,不内外因。
和其他邪气一样分内生和外感,湿热也分为内生湿热,和外感湿热,或者有些人是内外都有,这些邪气相对于体内的正气,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经过着较量,对我们的身体产生影响。当然还有先天和生存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先从“湿”谈,此湿非彼“湿”。湿浊内生,又称"内湿"。是由于脾的运化功能(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湿)及输布津液功能减退或障碍,从而导致水谷不能化为精微而化生水湿痰浊,故"内湿"多因脾虚。  

内湿的形成,多因素体阳气不足,痰湿过盛;或因恣食生冷,过食肥甘,内伤脾胃,致使脾阳不振或脾气损,失其健运之职,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津液的输布代谢发生障碍,而致水液不化,聚而成湿,停而成痰,留而为饮,或积而成水。

因此,脾的运化失职可能导致湿浊内困,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外感湿气,比如季节影响,身居湿地,潮湿的地方,再想想平时吃的,饮食习惯,乘凉睡路边,吹空调,对着吹风扇,洗澡不搽干,洗头头发不干就睡觉,半夜不睡觉在外面晃荡。
吃气冰激凌来,不歇气。喝起可乐当饭。


(再想想,胖子为什么怕热,其实你能够想象的,他们身体除了血液,还有巨多的水分,但是又排不出,当季节变化热的时候,那些水分因温度上升,就像被放在锅里煮一样。因为水份会和外界的热量产生互动,把“热”吸到身体内,所以胖子身体外部是冰凉的,内部却像火烧一样。
如果再加上天热,你又违反自然规律贪凉而不让他们排汗排出来,过度吹空调又把他们逼回去了,那当然更在体内停留下来了。

所以,怕热,也是可以当做一个人检验是否体内有湿气的一个方面,但是仅仅表示你体内有湿气内蕴,这有多有少,只有当“湿和热”这俩种特性积聚到一定量的时候才会发生质的转变,而变成湿热。量变引发质变,如果要变成一种体质又要经过很多的能量积聚才可以。)

作为现代人,我们可以不去了解这其中治病的机理,但是作为一个基本常识,我们要记住一句生活常理:

“循四时之序,遵五行之常”,
春夏秋冬,人生世上要遵守规矩。各循天道之常,遵五行生化,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自然规律,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国古人根据属性把季节是分为五个的,只是我们简称为四季,以合自然规律运用了几千年。

春,夏,长夏,秋,冬,合阴阳五行以示天道循环变化之常。“循四时之序,遵五行之常”,即使你说现代人和古代人不一样,但是一样不要偏离得太离谱了。因为不遵守宇宙自然间规矩的人,必然是要受到惩罚的。

长夏季节是湿气最盛的时候,我们可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探究为什么。记住运用就行,遵守那些千年流传而来的习俗。如果你有时间可以去探究学习。

湿性重浊粘滞,易于阻遏气机,故在内湿形成之后,常随其湿邪阻滞部位的不同而各有其不同的病理现象。

如湿邪留滞于经脉,则症见头重如裹,肢体重着,或关节屈伸不利。《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项强直,皆属于湿"。湿热走颈项部分之筋肉,因为湿阻而不柔和,以致颈项强急而运动障碍。

(特别是长夏这个季节,夏至到立秋这段时间,也就是三伏天,如果不注意最容易感觉头重如裹,那是伤了暑湿,感冒了。有没有,有没有???
一般的方法,赶快吃藿香正气液或者xx双黄连口服液吧)但是咱们还是不吃药为好。是吧。)


若湿犯上焦则胸闷咳嗽;湿阳中焦,则脘腹痞满,食欲不振,口腻或口甜,舌苔厚腻;湿滞下焦则腹肿便溏,小便不利;若水湿泛滥,溢于皮肤肌腠之间,则发为水肿。
故《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湿胜则濡泄;甚则水闭浮肿"。

中医就是这样,辩证有太多的原因要你去设想,求证。所以辩证很多时候就会把人辩晕。本文,还是把重点放在“湿热”上吧。至于个别极端或者“六淫”全部缠绕的人,则更复杂。

湿气在体内形成以后,她是要找到通道排出的,排出的通道有多种,一是出汗,二是排泄,三可能还有做那事儿(我自己想象的)。

(注意湿和热是要分开的,湿气遇到热结合了,才会产生湿热,如果湿热他们还不相爱,当然就不会结合,就像两个不认识的人一样,依然只是各自独立的存在于你的身体里。各自对你的身体产生着影响。)

我们身体内本身是有“正气”的,保护着我们的身体不被外界邪气侵犯,当我们身体出现不平衡了,那么外邪就能进入我们的身体,所谓正邪之间,是要有一番较量的,谁负谁胜,就看功力了。

当我们的身体失去防卫,他们就能直入身体,外邪可能从我们最弱的地方侵入,当然如果他们够强大的话,也会从强的地方攻入,当湿气从我们的肌肤侵入以后,当然在矛盾处于一定量的时候,是不会出现问题的。还是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的。

外邪进入身体,他会在身体中随处游荡,或随着血气运行循环,在身体内走一遭以后,如果没有找到可以停留的地方,那么也会被循环而排出体外。但当我们的身体本身就出现了不平衡的状况,给她可以生存的空间,那么那么就会在体内停留。

把湿气和身体,做一个形象的比喻。

我们的身体就像是一座水库,本来容量有限,但因长期蓄水,又因为连续暴雨,几乎是要超过容量了,可当晴了几天过后,却又遇到山洪流入,结果水就漫过堤坝而流向其他地方了,如果再猛一些,那当然有溃堤的可能。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也有很多种办法。也和治病有相同的思维方式,可疏,可堵,可泄,可加高堤坝和库容,也可用马达抽水外派,还可以在源头把水截流,向外引等等等。
但具体应用什么还要结合其他方面考虑,比如周围有人房,有土地,堤坝年久失修等等。

但是你要明白一个思维方式,就是,我们选择的目的和方法,所指向的一定是一个最好的结果。那就是保持利益的最大化,和最大的一个平衡点。既要保持库容最大化,水库边的生态不被破坏,还要保持,有足够的外来的水源。和灌溉庄稼的水源。等等等等。
这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从整体宏观或长远的角度上去把握住事物的最本质的核心和目的所在。

邪气或湿气进入体内,可能往任何一个方向走,从它侵入身体的第一个点,到任意一个点,或者积聚起来,和其他的邪气结合,从皮肤,到血肉,甚至深入骨髓,从经脉到脏腑。对我们的身体产生着各种各样的影响,直到排出体外或被身体的正气干掉。
会往上焦走,则可能发展成脱发啊,头痛啊,胸闷,咳嗽,什么都可能(现在很多女生,为了不影响发质,洗了头发不用吹风吹干,湿气就可能从头部入,所以最好的办法是选择在大太阳的中午洗头发,然后出去晒干,阴雨天也最好是选择吹干,或者用干毛巾反复的搓干)

当脾胃失和,运化无力的时候,吃的食物,营养蕴积于腹部的话,则出现“小肚子”是再正常不过了,如果再和湿热相遇而扎堆云集,则你的小肚子会出现一层,二层甚至多层游泳圈。

湿热若再往走下焦,特别是女性朋友,就特别容易得妇科疾病,神马霉菌阴道炎,瘙痒,卵巢囊肿大部分是由于这个湿邪。

传送门,
关于妇科病,一个男人的想法。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3902453/

如果再往下走,只有到脚了,汗脚,已经算是幸运的了,至少走到脚下就被排出来了,顶多汗多一点,不穿袜子会滑,但是如果爱美的女士为了不影响舒服,还要用一些药物制止他们排出体外,那你的脚底板,很可能就会成脚气,脱皮,脚肿严重神马的,买个新鞋也穿不上。还有可能诱发其他疾病。脚部浮肿,我想好多女人都有过吧。。痛苦不??
还是略去理论不表吧。

但说方法和经验。但是请注意,最重要是要每个人自己对照,找出自己的病因和本质。才能真正对症下药。因为女友的情况很复杂,而且他根本就不相信我说的理论和她的一些基本病症。所以我也只能尽到我的努力,能帮到就帮吧。不然会被说成是神经病。因为这些,我们吵架已经不少。

一般来说,稍微显胖的人大部分都是湿热体质。体质一说,有先天因素,没办法改变,但是后天部分,还是可以通过调养而改变得,不论高矮胖瘦,只要身体的小宇宙平和了,我们也就能健健康康的,所谓环肥燕瘦,罗波青菜了。所以,没有必要为自己是何种体质而烦恼。

,心情平和,放宽心去做我们每个人现在最该做的事情。


那就是全身心的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中去吧~~~~哈哈。。


有些人非常在意自己的身体,每天为这样那样的状况而烦恼,甚至发展处疑病症。现代人真是累,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所以繁忙之余,调养最重要。就算不能恢复如初生,但是至少身体不会亏虚得太离谱,或者发展为癌症神马的。

人生是需要节制的,
但太甚就成了清教徒,失去了生活的意义,异化为另类。

人生是需要快乐的。
该抽烟抽,该喝酒喝,该做那事儿做。该吃吃,该喝喝,想吃菠萝就菠萝,想吃可乐喝。,什么都也没神马,关键两个字是“节制”,其次也要调养,该止的时候则止。因为人的生命也是有周期的,跟随这个周期,人体在强的时候稍微被挥霍一点用来换取其他东西,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是时候改变和彻底调养的时候就要彻底禁止。比如,你都喝成胃出血了,还喝?那是傻。别说,现在男人在工作场合,不喝酒根本混不出来,关键是节制,

关键是喝归喝,调养归调养。

颐卦有云:“慎言语 节饮食”,是为养生之要。顺四时而行,遵五行而常,顺天者生,逆天者亡。“慎言语”,是外养是情志是精神,“节饮食”是内养,是身体是物质。其实外在的言语也是可以反映身体状况的,互为映照。“话不能乱说,东西也不能乱说。”


一切都是命,三月的一天,她遇到我,我遇到她,

刚开始交往,她每天吃得比我还多,我也是别人眼中的食神那类,她偏爱食肉,爱喝可乐,几乎每天都要吃菠萝,然后还要吃各种各样的水果一大堆,还要吃牛奶,酸奶。

看着她的“小肚子”每天都涨的圆圆的,我只想说,“这不是我搞大的!”

每天看着她吃饭,我都心想,这特么的养不起呀,但我还是很高兴。

她怕热,三月的阳光照在人身上多舒服啊,我总拉她晒太阳,可她不愿意,总说什么要晒黑,怕黑色素沉淀。吵架无数回,不表。


这就引出了第一条:晒太阳

又回到“阴阳”,二字,阴阳理论是中医的基础理论。不懂的,其实也没必要学。

我们现代人要做的,我认为多遵照习俗就对了,那些理论自然是蕴藏在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习俗中的。

易云“百姓日用而不知”,知不知无所谓,用就行了。我们还要花更多的时间去赚钱养家呢。谁学你特么的阴阳理论呀。


不管神马体质,湿热体质的人,更要在春三月,多出去走走,晒晒太阳,有助体内阳气生发。晒太阳的学问,很复杂,注意不要在夏天高温了还去晒,那是傻。

立春后,习俗是要去踏春。其实,只要用心发现,古人的习俗都是有很深的学问蕴藏其中的,没有别的,春天使万物生发的季节,从冬至一阳生到三阳开泰的立春,这段季节阳气渐长。春夏阳气发泄,气血容易趋向于体表,表现为皮肤松驰、腠理开、汗多。晒太阳有助身体机能的恢复,补阳气,补钙神马的(还可以问万能的百度),
一个漫长的冬日过去,体内积聚了许多寒气,需要晒太阳来驱除。或者冬日温补还未驱除干净的寒气,晒太阳二次驱除。晒太阳的时候,你需要注意自己什么地方出汗最多,对应的五脏六腑,很可能就是你感受外邪气的地方。。

晒太阳,是最幸福的,也最简单的一个方法,有条件的可以全方位裸晒,,嘿嘿,没条件的,就只好晒重点部位了。

时间选择:从冬至以后,就可以开始,根据寒冷情况,选择太阳完全出来的时候开始,如

冬至后,还冷,浓雾散去,太阳要九十点后才会出来,以后逐渐出来得早些,春三月多晒

,立夏后逐渐减少时间,提前到上午十一点之前。

部位:任督二脉,即正反面两个轴心,翻来覆去的晒,晒的同时配合一些简单运动,

同时选择揉搓身体部位。你觉得哪个地方不舒服,或者哪个地方冷,或者哪个地方重要都可以,额头要露出来,颈子也要露出来晒。

对男人来说,要保护好自己的肾神马的,晒太阳的时候多晒晒腰部,同时搓热双手,反复搓摸腰腹部,结合叉腰,深呼吸的动作。气运丹田。


注意一点。。。。虽然春天阳气生发,但是春多风,如果长时间暴露在野外的话,很容易感染“风”这种邪气,“风从项下入”记住,就是说风这种邪气是最容易从颈子下进入身体的,所以,以前的人们,春天是要带纱巾的,这也是有原因的。现在的人儿啊,忘了的多了。
“风”邪入侵,轻则感冒,重则留下后患,又与身体内其他邪气结合,引发其他病

症。掌握好时间,带个纱巾在颈子上是个不错的选择,晒到全身暖洋洋的微微出汗就好。

改日再晒。一天也是晒不干的。
  • 二,“其由来也渐” 节饮食

    之所以写女友出来,是因为或许我们这一代人处于转型时期的人,都有差不多的经历。
    女友人五行属土,所以脾胃功能很强,人称“饮食罗汉”,吃是她最大的爱好,不管到什么地方,吃的东西,一定是她记忆最深刻的部分。
    她小时候不爱吃饭,挑食,厌食。好不容易喂下去的饭,不会儿就全部呕吐出来了。(现在她知道了,这其实是脾胃土太盛而胃热的一种表象)。
    小时候很容易生病,但是父母都只相信西医,吃的全是西药,抗生素之类的没少吃。吃药就吐,所以吊针也没少打。因为先天脾胃不和,但是父母却不知道其中原因。现在来分析,如果她小时候,在吃中药也吃不下去就吐的情况下,首先父母就应该想办法调养,先从脾胃开始调养。养好了,吃中药西药都不会吐了,脾胃好了,吃什么营养都吸收好了,身体也就好了,病就少了。所以脾胃为后天之本。我们所有人都应该知道的。

    好不容易长大, 高中了,妈妈没有时间做饭,她自己就学会了,做好吃的把自己喂得饱饱的,这样可以很满足安全感。害怕饿,所以吃得多。所以胃口好,也不是一天两天练成的。

    城市里的东西大多是大棚反季节蔬菜,有毒食品太多,商贩们为了利益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肉类丰富,人们的荷包鼓了,自然要大鱼大肉。

    麦当劳,肯德基进入中国,成了一代人的童年回忆。那垃圾食品,在进入中国人细腻的胃以后,渐渐的侵蚀着我们的脾胃。让我们的脾胃从小就超负荷运转,加上,可口可乐,冰激凌的泛滥。饭后一瓶可乐在童年的我们是多么奢侈的事情呀。到学校掏出一瓶碳酸饮料,可乐是件倍儿有面子的事情。洋快餐就是一件多么自豪的事情,让中国的儿童小胖子逐年上升。

    中国人生存的这片土地环境,和几千年进化而来精细的胃,决定了我们的祖先没有像蒙古人一样以肉为主食,也没有像西方人一样,保持着吃肉为多的习惯。我们的脾胃,更适合多吃植物,而不是肉类为主。但是不是说我们不吃肉,只是我们的祖先叫我们要少吃,要按季节吃,要根据个人情况而吃。要在脾胃运化能力好的冬天多吃,而在夏天更少吃。

    这多与少,是要按照个人的情况掌握的,也是要辩的。
    也是一种个人选择,你也可以选择像西方人那样,以肉为主食,然后再吃生菜沙拉神马的。只要你愿意,吃神马都可以,但是比别忘了,不管在南方还是北方,你身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在这片土地上生存,有着这片土地人们的饮食习惯。就算改变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改变得太快,承受不住的不是历史,而是人。。
  • 吃东西,要别阴阳气味,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吃与不吃,多吃与少吃。不能一概而论,中国人的一个基本常识性法则就是,尽量吃当季的东西,对于反季的东西,现代人,是没法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少吃。物各有性,自然环境与人之间是互动的,自然也要保持它的平衡,有是季产是物。这是自然规律不能违反,就算是因为时代的变化,这些规律需要变化,也一定是渐渐的变化,不是说一朝一夕就变化了,当现代世界的平衡被打破了,一定需要时间才能重新达到平衡。
    反季蔬菜也不是现代才有的,中国在唐宋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而且也作为了城市的市场供应,但我记得有本古人曾说过这个问题,他的观点说是这样违反自然规律的蔬菜吃了不太好。

    我也认为不管你是什么体质,现代人养生的一个要点,就是尽量不吃反季节的东西,如果没有办法避免吃,也要尽量不要吃反得太厉害的东西,你买菜的时候,可以选择比当季略微提前了一点上市的东西吃。比如你在春天去买个南瓜,冬瓜来吃吃,这在我是不能想象的傻。
    食物,分阴阳也别气味。酸甘苦辛咸五味,;温,热,寒,凉,四性加平和。也为五气

    ,合五行,五季,五音五方等等。。食物也相生相克,与人体发生极大反应,再配合外在季节环境变化,也会引起人的疾病发生。倘若不辨食物,很可能导致要么“雪中送炭,要么雪上加霜”。

    我们吃东西,回到生物的本性来说,动物们总是吃自己喜欢吃的东西。那可能是因为我们的身体需要他们,或者是因为身体失衡了需要另外的食物来制约,或者补充。比如我们能看到生病的小牛,在上山吃草,它会自己去找自己想吃的,然后有天我们发现他奇迹般的好了。我们小时候生病的时候,特别想吃某种东西,怀孕的人会害口,都是这个道理。
    回到一个本质的认识,是别阴阳辩五行。从正反两方面去分析他们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论
    。现在这个时代,中国的脾胃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脾胃,什么都敢吃,什么毒都不怕。苏丹红不怕,化学制剂不怕。要抵抗这些毒物,脾胃不强大怎么行呢?

    很多时候我们喜欢吃某样东西,或者说我们讨厌吃某种东西,与我们真正需要的,或者说排斥之间。很多时候是会骗了我们。所谓外在表象与本质实像之间有时候不是那么容易分清 。

    苏格拉底说:“你要认识你自己!” 还是这一点道理,每个人都需要分析,结合自身情况的分析。正反多方面的分析。在这个时代除了让自己变强大之外,还能怎么样?难不成自己种菜养猪?同样的东西人家吃了很效,但是对你不一定有效,人家吃了好,但你吃了就不一定好。

    去湿 有很多种方法的。可以利湿,导湿,逐湿,燥湿等。还可温补而自去之。 也还有很多东西可以吃。每个地方肯定都有一些方法。我上班的时候,问当地的农民怎么驱除湿热,他们给我提供了一些非常简单的方法, 比如玉米须,荷叶。生姜,辣椒。。。。都可以。藿香。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的草药,都可以吃。我还是根据自己的情况而选择了比较温和的方法。用玉米须煮水喝,荷叶煮水喝。
    就拿最常见的,玉米和荷叶,功能大致差不多,但是也是有细微区别的,也就适合不同的人。玉米须性平味甘淡可以利尿,泄热,平肝,利胆, 而荷叶性凉,味苦辛微涩。荷叶这东西很多女生用来减肥,利水效果很不错。但看似差别不大,但可能也会对有些人产生看不见的危害比如你本身就体内寒,再吃点性凉的东西,那就会雪上加霜,但如果体内有热的人,那就会正中可以清热。

    看到很多人为了去湿,而吃红豆薏仁粥乱吃一通,但这就不一定对你有效。选择食物,一定要先知道他们的基本特性,如果你不了解,那就一定要节制好,不能多了。最少,你也要选择一些比较平和的。
    而红豆,可暂用以利水,而不可久用以渗湿。有些湿症属气虚,气虚利水,转利转虚,而湿愈不能去矣,况赤小豆专利下身之水而不能利上身之湿。盖下身之湿真湿也,用之而有效;上身之湿,虚湿也,用之而益甚,不可不辨。。

    再举个列子,五脏中五行“肝”属火,属阴,味属酸,属木。肝主排毒,情志主,不合则怒。

    那么一般来说,肝不好的人一般更偏好酸了??这又牵涉到一个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这要看你需要什么,不管怎么样,一个本质就是为了保持体内的平衡和相互制约。木克土,肝太强了,脾胃势必会受一定损害,反之,脾胃属土太强,没有制约也会反过来克木,导致肝气受损,一般来说,这样的人,很容易发怒,动气。如果遇上季节影响或者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会更甚。肝气受损可能会导致抑郁,从而等肝变弱了之后,脾胃土就相对强大了,你的胃口就会相对变好,所以你可以看到,很多人生气大怒之后往往是大吃一番,胃口变得出奇的好,不是没有原因的。经常发怒会导致肝气损害,从而引发脾胃的变化,又反过来又会损害肝气的生发。他们之间是一个相互制约和影响的一对。当因为一些原因,导致身体失去平衡和制约的时候,长久下去,就会导致你身体五脏六腑整个的失去平衡和制约。引发病变。

    如果可以画图就好了,脾胃为中央,假定一个人的脾胃从小开始就是很好,我们可以通过

    一个五行制约相生的原理,推导出可能引发的身体失衡导致的病变。

    肝脾肺


    土克水,假设一个人的脾胃太强,将导致脾胃本身受损不说,也将导致肾水直接受损,反过来,制约肝木的生发,因为肝木克脾土。心火克肾水,同时,肾水被心火所克,将导致心肾不交,烦心失眠,阳气失去制约而上浮扰心,所以心浮气躁。失眠也就是长期这么来的。脾土生肺金,肺气增强也易因不容易受到更强的制约而受损。肺金克肝木又直接导致肝气更加不和。脾气就会越来越坏,生气的次数也会更增多。如此恶性循环,如果又不知道调养。身体也就越来越差。平衡也就会更会被打破。被外部邪气所入侵。

    之所以做上面这样一个推演,实际是想说明,身体是牵一发而全身的,保持身体功能的平衡和相互制约,同时相生又相克也是自然界保持平衡的基本法则。这个法则也运用到生活的每个方面,你可以想的。比如朝鲜和韩国,比如巴基斯坦和印度,比如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比如辣了放醋或糖,咸了放糖或醋,比如领导有正副。比如有了老鼠就会出现蛇。牧羊人要养狗。

    所以我们的祖先把五行的相生相克,作为宇宙的一个基本法则传给了我们。这是中国人的哲学和智慧。和西方的哲学和智慧比较起来,你如果真正懂得了,是不是也能够理解这个文明的伟大智慧所在??


  • 分享一下酒这个东西:


    酒是好东西,让人爱,却又不尽然,还是回到两个字“节制”,很多时候我们也是没有办法。喝酒可以逐湿去寒,活关节血脉。但是也要不能多,多则毒。根据个人情况分析。


    都说喝酒伤肝,其实也不尽然,是需要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具体分析的。

    我们喝醉酒后,不同人有不同的表现,这其实是和他身体状况相关的,有些人喝酒脸红

    高兴因为酒助肝气生发,致使“心”的情志舒畅而喜。有些人则会大怒发疯,则是因为酒

    让其肝气不和导致大怒,上冲于心,失去理智。还有些人,一喝酒就大醉,是因为肝肾的

    功能弱,解毒的功能弱,导致酒毒把身体麻醉了,而且很多天都恢复不过来。还有些人一喝脸发青发紫,说明有某种先天疾病,肝肾心都不太好。就不能喝酒了。

    醉了以后,每个人都有让自己舒服的办法,有些人喜欢吃酸汤,或醋,有些人吃咸的有些喝水。分享一个方法,喝酒上脸的人,说明酒入肝,也最损肝。注意用养肝的方法,解酒法用酸汤稍微好些,兼用糖盐水。喝酒不上脸的人,说明酒入肾,也最损肾,喝酒后摇

    注意养肾,解酒法用糖盐水为好,兼用酸汤。有些人用另外的方法。

    酒有很多种,白酒,红酒,果酒,米酒,烧酒,啤酒。洋酒。性质也不一样。啤酒可解暑,但也最助湿热内蕴。女人最好不要喝啤酒,因为男人和女人是不一样的。除非你肾够好肚皮装得下。或者你愿意,
    小喝一点红酒白酒米酒都好,但是一定不能贪杯。
    “女人先天之本为肝,男人先天之本为肾。”两个脏器,是男女的根本。肝藏血,肾藏精,精血结合而胞胎生。具体理论见《素问》,两个脏器都有排毒的功效,有主次,有分工。女以肝为先天之本,所以相较男人的肾来说,女人的肾就稍微弱一点。喝酒多伤的是女人的根本。会产生神马情况,我也懒得再说,男人伤了肝,但如果肾的根本还固得好,

    还是可以调理回来。生命之根在,枝叶也还可能长出来、 上面说的两种人,红脸和不红脸的人,也就需要特别注意。 所谓固元,养肝肾是根本。

    这里牵涉到一个细节,女友也喝酒,但是一喝多了,不会喝倒,但是就会发疯,完全变成另外一个人,就像紫霞青霞一样。所以她根本就不敢喝了。我是个爱酒之人,有时压力大,每天都想喝一点。
    但看看现在的酒,除了买不起的,都特么是假酒,只有程度区别没有性质区别而已。连啤酒都是酒精勾兑,哪还闻见啤酒花麦芽的味道。 少喝为好,喝了就赶紧调理。清热解毒神马的。至从前年春天我偶然发现我的手写字的时候在抖了,于是就下决心控制喝酒的量。
    现在的酒,都特么是假的,酒精勾兑的。我可不喝了,现在喝酒,一般都自己泡。我在乡村酿酒作坊去买了新鲜酿的烧酒,然后拿回来放在坛子里先埋在土里几天去火气。再根据不同季节泡不同的酒,根据时令来喝,春秋两季一般不喝酒,夏天可以泡的酒很多,樱桃,枇杷,桑葚,这些东西都是很平常的,而且都可以用果子直接酿成酒。泡酒当然最方便了。泡酒,一般选用酒精浓度不要太高,女人喝的话,当然是直接酿最好了。要不就自己酿,关于酿法可以自己百度。梨子苹果都可以。
    当我给女友说让她自己酿点葡萄酒的时候,她骂我是农民。我可受不了,最后她还是酿了一点,大呼好喝说明年还要酿。女人喝葡萄酒很不错,但是一样不能太多,每天20--30毫升就好。四季都可以,但是现在市场上卖的葡萄酒,不用我说,你都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加化学制剂没有,我不知道,我只知道,300以下的葡萄酒根本就没法喝。还不如买300元的葡萄,买个坛子自己酿。
    冬天药酒主要以温热补肾为主也可以驱寒,五味子,覆盆子什么的,山上一些野果也可以刺梨。我因为在山里上班,所以可以自己采野果。很有趣。
    说实话,现代社会想要谈个恋爱真是辛苦,光是不同人之间的观念差异的调和酒够人绞尽脑汁。我被骂成神经病很多次,也想过放弃。可矛盾的我还是坚持下来了。我想两个人在一起就应该共同去弥合差异,天生一对那种事电影小说才有的。
  • > 删除
  • 2010-10-25 11:51:38 库搬/与时偕行 (又豹变)

    三月的春天,菜花花非黄,太阳暖暖的晒得很舒服,可女友却热得衣背都湿了,因为她怕热,这个时候她100斤。我只好陪她躲开最热的时候。
    每天和她一起,看她吃东西吃得那么香是件特幸福的事。她每顿都比我还吃得多。十来天,她就胖了5斤左右,挺着小肚子让我看。我说没关系胖是旺夫相。

    在外面吃饭,我不吃很多东西,比如反季的菜,比如有些肉类。春天,她想吃番茄炒蛋,我说换菜;她说芹菜炒肉,我说换,她去吃寿司,我看着她吃完全店里的所有种类,但只吃了一个,点了一份炒饭,她不高兴。她想在那时吃猪肝我说不好吃,换。我想吃鱼,可她怕有刺麻烦,换。我想吃粥,他说没有。我不吃兔子,因为我看见过很多养殖场养兔子。我不吃鳝鱼,因为是用避孕药养大的。
    一起吃面食,她喜欢放很多味精,喜欢吃得奇辣无比,我说少放点,她不高兴。

    她吃完饭,马上就要喝冰可乐,冰奶茶,甚至冰激凌,我说等一会儿吃她不高兴。我让她

    少吃点水果,性寒凉,她说吃水果对女人皮肤好。我说那吃当季的桃子李子吧,她说不好吃,要吃菠萝,不高兴。

    反正就是不高兴,因为一点小事情就发火,我想除了我做得不够好,或者她不爱我之外的

    原因。还可能是因为“肝”气不合,或者是肝火太旺。加上是春季受季节影响,肝气不合的人在春天的情绪很容易失控,特别容易抑郁,焦虑。回想我们周围,特别在暮春季节的时候患抑郁症加重或自杀的人热别多,因怒杀人的也特别多。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肝气受影响,但一定有一些关系。
    她说和我在一起,真没劲,这也不许吃,那也不许吃。我说不是不让吃,只是你能不能不要那么急着吃,或者少吃,好不容易哄了。我可不愿意管她这些,管多了就她就烦了,但是看着眼前这个女友,又觉得不管又对不住自己。哎。很苦恼。反正就是我管她很多不许吃的。认识我之前,她每天必买一块菠萝吃,有时候是一整只。认识我后,我让她暂时不要吃,她问为什么。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因为很复杂。我只好说:“有毒,小孩子不能吃”。

    > 删除
  • 2010-10-25 13:15:51 库搬/与时偕行 (又豹变)

    2春养肝护胆

    还记得那个五行图么,春季指立春到立夏之间这段时间,中国的节气之中的学问一直在世界上都是处于领先地位的。。二十四节气是阴阳合历,是最先进的历法,包含了季节、物候现象、气候变化三方面,一个太阳月分两节,一节分三候,年计七十二候,所以称为“气候”,代表着天地之间阴阳两气的生长相互活动和变化消息,同时天地阴阳两气的变化,当然也会影响到人类身体的变化,这是中国祖先通过观察自然规律总结而来的。(从来不知道的可以百度)不懂也没关系,反正记住这是在中国需要遵守的自然规律就行了。

    春居东方,属木,多风,味酸,脏腑代表肝,肝胆互为表里,肝为阴,胆为阳,在肝胆

    这两者来说,我们也可以这样从一个的外在表现推断,善谋略者,肝盛,胆大者,胆盛。
    (我又他妈牵出了另一个方面的知识了,中国古代的相术,不过中医中的“望”应该是包含了收集这方面信息的一望人,则大概知道此人病在何处,这就是高明的医生所应具备的。有兴趣的人也可以看《冰鉴>,学相人,对女人找老公,男人找老婆也是有帮助的,可以摸透人的精、气、神; 任用智、言、劳等,但无德者不学“术”,学“道”学术恐危害百端,学道则学正)

    所谓“肝胆相照”(中国的文字是包含了很深刻的文化内涵在内的,随便举例就和我们说的中医相关联,比如“怒发冲冠”,“喜极而泣”“悲从中来”,还有为什么会“菜花黄,人癫狂”其实狗也癫狂)回到一个本质的认识,都是因为因为五脏的变化与相互活动,相生相克一个变化活动过程造成的。

    回到养肝护胆,有句话,忘了是哪本书上说的叫“春不食肝”,意思是春天不要吃肝,因为春季阳气生发,天地本身的属性是阳气生发,最助肝的生长,也就是可以让肝的功能在自然的力量中,得到生长发展和调节。不需要人为,也是肝最好的生长季节。这个时候吃了肝,因为是“死气”,反而会破坏它本身的生长,如果你还想通过外界的力量帮助肝生长,你可以通过其他办法,水生木,那就是从补肾水,以生肝木。

    中国人的饮食习惯认为,以形补形,或者以类补类,自古以来就是这样,而且有中国人自己的科学智慧和文化在内,这不需要深究。只是说明我们根本没有学到中国文化的精髓,望文附意的太多而已。

    现代人却认为,内脏胆固醇高说不要吃,我们只要仔细推敲一下就知道,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不辨。还是那句话,在中国,有中国人自己的规矩和习惯。你需要的只是选择或者遵守。选择要不要信,或尊不遵守。

    > 删除
  • 2010-10-25 13:46:38 马甲

    M,这个我男盆友管的也挺多,看来是正确的。

    > 删除
  • 2010-10-25 15:57:56 库搬/与时偕行 (又豹变)

    很多人春天的时候,特别喜欢吃酸的东西,或者想吃肝,猪肝,鸭肝之类的东西,可能

    是因为他们需要或者需要调节,其中原因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猪肝反正春天我基本不吃

    春天吃东西都放一点酸的东西是可以,但是不过分,要根据自己,想吃就加,听从自己的感觉,不要认为这个有好处就吃。每个人情况不一样。

    (又说到醋,也有学问醋,和酒一样也分很多很多种,前提是真正的醋,各种醋有各种功用。太便宜的醋不要吃,那多半也是化学原料勾兑的,有些人也有禁忌,醋功用很多,比如美容养颜,养肝,消除疲劳,消食开胃,解毒,治病,烧伤烫伤神马的,软化脚皮啊。)

    (还是请继续百度醋)

    我就不知道现在的城里人,对我们最平常的东西有多了解??反正现在的讲究多了,病也是多了,或者根本没有治了。殊不知,其实健康很简单的存在于我们的饮食起居生活中。只是我们都太忙了,而忽略了而已。也拿一个事举例,我曾有个女友因为脚板儿有些硬,不细滑了,有厚皮,买了这样那样的药霜来搽,连磨脚石都用上了,等我回去一见,我觉得完全没必要嘛,就用老醋煮点滚烫来泡泡不就好了?)


    不禁感叹,我们这个时代,拥有了太多的知识,反而把生活中最简单的,几千年传统传承的一些常识忘了,这“知识”与“常识”之间的转换究竟还需要多久?

    在春天的女友,我发现有一个细节,就是她特别喜欢,叹气,“唉声叹气”有事无事就

    喜欢“哎哟喂”的喊一声,这看似没什么,但其实,这也是透露出身体状况的一个信息,那就是肯定是肝胆都有些小问题。

    “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下澹澹,恐人将捕之。”这里太息就是叹息的意思,唉一声,就知道,她肯定是有胆热或者胆寒的缘故。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肝主谋虑,而胆主决断,
    所以现代人,想问题想多了,不仅仅会伤脾胃,因为脾主思,同样不仅影响脾土,而且影响心肾,也会影响肺金,所以,肝胆不和,也可能是引肺受外邪引起咳嗽等症状。一个人体是整体的观念,即小宇宙。

    胆病分寒热,胆热者因胆受外邪化热,症见右胁或两胁疼痛、黄疸、尿短黄赤、口苦咽干、寒热往来,或恶心呕吐、食少腹胀,或头痛眩晕、易怒、耳聋、鼻流浊液,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清泄少阳,通腑泄热。

    胆居六腑之首,与肝相连,互为表里。胆储存胆汁,是肝的精气所化生,胆汁注入小肠

    ,以助饮食物消化,是脾胃运化能够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胆汁的化生和排泄,受肝的疏泄功能控制和调节。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胆汁排泄畅达,脾胃运化功能也健旺;反之胆汁排泄不利,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肝的疏泄不畅达,一个最明显的外在表现,就是脾气差,很容易动怒,发火,或者忧郁焦虑神马的。

    这又牵涉到脾胃来了,同样如果用五行生克和阴阳关系来理解,我们就可以免除到这些细节的东西,就是一个大的原则。“独阴不生,独阳不长”也就是说,阴阳要相互作用才能够生长,肝胆同属木,肝为阴木,胆为阳木,木克土,肝胆失和和其他脏腑之间互相不能相生和制约,就有可能会引起其他脏腑的失衡。

    > 删除
  • 2010-10-25 17:48:37 谁谁谁 (筠子 筠子 何故)

    好东西 LZ辛苦了。。。

    > 删除
  • 2010-10-26 12:31:37 库搬/与时偕行 (又豹变)

    对于女性来说,养好肝胆,是最重要的事情。
    还是因为肝为“女人先天之本"

    胆气虚寒,是胆受寒邪,也是有些人导致失眠的一方面病机。《千金要方》中说:“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是胆寒故也。所以成语有“心惊胆寒”为什么心惊会胆寒,又为什么“心惊”会“肉跳”呢???肝胆同主疏泄,可疏泄中土。或因热,或湿,或痰,或气郁之扰,胆失清宁失其少阳柔和之性而壅郁,则呕苦、虚烦、惊悸、不寐,甚则善恐如人将捕之状。

    木克土,是明肝胆能助肠胃化食,而胆汁也能助小肠化食,辨别脾胃病的时候,特需辩胆的正气是否充足。还有,现在很多女生,都喜欢看恐怖片,或者听鬼故事,玩刺激的游戏,来找刺激。那些刺激的活动,长期下去,同样会对胆的功能产生一些不良影响。

    女友的症状很明显且长期有失眠,晚睡的习惯,应该是寒热兼有,那就不管了。说来也巧,恰好我在清明回家扫墓以后,临走时我妈给我了一些草药,其中有一味我们乡下名为“地苦胆”的,说是清热解毒,而且强调说是清胆热的非此药不行。让我带在身上,说这个季节如果出现喉咙干痛肚子痛头痛失眠烦躁之类的就泡水喝。装在包里突然有天想起了,于是上网百度地苦胆,但说得不是很详细,巧的是性味作用居然正好对症,于是泡了水我们都喝了一点,很苦,但是喝了以后咽喉干的症状有所减轻,就分给了女友一些让她偶尔喝一点,但要注意药苦寒不能经常喝。她拿回去,好像只喝了一次,没放多久就发霉扔掉了。虽然后来发现她哎声叹气少了些了。但我也不清楚到底是因为药起了效,还是因为季节已经变化了的缘故。现在想来很可惜。反正我喝了好几次,哪怕是在丽江那样干燥的地方,很多人都在丽江咳出血痰,那个季节我的咽喉也没出现过很干的情况。

    我也觉得那药很神奇。。。。“地苦胆”这味药,百度上对这味药说得不很清楚,应该不是常用药,而且有小毒,具利水消肿、清热解毒作用。为何我妈说清胆热非此药清不出呢??这还是需要专家来解答。请高人指点

    又说下端午和艾草,我们乡下人说的是端午这天,山上的百草都是药,那天上山不管什么草杂七杂八割一些回来煮汤,全家人用来洗澡,说是可消百病。我们没有试过,但我知道艾草和菖蒲都是常备的,非常有用的。艾草,可治妇科百病,女性妇科病神马的,常备,很管用,可以煮汤洗澡,可熏洗,可煎汤内服,可外用,艾炙,可焙后生吞,也可加入食物中,做各种食物。。用法不一功效各异。所谓“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三月清明,五月端午,这在乡下都是很重要的节气,不惟农事,其中习俗讲究也很多也很多,其内在的文化自不待言,端午节之后没几天就到夏至了。

    夏至到立秋的这段时间,以出现的第一个庚日为初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一般年份,是一庚日十天,三伏三十天,有些年有四个庚日,有四十天,最热的时候。甚至立秋之后还有第五波,还要热十天左右。
    比如今年2010年是庚寅年(称天刑年,民间也叫寡妇年,传说不适宜结婚)季节就有点反常,长夏季节就有五个庚日,大至过了七七四十九日之后才逐渐凉爽,而到九九八十一天之后才彻底感觉是秋天了。所以还是一句话,只要我们努力去探求我们这个民族的民俗背后的文化,一定是有其深厚的文化,或者说科学原理蕴藏在内的,绝不是空穴来风的。
    你可以不相信,没有人要求你必须相信。但是你不能以简单的“科学”,或说是“封建迷信”来掩饰自己不求真的态度。求真与质疑是一种科学态度,而相反就是一种粗暴的愚昧了。

    三伏天,是一年最热的时候,夏至这天在卦象为天地否卦,"夏至一阴生",也就是在这一天里,天地之中阴气逐渐向上,阳气逐渐往下,这段时间,是天地阴阳两气相互磨荡的时候,做个简单的比喻就是阴阳两气在相互厮杀争夺领导地位的时候。
    而人处于天地气之中,这个季节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首先是本身这个季节多湿,湿最容易入侵人的身体。现代人因为科技的发达,发明了电扇空调,殊不知,这电扇空调,恰恰是让湿气入侵人体最大的帮凶,,我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稍微注意一点的话,湿气入侵人体的几率一定会变小,而且湿气也更容易排出。

    这个季节的自然规律就是湿气重,天气又热,虽然动则流汗,但是流汗也是最帮助人体排出体内湿气和毒素的方式。人们根据大自然的规律而安排生活,这段时间人们都是尽量躲避太阳和白天的炎热活动。尽量早点出门,晚点回家,昼伏夜行。所以称“伏天”伏,藏阴气于内也,所以这个季节也要开始养阴,,五行属土所以还要养脾胃,以贯通水火交心肾两脏。

    这个季节最出现的症状很多,比如烦,燥,渴,热,暑,湿,汗,我们可以想想,为什么我们会说“烦躁”这个词语而不说其他的呢?又透露出我们身体什么样的信息呢??我不知道,没有想清楚,如果强行附会的话,或许是说明了此时我们的因为外界湿气重,热而让中间脾土产生湿滞,导致了不能使上下心肾相贯通,而导致心火上浮,或肾水不济,我们身体的平衡不能保持,上下流通,左右流布。让身体觉得不舒服。

    又回到习俗这个话题上,这个季节的习俗,很多各地都有不同的,有一个值得一提的就是,“头伏饺子二伏面”,这可能是说北方,但南方也有这个习俗,为什么我们在这个季节要吃面呢??这就牵涉出一个植物小麦是在这个季节收获的。

    小麦:味甘,性凉。能养心益脾,和五脏,调经络,除烦止渴,利小便。所以你看,这其中也是符合了自然规律的,在该季节出产的东西,吃了就好,一定是有她自然的规律蕴藏其中的。
    但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可能是北方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适宜吃面食,或者说那片土地适宜长那种东西,所以在北方都常年食用面食,而南方气候湿润,湿度大,便以大米为主。
    又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看到很多长得胖一点的人都特别喜欢吃面食或者甜食呢?又为什么有些人吃了面食就特别容易长胖呢??或许是他们喜欢吃是因为他们身体需要他们,因为小麦可以养心除烦,益脾胃,和五脏,所以他们吃了一是可以安慰身体,而同时又可以增加胃口。而吃甜食也是这样,甜,是甘味的,按照五行归属,属火,属夏,属心。。。。这么也就对上号了。。甜食也一定是可以安慰他们身体的,或者能补充他们需要的东西。

    吃了面食,补益脾胃,胃口也变好了,胃口好了,吃得就多了,吃得多了,脾胃消化不了,超负荷运转,就积聚在体内了,食物积聚体内而阻滞了气机和运化,湿气就阻滞体内运化,水而化湿,湿而生热,热而化痰,痰而生壅。。。。还可以一直不停的推演下去。。。但没必要了。这只是一个方面。但是思维就是这样。


  • “礼失,求诸野”现代人需要一个文化的根

    我还记得小时候河边群生的一种叫”尿珠子”的东西,我们经常采来玩串成珠子带在手上,但是父母不准,说是小孩玩了夜里会尿床,于是赶紧扔了,后来有天我突然想起了在百度上一查,原来“尿珠子”,就是薏苡,把果实晒干取里头的核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薏仁。至于为什么会让小孩夜里尿床,当然不必去深究,但是如果深究一定是可以找出原因的。

    分享下"尿珠子"就是薏仁,性甘平。能消水肿,利小便,健脾益胃,当然不必说,不是很多人都在推荐薏仁红豆粥么.?这样的关于习俗的例子还有很多。就不细举。我觉得真没必要把众多的时间,花在询问上,我今天长了个痘痘,明天dym又推迟了,或者后天我又不知道该不该每天洗澡了。 被时代推着走得太快的我们,是否应该放慢些脚步,去拾起一些东西??

    我妈只是普通的小镇妇女,没有读什么书,唯一可能有知识传承的,可能就是我妈的外公以前是当地的私塾先生,会一点吧,听我妈说当时她外公也是可以给附近乡亲开点方治点小病神马的。我妈大概也可只能是遵照当地习俗,或者传闻而已。以前每个春秋季节偶尔还会去河边田间扯点草药神马的晒干备用。都很管用,山野间生长的草药,清热解毒的最多,也随处可见。还比如我还记得的扛板归,车前草,鬼针草,海金沙,蒌蒿,薏苡仁,山葡萄,野蔷薇,野菊花,刺梨,酸枣,鸡脚枣,苎麻根,鸡冠花,丁香,夜来香,端午时的艾草不用说,在生活中真是用处大而多。小时候我受了凉肚子痛,扯两片叶子,在锅里炙一下,然后搓成一团,用水吞服,一会儿就见效。或者放在肚脐眼里捂着。我妈肯定也不知道为什么,但是父辈传承就是这样,有效就对。 所以我现在无论身处城市乡村,无论走到哪里我都喜欢去看看那些花花草草,遇到不认识的就问问当地农民叫什么有什么作用。我不一定要用,但至少我知道他们等哪天需要用的时候,我自能找到一种方法。

    所以我还说很多时候,有些习俗中蕴含的道理,是可以引导我们去学习更深的含义和知识的,你也可以不了解,选择你信的做就行了,但是千万别用所谓的科学常识,或者封建落后习俗来当做不去了解的借口,也别把无知当进步。你能用西方科学知识来解释,为什么艾叶可以治肚子痛么??为什么“尿珠子"带在身上晚上会尿床吗?至少我不能。

    朱子说:要“在人生紧要处下功夫,那没影的事理会它作甚?”所以我觉得,我们懂不懂学不学中医,都无所谓,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尊重习俗和中国人的传统,不要以为,我们已经生活在工业社会的城市里了,就忘掉了农业社会时留下的习俗,你看看法国人和英国人,他们是欧洲发达的工业社会吧,但是他们依然保持着许许多多农业社会的传统和习俗。他们就是觉得鄙视美国人就是一个没文化的暴发户。我们的国家一样会强大,但我们的人民是否就一定也要经历那样一个阶段呢?

    这习俗的获得,从哪儿来呢?如果从父母那辈就已经丢失掉了习俗和传统,那我们还可以在爷爷奶奶那辈身上找到,生活的事始终是要归于生活。用心发现,仔细分辨。在这个人与人之间彼此失去基本信任的时代,任何言语,皆无实义。。。

    最重要的是,你要找到你自己。找到自己活在世上最好的方式,找到最适合自己吃 的,穿的,喝的,最适合的自己道路,最适合自己的男人,最适合自己的女人, 最适合自己的意义和目的。走向远方和未来。走向现代化的中国。

    在中国的土地上,我们是要要懂得我们这片土地上的常识的,但也决不是说我就排斥西方知识,问题是我们需要有一个基础,需要文化的“根”。现代的城市人虽然懂得很多,但有时候却连农民都知道的一些常识也不懂。 我的根,就是古代的中国,我有土地的根性情愫,因为我是农民的后代。我的根,和土地连在一起,而你,要把我连根拔起!让我漂浮在城市污浊的空气中,游荡于十字街口的霓虹灯下,让我学习你们高贵典雅的城市生活方式。。可找不到根,闻不见土地的芬芳,我会死的!你懂吗?

    孔子也说,“礼失,求诸野”。我想也是这个道理吧。当某些传统因为时代发展而丢失的时候,还是能在还留存的地方去寻找到,在父辈老人的口中去寻找到,就说现在城市中的人,你问稍微年纪大一点的人,他们也一定能够给你提供许多健康或者治病的小良方,哪怕可能就是路边一棵不起眼的小草药,或许就正是解决你现在身体问题的良方。

    我想这是我们新时代的年轻人,能够做的,也是一定能够做到的。
  • 请教楼主,我每年一到冬天就会右腿面发麻。是体内有湿气还是寒气,和这个有关系么??
  • 冬天大家都冷,
    “寒从脚下生”也是自然规律,
    “动生阳,静生阴”

    不管你是风湿还是寒湿或者都有,寒凝则气滞,
    因为冬天本性就是冷。
    方法有很多,但只能选最适合自己的,只有你自己最了解自己。

    很简单的一个方法。你给它们多一点温度,让他们流动起来就好了呀。

    多走动走动,泡脚,多穿点衣服,跳跳绳,这些都不要钱和时间精力的。

    要不就该吃点温热的东西补补了。
    如果是很厉害了,就该去看医生了。

    其他帖子有很多类似方法,比如艾草泡脚,金鸡独立。。。。
    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一定是你脚部血液因为冷而流通不畅了
    就像小河的水,你看冬天流动都慢了一样。



    中医作为一种一门医学,我们没有必要每个人都要去掌握其中理论的精髓,
    而且中医的理论实践都很复杂旁芜,也是不可能的。
    中医药,作为一种中国人的常识性知识。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还是应该生活的归于生活,医学的归于医学。
    或许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印象, 中医就等同于养生,仿佛不管到什么时候都可以通过食物解决。
    其实不然,该吃药的时候依然要去求医,虽然是药三分毒,但很多时候,我们面临选择的时候,是有一个时效性和轻重缓急之分的。

    中国自古提倡以食物而养,但是有时候又非得以药才能更快的达到目的。即使有“毒”但也是不得已而求其次的选择。而恰恰是这“选择”让现代的中国人无所适从。现代中国的很多食物,怕是比这三分毒的药更毒吧?

    如果可以,谁也愿意一辈子吃五谷而不生百病。但是不可能呢。我一直非常抗拒,反季节蔬菜和抗生素类的西药,以至于经常被当做怪物,但是我依然没办法完全避免。

    在轻重缓急面前,还是要做出选择,哪怕是吃了再调养,调养了再吃,如此循环反复下去。

    看到许多许多求医问药的帖,长了个痘痘,觉得困了,失眠了,过敏了,发炎了。。。长了个包

    我不禁在想,其实这也是一种选择的结果,我们自己选择了满足更多的口腹之欲,来获得满足,选择了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种种快乐和满足。选了以妄为常的生活常态和生活方式。能怪谁呢?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来,我活生生的从农业社会被嗖的一声拉到了工业社会,在还没反应得过来的时候,又被拉进了商业社会,后现代社会之中。三十年就要走过西方上百年才能走过的路程。

    我并不比任何人懂得多一点,每个人都一样,我也是这个时代的一份子,只是一些人稍微走得慢一点,另一些人走得快一点,这部分人看到更多的人正在慢慢的往回走。而我却依然要缓慢前行。

    这也是一种选择,平和和平衡的方式。
    一方面,我们要享受现代城市生活带来的种种好处,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丢弃一些自由和无拘无束,,来接受约束,接受自然规律的约束,以此来获得更健康的身体状况。

    现代的饮食起居,跟古代完全不一样,但是我们依然要去寻找一个平衡点,保持人生利益的最大化。显然我们已不可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有些遗存的规则,依然在任何时代都能对我们产生益处。不管你信不信。

    很多人,一边焦急的感叹健康状况的丢失,一边却凌晨还在发帖求医问药,却面对众多言语劝戒无从选择。究竟是该信呢还是不信。反正只要无害,与其疑惑倒不如让实践去检验。

    同样也只有更多的去实践,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探究到符合自身的内在规律。每个人自身的规则,是需要自己去指定的。而这些规则的制定,除了我们的理论经典,更多的也是来自于自己勇于不懈实践精神。

    悬于生活,浮于网络,或许正是我们现在的状态吧,就像有人看到别人说艾叶洗脚很好。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于是就经历了下面一系列的事件。循环往复。

    发帖问艾叶洗脚好不好呢,或者问我这个症状适合洗不呢?--------有人回答,好-------于是回复,那应该怎么用呢??-----又有人答,如何如何洗----于是又回复,那我应该在哪儿买呢?----又有人,哪儿哪儿买-------于是又回复,那我应该买有烟还是无烟的呢?--------又有回复如何如何--------好了疑惑暂时解除,正欲下楼往楼下药店---------结果刷又到一个帖,说我洗了没有一点感觉,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啊,会不会产生副作用呀??------于是疑惑又来了,疑虑自己该不该买----------------于是几天过去了,可能还是没买-------------

    又过几日,可能看到就是有人说薏仁红豆好了,,结果,如此循环往复。却依然什么也没有做,什么也没有实践过。

    你说,这样的我们总是如之何,如之何???我也不知如之何乐。

    所以我一直觉得我们这个时代造就了,理论资源的过剩,但实践却严重不足。也只有实践才能确实的去验证一些东西,验证我们的生活状态。

    说到这儿,我竟也同意了有人说,“这是一个“燥气”主事的时代”的观点了。

    “不要偏听,也不要偏信,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做了,你才能真正的知道,找到你自己,找到适合你的。。。。。。
    这是我今天想要说的。
    或许你的思维更混乱了,但我也一样,因为很多时候别人能给你的帮助,都是无任何实质性意义的。

    今天的话题,是从油炸鸡冠花和栀子花引起的。

    有句古话叫,“病从口入”,对于这话的理解,有些人认为是病毒或病菌从口中传播而入致病。其实不然,“病从口入”就是说我们的很多病都是由于吃出来的。

    前些时候有本书叫“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卖得很是火,可惜我还没来得及买来看的时候,就传出因吃生泥鳅而致病的新闻。这些事很复杂难以讲清。


    看了小组里很多人的病,大同小异,我们可以忽略掉许多纷繁的表象不谈,病理,病因,都不去谈了。

    究其本质,还是一个“饮食不节”四个字,以食物而养,就是通过我们日常的饮食调养,身体就能达到平和的状态,生病了也是完全可以自愈的。同样也是可以日渐适应外在环境社会的变化的。

    比如我们也可以日渐适应,各种食物中都有化学添加剂的环境。适应各种转基因的食物。
    没问题的,只不过需要时间来让我们进化或者退化。

    食物当然也包括了我们的中药。也可以这样说,只要是可以吃的,都可以是药。只是功能效果应用不同。有阴阳五性五味,选择平和的以为日常。

    每个人都要明白,完全平衡的身体状况是不存在的,我们从出生到死亡都要保持和疾病的斗争。只要我们的身体还能基本保持平衡就能运行。像一个天平,我们不能让一端失衡的太厉害了。

    所以儒家也说“白刃可蹈,中庸不可能矣”也是说的这个意思,说穿了,人生就是在不断的追求一种“中庸”的状态,每个方面都是。每个人都是这样。

    “饮、食、男、女”,“食、色,性也”我们把这些话一个字,一个字的拆开来解读。或许就能找到一种文化的内核,检视自己每天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就知道,得病并不是上天无意偶然为之,而是自己有意为之。偶然之中隐含着必然。

    吃的喝的,就是这么简单。

    所以,孔夫子有个别人认为的怪癖“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但我认为这正是反映了孔夫子对待生命的珍视和食物的严谨态度。“饮食之事,不可不慎,不可不节”。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说都说不完,

    在追求速度和效率的现代生活中,吃似乎还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六十年的共和国人们,在经历了饥饿、温饱、再到大鱼大肉,再到追求健康饮食的过程中走了太久,也创造了更多前所未闻的饮食奇迹,什么都敢吃,什么都吃。

    却忘了回过头来检视我们文化中的饮食常识,当一些历史中沉淀下来的常识渐渐变成了无用之学,甚至落后无知的象征的时候。我发现,我们走得太快,也走得太远。远离了中国这片土地。远离了这个伟大国度的一切。

    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让我们的食物品种日渐丰富,但健康却在逐渐丢失。和历史上的中国人比起来,现在的我们的确是无知而自大的。

    饮食能保持人体健康也可满足口腹之欲,同时也能致病。以食物而养,吃药,只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选择。

    可吃什么,在现在成了最大的问题。让我不知道吃什么了。

    停下来想想,在现代社会中,我最需要的是什么?“饮食男女”就是我最基本的,本质的要求,但是附加的条件却变得那么那么的多。。
    房子车子,就让人疲惫不堪。
    想这么多作甚,想多了会得神经病,但在现有条件下做得更好就行了。生活得更有品质,不需要太多的金钱。只需要多学点文化,就够了。有基本的物质保证。

    文化,当没有金钱的作为基础的时候谈文化都是扯淡的,所以,当你没有房子车子好工作,你谈好吃的,谈饮食文化,都等于蛋。

    会遭鄙视,但是又反过来一问,难道我现在没有房子车子,就注定要吃乱七八糟的东西,只为果腹,就不能讲一下吃的学问么???

    记得有一次,我走在路上突然想起植物鸡冠花和栀子花,向人说起,油炸鸡冠花和栀子花,以及鸡冠花和栀子花的许多种吃法的时候,却遭到了无尽的鄙视,都认为我是在说天方夜谭,扯淡,我被认为是怪物了。这是我心底的伤,我是一个怪物。和很多人不一样。所以我积极入党,要变得和其他人一样。这样才不会被时代抛弃。

    我不知道这是我的不正常,还是时代的不正常。

    万物都有生长规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吃什么,怎么吃是一种选择。还是一句话要学习。学习,再学习。

    今天先说饮食,再说男女,现在人的生活压力真是大,脱离了土地,生活在城市,也渐渐的脱离了大自然。

    我不太会做菜,所以从小很努力的想要学好烹饪技术。以至于曾经我立志的是考烹饪学校,或者中医学院。

    我有一个怪癖,很多女友都很不能理解,她说从没有见过我这样一个吃东西太挑的人,这不吃那也不吃,这嫌不好那嫌不好。
    她们认为难吃的东西,我觉得好吃,她们觉得特别好吃的东西,我只给一般的评价。
    而这一点,我正在逐渐的改正。。。。。。或许我也是受了孔夫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毒害吧。。人家是贵族,我们只是平民,当然对饮食的要求就不一样了。
    还是降低要求,就过平民一点的饮食要求吧。

    古时的读书人,大多会一手好菜,明调和之理,行烹饪之法,辩火候之时。女人更是把厨房作为事业的基础,因为烹饪饮食一事,全家人的健康都依附于此,能不慎乎???曾经我把会不会做饭,作为找老婆的基本条件。但是后来我明白了,这是不可能的,现代女性她们已经从厨房解放出去了。况且生活压力大,丈母娘要求高,没钱,找不找得到老婆还不一定。还是自己学靠谱些,她不会,至少我会。她不懂,至少我可以手把手教。

    做出来好吃不好吃,那是手法纯熟问题。但是烹饪理念一定要健康第一,美味第二。色香味健康俱全,那就是佳肴。需要智慧。

    一般来说,我们忙于生存的工作,忙于赚钱,饮食渐渐退化为果腹的事情,退化为满足口腹欲望的事情。不得不说是中国人的一种堕落。

    我一直很佩服广东人的饮食文化。尤其惊叹客家人的饮食文化。客家人是中国保持汉民族文化比较全的一个群体。现代人应该向他们学习。

    等中国的经济条件更好了以后,这些文化也一定会复兴的。

    现在的我们还是无可奈何的要多努力赚钱,等有了钱,才能过上更好的日子。
    只有钱没文化,那是暴发户,有文化,没钱,那是穷酸秀才。既没钱又不学文化那是贫贱,有钱又有文化的才是贵族。做不了上等贵族,也要做平民乡绅,既要赚钱,更要学文化。说我是怪物也好,说我想精想怪也好。我都会照着自己的路走下去,妥协于退让是在一起的前提。

    是的,“贫寒更需苦读书 富贵不可忘稼穑”。所以,我说我就是农民,你可以歧视我,鄙视我,但最好不要用无知来侮辱我。我不想把时间花在争辩上,那样没意义。我也不认为我掌握的就是真理,那是傻逼。我依然在不断的求索,只是想能在现有的物质条件下生活得更好而已。

    生活是复杂的,生活更是美好的。心中有花,世界才有花。

    鸡冠花,栀子花都是可以吃的,还有很多花都可以吃,菊花,桂花,茉莉花,芙蓉花,还有很多很多。。。。。。

    古时有个基本的原则,春食花,夏食茎叶,秋食果实,冬食根茎。在自然和历史面前,我们都是渺小的。只有不断的去学习,才能更好的体会生活的美好。也只有明白了自己的渺小和无知,才能更好的进步。

  • 儒家古有八目之学
    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但我们现代人,在很多方面却连格物之学的基本常识都没有,不禁感叹。究竟是我们辱没了古人,还是古人没有引导我们进入现代?
    难怪孔子在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作为现代中国人,我看到周围的许多人一味的去疑古,讽古,认为古代中国是落后的,甚至整个中华文化都是落后的代名词,然后举出一大堆实例来证明,中国为什么没有走向现代化?为什么把火药用来制造烟花,而不制造枪炮?为什么没有现代医学。为什么中医没有标明毒副作用?

    究竟还是源于我们的无知。中医作为一门医学,我们这个小组究竟是要做医学的学术讨论还是要做一个求医问药的平台?又是不是每个人都必要去掌握这门专门技艺和理论基础?

    看到很多人这样那样的病讨论起来,真的很令人哭笑不得。但是又找不到好的解决方法。


    我以为,只要我们把日常的生活过好了,很多病完全是可以自愈的,而中医乃至整个文化在对待疾病的一个基本理念都是“防范于未然”,“治未病”而防,首重饮食。

    也就说明了为什么饮食文化在我们这个国度中占有那么重要的地位。我不想谈治病和中医了。这应该留待专门人士去研究,去深究。

    作为一个普通人饮食是第一件重要的事,上至国家主席,下至黎民百姓。吃喝拉撒睡,谁也逃不开。

    但是除此,我们是不是还有更重要的事情??是呀,很多,很多。还有眼前逼得人走投无路的房子,车子,票子,老婆孩子。

    但还是得吃饭。
    健康的人说,如果可以我愿意用我的的健康生命换回很多东西。。但是已病入膏肓生病的人说,如果可以我愿意用我的所有,换回健康的生命。

    嘿嘿,,生活中真是处处充满了矛盾。

    以妄为常的生活方式,是否应该趁年轻一点的时候就稍微收敛一点呢?每天因为杂七杂八的事情睡得很晚,为减肥而吃很少的东西。为赶时间而火急火燎的吃饭。有必要么?因为买不起琳琅满目的东西都烦恼,因为心情不爽而大怒,因为羡慕嫉妒恨而忧郁?有必要么?

    我认为我的工作很辛苦,但是没有办法,还是得继续上班,挣钱养家。
    在连续上了一百多天的夜班之后,我好久没有看见过太阳了,终于也发现我的身体出现问题了。

    腰酸背痛,精神奇差,心情有些忧郁,眼睛看东西不太清晰了,四末清冷手脚冰凉。应该是肝肾方面出现了问题,是该调养了。

    但是累,身心疲惫的回到家中,只想好好的睡觉,什么也不想干,却还是到晚上睡不着觉。

    这是身体出现了问题,还是情志出现了问题。我也没有心情去深究。日子还是一样要过。

    但是为了身体,还是得到山上找一些药回来调理。做些好吃的给自己调养。迎接继续的工作。。。

    明天,明天吧,上山看看,,看看故乡的山水。
    十年了,想想十年的光阴,磨灭了多少的梦,还有我的身体。
    ~~~~~~~~~~~~~~~~~~~~~~~~~~~~~~~~~~~~~~~~~~~~~~~
    从今天开始,我不想说中医了,就转向谈饮食。。就谈做菜,调养,当然是饮食为主。
    当然,为了女友及我家人,我还是会偏重于谈湿热体质的调理,而饮食当然就不仅限于此了。我只能谈出一个大概,细节的很多东西还是需要自己去掌握,自己去学习,自己去实践。


    > 删除
  • 2010-11-15 00:09:20 库搬/与时偕行 (又豹变)

    素问曰“谷肉果菜,食养尽之”

    饮食调养有很深远的原理,我个人也总结了一些原则
    1食必兼味,不可偏食
    2凡喜食之物,不可纵口
    3五味稍薄,便能养人
    4三餐之外,不可多食,多食则多活动。最好不吃完就睡
    5常念病从口入,起居有常,食色不伤
    6知保身,病从早防早治,遇病变或不适则及时救治防变,治时择医。
    不要认为是药三分毒就不吃药。比起现在的很多东西,中药的毒性还是差得远吧?权当以毒攻毒吧。


    作为一个现代人,不可能完全法古代人的活法,但还是有很多古法值得学习的,中国古代的养生类,烹饪类,食疗类的书籍种目繁多,理论也纷繁复杂,谁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完全学习。

    但是作为家庭必备书,饮食养生食谱类书也是需要必备的,有时间的时候翻翻看,或者实践一些,多少会有收获。

    任何时代的知识都是需要积累和实践检验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但是不学书,则无从得法。古时很多书,在现在实践起来很有困难,而且也太复杂麻烦。一道菜有几时道工序,时间花去太多。也不太划算。选择一些简单易行的实践还是可能的,有时间就多做,没时间久不做。

    另准备一张卫生部发的《药食同源目录》以备家庭参考。
    有很多东西可以平时在家作为常备的药物,食物

    比如:葱姜蒜 花椒 辣椒胡椒,干姜生姜,八角茴香桂枝桂皮,山药,薏仁,芡实,麦冬天冬,酸枣仁,葛根,当归,川穹,三七,芍药,何首乌,党参丹参沙参,红枣,枸杞,高粱小米五谷杂粮,绿豆,黄豆,红豆白豆等豆类。妇科的鸡内金,鸡冠花,

    还有我们吃了水果蔬菜的一些皮核都要留别用陈皮,桃仁,杏仁荔枝核等,吃藕留下的藕节,吃葱留下的葱根等。
    叶类的荷叶,桑叶,薄荷艾叶等,
    花类的,菊花金银花玫瑰花等,

    作为家庭生活常备的东西,可以在药店购得,可以在远行在路边偶然采得。比如在成都有些老头老太们就是没事就拿着竹竿打树上的白果,捡地上掉下的银杏叶回家做药。或者跑去公园里采药。

    我推荐一些我看过觉得还不错的书。能读能实践最好,不能读翻翻也不错。
    《齐民要术》
    《遵生八笺》
    《神农本草》
    《养老奉亲书》
    《饮膳正要》
    《养正四要》
    《饮食须知》
    《食疗本草》
    《调疾饮食辩》
    《随息居饮食谱》
    《费氏食养三种》
    《老老恒言》
    《调鼎集》
    《易牙遗意》
    《粥谱》
    还有因为袁枚而名声大噪的《随园食单》,我国80年代夜出版了很多的食谱菜谱药膳类的书籍还不错。如果实在嫌麻烦,看看大学传统养生食疗类的教科书也不错。

    一些基本的原则
    1是要基本明白各种食物的基本属性宜忌等,

    2是要随着四季变化改变食谱,再好的东西也要隔三差五的换着花样吃,食物可以杂一点但是要少一点,什么都要去实践了,吃了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比如有些人吃了羊肉狗肉就流鼻血,也只有吃了才知道注意。

    3是要明白自己的身体状况,什么可以吃,什么不能吃,什么可以多吃,什么要少吃。不偏食。

    4是要正确理解书中说的意思,特别是古代汉语写成的书,不然一听到“有毒,多食杀人,气绝”就怕了,弄得不敢吃任何东西了,岂不是可笑。特别是《饮食须知》中的好多话语都这样,弄得好多看了这本书的人,都觉得什么东西都不敢吃了,什么都有害。

    5是吃任何别人认为好的东西都不要吃太多,浅尝则止。

    6适合别人的不一定就适合你,要忠于自己的身体和感觉,而不是别人说的。

    结合现代生活条件,我觉得,我们现代人还需要有些常识性原则
    1是尽量少吃反季蔬菜,至少不要吃反得太厉害的。

    2同样的菜烹饪手法力求多样。

    3明白基本的调和手法,同样的菜因为烹饪手法不同,效果也就不同。

    4学会基本的对事物的鉴别,因为现在的中国商人大多缺乏良心,事物参假制假太厉害,比如很多时候我们买回来的薏仁就很可能是高粱或者大麦做的。

    5不要盲目相信大超市无公害蔬菜的标签除非你大概知道那些食品是怎样生产出来的,从哪儿运来的。

    6多去菜市场转转,看到卖菜的老农多向他们请教。或者去蔬菜批发市场和商贩们聊聊,多跟一些老人学学买菜的学问,也还可以省钱。

    7有条件还可以去各种我们吃的食物的养殖厂看看。现在很多行业的内幕非常惊人,非常惊人。有些可能知道,有些可能还不知道。

    比如众所周知的,鳝鱼养殖要喂避孕药。餐馆用的很多种类的化学制品或香精添加剂。我们吃的油是什么样子的。香油是怎么做出来的,醋是怎么做出来的。酒是用什么酒精勾兑的。大米面粉加增白剂,这些都是小儿科。我们中国人是会进化的,我们的中国胃也一定是可以进化得更强大的。
    转基因大豆不说,因为现在谁也无法说清楚,转基因类的植物对人类到底会产生什么危害。
    现在连科研单位做研究用的转基因水稻的种子,也因为流向外部,被农民大面积播种,又被销售到市场了。连转基因大米都有了,还有什么事不可能发生呢?等等等等。

    我也只能说,我宁愿选择保守一点的活法,这些新奇的没有经过人类历史检验的东西,我还是不吃,少吃为好。

    我曾在山中亲眼看到过潲水油地沟油的生产过程,在一个满是蚂蝗的浅臭水塘里看见过泥鳅的养殖。还有很多触目惊心的场景,还是不说。很多时候人还是要糊涂点。作为这个时代的一份子,我也很无奈。
    不禁要问:中国人的良心都在哪儿去了?

    很多时候,这个时代给了我们很多蒙蔽,但是自己要选择奔向光明。这个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在生活中积累点滴的知识加以补充,等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也就知道了吃什么,该怎么吃了,也就可以随性而为了。

 

  •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今天走在路上看到了芙蓉花,种花的人说这花吃了好,可以清热解毒。泡茶,煎蛋,豆腐汤,炒肉片都可以。

    于是摘几朵回家,后来翻本草,上网搜索芙蓉花的功效,明白性味宜忌等,有菜谱就试着做一点试验一下。

    然后看看做什么菜好吃,自己吃吃看。少量加一点做个菜什么的,吃的时候,要相信自己的感觉,如果感觉不对劲了马上停止不吃。
    记得小时候我有次偷吃枸杞,觉得好吃极了,结果就把一整袋一斤的枸杞子吃完了,当时还没事,第二天就流鼻血。怕了以后就再好吃的东西也不敢多吃了。

    况且很多食物,只要不是特别怪异,异闻所未闻的,性味毒性特别大的,大温大热大寒凉大毒,吃了基本都没事。只是任何食物都要掌握一个量和度的问题。只要明白基本原理,又不是吃毒药,所以吃一点是毒不死的。但是不能像广州人一样,除了恐龙没吃过以外,什么都吃过了。

    今天分享下芙蓉花,
    但现在在蓉城成都都少见了。

    木芙蓉花(注意有些地方叫荷花也叫芙蓉,古书中说的芙蓉有些是指荷花不可混淆。)性辛苦凉微寒,清热解毒药;凉血止血药;消肿排脓药。李时珍说疗“痈疽肿毒恶疮,妙不可言”煎汤熏洗,或捣烂敷患处。
    食用时一般选新鲜无从干净的去蕊留花瓣,晒干用,或生用。孕妇及虚寒者最好禁用。

    芙蓉花茶

    可减缓胃疼痛。清热宜胃(脾胃虚寒者需注意少喝)
    少许芙蓉干花或鲜花,如泡茶法冲泡,或煮茶饮。如果喜欢茶色更红一些,浸泡的时间可以久一些。热饮或冷饮随主人宜。

    加味(随性加减)
    加玫瑰花别有风味。
    注意现在超市买的玫瑰,一般都是被取了玫瑰精油以后又卖出来的。
    说到玫瑰花,顺便我就推荐买贵阳青岩古镇的玫瑰花蜜,曾经我吃过,很不错效果很好。
    对女人也特别好,养颜,疏肝解郁。
    一直都想再去贵阳的时候给女友买点吃吃但也没时间去。多年后不知道现在那家做得怎么样了,参假制假没有不知道。之所以那家做的玫瑰蜜好,因为一是地理条件好是高原玫瑰。二是玫瑰种好,据说是清朝时法国传教士带来的。


    做菜:
    1芙蓉花炒鸡蛋,如平时炒鸡蛋法,搅拌蛋的时候加入芙蓉花瓣,葱花适量。

    2或者鸡蛋汤,如常法煎鸡蛋,下鸡汤煮,散撒花瓣。即成

    3芙蓉花肉片汤
    如常法做肉片汤,加些许芙蓉花瓣。几朵就够了。花不能煮得太老了,如花三五分钟即可起锅。

    4上汤芙蓉花

    用料
    新鲜芙蓉花100克、枸杞子10克、鸡汤200ml做法芙蓉花用淡盐水浸泡5分钟,用清水冲洗去杂质,去花萼、摘瓣。
    枸杞子用温水浸泡1分钟,沥干备用。
    高汤入锅烧开后,下枸杞略煮片刻,加入芙蓉花,煮至花瓣颜色变浅白即可关火,调入适量的盐、胡椒。

    虚寒者及孕妇禁食。

    鲜花需先用淡盐水浸泡,以去虫卵。

    枸杞子浸泡时间不可过长,也不可用开水浸泡,以避免营养流失。

    芙蓉花在煮制过程中颜色会逐渐变浅至黄白。


    5芙蓉花豆腐汤(这个要存疑)

    在网上搜索了下,据说收录于宋代林洪的《山家清供》有个很美的名字叫“雪霞羹”也就是芙蓉花豆腐汤,我个人认为很有可能就是以讹传讹造成的,本来应该是荷花花瓣做豆腐汤,弄成了芙蓉花做肉片汤。。。听说现在广州花宴就把这“雪霞羹”做成了名菜。很可能就是那些没文化的厨师读古书的时候,看到这个芙蓉花,不求甚解搞出来的。

    雪霞羹制作方法:
    材料:新鲜的芙蓉花瓣100克,豆腐150克,鸡汤、盐、味精适量。
    制法:芙蓉花瓣在开水中焯一下,即取出;把芙蓉花、豆腐和鸡汤一起放入锅中煮开,加盐、味精调味,再煮1~2分钟即可盛盘。
    功效:清热凉血,理气养胃

    现在这个季节,柚子,橘子,柑子,桔子,都开始陆续出了,这些东西也可以入菜。或者做食物。比如柚子皮羊肉丝,柚子皮肉丝,炖汤少加陈皮,只要有时间,都可以吃吃玩。

    最近很流行蜂蜜柚子茶,有功夫的人,可以在家自己做做。超市卖的柚子茶奇贵,还是韩国倒传回来的。且被当今的爱美人士奉为上品,说是驱除黑色素,美白祛斑、嫩肤养颜,真让人匪夷所思。

    虽说是有一定的功效,但绝没有广告说的那么神,身体调养也绝不是因为一个柚子茶就可以调养好的,是一个系统而庞杂的工程,这也只是众多方法其中的一种而已,仅此而已。偶尔吃吃耍还是不错。

    这个季节,正好可以自己做点蜂蜜柚子茶来吃。因为柚子味甘酸性寒,所以加蜂蜜炮制也是一种调和方法。正好这几天在家闲,就为你做一瓶蜂蜜柚子茶吧。看吧。

    注意:现在要买到真蜂蜜也不容易,很多超市卖的大多加了香精或者其他糖调和而成的,也就只有祈求买参假不要太厉害的就行了。有熟人或者去养蜂处买要好一些,但很多人也要参假。蜂蜜也分很多种。

     
  • 今天想来说说女人的月事,因为我烦

    女人月事,不仅女人烦,男人也烦,我也烦,但是没办法。
    我自己来说也没办法。

    人们不信古人,人们信外国人。
    我因为所学尚浅无法说服不信古人的今人。
    甚至连女友都说服不了。
    我也只能说,“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素问上说,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七七四十九而终,但随着时代的变化这些都在变化,这只是以前的一个常态。
    现在的状态,一般女子十二十三,甚至十一则天癸至,我不知道这是常态还是非常态,

    另有一说法,说天癸至是肾间气动。也就是说跟肾关系很大,另一意义就说肾水虚弱也可能造成月事无信。

    素问说:女子七岁,肾气始盛,齿更发长,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
    王注 素问也说,冲为血海,诸经朝会,谓之血海。

    另有说,妇人月水,本于四经,二者冲、任,二者太阳小肠,手少阴心经,

    可见女子月经的主要来源为心、脾、肝、肾,心主血,脾统血,肝藏血,肾藏精。调养需要全面的。女人不光要养身体,同时更要养情志,一是不要想太多,二是要快乐不能郁闷。凡事想开些。

    但是感觉什么都重要,什么都要调养,却抓不到最主要的。

    中国文化最擅长的就是让我们能忽略掉所有纷繁复杂的外在表像,去抓最核心的东西,然后推演展开。分阴阳。

    女子属阴,以血为本,男子属阳,以精为本。故又有女子以肝为先天之本。男女各有其本,执其本而生,立其本而长。
    在这一件事来说,所以任何时候都要得本,不失本,养本,立本。
    所以女人养肝是最重要的事,同时兼养心、脾,养肾 养肺。是为本。每个人的先天禀赋各有不同,但是只要生存在世间了,则都一样靠后天的努力。
    肝为女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

    现代女性之所有很多人都广受月经病还有其他妇科病症困扰,有很多原因

    我想了想,大概有这几个,也没办法。
    1未待三七二十一岁肾气足时再行房事。这个是时代病,没办法。
    2被吃的东西所伤,时代不同了,吃的丰富了。过食生冷奇绝,伤了脾胃。没办法。
    3伤于情志。现代生活烦心事太多,心态不好,思虑过盛,伤肝,伤脾。没办法
    4房事不节,伤肾。没办法
    5避孕药物的影响,伤了气血运行。这也是时代病,没办法
    很多无奈,但是我们还是要去克服。

    中医妇科学上总结的妇科病因,1外界六邪所病,2七情所伤3饮食失节4劳逸失常5多劳多产

    原因太多,太复杂,谁也说不完。还是回到一个核心,素问上也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养正则邪不干,孟子云“吾善养浩然正气”。而这养正对于女人来说,我觉得

    首养情志。情志和,心则不浮,肝脾不伤,气机正常血气和。
    这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不是每个女性都能做到。
    现代女性有知识了,很多都上了大学。有知识了却少了很多常识。当然这也有男人的责任。更可以把责任推给时代。

    女子病大概不离,经,孕,产,乳,带。五种,而只要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或冲、任、督、带各脉有损,均可以导致妇科疾病。

    豆瓣上总以月经病、带下病。两种最常见。我建议一是回家问问母亲甚至奶奶他们怎么办的。
    二是尽快去寻医问药,不要怕吃药。三是买本中医妇科学好好学习。四是把组里好多帖子翻出来认真看看。真的没有必要成天发帖问药,发帖问药也成不了名医,更治不好病。
    回归于生活中,才能更好的保持健康。
    我成天发帖布道,就快成酸秀才牢骚满腹是因为我是神经病,我烦,所以这是我的非正常状态。但是更多的人还是要正常生活的。写了这么多,我还是要多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和建议。

    豆瓣上的月经病我大概排了个序,1痛经,2闭经,3月经时间不定,又有先期,后期,前后不定期三种。4是月经量少,经量多的少血崩更少5是经行泄泻6是其他

    我选择痛经和月经不定和闭经来提建议,希望对某些人有用。注意,现在的很多人都不是单纯的一种病因,而是长期以来多种作用的结果。所以治的时间需要很长。再加上平时更不注意饮食和节欲更加雪上加霜。还有可能是因为现在假的东西太多,吃的药质量不好,当然效果不佳。

    1痛经,有在来之前,正在来,来之后都会痛。
    不离四种,虚寒,气滞,淤阻,风寒
    1虚寒者,由于肾阳不足,冲任虚寒所致。喜暖畏寒肢冷显著。
    2气滞,又是因忧思恼怒,肝脾郁结引起的。
    3淤阻,因为淤血未排尽,或者气机受阻引起的。行气化淤则得法而去。
    4是受风寒而行经而痛。


    2月经不调
    A先期,不离脾阳虚弱,肠胃积热盛两种。1因为思虑过盛,损伤脾阳,脾主统血,血失去制约和统治,所以血在还不该来的时候来了。2因为胃热导致冲脉受热而使血海受热而妄行,故早来。

    B月经后期。主要是因为血虚和气郁导致的。女人因为想得多,感性,有很多女人都很忧郁,最容易使肝脾之气郁结,肝气失条达,气滞则血滞,脾主统血,血不足也不能来所以还是那句话,“脾气不好”容易发怒是因为身体的原因。男人应该多体谅,也应该多学习。
    造成忧郁的原因很多自己都可以想很多出来,现代生活让人忧郁的人事太多了,男人,物质,房子,车子,孩子。。。。疏肝解郁,保持健康快乐的心情,自然准时到来

    血虚则血海不足,所以不能按时来,应该补气生血。也有很多原因,一是先天虚弱,二是流血过多,三是流产献血等等。血虚也会导致失眠,或者睡不着觉。然后熬夜又更容易导致肝不藏血。纷繁复杂。

    C先后不定,主要是气血紊乱和冲任受损两种。气血紊乱,我觉得可以简单说成内分泌失调。冲任受损,主要可能是因为多产或者流产,肾水之本必虚弱,需要多补肾,滋养冲任。D

    3闭经。发生闭经大多由于气血不足,肝肾两虚,气滞血淤,痰浊内阻四种

    1气血不足,由于伤思虑太多或者饮食而伤了脾,不能生化气血,所以导致血海空虚。补气养血自然而来。
    2肝肾两虚。现代人大致是由于用脑过度攻心伐计,或者房事过度,精血渐亏耗,导致冲任失养,治法,补肝肾,气血渐充实血海满,则经血自来。
    3气滞血淤,由于气机失畅,或者受刺激,情志不快,或者淤血阻滞等都可能引起。

    另张锡纯说经闭,“胃腑有病,不能消化饮食,调脾胃多进饮食,以为生血之根本”再推原回去,现代人的脾胃伤一是思虑过多,或有隐曲秘密太多,其神思郁结,胃减少酸液不能消化饮食,不能生血,所以月经不来。

    至于经前乳房胀痛,腹涨,这些都稍微小一点不那么痛苦。则略去。至于由于避孕药引起的则另说,也只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回到一个核心就是女性最要的是要多养气血,养肝肾,养脾胃,调冲任,养好情志使心情舒畅。。再简单点就是首先要调养好肝脾两脏。多管齐下,时时注意调养和保护自己。

    月事一事,关乎生育,所以要准备怀孕之前,首要的就是调经,如果经行不正常而怀孕的话又会很麻烦产生很多病症,也很难说不对下一代产生巨大影响。
  • > 删除

2010-11-17 11:50:14 库搬/与时偕行 (又豹变)

 

还有一点值得提的,那就是带下病。

很多女性一遇到白带不正常了那个焦急和苦恼,甚至暴怒,无法言状。甚至把男人杀了的心都有了。大家都可以理解,但是遇到问题了,都要心平气和的解决而不是烦恼和抱怨。
我能提供的防治带下病的方法,一是常备艾草,二是常备薏仁红豆,偶尔吃吃,3是夏天不要太贪凉,多多出汗,多吃去湿的东西。

艾草是妇科良药。有很多方法,具体很多帖子都说过。
在农村也是妇女常备的,端午前后去采些在家常备,一是可以杀毒消炎,比神马洗液效果更好。二是可以去湿,3遇到有受寒了,还可温中散寒。特别对于虚寒型痛经,或者因寒而肚子痛,取一两片叶子,在锅里焙干,开水吞服。一会儿就见效。
还可以艾灸,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特别女性月经之前,有空就炙一下带脉,足三里,煎水洗洗脚。都很不错。
还有,南怀瑾在书中介绍了一个让水火相交的方法,我觉得还挺管用的。一并介绍于此,取艾叶,桂园肉,花椒。三样东西,捣烂,睡觉前取一点在肚脐眼内,盖住睡觉。可温中,暖子宫。交通心肾,对女人失眠有一定效果。

《傅青主女科>称"带下病俱是湿症,而以带名者,因带脉不能约束而有此病。”

大致包括现在名称的白带异常,阴道炎、宫颈炎、宫颈糜烂、卵巢囊肿等甚至尖锐湿疣等病症,在中医学经典中都被统称为“带下病”(还需具体辩证)。

每种病症在的不同发展阶段又会具有不同的特征,但不管外在的病理表象是什么,其本质的东西也就是那么些。(学过辩证主义哲学的都知道,矛盾的相互转化,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所以傅青主也说“带下病久,易至他病丛生。”“带脉者所以约束胞胎之系”云云。。。

其实带下病大概不离这四个本质的原因,“肝经郁火,脾虚气陷 ,下焦湿热,肾虚失固,”然后根据不同的人,还可能和其他病因结合如湿热内蕴,先天体弱等等。。带下病的治法不离去湿,清热,解毒,补益脾肾等 。

同样的病症实质,又会有很多不同的外在表现,不同的人又是因为不同的原因造成的。而中医辩证施治的核心也就在这里。但是很纷繁复杂,就连专业的医生也不一定就能全部辨准,一般人也没有必要全部去了解。

抓住生活这个实质就够了。病者皆惧药,其实也没有什么好怕的。虽说”是药三分毒”但是也必要就怕,天生万物一物降一物,我们的食物平时的果蔬饭菜也可以认为是药,食用不当也会治病。但是,你不能因为这样就不吃饭了吧。

在平常的生活中多学一点,积累一点生活的常识也就够了。在现代生活来说,还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其他的事情,赚钱养家,买房还贷,结婚生养子女。

生活第一件事,菜米油盐酱醋茶,每天积累一点。要不了多久就知道了我们平时吃的东西了,怎么吃,吃什么。然后实践出真知,再通过传承就到了下一代手里了,他们只需要遵照习俗就够了,也可以不必要辛苦学习。
拿一张卫生部发的药食同源的清单,男人女人们没事就学习下,或者向长辈请教,或者向周围任何人请教。慢慢的就积累起来了各种生活知识。也可以不用去明白什么中医药原理,遵照习俗就够了。最好是比父母更前辈的。


对于女人的妇科调养,家庭必备的东西很多,自由慢慢了解,积累,实践检验之后才能知道什么事适合自己和家人的。这也是格物之学,认识 我们日常的食物。

如,补气的党参黄芪,补阳的鹿茸虫草,普通的核桃,补血的阿胶,当归,何首乌,龙眼,养阴的麦冬天冬,百合,枸杞,受涩的莲子,芡实,利水的湿的薏仁,红豆。茯苓泽泻等,清热解毒的绿豆等等等。就拿最平常的五谷,各种米各有什么作用,各种肉大致怎样的功效,花椒葱姜蒜盐,怎么好。都是两面的,既养人又杀人。如大葱和蜂蜜同食就是会中毒,或者吃几颗银杏果,你也可以轻身实践,根据个人状况反应不一,还好现在好多蜂蜜都是假的。卖的白果也是煮熟的。

有些是药,有些药食同源,没事的时候隔三差五煮一点来吃吃,只要把握好了,不多吃,丰富一点的吃。根本没什么问题。中国人连地沟油,化学添加剂都不怕,还怕这些??
没问题的。

  1.  

  • 现代知识获得很方便,没事了就百度一下能知天下,搜狐搜万象。没事上网搜索下找几个试下。既打发了时间,也积累了知识。把出去喝酒打麻将的时间省下来,常吃吃,身体自然就好了。女人多给男人做做饭,男人多给女人做做饭,生活也更和谐了。简单的生活也就过下去了。该上班上班,该上网还上网,有病就吃药,吃完再吃饭。吃饭当吃药

    比如今天我知道了鸡冠花为妇科良药,鸡内金,上网百度之,鸡冠花性味甘涩凉。归肝大肠。功能主治收敛止血,止带,止痢。用于吐血,崩漏,便血,痔血,赤白带下,久痢不止。
    再看有菜谱,鸡冠花蛋汤,于是搞一朵两朵,煮食,吃一点,感觉好,再来。感觉不对马上不吃,改日又换其他的。如果不了解也没关系,学习就是。我小时候贪吃,也吃过一两次。油炸的鸡冠花,怪怪的。所以让我至今记得,时常提起。

    我推荐一些简单的妇科良药。有些是食物做菜,有些泡茶,有些煎水喝喝。也可以百度慢慢学习各种组合方法。

    何首乌,山药,玫瑰花 ,也可以做玫瑰蜜,月季花 ,枸杞,大枣,莲子,薏仁,核桃,板栗,桃仁,杏仁。丹参,党参,橘皮,芍药花,生姜红糖,菊花,黄芪,栀子花,蛋皮,橘红,金银花。鸡冠花

    想到了再补充一些。
    有些药食同源的东西,随时做菜的时候加一点。作为一种调料,不仅可以增色增味,也起到一定的补益作用,但还是那句不宜多,要经常变换花样。比如炖汤的时候红枣枸杞随便加几颗。

    一口也吃不成胖子,慢慢的就好了。做菜也是,你说西红柿好,每天都吃西红柿炒鸡蛋,那也会吃出病来的,人也会吃烦。我特别烦西红柿炒鸡蛋,是有来历的。

    看每天各人的生活状态,看到什么,想起什么,发现什么就去实践一下,每天都充满了发现未知的快乐,实践的快乐,也能获得一些成就感和满足感,人也会更充实不容易空虚无聊。每天都高高兴兴的,迎接美好充满未知的生活,遇到不高兴的事情了,还能转移注意力也就不去想了。

    今天,我花了四个多小时为你做了蜂蜜柚子茶。希望你能有机会喝到。陈皮稍微多放了一点,所以味道要苦一点,你说你喜欢苦点的味道。苦养心,但我把陈皮用盐腌制了一下也没那么苦了。还有用的蜂蜜是乡下蜂农正宗的菜花蜂蜜,不是人造蜂蜜,淡淡的菜花香。柚子我买了一个沙田柚。甜酸甜酸的又带点陈皮的苦辛,咸味基本尝不出来了,我觉得味道还不错,不知你欢喜否。

    世事难料,很多事情谁也无法预料究竟会走向何方。在生活面前,我也只是一个孩子,还在不断学习。如今,我唯一的心愿就是早日买上房子能有立锥之地,就不会像个漂浮的幽魂不知所终。

    突然有些力不从心,马上又要去上班了,不一定有时间再胡说下去了。我们生来就是孤独,为了奔向前方,结伴而行。无论目标何处,终究殊途同归。执手结伴也好,只身上路也罢,但我依旧会寻道而行,不改前路。

    > 删除
  • 2010-11-17 15:01:46 Dido

    楼主前辈也

    > 删除
  • 2010-11-17 16:26:27 西西鲁 (椰林~树影,水清~沙白)

    好人一生平安!

    > 删除
  • 2010-11-17 23:19:30 amy (正在输入)

    谢谢LZ哈 认真学习

    > 删除
  • 2010-11-18 00:01:43 safari (简单的动物行为)

    m

    > 删除
  • 2010-11-18 01:41:33 凝之 (九个太阳.)

    十二时辰的饮食也很有讲究 LZ 我知道你是大方之家 嘿嘿

    > 删除
  • 2010-11-18 02:00:25 [已注销]

    Mark

    > 删除
  • 2010-11-18 02:41:12 田园沙拉 (你这个我不爱的女人)

    > 删除
  • 2010-11-18 02:45:29 猫爪嘟嘟

    mark 刚做了测试是湿热型的 囧

    > 删除
  • 2010-11-18 07:11:30 yao (努力奋斗)

    m

    > 删除
  • 2010-11-18 22:05:08 鼓小呆

    M

    > 删除
  • 2010-12-12 00:01:58 库搬/与时偕行 (又豹变)

    很久没有来写帖子了。

    最近上班事情很多也很烦人,女友在生日那天被车撞飞出六七米远,所幸的是完全没事。不得不称为奇迹,她也被人们称为英雄,虽然我把她没事归于我平时多礼佛烧香和菩萨保佑,但却让我对生命的无常产生了诸多感慨。

    亲眼看着她被车撞飞的我,那瞬间的感受,说不出来。却永远记得。
    活着,真好。。

    但活着,就得活好。生命无常,说不清什么时候就走了。趁还活着的时候要做点事情,过好每一天的生活,快快乐乐,健健康康,平平安安,至于其他的都是浮云。做好自己应该做的每一件事情。

    好好的活着,就够了。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否?

    冬天了,冷了,都要早点睡觉,



    今天,我不知道谈什么话题了。

    刚来山里上班那天一进门脱鞋,同事说我的脚太臭了。我自己也没有想到新换的袜子也会脚臭。嘿嘿,后来我也确实受不了了,确实臭,赶紧洗脚,找了点醋泡了下稍微好点了。

    好几年没有脚臭过了了,,冬天的脚臭真是让人受不了。。。

    于是,我想今天就说这个吧。

    脚汗,脚臭,脚气,

    我把这三种冬天常见的状况合在一起说吧。
    我没有仔细探究过这其中的关系,但我认为,这三种症状,本质上也都是属于湿症,只是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而已。丹溪手镜上也说“脚气盖因湿为之”。同其他湿症一样很复杂,但是我们把握一个方针,随时防变要控制住。中医学上古有“脚气”一病名,或近代叫“香港脚”,严重时也是会死人的。

    有轻重之分,很多人都有汗脚,脚下出汗多,有时稍微忽略了换袜子就臭,再发展下去,就会发展为脚臭,脚气。甚则使身体发生壅滞,血虚,发丹毒,湿热下注或各处壅滞疼、痛、涨、肿等等。很多女生脚肿多半就是这种情况。
    在西医说,有些人就会有真菌感染的状况发生,脱皮,裂口,烂脚丫,脚奇臭无比,以上这些情况我发生过。所以,我也算是慢慢找到了经验。

    很多女生由于平时不注意也会汗脚,甚至臭脚,但比男人好很多。反正我还很少见过脚臭无比的女人。其实也没什么。脚出些汗也是正常的,只要平时多注意清洁,勤换袜子,多泡脚,基本不会出现太多问题。大不了多洗洗袜子嘛。

    民间或者生活中很多防治脚汗,脚臭,或脚气的方法,我们不一定就需要弄清楚这些内在发病原因机制啊,弄一大堆,自己也弄不清。

    我只能提供一些防治方法,只是我的个人经验。每个人还是需要自己去验证,找到自己的。如果相当严重了就必须去就医,因为脚气相当严重了,也会要人命。

    1,平时要注意在各个季节吃些去湿逐湿化湿利湿的各类食物外。
    2,要防止自己被湿气侵害。
    3,不管哪个季节,尽量养成用热水泡脚,洗脚的习惯,特别是冬天一定要每天泡脚,用各种方法泡脚。
    泡脚,有很多东西都可以,很多种方法,各个人不一样。谁也没办法就铁定给你提供万金良方。自己试验才最好。一定要先学习明白宜忌。

    泡脚,除非不得以不要用刺激性太强的东西,或者乱用药物,就用热水洗净,把脚泡到出汗或通红就行了。偶尔加些家常的东西,都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比如,盐,醋,茶,花椒,姜,葱。家具的东西就够了,
    如果你实在不放心,还可以用艾草、红花,益母草,防风,葛根,苦参,肉桂,吴茱萸,川芎,等等药物。
    比如无花果叶子煮水泡脚可以治疗脚气,但是有些人一泡就出问题。

    每个人都不一样。至于那些东西治疗什么,上网百度那些药的性味归经,没事泡泡而已。不用花太多功夫。也只有自己去实践后才能把握住分寸。

    有些人说艾叶泡脚好,于是就有人一泡就是三月,结果搞出病,还害自己不舒服。现在很多卖艾草的广告商,没事就在网上吹嘘,艾叶如何好,艾炙如何神,却忘记告诫不适宜人群。

    艾叶泡脚不太适宜有实症的人,实火,实热,或者血虚的人,还有些人会过敏。但是总体来说,只要不用过分,都没有什么问题。有些人泡脚后也会出现上火的症状,就要马上停止。观察,再验证。

    寒从脚下生,冬天最好养成热水泡脚的习惯。花一点时间,不影响其他事情的。
    还是那句话,去试验吧。别每天没事老上网发帖问病,不起实质作用的。

    我个人偶尔晚上泡手脚会加点盐,偶尔脚臭了或者有硬皮了就加点醋,冬天有艾绒的时候放点艾绒,放几颗花椒,大多数就用热水,慢慢泡,先从温水开始泡,慢慢加热水,直到一壶水完,搽干睡觉。
    既解除疲劳,也使手脚暖和,也睡得好。

    另外一个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每当我出现脚臭的时候,就是缺乏维生素B1了,有一年我脚丫烂得厉害,又臭,后来网上百度,说是缺乏维生素B,
    后来分析了下,真是因为食堂长期吃反季蔬菜,所以导致维B缺乏所致,于是买了维B1,B12,B6,各一瓶,很便宜。却产生了奇效。脚气没再范过,这次我出门在很多天,没注意脚有些臭了,回来吃了几片B1,泡了几回脚,就又没事了。

    我想很多人的脚臭或者脚气,买瓶维B1来吃几颗,也多半就好了。平时有精力就再多注意下,也就不会再犯了。

    冬天泡脚的习惯,也一定要养成和坚持下去。这样,身体也能更健康,女人更应该注意养成泡脚的习惯,比如艾叶红花花椒姜醋茶等,这些换着花样的隔三差五泡泡,温中散寒,暖宫,和胃,也可以治疗有些人的痛经、肚子痛,头痛什么的。
    很多女生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冷,就更需要养成每天泡脚的好习惯。偶尔为之也加些药物泡,不要太过了。冬天也能更好过一些。有些人冬天会风寒湿痹的,加些药物泡脚也能减轻甚至治愈。

    以上就是我今天能提供的。 我没有仔细探究过这其中的关系,但我认为,这三种症状,本质上也都是属于湿症,只是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而已。丹溪手镜上也说“脚气盖因湿为之”。同其他湿症一样很复杂,但是我们把握一个方针,随时防变要控制住。中医学上古有“脚气”一病名,或近代叫“香港脚”,严重时也是会死人的。
    ----------楼主若不是学医的,有些话还是不要妄说的好。以免误导他人。

    中医学上的脚气是什么?---仅百度下你可以知道:
    中医
    脚气,又称脚弱。本病以足胫麻木、酸痛、软弱无力为主症。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对本病作了细致的论述。临床根据其症状表现,主要分为干脚气、湿脚气和脚气冲心等。
    本病主要因为水寒和湿热之邪侵袭下肢,流溢皮肉筋脉;或饮食失节,损伤脾胃,湿热流注足胫;或因病后体质虚弱,气血亏耗,经脉、经筋失于涵养所致。如湿毒上攻,心神受扰则心悸而烦,循经窜犯肺胃则喘满呕恶。

    辨证
    本病初起仅觉两脚无力,渐渐酸重顽麻而纵缓,而后两下肢或见软细,或浮肿。因此可分为干、湿两类:
    湿脚气偏于实证,症见足胫肿大,甚则脚肿连膝,脉象濡缓,舌苔白腻;
    干脚气偏于虚证,症见足胫肌肤日渐瘦削,冷麻酸重逐渐加剧,形神萎弱,或兼见便秘溲黄,舌质淡红苔黄,脉弦或弦数。如见症气逆喘满,心悸烦热,神志昏者,名为“脚气冲心”,实属凶险之候。


    ---俗称“香港脚”西医
    本病是由皮肤癣菌(真菌或称霉菌)所引起的。足部多汗潮湿或鞋袜不通气等都可诱发本病。皮肤癣菌常通过污染的澡堂、游泳池边的地板、浴巾、公用拖鞋、洗脚盆而传染。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中医的伤寒病跟西医的伤寒病是不一样的。

  • > 删除
  • 2011-01-06 11:29:12 紫书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很抱歉,一般我对组里其他人的帖子我都很少说什么,因为我觉得都是对中医很热心的份上。
    但是今天无意中扫了下,觉得这些谬误不可不是说。
    《诸病源》里提到的脚气病,包括说胡适之父亲死在脚气病上,大抵是西医所说的一种以浮肿和无力为和主要表现的疾病,不排除有以下集中综合疾病交杂的可能性:糖尿病足、心衰等。
    而所谓的香港脚是“足藓”,可能涉及的发病因素有维生素缺乏和真菌或者霉菌感染。
    两者不是一类疾病。

杂谈湿热体质的调理,兼谈风月

2010-10-23 14:57:48 来自: 库搬/与时偕行(又豹变)

直播,,杂谈湿热体质的调理,兼谈风月。
~~~~~~~~~~~~~~~~~~~~~~~~~~~~~~~~~~~~~~~~
请尽量少回复,如想回复,可入另外一个帖子。谢谢哦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5083419/
~~~~~~~~~~~~~~~~~~~~~~~~~~~~~~~
我不是医生,求医问药的,请向组中几位医生问药。
本文的题目很吸引人,叫湿热体质调理,但实际上明眼人都知道,一口定断某某某体质是很浅薄的。每个人都有可能是多个矛盾结合,各种属性交互作用的。有轻重缓急,有表里虚实,有假象虚也有实像。

活法儿只是把我们简单的归入某种体质,只能说明我们目前有这种体质的一些表现。不一定我们就百分百是这种体质了。还需要具体深入的辨析。

体质一说,有先天后天,但还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改变的,至于改变得程度多少,只能看努力程度和生活环境改变多少。
曾经看到一个女人减肥,本来五行属土,体质有点湿热型,丰满小胖,非要让自己减到瘦到不行,结果,东吃西吃各种药,不吃饭,每天节食,没减下来不说,还伤了身体,搞出肾病。
明白了体质一说,我们也就是能大概明白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基本情况。但是引起体质变化的内在外在原因,却又可能是千差万别的,但至少就能稍微准确那么一点的去调养自己的身体以达到平和的状态。

湿热外邪的入侵,不论高矮胖瘦都可能会有。当外邪进入身体,发展而改变了你本生的属性,或者发展为一种体质,那么相对那种外邪当初的形态就很严重了。一个控制的过程很重要,即控制这个邪气发生转化,如果湿热体质继续发展下去,很可能就会转化为痰湿体质。


外界的邪气分为“六淫”
“风,寒,暑,湿,燥。热”配五行,五个季节的属性多发病为,春易伤风,夏伤暑,长夏伤湿,秋伤燥,冬伤寒。
中医分类的发病原因三种,既内因,外因,不内外因。
和其他邪气一样分内生和外感,湿热也分为内生湿热,和外感湿热,或者有些人是内外都有,这些邪气相对于体内的正气,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经过着较量,对我们的身体产生影响。当然还有先天和生存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先从“湿”谈,此湿非彼“湿”。湿浊内生,又称"内湿"。是由于脾的运化功能(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湿)及输布津液功能减退或障碍,从而导致水谷不能化为精微而化生水湿痰浊,故"内湿"多因脾虚。  

内湿的形成,多因素体阳气不足,痰湿过盛;或因恣食生冷,过食肥甘,内伤脾胃,致使脾阳不振或脾气损,失其健运之职,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津液的输布代谢发生障碍,而致水液不化,聚而成湿,停而成痰,留而为饮,或积而成水。

因此,脾的运化失职可能导致湿浊内困,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外感湿气,比如季节影响,身居湿地,潮湿的地方,再想想平时吃的,饮食习惯,乘凉睡路边,吹空调,对着吹风扇,洗澡不搽干,洗头头发不干就睡觉,半夜不睡觉在外面晃荡。
吃气冰激凌来,不歇气。喝起可乐当饭。

叫你mb不节制呀。不节制呀。。。

(再想想,胖子为什么怕热,其实你能够想象的,他们身体除了血液,还有巨多的水分,但是又排不出,当季节变化热的时候,那些水分因温度上升,就像被放在锅里煮一样。因为水份会和外界的热量产生互动,把“热”吸到身体内,所以胖子身体外部是冰凉的,内部却像火烧一样。
如果再加上天热,你又违反自然规律贪凉而不让他们排汗排出来,过度吹空调又把他们逼回去了,那当然更在体内停留下来了。

所以,怕热,也是可以当做一个人检验是否体内有湿气的一个方面,但是仅仅表示你体内有湿气内蕴,这有多有少,只有当“湿和热”这俩种特性积聚到一定量的时候才会发生质的转变,而变成湿热。量变引发质变,如果要变成一种体质又要经过很多的能量积聚才可以。)

作为现代人,我们可以不去了解这其中治病的机理,但是作为一个基本常识,我们要记住一句生活常理:

“循四时之序,遵五行之常”,
春夏秋冬,人生世上要遵守规矩。各循天道之常,遵五行生化,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自然规律,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国古人根据属性把季节是分为五个的,只是我们简称为四季,以合自然规律运用了几千年。

春,夏,长夏,秋,冬,合阴阳五行以示天道循环变化之常。“循四时之序,遵五行之常”,即使你说现代人和古代人不一样,但是一样不要偏离得太离谱了。因为不遵守宇宙自然间规矩的人,必然是要受到惩罚的。

长夏季节是湿气最盛的时候,我们可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探究为什么。记住运用就行,遵守那些千年流传而来的习俗。如果你有时间可以去探究学习。

湿性重浊粘滞,易于阻遏气机,故在内湿形成之后,常随其湿邪阻滞部位的不同而各有其不同的病理现象。

如湿邪留滞于经脉,则症见头重如裹,肢体重着,或关节屈伸不利。《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项强直,皆属于湿"。湿热走颈项部分之筋肉,因为湿阻而不柔和,以致颈项强急而运动障碍。

(特别是长夏这个季节,夏至到立秋这段时间,也就是三伏天,如果不注意最容易感觉头重如裹,那是伤了暑湿,感冒了。有没有,有没有???
一般的方法,赶快吃藿香正气液或者xx双黄连口服液吧)但是咱们还是不吃药为好。是吧。)


若湿犯上焦则胸闷咳嗽;湿阳中焦,则脘腹痞满,食欲不振,口腻或口甜,舌苔厚腻;湿滞下焦则腹肿便溏,小便不利;若水湿泛滥,溢于皮肤肌腠之间,则发为水肿。
故《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湿胜则濡泄;甚则水闭浮肿"。

中医就是这样,辩证有太多的原因要你去设想,求证。所以辩证很多时候就会把人辩晕。本文,还是把重点放在“湿热”上吧。至于个别极端或者“六淫”全部缠绕的人,则更复杂。

湿气在体内形成以后,她是要找到通道排出的,排出的通道有多种,一是出汗,二是排泄,三可能还有做那事儿(我自己想象的)。

(注意湿和热是要分开的,湿气遇到热结合了,才会产生湿热,如果湿热他们还不相爱,当然就不会结合,就像两个不认识的人一样,依然只是各自独立的存在于你的身体里。各自对你的身体产生着影响。)

我们身体内本身是有“正气”的,保护着我们的身体不被外界邪气侵犯,当我们身体出现不平衡了,那么外邪就能进入我们的身体,所谓正邪之间,是要有一番较量的,谁负谁胜,就看功力了。

当我们的身体失去防卫,他们就能直入身体,外邪可能从我们最弱的地方侵入,当然如果他们够强大的话,也会从强的地方攻入,当湿气从我们的肌肤侵入以后,当然在矛盾处于一定量的时候,是不会出现问题的。还是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的。

外邪进入身体,他会在身体中随处游荡,或随着血气运行循环,在身体内走一遭以后,如果没有找到可以停留的地方,那么也会被循环而排出体外。但当我们的身体本身就出现了不平衡的状况,给她可以生存的空间,那么那么就会在体内停留。

把湿气和身体,做一个形象的比喻。

我们的身体就像是一座水库,本来容量有限,但因长期蓄水,又因为连续暴雨,几乎是要超过容量了,可当晴了几天过后,却又遇到山洪流入,结果水就漫过堤坝而流向其他地方了,如果再猛一些,那当然有溃堤的可能。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也有很多种办法。也和治病有相同的思维方式,可疏,可堵,可泄,可加高堤坝和库容,也可用马达抽水外派,还可以在源头把水截流,向外引等等等。
但具体应用什么还要结合其他方面考虑,比如周围有人房,有土地,堤坝年久失修等等。

但是你要明白一个思维方式,就是,我们选择的目的和方法,所指向的一定是一个最好的结果。那就是保持利益的最大化,和最大的一个平衡点。既要保持库容最大化,水库边的生态不被破坏,还要保持,有足够的外来的水源。和灌溉庄稼的水源。等等等等。
这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从整体宏观或长远的角度上去把握住事物的最本质的核心和目的所在。

邪气或湿气进入体内,可能往任何一个方向走,从它侵入身体的第一个点,到任意一个点,或者积聚起来,和其他的邪气结合,从皮肤,到血肉,甚至深入骨髓,从经脉到脏腑。对我们的身体产生着各种各样的影响,直到排出体外或被身体的正气干掉。
会往上焦走,则可能发展成脱发啊,头痛啊,胸闷,咳嗽,什么都可能(现在很多女生,为了不影响发质,洗了头发不用吹风吹干,湿气就可能从头部入,所以最好的办法是选择在大太阳的中午洗头发,然后出去晒干,阴雨天也最好是选择吹干,或者用干毛巾反复的搓干)

当脾胃失和,运化无力的时候,吃的食物,营养蕴积于腹部的话,则出现“小肚子”是再正常不过了,如果再和湿热相遇而扎堆云集,则你的小肚子会出现一层,二层甚至多层游泳圈。

湿热若再往走下焦,特别是女性朋友,就特别容易得妇科疾病,神马霉菌阴道炎,瘙痒,卵巢囊肿大部分是由于这个湿邪。

传送门,
关于妇科病,一个男人的想法。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3902453/

如果再往下走,只有到脚了,汗脚,已经算是幸运的了,至少走到脚下就被排出来了,顶多汗多一点,不穿袜子会滑,但是如果爱美的女士为了不影响舒服,还要用一些药物制止他们排出体外,那你的脚底板,很可能就会成脚气,脱皮,脚肿严重神马的,买个新鞋也穿不上。还有可能诱发其他疾病。脚部浮肿,我想好多女人都有过吧。。痛苦不??
~~~~~~~~~~~~~~~~~~~~~~~~~~~~~~~~~~~~~~~~
很久没有来继续写我的帖子了,感觉很糟糕,前段时间因为和女友有些别扭,一个人跑来发帖消遣,自言自语的说着完全不合逻辑的话语,现在回头来看很不可理解。
我是怎么了,所以有人说我是神经病,我一点也不反对。
嘿嘿,但我还是不能无疾而终的就弃楼而去,
我还是要把我的一些关于中医或者生活常识的想法写出来,来讨论,至少,是能让女友理解,哪怕一点点,了解中医,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怎样的。
虽然我不是医生,更不是专家,至少我还能在思考,在寻找一个方式存在着。
偷个空来思考和感受存在。


  • 2010-10-23 17:08:37 库搬/与时偕行 (又豹变)


    还是略去理论不表吧。

    但说方法和经验。但是请注意,最重要是要每个人自己对照,找出自己的病因和本质。才能真正对症下药。因为女友的情况很复杂,而且他根本就不相信我说的理论和她的一些基本病症。所以我也只能尽到我的努力,能帮到就帮吧。不然会被说成是神经病。因为这些,我们吵架已经不少。

    一般来说,稍微显胖的人大部分都是湿热体质。体质一说,有先天因素,没办法改变,但是后天部分,还是可以通过调养而改变得,不论高矮胖瘦,只要身体的小宇宙平和了,我们也就能健健康康的,所谓环肥燕瘦,罗波青菜了。所以,没有必要为自己是何种体质而烦恼。

    ,心情平和,放宽心去做我们每个人现在最该做的事情。


    那就是全身心的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中去吧~~~~哈哈。。


    有些人非常在意自己的身体,每天为这样那样的状况而烦恼,甚至发展处疑病症。现代人真是累,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所以繁忙之余,调养最重要。就算不能恢复如初生,但是至少身体不会亏虚得太离谱,或者发展为癌症神马的。

    人生是需要节制的,
    但太甚就成了清教徒,失去了生活的意义,异化为另类。

    人生是需要快乐的。
    该抽烟抽,该喝酒喝,该做那事儿做。该吃吃,该喝喝,想吃菠萝就菠萝,想吃可乐喝。,什么都也没神马,关键两个字是“节制”,其次也要调养,该止的时候则止。因为人的生命也是有周期的,跟随这个周期,人体在强的时候稍微被挥霍一点用来换取其他东西,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是时候改变和彻底调养的时候就要彻底禁止。比如,你都喝成胃出血了,还喝?那是傻。别说,现在男人在工作场合,不喝酒根本混不出来,关键是节制,

    关键是喝归喝,调养归调养。

    颐卦有云:“慎言语 节饮食”,是为养生之要。顺四时而行,遵五行而常,顺天者生,逆天者亡。“慎言语”,是外养是情志是精神,“节饮食”是内养,是身体是物质。其实外在的言语也是可以反映身体状况的,互为映照。“话不能乱说,东西也不能乱说。”


    一切都是命,三月的一天,她遇到我,我遇到她,

    刚开始交往,她每天吃得比我还多,我也是别人眼中的食神那类,她偏爱食肉,爱喝可乐,几乎每天都要吃菠萝,然后还要吃各种各样的水果一大堆,还要吃牛奶,酸奶。

    看着她的“小肚子”每天都涨的圆圆的,我只想说,“这不是我搞大的!”

    每天看着她吃饭,我都心想,这特么的养不起呀,但我还是很高兴。

    她怕热,三月的阳光照在人身上多舒服啊,我总拉她晒太阳,可她不愿意,总说什么要晒黑,怕黑色素沉淀。吵架无数回,不表。


    这就引出了第一条:晒太阳

    > 删除
  • 2010-10-23 17:11:32 库搬/与时偕行 (又豹变)

    这就引出了第一条:晒太阳


    又回到“阴阳”,二字,阴阳理论是中医的基础理论。不懂的,其实也没必要学。

    我们现代人要做的,我认为多遵照习俗就对了,那些理论自然是蕴藏在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习俗中的。

    易云“百姓日用而不知”,知不知无所谓,用就行了。我们还要花更多的时间去赚钱养家呢。谁学你特么的阴阳理论呀。


    不管神马体质,湿热体质的人,更要在春三月,多出去走走,晒晒太阳,有助体内阳气生发。晒太阳的学问,很复杂,注意不要在夏天高温了还去晒,那是傻。

    立春后,习俗是要去踏春。其实,只要用心发现,古人的习俗都是有很深的学问蕴藏其中的,没有别的,春天使万物生发的季节,从冬至一阳生到三阳开泰的立春,这段季节阳气渐长。春夏阳气发泄,气血容易趋向于体表,表现为皮肤松驰、腠理开、汗多。晒太阳有助身体机能的恢复,补阳气,补钙神马的(还可以问万能的百度),
    一个漫长的冬日过去,体内积聚了许多寒气,需要晒太阳来驱除。或者冬日温补还未驱除干净的寒气,晒太阳二次驱除。晒太阳的时候,你需要注意自己什么地方出汗最多,对应的五脏六腑,很可能就是你感受外邪气的地方。。

    晒太阳,是最幸福的,也最简单的一个方法,有条件的可以全方位裸晒,,嘿嘿,没条件的,就只好晒重点部位了。

    时间选择:从冬至以后,就可以开始,根据寒冷情况,选择太阳完全出来的时候开始,如

    冬至后,还冷,浓雾散去,太阳要九十点后才会出来,以后逐渐出来得早些,春三月多晒

    ,立夏后逐渐减少时间,提前到上午十一点之前。

    部位:任督二脉,即正反面两个轴心,翻来覆去的晒,晒的同时配合一些简单运动,

    同时选择揉搓身体部位。你觉得哪个地方不舒服,或者哪个地方冷,或者哪个地方重要都可以,额头要露出来,颈子也要露出来晒。

    对男人来说,要保护好自己的肾神马的,晒太阳的时候多晒晒腰部,同时搓热双手,反复搓摸腰腹部,结合叉腰,深呼吸的动作。气运丹田。


    注意一点。。。。虽然春天阳气生发,但是春多风,如果长时间暴露在野外的话,很容易感染“风”这种邪气,“风从项下入”记住,就是说风这种邪气是最容易从颈子下进入身体的,所以,以前的人们,春天是要带纱巾的,这也是有原因的。现在的人儿啊,忘了的多了。
    “风”邪入侵,轻则感冒,重则留下后患,又与身体内其他邪气结合,引发其他病

    症。掌握好时间,带个纱巾在颈子上是个不错的选择,晒到全身暖洋洋的微微出汗就好。

    改日再晒。一天也是晒不干的。

    > 删除
  • 2010-10-23 22:18:40 库搬/与时偕行 (又豹变)

    二,“其由来也渐” 节饮食

    之所以写女友出来,是因为或许我们这一代人处于转型时期的人,都有差不多的经历。
    女友人五行属土,所以脾胃功能很强,人称“饮食罗汉”,吃是她最大的爱好,不管到什么地方,吃的东西,一定是她记忆最深刻的部分。
    她小时候不爱吃饭,挑食,厌食。好不容易喂下去的饭,不会儿就全部呕吐出来了。(现在她知道了,这其实是脾胃土太盛而胃热的一种表象)。
    小时候很容易生病,但是父母都只相信西医,吃的全是西药,抗生素之类的没少吃。吃药就吐,所以吊针也没少打。因为先天脾胃不和,但是父母却不知道其中原因。现在来分析,如果她小时候,在吃中药也吃不下去就吐的情况下,首先父母就应该想办法调养,先从脾胃开始调养。养好了,吃中药西药都不会吐了,脾胃好了,吃什么营养都吸收好了,身体也就好了,病就少了。所以脾胃为后天之本。我们所有人都应该知道的。

    好不容易长大, 高中了,妈妈没有时间做饭,她自己就学会了,做好吃的把自己喂得饱饱的,这样可以很满足安全感。害怕饿,所以吃得多。所以胃口好,也不是一天两天练成的。

    城市里的东西大多是大棚反季节蔬菜,有毒食品太多,商贩们为了利益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肉类丰富,人们的荷包鼓了,自然要大鱼大肉。

    麦当劳,肯德基进入中国,成了一代人的童年回忆。那垃圾食品,在进入中国人细腻的胃以后,渐渐的侵蚀着我们的脾胃。让我们的脾胃从小就超负荷运转,加上,可口可乐,冰激凌的泛滥。饭后一瓶可乐在童年的我们是多么奢侈的事情呀。到学校掏出一瓶碳酸饮料,可乐是件倍儿有面子的事情。洋快餐就是一件多么自豪的事情,让中国的儿童小胖子逐年上升。

    中国人生存的这片土地环境,和几千年进化而来精细的胃,决定了我们的祖先没有像蒙古人一样以肉为主食,也没有像西方人一样,保持着吃肉为多的习惯。我们的脾胃,更适合多吃植物,而不是肉类为主。但是不是说我们不吃肉,只是我们的祖先叫我们要少吃,要按季节吃,要根据个人情况而吃。要在脾胃运化能力好的冬天多吃,而在夏天更少吃。

    这多与少,是要按照个人的情况掌握的,也是要辩的。
    也是一种个人选择,你也可以选择像西方人那样,以肉为主食,然后再吃生菜沙拉神马的。只要你愿意,吃神马都可以,但是比别忘了,不管在南方还是北方,你身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在这片土地上生存,有着这片土地人们的饮食习惯。就算改变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改变得太快,承受不住的不是历史,而是人。。

    > 删除
  • 2010-10-24 18:39:22 库搬/与时偕行 (又豹变)

    吃东西,要别阴阳气味,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吃与不吃,多吃与少吃。不能一概而论,中国人的一个基本常识性法则就是,尽量吃当季的东西,对于反季的东西,现代人,是没法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少吃。物各有性,自然环境与人之间是互动的,自然也要保持它的平衡,有是季产是物。这是自然规律不能违反,就算是因为时代的变化,这些规律需要变化,也一定是渐渐的变化,不是说一朝一夕就变化了,当现代世界的平衡被打破了,一定需要时间才能重新达到平衡。
    反季蔬菜也不是现代才有的,中国在唐宋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而且也作为了城市的市场供应,但我记得有本古人曾说过这个问题,他的观点说是这样违反自然规律的蔬菜吃了不太好。

    我也认为不管你是什么体质,现代人养生的一个要点,就是尽量不吃反季节的东西,如果没有办法避免吃,也要尽量不要吃反得太厉害的东西,你买菜的时候,可以选择比当季略微提前了一点上市的东西吃。比如你在春天去买个南瓜,冬瓜来吃吃,这在我是不能想象的傻。
    食物,分阴阳也别气味。酸甘苦辛咸五味,;温,热,寒,凉,四性加平和。也为五气

    ,合五行,五季,五音五方等等。。食物也相生相克,与人体发生极大反应,再配合外在季节环境变化,也会引起人的疾病发生。倘若不辨食物,很可能导致要么“雪中送炭,要么雪上加霜”。

    我们吃东西,回到生物的本性来说,动物们总是吃自己喜欢吃的东西。那可能是因为我们的身体需要他们,或者是因为身体失衡了需要另外的食物来制约,或者补充。比如我们能看到生病的小牛,在上山吃草,它会自己去找自己想吃的,然后有天我们发现他奇迹般的好了。我们小时候生病的时候,特别想吃某种东西,怀孕的人会害口,都是这个道理。
    回到一个本质的认识,是别阴阳辩五行。从正反两方面去分析他们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论
    。现在这个时代,中国的脾胃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脾胃,什么都敢吃,什么毒都不怕。苏丹红不怕,化学制剂不怕。要抵抗这些毒物,脾胃不强大怎么行呢?

    很多时候我们喜欢吃某样东西,或者说我们讨厌吃某种东西,与我们真正需要的,或者说排斥之间。很多时候是会骗了我们。所谓外在表象与本质实像之间有时候不是那么容易分清 。

    苏格拉底说:“你要认识你自己!” 还是这一点道理,每个人都需要分析,结合自身情况的分析。正反多方面的分析。在这个时代除了让自己变强大之外,还能怎么样?难不成自己种菜养猪?同样的东西人家吃了很效,但是对你不一定有效,人家吃了好,但你吃了就不一定好。

    去湿 有很多种方法的。可以利湿,导湿,逐湿,燥湿等。还可温补而自去之。 也还有很多东西可以吃。每个地方肯定都有一些方法。我上班的时候,问当地的农民怎么驱除湿热,他们给我提供了一些非常简单的方法, 比如玉米须,荷叶。生姜,辣椒。。。。都可以。藿香。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的草药,都可以吃。我还是根据自己的情况而选择了比较温和的方法。用玉米须煮水喝,荷叶煮水喝。
    就拿最常见的,玉米和荷叶,功能大致差不多,但是也是有细微区别的,也就适合不同的人。玉米须性平味甘淡可以利尿,泄热,平肝,利胆, 而荷叶性凉,味苦辛微涩。荷叶这东西很多女生用来减肥,利水效果很不错。但看似差别不大,但可能也会对有些人产生看不见的危害比如你本身就体内寒,再吃点性凉的东西,那就会雪上加霜,但如果体内有热的人,那就会正中可以清热。

    看到很多人为了去湿,而吃红豆薏仁粥乱吃一通,但这就不一定对你有效。选择食物,一定要先知道他们的基本特性,如果你不了解,那就一定要节制好,不能多了。最少,你也要选择一些比较平和的。
    而红豆,可暂用以利水,而不可久用以渗湿。有些湿症属气虚,气虚利水,转利转虚,而湿愈不能去矣,况赤小豆专利下身之水而不能利上身之湿。盖下身之湿真湿也,用之而有效;上身之湿,虚湿也,用之而益甚,不可不辨。。

    再举个列子,五脏中五行“肝”属火,属阴,味属酸,属木。肝主排毒,情志主,不合则怒。

    那么一般来说,肝不好的人一般更偏好酸了??这又牵涉到一个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这要看你需要什么,不管怎么样,一个本质就是为了保持体内的平衡和相互制约。木克土,肝太强了,脾胃势必会受一定损害,反之,脾胃属土太强,没有制约也会反过来克木,导致肝气受损,一般来说,这样的人,很容易发怒,动气。如果遇上季节影响或者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会更甚。肝气受损可能会导致抑郁,从而等肝变弱了之后,脾胃土就相对强大了,你的胃口就会相对变好,所以你可以看到,很多人生气大怒之后往往是大吃一番,胃口变得出奇的好,不是没有原因的。经常发怒会导致肝气损害,从而引发脾胃的变化,又反过来又会损害肝气的生发。他们之间是一个相互制约和影响的一对。当因为一些原因,导致身体失去平衡和制约的时候,长久下去,就会导致你身体五脏六腑整个的失去平衡和制约。引发病变。

    如果可以画图就好了,脾胃为中央,假定一个人的脾胃从小开始就是很好,我们可以通过

    一个五行制约相生的原理,推导出可能引发的身体失衡导致的病变。

    肝脾肺


    土克水,假设一个人的脾胃太强,将导致脾胃本身受损不说,也将导致肾水直接受损,反过来,制约肝木的生发,因为肝木克脾土。心火克肾水,同时,肾水被心火所克,将导致心肾不交,烦心失眠,阳气失去制约而上浮扰心,所以心浮气躁。失眠也就是长期这么来的。脾土生肺金,肺气增强也易因不容易受到更强的制约而受损。肺金克肝木又直接导致肝气更加不和。脾气就会越来越坏,生气的次数也会更增多。如此恶性循环,如果又不知道调养。身体也就越来越差。平衡也就会更会被打破。被外部邪气所入侵。

    之所以做上面这样一个推演,实际是想说明,身体是牵一发而全身的,保持身体功能的平衡和相互制约,同时相生又相克也是自然界保持平衡的基本法则。这个法则也运用到生活的每个方面,你可以想的。比如朝鲜和韩国,比如巴基斯坦和印度,比如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比如辣了放醋或糖,咸了放糖或醋,比如领导有正副。比如有了老鼠就会出现蛇。牧羊人要养狗。

    所以我们的祖先把五行的相生相克,作为宇宙的一个基本法则传给了我们。这是中国人的哲学和智慧。和西方的哲学和智慧比较起来,你如果真正懂得了,是不是也能够理解这个文明的伟大智慧所在??

    > 删除
  • 2010-10-24 19:24:32 库搬/与时偕行 (又豹变)



    分享一下酒这个东西:


    酒是好东西,让人爱,却又不尽然,还是回到两个字“节制”,很多时候我们也是没有办法。喝酒可以逐湿去寒,活关节血脉。但是也要不能多,多则毒。根据个人情况分析。


    都说喝酒伤肝,其实也不尽然,是需要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具体分析的。

    我们喝醉酒后,不同人有不同的表现,这其实是和他身体状况相关的,有些人喝酒脸红

    高兴因为酒助肝气生发,致使“心”的情志舒畅而喜。有些人则会大怒发疯,则是因为酒

    让其肝气不和导致大怒,上冲于心,失去理智。还有些人,一喝酒就大醉,是因为肝肾的

    功能弱,解毒的功能弱,导致酒毒把身体麻醉了,而且很多天都恢复不过来。还有些人一喝脸发青发紫,说明有某种先天疾病,肝肾心都不太好。就不能喝酒了。

    醉了以后,每个人都有让自己舒服的办法,有些人喜欢吃酸汤,或醋,有些人吃咸的有些喝水。分享一个方法,喝酒上脸的人,说明酒入肝,也最损肝。注意用养肝的方法,解酒法用酸汤稍微好些,兼用糖盐水。喝酒不上脸的人,说明酒入肾,也最损肾,喝酒后摇

    注意养肾,解酒法用糖盐水为好,兼用酸汤。有些人用另外的方法。

    酒有很多种,白酒,红酒,果酒,米酒,烧酒,啤酒。洋酒。性质也不一样。啤酒可解暑,但也最助湿热内蕴。女人最好不要喝啤酒,因为男人和女人是不一样的。除非你肾够好肚皮装得下。或者你愿意,
    小喝一点红酒白酒米酒都好,但是一定不能贪杯。
    “女人先天之本为肝,男人先天之本为肾。”两个脏器,是男女的根本。肝藏血,肾藏精,精血结合而胞胎生。具体理论见《素问》,两个脏器都有排毒的功效,有主次,有分工。女以肝为先天之本,所以相较男人的肾来说,女人的肾就稍微弱一点。喝酒多伤的是女人的根本。会产生神马情况,我也懒得再说,男人伤了肝,但如果肾的根本还固得好,

    还是可以调理回来。生命之根在,枝叶也还可能长出来、 上面说的两种人,红脸和不红脸的人,也就需要特别注意。 所谓固元,养肝肾是根本。

    这里牵涉到一个细节,女友也喝酒,但是一喝多了,不会喝倒,但是就会发疯,完全变成另外一个人,就像紫霞青霞一样。所以她根本就不敢喝了。我是个爱酒之人,有时压力大,每天都想喝一点。
    但看看现在的酒,除了买不起的,都特么是假酒,只有程度区别没有性质区别而已。连啤酒都是酒精勾兑,哪还闻见啤酒花麦芽的味道。 少喝为好,喝了就赶紧调理。清热解毒神马的。至从前年春天我偶然发现我的手写字的时候在抖了,于是就下决心控制喝酒的量。
    现在的酒,都特么是假的,酒精勾兑的。我可不喝了,现在喝酒,一般都自己泡。我在乡村酿酒作坊去买了新鲜酿的烧酒,然后拿回来放在坛子里先埋在土里几天去火气。再根据不同季节泡不同的酒,根据时令来喝,春秋两季一般不喝酒,夏天可以泡的酒很多,樱桃,枇杷,桑葚,这些东西都是很平常的,而且都可以用果子直接酿成酒。泡酒当然最方便了。泡酒,一般选用酒精浓度不要太高,女人喝的话,当然是直接酿最好了。要不就自己酿,关于酿法可以自己百度。梨子苹果都可以。
    当我给女友说让她自己酿点葡萄酒的时候,她骂我是农民。我可受不了,最后她还是酿了一点,大呼好喝说明年还要酿。女人喝葡萄酒很不错,但是一样不能太多,每天20--30毫升就好。四季都可以,但是现在市场上卖的葡萄酒,不用我说,你都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加化学制剂没有,我不知道,我只知道,300以下的葡萄酒根本就没法喝。还不如买300元的葡萄,买个坛子自己酿。
    冬天药酒主要以温热补肾为主也可以驱寒,五味子,覆盆子什么的,山上一些野果也可以刺梨。我因为在山里上班,所以可以自己采野果。很有趣。
    说实话,现代社会想要谈个恋爱真是辛苦,光是不同人之间的观念差异的调和酒够人绞尽脑汁。我被骂成神经病很多次,也想过放弃。可矛盾的我还是坚持下来了。我想两个人在一起就应该共同去弥合差异,天生一对那种事电影小说才有的。

    > 删除
  • 2010-10-25 11:51:38 库搬/与时偕行 (又豹变)

    三月的春天,菜花花非黄,太阳暖暖的晒得很舒服,可女友却热得衣背都湿了,因为她怕热,这个时候她100斤。我只好陪她躲开最热的时候。
    每天和她一起,看她吃东西吃得那么香是件特幸福的事。她每顿都比我还吃得多。十来天,她就胖了5斤左右,挺着小肚子让我看。我说没关系胖是旺夫相。

    在外面吃饭,我不吃很多东西,比如反季的菜,比如有些肉类。春天,她想吃番茄炒蛋,我说换菜;她说芹菜炒肉,我说换,她去吃寿司,我看着她吃完全店里的所有种类,但只吃了一个,点了一份炒饭,她不高兴。她想在那时吃猪肝我说不好吃,换。我想吃鱼,可她怕有刺麻烦,换。我想吃粥,他说没有。我不吃兔子,因为我看见过很多养殖场养兔子。我不吃鳝鱼,因为是用避孕药养大的。
    一起吃面食,她喜欢放很多味精,喜欢吃得奇辣无比,我说少放点,她不高兴。

    她吃完饭,马上就要喝冰可乐,冰奶茶,甚至冰激凌,我说等一会儿吃她不高兴。我让她

    少吃点水果,性寒凉,她说吃水果对女人皮肤好。我说那吃当季的桃子李子吧,她说不好吃,要吃菠萝,不高兴。

    反正就是不高兴,因为一点小事情就发火,我想除了我做得不够好,或者她不爱我之外的

    原因。还可能是因为“肝”气不合,或者是肝火太旺。加上是春季受季节影响,肝气不合的人在春天的情绪很容易失控,特别容易抑郁,焦虑。回想我们周围,特别在暮春季节的时候患抑郁症加重或自杀的人热别多,因怒杀人的也特别多。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肝气受影响,但一定有一些关系。
    她说和我在一起,真没劲,这也不许吃,那也不许吃。我说不是不让吃,只是你能不能不要那么急着吃,或者少吃,好不容易哄了。我可不愿意管她这些,管多了就她就烦了,但是看着眼前这个女友,又觉得不管又对不住自己。哎。很苦恼。反正就是我管她很多不许吃的。认识我之前,她每天必买一块菠萝吃,有时候是一整只。认识我后,我让她暂时不要吃,她问为什么。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因为很复杂。我只好说:“有毒,小孩子不能吃”。

    > 删除
  • 2010-10-25 13:15:51 库搬/与时偕行 (又豹变)

    2春养肝护胆

    还记得那个五行图么,春季指立春到立夏之间这段时间,中国的节气之中的学问一直在世界上都是处于领先地位的。。二十四节气是阴阳合历,是最先进的历法,包含了季节、物候现象、气候变化三方面,一个太阳月分两节,一节分三候,年计七十二候,所以称为“气候”,代表着天地之间阴阳两气的生长相互活动和变化消息,同时天地阴阳两气的变化,当然也会影响到人类身体的变化,这是中国祖先通过观察自然规律总结而来的。(从来不知道的可以百度)不懂也没关系,反正记住这是在中国需要遵守的自然规律就行了。

    春居东方,属木,多风,味酸,脏腑代表肝,肝胆互为表里,肝为阴,胆为阳,在肝胆

    这两者来说,我们也可以这样从一个的外在表现推断,善谋略者,肝盛,胆大者,胆盛。
    (我又他妈牵出了另一个方面的知识了,中国古代的相术,不过中医中的“望”应该是包含了收集这方面信息的一望人,则大概知道此人病在何处,这就是高明的医生所应具备的。有兴趣的人也可以看《冰鉴>,学相人,对女人找老公,男人找老婆也是有帮助的,可以摸透人的精、气、神; 任用智、言、劳等,但无德者不学“术”,学“道”学术恐危害百端,学道则学正)

    所谓“肝胆相照”(中国的文字是包含了很深刻的文化内涵在内的,随便举例就和我们说的中医相关联,比如“怒发冲冠”,“喜极而泣”“悲从中来”,还有为什么会“菜花黄,人癫狂”其实狗也癫狂)回到一个本质的认识,都是因为因为五脏的变化与相互活动,相生相克一个变化活动过程造成的。

    回到养肝护胆,有句话,忘了是哪本书上说的叫“春不食肝”,意思是春天不要吃肝,因为春季阳气生发,天地本身的属性是阳气生发,最助肝的生长,也就是可以让肝的功能在自然的力量中,得到生长发展和调节。不需要人为,也是肝最好的生长季节。这个时候吃了肝,因为是“死气”,反而会破坏它本身的生长,如果你还想通过外界的力量帮助肝生长,你可以通过其他办法,水生木,那就是从补肾水,以生肝木。

    中国人的饮食习惯认为,以形补形,或者以类补类,自古以来就是这样,而且有中国人自己的科学智慧和文化在内,这不需要深究。只是说明我们根本没有学到中国文化的精髓,望文附意的太多而已。

    现代人却认为,内脏胆固醇高说不要吃,我们只要仔细推敲一下就知道,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不辨。还是那句话,在中国,有中国人自己的规矩和习惯。你需要的只是选择或者遵守。选择要不要信,或尊不遵守。

    > 删除
  • 2010-10-25 13:46:38 马甲

    M,这个我男盆友管的也挺多,看来是正确的。

    > 删除
  • 2010-10-25 15:57:56 库搬/与时偕行 (又豹变)

    很多人春天的时候,特别喜欢吃酸的东西,或者想吃肝,猪肝,鸭肝之类的东西,可能

    是因为他们需要或者需要调节,其中原因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猪肝反正春天我基本不吃

    春天吃东西都放一点酸的东西是可以,但是不过分,要根据自己,想吃就加,听从自己的感觉,不要认为这个有好处就吃。每个人情况不一样。

    (又说到醋,也有学问醋,和酒一样也分很多很多种,前提是真正的醋,各种醋有各种功用。太便宜的醋不要吃,那多半也是化学原料勾兑的,有些人也有禁忌,醋功用很多,比如美容养颜,养肝,消除疲劳,消食开胃,解毒,治病,烧伤烫伤神马的,软化脚皮啊。)

    (还是请继续百度醋)

    我就不知道现在的城里人,对我们最平常的东西有多了解??反正现在的讲究多了,病也是多了,或者根本没有治了。殊不知,其实健康很简单的存在于我们的饮食起居生活中。只是我们都太忙了,而忽略了而已。也拿一个事举例,我曾有个女友因为脚板儿有些硬,不细滑了,有厚皮,买了这样那样的药霜来搽,连磨脚石都用上了,等我回去一见,我觉得完全没必要嘛,就用老醋煮点滚烫来泡泡不就好了?)


    不禁感叹,我们这个时代,拥有了太多的知识,反而把生活中最简单的,几千年传统传承的一些常识忘了,这“知识”与“常识”之间的转换究竟还需要多久?

    在春天的女友,我发现有一个细节,就是她特别喜欢,叹气,“唉声叹气”有事无事就

    喜欢“哎哟喂”的喊一声,这看似没什么,但其实,这也是透露出身体状况的一个信息,那就是肯定是肝胆都有些小问题。

    “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下澹澹,恐人将捕之。”这里太息就是叹息的意思,唉一声,就知道,她肯定是有胆热或者胆寒的缘故。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肝主谋虑,而胆主决断,
    所以现代人,想问题想多了,不仅仅会伤脾胃,因为脾主思,同样不仅影响脾土,而且影响心肾,也会影响肺金,所以,肝胆不和,也可能是引肺受外邪引起咳嗽等症状。一个人体是整体的观念,即小宇宙。

    胆病分寒热,胆热者因胆受外邪化热,症见右胁或两胁疼痛、黄疸、尿短黄赤、口苦咽干、寒热往来,或恶心呕吐、食少腹胀,或头痛眩晕、易怒、耳聋、鼻流浊液,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清泄少阳,通腑泄热。

    胆居六腑之首,与肝相连,互为表里。胆储存胆汁,是肝的精气所化生,胆汁注入小肠

    ,以助饮食物消化,是脾胃运化能够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胆汁的化生和排泄,受肝的疏泄功能控制和调节。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胆汁排泄畅达,脾胃运化功能也健旺;反之胆汁排泄不利,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肝的疏泄不畅达,一个最明显的外在表现,就是脾气差,很容易动怒,发火,或者忧郁焦虑神马的。

    这又牵涉到脾胃来了,同样如果用五行生克和阴阳关系来理解,我们就可以免除到这些细节的东西,就是一个大的原则。“独阴不生,独阳不长”也就是说,阴阳要相互作用才能够生长,肝胆同属木,肝为阴木,胆为阳木,木克土,肝胆失和和其他脏腑之间互相不能相生和制约,就有可能会引起其他脏腑的失衡。

    > 删除
  • 2010-10-25 17:48:37 谁谁谁 (筠子 筠子 何故)

    好东西 LZ辛苦了。。。

    > 删除
  • 2010-10-26 12:31:37 库搬/与时偕行 (又豹变)

    对于女性来说,养好肝胆,是最重要的事情。
    还是因为肝为“女人先天之本"

    胆气虚寒,是胆受寒邪,也是有些人导致失眠的一方面病机。《千金要方》中说:“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是胆寒故也。所以成语有“心惊胆寒”为什么心惊会胆寒,又为什么“心惊”会“肉跳”呢???肝胆同主疏泄,可疏泄中土。或因热,或湿,或痰,或气郁之扰,胆失清宁失其少阳柔和之性而壅郁,则呕苦、虚烦、惊悸、不寐,甚则善恐如人将捕之状。

    木克土,是明肝胆能助肠胃化食,而胆汁也能助小肠化食,辨别脾胃病的时候,特需辩胆的正气是否充足。还有,现在很多女生,都喜欢看恐怖片,或者听鬼故事,玩刺激的游戏,来找刺激。那些刺激的活动,长期下去,同样会对胆的功能产生一些不良影响。

    女友的症状很明显且长期有失眠,晚睡的习惯,应该是寒热兼有,那就不管了。说来也巧,恰好我在清明回家扫墓以后,临走时我妈给我了一些草药,其中有一味我们乡下名为“地苦胆”的,说是清热解毒,而且强调说是清胆热的非此药不行。让我带在身上,说这个季节如果出现喉咙干痛肚子痛头痛失眠烦躁之类的就泡水喝。装在包里突然有天想起了,于是上网百度地苦胆,但说得不是很详细,巧的是性味作用居然正好对症,于是泡了水我们都喝了一点,很苦,但是喝了以后咽喉干的症状有所减轻,就分给了女友一些让她偶尔喝一点,但要注意药苦寒不能经常喝。她拿回去,好像只喝了一次,没放多久就发霉扔掉了。虽然后来发现她哎声叹气少了些了。但我也不清楚到底是因为药起了效,还是因为季节已经变化了的缘故。现在想来很可惜。反正我喝了好几次,哪怕是在丽江那样干燥的地方,很多人都在丽江咳出血痰,那个季节我的咽喉也没出现过很干的情况。

    我也觉得那药很神奇。。。。“地苦胆”这味药,百度上对这味药说得不很清楚,应该不是常用药,而且有小毒,具利水消肿、清热解毒作用。为何我妈说清胆热非此药清不出呢??这还是需要专家来解答。请高人指点

    又说下端午和艾草,我们乡下人说的是端午这天,山上的百草都是药,那天上山不管什么草杂七杂八割一些回来煮汤,全家人用来洗澡,说是可消百病。我们没有试过,但我知道艾草和菖蒲都是常备的,非常有用的。艾草,可治妇科百病,女性妇科病神马的,常备,很管用,可以煮汤洗澡,可熏洗,可煎汤内服,可外用,艾炙,可焙后生吞,也可加入食物中,做各种食物。。用法不一功效各异。所谓“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 删除
  • 2010-10-26 12:41:39 四月裂帛 (Enjoy your life...)

    功力啊 卡卡

    > 删除
  • 2010-10-27 11:36:34 库搬/与时偕行 (又豹变)

    我他妈是个神经病,你们懂不?
    你们相信我说的吗?
    嘿嘿
    我只是不想让自己停下来,停下来想这一切。
    就让自己坐在电脑前,二十四小时不停的敲打着键盘,说着一些废话,
    说着这些没有任何逻辑联系的话。全当垃圾吧,不要管我。
    或者关注我吧,,这样我就能感觉自己是存在着的。。
    我思故我在,存在。
    你懂的。我想我不存在了。
    我需要女人把我拉回到人间。
    ~~~~~~~~~~~~~~~~~~~~~~~~~~~~~~~~~~~~~~~~~~~~~~~~~~~~~~~~~~~~~


    三月清明,五月端午,这在乡下都是很重要的节气,不惟农事,其中习俗讲究也很多也很多,其内在的文化自不待言,端午节之后没几天就到夏至了。

    夏至到立秋的这段时间,以出现的第一个庚日为初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一般年份,是一庚日十天,三伏三十天,有些年有四个庚日,有四十天,最热的时候。甚至立秋之后还有第五波,还要热十天左右。
    比如今年2010年是庚寅年(称天刑年,民间也叫寡妇年,传说不适宜结婚)季节就有点反常,长夏季节就有五个庚日,大至过了七七四十九日之后才逐渐凉爽,而到九九八十一天之后才彻底感觉是秋天了。所以还是一句话,只要我们努力去探求我们这个民族的民俗背后的文化,一定是有其深厚的文化,或者说科学原理蕴藏在内的,绝不是空穴来风的。
    你可以不相信,没有人要求你必须相信。但是你不能以简单的“科学”,或说是“封建迷信”来掩饰自己不求真的态度。求真与质疑是一种科学态度,而相反就是一种粗暴的愚昧了。

    三伏天,是一年最热的时候,夏至这天在卦象为天地否卦,"夏至一阴生",也就是在这一天里,天地之中阴气逐渐向上,阳气逐渐往下,这段时间,是天地阴阳两气相互磨荡的时候,做个简单的比喻就是阴阳两气在相互厮杀争夺领导地位的时候。
    而人处于天地气之中,这个季节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首先是本身这个季节多湿,湿最容易入侵人的身体。现代人因为科技的发达,发明了电扇空调,殊不知,这电扇空调,恰恰是让湿气入侵人体最大的帮凶,,我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稍微注意一点的话,湿气入侵人体的几率一定会变小,而且湿气也更容易排出。

    这个季节的自然规律就是湿气重,天气又热,虽然动则流汗,但是流汗也是最帮助人体排出体内湿气和毒素的方式。人们根据大自然的规律而安排生活,这段时间人们都是尽量躲避太阳和白天的炎热活动。尽量早点出门,晚点回家,昼伏夜行。所以称“伏天”伏,藏阴气于内也,所以这个季节也要开始养阴,,五行属土所以还要养脾胃,以贯通水火交心肾两脏。

    这个季节最出现的症状很多,比如烦,燥,渴,热,暑,湿,汗,我们可以想想,为什么我们会说“烦躁”这个词语而不说其他的呢?又透露出我们身体什么样的信息呢??我不知道,没有想清楚,如果强行附会的话,或许是说明了此时我们的因为外界湿气重,热而让中间脾土产生湿滞,导致了不能使上下心肾相贯通,而导致心火上浮,或肾水不济,我们身体的平衡不能保持,上下流通,左右流布。让身体觉得不舒服。

    又回到习俗这个话题上,这个季节的习俗,很多各地都有不同的,有一个值得一提的就是,“头伏饺子二伏面”,这可能是说北方,但南方也有这个习俗,为什么我们在这个季节要吃面呢??这就牵涉出一个植物小麦是在这个季节收获的。

    小麦:味甘,性凉。能养心益脾,和五脏,调经络,除烦止渴,利小便。所以你看,这其中也是符合了自然规律的,在该季节出产的东西,吃了就好,一定是有她自然的规律蕴藏其中的。
    但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可能是北方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适宜吃面食,或者说那片土地适宜长那种东西,所以在北方都常年食用面食,而南方气候湿润,湿度大,便以大米为主。
    又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看到很多长得胖一点的人都特别喜欢吃面食或者甜食呢?又为什么有些人吃了面食就特别容易长胖呢??或许是他们喜欢吃是因为他们身体需要他们,因为小麦可以养心除烦,益脾胃,和五脏,所以他们吃了一是可以安慰身体,而同时又可以增加胃口。而吃甜食也是这样,甜,是甘味的,按照五行归属,属火,属夏,属心。。。。这么也就对上号了。。甜食也一定是可以安慰他们身体的,或者能补充他们需要的东西。

    吃了面食,补益脾胃,胃口也变好了,胃口好了,吃得就多了,吃得多了,脾胃消化不了,超负荷运转,就积聚在体内了,食物积聚体内而阻滞了气机和运化,湿气就阻滞体内运化,水而化湿,湿而生热,热而化痰,痰而生壅。。。。还可以一直不停的推演下去。。。但没必要了。这只是一个方面。但是思维就是这样。


    > 删除
  • 2010-10-28 19:05:05 库搬/与时偕行 (又豹变)

    “礼失,求诸野”现代人需要一个文化的根

    我还记得小时候河边群生的一种叫”尿珠子”的东西,我们经常采来玩串成珠子带在手上,但是父母不准,说是小孩玩了夜里会尿床,于是赶紧扔了,后来有天我突然想起了在百度上一查,原来“尿珠子”,就是薏苡,把果实晒干取里头的核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薏仁。至于为什么会让小孩夜里尿床,当然不必去深究,但是如果深究一定是可以找出原因的。

    分享下"尿珠子"就是薏仁,性甘平。能消水肿,利小便,健脾益胃,当然不必说,不是很多人都在推荐薏仁红豆粥么.?这样的关于习俗的例子还有很多。就不细举。我觉得真没必要把众多的时间,花在询问上,我今天长了个痘痘,明天dym又推迟了,或者后天我又不知道该不该每天洗澡了。 被时代推着走得太快的我们,是否应该放慢些脚步,去拾起一些东西??

    我妈只是普通的小镇妇女,没有读什么书,唯一可能有知识传承的,可能就是我妈的外公以前是当地的私塾先生,会一点吧,听我妈说当时她外公也是可以给附近乡亲开点方治点小病神马的。我妈大概也可只能是遵照当地习俗,或者传闻而已。以前每个春秋季节偶尔还会去河边田间扯点草药神马的晒干备用。都很管用,山野间生长的草药,清热解毒的最多,也随处可见。还比如我还记得的扛板归,车前草,鬼针草,海金沙,蒌蒿,薏苡仁,山葡萄,野蔷薇,野菊花,刺梨,酸枣,鸡脚枣,苎麻根,鸡冠花,丁香,夜来香,端午时的艾草不用说,在生活中真是用处大而多。小时候我受了凉肚子痛,扯两片叶子,在锅里炙一下,然后搓成一团,用水吞服,一会儿就见效。或者放在肚脐眼里捂着。我妈肯定也不知道为什么,但是父辈传承就是这样,有效就对。 所以我现在无论身处城市乡村,无论走到哪里我都喜欢去看看那些花花草草,遇到不认识的就问问当地农民叫什么有什么作用。我不一定要用,但至少我知道他们等哪天需要用的时候,我自能找到一种方法。

    所以我还说很多时候,有些习俗中蕴含的道理,是可以引导我们去学习更深的含义和知识的,你也可以不了解,选择你信的做就行了,但是千万别用所谓的科学常识,或者封建落后习俗来当做不去了解的借口,也别把无知当进步。你能用西方科学知识来解释,为什么艾叶可以治肚子痛么??为什么“尿珠子"带在身上晚上会尿床吗?至少我不能。

    朱子说:要“在人生紧要处下功夫,那没影的事理会它作甚?”所以我觉得,我们懂不懂学不学中医,都无所谓,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尊重习俗和中国人的传统,不要以为,我们已经生活在工业社会的城市里了,就忘掉了农业社会时留下的习俗,你看看法国人和英国人,他们是欧洲发达的工业社会吧,但是他们依然保持着许许多多农业社会的传统和习俗。他们就是觉得鄙视美国人就是一个没文化的暴发户。我们的国家一样会强大,但我们的人民是否就一定也要经历那样一个阶段呢?

    这习俗的获得,从哪儿来呢?如果从父母那辈就已经丢失掉了习俗和传统,那我们还可以在爷爷奶奶那辈身上找到,生活的事始终是要归于生活。用心发现,仔细分辨。在这个人与人之间彼此失去基本信任的时代,任何言语,皆无实义。。。

    最重要的是,你要找到你自己。找到自己活在世上最好的方式,找到最适合自己吃 的,穿的,喝的,最适合的自己道路,最适合自己的男人,最适合自己的女人, 最适合自己的意义和目的。走向远方和未来。走向现代化的中国。

    在中国的土地上,我们是要要懂得我们这片土地上的常识的,但也决不是说我就排斥西方知识,问题是我们需要有一个基础,需要文化的“根”。现代的城市人虽然懂得很多,但有时候却连农民都知道的一些常识也不懂。 我的根,就是古代的中国,我有土地的根性情愫,因为我是农民的后代。我的根,和土地连在一起,而你,要把我连根拔起!让我漂浮在城市污浊的空气中,游荡于十字街口的霓虹灯下,让我学习你们高贵典雅的城市生活方式。。可找不到根,闻不见土地的芬芳,我会死的!你懂吗?

    孔子也说,“礼失,求诸野”。我想也是这个道理吧。当某些传统因为时代发展而丢失的时候,还是能在还留存的地方去寻找到,在父辈老人的口中去寻找到,就说现在城市中的人,你问稍微年纪大一点的人,他们也一定能够给你提供许多健康或者治病的小良方,哪怕可能就是路边一棵不起眼的小草药,或许就正是解决你现在身体问题的良方。

    我想这是我们新时代的年轻人,能够做的,也是一定能够做到的。

    > 删除
  • 2010-10-28 19:22:44 Ivo (师哥,别走!)

    好赞 坐等风月部分

    > 删除
  • 2010-10-28 22:58:42 梦想休息妞儿 (压力爆炸!)

    从公司看到宿舍~

    > 删除
  • 2010-10-29 09:45:07 夏眠熊 (就那一亩三分地)

    M一下 LZ辛苦了

    > 删除
  • 2010-10-29 09:48:57 Struggle、 (Listen to you heart...)

    请教楼主,我每年一到冬天就会右腿面发麻。是体内有湿气还是寒气,和这个有关系么??

    > 删除
  • 2010-10-29 10:29:41 库搬/与时偕行 (又豹变)

    冬天大家都冷,
    “寒从脚下生”也是自然规律,
    “动生阳,静生阴”

    不管你是风湿还是寒湿或者都有,寒凝则气滞,
    因为冬天本性就是冷。
    方法有很多,但只能选最适合自己的,只有你自己最了解自己。

    很简单的一个方法。你给它们多一点温度,让他们流动起来就好了呀。

    多走动走动,泡脚,多穿点衣服,跳跳绳,这些都不要钱和时间精力的。

    要不就该吃点温热的东西补补了。
    如果是很厉害了,就该去看医生了。

    其他帖子有很多类似方法,比如艾草泡脚,金鸡独立。。。。
    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一定是你脚部血液因为冷而流通不畅了
    就像小河的水,你看冬天流动都慢了一样。




    > 删除
  • 2010-10-29 18:18:01 乙醇 (酒精依赖。。。)

    一点一点看完啦…LZ辛苦…

    > 删除
  • 2010-10-29 22:45:46 反反复复

    我要仔细看

    > 删除
  • 2010-10-29 22:58:38 tolisa

    正泡着脚呐

    支持楼主

    > 删除
  • 2010-10-29 23:24:09 症状未解除 (我们曾相爱,想起就心酸)

    M之,谢谢楼主

    > 删除
  • 2010-10-29 23:55:41 Joyの毕业季 (一起去涠洲岛)

    神人楼主害我不睡觉…

    > 删除
  • 2010-10-30 08:09:48 豆奶 (积善以成德。)

    M

    > 删除
  • 2010-10-30 10:24:56 库搬/与时偕行 (又豹变)

    见了回复,我觉得再这样下去,
    依然会成为一个求医问药贴,
    也失去我的初衷,
    也会和其他发帖人一样会被问到词穷而不知道说什么好。

    中医作为一种一门医学,我们没有必要每个人都要去掌握其中理论的精髓,
    而且中医的理论实践都很复杂旁芜,也是不可能的。
    中医药,作为一种中国人的常识性知识。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还是应该生活的归于生活,医学的归于医学。
    或许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印象, 中医就等同于养生,仿佛不管到什么时候都可以通过食物解决。
    其实不然,该吃药的时候依然要去求医,虽然是药三分毒,但很多时候,我们面临选择的时候,是有一个时效性和轻重缓急之分的。

    中国自古提倡以食物而养,但是有时候又非得以药才能更快的达到目的。即使有“毒”但也是不得已而求其次的选择。而恰恰是这“选择”让现代的中国人无所适从。现代中国的很多食物,怕是比这三分毒的药更毒吧?

    如果可以,谁也愿意一辈子吃五谷而不生百病。但是不可能呢。我一直非常抗拒,反季节蔬菜和抗生素类的西药,以至于经常被当做怪物,但是我依然没办法完全避免。

    在轻重缓急面前,还是要做出选择,哪怕是吃了再调养,调养了再吃,如此循环反复下去。

    看到许多许多求医问药的帖,长了个痘痘,觉得困了,失眠了,过敏了,发炎了。。。长了个包

    我不禁在想,其实这也是一种选择的结果,我们自己选择了满足更多的口腹之欲,来获得满足,选择了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种种快乐和满足。选了以妄为常的生活常态和生活方式。能怪谁呢?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来,我活生生的从农业社会被嗖的一声拉到了工业社会,在还没反应得过来的时候,又被拉进了商业社会,后现代社会之中。三十年就要走过西方上百年才能走过的路程。

    我并不比任何人懂得多一点,每个人都一样,我也是这个时代的一份子,只是一些人稍微走得慢一点,另一些人走得快一点,这部分人看到更多的人正在慢慢的往回走。而我却依然要缓慢前行。

    这也是一种选择,平和和平衡的方式。
    一方面,我们要享受现代城市生活带来的种种好处,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丢弃一些自由和无拘无束,,来接受约束,接受自然规律的约束,以此来获得更健康的身体状况。

    现代的饮食起居,跟古代完全不一样,但是我们依然要去寻找一个平衡点,保持人生利益的最大化。显然我们已不可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有些遗存的规则,依然在任何时代都能对我们产生益处。不管你信不信。

    很多人,一边焦急的感叹健康状况的丢失,一边却凌晨还在发帖求医问药,却面对众多言语劝戒无从选择。究竟是该信呢还是不信。反正只要无害,与其疑惑倒不如让实践去检验。

    同样也只有更多的去实践,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探究到符合自身的内在规律。每个人自身的规则,是需要自己去指定的。而这些规则的制定,除了我们的理论经典,更多的也是来自于自己勇于不懈实践精神。

    悬于生活,浮于网络,或许正是我们现在的状态吧,就像有人看到别人说艾叶洗脚很好。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于是就经历了下面一系列的事件。循环往复。

    发帖问艾叶洗脚好不好呢,或者问我这个症状适合洗不呢?--------有人回答,好-------于是回复,那应该怎么用呢??-----又有人答,如何如何洗----于是又回复,那我应该在哪儿买呢?----又有人,哪儿哪儿买-------于是又回复,那我应该买有烟还是无烟的呢?--------又有回复如何如何--------好了疑惑暂时解除,正欲下楼往楼下药店---------结果刷又到一个帖,说我洗了没有一点感觉,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啊,会不会产生副作用呀??------于是疑惑又来了,疑虑自己该不该买----------------于是几天过去了,可能还是没买-------------

    又过几日,可能看到就是有人说薏仁红豆好了,,结果,如此循环往复。却依然什么也没有做,什么也没有实践过。

    你说,这样的我们总是如之何,如之何???我也不知如之何乐。

    所以我一直觉得我们这个时代造就了,理论资源的过剩,但实践却严重不足。也只有实践才能确实的去验证一些东西,验证我们的生活状态。

    说到这儿,我竟也同意了有人说,“这是一个“燥气”主事的时代”的观点了。

    “不要偏听,也不要偏信,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做了,你才能真正的知道,找到你自己,找到适合你的。。。。。。
    这是我今天想要说的。
    或许你的思维更混乱了,但我也一样,因为很多时候别人能给你的帮助,都是无任何实质性意义的。


    > 删除
  • 2010-11-06 23:42:39 stefanie

    必须马克啊,虽然看不懂

    > 删除
  • 2010-11-07 01:05:09 龙兮家的猫 (我要上进~!我要变身~!)

    跟随楼主~~~

    > 删除
  • 2010-11-10 14:46:58 子兆木 (80%+20%)

    挺好的!!

    就是要有这样的男朋友!

    > 删除
  • 2010-11-12 20:54:58 库搬/与时偕行 (又豹变)

    整理心情,重新开始
    ~~~~~~~~~~~~~~~~~~~~~~~~~~~~~~~~~~~~~~~~~~~~~~~~~~~~~~~~~~~~~
    今天的话题,是从油炸鸡冠花和栀子花引起的。

    有句古话叫,“病从口入”,对于这话的理解,有些人认为是病毒或病菌从口中传播而入致病。其实不然,“病从口入”就是说我们的很多病都是由于吃出来的。

    前些时候有本书叫“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卖得很是火,可惜我还没来得及买来看的时候,就传出因吃生泥鳅而致病的新闻。这些事很复杂难以讲清。


    看了小组里很多人的病,大同小异,我们可以忽略掉许多纷繁的表象不谈,病理,病因,都不去谈了。

    究其本质,还是一个“饮食不节”四个字,以食物而养,就是通过我们日常的饮食调养,身体就能达到平和的状态,生病了也是完全可以自愈的。同样也是可以日渐适应外在环境社会的变化的。

    比如我们也可以日渐适应,各种食物中都有化学添加剂的环境。适应各种转基因的食物。
    没问题的,只不过需要时间来让我们进化或者退化。

    食物当然也包括了我们的中药。也可以这样说,只要是可以吃的,都可以是药。只是功能效果应用不同。有阴阳五性五味,选择平和的以为日常。

    每个人都要明白,完全平衡的身体状况是不存在的,我们从出生到死亡都要保持和疾病的斗争。只要我们的身体还能基本保持平衡就能运行。像一个天平,我们不能让一端失衡的太厉害了。

    所以儒家也说“白刃可蹈,中庸不可能矣”也是说的这个意思,说穿了,人生就是在不断的追求一种“中庸”的状态,每个方面都是。每个人都是这样。

    “饮、食、男、女”,“食、色,性也”我们把这些话一个字,一个字的拆开来解读。或许就能找到一种文化的内核,检视自己每天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就知道,得病并不是上天无意偶然为之,而是自己有意为之。偶然之中隐含着必然。

    吃的喝的,就是这么简单。

    所以,孔夫子有个别人认为的怪癖“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但我认为这正是反映了孔夫子对待生命的珍视和食物的严谨态度。“饮食之事,不可不慎,不可不节”。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说都说不完,

    在追求速度和效率的现代生活中,吃似乎还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六十年的共和国人们,在经历了饥饿、温饱、再到大鱼大肉,再到追求健康饮食的过程中走了太久,也创造了更多前所未闻的饮食奇迹,什么都敢吃,什么都吃。

    却忘了回过头来检视我们文化中的饮食常识,当一些历史中沉淀下来的常识渐渐变成了无用之学,甚至落后无知的象征的时候。我发现,我们走得太快,也走得太远。远离了中国这片土地。远离了这个伟大国度的一切。

    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让我们的食物品种日渐丰富,但健康却在逐渐丢失。和历史上的中国人比起来,现在的我们的确是无知而自大的。

    饮食能保持人体健康也可满足口腹之欲,同时也能致病。以食物而养,吃药,只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选择。

    可吃什么,在现在成了最大的问题。让我不知道吃什么了。

    停下来想想,在现代社会中,我最需要的是什么?“饮食男女”就是我最基本的,本质的要求,但是附加的条件却变得那么那么的多。。
    房子车子,就让人疲惫不堪。
    想这么多作甚,想多了会得神经病,但在现有条件下做得更好就行了。生活得更有品质,不需要太多的金钱。只需要多学点文化,就够了。有基本的物质保证。

    文化,当没有金钱的作为基础的时候谈文化都是扯淡的,所以,当你没有房子车子好工作,你谈好吃的,谈饮食文化,都等于蛋。

    会遭鄙视,但是又反过来一问,难道我现在没有房子车子,就注定要吃乱七八糟的东西,只为果腹,就不能讲一下吃的学问么???

    记得有一次,我走在路上突然想起植物鸡冠花和栀子花,向人说起,油炸鸡冠花和栀子花,以及鸡冠花和栀子花的许多种吃法的时候,却遭到了无尽的鄙视,都认为我是在说天方夜谭,扯淡,我被认为是怪物了。这是我心底的伤,我是一个怪物。和很多人不一样。所以我积极入党,要变得和其他人一样。这样才不会被时代抛弃。

    我不知道这是我的不正常,还是时代的不正常。

    万物都有生长规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吃什么,怎么吃是一种选择。还是一句话要学习。学习,再学习。

    今天先说饮食,再说男女,现在人的生活压力真是大,脱离了土地,生活在城市,也渐渐的脱离了大自然。

    我不太会做菜,所以从小很努力的想要学好烹饪技术。以至于曾经我立志的是考烹饪学校,或者中医学院。

    我有一个怪癖,很多女友都很不能理解,她说从没有见过我这样一个吃东西太挑的人,这不吃那也不吃,这嫌不好那嫌不好。
    她们认为难吃的东西,我觉得好吃,她们觉得特别好吃的东西,我只给一般的评价。
    而这一点,我正在逐渐的改正。。。。。。或许我也是受了孔夫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毒害吧。。人家是贵族,我们只是平民,当然对饮食的要求就不一样了。
    还是降低要求,就过平民一点的饮食要求吧。

    古时的读书人,大多会一手好菜,明调和之理,行烹饪之法,辩火候之时。女人更是把厨房作为事业的基础,因为烹饪饮食一事,全家人的健康都依附于此,能不慎乎???曾经我把会不会做饭,作为找老婆的基本条件。但是后来我明白了,这是不可能的,现代女性她们已经从厨房解放出去了。况且生活压力大,丈母娘要求高,没钱,找不找得到老婆还不一定。还是自己学靠谱些,她不会,至少我会。她不懂,至少我可以手把手教。

    做出来好吃不好吃,那是手法纯熟问题。但是烹饪理念一定要健康第一,美味第二。色香味健康俱全,那就是佳肴。需要智慧。

    一般来说,我们忙于生存的工作,忙于赚钱,饮食渐渐退化为果腹的事情,退化为满足口腹欲望的事情。不得不说是中国人的一种堕落。

    我一直很佩服广东人的饮食文化。尤其惊叹客家人的饮食文化。客家人是中国保持汉民族文化比较全的一个群体。现代人应该向他们学习。

    等中国的经济条件更好了以后,这些文化也一定会复兴的。

    现在的我们还是无可奈何的要多努力赚钱,等有了钱,才能过上更好的日子。
    只有钱没文化,那是暴发户,有文化,没钱,那是穷酸秀才。既没钱又不学文化那是贫贱,有钱又有文化的才是贵族。做不了上等贵族,也要做平民乡绅,既要赚钱,更要学文化。说我是怪物也好,说我想精想怪也好。我都会照着自己的路走下去,妥协于退让是在一起的前提。

    是的,“贫寒更需苦读书 富贵不可忘稼穑”。所以,我说我就是农民,你可以歧视我,鄙视我,但最好不要用无知来侮辱我。我不想把时间花在争辩上,那样没意义。我也不认为我掌握的就是真理,那是傻逼。我依然在不断的求索,只是想能在现有的物质条件下生活得更好而已。

    生活是复杂的,生活更是美好的。心中有花,世界才有花。

    鸡冠花,栀子花都是可以吃的,还有很多花都可以吃,菊花,桂花,茉莉花,芙蓉花,还有很多很多。。。。。。

    古时有个基本的原则,春食花,夏食茎叶,秋食果实,冬食根茎。在自然和历史面前,我们都是渺小的。只有不断的去学习,才能更好的体会生活的美好。也只有明白了自己的渺小和无知,才能更好的进步。

    > 删除
  • 2010-11-12 21:00:48 哼哼唧八世 (Hell is other people.)

    m

    > 删除
  • 2010-11-12 21:11:55 SUNNY920 (开心就好~~~~)

    m

    > 删除
  • 2010-11-12 21:16:06 。yang

    M

    > 删除
  • 2010-11-12 22:30:13 漂在非洲

    MARK

    > 删除
  • 2010-11-12 22:42:12 星星*眨眼睛 (To be diamond)

    mark

    > 删除
  • 2010-11-13 02:49:28 库搬/与时偕行 (又豹变)

    儒家古有八目之学
    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但我们现代人,在很多方面却连格物之学的基本常识都没有,不禁感叹。究竟是我们辱没了古人,还是古人没有引导我们进入现代?
    难怪孔子在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作为现代中国人,我看到周围的许多人一味的去疑古,讽古,认为古代中国是落后的,甚至整个中华文化都是落后的代名词,然后举出一大堆实例来证明,中国为什么没有走向现代化?为什么把火药用来制造烟花,而不制造枪炮?为什么没有现代医学。为什么中医没有标明毒副作用?

    究竟还是源于我们的无知。中医作为一门医学,我们这个小组究竟是要做医学的学术讨论还是要做一个求医问药的平台?又是不是每个人都必要去掌握这门专门技艺和理论基础?

    看到很多人这样那样的病讨论起来,真的很令人哭笑不得。但是又找不到好的解决方法。


    我以为,只要我们把日常的生活过好了,很多病完全是可以自愈的,而中医乃至整个文化在对待疾病的一个基本理念都是“防范于未然”,“治未病”而防,首重饮食。

    也就说明了为什么饮食文化在我们这个国度中占有那么重要的地位。我不想谈治病和中医了。这应该留待专门人士去研究,去深究。

    作为一个普通人饮食是第一件重要的事,上至国家主席,下至黎民百姓。吃喝拉撒睡,谁也逃不开。

    但是除此,我们是不是还有更重要的事情??是呀,很多,很多。还有眼前逼得人走投无路的房子,车子,票子,老婆孩子。

    但还是得吃饭。
    健康的人说,如果可以我愿意用我的的健康生命换回很多东西。。但是已病入膏肓生病的人说,如果可以我愿意用我的所有,换回健康的生命。

    嘿嘿,,生活中真是处处充满了矛盾。

    以妄为常的生活方式,是否应该趁年轻一点的时候就稍微收敛一点呢?每天因为杂七杂八的事情睡得很晚,为减肥而吃很少的东西。为赶时间而火急火燎的吃饭。有必要么?因为买不起琳琅满目的东西都烦恼,因为心情不爽而大怒,因为羡慕嫉妒恨而忧郁?有必要么?

    我认为我的工作很辛苦,但是没有办法,还是得继续上班,挣钱养家。
    在连续上了一百多天的夜班之后,我好久没有看见过太阳了,终于也发现我的身体出现问题了。

    腰酸背痛,精神奇差,心情有些忧郁,眼睛看东西不太清晰了,四末清冷手脚冰凉。应该是肝肾方面出现了问题,是该调养了。

    但是累,身心疲惫的回到家中,只想好好的睡觉,什么也不想干,却还是到晚上睡不着觉。

    这是身体出现了问题,还是情志出现了问题。我也没有心情去深究。日子还是一样要过。

    但是为了身体,还是得到山上找一些药回来调理。做些好吃的给自己调养。迎接继续的工作。。。

    明天,明天吧,上山看看,,看看故乡的山水。
    十年了,想想十年的光阴,磨灭了多少的梦,还有我的身体。
    ~~~~~~~~~~~~~~~~~~~~~~~~~~~~~~~~~~~~~~~~~~~~~~~
    从今天开始,我不想说中医了,就转向谈饮食。。就谈做菜,调养,当然是饮食为主。
    当然,为了女友及我家人,我还是会偏重于谈湿热体质的调理,而饮食当然就不仅限于此了。我只能谈出一个大概,细节的很多东西还是需要自己去掌握,自己去学习,自己去实践。


    > 删除
  • 2010-11-15 00:09:20 库搬/与时偕行 (又豹变)

    素问曰“谷肉果菜,食养尽之”

    饮食调养有很深远的原理,我个人也总结了一些原则
    1食必兼味,不可偏食
    2凡喜食之物,不可纵口
    3五味稍薄,便能养人
    4三餐之外,不可多食,多食则多活动。最好不吃完就睡
    5常念病从口入,起居有常,食色不伤
    6知保身,病从早防早治,遇病变或不适则及时救治防变,治时择医。
    不要认为是药三分毒就不吃药。比起现在的很多东西,中药的毒性还是差得远吧?权当以毒攻毒吧。


    作为一个现代人,不可能完全法古代人的活法,但还是有很多古法值得学习的,中国古代的养生类,烹饪类,食疗类的书籍种目繁多,理论也纷繁复杂,谁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完全学习。

    但是作为家庭必备书,饮食养生食谱类书也是需要必备的,有时间的时候翻翻看,或者实践一些,多少会有收获。

    任何时代的知识都是需要积累和实践检验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但是不学书,则无从得法。古时很多书,在现在实践起来很有困难,而且也太复杂麻烦。一道菜有几时道工序,时间花去太多。也不太划算。选择一些简单易行的实践还是可能的,有时间就多做,没时间久不做。

    另准备一张卫生部发的《药食同源目录》以备家庭参考。
    有很多东西可以平时在家作为常备的药物,食物

    比如:葱姜蒜 花椒 辣椒胡椒,干姜生姜,八角茴香桂枝桂皮,山药,薏仁,芡实,麦冬天冬,酸枣仁,葛根,当归,川穹,三七,芍药,何首乌,党参丹参沙参,红枣,枸杞,高粱小米五谷杂粮,绿豆,黄豆,红豆白豆等豆类。妇科的鸡内金,鸡冠花,

    还有我们吃了水果蔬菜的一些皮核都要留别用陈皮,桃仁,杏仁荔枝核等,吃藕留下的藕节,吃葱留下的葱根等。
    叶类的荷叶,桑叶,薄荷艾叶等,
    花类的,菊花金银花玫瑰花等,

    作为家庭生活常备的东西,可以在药店购得,可以在远行在路边偶然采得。比如在成都有些老头老太们就是没事就拿着竹竿打树上的白果,捡地上掉下的银杏叶回家做药。或者跑去公园里采药。

    > 删除
  • 2010-11-15 00:12:27 库搬/与时偕行 (又豹变)

    我推荐一些我看过觉得还不错的书。能读能实践最好,不能读翻翻也不错。
    《齐民要术》
    《遵生八笺》
    《神农本草》
    《养老奉亲书》
    《饮膳正要》
    《养正四要》
    《饮食须知》
    《食疗本草》
    《调疾饮食辩》
    《随息居饮食谱》
    《费氏食养三种》
    《老老恒言》
    《调鼎集》
    《易牙遗意》
    《粥谱》
    还有因为袁枚而名声大噪的《随园食单》,我国80年代夜出版了很多的食谱菜谱药膳类的书籍还不错。如果实在嫌麻烦,看看大学传统养生食疗类的教科书也不错。

    一些基本的原则
    1是要基本明白各种食物的基本属性宜忌等,

    2是要随着四季变化改变食谱,再好的东西也要隔三差五的换着花样吃,食物可以杂一点但是要少一点,什么都要去实践了,吃了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比如有些人吃了羊肉狗肉就流鼻血,也只有吃了才知道注意。

    3是要明白自己的身体状况,什么可以吃,什么不能吃,什么可以多吃,什么要少吃。不偏食。

    4是要正确理解书中说的意思,特别是古代汉语写成的书,不然一听到“有毒,多食杀人,气绝”就怕了,弄得不敢吃任何东西了,岂不是可笑。特别是《饮食须知》中的好多话语都这样,弄得好多看了这本书的人,都觉得什么东西都不敢吃了,什么都有害。

    5是吃任何别人认为好的东西都不要吃太多,浅尝则止。

    6适合别人的不一定就适合你,要忠于自己的身体和感觉,而不是别人说的。

    结合现代生活条件,我觉得,我们现代人还需要有些常识性原则
    1是尽量少吃反季蔬菜,至少不要吃反得太厉害的。

    2同样的菜烹饪手法力求多样。

    3明白基本的调和手法,同样的菜因为烹饪手法不同,效果也就不同。

    4学会基本的对事物的鉴别,因为现在的中国商人大多缺乏良心,事物参假制假太厉害,比如很多时候我们买回来的薏仁就很可能是高粱或者大麦做的。

    5不要盲目相信大超市无公害蔬菜的标签除非你大概知道那些食品是怎样生产出来的,从哪儿运来的。

    6多去菜市场转转,看到卖菜的老农多向他们请教。或者去蔬菜批发市场和商贩们聊聊,多跟一些老人学学买菜的学问,也还可以省钱。

    7有条件还可以去各种我们吃的食物的养殖厂看看。现在很多行业的内幕非常惊人,非常惊人。有些可能知道,有些可能还不知道。

    比如众所周知的,鳝鱼养殖要喂避孕药。餐馆用的很多种类的化学制品或香精添加剂。我们吃的油是什么样子的。香油是怎么做出来的,醋是怎么做出来的。酒是用什么酒精勾兑的。大米面粉加增白剂,这些都是小儿科。我们中国人是会进化的,我们的中国胃也一定是可以进化得更强大的。
    转基因大豆不说,因为现在谁也无法说清楚,转基因类的植物对人类到底会产生什么危害。
    现在连科研单位做研究用的转基因水稻的种子,也因为流向外部,被农民大面积播种,又被销售到市场了。连转基因大米都有了,还有什么事不可能发生呢?等等等等。

    我也只能说,我宁愿选择保守一点的活法,这些新奇的没有经过人类历史检验的东西,我还是不吃,少吃为好。

    我曾在山中亲眼看到过潲水油地沟油的生产过程,在一个满是蚂蝗的浅臭水塘里看见过泥鳅的养殖。还有很多触目惊心的场景,还是不说。很多时候人还是要糊涂点。作为这个时代的一份子,我也很无奈。
    不禁要问:中国人的良心都在哪儿去了?

    很多时候,这个时代给了我们很多蒙蔽,但是自己要选择奔向光明。这个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在生活中积累点滴的知识加以补充,等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也就知道了吃什么,该怎么吃了,也就可以随性而为了。

    > 删除
  • 2010-11-15 01:26:48 心静自然成·读 (学习+运动)

    m

    > 删除
  • 2010-11-15 01:35:17 彬涵 (思而不学则怠)

    M

    > 删除
  • 2010-11-15 04:19:13 蔓姿莎華 (退步几)

    MARK 慢慢看

    > 删除
  • 2010-11-15 12:08:16 库搬/与时偕行 (又豹变)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今天走在路上看到了芙蓉花,种花的人说这花吃了好,可以清热解毒。泡茶,煎蛋,豆腐汤,炒肉片都可以。

    于是摘几朵回家,后来翻本草,上网搜索芙蓉花的功效,明白性味宜忌等,有菜谱就试着做一点试验一下。

    然后看看做什么菜好吃,自己吃吃看。少量加一点做个菜什么的,吃的时候,要相信自己的感觉,如果感觉不对劲了马上停止不吃。
    记得小时候我有次偷吃枸杞,觉得好吃极了,结果就把一整袋一斤的枸杞子吃完了,当时还没事,第二天就流鼻血。怕了以后就再好吃的东西也不敢多吃了。

    况且很多食物,只要不是特别怪异,异闻所未闻的,性味毒性特别大的,大温大热大寒凉大毒,吃了基本都没事。只是任何食物都要掌握一个量和度的问题。只要明白基本原理,又不是吃毒药,所以吃一点是毒不死的。但是不能像广州人一样,除了恐龙没吃过以外,什么都吃过了。

    今天分享下芙蓉花,
    但现在在蓉城成都都少见了。

    木芙蓉花(注意有些地方叫荷花也叫芙蓉,古书中说的芙蓉有些是指荷花不可混淆。)性辛苦凉微寒,清热解毒药;凉血止血药;消肿排脓药。李时珍说疗“痈疽肿毒恶疮,妙不可言”煎汤熏洗,或捣烂敷患处。
    食用时一般选新鲜无从干净的去蕊留花瓣,晒干用,或生用。孕妇及虚寒者最好禁用。

    芙蓉花茶

    可减缓胃疼痛。清热宜胃(脾胃虚寒者需注意少喝)
    少许芙蓉干花或鲜花,如泡茶法冲泡,或煮茶饮。如果喜欢茶色更红一些,浸泡的时间可以久一些。热饮或冷饮随主人宜。

    加味(随性加减)
    加玫瑰花别有风味。
    注意现在超市买的玫瑰,一般都是被取了玫瑰精油以后又卖出来的。
    说到玫瑰花,顺便我就推荐买贵阳青岩古镇的玫瑰花蜜,曾经我吃过,很不错效果很好。
    对女人也特别好,养颜,疏肝解郁。
    一直都想再去贵阳的时候给女友买点吃吃但也没时间去。多年后不知道现在那家做得怎么样了,参假制假没有不知道。之所以那家做的玫瑰蜜好,因为一是地理条件好是高原玫瑰。二是玫瑰种好,据说是清朝时法国传教士带来的。


    做菜:
    1芙蓉花炒鸡蛋,如平时炒鸡蛋法,搅拌蛋的时候加入芙蓉花瓣,葱花适量。

    2或者鸡蛋汤,如常法煎鸡蛋,下鸡汤煮,散撒花瓣。即成

    3芙蓉花肉片汤
    如常法做肉片汤,加些许芙蓉花瓣。几朵就够了。花不能煮得太老了,如花三五分钟即可起锅。

    4上汤芙蓉花

    用料
    新鲜芙蓉花100克、枸杞子10克、鸡汤200ml做法芙蓉花用淡盐水浸泡5分钟,用清水冲洗去杂质,去花萼、摘瓣。
    枸杞子用温水浸泡1分钟,沥干备用。
    高汤入锅烧开后,下枸杞略煮片刻,加入芙蓉花,煮至花瓣颜色变浅白即可关火,调入适量的盐、胡椒。

    虚寒者及孕妇禁食。

    鲜花需先用淡盐水浸泡,以去虫卵。

    枸杞子浸泡时间不可过长,也不可用开水浸泡,以避免营养流失。

    芙蓉花在煮制过程中颜色会逐渐变浅至黄白。


    5芙蓉花豆腐汤(这个要存疑)

    在网上搜索了下,据说收录于宋代林洪的《山家清供》有个很美的名字叫“雪霞羹”也就是芙蓉花豆腐汤,我个人认为很有可能就是以讹传讹造成的,本来应该是荷花花瓣做豆腐汤,弄成了芙蓉花做肉片汤。。。听说现在广州花宴就把这“雪霞羹”做成了名菜。很可能就是那些没文化的厨师读古书的时候,看到这个芙蓉花,不求甚解搞出来的。

    雪霞羹制作方法:
    材料:新鲜的芙蓉花瓣100克,豆腐150克,鸡汤、盐、味精适量。
    制法:芙蓉花瓣在开水中焯一下,即取出;把芙蓉花、豆腐和鸡汤一起放入锅中煮开,加盐、味精调味,再煮1~2分钟即可盛盘。
    功效:清热凉血,理气养胃

    现在这个季节,柚子,橘子,柑子,桔子,都开始陆续出了,这些东西也可以入菜。或者做食物。比如柚子皮羊肉丝,柚子皮肉丝,炖汤少加陈皮,只要有时间,都可以吃吃玩。

    最近很流行蜂蜜柚子茶,有功夫的人,可以在家自己做做。超市卖的柚子茶奇贵,还是韩国倒传回来的。且被当今的爱美人士奉为上品,说是驱除黑色素,美白祛斑、嫩肤养颜,真让人匪夷所思。

    虽说是有一定的功效,但绝没有广告说的那么神,身体调养也绝不是因为一个柚子茶就可以调养好的,是一个系统而庞杂的工程,这也只是众多方法其中的一种而已,仅此而已。偶尔吃吃耍还是不错。

    这个季节,正好可以自己做点蜂蜜柚子茶来吃。因为柚子味甘酸性寒,所以加蜂蜜炮制也是一种调和方法。正好这几天在家闲,就为你做一瓶蜂蜜柚子茶吧。看吧。

    注意:现在要买到真蜂蜜也不容易,很多超市卖的大多加了香精或者其他糖调和而成的,也就只有祈求买参假不要太厉害的就行了。有熟人或者去养蜂处买要好一些,但很多人也要参假。蜂蜜也分很多种。

    > 删除
  • 2010-11-15 12:10:11 zzzlllwwwsss

    m

    > 删除
  • 2010-11-15 12:12:18 胭脂 (怎么办,不敢加关注……)

    m

    > 删除
  • 2010-11-15 13:39:51 sarah (还没离开那里,已开始想念。)

    m

    > 删除
  • 2010-11-15 13:56:25 喜悦

    辛苦了

    > 删除
  • 2010-11-15 14:06:52 单身≠公害 (顺其自然~想太多浪费脑细胞)

    支持下哦~

    > 删除
  • 2010-11-15 15:46:16 笑

    mark

    > 删除
  • 2010-11-15 23:24:51 amy (正在输入)

    谢谢LZ 我学到了很多哈 我是湿热体质 以后会多学习的 认真调养身体 身体真的是垮了 再次感谢 真长见识!!

    > 删除
  • 2010-11-15 23:32:35 SillyLily

    推荐傅杰英的体质养生视频~

    > 删除
  • 2010-11-16 00:05:36 大脸盘子杨六六 (哔→【封嘴模式启动】)

    M 为什吗不能推荐~~~~~~~~

    > 删除
  • 2010-11-16 00:09:16 小小小小 (take it easy)

    mark下,慢慢看,感谢楼主!

    > 删除
  • 2010-11-16 10:22:23 cherry

    我也是湿热体质,楼主写的太精辟了,抽个时间好好研究看看。。。

    > 删除
  • 2010-11-17 11:24:24 库搬/与时偕行 (又豹变)

    今天想来说说女人的月事,因为我烦

    女人月事,不仅女人烦,男人也烦,我也烦,但是没办法。
    我自己来说也没办法。

    人们不信古人,人们信外国人。
    我因为所学尚浅无法说服不信古人的今人。
    甚至连女友都说服不了。
    我也只能说,“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素问上说,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七七四十九而终,但随着时代的变化这些都在变化,这只是以前的一个常态。
    现在的状态,一般女子十二十三,甚至十一则天癸至,我不知道这是常态还是非常态,

    另有一说法,说天癸至是肾间气动。也就是说跟肾关系很大,另一意义就说肾水虚弱也可能造成月事无信。

    素问说:女子七岁,肾气始盛,齿更发长,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
    王注 素问也说,冲为血海,诸经朝会,谓之血海。

    另有说,妇人月水,本于四经,二者冲、任,二者太阳小肠,手少阴心经,

    可见女子月经的主要来源为心、脾、肝、肾,心主血,脾统血,肝藏血,肾藏精。调养需要全面的。女人不光要养身体,同时更要养情志,一是不要想太多,二是要快乐不能郁闷。凡事想开些。

    但是感觉什么都重要,什么都要调养,却抓不到最主要的。

    中国文化最擅长的就是让我们能忽略掉所有纷繁复杂的外在表像,去抓最核心的东西,然后推演展开。分阴阳。

    女子属阴,以血为本,男子属阳,以精为本。故又有女子以肝为先天之本。男女各有其本,执其本而生,立其本而长。
    在这一件事来说,所以任何时候都要得本,不失本,养本,立本。
    所以女人养肝是最重要的事,同时兼养心、脾,养肾 养肺。是为本。每个人的先天禀赋各有不同,但是只要生存在世间了,则都一样靠后天的努力。
    肝为女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

    现代女性之所有很多人都广受月经病还有其他妇科病症困扰,有很多原因

    我想了想,大概有这几个,也没办法。
    1未待三七二十一岁肾气足时再行房事。这个是时代病,没办法。
    2被吃的东西所伤,时代不同了,吃的丰富了。过食生冷奇绝,伤了脾胃。没办法。
    3伤于情志。现代生活烦心事太多,心态不好,思虑过盛,伤肝,伤脾。没办法
    4房事不节,伤肾。没办法
    5避孕药物的影响,伤了气血运行。这也是时代病,没办法
    很多无奈,但是我们还是要去克服。

    中医妇科学上总结的妇科病因,1外界六邪所病,2七情所伤3饮食失节4劳逸失常5多劳多产

    原因太多,太复杂,谁也说不完。还是回到一个核心,素问上也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养正则邪不干,孟子云“吾善养浩然正气”。而这养正对于女人来说,我觉得

    首养情志。情志和,心则不浮,肝脾不伤,气机正常血气和。
    这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不是每个女性都能做到。
    现代女性有知识了,很多都上了大学。有知识了却少了很多常识。当然这也有男人的责任。更可以把责任推给时代。

    女子病大概不离,经,孕,产,乳,带。五种,而只要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或冲、任、督、带各脉有损,均可以导致妇科疾病。

    豆瓣上总以月经病、带下病。两种最常见。我建议一是回家问问母亲甚至奶奶他们怎么办的。
    二是尽快去寻医问药,不要怕吃药。三是买本中医妇科学好好学习。四是把组里好多帖子翻出来认真看看。真的没有必要成天发帖问药,发帖问药也成不了名医,更治不好病。
    回归于生活中,才能更好的保持健康。
    我成天发帖布道,就快成酸秀才牢骚满腹是因为我是神经病,我烦,所以这是我的非正常状态。但是更多的人还是要正常生活的。写了这么多,我还是要多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和建议。

    豆瓣上的月经病我大概排了个序,1痛经,2闭经,3月经时间不定,又有先期,后期,前后不定期三种。4是月经量少,经量多的少血崩更少5是经行泄泻6是其他

    我选择痛经和月经不定和闭经来提建议,希望对某些人有用。注意,现在的很多人都不是单纯的一种病因,而是长期以来多种作用的结果。所以治的时间需要很长。再加上平时更不注意饮食和节欲更加雪上加霜。还有可能是因为现在假的东西太多,吃的药质量不好,当然效果不佳。

    1痛经,有在来之前,正在来,来之后都会痛。
    不离四种,虚寒,气滞,淤阻,风寒
    1虚寒者,由于肾阳不足,冲任虚寒所致。喜暖畏寒肢冷显著。
    2气滞,又是因忧思恼怒,肝脾郁结引起的。
    3淤阻,因为淤血未排尽,或者气机受阻引起的。行气化淤则得法而去。
    4是受风寒而行经而痛。


    2月经不调
    A先期,不离脾阳虚弱,肠胃积热盛两种。1因为思虑过盛,损伤脾阳,脾主统血,血失去制约和统治,所以血在还不该来的时候来了。2因为胃热导致冲脉受热而使血海受热而妄行,故早来。

    B月经后期。主要是因为血虚和气郁导致的。女人因为想得多,感性,有很多女人都很忧郁,最容易使肝脾之气郁结,肝气失条达,气滞则血滞,脾主统血,血不足也不能来所以还是那句话,“脾气不好”容易发怒是因为身体的原因。男人应该多体谅,也应该多学习。
    造成忧郁的原因很多自己都可以想很多出来,现代生活让人忧郁的人事太多了,男人,物质,房子,车子,孩子。。。。疏肝解郁,保持健康快乐的心情,自然准时到来

    血虚则血海不足,所以不能按时来,应该补气生血。也有很多原因,一是先天虚弱,二是流血过多,三是流产献血等等。血虚也会导致失眠,或者睡不着觉。然后熬夜又更容易导致肝不藏血。纷繁复杂。

    C先后不定,主要是气血紊乱和冲任受损两种。气血紊乱,我觉得可以简单说成内分泌失调。冲任受损,主要可能是因为多产或者流产,肾水之本必虚弱,需要多补肾,滋养冲任。D

    3闭经。发生闭经大多由于气血不足,肝肾两虚,气滞血淤,痰浊内阻四种

    1气血不足,由于伤思虑太多或者饮食而伤了脾,不能生化气血,所以导致血海空虚。补气养血自然而来。
    2肝肾两虚。现代人大致是由于用脑过度攻心伐计,或者房事过度,精血渐亏耗,导致冲任失养,治法,补肝肾,气血渐充实血海满,则经血自来。
    3气滞血淤,由于气机失畅,或者受刺激,情志不快,或者淤血阻滞等都可能引起。

    另张锡纯说经闭,“胃腑有病,不能消化饮食,调脾胃多进饮食,以为生血之根本”再推原回去,现代人的脾胃伤一是思虑过多,或有隐曲秘密太多,其神思郁结,胃减少酸液不能消化饮食,不能生血,所以月经不来。

    至于经前乳房胀痛,腹涨,这些都稍微小一点不那么痛苦。则略去。至于由于避孕药引起的则另说,也只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回到一个核心就是女性最要的是要多养气血,养肝肾,养脾胃,调冲任,养好情志使心情舒畅。。再简单点就是首先要调养好肝脾两脏。多管齐下,时时注意调养和保护自己。

    月事一事,关乎生育,所以要准备怀孕之前,首要的就是调经,如果经行不正常而怀孕的话又会很麻烦产生很多病症,也很难说不对下一代产生巨大影响。

    > 删除
  • 2010-11-17 11:50:14 库搬/与时偕行 (又豹变)

    还有一点值得提的,那就是带下病。

    很多女性一遇到白带不正常了那个焦急和苦恼,甚至暴怒,无法言状。甚至把男人杀了的心都有了。大家都可以理解,但是遇到问题了,都要心平气和的解决而不是烦恼和抱怨。
    我能提供的防治带下病的方法,一是常备艾草,二是常备薏仁红豆,偶尔吃吃,3是夏天不要太贪凉,多多出汗,多吃去湿的东西。

    艾草是妇科良药。有很多方法,具体很多帖子都说过。
    在农村也是妇女常备的,端午前后去采些在家常备,一是可以杀毒消炎,比神马洗液效果更好。二是可以去湿,3遇到有受寒了,还可温中散寒。特别对于虚寒型痛经,或者因寒而肚子痛,取一两片叶子,在锅里焙干,开水吞服。一会儿就见效。
    还可以艾灸,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特别女性月经之前,有空就炙一下带脉,足三里,煎水洗洗脚。都很不错。
    还有,南怀瑾在书中介绍了一个让水火相交的方法,我觉得还挺管用的。一并介绍于此,取艾叶,桂园肉,花椒。三样东西,捣烂,睡觉前取一点在肚脐眼内,盖住睡觉。可温中,暖子宫。交通心肾,对女人失眠有一定效果。

    《傅青主女科>称"带下病俱是湿症,而以带名者,因带脉不能约束而有此病。”

    大致包括现在名称的白带异常,阴道炎、宫颈炎、宫颈糜烂、卵巢囊肿等甚至尖锐湿疣等病症,在中医学经典中都被统称为“带下病”(还需具体辩证)。

    每种病症在的不同发展阶段又会具有不同的特征,但不管外在的病理表象是什么,其本质的东西也就是那么些。(学过辩证主义哲学的都知道,矛盾的相互转化,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所以傅青主也说“带下病久,易至他病丛生。”“带脉者所以约束胞胎之系”云云。。。

    其实带下病大概不离这四个本质的原因,“肝经郁火,脾虚气陷 ,下焦湿热,肾虚失固,”然后根据不同的人,还可能和其他病因结合如湿热内蕴,先天体弱等等。。带下病的治法不离去湿,清热,解毒,补益脾肾等 。

    同样的病症实质,又会有很多不同的外在表现,不同的人又是因为不同的原因造成的。而中医辩证施治的核心也就在这里。但是很纷繁复杂,就连专业的医生也不一定就能全部辨准,一般人也没有必要全部去了解。

    抓住生活这个实质就够了。病者皆惧药,其实也没有什么好怕的。虽说”是药三分毒”但是也必要就怕,天生万物一物降一物,我们的食物平时的果蔬饭菜也可以认为是药,食用不当也会治病。但是,你不能因为这样就不吃饭了吧。

    在平常的生活中多学一点,积累一点生活的常识也就够了。在现代生活来说,还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其他的事情,赚钱养家,买房还贷,结婚生养子女。

    生活第一件事,菜米油盐酱醋茶,每天积累一点。要不了多久就知道了我们平时吃的东西了,怎么吃,吃什么。然后实践出真知,再通过传承就到了下一代手里了,他们只需要遵照习俗就够了,也可以不必要辛苦学习。
    拿一张卫生部发的药食同源的清单,男人女人们没事就学习下,或者向长辈请教,或者向周围任何人请教。慢慢的就积累起来了各种生活知识。也可以不用去明白什么中医药原理,遵照习俗就够了。最好是比父母更前辈的。


    对于女人的妇科调养,家庭必备的东西很多,自由慢慢了解,积累,实践检验之后才能知道什么事适合自己和家人的。这也是格物之学,认识 我们日常的食物。

    如,补气的党参黄芪,补阳的鹿茸虫草,普通的核桃,补血的阿胶,当归,何首乌,龙眼,养阴的麦冬天冬,百合,枸杞,受涩的莲子,芡实,利水的湿的薏仁,红豆。茯苓泽泻等,清热解毒的绿豆等等等。就拿最平常的五谷,各种米各有什么作用,各种肉大致怎样的功效,花椒葱姜蒜盐,怎么好。都是两面的,既养人又杀人。如大葱和蜂蜜同食就是会中毒,或者吃几颗银杏果,你也可以轻身实践,根据个人状况反应不一,还好现在好多蜂蜜都是假的。卖的白果也是煮熟的。

    有些是药,有些药食同源,没事的时候隔三差五煮一点来吃吃,只要把握好了,不多吃,丰富一点的吃。根本没什么问题。中国人连地沟油,化学添加剂都不怕,还怕这些??
    没问题的。

    > 删除
  • 2010-11-17 13:41:25 樱桃'小辣子 (保佑我逢考必过。妈咪妈咪哄。)

    m下慢慢看

    > 删除
  • 2010-11-17 14:57:42 库搬/与时偕行 (又豹变)


    现代知识获得很方便,没事了就百度一下能知天下,搜狐搜万象。没事上网搜索下找几个试下。既打发了时间,也积累了知识。把出去喝酒打麻将的时间省下来,常吃吃,身体自然就好了。女人多给男人做做饭,男人多给女人做做饭,生活也更和谐了。简单的生活也就过下去了。该上班上班,该上网还上网,有病就吃药,吃完再吃饭。吃饭当吃药

    比如今天我知道了鸡冠花为妇科良药,鸡内金,上网百度之,鸡冠花性味甘涩凉。归肝大肠。功能主治收敛止血,止带,止痢。用于吐血,崩漏,便血,痔血,赤白带下,久痢不止。
    再看有菜谱,鸡冠花蛋汤,于是搞一朵两朵,煮食,吃一点,感觉好,再来。感觉不对马上不吃,改日又换其他的。如果不了解也没关系,学习就是。我小时候贪吃,也吃过一两次。油炸的鸡冠花,怪怪的。所以让我至今记得,时常提起。

    我推荐一些简单的妇科良药。有些是食物做菜,有些泡茶,有些煎水喝喝。也可以百度慢慢学习各种组合方法。

    何首乌,山药,玫瑰花 ,也可以做玫瑰蜜,月季花 ,枸杞,大枣,莲子,薏仁,核桃,板栗,桃仁,杏仁。丹参,党参,橘皮,芍药花,生姜红糖,菊花,黄芪,栀子花,蛋皮,橘红,金银花。鸡冠花

    想到了再补充一些。
    有些药食同源的东西,随时做菜的时候加一点。作为一种调料,不仅可以增色增味,也起到一定的补益作用,但还是那句不宜多,要经常变换花样。比如炖汤的时候红枣枸杞随便加几颗。

    一口也吃不成胖子,慢慢的就好了。做菜也是,你说西红柿好,每天都吃西红柿炒鸡蛋,那也会吃出病来的,人也会吃烦。我特别烦西红柿炒鸡蛋,是有来历的。

    看每天各人的生活状态,看到什么,想起什么,发现什么就去实践一下,每天都充满了发现未知的快乐,实践的快乐,也能获得一些成就感和满足感,人也会更充实不容易空虚无聊。每天都高高兴兴的,迎接美好充满未知的生活,遇到不高兴的事情了,还能转移注意力也就不去想了。

    今天,我花了四个多小时为你做了蜂蜜柚子茶。希望你能有机会喝到。陈皮稍微多放了一点,所以味道要苦一点,你说你喜欢苦点的味道。苦养心,但我把陈皮用盐腌制了一下也没那么苦了。还有用的蜂蜜是乡下蜂农正宗的菜花蜂蜜,不是人造蜂蜜,淡淡的菜花香。柚子我买了一个沙田柚。甜酸甜酸的又带点陈皮的苦辛,咸味基本尝不出来了,我觉得味道还不错,不知你欢喜否。

    世事难料,很多事情谁也无法预料究竟会走向何方。在生活面前,我也只是一个孩子,还在不断学习。如今,我唯一的心愿就是早日买上房子能有立锥之地,就不会像个漂浮的幽魂不知所终。

    突然有些力不从心,马上又要去上班了,不一定有时间再胡说下去了。我们生来就是孤独,为了奔向前方,结伴而行。无论目标何处,终究殊途同归。执手结伴也好,只身上路也罢,但我依旧会寻道而行,不改前路。

    > 删除
  • 2010-11-17 15:01:46 Dido

    楼主前辈也

    > 删除
  • 2010-11-17 16:26:27 西西鲁 (椰林~树影,水清~沙白)

    好人一生平安!

    > 删除
  • 2010-11-17 23:19:30 amy (正在输入)

    谢谢LZ哈 认真学习

    > 删除
  • 2010-11-18 00:01:43 safari (简单的动物行为)

    m

    > 删除
  • 2010-11-18 01:41:33 凝之 (九个太阳.)

    十二时辰的饮食也很有讲究 LZ 我知道你是大方之家 嘿嘿

    > 删除
  • 2010-11-18 02:00:25 [已注销]

    Mark

    > 删除
  • 2010-11-18 02:41:12 田园沙拉 (你这个我不爱的女人)

    > 删除
  • 2010-11-18 02:45:29 猫爪嘟嘟

    mark 刚做了测试是湿热型的 囧

    > 删除
  • 2010-11-18 07:11:30 yao (努力奋斗)

    m

    > 删除
  • 2010-11-18 22:05:08 鼓小呆

    M

    > 删除
  • 2010-12-12 00:01:58 库搬/与时偕行 (又豹变)

    很久没有来写帖子了。

    最近上班事情很多也很烦人,女友在生日那天被车撞飞出六七米远,所幸的是完全没事。不得不称为奇迹,她也被人们称为英雄,虽然我把她没事归于我平时多礼佛烧香和菩萨保佑,但却让我对生命的无常产生了诸多感慨。

    亲眼看着她被车撞飞的我,那瞬间的感受,说不出来。却永远记得。
    活着,真好。。

    但活着,就得活好。生命无常,说不清什么时候就走了。趁还活着的时候要做点事情,过好每一天的生活,快快乐乐,健健康康,平平安安,至于其他的都是浮云。做好自己应该做的每一件事情。

    好好的活着,就够了。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否?

    冬天了,冷了,都要早点睡觉,



    今天,我不知道谈什么话题了。

    刚来山里上班那天一进门脱鞋,同事说我的脚太臭了。我自己也没有想到新换的袜子也会脚臭。嘿嘿,后来我也确实受不了了,确实臭,赶紧洗脚,找了点醋泡了下稍微好点了。

    好几年没有脚臭过了了,,冬天的脚臭真是让人受不了。。。

    于是,我想今天就说这个吧。

    脚汗,脚臭,脚气,

    我把这三种冬天常见的状况合在一起说吧。
    我没有仔细探究过这其中的关系,但我认为,这三种症状,本质上也都是属于湿症,只是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而已。丹溪手镜上也说“脚气盖因湿为之”。同其他湿症一样很复杂,但是我们把握一个方针,随时防变要控制住。中医学上古有“脚气”一病名,或近代叫“香港脚”,严重时也是会死人的。

    有轻重之分,很多人都有汗脚,脚下出汗多,有时稍微忽略了换袜子就臭,再发展下去,就会发展为脚臭,脚气。甚则使身体发生壅滞,血虚,发丹毒,湿热下注或各处壅滞疼、痛、涨、肿等等。很多女生脚肿多半就是这种情况。
    在西医说,有些人就会有真菌感染的状况发生,脱皮,裂口,烂脚丫,脚奇臭无比,以上这些情况我发生过。所以,我也算是慢慢找到了经验。

    很多女生由于平时不注意也会汗脚,甚至臭脚,但比男人好很多。反正我还很少见过脚臭无比的女人。其实也没什么。脚出些汗也是正常的,只要平时多注意清洁,勤换袜子,多泡脚,基本不会出现太多问题。大不了多洗洗袜子嘛。

    民间或者生活中很多防治脚汗,脚臭,或脚气的方法,我们不一定就需要弄清楚这些内在发病原因机制啊,弄一大堆,自己也弄不清。

    我只能提供一些防治方法,只是我的个人经验。每个人还是需要自己去验证,找到自己的。如果相当严重了就必须去就医,因为脚气相当严重了,也会要人命。

    1,平时要注意在各个季节吃些去湿逐湿化湿利湿的各类食物外。
    2,要防止自己被湿气侵害。
    3,不管哪个季节,尽量养成用热水泡脚,洗脚的习惯,特别是冬天一定要每天泡脚,用各种方法泡脚。
    泡脚,有很多东西都可以,很多种方法,各个人不一样。谁也没办法就铁定给你提供万金良方。自己试验才最好。一定要先学习明白宜忌。

    泡脚,除非不得以不要用刺激性太强的东西,或者乱用药物,就用热水洗净,把脚泡到出汗或通红就行了。偶尔加些家常的东西,都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比如,盐,醋,茶,花椒,姜,葱。家具的东西就够了,
    如果你实在不放心,还可以用艾草、红花,益母草,防风,葛根,苦参,肉桂,吴茱萸,川芎,等等药物。
    比如无花果叶子煮水泡脚可以治疗脚气,但是有些人一泡就出问题。

    每个人都不一样。至于那些东西治疗什么,上网百度那些药的性味归经,没事泡泡而已。不用花太多功夫。也只有自己去实践后才能把握住分寸。

    有些人说艾叶泡脚好,于是就有人一泡就是三月,结果搞出病,还害自己不舒服。现在很多卖艾草的广告商,没事就在网上吹嘘,艾叶如何好,艾炙如何神,却忘记告诫不适宜人群。

    艾叶泡脚不太适宜有实症的人,实火,实热,或者血虚的人,还有些人会过敏。但是总体来说,只要不用过分,都没有什么问题。有些人泡脚后也会出现上火的症状,就要马上停止。观察,再验证。

    寒从脚下生,冬天最好养成热水泡脚的习惯。花一点时间,不影响其他事情的。
    还是那句话,去试验吧。别每天没事老上网发帖问病,不起实质作用的。

    我个人偶尔晚上泡手脚会加点盐,偶尔脚臭了或者有硬皮了就加点醋,冬天有艾绒的时候放点艾绒,放几颗花椒,大多数就用热水,慢慢泡,先从温水开始泡,慢慢加热水,直到一壶水完,搽干睡觉。
    既解除疲劳,也使手脚暖和,也睡得好。

    另外一个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每当我出现脚臭的时候,就是缺乏维生素B1了,有一年我脚丫烂得厉害,又臭,后来网上百度,说是缺乏维生素B,
    后来分析了下,真是因为食堂长期吃反季蔬菜,所以导致维B缺乏所致,于是买了维B1,B12,B6,各一瓶,很便宜。却产生了奇效。脚气没再范过,这次我出门在很多天,没注意脚有些臭了,回来吃了几片B1,泡了几回脚,就又没事了。

    我想很多人的脚臭或者脚气,买瓶维B1来吃几颗,也多半就好了。平时有精力就再多注意下,也就不会再犯了。

    冬天泡脚的习惯,也一定要养成和坚持下去。这样,身体也能更健康,女人更应该注意养成泡脚的习惯,比如艾叶红花花椒姜醋茶等,这些换着花样的隔三差五泡泡,温中散寒,暖宫,和胃,也可以治疗有些人的痛经、肚子痛,头痛什么的。
    很多女生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冷,就更需要养成每天泡脚的好习惯。偶尔为之也加些药物泡,不要太过了。冬天也能更好过一些。有些人冬天会风寒湿痹的,加些药物泡脚也能减轻甚至治愈。

    以上就是我今天能提供的。








    > 删除
  • 2010-12-12 00:04:03 小毛妮 (闲置们啊.北北)

    好辛苦,好文、

    > 删除
  • 2010-12-12 11:52:23 uknowQ (尼玛不苦逼行吗!!!)

    M

    > 删除
  • 2010-12-12 11:59:41 Miiho

    m

    > 删除
  • 2010-12-12 12:24:46 [已注销]

    M

    > 删除
  • 2010-12-12 12:48:25 金色的光 (平等,至诚,勇猛,忍耐,信托,企慕)

    m

    > 删除
  • 2010-12-12 13:28:25 森淼.溯澄

    真好啊,lz挑的正确,学习了~

    > 删除
  • 2010-12-12 13:32:58 螢火虫♥

    m

    > 删除
  • 2010-12-12 20:00:05 想太多小盆友 (木有明天要周末了的欣喜感。。。)

    m

    > 删除
  • 2010-12-13 13:52:01 小玉西瓜 (生活总是暗藏玄机)

    LZ写的很给力,拿回去给我老公看看

    > 删除
  • 2010-12-13 14:54:13 将离 (溯洄而上 惟不永伤)

    爪一个,留着慢慢看

    > 删除
  • 2010-12-13 15:09:27 卡麥倫 (看着你们的头像不知道说些什么)

    好多啊 - -

    > 删除
  • 2010-12-13 15:23:33 三囍 (you will get your love forever)

    m

    > 删除
  • 2010-12-13 15:27:45 苏淼淼 (海绵宝宝)

    M

    > 删除
  • 2010-12-13 17:34:37 金樽满镶 (疯僧欲僧读书僧,老衲是淫僧)

    给力的不行,一定要推。

    > 删除
  • 2010-12-21 15:59:30 Emily桃 (因为纯粹,所以炽热)

    等LZ后续~~

    > 删除
  • 2010-12-21 16:25:34 饭团小姐~~ (yuo are the one)

    M

    > 删除
  • 2010-12-21 16:39:31 风语城堡 (战斗者 战士)

    我想了解痰湿体质的

    > 删除
  • 2010-12-21 16:55:58 janice8485

    好长,慢慢看啊,我就是湿热啊

    > 删除
  • 2010-12-21 17:00:27 善存 (耐心点,你的智慧在增长)

    支持!

    > 删除
  • 2010-12-21 17:27:30 野人 (偶所稀饭之,唯CYJ尔)

    好东西啊,慢慢看

    > 删除
  • 2010-12-21 17:31:21 上山采蘼芜 (苦逼了。。。。。)

    m

    > 删除
  • 2011-01-06 08:28:50 斯年

    收藏下来慢慢看,LZ辛苦

    > 删除
  • 2011-01-06 08:35:53 抽一半的烟 (淡定)

    收了

    > 删除
  • 2011-01-06 08:51:16 [已注销]

    M

    > 删除
  • 2011-01-06 08:51:19 天然┆呆 (美丽的梦何时才能出现)

    > 删除
  • 2011-01-06 09:14:46 MaJI鬼鬼 (别在我眼前装X,我会揭穿你)

    M

    > 删除
  • 2011-01-06 09:20:38 吾道以一贯之 (知道,行道,尽矣。)


    很好。

    > 删除
  • 2011-01-06 09:36:17 稀星的天空 ((鸞))

    M

    > 删除
  • 2011-01-06 09:55:16 伊塔电子杂志

    神人啊····牛····肚子里的货太多了···

    > 删除
  • 2011-01-06 09:57:26 锦瑟 (怎样才好?)

    脾不好,记号慢慢学

    > 删除
  • 2011-01-06 11:06:49 紫书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我把这三种冬天常见的状况合在一起说吧。
    我没有仔细探究过这其中的关系,但我认为,这三种症状,本质上也都是属于湿症,只是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而已。丹溪手镜上也说“脚气盖因湿为之”。同其他湿症一样很复杂,但是我们把握一个方针,随时防变要控制住。中医学上古有“脚气”一病名,或近代叫“香港脚”,严重时也是会死人的。
    ----------楼主若不是学医的,有些话还是不要妄说的好。以免误导他人。

    中医学上的脚气是什么?---仅百度下你可以知道:
    中医
    脚气,又称脚弱。本病以足胫麻木、酸痛、软弱无力为主症。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对本病作了细致的论述。临床根据其症状表现,主要分为干脚气、湿脚气和脚气冲心等。
    本病主要因为水寒和湿热之邪侵袭下肢,流溢皮肉筋脉;或饮食失节,损伤脾胃,湿热流注足胫;或因病后体质虚弱,气血亏耗,经脉、经筋失于涵养所致。如湿毒上攻,心神受扰则心悸而烦,循经窜犯肺胃则喘满呕恶。

    辨证
    本病初起仅觉两脚无力,渐渐酸重顽麻而纵缓,而后两下肢或见软细,或浮肿。因此可分为干、湿两类:
    湿脚气偏于实证,症见足胫肿大,甚则脚肿连膝,脉象濡缓,舌苔白腻;
    干脚气偏于虚证,症见足胫肌肤日渐瘦削,冷麻酸重逐渐加剧,形神萎弱,或兼见便秘溲黄,舌质淡红苔黄,脉弦或弦数。如见症气逆喘满,心悸烦热,神志昏者,名为“脚气冲心”,实属凶险之候。


    ---俗称“香港脚”西医
    本病是由皮肤癣菌(真菌或称霉菌)所引起的。足部多汗潮湿或鞋袜不通气等都可诱发本病。皮肤癣菌常通过污染的澡堂、游泳池边的地板、浴巾、公用拖鞋、洗脚盆而传染。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中医的伤寒病跟西医的伤寒病是不一样的。

    > 删除
  • 2011-01-06 11:29:12 紫书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很抱歉,一般我对组里其他人的帖子我都很少说什么,因为我觉得都是对中医很热心的份上。
    但是今天无意中扫了下,觉得这些谬误不可不是说。
    《诸病源》里提到的脚气病,包括说胡适之父亲死在脚气病上,大抵是西医所说的一种以浮肿和无力为和主要表现的疾病,不排除有以下集中综合疾病交杂的可能性:糖尿病足、心衰等。
    而所谓的香港脚是“足藓”,可能涉及的发病因素有维生素缺乏和真菌或者霉菌感染。
    两者不是一类疾病。

  • 红豆,可暂用以利水,而不可久用以渗湿。有些湿症属气虚,气虚利水,转利转虚,而湿愈不能去矣,况赤小豆专利下身之水而不能利上身之湿。盖下身之湿真湿也,用之而有效;上身之湿,虚湿也,用之而益甚,不可不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