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第一季目录:艾灸病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18:03:19
  

尿频

    令患者仰卧,腹部放松。取鲜生姜切为2毫米厚的薄片,以三棱针或针灸针在姜片上刺几个小孔。然后,把姜片置于中极穴(肚脐下4寸)、关元穴(肚脐下3寸)、气海穴,既可三穴同时施灸,也可分别施灸。将温酒器加热至合适温度(以患者能承受为宜),每次15至20分钟。每日1次,7天为1疗程,一般1疗程即可见效。
便秘

A:取神阙穴(脐中),把普通食盐置于其中,然后在食盐上放置直径约为0.3~0.5厘米的姜片,厚约3~4毫米,上置温酒器加热施灸,连续灸20分钟,至皮肤发红为止。每日或隔日1次。

B:可以艾灸天枢和足三里。这两个穴位都是胃经的穴位,对机体具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如泄泻时艾灸天枢会止泻;便秘时艾灸天枢又能通便。

痔疮

也可以这样炙,我曾经告诉一例患痔疮的朋友。首先要买一个中间带眼的塑料小凳子,然后洗干净屁屁,坐在一个中间有眼的塑料小凳上,把艾条对准那个眼肛门对准小凳子的眼。在灸之前,要把屁屁洗干净,肛门直接坐在小凳上,对准眼,就可以灸了‘每天一次,每次20分钟左右。大约10几次,她就好了。


胃病(尤其是虚寒性胃痛)

取中脘(脐上4寸处)、内关(手腕内侧正中上3寸处)、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处)。把生姜切成0.1寸厚的薄片置于以上各穴,将温酒器置于姜片上施灸。每穴1次,大约灸45分钟,1日2次。

艾灸治胃痛
  穴位:中脘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4寸处)、足三里穴。

方法:选准穴位后,点燃药用艾条,在中脘穴、一侧足三里穴上各悬灸10分钟,以穴位上皮肤潮红色为度。胃痛可立即缓解。使用时要注意力集中,艾火与皮肤的距离,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热度为佳。注意不可灼伤皮肤。

说明:艾灸足三里穴能使胃痉挛趋于弛缓,胃蠕动强者趋于减弱;又能使胃蠕动弱者立即增强,胃不蠕动者开始蠕动。因此,除胃溃疡出血、穿孔等重症,应及时采取措施或外科治疗外,其他不论什么原因所致的胃痛,包括现代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及胃神经官能症等,若以胃脘疼痛为主者,用本法艾灸,均能立时止痛。

调理脾胃

灸足三里,穴位点:在小腿前外侧面的上部,外膝眼下四横指,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方法:艾灸条每次一支,点燃对准穴位,左右两穴灸完为止,一天1次,勿烫伤。

作用:理脾胃,调气血,助消化,补虚弱,加强消化系统功能。


气管炎

白芥子3克、半夏3克、公丁香0.5克、麻黄5克、细辛2克、麝香0.2克。上药共研为细末,取适量填满脐中,把1片厚约3毫米的姜片盖在药末上,温酒器加热后置于上面施灸。每穴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

失眠

艾灸涌泉穴。还可以艾灸肓募穴,用隔姜灸的方法,每次艾灸5-10状。主要调和阴阳,安神健脑。
肓募穴位于腹中,为脏腑气交通的重要穴位,灸此穴能调和脏腑气血,故可治疗失眠。
隐匿性肾炎

可以艾灸腰阳关、肾俞、太溪、复溜和涌泉穴。每天一次,温和灸,每次30-50分钟。上述穴位可以补肾益气,利水消肿。
    说明:复溜本身可以益肾固表,利湿消肿;涌泉穴能交济心肾,两穴配合,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白带阴部瘙痒艾灸疗法
    带脉、气海、三阴交、足三里。肝胆湿热者加太冲、行间、阴陵泉,脾虚湿盛者加丰隆、脾俞、中脘、小肠俞,阴虚湿热者加肾俞、太溪、丰隆、行间。
    方法:1.艾条悬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每次灸10~15分钟,每日灸治1次,7次为1个疗。

2.艾炷无瘢痕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每次灸治5-7壮,每日灸治一次,五次为一个疗程;

3.温针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每次施灸15分钟,每日灸治一次,五次为一个疗程。
    带下病灸带脉和次髎有效果,若是湿热下注则加中极和下髎。
妇科病

关元、子宫、归来、八髎穴和三阴交。方法:可以用直接灸的方法,也可以用温和灸的方法还可以用隔姜灸的方法。
    工具:关元,子宫,归来这几个穴位都在腹部与小腹部。可以用三眼艾灸盒做移动艾灸,每天40分钟左右,三阴交,可以用单眼艾灸盒双侧同时艾灸。子宫穴是奇穴,在中级和曲骨之间旁开三寸左右艾灸,就可以灸到子宫穴。

乳腺增生

A:艾灸取穴:选取阿是(乳f肿块处)、肩井、天突、肝俞、三阴交。经前症重加太冲;经后症重加太溪。还可以配合应用一些鹿角胶之类的“补气药”,可行血中之气,因而治乳疾效果最好。
    每天艾灸一次,每次每穴10-15分钟。10天为一个疗程。用隔姜灸或艾条灸。

B:艾灸局部阿是穴和三阴交,每天艾灸1-2次,每次双乳40分钟以上。

宫颈炎

艾灸关元、子宫、八髎穴和三阴交即可治疗。

方法:用多眼艾灸盒在腹部大面积移动艾灸,主要在小腹部和后腰部,每天艾灸时间不低于(前、后)1个小时。

鼻炎

迎香、印堂、太阳、和肺俞。根据自己不同的症状,在这几个穴位的基础上加减。艾灸取穴:关元穴、 足三里 、 迎香、 印堂、太阳 、合谷

腰椎间盘突出

在腰部取穴居多,主要是以足太阳膀胱经为主和腰部的痛点治疗,环跳,委中、 肾俞 、大肠俞 、腰阳关、 阿是穴用三眼艾灸盒或四眼艾灸盒,在腰部做移动艾灸,如果出现通窜的感觉,或通窜不到位,那么就在通窜不下去的位置接续艾灸,使通窜进行到底。也就是通络。

感冒头痛

以足少阳胆经为主出现偏头痛,还有稍微的咳嗽。我就用艾灸,先灸大椎近半小时,然后艾灸太阳10分钟,又艾灸头部的完骨、头窍阴、率谷、大约一天灸了三次。

跟腱炎

在跟腱炎痛点放置直接灸2-3个,点燃,每次艾灸10状左右。(最少放置2次)。还可以在跟腱炎的局部用隔蒜灸的方法,最好用独头蒜,把蒜切成1元钱硬币厚的片,上面用牙签扎上眼,上置艾绒,放在跟腱炎的痛点施治。

隔蒜灸是用蒜作为一种间隔物而施灸的一种方法,为什么要用大蒜呢?大蒜辛温喜散,有消肿化结,拔毒止痛之功,取独头蒜横截厚一分,扎眼上置艾绒点燃施灸。每次施灸5-10状不等。可以起到活血化瘀,消炎止痛之目的。
    再就是温和灸了,可以手持艾条或用单眼艾灸盒,每天对准施灸穴位艾灸20-30分钟。然后在用小的按摩工具(如甲虫按摩)艾灸后在局部按摩,这样会很快促进活血化瘀的目的。
    还可以在局部先喷射红药或白药,然后在艾灸,艾灸后自己按摩。

坐骨神经痛

这样的疾病多由腰痛而引起。如果艾灸,就重灸肾阳虚、环跳、委中穴悬钟穴最好委中穴放血。按摩以足太阳膀胱经为主。

治盆腔炎

     灸三阴交穴,穴位点:三阴交穴,在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内侧面后缘,患者可四指并拢,小指放在对侧内踝尖上,食指放在与胫骨内侧面后缘交界处。

方法:艾灸条每次一支,艾灸痛点有温热舒服的感觉,灸至皮肤出现红晕,每次灸20~30分钟,七天一疗程,休息一两天后,再进行第二疗程,一般灸1~2个疗程。除了灸三阴交穴,也可灸腹部压痛点。

治高血压

    灸涌泉穴,穴位点:涌泉穴,约在足底前中1/3的交点,第二、第三跖趾关节稍后处。

  方法:每晚睡前,患者洗脚后平卧,艾灸条每次一支,截成两段,由他人点燃后对准穴位,左右两穴灸完为止。一天一次,七天一疗程,休息一两天后,再进行第二疗程,可连灸3~5个疗程。

作用:能温通血脉,引热下行,调和阴阳,使血压趋于正常。

艾灸治痛经

    A:关元在神阕(肚脐)下3寸(四横指),子宫在神阕下4寸(中极穴)旁开3寸。一般的经络图上都有关元和中极穴,但是子宫穴未必有,因为是经外奇穴。但是根据中极向两旁各四横指,是可以找到的。因此我实际灸的就是一个关元穴、两个子宫穴。
      先灸关元,至少10分钟,可以15或20分钟,然后灸两侧子宫,也是至少10分钟。可以在来月经前十天开始灸。

B:灸关元、中级、子宫穴、三阴交。 

艾灸治冻疮
  穴位: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之中点处)、足三里穴。
  方法:在冻疮局部先揉按5分钟。选准穴位后,点燃药用艾条,对准已发或将发冻疮处,各悬灸3~5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色为度。若冻疮在上肢或耳朵,必须加灸合谷穴3~5分钟;若冻疮在下肢,必须加灸足三里穴3~5分钟。艾火与皮肤的距离,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热度为佳。注意不可灼伤皮肤。用本法连续艾灸3天,冻疮不再复发。

小儿遗尿:是指3岁以上的孩子在睡眠中不自觉的排尿的一种疾病。
   
治则:培元补肾
    取穴:小儿遗尿如果用艾灸的方法也很好。可以艾灸关元穴、肾俞、外关、三阴交
    灸法:可以艾条悬灸、温和灸或艾灸盒艾灸,每天一次,每穴5分钟。

功能性子宫出血

艾灸取穴:隐白、三阴交、 中极 、次髎、虚者加关元。
    灸法:隐白最好用小艾状灸7-10状,其他穴位用艾灸盒或艾条悬灸每穴10分钟。隐白为足太阴脾经穴位,为井木穴,可启闭开窍,收敛止血。《针灸大成》中记载隐白治疗“妇人月事过时不止”;《保命集》云:“崩漏症宜灸隐白”。虚者配合艾灸关元穴,以补虚状元,温中止血。
    《普济方》中记载了许多治疗崩漏的灸疗处分,如“治崩中带下,穴针灸中级”、“治漏胞,下血不禁,关元灸两傍三寸百状”“治白崩及血伤,带下赤崩,灸小腹横纹。当脐孔直下百状”等。任主胞胎,脾主统血。故取穴以任脉和足太阴脾经穴为主。

支气管哮喘

1. 艾灸疗法:在天突穴和双肺俞穴每天艾灸2次。一次用艾条熏烤。一次用姜片,把姜片切成3mm的片状,然后再用锥子把姜片扎若干眼,这是在放艾状,同样是三个穴位,每次灸艾状3-5状。每次每穴10分钟。连续灸20天为一疗程。直至灸之皮肤潮红。
支气管哮喘用艾灸治疗应该说,效果还是 很好的。
方法:在背部及腰骶部为高发区,这些多发在风门、肺俞、至阳、次髎、命门、肾俞、腰阳关、关元俞、神阙等区域。
操作:先用两根艾条一起在这些穴位,从上到下逐步艾灸一遍,这个时间大约是5-10分钟左右,再有气感明显的穴位要多停留一会,这个手法是以激发经气为主,温热局部气血,开通经络。
1、风门:用双眼艾灸盒在此处艾灸,患者自觉热感透至胸腔,并传到上肢,灸治感传消失。
2、至阳、次髎穴也是用双眼艾灸盒在这些穴位来回移动,一热感透至胸腔并沿督脉向上传导,灸至感传消失。
3、肾俞、腰阳关、关元俞、命门这些穴位整体施灸,使患者感觉热透至深部,并扩散整个腰背部并向下肢传导。还要以,穴位敏感部位艾灸,这样会气至病所而达到气至而有效。
4、艾灸神阙的时候,可用单眼艾灸盒放在神阙穴上,待有温热或很热的时候,可以在脐周移动,以达到热感透至胸腔和整个腹部。

痹症,畏寒怕冷

    艾灸的方法,用艾灸来改善你的整体免疫功能,艾灸关元穴、足三里、和大椎穴,先从扶阳做起,经文中对于灸法的治疗范围和原则有着明确的记载:“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阴阳具虚,火自当之;经陷下者,火则当之;经络坚紧,火所治之,陷下则灸之;络满经虚,灸阴刺阳,经满络虚,刺阴灸阳。”
关元穴:
    穴位取法:由脐中心至耻骨联合上缘,作为五寸,仰卧,当脐下三寸处。
    主治:诸虚百损,四肢厥冷,六脉微细,真阳欲脱,中风脱证,失眠,奔豚,寒邪入腹,水肿腹胀,疝气,虚痨咳嗽,潮热,咯血,大小便失禁,溏泻,便秘,尿频,遗尿,遗精,阳痿,白浊,闭经,不孕,癃闭,便血,尿血,少腹瘀血等。
    《医说》“若要安,三里常不干”。
    养生灸,不仅可用于防患于未然,治未病,治未乱,抗早衰,而且亦用于治已病,治已乱。
    效能:壮元阳固虚脱,培补元气,回阳益阴,调和营卫,延年益寿,抗衰防疾。
    为什么艾灸法,能壮阳气呢?艾炷之连续燃烧,使温热之气由肌表透达经络,又因经络和脏腑相互联系、络属之关系,致使通达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循环全身。
    明代龚居中在《痰火点雪》中说:‘灸法去病之功难以枚举,凡虚实寒热,轻重远近,无往不宜。’可见灸法治病之广。几十年来据临床上的实践,很多病均适宜用灸法。

艾灸能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种非特异性感染所致的前列腺炎性改变,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本病多因寒湿瘀阻,气滞血瘀,败精阻滞所致,属中医“精浊”、“劳淋”范畴。
    A:常用穴位:中极、会阴穴
    方法:先仰卧或坐位取中极穴,用艾条悬20~30分钟后,再俯卧屈膝(膝胸位),使会阴部充分暴露,以此穴为中点,用艾条悬,由尾骨尖开始,越过肛门,经会阴沿阴囊后中线至其尽处,来回20~30分钟。至局部皮肤红晕而不灼热能耐受为度,每天一次,严重者每天2~3次,10天为一疗程,中间休息2~3天,再做下一疗程,连续2~4个疗程。

作用机理:中极穴位于下腹部正中线上,当脐下4寸处,乃任脉与足三阴经的交会穴,又系膀胱募穴;会阴穴,在会阴部,当阴囊与肛门连线中点处。两穴均有补肾培元、清热利湿功能。加上艾()火的热力(温热刺激),共奏补肾通淋、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逐瘀、消肿散结作用,故对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所致疼痛及其相应症状能逐渐减轻,乃至消失。

疗对那些阳虚、气滞、血瘀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尤为适宜。气滞血瘀型选血海、气海、阳陵泉等穴位;肾阴虚型,选足三里、三阴交、会阴等穴位。每次20分钟左右,或先针后,或针与隔日交替使用。

B:可以艾灸关元和曲骨还有八髎穴,膝盖疼痛可以局部艾灸。

补肾益精,强骨固齿-艾灸法

   方法:每晚临睡时,端坐凳上,将艾条点燃后,在下肢的绝骨、涌泉穴上悬灸,每穴2至3分钟,至局部红晕,再请家人帮助,施灸肾俞,大杼穴,每穴2至3分钟,至局部出现红晕。
  功效:补肾益精,强骨固齿。

低热发烧

一般肝热病的,肝气上逆,则见头疼眩晕,这是因为热邪循肝脉上冲头部所致。治疗时应刺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放血疗法:在耳尖部常常会看到一些血络,如果血络不清,可以用酒精棉球反复擦拭就会看到血络,这时用三棱针对准血络快速点刺,如果点刺准确,会很快有血液流出,让其自然流,等到不流的时候,用双手协助,挤出血液,一般出血3-10毫升为宜。耳穴也是十二经脉,十五络脉气血灌注的部位,他和人体的经络密切联系。
    督脉走罐:太阳为一身之阳,主一身之表。所以太阳首先感受风邪的侵袭,督脉也是总统一身之阳,督脉之“督”,有总督的意思因这条经脉循行于背部脊柱正中,有总督全身阳经的作用。邪气之所以侵入人体,就是因为阳气不足,正气先虚。
    治疗取大号拔罐器,在后背督脉处涂上凡士林油或家用香油,从大椎穴开始,顺着椎体推下来到长强结束,反反复复多次,直至皮肤潮红,方才奏效。一般这样治疗后,会感觉神清气爽,热、很快就会褪下来便。

膝关节疼痛

可以选择艾灸盒艾灸治疗:也可以用自贴式艾粒直接放在疼痛部位或感传点艾灸治疗。
    1、艾灸盒治疗:用单眼艾灸盒或双眼艾灸盒或自己手拿两根艾条在疼痛或肿胀的部位开始艾灸,在膝关节周围和局部压痛点和肾俞穴等部位。如果有热感或微热感并能顺着经络感传,并向四周扩散,这是气至而有效。并观察气至点是否有感传?是否有接续的感传。
    肾俞穴,用两根艾条分别在双肾俞穴施灸,患者可感觉热感向四周扩散并传至下肢,部分患者可感觉传至膝关节。若感传不能达到膝关节,可以再点燃一根艾条放在所感传到的远端接续感传。以膝关节,肾俞为主要艾灸穴位,并观察感传路线,做好接续感传。
    2、用自贴式灸粒,把两个或三个自贴式灸粒直接贴在疼痛点或肿胀部位,一次性点燃,每次联系艾灸2-3次。在肾俞穴也是这样的。
感传的性质,判断以温热,酸、麻、胀、凉等
    3、对于艾灸的施灸部位,可以根据你自己的疼痛部位为腧穴,这就是以痛为输或以感传为腧、或以 温热,酸、麻、胀、凉等 为腧,为艾灸点。艾灸不一定要求穴位准确,主要是有感传,就是我们针灸所说的气至而有效,艾灸也是,有这些感觉也是气至而有效。
    4、艾灸后最好按摩患处或顺着经络按摩,每个人的不适感都不同,这些要根据自己的不适,按摩腿部的足三阳或足三阴的经络。

黄褐斑

(1)从大椎穴开始,最好先用一次性点刺针,在大椎穴点刺3-5下,然后放血3-5毫升后,在此艾灸治疗15-20分钟,用单眼艾灸盒即可。还可以艾灸神门和涌泉穴,把睡眠调整好了,你就会精神焕发,神采奕奕。

关元穴用三眼艾灸盒或四眼艾灸盒艾灸,时间在30分钟左右。辅助穴位可以取肾俞、命门、 也是用三眼艾灸盒或四眼艾灸盒,时间在20-30分钟。艾灸取穴以中脘,神阙,天枢和足三里为主,这些穴位多以调整消化和吸收为主。用一个三眼艾灸盒和四眼艾灸盒即可涵盖这些穴位,可以艾灸30分钟。剩下就是在局部施灸10分钟左右,我们也叫阿是穴施灸。
(2)转手关节和脚关节,每天转300下。能调动全身十二条经的原穴。原穴本来就是各条经络相通的接口。这一转,堵塞不通的经络瞬间接通,有许多人表里经,子母经交接不畅,如肝胆为表里,胆经是肝经排浊气的出口,若交接不畅,浊气就会堵在肝经里,肝必会受到损害。肝经属木,心经属火,木为火之母,二者为母子关系。若两经交接受阻,必然会形成木不生火的情况,也就是所谓心脏供血不足。
  此法既能解除肝斑,自然黄褐斑,面色灰暗等诸多面子工程也可一同解决了,看来还是一粒美容神丹。前两天,已经有网友反馈此法对足寒症效果甚佳。我也推荐给了几个睡眠不好的人,反映都说有效。
(3)取穴头面部按摩蘸少许按摩油或甘油等润滑剂在头面部百会、四神聪、太阳、睛明、攒竹、鱼腰、丝竹空、瞳子、承泣、迎香、颧穴位采用泻法进行按摩。以点、按、揉手法为主。每次30min,都做到面部泛红,使患者自觉面部微热感为止。
    取穴拔罐嘱病人俯卧,暴露肩背部,在背部背俞穴大椎、肺俞、膈俞、心俞、肝俞、胃俞实施罐法。选用4号玻璃火罐进行闪罐,当罐体发热后迅速进行滚罐,闪罐、滚罐交替进行,穴位刺激约20~30次,然后在背部均匀涂抹液状甘油等润滑剂,实施游走罐。先从督脉推罐,往返7~10次,再沿脊柱两侧旁开1.5寸的足太阳膀胱经推动大椎、肺俞、膈俞、心俞、肝俞、胃俞各俞穴,吸力以病人能耐受为宜。但吸力不能太小,否则刺激量不够,达不到罐法的驱邪排毒作用。随着罐体的移动,相应脏腑的背俞穴上产生明显的罐痧,循经推罐反复数次,至皮肤潮红为止。然后进行摇罐,螺旋式地上下推动往返7~10次,最后在相应的穴位上着罐,留罐6~10min。嘱病人平卧,在天突、膻中、中脘、气海、关元,着罐15~20min。每周2~3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22例均治疗2个疗程。
    中医学认为,黄褐斑的发病与肌体脏腑功能失调有关,肝郁气滞、肾精亏虚、脾虚湿阻导致阴阳不调,气血失和,气滞血瘀,经脉不畅,气血不能上荣于面而致黄褐斑。而通过火罐刺激背俞穴,起到振奋阳气

[1],排毒祛湿,温经通络,舒肝解郁,促进代谢的功效;大椎穴为诸阳之会,可以除阳经之热;肺主皮毛,肺俞穴可以治疗皮肤病变;膈俞为血之会,拔罐刺激可以去除血之郁热,肝主疏泄,取肝俞穴来调整肝之疏泄失常,胃俞以泄阳明经之热。天突、膻中、中脘、气海、关元可激发经气,疏通脏腑经络使各经脉气血运行通畅,拔膻中穴、气海穴可补益心肺、养心安神、增强免疫力;中脘可调理脾胃,气海、关元可补肾强身,从而达到肾气平稳,肝脾调和治本的目的。黄褐斑好发于面颊及额头部,均为阳明经之分野,故取头面部穴位按摩以泄阳明经之热,促进头面部血液循环,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总之,取诸穴实施按摩、拔罐,能加强调节内分泌功能,提高正常人的红细胞免疫功能

[2],减少体内黑色素的分泌,逐步消退面部黄褐斑,促进皮肤康复。
子宫脱垂

属于亦属阴挺、阴痔范围内。指妇女子宫下坠,甚至脱出阴道口外。症见子宫下垂或脱出阴道口外,甚则连同阴道壁或膀胱直肠一并膨出。多由气虚下陷,带脉失约,冲任虚损,或多产、难产、产时用力过度,产后过早参加重体力劳动等,损伤胞络及肾气,而使子宫失于维系所致。
    艾灸取穴:百会、神阙、维胞、子宫、三阴交等穴位。百会可以隔姜灸,每次艾灸10分钟,每天一次,每次用1.5*1.5左右的艾状灸5状左右。其余穴位可以用3-4眼艾灸盒在腹部来回悬灸,这样治疗就比较方便了。三阴交可以用单眼艾灸盒固定到三阴交的穴位上艾灸,开始可以每天一次,5天后,可以隔天一次。
效果你自己去体会,如果方法得当,在10天内肯定有疗效。

艾灸治疗痤疮

    艾灸治疗痤疮除针刺治疗外加用艾灸疗法,对准面部痤疮皮损部位施雀啄灸,距离皮肤1-2厘米,灸至局部皮肤微红,深部组织发热为度,随时吹灰,保持火旺。脾虚痰湿型加用温和灸灸足三里。
  艾灸治疗痤疮以上治疗均为隔日一次,5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间休息两天。治疗过程中嘱病人少食辛辣、甜食和油腻食品。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痤疮 针刺 艾灸 以热引热痤疮为常见病,多发病,总发病率约占人口的20~24%,尤其好发于青春期男女,中医学称之为“肺风粉刺”或“面疱”。本病好发于面部、胸口、后背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 ,病程长久而缓慢。初起时是粉刺、小丘疹和脓疱,能挤出粉渣样物,严重时伴有结节、囊肿,此起彼伏,个别患者甚至形成凹陷或增生的瘢痕。,给患者精神上带来一定的痛苦。

艾灸治痘痘:

    临床上长痘的原因可以分为肺热/湿热/痰结三种,肺热型的多分布于鼻周,湿热型的以口周丘疹为主,痰结型,除丘疹外,常以结节囊肿为主,皮肤出油较多,治愈后常留瘢痕。
    且去痘一般不用艾炙,如果想艾炙的话可以炙合谷。
    可以选择刮痧。肺热型:合谷,曲池,尺泽,大椎,肺俞,委中
    湿热型:合谷,曲池,足三里,三阴交,血海,内庭,支沟
    痰结型:肺俞,丰隆,合谷,足三里,三阴交,
    先刮人体上部的穴位再刮下部的穴位

    我是混合性皮肤,几年前因为去外地的水土不服的原因,痘痘就一直没断过,用过的方法太多了,大家听过的没听过的,试过的没试过的都用了一遍。后来回到家经过细心的调整,再加上护理,脸蛋上的皮肤越来越平滑,比以前还要好。但是下巴上的痘痘却一直没有断过。虽然不是很多,而且消除的也很快,一般两三天痘痘自己就消退了,但是消退之后第二天准会在另外一个地方再露脸,谁受的了这样此起彼伏的折腾啊。

    大家都说是上火,于是俺又是吃苦瓜又是喝凉茶,结果越来越严重,身体也开始不舒服。索性不管它了,就这样断断续续能有两年。

    最近对中医中药有了很大的兴趣,每天都在研究,尤其是人体经络和按摩穴位,可能最近比较流行,也每天都在敲打按摩。结果就无意中发现了这个治疗痘痘的方法,真是太有效了,使用了之后,第二天痘痘就没在长出来,原来的痘痘也正在消退,三天之后下巴已经开始变得光滑了,现在我只要耐心地等待痘痘印消失就可以了。

    在分享这个方法之前,先看下面这段文字:

    脸上不同位置长豆豆的原因。
  1、 额头长痘:压力大,脾气差,造成心火和血液循环有问题。
  应早睡早起,多喝水。
  2、 双眉间长痘:胸闷,心律不整,心悸。
  不要做太过激烈的运动,避免烟、酒、辛辣食品。
  3、 鼻头长痘:胃火过盛,消化系统异常。应少吃冰冷食物。
  4、 鼻翼长痘:与卵巢机能或生殖系统有关。
  不要过度纵欲或禁欲,多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
  5、 右边脸颊长痘:肺功能失常。
  注意保养呼吸道,尽量避免芒果、芋头、海鲜等易过敏的食物。
  6、 左边脸颊长痘:肝功能不顺畅,有热毒。
  注意作息正常,保持心情愉快,该吹冷空气就吹,不要让身体处在闷热的环境中。
  7、 唇周边长痘:便秘导致体内毒素累积,或是使用含氟过量的牙膏。
  应多吃高纤维的蔬菜水果,调整饮食习惯。
  8、 下巴长痘:内分泌失调。要少吃冰冷的东西。
  9、 太阳穴:太阳穴附近出现小粉刺,
  我想大部分MM可能都看过这段文字。但是有可能不知道或是并没有在意怎样去操作。

    我们先来看看下巴长痘痘的原因:内分泌。那么你先问问自己,月经是否正常呢?

    对于我来说,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我从小月经就不调,几乎两三个月才有一次。怪不得下巴会起痘痘,这是身体向我抗议呢!

    我找到了治疗内分泌的穴位:三阴交。开始按上去很疼,肯定是不通,越疼就要越用力按。过了一段时间发现不疼了,但是痘痘还是没有缓解。于是开始断续找原因。(三阴交每天都要按,就算不为了治痘痘,它对女性还是有极大的好处的)

    我想大部分人都知道人体有寒热之分,而有痘痘的MM可能都会觉得自己是热性体质吧。因为一吃点热性东西就上火啊。我开始也是这样想,但是后来仔细一分析发现不对。这是百度上关于寒性体质的解释,MM们可以自己对照一下http://baike.baidu.com/view/532669.htm,而我符合大多项,那么我的体质应该是偏寒的,而爱上火只是表面现象,其实只是虚火,盲目的去火只会导致身体更寒。于是我马上停止吃一切寒凉的东西,如苦瓜,紫菜,苦丁茶等,也开始注意保暖,每天都在用热水泡脚半小时,身体开始舒服一些了。  

    这样做了一段时间之后,觉得自己体内的寒性太大,仅用这种方法远远不能把寒气排除,于是用了更直接的方法:艾炙

    以下是我治疗的关键,MM要注意了:

    我每天睡前都用点燃的艾条炙穴位,从后背的膀胱经的心俞一直炙到肾俞(垫一小片姜片效果会更好),直到后腰暖暖的。接着,开始炙腹部,从关门穴一直炙到气冲穴。然后,炙足三里;最后,是三阴交。这样一套下来,全身的大部分经络都得到了温暖。

    没想到奇迹在第二天出现。之前的两我掌握了这样的规律,一个痘痘下去后,第二天另一个痘痘就会起来,这个规律一直持续了很长时间。但是没想到,用完艾炙后居然没有新的痘痘出来了。我真的很惊喜。第二天接着炙,发现原来的痘痘都开始消退。直到第四天早上起来,我的下巴上已经看不到痘痘了。

    现在已经没有痘痘的烦恼了,但是对身体的保护还是要继续。每个星期我都会在背部的膀胱经进行拔罐和括痧,把身体里的寒性都排出去。每次都能看到效果,尤其是拔罐后,都是紫黑色,晕~我原来体内的寒性这么大啊

艾灸,真能美容吗?

艾灸是驱散疲劳,恢复元气,补充体能,平衡阴阳的最有效的手段。有很多女人脸上不光滑洁净,这往往是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实际上还是阳能不足,而不是像一般所说的上火。有这么几种女性:

1、脸上痘痘长得成片的女性,往往有严重的带下病,“清热解毒”往往没有任何效果,因为她们的这种热往往是虚热,而不是实热,补充阳能尚且不逮,何况雪上加霜。所以艾灸是最佳的选择。

2、脸上长有黄褐斑的女性,往往肝肾亏虚,体质严重偏于酸性,用艾灸治疗,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3、虚胖的女性,并不是营养过剩,但营养过剩不过是西医上的一个概念,中医里面没有这样的说法,如果哪个中医也这样瞎嚷嚷,那肯定个半吊子。即使是肥胖的小孩子,也往往并不是营养过剩,而是阳能不足,往往是因为在怀孕期间,父母还有不少的性生活,导致孩子先天不足,肝肾机能失衡,脾脏运化无力。虚胖女性则往往有崩漏暗疾,失血过多。太过肥胖往往是因为脾肾阳虚,太过瘦弱,则往往是肝肾不足。

4、乳头过早地颜色变暗淡,或者乳头凹陷的女性,往往严重肝肾亏虚,冲脉,任脉虚寒,有的甚至还有咳嗽的毛病。这些不足,笔者认为艾灸是最好的疗法。

下面的转载自别处—— 艾灸美容令你红润光洁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完美、独立的现代女性更是对自己的容颜十分关爱。   范长伟说,现代女性脸上出现的好多问题,都是跟她们的生活特点密切相关的。许多女孩、中年妇女爱贪凉,吃冷饮、凉水果,随便节食又暴饮暴食。这会使脾脏受到一定伤害,表现在脸上就是长出黄褐色的斑。而白领女性和更年期女性的睡眠不足、睡眠质量差,则会引起肾脏功能不好,从而可能导致眼袋、脸上长黑斑和面部水肿的情况。

  针对这些最常见的问题,艾灸美容是采用先在头部的主要穴位(太阳穴、百会穴、四白穴等)施灸,然后再在身体上的穴位(关元穴、足三里、三阴交等)施灸的办法,从身体和面部靠近穴位一同对证调理女性的身体体质,可以说是给女性朋友整个身体“做美容”。当然,美丽的成果也自然会明显的体现在脸上。

范长伟说,一般脸上的每个穴位施灸3~4分钟,身体上的每个穴位施灸5~6分钟,一个治疗下来大概1小时左右,如果能用艾灸坚持这样做几个疗程,女性们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皮肤红润光洁,身体很舒服,精神也更加饱满。这都是化学护肤品美容所达不到的效果。

古今长寿者必灸之穴--关元、足三里的长寿灸法
  上纪者,胃脘也,下纪者,关元也。
  --《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
  例:友人脸色晦暗,无精打采。睡不好也吃不好了,一下子感觉老了很多。如此,当务之急是要激发他身体的阳气。
  于是,给他灸了一下关元穴。
  此穴主人的先天之气。关元过去也叫玄关,就像人体腹部的一个阀门,有将人体元气关在体内不泄漏的意思,历来为修炼家所重视。灸关元就是利用艾条燃烧发出的温阳之气,通过关元穴送入小腹,是恢复体力补充能量最快的方法。大约灸了10分钟,朋友伸了个懒腰,大喊舒服。其体内的阳气已经升发上来了。
  然后再灸足三里。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是强身健体的大穴,此穴多气多血,主人后天之气。可增加胃肠蠕动,强壮脾胃。一个星期熏一次,一次20分钟。早在隋唐朝时期的医学著作里就有灸足三里治病养生的记载。
  足三里位于外膝眼直下3寸,即小腿胫骨前缘外侧、膝关节下四指宽处。
 《针灸大成》载有"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的谚语,指的是化脓灸,又称为"灸花、灸疮",用艾条灸灼足三里穴时,灸到该处皮肤起水疱,产生无菌性的化脓,结痂,可以把脾胃的寒湿祛除,强壮脾胃,使后天生化有源。但现在产生灸疮后不利于工作生活,一般进行温和灸就可以了。
  "灸"从字面上来看,上面是久下面是火,有长时间用火烤的意思。灸既能提神回阳,又能祛邪除湿,还可以去除家里的异味和人体的异味。在道家养生里是一种特殊的养命方法,也是升腾阳气最快的方法。
  那么,穴位到底怎么灸呢?当首推温和灸法。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后,对准穴位熏灸。艾条距离皮肤2~3厘米,使局部有温热感不灼痛为宜,每次灸15~30分钟,灸致局部皮肤产生红晕为度。也可使用雀啄灸,即将艾条一远一近的熏灸穴位,如雀啄一般,不至于灼伤皮肤。
  针灸实为二技,并不相同:针者,刀兵之器,久刺令人气伤。这也是我们常常听说的,某某扎针后把身体扎软了,没劲了。针刺是一种治疗手段,不能用它来做保健。能为百姓人家所用,起到养生保健作用的还是灸法。
  用灸法预防疾病,延年益寿,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黄帝内经》"大风汗出,灸意喜穴",说的就是一种保健灸法。《庄子》记载圣人孔子"无病而自灸",也是指用艾灸养生保健。日本人须藤作等做过的灸法抗癌研究,还表明艾灸可以使皮肤组织中潜在的抗癌作用得到活化,起到治癌抗癌的作用。

艾灸三穴

 自古扶阳有三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阳精若壮千年寿,阴气如强必毖伤",说的就是要保命长寿,扶阳是不二法门。  这里单说灼艾,也就是艾灸。
  艾灸是一种神奇的疗法。艾灸疗法的适用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尤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
  关于灼艾之法还有一个故事:
  南宋绍兴年间,有人名叫王超,他年轻时曾经遇到一个得道的异人,传授给他一套"黄白住世之法"。王超按照这套方法修炼,年过九十还精神饱满,肌肤腴润……或问养生秘术,王超回答说:秘术我没有,只是年轻时师傅教我在每年的夏秋之交,在小腹部的关元穴,用艾条施灸千炷。久而久之,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热,几日不吃饭也不觉得饿,脐下总是像有一团火那样温暖。
  可见灼艾对培固人体阳气的力量有多强大!《神农本草经》记载:艾草有温阳、暖宫、除湿、通筋活血的功效。
  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与任脉的交会穴,故统治足三阴、小肠、任脉诸经病。具有补肾壮阳、温通经络、理气和血、补虚益损、壮一身之元气的作用,古今都作为保健的要穴。
  关元穴在哪儿呢?在下腹部,身体的正中线上,脐下3寸。采用仰卧的姿势,将手四指并拢,置于脐下横量,在手小指的下缘处即是该穴。
  灸关元的最好时机在夏秋之交,相当于北京地区的7月底到9月中。隔日灸1次,每月连续灸10次。冬春两季除去特殊原因,尽量不要去灸关元穴,因为冬主收藏,春主升发,灸多了反而会泄精气。
  有位病人,患有性功能障碍。仅让其用艾条灸关元穴,每天一次,每次灸15至30分钟。一个月过后,患者的病就痊愈了。如今他已近古稀之年,依然身体健康,无尿频、前列腺肥大等症状。
  道家还有一秘法,即每晚睡前,将双手搓热,把手掌的劳宫穴对准关元穴,意守此处,慢慢入睡即可。劳宫是心包经的大穴,属火,关元是小肠经的募穴,小肠经也属火,用心经与小肠经的火来温补任脉之阴,收到水火既济之功。
  灼艾之法除了灸关元以外,还可以用艾条灸足三里、三阴交。
    三阴交是肝脾肾三条阴经相交会的一个聚合点,艾灸此穴有从阴引阳之意,补益阴精,长期灸这个穴位对肝脾肾都有补益固摄的作用,可祛湿浊,降血脂,还可以用来治疗脂肪肝;女人腰膝酸软、白带增多、月经不调,都可以通过这穴位来治疗。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取法:正坐或仰卧位,在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取穴。
  方便的话还可以请别人帮忙灸一下肾腧穴,此穴可以缓解疲劳,温补肾阳,有强肾壮阳之功效。
  肾俞穴: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肾脏,伤气机,易截瘫。
  取穴法:通常采用俯卧姿势,肾俞穴位于人体的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

艾灸关元穴

1、位置:位于脐下三寸处。

2、经属:任脉、系三阴、任脉之会,小肠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腹壁下动、静脉及肋间神经震动肠管,气滞血淤。

3、取穴方法:在下腹部,当脐中下3寸处(从肚脐到耻骨联合上方为5寸)。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然后将手四指并拢,置于脐下横量,在手小指的下缘处取穴。

4、主治功能:关元穴具有补肾壮阳、调理冲任、理气和血、强身健体等作用。常用于中风脱证、虚劳冷惫、羸瘦无力等元气虚损的病症;痢疾、脱肛、疝气、便血、溺血、小便不利、尿频、尿闭等肠腑及泌尿系病症;遗精、白浊、阳萎、早泄等男科病症;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赤白带下、子宫脱垂、功能性子宫出血、外阴瘙痒、恶露不止、胞衣不下等妇科病症。

5、主治疾病为:关元穴能治诸虚百损,四肢厥冷,六脉微细,真阳欲脱而生发的许多疑难杂症。如:遗尿、尿血、尿频、尿潴留、尿道痛、痛经、闭经、遗精、阳痿;此外,对神经衰弱、失眠症、手脚冰冷、荨麻疹、生理不顺、精力减退、太胖(减肥)、太瘦(增肥)等也很有疗效。此穴为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6、保健防病:关元穴归属于任脉,又是小肠的募穴,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与任脉的交会穴。该穴位于下腹部,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其别名丹田,据《难经集注》云“丹田者,人之根元也,精神之所藏,五气之根元,太子之府也”。该穴长期施灸,借助火力,可以温通经络,行气活血,培肾固本,调气回阳,补虚益损,壮一身之元气,故为保健要穴。

7、文献记载:《扁鹊心书》记载:“每夏秋之交,即灼关元千柱,久久不畏寒暑,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三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
    什么叫“灼关元千柱”呢?它的意思是说,先把艾绒做成小的艾柱,把这艾柱放在关元穴位上点着做艾灸。一个艾柱烧完换另一个,再点上做艾灸。一个一个地换,做上一千个甚至更多,就是“灼关元千柱”了。
    现在艾柱大了一点,古人做的艾柱常常很小的,只有小麦粒那样大小。
    艾灸关元穴能“令人长生不老”,当然有养生保健的功效啦。不过,这“长生不老”之说肯定是不可信的,有些养生保健的功效倒是确实的。
    为什么艾灸关元具有养生保健的功效?
    因为关元是小肠的募穴。
    募穴是什么样的穴位呢?它是脏腑之气积聚于胸腹部的腧穴。
    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意味着它是小肠的气积聚在腹部的穴位。
    小肠的气是什么样的气呢?
    大家都知道经过小肠的主要经络的名字叫做:手太阳小肠经。它是太阳经,这条经络里运行的是太阳寒水之气。关元既然是小肠的募穴,那么,在它所主管的区域里,也必然是太阳寒水之气的。
    艾灸,是用火点着在穴位上熏。
    在关元穴上做艾灸,就是把艾条点着放在关元穴上熏。艾灸时的火气,会透过关元穴,进入关元穴所主管的充满太阳寒水之气的区域去,除去部分寒气。
    除寒,这就是艾灸关元穴能养生保健的原因。
    为什么除寒就能养生保健,你大概要有这样的疑问了?
    这个道理,其实在《古代养生:艾灸足三里分析》一文里有类似的分析的。
    人过三十,就相当于自然界的秋天来了,也就是人体经络内的阳明燥金之气渐渐旺盛,而生命力却在渐减。所以,用艾灸足三里的方法,除去随年龄而来的阳明燥金之气,有养生保健的功效。
    秋天来了,冬天还远吗?
    人过三十,人生的秋天开始了;冬天的脚步一步步近了。所以,这个时候,不仅仅阳明经中的阳明燥金之气在增加,太阳经中的太阳寒水之气也在悄悄地开始增加的,为冬天的到来作准备。
    在三十以后,“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除去一些关元穴这个人生命要穴中的太阳寒水的气息,可以延缓人的衰老,具有养生保健的功效。
    人到三十,人生的秋天已经来临,可以常常艾灸足三里,“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
    人到三十,冬天还没有到来,所以,“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人到五十、六十,冬天已经来了,所以,“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三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
    艾灸足三里除燥。
    艾灸关元穴除寒。
    有这两种方法,好像真的可以把人生的秋天、冬天除去,真的可以做到“长生不老”了。只可惜,这只不过是一种理想罢了。人的力量,又怎能敌得过自然界力量。就仿佛干旱,人无论如何提多少水去浇灌,都不如自然界的一场毛毛雨。在大自然的规律面前,人,是如此的渺小,所有养生保健的努力,也只能是减缓年老的来临罢了,想要“长生不老”,绝对没有可能。
    需要注意的是:《扁鹊心书》里面的,“每夏秋之交,即灼关元千柱,久久不畏寒暑”,也只适用于三十岁以上的成人,其它人群,除非有很特殊的疾病,否则不宜。
    其实,人在三十岁以前,就相当于植物的发芽、成长、壮大阶段,自身拥有强大的生命的力量,只要注意简单的养生常识,如吃足主食、不要熬夜、不要过于劳累等就可以了,没有必要采用艾灸足三里或关元等专业的保健方法。
    还要注意的是:关元穴在脐下3寸,石门穴在脐下2寸。这两个穴位挨得很近。艾灸石门穴是中医自古的避孕方法,所以,想要生孩子的人,不要用艾灸关元穴的方法保健,以防止误灸石门穴,造成不孕。

艾灸关元穴对培补元气功效卓越,当你元气充盈时,相当于激活了你的自愈程序,元气就会主动寻找你的病灶,出现元气在体内通窜而攻伐病灶的现象,这时有些症状好像有病情加重的感觉,你一定不要怕,这就是养生家说的气攻病灶现象,是人体的自愈精灵在发生作用,只要坚持数日,不久健康又会回到你身边。所以艾灸关元穴还能治疗些难症,恶症,如胃溃疡、溃疡性结肠、胃癌、肝癌和其它恶性肿瘤等。病是邪气,元气是正气,邪不压正这个成语就是说,只要正气充盈,病邪之气就很快逃之夭夭。

   古人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阴阳具虚,火自当之;经陷下者,火则当之;经络坚紧,火所治之,陷下则灸之;络满经虚,灸阴刺阳,经满络虚,刺阴灸阳。”

    又云:“艾火可以灸百病,杀鬼邪”、“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这是说用针和药治不好的病,只有用艾灸才治得好。而且艾灸不管是阴虚、阳虚的病都可以治,艾灸对百病都有效。艾灸是前人给我们留下宝贝,然而今人居然弃而不用!实在是太可惜了。

长寿秘诀 善用足三里
  灸足三里,得长寿的养生秘决,一直是为古今医学大家和养生大家所珍视。

  在古代的日本东京(古称江户),每建成一座新桥,都要邀请年龄最高的长者第一个踏桥渡河。有一年(德川幕府时代),江户的永代桥建成之后,依照习俗,三河国的174岁的万兵卫第一个“初渡”。在举行“初渡”的仪式上,德川将军(当时日本的实际统治者)问万兵卫有何长寿之术。万兵卫答道:“这事不难,我家祖传每月月初八天,连续灸三里穴,始终不渝,仅此而已。我虚度174岁,妻173岁,子153岁,孙105岁。”德川听后,很是感慨。而三里穴这个长寿穴也因之脍炙人口,并进而日本人——“婴儿灸身柱,促发育;十七八岁灸风门,预防感冒;二十四五岁灸三阴交,促生殖健康;三十岁以后灸足三里,促长寿;老年时灸曲池,促耳聪目明,预防中风”的灸法保健习俗也就形成了。

  其实,日本人善灸法的习俗来自于中国,特别是其中“灸足三里,得长寿”的养生秘决,更是为古今医学大家和养生大家所珍视。

  “足三里”的定位

  足三里在小腿外侧之前上部,胫腓两骨间。如何找“足三里”呢?有两个方法:

  其一,正坐在椅子上,屈膝,脚掌放平,自然平铺地面,用本人之手虎口围住膝盖,食指放于膝下胫骨前缘,四指并扰,当中指尖着处是穴位。在外膝眼之下方三寸,胫骨外缘,胫骨前肌与伸趾长肌之间。

  其二,伸足取之,在膝下胫骨粗隆最高点下一寸,外开一寸处。它和阳陵泉的关系是斜上下各差一寸。即足三里比阳陵泉低一寸,再外开一寸处。阳陵泉在胫骨粗隆与腓骨小头之间,向下呈三角形,下角即是穴位,此穴压之酸困,可用之证实足三里的位置。

  以上说的尺寸是按骨度法从外踝尖至膝眼折作一尺六寸计算的。

  “足三里”的特性

  “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是五输穴之一,其性属土经土穴。“合治内腑”,凡六腑之病皆可用之。“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所以,胃为水谷之海,能包容五谷,荣养四旁。胃和脾相表里,均为仓廪之官。主要职责是受纳、运化水谷,输布精气、津液于全身。“足三里”为胃经之主要穴位,它有理脾胃、调气血、主消化、补虚弱之功效。

  灸“足三里”能调整消化系统使之功能旺盛,吸收营养增加能源,对全身各系统都有强壮作用。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特别注重脾胃,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是生化的源泉,是生命的根本。灸“足三里”有温中散寒,健运脾阳,补中益气,宣通气机,导气下行,强壮全身的作用。

  灸“足三里”的意义

  可以养生保健:能增强体力,解除疲劳,强壮神经,预防衰老,对结核病、伤风感冒、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心绞痛、风心病、肺心病、脑溢血后遗症及其它病症都有防治作用。三里之灸能却病延年,所以古来把三里灸叫做长寿灸。

  防治肠胃病:足三里是胃经的穴位,主消化系病。有“肚腹收于三里”之说。对于腹部疾病,如胃肠虚弱、功能低下、食欲不振、羸瘦、腹膜炎、肠雷鸣、腹泄、便秘、消化吸收不良、肝脏疾患、胃痉挛、急慢性胃炎、口腔及消化道溃疡、急慢性肠炎、胰腺炎、腹水膨胀、肠梗阻、痢疾、胃下垂等灸足三里穴相当有效。但胃酸过多空腹烧心者,不宜灸足三里,灸其邻近处阳陵泉有良效。

  有健步作用:能加强下肢体力,防治四肢肿满、倦怠、股膝酸痛,软弱无力诸症。对胫腓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小儿麻痹、风湿痹痛、末稍神经炎等。

  有补益肾气的作用:对耳鸣、眩晕、腰痛、尿频、遗尿、小便不通、遗精、阳痿、早泄、哮喘等有效。

  头痛、失眠、贫血、神经衰弱、乳痛、气臌、半身不遂等均可灸足三里。

  其它各种慢性病:如眼疾、视力减退、鼻病、耳病、过敏性疾病都可取用此穴。

  灸“足三里”穴的方法

  灸的方法很多,但普通人用灸“足三里”的方法取养生保健之效,可用直接灸的方法。直接灸可以自己操作,不需要别人帮忙。

  基本作法:端身正坐,取好穴位,用75%酒精棉球消毒,然后可以用紫药水或红药水点个点,打各记号,取极细之艾绒,做成麦粒大小(比麦粒稍大也可)的圆锥形之艾柱,然后把它直立放置于穴位之上,再用线香从顶尖轻轻接触点着,使之均匀向下燃烧。第一壮燃至一半,知热即用手指掐灭,或快速捏起;第二壮仍在原处,燃至大半,知痛即去掉或按灭。每次一般灸9次(壮),至发红或起小水泡即可。如感觉疼痛,则可用左手拇、食、中三指按摩或轻扣“足三里”穴的周围,就可减轻痛苦(如果马上掐灭,则不会太疼,会有轻微的热感)。如此灸数次,再灸就不太痛了。灸过十几次之后,就会感觉一热即过,已无甚疼感了。如果灸的轻一些,一般不会化脓(此法日本目前比较流行);若重一点,初灸之后,局部会变黑、变硬、结痂。如果化脓,可以按压排出脓液后再灸。一般说灸化脓多属于无菌性,勿须顾虑。化脓能改善体质,增强抗病能力。自我灸“足三里”,我提倡多采用非化脓法(有感觉就去掉或按灭);如果采取化脓法,最好在有经验的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笔者多年来一直直接灸“足三里”,亲身体会到,灸法不仅没有任何痛苦,而且温热舒适,直达深部,有放散到远方的感觉,好像刺入一根热针,有非常美妙的传感作用。灸“足三里”后不曾感冒,自觉身心舒适,精力充沛。

  陆游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总之,用灸法向“足三里”要健康、要长寿,关键的关键是亲身实践。

足三里是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传统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古今大量的实践都证实,足三里是一个能防治多种疾病、强身健体的重要穴位。足三里是抗衰老的有效穴位,经常按摩该穴,对于抗衰老延年益寿大有裨益。
  "三里"是指理上、理中、理下。胃处在肚腹的上部,胃胀、胃脘疼痛的时候就要"理上",按足三里的时候要同时往上方使劲;腹部正中出现不适,就需要"理中",只用往内按就行了;小腹在肚腹的下部,小腹上的病痛,得在按住足三里的同时往下方使劲,这叫"理下"。

延年益寿保健灸
  穴位: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气海(位于腹正中线脐下1.5寸处)、关元(位于腹正中线脐下3寸处)。
  分组:第一组,关元、气海、左侧足三里;第二组,关元、气海、右侧足三里。
  方法:选准穴位后,点燃药用艾条,分别对准第一组穴位,每穴悬灸10分钟,以各穴位皮肤潮红色为度。第二天用同样的方法悬灸第二组穴位。如此交替悬灸,连续三个月为一个疗程。休息一周,再继续第二个疗程。使用时注意力要集中,艾火与皮肤的距离,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热度为佳。注意不可灼伤皮肤。
  说明:关元、气海、足三里是人体强壮保健要穴,每天艾灸一次,能调整和提高人体免疫机能,增强人的抗病能力。成书于宋代的《扁鹊心书》中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不得长生,亦可得百年寿。” 特别是女士,艾灸此三个穴位后,神清气爽,容光焕发,全身特别是小腹部十分舒畅(此种感觉一般要连续灸半个月后才明显)。

我艾我健康——我的艾灸故事

小时常常见父母经常采来艾草,端午节时挂在门口说是辟邪的,偶尔也用艾叶煮水为我们擦身洗澡,逐渐我对这种小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奇怪一棵小草怎麽有这么大的用途呢?长大了,有幸读了大学,1996年时无意中看了《黄帝内经》,从中看到:“凡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艾灸足三里,胜补老母鸡”,原来在我们的老祖宗们早就用艾蒿来治病了,难怪小时吃东西不注意时肚子痛的受不了,母亲就用姜片放在肚脐上,上面放上艾草,点一会儿肚子就热了,然后就不痛了,当时觉得很神奇,觉得母亲真是太神了,对母亲很崇拜。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看一些医学书籍,发现祖国的医学真的是博大精深啊,《医学入门》,《扁鹊心书》,《小品方》等等古代医学书籍中对艾蒿和艾灸的描述的很详尽,而且有很多经典的语句让我终身受益,比如:《千金要方》中提出:非灸不精,灸足三里,称为“长寿穴”;又比如:《扁鹊心书》中说:“人之晚年阳气衰,故手足不能温,下元虚背,动作艰难,盖人有一息气在,则不死,气者阳所生也。故阳气尽则心死。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等等,这些语句在我进行艾灸研究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经过几年的研究我对艾灸的热爱达到了极近痴迷的程度,对艾灸的了解越来越多,于是我自己开了个小店为自己的朋友邻居们免费艾灸,有疾病在身的为他们解除疾病困扰,没有疾病的做个保健,几年下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比较健全的理论,独创了艾草堂艾灸疗法。朋友们个个都称艾灸太神奇了,让他们的身体状况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从而能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因为艾认识了各行各业的朋友,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我给别人带来健康美丽的同时让我的社会交际圈更加广泛,让我更加体会到了艾灸给我带来的乐趣。
    随着来我的店里的顾客的增多,开始收取少许工本费用。我觉得这么好的绿色疗法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它,享受到艾灸疗法带来的好处,于是我又推出了艾灸技术加盟,以便全国各地的国人了解艾灸,尝到艾灸疗法的甜头。
    让人接受艾灸其实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因为中医市场一直很低迷,中医文化和中医市场的发展也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西医盛行的情况下,人们习惯了各种检测仪器,而好多疾病都被当做不可治愈的病来处理,很少有人知道艾灸这种绿色疗法,因为不了解所以对其不信任。于是我就用实实在在的疗效来证明艾灸是很好的保健养生之法,来我店里的人没有效果不收钱。就这样慢慢地了解艾灸的人越来越多,愿意尝试和接受艾灸的人也越来越多。
    近几年韩剧的热播《人鱼小姐》、《大长今》里面有多处艾灸的镜头,去年cctv 4中华医药栏目又播了《我艾我健康》的节目,今年国家科技部已经在973计划中医理论专项中设立灸法项目,斥资1200万元,这一切更增加了我对艾蒿的保健信心,无事每日必灸,发现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好,几乎不生病,更不用说去医院了。
艾灸走进了更多人的生活,现在已有近百家加盟店遍布全国各地,每每想到很多人因为我的艾灸疗法能够远离疾病的折磨,因为艾灸变得更美丽健康就会信心百倍,让我更加努力地去做好艾灸事业。在此我希望广大网友没事时也常用一下这种老祖宗留下来的纯天然无副作用的物理疗法,呵呵,当然只相信西医的人就不用试了,因为《内经》里面说了信者奇效不信无用啊。

/*0324 BlogMore*/img{ border:none}.moreArticles {margin-top:50px; font-size:14px;}.moreArticles ul{ list-style:disc;}.moreArticles ul li{ height:23px; line-height:23px; font-size:14px;}.moreArticles h2 { margin:0px; padding:0px; font-size:14px; font-weight:normal; height:30px; }.moreArticles h2 a{ text-decoration:underline}.conBg_oth{ position:absolute; left:505px; top:505px; width:644px; height:390px; border:1px solid #6d6b6a; z-index:900; background:#fff;}.editMya{ width:642px; height:390px; border:1px solid #a8bac1;font-size:12px;}.editTop{ background:url(../images/box_top_bg.jpg) repeat-x; height:22px; padding-top:3px; padding-left:12px; font-size:14px; font-weight:normal; color:#4e7786;}.editTop span{ float:right; padding-right:6px; padding-top:2px;}.editLeft{ width:396px; float:left; padding-left:12px; padding-top:12px; font-size:12px;}.f000{ color:#000;}.selectAticle{ height:25px;}.selectAticle .fright{ float:right}/*0324 Blog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