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dn百度百科:听风对联学院罗浮居士老师对联第二讲讲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6:21:36

听风对联学院罗浮居士老师对联第二讲讲义记录:

2010-9-25

 

 


诸位朋友,大家好!
很高兴再次与大家见面,但我还是要再次说明一下,我不是来讲课的老师,而是来这里浅谈一番对联方面的个人观点,以图达到与诸位朋友交流和探讨的目的,为此,当再次感谢樽酒流月、沧海月明和诸位朋友给了我这样一个大好机会。

 
上一次在听风学院开学之际,我来这里泛泛而谈,尝试性地概述了一些关于对联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要求,而对其组合构成的主要的几大要件并未展开及深入阐述,这几大要件包括:词性与结构、关联性、格律、意境;此外,我还要加上一些我认为也很重要的要件,如对汉语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艺术表现手法等。不过,我并不妄图全面性地和系统性地进行展开及深入阐述,学术性很强的内容应当由更好更专业的高手老师日后来讲授。题外话,再度表明一下,互动一直是我所希望所追求的交流方式。
 

言归正传。对联,也叫楹联,是我国的一种独特的传统文学形式,同时又是一种具有符合自身规律性之句式、句法的奇妙的文体,并且有着悠久而又丰富的历史渊源及沿革,对此,在这略过不谈。然而,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有必要在这谈一下的,那就是在上一讲中曾提及的——“汉语的魅力,对联集中表现”。
 

 

大家知道,我国的汉语,音节分明,声调匀称,这往往能使汉语的字音词义双双地彼此地予以相对,此乃汉语的一大特色。这般的特色,是能够构成对偶句式及句法的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从而让我们能够通过抑扬顿挫的语音声调、精彩的且又精炼的语言修辞,吟出或写出运用了对偶句式、句法的诗词歌赋以及对联等文学形式的美妙文辞。

 

中国的汉字与世界各国的文字乃大相径庭,其不是用字母拼接及连缀所成的,而是独具特色和充满情趣的方块字。

从形态上观之,这般的字体,整齐美观,方正大方,它无论有多少笔画,皆能容纳到一个方格之中,且不会失去平衡感,总能显示着稳重、端庄之仪态;

同时,它不论是单音节、双音节还是多音节的词,每个音节都必须写成一个方块汉字,由此,将一个个汉字书写成文,就可以创作出各类文章或诗词歌赋,就可以按相关要求和规则创作成字形、字音、词义皆能互相对应的工整的优美的对联。

 

就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类社会生活中常见的套话也是汉语的一大特色,某种意义究竟是什么意义?哈哈),构成对联的对偶句式及句法,原本就是古代骈文和诗词歌赋中的一大表现手法或一大风格流派,尤其在格律诗词中更是赋予了其重要之地位以及对其所形成的相应之规则。

我们可从古代骈文和诗词歌赋中欣赏到很多很多自然成对的对偶句式及句法的佳句,例如,七律诗体中的三四、五六之诗句,严格来说都要求应以对偶句式及句法来写成,其中五六两句必须是对偶句式,这样的对偶句式及句法在诗体中的运用则称作对仗。


让我们随意试看几例唐诗吧:

崔颢的七律《黄鹤楼》中五六两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李白的七律《登金陵凤凰台》中三四、五六各两句——“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这样的诗句,若拿到诗体之外单独来看,每两句不就是一副对联吗?

 

这类对偶句式在其他格律诗体中也频频可见,

如杜甫的绝句四首中的其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通篇只有四句,却全部是运用了对偶句式及句法而创作,形成了两组对仗诗句,其实也是两副上佳对联。

 

现在简单谈谈对联的创作。

 

通常而言,首先,对联要有内容,不可“空洞无物”,而要“言之有物”,并且具有一定的思想内涵或观点,同时其所包含的内容及观点应当具有针对性,应当适合环境、时令、事件、人物,以及描述对象或事物所处的氛围与特点等。


在上一讲中我曾说过,对联的上下联应当能够各清晰地表述一个意思层面,但意思层面不宜过多,即内容不要过于复杂,而这样做,正是为了给对联的意境腾出足够的空间,使得我们对奇妙的意境拥有了充分的遐想。


这也许有点象中国国画中的“留白”,一幅没有“留白”之空间的塞满了图案的画卷,几乎无甚意境可言。


同样,没有或缺乏内容及思想内涵,对联不可能产生什么意境,然而充斥着繁杂拥挤的内容,试图表达全盘的思想体系,那又必然压迫着意境,使其更加难以脱颖而出。

意境是对联的最高层次,是“对联的灵魂”,这在上一讲中就已讲过。

因而,它需要在内容及思想内涵的基础上,并在艺术表现手法的创造力下,才能得以产生直至升华。

所以说,我们不是要去刻意寻觅意境,意境不是一件深藏在某处的宝藏,不可能等着我们去探求去发现;

或者说,意境根本就是寻找不到的,因为它绝非隐藏着,而是在特别的条件下神奇地诞生的!

这也是意境区别于其他几大对联要件的地方。

因此,我们只有在成功地或出色地完成了其他几大要件的构造组合后,才有可能感受到或领悟到那妙不可言的意境。

关于意境,今天不多说,留给以后详谈。今天谈到意境,是为了引出下面的话题。

 

说到为了意境的出现,我们所要去做的,就是我在这里紧接着要谈的第二点,即对联的文学性。

 

在对联的创作上,有无文采是很重要的。

 

没有文采,词语苍白、贫乏、枯燥,必然使得对联索然无味,毫无艺术效果,致使我们读后眼前一片茫然,甚至想找个人吵架,宣泄一下压抑的情绪(有那么严重吗?哈哈!我还是自己独个儿或叫个朋友去喝酒吧)。

 

至于对文采方面的要求,绝非是要我们去堆砌华丽的辞藻,浮华、空泛、华而不实的词语,再如何艳丽、绮美,也称不上是好文采。

 

我们应当努力做到的是要炼字度句,词语要自然、通俗、流畅、形象,文字使用要贴切、合适、合理而又基本准确。

当然,如果我们能够将朴实的文风与优美的文辞有机结合,从而有效地及高度地提升艺术表现力,那就是我们希望的和需要的好文采,就能期待着我们想象中的美好意境渐渐浮现于眼前。

谈到这里,顺便“插播”一句,有的对联除了上下联之外还设有横批,而横批也属于对联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只是根据需要而使用。

它的功能在于既可与上下联的联语及内容相得益彰,更能画龙点睛地突出整副对联的主题或中心思想,由于横批很短,一般只有四个字,故而愈加要求在词句上做到凝炼而又传神。

上面谈到,中国古代的骈文及诗词歌赋,对对联的产生与发展影响很大,尤其是格律诗。

我国历史上的很多对联,实际上就是从之前的格律诗中衍生出来的,并为历代的文人墨客所仿效、所推崇,直至逐渐成为一种雅俗共赏的独特的传统文学形式。

 

而在此过程中,在对联的创作方法上,也就逐步地形成了一系列与格律诗极其相似的传统格局及程式,这便是我们时常提到的对联的格律。


这也是我今天在这里要予以简述的第三个方面,其中大致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一、 对联的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

就是上联是几个字,下联也是几个字,我想这一点毫无再展开去谈的必要了,可以说只要略微有点儿爱好文学的,几乎无人不晓(也许文化领域某部门的某个外行领导真不知道呢,哈哈)。

 

至于每副对联的具体字数应以多少为准,则并无限制,一般可由四字直到几十字,如常见的就有七字、四加七的十一字等多类,世上也有几百字的长联的。

但是如果太长了,千字万字了,那还能叫对联吗?那是骈体散文了,如王勃的《滕王阁序》。

所以,联句长短,虽无明确的字数限定,但大致范围却是历代约定俗成的,乃应以绝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为基本准则。

而对于素来喜欢标新立异者,动辄超长联抑或又只有一两字极短“联”的,那纯属游戏罢了,人家玩玩而已,故不必当回事,无须义正辞严地予以抗议。

 

此外要注意的一点是,上下联字数相等,然而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出现重复的字的。

但有少数对联是因为内容及形式的特殊需要,有意安排了重复的字,那则另当别论。


在对联的实践活动中,只要稍加留意,我们便不难发现,哪些联句是明显错误地用了重复的字了,而又有哪些联句是属于特意使用重复的字而并不犯规的。


二、对联的字音要按相应的规则讲究平仄。
  

关于这一点,鉴于除了基本规则之外,其还具有变化性及多样性等特点,致使学术内容较为复杂,而平仄声韵又堪称是“对联的外壳”,属于学习对联中最重要的科目,当由更专业的高手老师来详细讲解,因此今天我在这里只是先简单谈一些最基本的和最常用的初级知识。

 

 

平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音韵与声调。

 

在现代汉语中,平表示平声字,包括阴平、阳平两声的字,亦即第一第二声;

 

仄表示仄声字,包括上、去、入三声的字,亦即第三第四声;

 

因入声归于第四声,故现代汉语一般只标四声。

 

有一些字在现代汉语中是平声,但在古音中是归入仄声的,使用时最好预先加以说明,并且不可今古混用。

 

所谓混用,譬如在一副对联中,既将某个兼有古音的字按古音标准用在仄声的位置上,又将某个兼有古音的字按现代标准用在平声的位置上,标准前后不一。

 

需要掌握并运用古音的,若不熟悉者可参照今古对照表(有这类书,网上也有)。

 

不过我个人是反对使用古音的,这在上一讲已有提及,这里不再重复。

 

在我们通常所见所写的对联中,上联的最后一字必须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字必须是平声;

 

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立,上联要用平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反之也一样。

 

对联是对偶句式及句法,和格律诗中的对仗有着继承及演进的密切关系,因而,格律诗的平仄格律以及其中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等原则,也同样适用于对联。

 

其意是指,五律七律等格律诗,每句的第一、三、五字,乃可不拘平仄,当用平声字的用了仄声字,或当用仄声字的用了平声字,皆无不可;

但每句的第二、四、六字,则必须平仄分明,不容替换。

之所以这样规定,概因一三五之字具有可移易性,其读音对诗句的影响很小;

 

可是,二四六之字倘若平仄失调,读之不但拗口,而且由此影响全诗声韵。故为律诗之大忌也。

 

于是,后人将这一原则沿用到了对联创作上。

不过,在实际运用中,也会碰到例外的情形。

 

举一例说明,在我的另类评联系列《居士与幽灵》的《对酌夜话》中,所评的是听风的某次联赛对句。那次联赛的出句是:“霜甲戍关山,风展云旗秋点将”。

 

 

请看,上联的最后三字‘秋点将’为平仄仄,那么,下联对应的最后三字就必须是仄平平,如果谁在对应上联‘秋’这个位置上用了平声字,那势必出现三平尾!

 

 

由此,所谓‘一三五不论’在这就失去意义了,下联后句‘五’之位置乃必论。

 

这里举这个例子,不仅表明了有时会碰到例外,同时也简述了对联中的又一个原则,即“三平尾”也是必须要予以避免的。

 

三、关联性。下次再讲。

 

四、词性与结构。下次再讲。

 

总之,我们在对联创作上要努力做到声韵的和谐,词语精炼而又形象,要有一些文采,格律上要符合基本规则,具有一定思想内涵或观点的内容(包括情感)。

 

有关平仄韵律方面的内容,我下次不再深谈,让我们期待更好更专业的高手老师来阐述。

 

关联性,特别是词性与结构,我下次会适度展开而谈,并列举一些对联实例来加以说明。

今天就谈这些了,谢谢大家!

 

樽酒流月校长点评:居士讲课,会营造轻松愉快的环境。知识内容全面,给我们学对联指引方向。跟居士学对联不会钻牛角,不会走入胡同。---校长点评也经典。

 

 

 

紫雨后记:谢谢罗浮居士老师的精彩讲课,谢谢樽酒流月校长、西风胡杨班长的主持,谢谢沧海月明站长给大家提供的难得的学习机会!

更感谢罗浮居士老师屈尊降贵,莅临寒舍,给朋友送来祝福!

 

 

三楼跟帖就是罗浮居士老师:感谢紫雨转发在下拙文,其实只是随谈泛谈之浅见也。谨祝紫雨和诸位朋友佳节快乐!

 

老师讲义同时发在听风论坛:

 

http://tingfenglt.com/showthread.php?t=104321&p=153662&pp=0#pid153662pid153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