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频三东海x4太难安了:品“凿空”的书法有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8:00:44

品“凿空”的书法有感

2011-07-12 21:26:44|  分类: 书评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本文引用自Discovery《原【品“凿空”的书法有感】》

 

 

                                                                                            凿       空

                                                                                        【文Discovery

  一看到那一束横梅和那两行行书便起了邪念。毕竟,我是一个养花的人,和根艺勾肩搭背,从枝桠的一曲一伸感受生命的卑微与自强。

  盆景,算是在浓缩大自然中树木的神性,以大小、粗细、高低、藏露、刚柔等来表达简约的镜像;用平远、高远、深远去左右思想;以三角形、椭圆形、梯形,或是多个三角形合为一个大的三角形等等构图,呈向上又或向下的力与偏向的力产生对抗来拿捏意志。他注重用力度和节奏布势,将求曲线和直线、硬角度与软弧度,及顺势与逆势、长跨度与短跨度并用,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一寸三弯,疏可走马、密不穿针,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

  书法,不是谁人都能驾驭的,且还是传统的柔软的毛笔赋予的水墨。包含人生的自修与环境的锤炼,他用二维的空间去穿越与驾驭高维度的人文理念。玩艺术,无外乎具象与抽象,所谓具象,那是大自然真实事物的存在。而抽象,便是对事物本质精神的概括和提炼。盆景和书法他们都在具象和抽象中幻化与把握,因“材”立意,按意选形,以形传神,以神达意。由于思想和精神是自由的,因而,艺术没有界定的极限,任你是在黄金上镌刻,还是在朽木上镂空。

  说到镂空,想起了老师的笔名,以“凿空”为以“主意”。这个命题,本身就是一个意象的联动,静水流深,太极暗喻,先有,后无,再还有。犹如“山还是那山,水亦是那水;山不是那山,水亦不是那水;山又是那山,水亦是那水”,这幅梅的不等边三角形之字走势的折枝力度有余,疏瘦的果朵亦是红而不厌,与字一起呈现梯形的向上的力,引向高远。画留三分白,任谁凭空。

  名,如此,字亦不会差。那粗细横斜的笔触,通过水在宣纸上而晕开,像一朵朵花一样绽放红瘦肥绿。大小有容,干湿适度,淡墨相宜。不说别的字,就梅花图上的“梅”字和“来”字,先说“梅”字,肥瘦有度,品相大方且刚正,不拖泥带水。最后一个“来”字,把整体“太虚”。为什么会这样说呐?其实,不管是画画,还是写诗,又或书法,须在虚实中往来。梅花,“须凝黄昏花欲睡,不知被花熏得醉”,也正似紫罗兰的花香一样,当你从那香味里努力去找寻时,那香味是闻不到的,可当你认为一切事物都随水东流,生命的坐标已别无生机时,那暗香又会沁入心脾。所以说,那个“来”字的最后的一撇一捺的虚与实,把梅花凝霜雪的傲气打造的如“有为无时无还有,真亦假时假亦真”。且结构的稀疏,也正暗喻自身的疏影凌空的梅骨,“唯待雪化时”。

 书法是中国的先锋,字体千变万化。分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行草、章草、今草、狂草等。而我最是偏爱行书与行草。行书以王羲之为极归,就兰亭序中那24个“之”字就无一相同,穷尽了变化,把堂堂的一个人文地理推向了巅峰。还有老毛的狂草,那重心偏斜的取向,空灵的线条,充满变化的布局,飞若蛟龙。正合“智若天马行空惯,笔走龙蛇点水轻”的道理。范曾老师有说:点,如崖上悬空而下的石头,倾斜不在表象;横,如扫云,干净利落;  竖,如枯藤,清瘦、刚劲有力。

 书法是时间的产物, 正如行走的人之罗丹的沉思,在但丁的神曲地狱、炼狱直至天堂。艺术不外乎创造,掏空所以的理念,把现有的之前感觉良好的和没有的加以融合,就像太极的手法,阴阳有度。当然,艺术是没有极限的,在精益求精的空当,更上一层楼是每个搞艺术的人梦寐以求的事。也包括凿空老师。所有的物象都有其存在的价值 ,我们能做的只是让其更好地自由。“墙角数枝梅,凝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凿空老师的书法如此,人品一定不假。书画一体,可以坐禅。

  从中,我看到了另一个白石的品相,从无水的池塘,虾的嬉戏中走来。“诗情秋水净,画意远山明------”, 能饮一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