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境原:连绵词与音因声求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9:37:55
【摘要】“因聲求義”是訓诂實踐中的一種應用方法,它區別于“聲訓”這一訓诂條例。基于此,在區分“聲訓”條例和“因聲求義”訓诂方法的基礎上探討“因聲求義”法在今天應用的可能性及其運用應該注意的原則。
【關鍵詞】訓诂學;聲訓;因聲求義;應用;原則
“因聲求義”法在各訓诂學著作中談論的大體有以下幾種作用:探求語源;推求命名之由;辨析通假;訓釋詞義;解釋連綿詞;溝通方言等等。前人對這些方法已經作過深入的闡述,我們不再贅述。本文重點在于探討“因聲求義”的訓诂方法與訓诂學中的“聲訓”的關系,“因聲求義”方法在今天應用的可能性及其運用應該注意的原則。
一、訓诂學中的“聲訓”與“因聲求義”
我們在論述“因聲求義”法之前首先厘清它與“聲訓”的關系,這是開展討論的基礎:
“聲訓”與“因聲求義”在一般的訓诂著作中往往交替使用而沒有分別。如下列訓诂著作認爲“因聲求義”即是“聲訓”:“因聲求義”又稱聲訓,是一種重要的訓诂方法。……它的辦法是取音同或音近的字來解釋詞義。(趙振铎《訓诂學綱要》);“因聲求義,舊稱聲訓或音訓,就是尋求讀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來解釋詞義的方法。”(白兆麟《簡明訓诂學》)。其實“聲訓”是相對于“形訓”和“義訓”而言,其主要原理是“聲義同源”。它是中國古代訓诂家對漢語聲義同源規律的一種樸素的、直接的體認和解釋。“聲訓”的性質、旨趣是以音同、音近之字來揭示語詞在其命名之初的“所以然之意”,即命名立意之義。訓诂學界普遍認同的,這就是對于“探求語源”的訓诂,大都冠以“聲訓”之名。對于“聲訓”和“因聲求義”法的內涵與外延是否相重合是意見歧出。從時間關系出發,我們追溯聲訓的流變,可知“聲訓”和“因聲求義”內涵與外延不一致,聲訓的萌芽,早在先秦時代就開始了。如《易·說卦》:“乾,健也。”《孟子·滕文公上》:“庠者,養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此時應該還算不上真正語言學上的聲訓。到了東漢,以《釋名》爲代表,以聲求源,“聲訓”得到全面推廣,唐孔穎達又有“義存于聲”和“借聲爲義”說,宋代又出現了王聖美的“右文說”,之後,到了清代及近代就出現了“音近義通說”。由此可知,“因聲求義”的方法不僅包括“聲訓”條例,還包括“右文說”、“聲近義通”、“古音通假”等訓诂條例。“聲訓”、“右文說”、“聲近義通”、“古音通假”等統稱之爲“因聲求義”。“因聲求義”法是以“聲音或聲符”爲線索的訓诂條例在探求語源、考求詞義,辨析通假等方面的一種實踐方法。而“聲訓”等是特定時代的訓诂條例。所以,我們在訓诂實踐中必須明確區分這兩種不同的概念。
二、“因聲求義”法在當今時代應用的可能性
漢字是表意體系的文字,形與義有著直接的聯系,然而文字畢竟是記錄語言的符號系統,它是語言的外在形式,而語音是語言的內在形式。我們理解詞義如果僅僅靠其外表形式來探索詞義,那麽狠多問題會得不到圓滿解決,“因聲求義”作爲一種“就古音以求古義”的訓诂方法,它是充分利用了語音這個內在形式來探求語源、探求詞義、訓釋詞義等,從它誕生之日起就擔當起重大的任務,即使今天也不過時。無論是在古代漢語還是在現代漢語中,“因聲求義”法都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在具體的實踐中,它也成爲語言學家和語言教學工作者的一種必不可少的治學方法、教學方法。
1.在文言文詞語教學中,由于漢語語音的演變、詞義的引申、字形的變化,學生們對某些詞語詞義的理解,不免會有“望文生義”的現象。如果我們能吸取一點“因聲求義”的方法,那麽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
杜甫《蜀相》:“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人教版高中語文第三冊)教材注:“頻煩”猶“頻繁”。課文注釋是正確的,可是“頻煩”爲什麽有“頻繁”之義呢?原來“頻煩”是“頻繁”的異體。蔣禮鴻先生《義府續貂》中說“頻煩”之異文爲“便蕃”。我們查閱《漢語大詞典》“便蕃”條釋義爲:便蕃,亦作“便煩”“便繁”“頻煩”。頻繁,屢次之義。便,元韻並母;蕃,元韻幫母;“便蕃”疊韻連綿詞。頻,真韻並母;煩,元韻並母,“頻煩”雙聲連綿詞。“便蕃”和“頻煩”爲音近的連綿詞。在古書中爲什麽會出現同一個連綿詞那麽多異體?造成這種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音同或音近的連綿詞語音易于發生音轉,音轉形變但義不變。《左傳·襄公十一年》:“樂只君子,福祿攸同,便蕃左右,亦是帥從。”《晉書·庚亮傳》:“階緣戚屬,累忝非服……遂隋牒展轉,便煩顯任。”《南史·顧協傳》:“自爲近臣,便繁幾密,每有述制……”在古籍中“音轉形變但義不變”現象狠常見,如“猶豫”一詞,又寫作“猶與”“由與”“尤與”“猶夷”“容與”以及“夷猶”。因此,在古文教學中,對那些以比較生疏的書寫形式出現的連綿詞,我們不可據形強解,而要善于以語音爲線索,找出它另外的語音形式和書寫形式,揭示它們之間“形異、音近、義同”的關系,幫助讀者正確理解文意,不致犯“據文釋義”的錯誤。
白居易《憶江南》:“能不憶江南。”如果我們把句中的“能”字理解爲“能不能”的話,那就是“據文釋義”了。我們查古音知道,能、甯二字古音同屬泥母、陽部,而且古代“能”“甯”二字相通有大量文獻佐證,所以“能”字應當作爲“甯”講。那麽這個句子就應該理解成“難道不憶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