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卸甲油怎么卸指甲:毛泽东本纪(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16:19:28

 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人,1893年生。父贻昌,字顺生;母文氏,生子三,曰:泽东、泽民、泽覃。毛氏先祖,世居江西。洪武年间(1380年),始祖太华公移居湘乡;越十年,其子迁至湘潭县韶山冲。至是,历五百年,传二十代。

顺生勤俭持家,生财有道,然为人刻薄,教子甚严,润之以为不仁。

1902年,入私塾,半读半耕。

1907年,从父命,娶妻罗氏,年十八;然不与同房。

1910年,入湘乡东山小学堂。临行,改古人诗赠父,其辞曰:“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1911年,至长沙求学。

十月,革命党于武昌起义,湖南党人应之,成立军政府。润之投笔从戎,入湖南新军,为列兵。未几,清主逊位,润之退伍复学,入省立一中。国文教员柳潜奇其才,借以《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凡116卷。润之终日手不释卷,以为在校不如自学,遂寄居于湘乡会馆,如是者半年。顺生不悦,断其接济;润之无奈,复入师范求学。

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读之,如获至宝。常谓人曰:“丈夫当为天下奇,读奇书,交奇友,创奇事。”

1916年,撰写《体育之研究》,伦理教员杨昌济荐于《新青年》。其辞曰:“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中学以上,当以德智体三育并重。”又曰:“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每日读书不止,锻炼不辍,尝曰:“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1917年,北洋溃兵至长沙,一师首当其冲,当局欲疏散。润之时为学友会总务,欲以学生自愿军护校;许之。乱兵不明虚实,徘徊不进;命数百自愿军分为三队,各持木枪,登高呐喊,大放鞭炮。乱兵破胆,三千余人皆缴械,长沙由是得免。同学邹蕴真问曰:“乱兵一旦还击,岂不甚危?”对曰:“彼等若有意劫城,当夜必动;不然,则必疲惫胆虚,困守于此耳。故知一呼必从,情势然也。”

1918年,创立新民学会,蔡和森、萧子升、何叔衡、萧三、罗章龙、李维汉、周世钊等皆在列。

八月,为赴法勤工俭学至北京。时杨昌济执教于北大,荐为图书馆助理员。

1919年,返湘侍母,执教于长沙修业小学。

五月,北京学潮迭起,各地群起响应。未几,湖南学联创办《湘江评论》,以润之为主编;八月,湖南督军张敬尧取缔之,解散学联。

十月,母卒,作文祭之。文氏信佛,常教以因果;是故润之自幼同情贫弱,乐于助人。

十二月,率“驱张团”赴京请愿,谒国务总理靳云鹏,又设平民通讯社以张声势。昌济以润之、和森并为海内奇才,荐于广州军政府秘书长、南北和谈代表章士钊。

1920年,一月,顺生、昌济相继而卒。

夏,抵上海,草拟《湖南人民自决宣言》。时陈独秀筹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润之与谈甚畅。

六月,谭延闿率部入长沙,敬尧仓皇北遁。

七月,返长沙,为一师附小主事,与易礼容等创办文化书社。

九月,公举为湖南俄罗斯研究会书记干事,荐少奇、弼时、劲光等赴上海外国语学校补习俄文。

延闿立足未稳,许以自治;润之信之,奔走不休。

十月,为各界联系会议主席,起草《请愿书》;延闿不许,事遂寝。润之以为改良无望,立志革命。

冬,娶杨开慧为妻。开慧,昌济之女也。

1921年,一月,召集新民学会会议,始有建党之意。

七月,预中共一大,公举陈独秀为书记。

八月,返长沙,创办自修大学,组建湖南党组。

1922年,二月,设安源支部,以李立三为书记。

十月,润公始为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主任,主持工运,十战九胜。

是岁,长子岸英生。

1923年,六月,三大开,以独秀为中央局委员长,润公为秘书;命全员加盟国民党,是为国共合作。

十一月,次子岸青生。

1924年,一月,国民党一大开于广州,孙文识其才,除中央候补执委。

二月,赴沪主持党务。中执委扩大会议开,分设组织、宣传等部,以润公为组织部长。

十二月,返湘休养。

1925年,三月,创建秘密农会。自是,湘潭农运大兴,为全省之冠。

八月,乡绅深恨之,密报省长赵锡恒,电令县团防局捕之。县议员郭鹿宾获悉,飞书以告,润公从容赴长沙,赋诗曰:“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亿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九月,抵广州。

十月,国府主席汪兆铭政务繁剧,免兼宣传部长,荐润公代理。

十二月,《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见报,告以分清敌友。

1926年,一月,国民党二大开,奉命参与农运。

三月,除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

下旬,中山舰事发,即谒苏联军事顾问团请命,欲反击;周公亦为之言,顾问团不许。

五月,国民党二中全会开,蒋公提议整党,左派何香凝、柳亚子等抗争不利;中央命与会党员附议,润公不从,然孤掌难鸣,于大局无补,遂全力主持农运。

九月,编印《农民问题丛刊》,凡26种。

十月,为中央农委书记。

冬,国民党右派谓农运为“痞子运动”、“糟得很”,独秀亦以为湖南农运过火;润公哂之。 

1927年,一月,考察湘潭、长沙等五县,行千余里,凡35日。

二月,致信中央,为农运翻案,以为“好得很”;又曰:“革命乃暴烈之行动,不可温良恭俭让”。是为《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未几,共产国际编译之,风行海外。

三月,政治局委员瞿秋白为之作序,以润公、彭湃并为农运之王。

四月,三子岸龙生。

中旬,蒋公于上海清共,又另立政府于南京,以武汉国民政府为非法,是为“宁汉相争”。

下旬,五大开,独秀总书记如故;润公为候补执委,力主土地革命,中央不许。润公忧愤交集,独步于黄鹤楼前,赋诗曰:“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五月,马日事变发,湖南工农血流成河。

六月,为湖南省委书记。

七月,奉召至武汉,预政治局扩大会议,力陈武装上山。中旬,国共反目。

八月,一日,南昌起义成功。润公建议于湘南暴动,从之。

七日,预中央紧急会议,除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时秋白主持中央,欲偕之赴上海;不从,遂改授中央特派员,返湘主持秋收起义。

十八日,主持省委会议,力主“枪杆子里出政权”。

九月,至安源,各部统称工农革命军第一师。

六日,长沙卫戍司令部截获起义日期,即刻戒严。润公行至浏阳,为巡逻队所获,解送总部,于途中得脱,几不免。

十日,抵铜鼓,亲率第三团,赋诗曰:“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修铜一带不停留,便向平浏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沉,霹雳一声暴动”。时敌众我寡,诸部各自为战,皆不利。

十九日,于文家市主持前委会议,决议退至湘南山区。

下旬,总指挥卢德铭战殒。

二十九日,进抵三湾,改编余部,兵不满千,缩编为一团。至是,军制草创,党指挥枪:实行官兵平等,设士兵委员会;支部建于连队,营、团均设党委。

十月,军次宁冈,转进井冈山。先是,贺敏学、袁文才、王佐率农民自卫军克永新,众寡不敌,退至井冈山。文才文书陈慕平尝为讲习所学员,为之引见;润公推心置腹,赠枪百支;文才折服,始输诚。

中旬,行军至遂川,人地生疏。靖卫团掩击,前卫营失散,寻与朱德之南昌起义余部会合;润公率团部撤退,归队者不过百余。

二十七日,抵茨坪,始脱困。

是月,湘桂战事突起,赣南空虚。

十一月,主持前委会议,命团长陈浩率部奔袭茶陵,克之。

十二月,湘军反扑,战事不利,浩欲投敌,诛之;即除张子清团长,何挺颖党代表。至是,始以群众工作与打仗、筹款同列,并为三大任务。

1928年,一月,克遂川,命何长工赴王佐部。

二月,改编文才、王佐部为第二团,除文才团长,佐副之,以长工为党代表。

赣军二十七师杨如轩所部一团又一营进剿井冈山,润公于遂川召集联席会议,教以游击战之策,曰:“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初,耿异上书光武,陈破敌之策,曰:“彼欲进,诱而攻之;欲去,随而击之”。润公熟读史书,故能推陈出新。

中旬,克宁冈,歼敌一营,进剿遂破。

三月,湘南特委特派员至井冈山,误传润公除名,改任师长;未几,谣言不攻自破。

四月,与朱德、陈毅所部会师于宁冈砻市,并两部为第四军;以朱德为军长,润公为党代表兼军委书记,王尔琢为参谋长,陈毅为教导大队长;辖六团,凡六千余人。

下旬,赣军二十七师以二团之众再度进剿;破之,缴枪三百余。

五月,二十七师倾力来犯,凡五团;复破之,师长如轩仅以身免。

下旬,主持湘赣边界党代会,公举为特委书记,以陈毅为红四军军委书记。

六月,赣军以第九师犯永新,湘军吴尚部以三团之众薄茶陵。朱德等率部击赣军,大破之;歼其一团,溃其两团,缴枪千余。至是,边界全盛,凡四破进剿,辖区遍及数县,人口逾五十万。润公亲赴永新,主持分田,娶贺子珍为妻。子珍,敏学之妹也。

七月,湘赣两省会剿井冈山,朱毛分兵御敌。湖南省委巡视员杜修京命朱德率部赴湘南,润公即令茶陵县委书记江华飞骑止之;不听。

八月,朱德所部于彬州大败,红二十九团溃散,尔琢为叛徒所杀,军心大乱。润公率部一营往迎之,温言慰抚,众皆感泣;然边界无力抗敌,退守井冈山,是为“八月失败”。

秋,收复遂川、宁冈、永新三县,二破会剿。

十一月,中央指示信至,以润公为红四军前委书记,朱德、谭震林等为委员,统辖边界特委及红四军军委。

十二月,彭德怀、滕代远率平江起义之红五军转进井冈山。

中旬,红四、红五军于宁冈新城会师。

是岁,撰写《红色政权之所以存在》,其略曰:“白军混战于先,红军割据于后,此乃必然之理也”。

1929年,一月,湘赣会剿代总指挥何健率兵三万来犯。时井冈山口不满千,谷止万担,鱼大水小;润公、朱德率主力出击赣南,命德怀、文才等留守。

中旬,润公作檄文布告四方,其辞曰:“红军宗旨,民权革命。赣西一年,声威远震。全国各地,压迫太甚;工人农人,十分苦痛。土豪劣绅,横行乡镇;重息重租,人人怨愤。国民政府,一群恶棍;合力铲除,肃清乱政。全国工农,风发雷奋;革命成功,尽在群众”。

下旬,转战粤北、赣南,皆不利。

二月,追剿军刘士毅旅屡胜而骄,轻兵冒进;红军于瑞金城北大柏地设伏,大破之。

中旬,克宁都,与江西红军独立团会师于东固。

是月,井冈山失守,德怀率部突围。初,中央以文才、王佐为土匪,投机革命;润公欲保全之,德怀不从,并诛之。土人怨之,通款于敌,虽天险而不能守者,实由此也。

三月,奔袭闽西,克长汀,击毙旅长郭凤鸣;决意经营赣南、闽西。

下旬,整编红四军,改团为纵队。

四月,进驻瑞金,复与德怀部会合。时蒋、桂战事方酣,无暇他顾,红军势如破竹。

六月,临时军委书记刘仁恭与前委争权,润公大怒,欲辞职;一纵司令林彪上书慰留,由是得宠。

下旬,红四军七大开,朱、毛相争不已,众不悦;公举陈毅为前委书记,润公罢为前委特派员,命赴闽西。

秋,周公致信红四军,切责之,起复润公前委书记,命陈毅传达之;是为“九月来信”。

十一月,红四军九大开于上杭县古田村,公举润公为前委书记,朱德、陈毅、罗荣桓、林彪、震林等并为前委委员。是为“古田会议”,军制始定:党指挥枪,其一也;设立政治机关,其二也;思想教育、官兵平等,其三也。

1930年,一月,林彪上书贺岁,以为前途堪忧;告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二月,实施《土地法》,均分土地,农民竭诚拥护。

夏,立三主持中央,命红军全线出击,会师武汉,饮马长江;并红四军等部为红一军团,见兵万余,党员四千,枪支七千有奇;除朱德总指挥,润公政治委员兼前委书记。时蒋、阎、冯逐鹿中原,江西空虚,省主席鲁涤平龟缩于南昌。朱毛违令撤围,扩红数千。未几,六届三中全会开,黜立三;除润公政治局委员,朱德后补中委。

八月,德怀率红三军团乘虚克长沙,然不能守,仓皇突围。朱毛率部奔袭文家市,歼灭湘军三团有奇。未几,会师于浏阳永和市,并一、三军团为红一方面军;以朱德为总司令,润公为总政委兼总前委书记。时长沙守军倍增,中央严令攻城,三军团附和之;朱毛无奈,从之。

九月,战事不利,军退株州,润公力排众议,转进吉安。

十月,守敌邓英弃城夜遁,吉安遂破。

下旬,蒋公底定中原,率部南返;除涤平第九路军总指挥,主持围剿,所部七师又一旅,兵逾十万。时赣西南根据地辖区34县,口二百余万,主力红军四万有奇,乡村皆有赤卫队。

十一月,整肃AB团。先是,江西省行动委员会书记李文林盲从中央,执行“立三路线”甚力,润公怨之。及破吉安,以为特务充斥,又效法苏俄,并“改组派”、富农等为AB团,竭力铲除之,赣西南党魁文林等相继被捕,人人自危。

是月,开慧慷慨就义。

十二月,围剿军长驱直入,分进合击;朱毛诱敌深入,退至腹地。

中旬,富田事变发。先是,润公于军中先行肃反,指为AB团者凡四千余人,诛“总团长”数十不止。何笃才者,南昌首义故人,依附朱德;润公不悦,黜之,时为三军团三师宣传科长,谓师长黄克诚曰:“润公智勇,当世无敌。然不能容人,顺己者昌,逆己者亡;至于推诚抚下、宽厚得人者,不及玉公(朱德,字玉阶)远甚也”。未几,伏诛;克诚引以为憾。至是,总政治部秘书长兼肃反委员会主任李韶九携润公手谕赴富田,即捕省行委及红二十军高官,拷掠百端,所诛凡数十人。韶九,湖南嘉禾人,时年26。及主力长征,未能随行,为陈毅所诛。

十二日,174团团长刘敌率部作乱,释红20军政治部主任谢汉昌等“案犯”,省苏维埃主席曾山等仓皇夜奔。

次日,红20军西渡赣江,声讨总前委。又遣人伪造书信赴德怀等处,欲离间之,事不果。

二十日,润公作书切责之,谓汉昌等为祸首。其略曰:“汝等若忠于革命,纵受屈于一时,终当昭雪,何以乱供耶?既不能为革命承屈,其心必异”!言辞虽厉,然未能服人。未几,乱平,伏诛者甚众。

下旬,涤平督战不休,十八师师长张辉赞率部急进龙冈。伏发,大破之,歼敌万人,擒辉赞。润公大悦,赋诗曰:“万木霜天花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赞。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是岁,赴寻乌、兴国等处调查,受益良多。撰写《反对本本主义》,其略曰:“调查于先,仿佛十月怀胎;解决于后,犹如一朝分娩”。 

1931年,一月,于东韶击溃谭道源之50师,围剿告破。

中旬,项英至苏区,解散总前委,组建中央局,为代理书记兼中革军委主席;朱毛并为委员兼副主席。

二月,蒋公以军政部长何应钦兼南昌行营主任,一统湘鄂赣闽四省军事指挥。

四月,围剿军云集,凡十八师又三旅,见兵20万。弼时、王稼祥等中央代表至苏区,以为众寡悬殊,欲弃守;润公不从,朱德、震林等附议,始定抗敌之策。应钦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红军蛰伏于东固待机,凡二十余日。

五月,第五路军王金钰部之28师犯东固,润公登白云山视地形,命大军钻“牛角尖”西进,即蔡廷锴、郭宗华两师之结合部也。

中旬,大破28师,师长公秉藩仅以身免。

下旬,重建方面军临时总前委,起复润公书记,朱彭林谭等并为委员;连战连捷,歼敌三万有奇,二破围剿。润公大悦,赋诗曰:“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

六月,蒋公亲赴南昌督战,除应钦前敌总司令兼左翼集团军总司令,陈铭枢右翼集团军总司令,辖二十三师又三旅,凡三十万人,三犯苏区。

七月,主力红军回师赣南,广西之红七军突围亦至。

八月,围剿军云集兴国,红军三面临敌,方圆不过数十里。朱毛以偏师佯动赣江,主力翻山越岭,悄然东进,于敌两翼结合处潜行而出,三战三捷,歼敌逾万。

中旬,围剿军重组合围,润公声东击西,以罗柄辉之红十二军佯动乐安以诱敌,主力迎敌东进,于蒋光鼎、陈诚两部间潜行而出。围剿军穷追柄辉,肥者拖瘦,瘦者拖死,减员三之一。

九月,粤桂联军兵锋北指,蒋公匆忙撤围;红军反击,连战连捷。至是,三破围剿,歼敌三万余,赣南、闽西始得贯通。

十一月,苏区党代会开(赣南会议),中央代表团影射润公右倾;奉临时中央令,设立中革军委,总司令、总政委、总前委书记等职皆免,润公自是失兵权。未几,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定都瑞金,以润公为中央执委主席兼人民委员会主席;以朱德为中革军委主席,稼祥、德怀副之,周公、润公并为委员。

十二月,二十六路军参谋长赵博生、旅长季振同、董振堂等率部来奔,凡一万七千余人;改编为红五军团,润公主其事,除振同总指挥,劲光政委。至是,红军兵逾六万。

下旬,中央局书记周公抵瑞金。

1932年,一月,临时中央电令出击,中央局欲攻赣州,润公以为不可;不听。中旬,除德怀前敌总指挥,政治部主任稼祥亲往赣州督战。润公主持中央局会议,中央代表团诘之甚力,润公默然,称病休养;许之,以项英代行其职。

三月,战事不利,中革军委急电召之,即命红五军团赴赣州解围,三军团由是得免,然折损红军三千有奇,德怀引为终身之恨。

中旬,率一、五军团北上宁都,忽闻闽南空虚,说一军团长林彪、政委聂荣臻往攻之;林聂以为然,联名请命;周公许之,亲赴长汀。

四月,迭克龙岩、漳州,缴获军资无数,筹款逾百万。

五月,临时中央复以右倾相诘,润公不服,然苏区中央局不敢违。

六月,战事又起。

八月,起复红一方面军总政委,预最高军事会议,周公为主席。

九月,前、后方相争不已。

十月,宁都会议开,罢润公总政委,以周公代之;润公遂告病。

1933年,一月,临时中央迁至瑞金。

二月,召润公还,主持政府。

中旬,临时中央以为福建省委右倾,临时省委书记罗明、军区司令震林等皆罢官;批判罗明,影射润公。又以邓小平、泽覃等为江西“罗明路线”,并黜之;子珍兄妹皆受株连。罗明,即李维汉;小平,四川广安人也,时为瑞金县委书记。

下旬,设国民经济部,邓子恢兼任部长。

至是,周公、朱德四破围剿,苏区全盛。

五月,临时中央加博古、项英中革军委委员,博古时为中央总负责,实权犹在主席之上。

六月,颁布《查田训令》,分析农村阶级。

八月,主持经济大会,动员妇女下田。

九月,蒋公鉴于以往之失,厚积乃发,集兵百万,五犯苏区;军容之盛,近世未之有也。

下旬,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抵苏区,主持作战。劲光部驻防黎川,未能死守,李德欲诛之;润公、稼祥不许,劲光改黜徒刑。

十月,福建事变发,十九路军通电反蒋,围剿之势顿缓。润公建言反攻,博古不听,战局日下。

十一月,赴兴国长冈乡、上杭才溪乡考察民情。

1934年,一月,苏维埃二大开,润公中央执委会主席如故,除张闻天(洛浦)人民委员会主席。

四月,赴会昌视察,以粤军与蒋公宿怨甚深,巧施统战,南线遂安。

五月,博古欲送润公、周公赴苏联,王明不许。

七月,奉中革军委之命,撰写《游击战争》,凡三万余言。

红七军团以抗日先遣队之名北上,欲分强敌之势。未几,军团长寻淮州战殒,参谋长粟裕率余部游击,艰苦倍尝。

十月,大军出征,润公与闻天、稼祥同行,以成败说之,微动其心;子珍所生之子岸红送乡间寄养,不知所踪。

十一月,血战湘江,红军折损过半,李德、博古声名扫地。

十二月,通道会议开,以为当避实击虚,转进贵州;稼祥、闻天、周公皆附议,博古无可奈何,方略始定。

中旬,克黎平,政治局会议开,起复刘伯承总参谋长;润公欲深入遵义,从之。李德犹持异议,周公大怒,面折之,自是气焰稍息。 

1935年,一月,政治局猴场会议开,军委直隶于政治局,李德军权尽失。

中旬,遵义会议开,加润公政治局常委;撤消“三人团”,各部俱受总司令、总政委节制。未几,以洛浦为中央总负责,润公佐周公指挥军事。

下旬,与川军郭勋祺部战于土城,时情报有误,以为来敌不过六千而至者倍之,战事不利;一渡赤水,转战云南。

抗日先遣队于江西大败,军政委员会主席方志敏被俘;未几,慷慨就义。

二月,二渡赤水,回师黔北,大破王家烈部。赋诗曰:“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三月,林彪欲奔袭打鼓新场,众皆以为然,润公孤掌难鸣;夜,谒周公说以利害,从之。翌日,复说之,众心始服。初,润公与友人通信,自言其弊,曰:“少自省,明于责人暗于责己;略有骄气,自视过高,看事太易;时起猜疑,不愿明释,少条理而多大言”。及失势,艰苦备尝,始知众意难违;痛定思痛,性情大改,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淳然君子之风。

中旬,三渡赤水,转进川南,命偏师挺进西北,主力匿于山林;蒋公中计,密网顿开。

下旬,大军东进,四渡赤水,转战云贵。红军行踪不定,飘忽难测;蒋公徒拥重兵,无所适从。

五月,抢渡金沙江,追兵望江兴叹。

中旬,会理会议开。先是,林彪上书,以为行军当走弓弦,毛、朱、周可随军主持大计,请除德怀前敌总指挥。润公大怒,以为德怀主谋,怨之。

下旬,杨成武率红四团二日行三百余里,飞夺泸定桥,红军始脱困。

六月,越夹金山。

中旬,抵懋功,与四方面军会师。

下旬,两河口会议开,决议北上;加张国焘军委副主席,徐向前、陈昌浩并为军委委员。时国焘兵逾八万,数倍于中央,势强气粗,弄权不已。中央无奈,除国焘总政委,周公常委如故。又设前敌指挥部,除向前总指挥、昌浩政委、叶剑英参谋长。国焘收缴各部密电本,中央惊惧。

八月,一、四方面军混编,以中央机关、前指统右路军,辖红一、三、四、三十军;以总司令朱德、总政委国焘、总参谋长伯承统左路军,辖九军、三十一军、三十三军及五军(原五军团)、三十二军(原九军团)。

周公暴疾,润公总揽军权,乾坤易位。

下旬,润公率右路军出草地。

九月,电令左路军速进,国焘不从,密电前指,欲不利于润公;昌浩、向前皆未见闻;剑英获悉,飞马以告,润公即率一、三军团北上,通电切责之。

中旬,抵俄界,缩编为陕甘支队,以德怀为司令,润公为政委。

下旬,越岷山,抵哈达铺,始闻陕北苏区,前程乃定。

是月,国焘另立中央,自除主席,润公、周公等皆除名。

十月,越六盘山,赋诗曰:“天高云淡,望断南归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十九日,抵吴起镇。

十一月,时陕北肃反方兴,润公以富田故事,力止之,刘志丹等由是得免。设西北军委,以润公为主席,周公、德怀副之;恢复方面军建制,以德怀为司令,润公为政委。

中旬,蒋公令张学良部围剿苏区。下旬,润公亲赴直罗镇督战;109师果至,合战,大破之。

是月,共产国际代表张浩抵陕北传令,中共始以抗日统战为计。又致电国焘,切责之;国焘惶恐不安。浩本名林育英,育蓉(林彪)之从兄也。

十二月,瓦窑堡会议开,批判左倾关门主义,决议东征。

1936年,二月,东渡黄河,屡败晋绥军。

五月,陈诚率中央军入晋,红军回师陕北。是役深入山西,历时三月,扩红八千;惟二十八军军长刘志丹战殒。

中旬,创建红军大学,除林彪校长;组建野战军,西征陕甘宁边界,除德怀司令兼政委。

六月,国焘南下失利,取消“中央”。

七月,并红二、六军团及三十二军为二方面军,除贺龙总指挥,任弼时政委。设立西北局,以国焘为书记,弼时副之

八月,师还,拓地四百余里。二、四方面军联袂北上。

中旬,致信杨虎城,说以统战之策;从之

十月,三军会师于会宁。蒋公大惊,令胡宗南等部倾力北犯。

中旬,命红军远征宁夏。先是,润公以陕北地广人稀,供给乏力,所以东征西讨者,实不得已。故欲西通宁绥,以求苏援。下旬,胡宗南、关麟征等部云集,河东红军不能尽渡,自是首尾难顾。

十一月,以河西所部为西路军,辖五军、九军、三十军,多四方面军旧部;向前为总指挥,昌浩为政委。

下旬,德怀、周公于山城堡设伏,胡宗南部丁德隆之87师果至;击,大破之,边区转危为安。

十二月,西安事变发,命德怀等率部赴延安以应变。撰写《中国革命战争之战略》,其略为:战亦有道,其一也;以战学战,其二也;战走结合,其三也;主客合一,其四也。又曰:“红军战术之本乃奇袭也。”

是岁,斯诺至苏区,与语甚详,斯诺汇集成书,是为《西行漫记》

1937年,二月,致电国民党,呼吁一致对外,许以改编红军;全国响应。

三月,西路军覆没,振堂兵败自杀,昌浩、向前仅以身免;惟三十军政委李先念率余部七百余人突围至新疆,妇女团二千余人皆遭毒手。马匪之恶,罄竹难书;红军之败,以此为最!呜呼哀哉!

下旬,政治局扩大会议开,批判张国焘;时西路军新败,国焘不打自倒矣!

五月,党代会开于延安,号召统战。

七月,抗战爆发,教以战守之策,以为胜利之本,在于国共之团结。

八月,洛川会议开,以为抗战乃持久战,红军战略乃独立自主之山地游击战。

下旬,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以朱德为总指挥,德怀副之;任弼时为政治部主任,小平副之;叶剑英为参谋长,左权副之。设立军分会,以朱德为书记,德怀副之。九月,命八路军深入山区,于五台、太行、吕梁等处立足。致电周公、德怀,授以游击战略。

下旬,日寇进犯山西,林彪率115师于平型关设伏,大破之;举国振奋。

十月,抗大队长黄克功伏诛。先是,克功与陕北公学女生刘茜相恋,以为负己,射杀之。克功悔之不及,但求陷阵赴死。公审之日,或谓克公身经百战,当有赦书。果然书至,润公数之曰:“克功自恃功高而以身试法,此其所以不得赦者也”。众皆叹服。

中旬,129师陈锡联部夜袭阳明堡机场,日机焚毁殆尽。

十一月,太原沦陷。即命八路军深入敌后,115师分据晋察冀、晋西南,120师赴晋西北,129师赴晋冀豫。润公但授方略,不为遥制,诸将得以便宜行事,故能人尽其才,不遗余力。

下旬,共产国际候补书记王明、执委会候补委员康生抵延安。康生本名张少卿,山东诸城人也。

十二月,政治局会议开,王明传斯大林令,以为“悠悠万事,统战为大”;附之者颇众,润公虽怒而辞色不改。中央分工:润公主持军事,闻天主党务,王明主统战;设立七大筹委会,以润公为主席,王明为书记。

是岁,撰写《矛盾论》、《实践论》。 

1938年,一月,王明滞留武汉不归,尾大不掉。

二月,政治局会议开,王明固执己见,惟共产国际之命是从;润公哂之曰:“其心在彼而不在此也”!三月,遣任弼时赴苏联以说共产国际。

四月,陕甘宁边区代主席张国焘奔武汉,除名。先是,西路军残部至新疆,国焘亲信李特、黄超等皆伏诛;国焘大惧,去意乃决。

下旬,日寇再犯徐州,南北对进,华北空虚;即命挺进平原,深入敌后。

五月,徐州沦陷。撰写《论游击战略》、《论持久战》,其略为:“战争之本,在于保己而歼敌。敌虽强而兵少,我虽弱而众多,非持久则不能抗敌”。又曰:“兵民乃胜利之本。战略持久,战役速决;外守内攻,以攻为守。”《孙子》曰:“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润公博古通今,统兵十载,故能反经合义,青出于蓝。

六月,蒋公恐日寇南下,令新八师长蒋在珍于花园口决堤,黄河改道,殃及豫皖苏三省四十县,死者近百万。

九月,六中全会开,王明失势,中共始以润公为党魁。

十月,广州、武汉相继沦陷;日寇占地虽广而兵愈分,渐成强弩之末,皆如《论持久战》所言。

十一月,撰写《战争与战略》,主张革命战争万能论。又曰:“革命之中心任务及最高形式,乃武装夺取政权。”

中旬,继娶江青为妻。先是,子珍负气出走,润公召之不归。江青本名李云鹤,时年24,山东诸城人,小学毕业,入山东实验剧院。与青岛大学生(中共党员)俞启威恋爱同居,寻入党。未几,赴沪主演话剧,与影评家唐纳结婚,绯闻不绝。及奔延安,与党校校长康生同乡,颇得其力。启威,正声之父也,后更名黄敬。

是岁,八路军扩至15万,五倍于初;蒋公深以为忧。

1939年,一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开,明令限制异党,自是磨擦不断。

二月,书记处会议开,谓众曰:“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八月,河北民军总指挥张荫梧率部犯我,刘伯承奉命反击,大破之。

九月,谓中央社、扫荡报、新民报记者曰:“凡敌人反对者,吾人即当拥护;凡敌人拥护者,吾人即当反对”。

十一月,日酋阿部规秀扫荡晋察冀,杨成武部奔袭黄土岭,击,大破之,规秀毙命。

十二月,撰写《中共与中国革命》。其略以为:“中国革命乃武装革命,工农为革命之动力,地主、买办为革命之对象。”

1940年,一月,撰写《新民主主义论》,号召建立新中国,主张民族科学大众之文化;识者皆以为然。

四月,命八路军南下,增援华中;又命项英、陈毅率军部转进苏南。

五月,项英流连皖南,切责之;不听。初,项英之在苏区也,与润公有隙,及为新四军政委,延安绝远,略相羁縻而已,政由己出,难免无惑;又恐深入敌后,势必化整为零,位将不保。延安或有所遣,皆囊括于军部,勿使中外得通。润公亦疑之,设江南、江北指挥所以分其势。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曰:“叶项滞留皖南,如瓮中之鳖,手到擒来;陈粟驰骋苏北,似海宾之鱼,稍纵即逝。”项英虑不及此,其败何足惜哉!

八月,德怀率华北各部倾力出击,见兵四十万,作战百余日;是为“百团大战”。

十月,新四军陈粟所部黄桥大捷,蒋公大怒。中旬,参谋总长何应钦、副总长白崇禧电令朱彭叶项,命全军(五十万)缩编至十万,即赴黄河以北,以一月为期。是为“皓电”。

十一月,复电何、白,其辞曰:“我为鹬蚌,敌做渔人;事与愿违,嗟悔无及”。

十二月,何、白不为所动,重申前令。下旬,政治局会议开,命江南所部即刻北移,华中各部俱受刘少奇、陈毅节制。

是岁,欧战方酣,日寇逆江而上,汪兆铭叛国投敌。润公以为蒋公顾此失彼,无暇图我,虽有磨擦,不致大变;“皓电”所云,或为恫吓,轻敌如此,故而祸发。

1941年,一月,新四军军部行至泾县茂林,伏发,大败;军长叶挺被俘,项英等皆战殒。中旬,重建新四军军部,除陈毅代军长、少奇政治委员;辖七师又七旅,见兵九万余人。

二月,以胡乔木为政治局秘书。乔木,江苏盐城人也。

五月,颁布《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推行“三三制”。

九月,政治局扩大会议开,批判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印发《六大以来》,以辨路线斗争之是非,预备整风。乔木为之捉刀,言简意赅,条理分明,润公大悦。闻天、博古、稼祥等检讨不已,惟王明不服,寻称病不出。先是,润公著文九篇,力驳王明,积怨十载,一吐为快,语多犀利,言及周公、少奇等;为大局计,未尝示人。

十月,设党史委员会,康生、彭真等皆预其事。

十一月,边区政府副主席李鼎铭建议“精兵简政”;从之。

是岁,当局封锁边区,停发军饷,外援断绝;号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是为“大生产运动”。 

1942年,发动整风,即整顿学风、党风、文风,告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五月,召开文艺座谈会,以为文艺之根本,在于为谁服务。又曰:“歌颂资产阶级光明者其作品未必伟大,刻画无产阶级所谓‘黑暗者’其作品势必渺小。”其言似难服众。先是,文艺研究室研究员王实昧张文于市,观者如潮;以为艺术家改造灵魂,当以揭露为本。其《野百合花》曰:“延安歌啭玉堂春,舞回金莲步;衣分三色,食分五等。”润公不悦,以为托派;未几,除名,康生收之。实昧,河南湟川人,尝求学于北大,卖文为生,及至延安,译著甚丰;然性褊急,张扬跋扈,人皆怨之。

六月,设立总学委,以润公为主任,康生副之。初,康生与王明同驻莫斯科,相交莫逆;及其失势,攻之最力。又博学多艺,精通苏俄契卡之术;润公以为奇才,遂不次授除。

1943年,康生主持审干,冤狱遍地。党校副校长彭真、社会部副部长李克农等俱为进言,润公鉴于富田故事,从之;又曰:“即便反革命,亦当一人不杀;大部不抓”。

八月,周公返延安,礼遇甚隆。先是,共产国际解散,润公始脱桎梏;稼祥、少奇首倡毛泽东思想,彭真等群起鼓噪,拥戴甚力。时王明、博古、洛浦等皆失势,周公主持外事,声望日隆;虽无兵柄,羽翼犹丰;润公忌之。周公惶恐,检讨不已,执礼甚恭;润公甚慰。

九月,政治局会议开,炮轰王明,批判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十月,书记处会议开,以乔木为总学委秘书,加少奇副主任。

十二月,王明无奈,上书检讨,其辞曰:“愿以润公为师,改造思想,重新学起”。

1944年,五月,七中全会开,总结党史,盛赞润公;是为《若干历史问题决议》。捉刀者,乔木也。

七月,美军观察组抵延安。

十一月,命王震、王首道等率三五九旅南下;转战数省

是岁,共军见兵47万,民兵227万;辖区倍增,口八千万有奇。

1945年,四月,七大开,宣讲《论联合政府》。其略曰:“抗战到底,不得妥协;废除一党独裁,建立联合政府。”又曰:“若无人民军队,即无人民之一切。”号召发扬党风,即:理论结合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少奇修改党章,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冠以“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之统一思想”。

六月,一中全会开,公举润公为中央委员会主席、政治局主席、书记处主席。

七月,国民参政员黄炎培等访延安,问曰:“其兴也浡焉,谋于始者全力以赴;终其亡也忽焉,享其成者惰性孳生;天下大势,无出于此”。对曰:“欲破此势,惟当发扬民主。百姓监督,政府无从懈怠;人人尽责,不致人亡政息。”炎培然之,叹服不已。

八月,美军空投核弹,苏军挺进东北。九日,命所部全线出击。

十一日,蒋公令十八集团军各部原地驻防;不从,责以挑动内战。蒋公声称:“寸权必夺,寸利必得”。润公哂之,戒众曰:“知其已然则知将然,彼避战于先,摘桃于后;惟当针锋相对,寸土必争”。

下旬,蒋公三电延安,邀润公赴重庆共商国是;从之,加陈云、彭真书记处候补书记以应变。

二十八日,抵重庆。

九月,拜会故人柳亚子,以手书《沁园春雪》赠之,三五年之旧作也。未几,《新民报晚刊》编辑吴祖光公诸于世,山城纸贵,风靡一时。其辞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蒋公深忌之,阴令能文者和之,欲分伯仲,皆不能敌,事遂寝。

中旬,蒋公重印《剿匪手册》,战云又起。阎锡山部犯上党,刘邓反击,大破之;歼敌35000人,擒十九军军长史泽波。

十月,会谈有成,返延安。蒋公兵分三路趋平津,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马法五率部北渡漳河;润公遥授方略,刘邓与之合战,大破之。是为平汉路大捷,未几,平绥路、津浦路两战皆捷,蒋军陆路不畅,初战失利。

十一月,命荣臻、贺龙两部会攻归绥,不利。

十二月,长子岸英自苏联至。

是岁,华北会议开于延安,彭德怀结怨甚众,深恨之

1946年一月,颁布停战公告。中旬,政协会议开,协议草成;民众以为和平有期,翕然相贺。

二月,政治局会议开,请除周公行政院副院长,林伯渠、董必武政府部长。

三月,整编部队,动员裁军。中旬,蒋公命杜聿明所部攻四平,是为“关内小打,关外大打”。润公感悟,命各部备战。

四月,聿明所率各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林彪欲避其锋,不许。

五月,国军援兵继至,战事不利,林彪北走。

六月,大战骤起,先念、王震所部分路突围。时蒋公兵逾四百万,三倍于我,更仗美援可恃,惟求速战速决。

七月,以张宗逊为总指挥、罗瑞卿为政委,合晋绥、晋察冀主力围攻大同。

八月,晤斯特朗,谓之曰:“反动派皆纸老虎也”。

下旬,粟裕、谭震林所部于苏中七战七捷。

九月,十二战区司令长官傅作义施以围魏救赵之策,掩击集宁,克之;宗逊遣师驰援,大败,大同之围自解。作义狂喜,作檄文数润公,责以好战祸国,当遭天谴;又述共军溃败之惨状,毁之百端。朱德以其电文示下以激将,润公大怒,曰:“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下旬,蒋军北犯张家口,荣臻严阵以待,破之。

十月,作义声东击西,命骑兵迂回塞外,潜出张北;荣臻回师不及,大败,张家口失守。蒋公大悦,以为大功告成;作义以寡击众,声名鹊起。初,润公以为华北之敌最弱,命聂、贺出击平汉、正太、同浦,分略太原、大同、保定、石家庄等处,是为“三路四城”之略。至是,外线失利,遂专注于内线歼敌,不计一城一地之得失。

十一月,蒋公包办国大,和谈无望;命周公返延安。

十二月,整编七十四师攻涟水,克之,王必成部大败。

中旬,国军由宿迁北上,陈毅(山东)、粟裕(华中)合力击之,整编六十九师匹马无还。

是岁,国军迭克百城,然折损精兵三十万,得不偿失。

1947年,一月,陈粟于鲁南大捷,歼敌五万有奇。润公大悦,并两部为华东野战军,以陈毅为司令,粟裕副之;辖纵队十二,见兵二十七万。

二月,政治局会议开,润公以为高潮将至,胜利在即。

下旬,陈粟于莱芜大捷。

三月,林彪所部“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歼敌四万余,攻守之势逆转。

中旬,胡宗南部犯延安,润公欲诱敌深入,与周公等留陕北以为饵。

四月,致电德怀、习仲勋,教以“蘑菇战术”。

五月,德怀部三战三捷,歼敌万余人。荣臻部于正太路大捷,歼晋军三万五千人。中旬,陈粟围整编七十四师于孟良崮,击,大破之,阵斩悍将张灵甫。

六月,刘邓强渡黄河。

七月,陕北战事吃紧,王实昧伏诛。下旬,刘邓与王敬九兵团战于鲁西南,大破之。八月,挺进大别山。下旬,陈赓、谢富治率部南下,深入豫西。

九月,教授战略方针,全面反攻;力求集中兵力,运动歼敌。下旬,陈粟越陇海路,分路出击,与胡链、黄百韬等部战于南麻、临朐,不利。

至是,刘邓、陈谢、陈粟三军并进,互为犄角。

十月,发布《解放军宣言》,号召“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颁布训令,重申“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中旬,杨罗耿兵团围城打援,佯攻徐水;蒋公中计,命石家庄罗立戎率部驰援。立戎行至清风店,共军四至,大破之。

下旬,德怀率部再攻榆林,不利。

十一月,杨罗耿乘胜攻石门,克之。

十二月,向前率部攻运城,克之,歼敌万余。

下旬,中央扩大会议开,拟定十大军事原则。其略曰:“攻敌先弱后强,取地先小后大;歼敌为先,占地为后;集中兵力,力求全歼;有备而战,战则必胜。”又,公布三大经济政策,即:没收地主土地,没收官僚资本,保护民族工商业。

是岁,实行新式整军。诉苦于先,“三查”于后,战力倍增。

1948年,一月,命各中央局书记、野战军司令政委亲笔呈文,每月一报,不得违误。中旬,告戒全党,曰:“政策、策略,成败之所系也”。

二月,纠正土改之弊,以为新区当缓,老区可急。

三月,西北大捷,中央迁华北;至是,全线反攻,捷报频传。

四月,晋绥干部会议开,教以土改之策,曰:“依靠贫农,团结中农,逐步消灭地主”。

陈赓部再克洛阳,电令:农民不得进城揪斗地主。初,润公主持农运,权归农会,地主皆入另册;时军官多出身于彼,以致子弟统兵于前,父兄受辱于后。蒋公清共而应者众者,此其一也。

中旬,抵阜平城南庄。

下旬,召陈、粟至中央,共商战略。先是,蒋公命国防部长白崇禧设指挥所于九江,与刘邓对峙,战局扑朔迷离。润公欲令粟裕率兵数万渡江,迫蒋军回援;粟裕鉴于淮州故事,极言其不可之状,欲歼敌于江北。许之。

蒋公操纵选举未遂,德公当选副总统,深恨之。未几,健公罢为华中“剿总”总司令,以何应钦为国防部长。蒋桂之嫌隙愈深。

彭德怀率部孤军深入,破宝鸡,缴获军资无数。整编八十二师师长马继援率骑兵掩击,德怀大败,损兵万余。

五月,书记处会议开,以粟裕为华东野战军代司令、代政委;加陈毅中野第一副司令、副政委,余如故。

中旬,间谍潜伏于华野机关,密召蒋机空袭城南庄,秘书陈伯达等力劝转移,几不免。伯达,福建惠安人也。

下旬,移驻西柏坡。

六月,粟裕所部克开封,全歼区寿年兵团。

七月,中野王进山部克襄阳,擒绥靖区司令康泽、副司令郭勋祺。

中旬,徐向前率部以弱击强,歼敌十万。至是,夏季攻势摧枯拉朽,五路大捷。

八月,蒋公开军事检讨会于南京,改全面防御为重点防御。健公以为,济南、长春孤悬敌后,皆可弃,当集中主力于中原决战,是为守江必守淮;蒋公不从。

九月,致电林彪,教以辽沈战役方略。先是,命杨得志、杨成武两兵团袭扰察、绥,傅作义遂无东顾之力。是为“关外文章关里做”。

中旬,许世友、宋时轮会攻济南,克之,歼敌十万。

下旬,东野大军围义县,薄锦州。

十月,蒋公大惧,赴沈阳督战,命廖耀湘兵团驰援锦州;又除侯镜如东进兵团司令,自葫芦岛海路援锦。

六日,五十四军军长阙汉骞挥师塔山,重庆号巡洋舰复以重炮助阵,血战七昼夜,程子华部岿然不动。

十五日,大军克锦州,歼敌十余万。

十六日,六十军军长曾泽生率部来奔,长春守军请降。

下旬,廖耀湘欲走营口,攻黑山,不利;东野主力四至,大破之。时建制已乱,总部不知纵队,纵队不知师团,或欲集结而后发。林彪不许,曰:“我军数倍于敌,上下不知者无妨,汝等但知耀湘即可也”。大兵乱进,讨平之。林彪素重练兵,常教以战术,曰:“一点两面,三三制,四快一慢,四组一队”;故东野战力,甲于诸军。

十一月,克沈阳,东北底定,歼敌凡四十七万,国共强弱之势逆转。润公大悦,即命东野遣师潜行入关。

应钦奏请华中、徐州两部并受健公节制,蒋公无奈,许之。作战厅长郭汝奎以徐州布防示之,健公大惊,曰:“数十万众平铺于陇海线,纵深全无,吾欲南移,恐时不我待矣”!德公曰:“桂军主力皆预会战,幸而功成,元气大损;一朝战败,汝当顶罪。蒋公之惯技耳!”健公深以为然,拒不从命。

六日,粟裕将大军南下,地下党员何基沣、张克侠率五十九军、七十七军阵前起义,徐州门户洞开。

中旬,中野陈锡联部克宿县,国军首尾难顾。

润公下令:设淮海前线总前委,以小平为书记,伯承、陈毅、粟裕、震林并为委员。

下旬,粟裕所部克碾庄,黄百韬兵团全军覆没;黄维兵团孤军东进,至双堆集,中野大军合围之。副总司令杜聿明率邱清泉、李弥、孙元良等部三十万人弃守徐州,奔永城。

二十九日,成武兵团奔袭柴沟堡,作义恐张家口有失,即命腹心三十五军驰援。

十二月,三日,蒋公欲解黄维之围,空投手谕,切责聿明,令其决战。聿明未及布阵,粟裕大军合围,困于陈官庄。

五日,命粟裕遣重兵增援中野,合攻黄维。

东野先遣兵团突袭密云,克之;作义方寸大乱,复命三十五军回援北平。先是,作义以东北失利,祸将及己;欲走归绥,又恐美援不至。蒋公许除东南军政长官,令作义挥师南下,以解淮海之困;不听,卒以“暂守平津,保持海口,扩充实力,以观时变”为计。

八日,三十五军至新保安,得志兵团困之。

十日,蒋公欲令华中宋希濂兵团即赴淮海之役;健公以为有去无还,不许。蒋公大怒,诟之曰:“娘希匹”!

十一日,致电林彪,授以平津战役方略,曰:“塘沽、新保安,两点攻克,全局皆活”。又命淮海总前委,既败黄维,于聿明部围而不歼,以缓蒋、傅南奔、西窜之心。

十五日,黄维兵团覆灭。

二十二日,克新保安,军长郭景云自裁。

二十四日,成武部克张家口,歼敌六万有奇,十一兵团司令孙兰峰仅以身免。

三十日,撰写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

1949年,一月一日,蒋公通电求和。其略曰:“和议当无害国家之独立完整,有助于人民之休养生息,法统不致中断,国体得以确保,军队有确实保障,人民可维持其自由生活方式及目前最低生活水准,则个人进退,无所萦怀,一惟国民之公意是从”。

五日,润公撰文数之曰:“彼之所谓国家独立完整者,乃四大家族及买办地主阶级之国家也;所谓人民之休养生息者,乃残存反动派之休养生息也;所谓人民可维持其自由生活方式及目前最低生活水准者,旨在维持买办地主阶级压迫剥削之自由及骄奢淫逸之生活水准,维持劳动者受压迫剥削之自由及饥寒交迫之生活方式乎!蒋公之盛意,数百万知识分子、亿万工农,惟当五体投地,口称万岁;中共如不许和,固当罪该万死,岂有不从之理哉”!又曰:“蒋氏求和于先,备战于后,鼓吹京沪决战,声言政府之实力超中共数十倍。夫人民解放军之兵力,不过三百余万,此之廿倍即六千万也。呜呼!以六千万之军力奋击,天下孰能当之,皆为齑粉矣。吾人深信,蒋公之求和者,此无他,旨在为民请命耳。”是为《评战犯求和》,蒋公无颜以对。

十日,聿明部全军覆没,蒋军精锐殆尽。

十五日,东野参谋长刘亚楼率部克天津,歼敌十余万。

下旬,蒋公下野,以德公代总统,主持和谈。作义通款输诚,北平不战而定。

二月,统一全军番号,改纵队为军,旅为师。命野战军辖兵团,兵团辖军,军辖师,师辖团。改西野为一野,辖王震、许光达兵团,见兵十五万;改中野为二野,辖陈锡联、陈赓、杨勇兵团,见兵三十九万;改华野为三野,辖王建安、陈士渠、宋时轮、叶飞兵团,见兵五十五万;改东野为四野,辖肖劲光、程子华、刘亚楼、邓华兵团,见兵八十一万。华北野战军之周世第、杨得志、杨成武兵团,直隶于解放军总部。

三月,七届二中全会开,告以重心转至城市,警惕糖衣炮弹。

中旬,命十八、十九兵团赴太原,俱受向前节制。

下旬,率中央机关进驻北平。

四月,周公与张治中等草拟《国内和平协定》,凡八条二十四款。其略曰:“惩办战犯,废除法统,改编军队”。又曰:“一切战犯,不问何人,如能认清是非,翻然悔悟,确有事实表现,有利于国内问题之和平解决者,其罪可赦。”蒋公、德公皆不许。

二十一日,与总司令朱德联名下令,向全国进军。英舰紫石英号游弋于长江,三野二十三军发炮击之,互有伤亡。

二十三日,大军渡江,克南京,千里江防土崩。润公大悦,赋诗曰:“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二十四日,克太原。命十八、十九兵团改受一野节制,进军西北。

二十九日,致书柳亚子,其辞曰:“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先是,亚子至北平,求见不得,怨望,上书曰:“开天辟地君真健,说项依刘我大难。夺席谈经非五鹿,无车弹铗怨冯驩。头颅早悔平生贱,肝胆宁忘一寸丹。安得南征驰捷报,分湖便是子陵滩”。亚子得书,谢罪不已。

三十日,陶勇、叶飞不以实对,润公以为英舰挑衅于先,斥丘吉尔为战贩。

五月,四野先遣兵团渡江,深入华中。

下旬,江南、关中悉平。

六月,撰写《论人民民主专政》,其略曰:“国人仰慕欧美,学无所成;中共以俄为师,一试即灵。故曰一边倒者,自然之理也。犹如景阳岗之武松,或舍身饲虎,或毙虎求生,二者必居其一”。又曰:“夫人民民主专政者,即人民民主独裁也。只许反动派规规矩矩,不许乱说乱动。”

七月,致电林彪,教授方略,曰:“白崇禧部能走善战,当以纵深迂回之法破之”。

八月,程潜、陈明仁通电起义,大军进驻湖南。健公大怒,命主力张淦兵团设伏于青树坪。四十九军军长钟伟轻敌冒进,令146师孤军深入,与张淦合战,不利。健公飘飘然,以为反攻有期,主力滞留于衡宝,寻遭大祸。

下旬,德怀率部克兰州,歼敌四万。

九月,治中致电陶峙岳、包尔汉,哓以大义;从之,新疆传檄而定。未几,得志兵团克银川,西北皆平。

下旬,政协会议开,改元,定都,公举润公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三十日,偕政协委员至天安门广场,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

十月,一日,上即位于天安门,万众起舞,山呼万岁。

中旬,邓华、陈赓会攻广州,克之。

下旬,二十八军副军长肖锋率部跨海攻金门,得渡者不过四团,各自为战,大败,折损七千余人。

十一月,杨勇兵团迭克贵阳、遵义,迂回宜宾;陈锡联兵团强渡乌江,与宋希濂部合战,大破之。先是,蒋公集重兵于四川,以为共军或越秦岭,或攻川东。上命贺龙率十八兵团佯动于川北,二野诸部取道贵州,迂回川南。自古平蜀之役,于斯为极。

下旬,四野深入广西,健公奔走于蒋、李之间,力为调解,疏于军务,又未及经营海南,桂军大败。

十二月,车驾发京师,西幸莫斯科。斯大林不欲订立新约,但以祝寿为辞,礼遇竟不及少奇,上不悦。

下旬,大军克成都;云南省主席卢汉、西康省主席刘文辉通电起义,西南悉平,歼敌九十余万。至是,除西藏外,大陆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