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秀:《西游记》精髓之我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8 21:29:15

《西游记》精髓之我见


中国台湾网 (2006年05月30日)

  见过很多对《西游记》宗教立场的评论。无非有两种,一是扬佛抑道,一是抑佛抑道。

  持前者观点的人认为,作者在通篇的作品中,对道家思想和道教本身持否定态度,而认为佛家才是正道。比如孙悟空出身道家,最后却在佛门得成正果。大圣大闹凌霄宝殿,天宫中道家诸仙无计可施,最后还是佛家出面,了结了事端。除此之外,车迟国僧道斗法、五庄观偷果逢难等情节,都把道士描写成奸佞狡诈,鼠肚鸡肠之状。从这些事件来看,道家确实成为了作者描写反面形象的典型代表,而来反衬佛教的光明正派。

  然而有些人不赞同这种观点。他们认为《西游记》对于佛教讽刺的更为深刻,是明褒暗贬。和尚虽然总是以慈悲大度的形象出现,然而却也有观音院中为了袈裟而暗起杀心的金池长老,甚至在宝刹灵山,也有向唐僧师徒索要“人事”贪心罗汉。
那么究竟《西游记》对于佛道的观点立场是怎样的呢?我渐渐体会到了一些和上述观点不同的东西。

  《西游记》是一部浪漫主义色彩很浓的通俗小说,其中充满了瑰丽的想像。而无论任何形式的想像和憧憬,都肯定是追求一种脱离苦海永葆极乐的状态或者环境。而这种追求,就是宗教要解决的问题。但在《西游记》中,道教模式俨然成了人间等级制度的翻版。玉皇大帝在天上也做起了皇上,众仙家一样要早晚朝拜,上朝奏本。显然这不能和佛教的修成正果,不堕轮回,永享极乐相提并论。吴承恩于是塑造了孙悟空,最初为了追求长生恒乐而拜师学道。最后不满这种天上的世俗,大闹天宫,被西方佛祖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可见作者对于玉皇大帝、太上老君的道家,确实是排斥的。为什么要强调玉帝、老君的道教,后自有述,此处暂且按下不表。

  那么佛教呢?唐僧可以说是佛教的典型代表。他是金蝉子转世,修行了十世,每次轮回均立志西去拜佛求经。但每次路过流沙河,都被还是妖怪的沙僧吃掉,成为了他项下一棵新的骷髅。最后这一次,收了行者、悟能、悟净,这才取得了真经,得成了正果。这样一个“纯粹虔诚”的佛家弟子,应该早已悟彻佛法,了然轮回。对人间种种世俗,必然能看开放下。但记得唐僧按观音菩萨指示,前往西天拜佛求经,当时是这么说的:“贫僧不才,愿效犬马之劳,与陛下求取真经,祁保我王江山永固。”唐王也很知趣,立即“上前将御手扶起道:‘法师果能进此忠闲,不怕程途遥远,跋涉山川,朕诚愿与你拜为兄弟’”。这一下唐僧可是受宠若惊,随即感动的发誓:这一去定要捐躯努力,直至西天。如不到西天,不得真经,即死也不敢回国,永堕沉沦地域。这么看来,唐僧把个御弟看的真重啊。而且取来真经,不是为了普度众生,而是为了保佑江山。真不知这样的高僧和玩牌前烧柱香祈求赢钱的老太太有何区别。在加上一路佛祖给这个和尚故意找的麻烦、这个和尚故意给悟空找的麻烦,以及西天索要贿赂的罗汉、对此事默许的佛祖。种种事件表明,佛教盛行的地方根本达不到如来自诩的那种: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的地步。而完全就是一套流于表面,虚伪迂腐的形式上的东西。

  那么如此看来,这部小说就真是抑佛又抑道了?表面看的确如此,但是它抑的什么佛,抑的什么道?这才是问题根本之所在。要解决这个问题,必然要从小说的头号人物孙悟空来分析。说《西游记》抑道,可是悟空就是道家出身,只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习了七年武,修了三年道,就入地狱强销了生死薄,然后把个凌霄宝殿差点翻过来,就连佛教中鼎鼎大名的观音菩萨也奈何不得,急得直想用看家宝物羊脂玉净瓶去砸那猴头,好让其他人趁乱擒拿。最后害怕瓶子碰到铁棒碎了,才没舍得。可见如果作者真的是排斥道家,他根本没必要写出菩提祖师这个人物,让悟空自己采天地精华,吸日月灵气这样岂不更干脆。

  所以先前我说《西游记》抑的是老君的道,玉帝的道。而他们的道,完全脱乎了宗教的本质,被某些人有目的的扭曲了。真正的道在菩提祖师这里得到了体现。而说到佛教,则稍许复杂一些。同道教一样,如来的佛法在作者看来,也是受某些力量的驱使,而变了味道。于是才在这种佛教表面祥和超脱的氛围下,出现了险恶的金池长老、贪婪的西方罗汉,迂腐不化的唐三藏。甚至连佛祖本人,《西游记》也对其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在小说开篇如来化解天庭危机的那一幕,颂扬终生平等,佛法慈悲的佛祖,竟然为了玉帝的皇位,对一个不忍等级桎梏,不愿做官的猴子大动刀兵。回到灵山后,又对弟子们大吹大擂其在凌霄宝殿的作为,夸夸其谈玉帝对他的盛情款待。众弟子也纷纷“听言喜悦,极口称扬”。在小说结尾,佛祖又对手下弟子的索贿行为默许点头。可见,同老君的道教一样,如来的佛法在吴承恩看来一样是唬人的工具。那么小说认为真正的佛法谁能代表呢?答案仍然是头号人物孙悟空。当然,和道教一样,佛教中也有一个类似于菩提祖师那样的高人对悟空进行了点化。这个人既不是光讲大道理的如来,也不是周恩来式的观音菩萨,而是一名叫做乌巢禅师闲散和尚。和菩提祖师一样神秘,在小说第十九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中,乌巢禅师出现了一次,传授给唐僧一部《多心经》,然后就脚驾祥云,金光万道的飞升而去,再也没有出现。  

   大凡读过《西游记》者,恐怕没有几个人会对唐僧有好印象,历来对《西游记》人物的研究大多集中到猪八戒和孙悟空两人身上,少数谈到唐僧的论文也是毫无例外的一概采取贬斥态度。有趣的是,大家不喜欢此人的原因好像也比较一致,一是嫌其过于懦弱迂腐,胆小怕事,动不动就掉眼泪,缺少男子汉大丈夫应有的那种阳刚之气,一是嫌其人妖不分,丧失原则,关键时刻总是与孙悟空作对,偏袒猪八戒。如果仅仅是文学欣赏的话,这种看法倒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倘若我们要探求作者著书本意的话,问题就来了:作者本人也是这样不喜欢唐僧吗?如果真是这样,他为什么要让一个如此懦弱无能的愚氓来承担如此重大的取经重任,而且还让他统辖几位武功高强的徒弟?虽然作品中也有针对唐僧的不敬之辞,但为什么在更多的时候作者又对其夸不绝口?如此一位不讨人喜欢的人物,为什么天上地府、仙界佛门的神仙都如此心甘情愿地帮助他,心高气盛的孙悟空之外,连观音菩萨、太白李金星也跟着忙得不亦乐乎?为什么这位人妖不分的糊涂僧人最后修成了正果,而且排名还在孙悟空之前。因为有这些疑点,我们不能不继续追问下去:是不是作者的主观创作意图与作品的客观接受效果之间出现了偏差,是不是作品的表达与读者的理解之间出现了歧异?是不是我们对唐僧其人存在着某种偏见?

     在西天取经的队伍中,无论是身为护法、勇往直前的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还是专门拦路打劫、惹事生非的各路妖邪,个个都长得面目狰狞,皆非等闲之辈,特别是前者,不管是齐天大圣、天蓬元帅还是卷帘大将、龙太子.人人还都有一个值得炫耀的出身。神妖之间道行不一,法术各异,即使是其中的功夫平平者,其本领也非一般俗人所能望其项背。可偏偏就在这个神通广大、各有绝活的神仙、妖怪堆里安置了这么一位手无缚鸡之力、文质彬彬的僧人,而且还是一位需要大家马前马后围着忙乎的核心人物,这也许就是佛家所说的命中注定的缘分吧。这种极不协调、反差很大的人物设计和配置不仅为增加了全书的戏剧效果,同时还是小说展开故事的一个基本前提。否则,如果唐僧也像电视剧《西游记后传》中所描写的那样,武艺商强,腾云驾雾,三五个妖怪近不了身,小说自然也就写不下去了,勉强写出,也会寡淡无味。有了这个前提,也许我们就能对这位僧人的无能和懦弱多了一分理解和同情。何这么一帮上天入地、法力无边的仙佛神怪整天围在身边,再威猛的凡人也会显得无比低能,何况唐僧并不成猛神勇,只是一位文弱善良的僧人,他的长处在文而不在武,我们不能从武的一面来苛求他。

     在作品中,佛祖如来第二高徒的光荣出身并没有给不断陷入人生困境的这位僧人带来多少实惠,因为是肉眼凡胎,自然也就无从知道自己前生的显赫地位,听别人谈起,也只是像听一个古老的传奇故事,似乎跟自己没有多大关系,毕竟曾经拥有的种种法术神通都留在了灵山,远水解不了近渴。相反,唐僧是伴随着种种不幸来到这个世上,还要带着诸般苦难回到佛界。为一点上课不用心听讲之类的细小过失竟要付出如此巨大的人生代价,由此可见佛门戒律的森严,不过细究起来,这似乎也有些不合佛教的慈悲情怀,也许佛界对不同层次的僧人有各自的要求吧。除了对佛教的诚信与对经典的烂熟外,这位僧人似乎连人人都有的最基本的生存能力都不具备,这有西天路上独自化斋的碰壁惹祸为证,更别说什么武功之类。就是这么一位在俗人看来也有些窝囊的僧人却偏偏有着一副无比高贵希奇的肉体,他的肉可以使所有的生灵长生不老,他的元阳具有使女妖一步登天的奇效。

  平凡与神奇、无能与尊贵就这样巧妙地融合在一个人身上。这就构成了全书展开故事的第二个前提。否则,如果唐僧没有这身无比奇妙的肉体,而是和一般人没有区别的话,西天路上的妖怪们也就没有必要费那么大功夫、挖空心思地想得到他,随便找个替代品就是。有了这么一位肉眼凡胎却又对妖怪有着强大吸引力的师父,十万八千里的西天取经之路无疑会变得格外坎坷漫长。因为是个凡人,自然会显得无能,既不能降妖除怪,也不能腾云驾雾,离了徒弟,就只能是任人宰割,处于时时受保护的尴尬境地;因为是个圣徒,在众妖邪看来是个魂牵梦绕的宝贝,但对几位徒弟来说,不过意味着无穷无尽的麻烦和灾难。自然,这一切都是命运缘分的安排和聚合,怨不得这位老实本分的僧人。就像年轻漂亮的女孩子虽然容易招惹是非,但罪过并不在其美貌本身一样。因为是肉眼凡胎,当然看不出妖邪惟妙惟肖的变化,不光自己看不出,就连身为神仙的猪八戒、沙僧也看不出,更不用说像孙悟空那样能看会闻;因为处在神仙堆里,自然就显得懦弱无能。但肉眼凡胎本身并不是错误,不能将因降妖除怪受挫带来的怒气全撒在这位无辜的僧人身上。

  (来源:百度西游记贴吧)

编辑:蒲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