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恋爱的阿檬同学:经济全球化下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危害与遏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23:51:05
经济全球化下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危害与遏制<<上一篇 下一篇>>作者:everrichhk 提交日期:2009-4-7 10:13:00 | 分类:经济贸易 | 访问量:3169
  2009-04-03 14:51 《国际贸易》杂志
  
    贸易保护主义历来弊多利少但持续不绝
  
    贸易保护主义是指国家通过奖励出口、限制进口的政策和措施,以维护本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贸易保护主义产生的缘由有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维护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安全的需要,发展生产力和提高竞争力的要求,解救经济危机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政治诉求。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为了积累发展资本主义的货币资本,西欧国家重商主义流行,实行强制性的贸易保护;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英国产业革命后,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大为加强,从重商主义转向自由贸易,而经济后进的美国和德国实行保护幼稚工业的贸易保护。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摆脱1929—1933年的大危机,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英国抛弃自由贸易政策,转而缔结英帝国特惠制,美国通过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大幅度提高进口关税。其结果使世界贸易停滞,引发了社会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了发展民族经济,多数发展中国家实行贸易保护政策。为了维护社会主义制度和发展经济,“社会主义”国家(包括中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而跃居世界经济贸易强国的美国为了推行“美国化”,转而推崇自由贸易,推动建立以贸易自由化为宗旨的1947年GATT,其他发达国家也相继接受贸易自由化,但同时建立“巴黎统筹委员会”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出口管制。在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下,美国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下降,为了摆脱困境,20世纪70年代后又带头采取新贸易保护主义,终止固定汇率。1973—1975年的石油危机,打乱了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节奏,引发了经济危机,新贸易保护主义波及全球。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经济全球化作用下,自由贸易又成为主流,但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的失衡,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主义不时出现。
  
    从历史发展来看,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是一对孪生兄弟,是经济发展波动中交替出现的现象。通常,它们受到各国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强弱的制约,强势国家一般倾向贸易自由,弱势国家一般倾向贸易保护。从后果看,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超贸易保护主义和20世纪70年代新贸易保护主义对国际贸易发展弊多利少。但在经济危机时期,市场萎缩、企业破产和失业增加,各国政府面临由此产生的政治压力,往往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摆脱经济危机,出现以邻为壑的贸易政策与措施。随着经济危机的发展,贸易保护手段也在变化,在出口方面,采取各种补贴方法鼓励本国产品的出口;在进口方面,从关税演变为名目繁多的非关税壁垒措施,限制产品进口。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内容的扩大,贸易自由化和贸易保护均从货物领域向资本、服务和知识产权领域延伸。为了抑制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对国际贸易产生的不良影响,基于1947年GATT和1995年建立的世界贸易组织,把贸易自由化从货物领域扩及服务和与贸易有关的投资领域。与此同时,对影响国际贸易发展带有歧视和不正当贸易保护的措施,通过多边贸易谈判达成的协定与协议采取消除、规范和保留,还加强了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制度。因此,没有绝对意义上的贸易自由和贸易保护。就贸易保护而言,世界贸易组织反对不正当的贸易保护,允许采用正当的贸易保护手段,例如,允许发展中国家成员自由化程度低于发达国家成员;允许成员按产业竞争力确定进口关税税率,确定服务业开放程度;允许成员为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国民身体健康和安全对进口产品设置技术标准和安全要求,达不到时,则不准进口;在特殊情况下,允许成员采取例外、豁免条款,实施自我保障措施等。
  
    全球化下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与危害
  
    2008年由美国金融海啸引发的经济危机,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断陷入其中,全球进入经济衰退的国家名单越拉越长,引发了实体经济危机、社会动荡和政治危机,如不加以解救,后果非常严重。世界各国为了维护本国的社会安定和政局稳定,纷纷出台各种救市和刺激方案,其中含有贸易保护主义的成分。如近期内经济危机加深和复苏无望,贸易保护主义会从抬头变成泛滥和蔓延。令人担忧的是,这次贸易保护主义是出现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和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正在进行的大背景下,它带有与以前贸易主义不同的一些新的特点。
  
    第一,深层性。这次经济危机源于美国的金融海啸或虚拟经济的破灭。美国经济危机的爆发并非偶然,是长期病因积累的结果。经济学家熊彼特讲过,大萧条是资本主义的一次冷水浴。这次冷水浴在某种程度上来源于美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失衡,过度超前消费的观念,对新自由主义的崇拜和金融监管的不作为。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台后要重振美国的雄心壮志和随后出现的窘境,他的低调和谨慎的表态,可知“救市”的困难和摆脱经济危机的难度。时至今日,金融海啸,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加深了经济危机深度和加大了波及的范围,可能引发社会动荡和政治危机,加重了人们的悲观情绪。这些压力正在变成重大的政治压力。与以前贸易保护主义相比,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有着深远的蘖生基础。
  
    第二,全球性。20世纪90年代以后,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加速了经济全球化。通过金融体系、国际分工体系、贸易和服务的渠道,经济全球化把世界各国结合在一起,国内外市场日益融合,其结果是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正传递和经济波动的负传递机制加快。居于经济全球化“火车头”地位的美国,其金融海啸和经济危机正通过经济全球化的各种渠道向其他国家和地区蔓延,使危机带有世界性。由此引发的贸易保护主义如果产生连锁和示范效应,就可能引燃全球性的贸易保护主义之火,无一国家可以幸免。
  
    第三,虚伪性。20世纪30年代超贸易保护主义的惨痛后果,资本国际化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追求和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约束,理论推导贸易保护主义的危害,使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都对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进行谴责,但有些虚多实少,言不由衷。2008年11月15日,包括美国、日本、欧盟等20国集团首脑承诺至少12个月内不会实行保护主义措施。首脑们的共同声明墨迹未干,参会的许多国家就把承诺放在脑后,美国首先食言,奥巴马总统一上台,就率先采取“购买美国货”的保护市场的措施。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报告,2008年秋天以来,在金融海啸和经济危机冲击下,有22个世界贸易组织成员采取了提高关税、支持国内产业发展政策等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有些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一方面表示要遵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同时曲解和利用反倾销、反补贴、一般保障和特殊保障措施;在“科学和合理”名义下,独立设置带有歧视性的技术性和绿色贸易壁垒措施;在“为了公众利益”的口实下,印度政府2009年1月23日宣布禁止进口中国玩具长达6个月的禁令。
  
    第四,多样性。首先,贸易保护领域增多。贸易保护领域从货物,向服务和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和知识产权延伸。其次,贸易保护从国家向贸易集团延伸,经济贸易集团开放型趋势逆转为封闭和排他性。再次,贸易保护手段繁多。在货物贸易上,保护手段从关税措施到非关税措施到环保、社会责任措施;在服务行业,在产品移动、人员流动和开业权等方面设置更多限制,出现排外劳工等;在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上,非理性的维权和任意侵权现象频频出现。最后,出现资本保护主义。为弥补虚拟经济带来的金融断链,一些国家鼓励本国银行主要为国内资产投资,把银行给国外的贷款调回国内。在与贸易有关的投资上,鼓励资本回流和排斥外资。
  
    第五,复杂性。首先,层出不穷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将超出世界贸易组织现有协定与协议的约束范围,应对和解决起来难度加大。其次,难以判断名义繁多的贸易保护主义手段的是非,有些保护贸易措施鱼目混珠,如为了环保、国民健康、安全和社会责任等而确立的贸易保护措施难以判断正当还是不正当。再次,由于科学技术、资金和检验能力的相对落后,在兴起的贸易保护主义面前,发展中国家将处于被动和弱势地位。
  
    上述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将给世界经济贸易带来四大危害。第一,使经济全球化逆转,已经形成的金融体系、全球性分工体系、生产体系和销售体系链条断裂,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国家都要蒙受其害。第二,严重冲击全球贸易,引发贸易战,使世界性的贸易摩擦增多,贸易争端加剧。第三,以世界贸易组织为组织和法律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推动的贸易自由化受阻,多哈回合将久拖不决。第四,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将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使发展中国家受到重创,但在经济全球化传递机制拓宽的情况下,又会出现反向作用,成为发达国家的飞去来归器,陷入谁都保护不了的局面。第五,把整个世界拖向更为深重的经济危机,引发社会动荡和政治危机,孳生各种意想不到的恶果。
  
    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引起国际社会的忧虑,海外利益巨大的跨国公司怨声不断。人们担心20世纪30年代的超贸易保护主义重新肆虐。令人可喜的是,它已受到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的普遍谴责,从理论上知道贸易保护主义的危害。但是,在国家为主体的当今世界,大难当头,首先考虑的还是本国的利益和社会稳定,而贸易保护主义往往成为摆脱困境的出路之一。对待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态度上,当今世界各国当局陷入了“囚徒困境”。如果国际社会尤其是发达国家和贸易大国认识到经济全球化下贸易保护主义的巨大危害性,联合起来,采取有力措施,摆脱经济危机,把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压下去,则不会产生巨大危害;如果国际社会尤其是发达国家和贸易大国坐谈论道,不采取切实有力举措,甚至阳奉阴违,势必使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泛滥,酿成全球性的灾难,把整个世界拖入深渊,后患无穷。
  
    全球化下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的冲击与应对
  
    改革开放为我国迎来了春天,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丰硕的成果。借鉴世界发展历史经验和出于中国本身发展的需要,中国从相对封闭走向对外开放。随着经济竞争力的提高,从国家统制下贸易保护主义转向开放的自由贸易,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进入对外开放的新阶段。在世界贸易组织平台上,中国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得到显现,成为促进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重要动力。
  
    世界性贸易保护势力抬头将从三个渠道对我国产生负面影响。首先,经济危机国家企业和消费者本身的自我保护。在金融海啸和经济危机冲击下,众多企业面临破产,失业扩大,消费者减少各种消费,对中国的货物订单和需求相应减少。其次,在金融海啸下,跨国银行尤其是美国众多银行的破产和自救,将触动整个世界银行体系,我国银行和金融业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再次,经济危机国家政府通过立法给贸易保护主义披上合法的外衣,打乱原有的贸易秩序,与我国的贸易摩擦和争端增多。
  
    2008年下半年出现的金融海啸和经济危机已给我国对外经贸带来如下的负面作用。第一,出口市场萎缩,贸易增长速度下降。2008年我国货物出口贸易较2007年增长18.5%,低于2007年的25.6%、2006年27.2%和2000—2005年间平均增长速度的26.7%。如果经济危机继续深化,贸易保护主义泛滥,我国对外贸易势必受到巨大的影响。第二,严重冲击我国的加工贸易。加工贸易历来占据我国外贸出口的半壁江山,是我国吸收外资和产生贸易顺差的重要渠道,是我国提供和扩大就业的重要平台。我国全国加工贸易直接从业人数在3000万到4000万之间,还带动了相关产业如金融、保险、运输和餐饮等行业的大量就业。在2008年下半年经济危机冲击下,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年增长率为9.3%,低于一般贸易出口年增长率(18.5%)的一半。如世界经济危机继续加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加工贸易可能继续下滑。第三,面临外资回退,利用外资余地缩小的风险。在金融海啸拖累下,2008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可能减少10%。由于市场疲软,外资从加工贸易型企业撤出,受信贷紧缩影响,在华投资的外商企业出现资金转回国内或“外逃”现象。第四,对外贸易整体出口的下滑将波及与出口相关的产业和企业,失业面扩大,进而影响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和谐社会的构建。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大国,在中国党和政府领导下,以果敢有力的4万亿刺激方案应对金融海啸带来的经济危机。在各种国际会议上,中国领导人旗帜鲜明地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支持以世界贸易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这些措施坚定了国人克服经济危机的信心和勇气,使世界看到摆脱经济危机的希望,受到国际社会的赞誉。
  
    面对经济危机下抬头和潜在的贸易保护主义势头,我国不能掉以轻心,应从以下方面应对。
  
    第一,认真研究对待。目前学术界对待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多停留在谴责和批判、过早地判断它的发展趋势。缺乏对它产生的机制研究,情绪化较重。我国应该辩证地对待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采取理性的研究,变危机为我国的发展机遇。
  
    第二,在各种国际会议上坚持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立场,讲明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危害,支持以世界贸易组织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多哈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的顺利完成,赞成国际社会遏止贸易保护主义的行动。
  
    第三,我国带头遵守世界贸易组织协定与协议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出台符合世界贸易规则的“救市”方案和刺激措施,不要出现授人以柄的纰漏。
  
    第四,认真应对他国对我国施加的非法和不正当的贸易保护做法。在贸易保护的压力下,我国贸易摩擦的领域从货物向服务、知识产权和投资领域扩展;贸易摩擦行业从家电、纺织品服装、鞋帽等转向新兴的产业如钢铁、汽车、通讯设备、化工产品等;与发达成员的贸易摩擦将集中在服务、知识产权、投资领域、农产品和工业品标准化的领域;与新兴国家的贸易摩擦将日趋激烈。贸易摩擦引发点将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承受“两反两保”条款向世界贸易组织的一般规则扩展,对我国反补贴投诉将呈上升趋势,进入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贸易争端加多。我国应充分运用世界贸易组织争端机制予以应对。
  
    第五,充分利用世界贸易《补贴和反补贴协议》中的可诉和不可诉补贴条款,加强对我国经济转型、企业改造、新产品研发的支持。
  
    第六,提供各种便利条件,支持中国有能力的企业“走出去”,对外投资,经营跨国企业,建立本身的生产体系和营销体系,开辟新市场。
  
    第七,大力发展服务业,把扩大内需从货物向服务行业转变。
  
    第八,加强对主要贸易对象国的宏观和发展趋势研究,及时调整产品、贸易和竞争方式,巩固和发展已有的市场。
  
    第九,打击地方的保护主义,建立开放、公平和无扭曲竞争的国内市场,严防出现新的地方和部门的保护主义。
  
    第十,继续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提出进行公平、有序和互惠的经济全球化的主张,抑制不良的、失序的经济全球化。(作者:薛荣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