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信和财富:从变味的宜家看中国社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2:03:03
2011年10月24日 16:52:08
来源: 环球时报

【字号:大中小】【打印】
    新加坡《联合早报》10月22日文章,原题:宜家"奇观"
两年前由朋友带路到上海徐家汇的宜家家居感受"奇观"后,笔者就认定宜家是观察(中国)城市居民行为举止的绝佳场合。在推行体验营销模式的家具展示厅里,沙发区内小情侣卿卿我我旁若无人;有一家大小占领整个沙发,饮料和食物摆桌上,把展示客厅当自家开派对。在床褥区更不用说了,男男女女各挑一张大床躺下,大概是昨晚没睡好。
事隔两年旧地重游,视觉震撼已没那么大。一切其实很简单,只要谨记千万不要买展示商品就好,因为实在是有太多陌生的屁股坐过,太多双脚踩过,太多不认识的身体躺过。走到餐厅用餐,看到一个"告顾客书"放在显眼处,想起最近在网上看到的免费咖啡诱发中老年人相亲活动的报道。以"书"的内容判断,可以想象那个相亲场面确实让宜家hold不住了。
不管是"免费咖啡福利"或"体验营销模式",这些在国外原本很一般的营运模式为何到了中国就变了味?前者引来相亲交友团,后者招来睡觉团。
有人从宜家"乱象"看出中国民主道路非常艰难,认为在政府缺乏民主执政能力、社会缺乏相应匹配制度、民众缺乏"民主默契"的情况下,想照搬某一套方案在中国复制下去,肯定不可行,中国民主必须走出自己的路,要不然就会像现在的宜家一样。
若把思想层级拉低一点,宜家现象其实反映了中国人灵巧变通的文化,有免费咖啡就交友,有床就睡,有沙发就坐,中国人善于变通的个性将人与环境的和谐性推向极致。不必理会距离文明有多远,更不必理会所谓文明的眼光,自我保护和生存才重要。
因为可以变通,所以很多东西在中国都会变味。在空调社会中长大的人,可能从小被教育得思想单纯直白,以为所有事情只有一种处理方式。面对花样很多的真实世界时,只能以茫然失措和千百个"为什么"来质问无法理解的现象,为什么有人可以在商场的床上肆无忌惮地睡觉、搜刮奶精和白糖、卷走太多的厕所纸、占位喝免费咖啡......
人性就是复杂多面,中国社会只不过是毫无保留地将真实人生和复杂人性的每一个面向都摊出来罢了,它有时赤裸得让人难受,有时诙谐得让人发笑。(作者沈泽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