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压电工证:为什么中国教育难以培养出杰出人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6:29:03
为什么中国教育难以培养出杰出人才 
   
  徐宜秋姜文泉老师
  
  1973年,美国加利福尼亚某学校。一位调皮的小男孩在课间休息时逮住一只小鸟,他对鸟儿的叫声和生活习惯充满了兴趣,便把鸟带进了教室。语言老师来上课了,突然教室里响起了小鸟的叫声。语言老师的眉头微微一皱,又舒展开来。他郑重地告诉同学们:我想讲一讲鸟儿的生活习性问题,鸟儿不喜欢被圈养,它们喜欢自由飞翔,大自然才是它的暖巢,下面继续上课。小男孩若有所思,下课后就将那只鸟儿放回了大自然。
  
  中国某学校的课堂上,一名小男孩也将一只小鸟儿握在手心里把玩。鸟的叫声引来了正在上课的语文老师,他毫不客气地将小男孩拽了起来,将小鸟抢了过去,打开窗户放飞了小鸟。小男孩当然受到了批评,他不得不把一首唐诗抄写了一百遍。
  
  2010年,美国加利福尼亚某大学的演讲台上,一位鸟类专家在生动地讲他小时候的故事。他说:他十分感谢当初语言老师的仁慈,没有扼杀他对鸟儿的喜爱和兴趣。
  
  在中国某大学的演讲台上,一位语文博士也在讲他小时候的故事。他说:是当初的语文老师将自己引入了学习的正途,不然,自己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
  
  毋庸置疑,他们同样都是优秀的人才,都取得了人生的成功。可是他们当初却遇到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殊途同归的“成功教育”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
  
  为什么中国教育总也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几年前,一个“钱学森之问”令国人深省。我以为徐老师的材料也许涉及了这个著名问题的某些根由。这两个案例当中关于教育方式的不同选择所产生的结果,更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反思。
  
  一、警惕,“成功教育”的另一张脸
  
  两则故事的结果都是偶然性的。区别在于美国鸟类学家的成功与语言老师的教育方式之间是有某种关联的,而中国语文博士的成功故事本身很耐人寻味。我们看不出他的成功与当初的语文教师的引导存在多大关联,这更像是一个关于成功教育的“劝世文”。
  
  中国小男孩的成功只是这个故事的可能结局之一。其实故事的其它结局可能是:由于惩罚,小男孩语文学习一落千丈,对语文不感兴趣;由于受惩罚,他产生厌学情绪,结果导致学业失败……。权当中国“成功教育”故事真实存在,小男孩日后成为了人们羡慕的语文博士,他成功了。这显示了当初的语文老师教育的成功,现在我们来分析它们的成功之道,欣赏它迷人的面孔。那么,对以上可能导致的失败结局又作如何的解释呢?
  
  在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当中,人们往往侧重一件事的结果,“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人们往往欢喜从他人成功当中悟“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人们常常将许多的成功归结为勤学、守纪。但是这些只是走向成功的部分要素,具备了勤学、守纪也并不构成成功的必然性。那位语文博士在进行归因的时候,自己也许不自觉地受到了这种传统文化心理的影响。简单地就成败论英雄,是庸俗的,透过这个偶然的“成功教育”的迷人面孔,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它的另半边脸。
  
  二、呵护兴趣,让教育多一些烂漫与温情
  
  对比两则案例,中美两种教育方式区别在于美国教师的教育方式着眼于对学生好奇心、兴趣的呵护,重引领而非扼制。在乎学生个体的独特性。有人描述过美国的课堂:学生可以随便交流,老师竟然给学生发糖果,可以自由上卫生间,学习轻松而自在。
  
  中国教师则重视维持课堂的纪律,多数人会认为小男孩太贪玩。在中国教师看来贪玩、顽皮与好成绩是对立的。我们鼓励儿童把成人的要求、兴趣当做自己的“兴趣”,而不保护和激发儿童天性中潜在的兴趣与好奇。我们的教育方式鼓励学生顺从,听话而非有独立个性。对此,教育专家孙云晓先生有过一个譬喻:“生机盎然的田野里,百花争奇斗艳,野草自由生长。突然一台又一台巨型的推土机隆隆开来,将百花野草连根铲掉。随后,又开来一台台庞大的轧路机,将蓬松的土地轧得平整坚硬。然后造出一座座所谓的城市,摆出一束束假花……”。这种模式化的教育方式,也许就“枪毙”了一名有天分的鸟类学家。
  
  教育的功能和终极目标是让不同发展可能性的人朝不同的方向走去,是扬长避短,让生命活得快乐和尊严。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方式多一些浪漫情怀,多一些期待,多一些温情。
  
  三、优秀与杰出,细品“成功教育”的成色
  
  犹太人和华人的一般智力被认为是世界各民族中最高的。但华人获得的“诺贝尔奖”,只是犹太人获得人数的二十八分之一,而且这种状况看不到改善的迹象。据说,世界高技术产品设计与研发机构很提防中国人,中国人只要看到其十分之一二,就能琢磨出剩下的十之八九。一件产品到手,马上进行逆向设计,很快可以掌握其中精髓。但是,遗憾的是独独缺少原创性,核心技术往往掌握在西方人手里,很多时候只是跟在人后亦步亦趋。产生这种局面可能与精英人才培育方式是有关联的。
  
  中国不缺“语文博士”这样的优秀人才与成功人士。中国稀缺的是一个领域当中顶尖级的,具有高度创新性,对所从事领域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好奇与兴趣的人士。这种人才是与其童年、少年期的兴趣爱好密切相关的。童年期就形成的稳定而持久的着迷,逐渐奇妙地变成了日后所从事的工作。这种兴趣的启蒙与培养,在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微软的比尔·盖茨等人的成长过程当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讲,中美“成功教育”“优秀人才”“人生的成功”他们之间的“成色”是不一样的,从严格意义上讲,并非殊途同归。
  
  中国的教育为什么总也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仔细想想,问题之一,也许就出在教育方式上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