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记味极鲜是生抽吗:歷代龍紋的演變及其特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3:14:00
   
-3- 歷代龍紋的演變及其特色(35/1865)

用歷代龍紋的演變及其特色

在原始社會的新石器時代,龍的形象已出現在某些陶器及玉器上。仰韶文化彩陶器上的龍紋裝飾(圖1)。頭作人面形,蛇身,前有二鳥爪足。傳說女媧和伏羲,是人類的創造者,保護者。“博黃土作人”和“人頭蛇身”而伏羲是“蛇身人首”。這說明了蛇在原始先民的觀念中,具有相當崇高的地位。考古發現最早的龍的形象,其身體都作蛇的形狀,可以說,龍是從被神化了的蛇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例如內蒙古出土的紅山文化玉器“龍形玦”。(圖2)作豬首蛇身。又例如三星他拉的“玉龍珠(圖3)作豬首,蛇身,其頸上有長鬃,是馬的形象。被神化了的蛇和被馴化了的動物相結合,便成為龍。


原始時代的龍紋造型,結構簡單,和後世龍紋相比,它的各部份器官發展還未臻完善,但缒充滿生命力。在藝術創作上給人以單純質樸和粗獷的美感。

到了夏王朝時期,龍的形象有新的變,在夏家店文化陶器殘片“一首雙身”的龍紋形象,(圖4)背腹有齒狀的鰭,身上並有鱗片樣裝飾。雙身龍與商代青銅器上的紋飾很相似,說明這時期的龍紋形象的確把原始時代和商代龍紋的造型聯系起來。


殷商時代,龍紋的頭上出現了角(圖5)。有的頭部似豬,體狀似蟲,無角無鱗,它們較多保留了原始時代龍的形狀。是紅山文化龍紋特徵的延續。在殷墟婦好墓出土的“玉龍”(圖6)巨首,張口露齒,身體盤曲,並有方格形紋飾,前有雙足,四趾,應是仰韶文化龍形的繼承。但是它頭上多出了柱形雙角,並且背上有齒狀鰭,這是吸收了二里頭文化龍紋特徵並加以發展的

龍的形象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形狀不斷變化,西周的龍形較成熟,均有固定的形態。西周“玉龍形佩”拓片(圖7)是典型玉龍形態。
到了春秋戰國時代,有關龍的傳聞記載多了起來,和活躍的學術思想一樣,春秋戰國時代,龍的造型表現得非常生動活潑。

玉器中的龍紋,身體常作扭動的姿態,流暢自如,充滿活力。其紋飾在單純的方格紋,鱗片紋外,增加了穀紋,臥蠶紋和雲紋,突破了前代的古樸和神秘感。趨向精緻華美和明快的造型



戰國白玉龍形珮(圖8)龍回首向背,口微啟,髮上卷,通體突雕臥蠶紋。戰國耥龍形佩拓片(圖9,10)佩形體流暢 耥 頸,變化豐富,除玉器外,在漆器中的龍紋經常和雲氣紋交纏在一起,如游絲流水,絢麗奪目。

漢代開始,龍形改變較大。龍的整體形象極其威猛,飛動靈活。(圖11)

龍在漢代地位有了提升,在漢帝國大一統的思想影犂下,龍的傳聞和說法由眾說紛紜而歸於劃一。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巨能細,能短能長,春分面登天,秋分而入淵。抽象而概括的龍,後世多以此為准。


龍的造型,在漢代臻於定型,漢代的龍紋裝飾常見於墓室壁畫,畫像磚、金、銀、銅器、漆器、玉器、瓦當。而銅鏡中的龍經常作四靈之一出現。“龍紋瓦當”的龍紋(圖12)及南北朝“龍虎紋銅鏡”中之龍紋,龍的造像是:巨首,張著大口,牙齒鋒利外露,舌細長,雙角細長,頸細,腹粗有鰭,尾長,四肢粗壯。(圖13)


到了隋唐時代,龍紋形象和青現手法,在繼承傳統基礎上,朝著愈來愈精緻的方向發展。龍的角分出枝叉,很像鹿角,髮向上翹起,有威武之狀,身上的鱗甲排列整齊細密。(圖14)初唐盛行的龍耳瓶,無論單耳或雙耳,皆作龍口銜住器,長條龍身貼於器肩上(圖15),耳即是實用的把手。


雙龍耳由肩部支撐著,有力地銜住盤口,頭頸上的唐代渦漩紋式鬃毛,充滿力量地宜矗立著,造型雄健而有氣勢。富得拍賣行有限公司曾在網上拍賣過此瓶。

宋代盛行雲龍,一般有三爪,四爪。五爪為皇帝專用。龍形有坐龍,行龍,昇龍(圖16),蟠龍(圖17)降龍等。


五代和宋的龍紋,已總結出一套畫龍的經驗,畫龍者,折出三停,分成九似。所謂 “三停”,是指從龍的頭部至膞,自膞至腰,自腰至尾三個段落。所謂“九似”,是指集成了歷代龍的形象,“角似鹿,頭似駱,眼似鬼,頸以蛇,腹以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

從此,龍的形體狀貌,便完全齊備,後世繪龍都以此准。

宋代繪的龍,雄健凶猛,但工藝美術作品上的龍紋,則多以圖案化的手法表現,使人有一種親切感。



宋鏤雕蟠龍環(圖18)是仿漢玉器中之精品,但和漢代原型(圖19)相比,也是圓潤流利有餘,而無其勁健之氣。這是時代風氣使然。

元代龍紋,矯健有力,龍紋在體態上,大都呈小頭,細頸,四足露骨有力,而且頭部描寫簡單,所附毛髮亦較稀疏,散亂。整體感覺野而不馴,具有威猛無比的神力。(圖20)

元代對龍紋的使用有明文規定,宮中龍紋五爪。大臣之下龍紋只可以三爪或四爪,明清兩代襲元製,五爪為龍,四爪為蟒。


明代對龍的描繪,早期、中期、晚期不盡相同。

早期 : 龍紋的描繪與元代明顯的改變。
1. 頭部變大。
2. 身軀與四肢較為粗壯,與元代露出骨架不同。
8. 元代龍頭常禿,明代則飾以濃密毛髮。
(圖21)宣德青花海水白龍紋瓶,白龍回首張咀,三爪伸開,凶猛矯健,別具神韻。宋之前龍爪大多三爪,元代有五爪、四爪、三爪之別。明五爪為官 器的標準。


中期 : 從成化開始,龍紋有明顥改變,元朝及明早期顯示的矯健,威猛的神態不見了。變得溫馴而無野性。五等距的輪形爪,欠缺早期那種有力,尖銳的頸道。
(圖22)明成化海水雲龍紋罐之蓋上的龍紋。龍體修長,出沒在浮雲間,令人賞心悅目。

晚期 : 明代龍紋,早期屬陽剛形,矯健有力,中期屬陰柔形,溫馴矯弱。而晚期以嘉靖、萬歷為代表,此期發展出一種新的風度,改變前朝細瑣的描繪,而以豪邁粗獷,不受拘泥的筆調,將龍紋簡化,別有一番卒直自然的韻味。爪以剪影的勾狀,背鰭大小任意安置。
(圖23)明嘉靖雲龍紋罐上之龍紋局部,其龍紋動態盎然,勇猛生動。清代對龍紋的使用,以五爪為帝王專用,限製嚴格

自康熙起,龍紋恢復健壯體態。
康熙青花雲龍紋瓶(圖24),龍紋筆繪生動,龍體蟠曲,四肢舒展,雄健靈活,栩栩如生。龍紋的頭部描繪仔細而繁複,這是清龍紋一大特色。頭蓋骨隆起,呈瘤狀,下顎短而突出,呈方形與上顎相吻合,構成一張方形臉。

清雍正雲龍紋碗(圖25)。龍張口,圓睜雙目,五爪伸開 一火珠,鬃髮在頭頂呈放射狀,這亦是清代龍紋的特徵之一。明代則為簡單一束向上呈斗筆狀。

清乾隆青花紫紅彩龍紋扁壺(圖26)。乾隆時,仿古風氣極一時,可是在龍紋的描繪中仍有清代的風格。正面龍紋明代已有,清代則將其擬人化,面部描繪仔細,表情威嚴,龍身蟠立,四足伸張分飾兩側,姿態雄偉。

清光緒青花雲龍紋盤(圖27)。清代龍紋的描繪,精雕細琢是其原則,晚期龍紋,上下顎齊短而鈍,使臉部更接近四方形。繁瑣的細部描繪,在精神的表現,已無法與早期相比。

龙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距离今天的时间不会少于八千年。这个时期,原始先民已不单纯地、被动地依靠上天的赏赐了,他们把猎获的野马野牛野猪等等畜养起来;也不单单吃那些是采拾得来的野果了,而是有选择地种植谷物以求收获。他们能够熟练地取火用火,学会了用木头搭简单的房子,开始磨制石器、骨器,手工制作陶器,逐渐定居下来,从事生产活动了。生产活动使人们同大自然的接触越来越宽泛,自然界作为人之外的不可思议的力量对人们精神世界的撞击也越来越大。

  为什么鱼类穿游不居,湾鳄声形俱厉,蛇类阴森恐怖,蜥蜴形色怪异?为什么云团滚滚,电光闪闪,雷声隆隆,大雨倾盆?为什么海浪翻卷,虹贯长空,泥石流咆哮而下,吞吃人畜,所向披靡?……这些动物的行为和变化不已的自然天象对古人来说,是无法科学解释的。

  他们模糊地猜测到,应当有那么一个力大无穷的,与“水”相关的“神物”主宰着指挥着操纵着管理着这些动物和天象,像一个氏族必有一个头领那样;或者说,这些动物和自然天象是这个“神物”的品性体现,像人要说话,要呼叫,要吃喝拉撒睡,要嘻笑怒骂一样。

  龙,作为一种崇拜现象,一种对不可思议的自然力的一种“理解”,也就从这个时候起,开始了它的“模糊集合”。

  辽宁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遗址出土的“龙形堆塑”,为我们的“时间定位”提供着证据。查海遗址属“前红山文化”遗存,距今约8000年。“龙形堆塑”位于这个原始村落遗址的中心广场内,由大小均等的红褐色石块堆塑而成。龙全长近20米,宽近两米,扬首张口,弯腰弓背,尾部若隐若现。这条石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的龙。(有文章称,山西省吉县柿子滩石崖上有一幅距今达一万年的鱼尾鹿龙岩画,当是龙的最早的雏形。这幅岩画未见发表,其面目如何,还不得而知。)接下来还有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出土的距今达七八千年的陶器龙纹,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出土的距今达七千年的彩陶细颈瓶龙纹,河南濮阳西水坡出土的距今六千四百多年蚌塑龙纹等。

  龙的模糊集合过程的起点在新石器时代,经过商、周至战国时期的长足发展,到秦汉时便基本成形了。这个“基本”有两个意思,一是说构成龙的框架、要素、样式,秦汉时都基本具备了;二是说龙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纳新的系统,它并不满足秦汉时的基本成形,之后的历朝历代,直到今天,还都在不断地加减、变衍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