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厨房菜品大全2017:坐骨神经痛的诊断与治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04:13:16
坐骨神经痛的诊断与治疗 2010.4.17阅读(1524)


',1)">
坐 骨 神 经 痛 的诊 断 与 治 疗
一.什么是“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是分布在人体下肢最粗大的神经。坐骨神经痛是沿着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产生的一种疼痛综合征。也就是说任何原因引起的臀部、并由臀部逐步向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缘发展的疼痛均称之为“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痛患者较痛苦,可影响到日常生活及劳动。
坐骨神经痛在神经痛中居于首位,是常见病。但坐骨神经痛只是疾病的一个症状,它本身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
坐骨神经痛是一个比较顽固的疾病,根治不是很容易。
坐骨神经痛发病年龄常在20~60岁,其中40岁左右最多见。20岁以前和60岁以后较少见。
二.坐骨神经痛的分类:
“坐骨神经痛”分两大类,即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和继发性坐骨神经痛。
三.坐骨神经痛病因:
1. 原发性坐骨神经痛:
原发性坐骨神经痛主要是由于感染或中毒直接损害坐骨神经引起,也叫坐骨神经炎,临床上较少见。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多和肌炎、肌纤维组织炎同时发生。受寒、受潮、臀肌药物注射不当多为其诱发因素。
2. 继发性坐骨神经痛:
继发性坐骨神经痛是坐骨神经受邻近组织病变的刺激、压迫或破坏引起的疼痛。临床上所见的坐骨神经痛大多数为继发性坐骨神经痛。这类坐骨神经痛往往是在腰部有病变,腰部外伤、重体力劳动或受凉后发病。
四. 坐骨神经痛症状表现:
坐骨神经痛按病损部位分为根性和干性坐骨神经痛两种。
根性坐骨神经痛病变位于椎管内,病因以腰椎间盘突出最多见,其次有椎管内肿瘤、腰椎结核、腰骶神经根炎、腰椎骨质增生、腰部受伤等。
干性坐骨神经痛的病变主要是在椎管外坐骨神经行程上,病因有 骼关节炎、腰肌劳损、梨状肌综合征、盆腔内肿瘤、妊娠子宫压迫、臀部外伤、臀肌注射不当以及糖尿病等。
坐骨神经痛多数表现为一侧疼痛,极少为双侧疼痛。典型的坐骨神经痛表现为一侧腰部、臀部疼痛,并向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足外侧放射。走路和改变体位可使疼痛加剧,平卧时病腿抬高受限。
1. 根性坐骨神经痛:
发病较缓慢,多无明显的急性发作——在患病初期,其表现不典型,多为一侧腰痛,腰部酸胀、怕冷,部位较深。这种腰痛多在活动后出现,休息后消失。以后腰痛逐渐加重,转化为持续性疼痛,活动后加剧。疼痛向患侧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足外侧放射,伴有麻木或感觉异常。用力、咳嗽、打喷嚏、大便可使疼痛加剧。这种疼痛为大都为电流样的:由腰沿坐骨神经走行向患侧肢体的远端放射。患者走路时身体向健侧前倾,卧位时患腿屈膝屈髋以减轻疼痛。
大多数患者在下腰部患侧棘突旁有明显压痛点,当压迫此点时,疼痛常由该点向该侧下肢放射。有时在患侧臀中部有压痛,而臀以下的坐骨神经压痛不明显。这种患者颏胸试验阳性(方法后附),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方法后附)。
特点:窜痛明显,疼痛以坐骨神经近端为主,腰脊椎旁有明显压痛点并沿坐骨神经向下肢放射,咳嗽、解手、弯腰、下蹲等增加腹压动作可加重疼痛。
2. 干性坐骨神经痛:
常为急性发作,急性发作期疼痛发展较快,可在一至两周内发展到患侧肢体活动受限,甚至不能自行下蹲,不能行走。疼痛部位多位于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以及足部。疼痛呈持续性,为烧灼样或刀割样,夜间和活动后加重,用力、咳嗽、打喷嚏、大便等动作时疼痛无加重。坐骨神经走行区压痛明显,而腰椎部位无压痛。这种病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颏胸试验阴性。
特点:患侧下肢沿坐骨神经干呈放射性疼痛,尤以坐骨神经远端为多见,在臀以下沿坐骨神经走行方向有压痛点,咳嗽等增加腹压动作时疼痛不明显。
无论哪种类型的坐骨神经痛病程稍长者患侧肢体都可出现臀部和小腿肌肉松弛。病程较长者还会有肌萎缩,既患侧臀变小、小腿变细,疼痛区的感觉异常,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个别患者还会出现患侧下肢皮肤发凉、干燥少汗或多汗。
五.诊断依据:
根据疼痛部位、性质、压痛部位、直腿抬高试验、颌胸试验、感觉和跟腱反射减弱、加剧和减轻因素等特点,诊断不难。但在确诊为坐骨神经痛后一定要明确其病因,详细了解病前有无腰扭伤或紧张体力劳动,有无受寒、局部或全身感染,疼痛是急起的还是慢发的,并
病因方能进行有效地对症根治。否之,还是治标不治本,还将复发。
六.治疗方法:
主要对引起坐骨神经痛的各种病因进行治疗,然而坐骨神经痛的疼痛难忍,还需对症治疗。只有采取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1.卧床休息:
急性期卧硬板床休息2~4周以减轻病变对神经的刺激及反应性水肿。体位以仰卧、髋膝关节屈曲最佳,或者取减轻疼痛的侧卧位。
2.药物治疗:
包括镇静药、解热镇痛药、激素、神经营养药、微血管扩张剂等的使用。
3.理疗:
在排除结核性脊椎炎、肿瘤等病变后,可采用理疗。常用的方法有热疗、超短波、低中频电疗等。
4.神经阻滞治疗:
若患者疼痛难忍可应用普鲁卡因或布比卡因加激素进行局部痛点封闭等。
5.牵引治疗:
疼痛剧烈可采取此法减轻疼痛。
6. 推拿治疗:
根性坐骨神经痛可采用推拿方法辅助治疗。但干性坐骨神经痛不建议采用此法——推拿无助于干性坐骨神经痛治疗,反可能会加重对病变部的刺激或加重水肿,恶化病情。
7. 针对腰部的病变治疗,如手术等。
七.注意事项:
1.急性期不能睡软床,否则加重病情;
2.避免重体力劳动或风寒刺激,避免受凉受潮,尤其是搬重物或弯腰拾物的动作应避免;
3.严禁饮酒,避免食用辣椒等刺激性食物;
4.随着人口的老化,骨质疏松和椎间盘病变人逐渐增多。中老年人应注意平素合理饮食,适当进行体育活动,锻炼腰部肌肉力量。注意弯腰,抬重物时动作要轻、慢。一旦发生坐骨神经痛应积极查找病因。中老年人在治疗坐骨神经痛服用激素时,应注意血压、血糖、血钙和血钾的变化,因为激素有引起高血压、高血糖、骨质疏松和低血钾的副作用。
5.急性期外须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帮助解决运动障碍,增大活动范围,增强肌肉力量,防止肌肉萎缩,矫正不良姿势,增强体质,改善全身健康状况。对于防治坐骨神经痛,尤其是防治原发性坐骨神经痛,运动和锻炼确有一定效果。
八.一般用药:
西药:醋酸泼尼松 + 双氯芬酸钠(或布洛芬) + 维生素。
中药:当归10克,川芎10克,肉桂6克,白芍20克,威灵仙15克,怀牛膝10克,路路通10克,独活10克,续断10克,桑寄生15克,干地黄15克,炙甘草10克,杜仲10克,伸筋草1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
辨证加减:
风寒湿邪引起者:加防风10克,苍术10克、海枫藤20克,制附片15克,干姜20克,细辛10克。
痛重者:加全虫15克,元胡10克,制川乌、草乌各6克,地龙10克。
服法:水煎服,每日1次,晨饭后服。
九.坐骨神经痛与其它相似症状疾病的区别:
1.与股骨头坏死的区别:
股骨头坏死的主要症状表现在以下六点:
①.患侧疼痛。疼痛可为间歇性或持续性,间歇时无任何症状,但间歇时长可达一年以上。行走活动后加重,有时为休息痛。疼痛多为针刺样、钝痛或酸痛不适等,常向腹股沟区,大腿内侧,臀后侧和膝内侧放射,并有该区麻木感,但时有找不到痛点。
②.关节僵硬与活动受限。患髋关节屈伸不利、下蹲困难、不能久站、行走鸭子步、髋关节发出响声甚至伴随腿肚抽筋现象。早期症状为外展、外旋活动受限明显。
③.跛行。为进行性短缩性跛行,由于髋痛及股骨头塌陷,或晚期出现髋关节半脱位所致。早期往往出现间歇性跛行,儿童患者则更为明显。
④.患侧臀部皮肤温度低于正常温度,个别患者患肢畏寒。
⑤.体征:局部深压痛,内收肌止点压痛,4字试验阳性。外展、外旋或内旋活动受限,患肢可缩短,肌肉萎缩,甚至有半脱位体征。
⑥.X线表现:骨纹理细小或中断,股骨头囊肿、硬化、扁平或塌陷。
简易自查方法:
①.自我感到疼痛加重时,可深压疼痛部位做一下“4”字征试验,若是阳性,证明为有病变。
②.自我做一下髋关节功能试验,如髋关节外展、内收、屈曲等,有无股内肌痉挛、疼痛,有无运动障碍。
2.与末梢神经炎的区别:
末梢神经炎是患肢远端开始发病。既,先从患病肢体末端开始疼痛,后,逐次向近端发展。其区别十分明显。
附.
1.颌胸试验:既患者仰卧,将其头被动前屈使下颏触及胸部时,出现下肢疼痛或疼痛加剧既为阳性。
2.直腿抬高试验:既患者仰卧,两下肢伸直,全身放松,将其患侧肢体保持膝关节伸直位抬起,在70度以内时即出现疼痛(正常人屈髋关节角度为90度)既为阳性。
3.四字测试法:患者仰卧,患者一侧下肢屈膝屈髋,并将足跟放到对侧膝上,检查者一手扶屈腿之膝上,另一手按压对侧髂嵴上,两手同时下压。
下压时,骶髂关节痛者表示骶髂关节有病变,既可能为股骨头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