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行天下游戏机:各种分级基金及比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10 22:42:42

 分级基金之一:合润分级 

 

一直觉得分级基金是很复杂的东西,而我的原则是看不懂的东西不碰。最近有点空,就想来看看分级基金,希望能把他们搞明白点。分级基金首先有个母基金进行募集,然后再拆分成两份风格不同的子基金,也就是分级基金。拆分后的基金分别可在在二级市场上交易,类似于封基的交易形式。

首先要明确的是分级基金的净值收益其实都来源于母基金,只是把母基金的总收益按照一定的规则分配到子基金上去。简单的说就是天上掉不下馅饼,分级基金只是利益或者亏损再分配的过程。而分配原则就直接影响了分级基金的风险收益特性,也就是杠杆率。其次,和普通开基不同,很多分级基金的风险收益特性和母基金净值大小有直接的关系。而对于普通开基来讲,我说“净值无高低”,也就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净值增长率,而不是净值的大小。投资1元净值的开基和投资2元的开基没有本质的区别。但对分级基金就完全不一样,我们不但要考虑母基金的净值增长率,还要考虑购买分级基金时的净值大小和杠杆率。另外,还要考虑由于在场内交易,会产生溢价或者折价。这对收益同样是有影响的,也就是净值和价格的区别。所以分级基金真的是很复杂,比封基更复杂。

完全不敢说对分级基金我已经看明白了,但希望先自己归纳一下,就算是和大家分享研究笔记吧,也希望和大家一起讨论,集思广益。

 

兴业合润分级

 

兴业公司的合润分级基金是2010年4月22日才成立的基金。母基金合润分级基金是一个股票型主动型基金,其股票股票投资比例为基金资产的60%-95%;债券投资比例为基金资产的5%-40%。子基金分成合润A和合润B,其中合润A占资产的40%,合润B占60%。但当基金开始运转后,如果母基金的净值在1.21元以上的时候,母基金的收益就按照4:6比分配给合润A和B,也就是母基金和子基金都是同样的收益率,完全取决于市场情况和基金的运转情况。但当母基金的净值在1.21元以下的时候,合润A的净值就一直保持1元不变,没有收益也没有损失,而母基金所有的收益或者损失都分配给合润B。这就会产生,当母基金的净值在1元到1.21元之间的时候,合润A一直是一元,没有收益,而合润B享受母基金的收有收益,也就是收益率比母基金还高。但如果母基金的净值跌倒1元以下,合润A还是一元,所有损失都由合润B来承担,也就是合润A保本,合润B跌的很快。下表给出在不同母基金净值的情况下,两个子基金的净值。

合润净值 合润A净值 合润B净值 1.51 1.25 1.68 1.41 1.17 1.57 1.31 1.08 1.46 1.21 1.00 1.35 1.11 1.00 1.18 1.01 1.00 1.02 1.00 1.00 1.00 0.91 1.00 0.85 0.81 1.00 0.68 0.71 1.00 0.52 0.61 1.00 0.35 0.51 1.00 0.18

 

可以看到在母基金净值从1元涨到1.1元的时候,合润B居然涨幅接近20%,这就是杠杆的作用。同时,如果母基金净值在0.6跌倒0.5的时候,跌幅16%,而合润B的却从0.35跌倒18%,幅度达到48%,这也是杠杆的作用。在杠杆的作用下,合润B比母基金涨得快,跌得也快。而其杠杆率,也可以理解为涨跌的加速度,是变化的,和母基金的净值大小有关。当母基金净值为0.5的时候,杠杆率达到5倍。

而合润A在运作期是保本的,如果母基金净值在1.21元以下,合润A净值都是1元。只有当母基金的净值涨到1.21元以上才有收益,但这个时候母基金涨10%,合润A也涨10%,然后合润B也涨10%,也就是杠杆率为1。所以也说合润A的风险收益类似于一个可转债。

单单这个净值的变化就已经很复杂了吧?但事情还没有完。合润分级基金还有一个合并拆分机制。这也是开基中完全没有的。

分级基金有个运作期的概念,合润分级是三年。比如如果三年以后,母基金的净值涨到了1.51元,这时候A级基金净值是1.25元,而B是1.68元,占总资产比例就不是4:6了,而是0.33和0.67了。这时候就要先合并然后再按照4:6把母基金拆分成A级和B级。在这种情况下,原来只持有B基金的人,就会有一部分B基金转换成A基金。同样如果三年后母基金净值只有0.6元,A基金的原持有人就会有一部分A基金转换成B基金,也会重新合并拆分。

合润基金还有一个条例,就是当母基金的净值达到0.5元,但运作期还不到三年的时候,也强制性重新合并拆分。这也避免了合润B净值变成零的风险。到这个时候原来持有合润A的人,就会有一部分资金自动转换成B级基金。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持有合润A并不是永远保本的。其实这个合并拆分机制也是也有点资产“再平衡”的味道。当净值太低的时候,就把原来保本的一部分拿出来变成B级高风险基金,而当持续上涨后,B级基金也分一部分出来保本。

 还有折价率,这几个月来,合润A一直是折价交易,不过折价率最大不过-3.5%,合润B有是折价,有时又溢价,幅度在-2.0%到1.5%之间,变化远远小于封基。这也合理,因为有场内场外套利机制的存在。

 今天合润母基金的净值是0.97,A级是1,B级是0.95。对于希望很稳健的朋友,可以考虑A级,短期保本不是问题,而且如果市场再涨个20%,万一来个牛市,也可以开始有收益了。对于短期看多,也许可以考虑B级,到底有1.7左右的杠杆在那里呢。不过,这都基于对市场走势的判断,这却不是我喜欢的事情啊。

 第一次研究分级基金,也写了一大堆,真希望能听听大家的看法。 

分级基金之二:瑞和分级



这个分级基金有很多人讨论过,我也归纳一下我自己的理解。

瑞和分级全称是国投瑞银瑞和沪深300指数分级证券投资基金。按照我的理解,这个基金象是一个LOF基金(财帮子也是把他分类到LOF中的),分为瑞和300(场内)和瑞和300(场外)。而场内部分分级成瑞和小康和瑞和远见,分别上市交易。在基金成立的募集期,就分别按照场内和场外分别募集。这只基金在合同生效的时候,一共募集了32亿,其中场外只有2.57亿,而场内是29.6亿。场外的2.57亿就成了瑞和300基金(场外),而场内的29.6亿按照1:1分成了瑞和小康14.8亿,瑞和远见14.8亿。但所有这些钱都是有一个基金经理按照统一方式进行运作,而这个方式就是一个增强型沪深300指数。“本基金股票投资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85-95%,原则上投资于沪深300 指数成份股票、备选成份股票的资产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不低于80%”。而嘉实300是“不低于90%的基金资产净值投资于沪深300指数成份股和备选成份”。所以我认为瑞和300是一个增强型指数基金。但基本上也是和沪深300保持一致。

场外部分没有什么好说的,申购赎回,代销直销。除了是增强的沪深300外,管理费1%,托管费0.22%,1.2%的申购费,可是不便宜啊。

场内的瑞和300按照1:1分级成小康和远见后,按照母基金瑞和300的净值进行分段处理。如果母基金的净值在1.0以下,小康和远见没有区别,母基金跌1%,两个子基金也各跌1%,大家同进同退。这时候也称为杠杆系数为1,两个子基金互相不占便宜。但是当母基金净值在1.0到1.1之间的时候,小康拿走母基金收益的80%,只留下20%给远见;而母基金净值大于1.1元的时候,就倒过来,小康只拿20%,远见拿80%。这样一算就是,在母基金净值1.0到1.1的区间中,小康要比母基金快1.6倍,也就是杠杆是1.6,而远见只有0.4。而到了净值1.1元以上,正好相反,远见就跑得快了。如果同时从1起跑,先是小康跑的快;到1.1,远见突然加速,小康减速,远见会在净值1.2的时候追上小康,然后越跑越快。但如果市场下跌,倒着跑的时候,两个家伙一起倒退,没有输赢。如果从分收益的角度看,在净值1.0到1.1之间,小康拿大头80%,远见拿小头;过了1.1,远见就拿大头,收益的80%。但如果亏损到1以下,大家一人一半。

从杠杆率的角度看,在净值1以下,大家的杠杆率都是1;在1到1.1之间,小康是1.6,而远见是0.4,;1.1以上后,小康是0.4,远见是1.6。下表给出了他们的净值对应情况。

瑞和300 瑞和小康 瑞和远见 1.50 1.32 1.68 1.40 1.28 1.52 1.30 1.24 1.36 1.20 1.20 1.20 1.10 1.16 1.04 1.05 1.08 1.02 1.01 1.02 1.00 1.00 1.00 1.00 0.90 0.90 0.90 0.80 0.80 0.80 0.70 0.70 0.70 0.60 0.60 0.60 0.50 0.50 0.50



瑞和分级也有一个运作期,是短短的一年,一年以后净值归一。如果赚钱了,这个归一就象分红,无论是小康还是远见,净值一元以上的部分转换成场内的瑞和300,然后瑞和300、小康、远见统统净值归一,重新开始再玩。如果亏钱了,净值小于1了,也进行净值归一,反正那个时候杠杆是1,大家就同样减少份额,也就是来个份额合并,净值归一,也重新再玩。

从今年4月份开始,瑞和分级可以在场内进行“份额配对转换”,就是1份小康和1份远见可以在场内配对成2份瑞和300,而2份场内瑞和300也可以分拆成1份小康和1份远见。但场外的瑞和300 进行“分拆”,“须跨系统转登记为瑞和300 份额的场内份额后方可进行”。这样一来,就把场内的小康或者远见的折价率大大压缩,从百分之十几,一下缩小到百分之几,否则就可以大大的套利。目前(10年7月23日),瑞和300、小康、远见的净值是0.839,因为净值小于1,所以大家都一样。而小康收盘价格是0.822,折价率-2.03%,远见价格是0.840,溢价0.12%。考虑到合并以后赎回瑞和300的赎回率0.5%,也没有什么套利油水。

如果不考虑对指数的跟踪误差,我是这样认为:如果你认为到运作期结束,也就是今年10月14日,沪深300能涨19-42%,净值达到1到1.2之间,那赶快去买小康;如果能超过42%,那就买远见,否则就是买一个场内的沪深300指数。但如果再考虑折价率,小康有2%的折价,比嘉实300场内还打折的多点。当然这是在看多的情况,如果看跌,那啥都别买。从长期来看,如果觉得市场在一个运作期之间也就是温温吞吞,那就可以考虑小康;如果遇到大牛,那是远见好。不过,那时候,远见恐怕又溢价了。

买小康还是远见,又是一个对市场的判断,但如果两个都买,就变成了一个沪深300,除非是赚折价油水。

分级基金之三:双禧分级

 

双禧分级全称是国联安双禧中证100指数分级证券投资基金,成立于2010年4月16日。和上文说的合润、瑞和分级类似,分为场内和场外两个部分。成立之初,场外部分双禧100为3.2亿;场内部分为6.57亿份,按4∶6的分成2.63亿份双禧A和3.9亿份双禧B,分别上市交易。

 

母基金双禧100是一个跟踪中证100的指数基金,90%的资产投资中证100。管理费1%,托管费0.22%,还有0.02%的指数使用费。也不是一个便宜的指数基金。

 

双禧A是分级中稳健的部分,他是一个固定收益的产品,类似于一个债券。规定的年收益为3.5加上当期的一年期定期银行存款收益,目前这个利率是2.25。所以双禧A的约定年收益就是5.75%。这个5.75按照365天平均分配到每天,也就是每天万分之1.6左右,按照单利计息。就是说双禧A的净值每天增长0.00016,一直到运作期结束,旱涝保收。三年下来有17%的固定收益。如果你只想低风险地跑过通胀,这种基金是可以考虑的品种。

 

双禧B是分级中激进的部分,也就是有杠杆的部分。场内双禧100的所有净资产,扣除双禧A的部分以后,都分配给双禧B。也就是双禧B借贷双禧A的资金并按照中证100指数来进行投资,除了每天还本付息双禧A以外,享受所有的收益或者亏损。这显然是一个杠杆形式,也就是你用6份双禧B的资金借贷了另外4份双禧A的资金,撬动了10份双禧100的资产。在净值为1的初始状态,这个杠杆率就是1.667。双禧A随着时间的增加,净值会越来越高,也就是是每天双禧B要还的本金越来越多。同时随着母基金的净值的变化,杠杆率也发生变化。而且在市场下跌的时候,杠杆率急剧增加。在极端的情况,可以达到5倍以上。比如当双禧A的净值在1.05,而双禧100的净值在0.5的时候,1%的双禧100的变化会带来5-6%的双禧B的变化,这就是杠杆的作用。7月23日,双禧100涨0.59%,而双禧B涨0.90%,也就是有1.5倍的杠杆率。

 

显然,如果市场持续下跌,当母基金的资产都不足以保证双禧A的本息的时候,问题就严重了。因此双禧分级也有一个运作期的概念。当双禧B的净值低于0.15元的时候,进行“份额折算”,也就是合并归一,重新开始。如果没有发生B净值低于0.15的情况,三年以后也进行份额折算,净值归一。这个和合润、瑞和的折算机制是一样的。从这个角度,你不能认为只购买双禧A就可以一劳永逸了。

 

由于A、B在场内按照价格进行交易,根据市场的情况的不同,自然就有折价或者溢价产生。所以即便双禧A是一个固定收益的品种,但也不是代表没有风险。例如7月13日以后,双禧A的价格就连续跌了3天。实时上双禧A从上市以来一直是溢价交易,溢价率在2-5%之间,现在是5.12%。而双禧B一直是折价交易,从-1到-5%,目前是-4.83%。双禧分级也有合并分拆机制,所以折价溢价率也不会变的非常大。

 

显然双禧B的投资收益和中证100的涨跌有关,和当时的杠杆率有关,和折价率也有关。因此需要在三个方向上进行综合考虑。高杠杆不但意味着高收益,同样意味着高损失,因为一切都被放大。这是必须牢记的。 

分级基金之四:银华深100分级

 

 

银华锐进最近很火爆,半个月暴涨20%,实实在在吓人一跳啊。其实如果看懂了双禧分级,银华分级就很好懂,真的是很类似。

 

银华深证100指数分级证券投资基金5月7日正式成立,场外募集了17亿,叫银华深100场外份额。场内认购的按1:1的比例确认为2.27亿份银华锐进和2.27亿份银华稳进,分别上市交易。

 

母基金银华深100是一个跟踪深100指数的被动指数型基金,资产的90%以上投资深100指数的成分股。至于深100指数,大家都很熟悉了,的确是非常强悍的指数。管理费1%,托管费0.2%,费用比前面分析的几个基金少一点点。

 

稳健部分是银华稳进。和双禧A一样,是一个固定收益的品种,“约定年基准收益率为1年期同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税后)+3%”,按照现在的情况就是2.25%+3%=5.25%。比双禧A低一点。每天净值按照这个收益的日平均复利计息。

 

激进部分叫银华锐进。母基金资产中扣除给银华稳进的部分,剩下的全部归银华锐进。也就是锐进按照1:1的比例借贷稳进的部分进行投资(双禧是4:6),除了给稳进保本付息之外,独吞基金运作的剩下所有收益。这当然是杠杆型基金。在开始的时候,一元锐进借贷一元稳进,撬起2元的银华深100,也就是杠杆率为2。和其他的这类基金相似,这个杠杆率随着锐进净值的增加而减少,随着锐进净值的减少而增加。这很好理解,因为1份锐进借贷的稳进的钱基本上就是1元,那锐进的净值高了,杠杆率就低了;锐进的净值低了,杠杆率就高了。比如锐进的净值是3元,再借贷1元稳进,撬动4元的深100,杠杆率是4/3=1.33.;如果锐进的净值是0.5元了,还是借贷1元,撬动1.5元的深100,杠杆率就是1.5/0.5=3。这样,随着市场的上涨,锐进的杠杆率就越来越低;如果市场持续下跌,锐进的杠杆会大幅度增加,而到一定的时候,如果母基金的总资产都小于稳进的资产的时候,基金也没有办法运转下去。

 

于是,这个基金有个不定期份额折算的规则,当母基金的净值达到2元(差不多是锐进3元)的时候或者锐进的净值低于0.25元的时候,净值归一,而且按照稳进和锐进1:1进行折算,超出的部分转化到场内的银华深100。这样就有了一个上限和一个下线。既保证了高杠杆率,也保证了稳进的运行。

 

同时在每个年末,稳进固定收益盈余的部分要转化到场内银华100上去,稳进的净值就回到一;但母基金银华100的净值略有变动,同时份额也增加;而锐进净值份额都不变,一直到上限或者下限触发份额折算机制。

 

这个基金同样有配对份额配对转化机制,控制套利。 

 

7月23日,银华锐进的杠杆率是1.97倍,溢价率是1.24%,显然市场转暖后,大家开始喜欢这个基金。银华稳进也有2.18的溢价,到底有固定5.25的年收益,所以也被看好。

 

银华锐进的母基金是深100,这的确是很好的指数,也是很激进的指数。而且自己拿一元,再借一元初始2倍的杠杆率,比6:4的借贷率当然就高,让波动更为剧烈。上个周末母基金涨了0.39,锐进却涨了0.77;不过大家也要看到6月29日,母基金跌4.28%,锐进可是跌了8.9%。不要只看到贼吃肉,还要看到贼挨打。

 

 杠杆率和母基金的净值有非常大的相关性,而且变化也很快,所以投资这种杠杆基金一定要盯着杠杆率。

 

研究了几个分级基金,大概归纳的是对这种基金,要看母基金的盈利能力和波动,要看杠杆率,也要看折价率。这恐怕是分级基金的三条腿。 

分级基金之五:长盛同庆和国泰估值

 

 

这两个分级基金实在是太类似了,所以放到一起写。长盛同庆是09年5月12日成立,募集147亿份;国泰估值是10年2月10日成立 ,只募集8.4亿份。

 

这两只基金在成立以后,首先封闭三年,不能申购和赎回。但同时分别按照4:6和1:1分级成一个稳健型和一个进取型基金,分别叫同庆A和同庆B,估值优先和估值进取上市交易。三年以后,封转开,各自转换成一个LOF基金。原先的持有人,按照净值进行归算成LOF基金的份额。也就是说,成立三年以后,分级就不存在了,这和前面讲的几只分级基金都不同。而在这三年之中,就可以看成是封闭式基金运作。

 

这两只基金的母基金都是股票型主动型基金,封闭期内股票投资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60%-100%,封闭期后股票投资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60%-95%,配置一致,只是基金经理不同而已。在封闭期内,稳健型的同庆A和估值优先约定收益分别为5.6%和5.7%。母基金的资产扣除稳健型的部分外再分配给进取型的同庆B和估值进取。也和前面讲的分级基金不同,万一到三年末,市场情况大大的不好,母基金的资产还不足以偿还同庆A和估值优先的时候,不但同庆B或者或者估值进取的净值为0,同庆A和估值优先部分也不保本。这个条款很重要。这个事情会发生在母基金同庆净值为0.467元,而估值优势净值在0.586元的时候。也就是万一到三年末,母基金净值低于这个数,不但进取部分本都没有了,稳健部分也亏损了。

 

激进的进取部分同样是一个杠杆基金。借贷稳健部分的资金,撬动母基金。同庆B的初始杠杆率是1.667,而估值进取是2,这就是由于4:6和1:1的分级比例造成的。如果母基金净值增长,杠杆率会降低;净值减少,杠杆率会增加。另外当母基金的净值达到1.6元以上的时候,稳健部分还可以分配一些收益。同庆A分配10%,估值优先分配15%,到这个时候,杠杆率会进一步降低。所以投资稳健部分的人,也有点盼头。

 

另外要说明的一点是,在封闭的三年中是不分红的,这和传统的封基也完全不一样。

 

由于封闭期不能申购赎回,只能上市交易,所以在基金公司公布的净值中都有“参考”两个字。昨天收盘(2010年7月26日),母基金长盛同庆的参考净值是杠杆率是0.957,同庆B是0.883,杠杆率是1.77倍;估值优势参考净值是0.991,估值进取是0.956,杠杆率是2.1倍。

 

同庆A的溢价率是2.34,而估值优先是2.92。除了市场情绪外,这主要是由于同庆A的预定收益少于估值优先,而且同庆封转开的时间早。有趣的是同庆A在09年年底成绩折价到1%过,而估值优先从未折价,而且溢价率有上升的趋势。同庆B一直是折价,最高到-23%,现在是-13%;估值进取最高到-12.7%,现在是-7.7%。由于没有份额合并拆分机制,折价溢价比其他分级基金都会大。

 

但如果要问我现在是投资哪个好,这可说不定。因为这涉及到三年后市场在什么位置,虽然估值进取的折价率小,但他的杠杆也大。市场一涨,这点折价率就显示不出来优势了。但千万要小心,同庆B和估值进取可能会全部赔光的,这比股票还恐怖。 

分级基金之六:瑞福分级

 

 

瑞福分级是最早发行的一个分级基金,到现在已经三年了。可在我看来这也是最复杂的一个分级基金,实在是绞尽脑汁才算看出点名堂。

 

首先这个基金是一个主动型股票基金,初始募集了60亿份,按照1:1分成了稳健的瑞福优先和杠杆型的瑞福进取。瑞福进取单独上市交易,而瑞福优先每年开放一次申购赎回,不上市交易。基金成立五年以后,也就是2012年7月到期清算。

 

稳健型的瑞福优先有个基准收益率,为1年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3%,而且每年按照当时的利率进行调整。比如2007年是3.06%+3%=6.06%,但今年是2.25%+3%=5.25%。在优先满足瑞福优先的基准收益分配后的超额收益部分,由瑞福优先和瑞福进取共同参与分配,比例1:9。也就是如果有收益,瑞福进取就拿90%,留给瑞福优先10%。显然,瑞福进取也是一个杠杆基金。另外,瑞福优先和瑞福进取都可以进行分红。

 

看起来好像很简单,而且很完整,包括分红什么都有。如果清算的时候,市场上涨,一切都好说。复杂的是到那时候,市场下跌,怎么办?瑞福优先有个叫有限本金保护机制,也就是说在到期清算的时候,如果亏损,瑞福优先可以优先权去保护本金,但是是有限的,不承诺保本。这个弥补机制非常的复杂,实在不能在这里详细描述(我会专门写篇博客日志供有兴趣的朋友参考),结论是通过这个机制,瑞福优先和瑞福进取就分成了六种情况之多!每种情况下,两个基金净值的分配方式都不一样。同时瑞福进取的杠杆和净值的关系也被分成了不连续的六段,比如在母基金净值在0.945以下的时候,有1.5倍以上的杠杆;但接近1的时候,杠杆却突变为1;净值稍微超过1的以后,瑞福进取的净值不随母基金的增加而增加;净值再增加到1.12以后,又开始有1.5倍以上的杠杆。而上面这些数据和分红情况、当年利率情况等等还都有关系,实在是复杂得很。

 

简单的说,瑞福优先并不是保本保收益的,在08年11月4日,优先的参考净值只有0.686。不过优先本来就不能交易,只能定期申购赎回,而且赎回费是高达2.5%,这个参考净值也只是说明优先并不保本。瑞福进取的确有杠杆,但并不是所有的时候都有杠杆。下图是过去三年的净值走势情况。我怎么觉得瑞福优先跌得不少,涨的不多啊。

 

 

 

瑞福进取上市以后很快就溢价交易,最高溢价率达到100%多,现在还有35%,而离到期只有两年了,这相当于年化14%的损失,这可不是个小数。

 

情况已经不是三年前了,现在已经有怎么多分级杠杆基金,可选择的有很多了。如果我要是投资杠杆基金,肯定不会选择这么复杂,这么高溢价的基金的。

分级基金之七:比较和讨论

    

连续研究了国内六个分级基金,似乎有点眉目,本文算是一个总结吧。

    

分级基金的基本思想是先成立一个母基金,基金公司对募集来的资金进行整体运作。分级只是把母基金的总体收益或者亏损,按照一定的策略分配给子基金。现在的七只分级基金除了瑞和分级外,都分成稳健部分(固定收益或者低风险的部分)和进取部分(高杠杆部分)。可以理解为进取部分借贷稳健部分的资金,形成杠杆投资。

 

首先要明白的是无论如何分级,杠杆如何高,其实都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所有收益或者亏损都是来源于母基金,基金公司是不会因为分级而埋单的。在市场上扬的时候,高杠杆部分产生的超额收益是产生于稳健部分的贡献;在市场下跌的时候,稳健部分的固定收益则来源于高杠杆部分的超额损失。所以理论上,基金公司是可以按照任意方针制定的分级规则的。这些规则也不会对基金的运作产生任何的影响,但对持有人的风险和收益是有很大关系。

 

其次,其实所有分级基金稳健部分都是有限保本的。如双禧A和银华稳进,都是在运作期内保本,而这个运作期实际上是随着市场的情况会变化的。其实也很好理解:假如分级是按照1:1的初始份额进行资金分配的,当市场下跌50%时,无论如何稳健部分都不能保本。如果发生这种情况,不同基金有不同的处理办法。有的基金是明确告诉这种风险,如同庆A、估值优先、瑞福优先;有的基金是重新进行分级,如和润A、双禧A和银华稳进。

 

第三,高杠杆的进取部分,都是净值越低,杠杆越高,也就是风险越大;净值越高,杠杆越低。道理也很简单,其实高杠杆是来源于对稳健部分的资金借贷。净值越低,借贷的部分的比例就越高,杠杆也就越大。杠杆大意味着涨得快,但跌得也快。这是千万要牢记的。

 

除了瑞和分级,其他六只分级基金的稳健部分有三种类型。双禧A和银华稳净值按照固定收益率增长;合润A、同庆A和估值优先在固定收益的前提下,如果市场上涨到一定程度,还会分配到一定的收益;瑞福优先虽然有约定收益,但是经常净值低于面值,风险比其他的都高。但即便是仅仅考虑固定收益的部分,也要综合考虑他们的约定收益率、到期日、现在的净值和在二级市场的溢价/折价率四个方面。从目前来看,投资他们的区别并不是很大,银华稳进微微有点优势吧。

 

投资这六只基金的进取部分必须考虑三个因素,母基金的盈利能力、当前的杠杆率和折价率。双禧100和银华深100是指数基金,分别跟着中证100和深圳100指数,其他四只都是主动型股票基金。昨天(8月3日),由于瑞福进取的净值几乎只有其他的几只的一半,所以其杠杆率高达2.7倍,其他的都在1.6到2.0之间。折价率最大是同庆B,有-12%;而溢价率最大的是瑞福进取,+28%。双禧B、银华锐进和合润B都有场内合并拆分机制,所以折溢价率都不会高,现在也就在-3%到2%之间。从当前来看,银华锐进似乎更引人注目,首要是其跟踪深圳100这个特性,其次是其保持较高杠杆率的机制,所以他在二级市场上是2%溢价交易。瑞福进取设计的过于复杂,而且有如此之高的溢价,我倒是心存疑虑。而且瑞福进取、同庆B和估值进取是没有保底机制的,也就是说这几个基金有净值跌到零的可能!

 

瑞和分级是一个例外,他没有稳健的部分。两个分级都会有无杠杆、高杠杆和低杠杆的三种区间。选择哪个完全是凭借自己对未来市场的预测。目前瑞和小康和瑞和远见都处于在无杠杆区域,就相当于一个沪深300指数LOF基金。但瑞和远见有2.44%的溢价,瑞和小康有-3.49%的折价,难道市场要大幅度上涨?

 

表面上,分级基金满足了不同人的需求。喜欢稳健的买稳健部分,喜欢激进的买高杠杆部分。但往往很多人是借高杠杆来赌一把的。如果对市场把握住了,高杠杆是会带来了巨大的超额收益。但千万要记住,一旦市场爆跌,高杠杆的部分甚至会损失的一分钱都不剩下的。

 

分级基金比开基、封基都复杂很多。如果不是对他有非常仔细的研究,我建议不要去投资他们。不熟悉的东西还是不碰的好。 *****************************************************************************************  天相统计显示,基金在2010年四季度进行了波段操作,增持了原先弃之如敝屣的采掘、机械、金属非金属等周期性行业,减持了一度热门的批发零售、医药生物、食品饮料等行业,苏宁电器(002024)、五粮液(000858)、伊利股份(600887)等股票赫然出现在基金减持榜前列。

  综合2010年基金四季报来看,在中小市值股风光一年后,基金预期低估值行业可能成为2011年阶段性行情的主角,积极调仓将成为2011年操作主基调。

  波段操作 青睐周期

  从季报来看,诸多基金2010年四季度采取了波段操作,采掘、机械等周期品成为主要操作对象。

  比如2010年排名第一的华商盛世基金,在2010年三季度末就留出了一定股票仓位,为周期股的反弹做准备。在国庆节后的反弹伊始,大幅增加了煤炭、有色金属等周期性品种的配置;在10月19日加息后,又迅速降低了这方面的配置,逐步回补了长期投资认可的品种,从而在11月的股市下跌中规避了风险。在12月下旬,华商盛世又再次增加了周期股的配置,提升了股票仓位。

  天相统计显示,基金在2010年四季度增持的前五大行业分别是采掘、机械、金属非金属、电子以及信息技术业,减持了批发零售贸易、医药生物、食品饮料、金融保险和电力煤气行业。从四季度的市场表现来看,这轮调整恰逢其时,基金增持的前五大行业当期涨幅均在10%以上,采掘业涨幅最高超过20%,而减持的几大行业当期或有下跌,或仅有微幅上涨。

  诸多基金都进行了类似操作,有些基金在进退节奏和品种选择上比较准确,保住了胜利果实,为净值增长做出了不小贡献,但也有一些基金的波段操作不尽完美,要么买得过少,要么退得不够及时,导致净值增长受到了损失。还有一些基金仍然坚持重仓新兴产业及节能环保等板块的中小市值股票,在四季度受到一定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