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园小区会拆吗?: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本质上就是群众工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2:54:56
         胡锦涛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表现出求是务实、心系群众、直面问题等许多特点,特别是作为庆祝党成立90周年大会的讲话,没有按惯例用较大篇幅历数以往成就,而是站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高度,把着重点放在今后应做什么、怎么做上,获得广大干部群众交口称赞。有网友称,这是中央领导在文风、作风上带头“开一代新风”。

  令人喜悦的是,宣传文化战线的领导同志也率先垂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一个月时间内,先后发表了《为了谁 依靠谁 我是谁》、《扎实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辩证全面地看 科学求实地办》等三篇文章。这三篇文章十分凝练厚重,亮点频出,可以说是联系宣传文化战线实际,深刻阐述“七一”讲话的上乘之作。三篇文章都贯穿了一个共同的魂,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刘云山提出宣传文化工作本质上就是群众工作。《为了谁 依靠谁 我是谁》一文侧重讲新形势下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问题,《扎实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一文则侧重讲群众工作路径,《辩证全面地看 科学求实地办》一文更多地讲群众工作方法和原则。因此。三篇文章浑然一体,对于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文化战线的群众工作,做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于《刘云山:为了谁 依靠谁 我是谁》

  ——新形势下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问题


  解决好“为了谁”的关键,是站稳群众立场。刘云山同志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为了群众,首要的是通过行之有效的宣传动员,引导群众知晓自身利益所在,并为之而奋斗。”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讲清楚党的方针政策同人民群众利益的内在联系,讲清楚经济社会发展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的密切关系,引导人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为了谁”还体现在“不断改善文化民生”上,这是个新提法。首先,随着人们“物质民生”的改善,人们对满足精神文化需求、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要求更为迫切。因此“改善文化民生”也已经成为了“民生”问题的一部分。应该说,我们文化事业和产业的发展还远远落后于群众需要。我国人均GDP已超过40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如果人均GDP达到3500美元,社会将从小康进入宽裕阶段,恩格尔系数将下降到30%以下,文化消费将会出现跳跃式的“井喷”,并且保持长期的增长势头。文化消费将占到个人生活总消费的20%以上。而我国文化消费至今只占个人生活总消费的10%左右。文化消费分布也高度不平衡。东部高于西部、城市高于农村,投资、人才以及规模较大、规格较高的文化设施、文化标志性建设项目,主要集聚于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狭窄区域内,广大农村和城乡接合部居民文化生活贫乏。很多农民工的文化生活就是两三元一张票的录像厅或者翻阅捡来的一些低俗杂志,这将直接影响农民和农民工素质的提高。因此,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改善“文化民生”的任务十分繁重,空间十分广阔。

  其次,还要“把服务群众同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与提高文明素养结合起来”。如果宣传文化单位和从业人员为了经济收益而单纯追求“眼球效应”,热衷报道明星打架、婚外情、走光漏点等花边新闻,甚至胡编乱造,通过“恶搞”、“戏说”,把优秀传统文化和主旋律题材时髦化甚至低俗化,不仅不能教育人、提升人的文化素质,还会造成群众欣赏水平的下降。还有,经济社会转型期所出现的一些直接撞击社会道德底线的行为,包括危害食品安全的造假活动,各种职业道德缺失现象,还有对“见义勇为”者的恩将仇报等,也都说明“文化民生”贫乏和物质民生的贫乏同样可怕。因此,更好地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提高全社会文明素养的功能,是宣传文化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使命。

  解决好“依靠谁”的关键,是牢记人民群众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要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进一步完善政策、拓展渠道、丰富载体,充分挖掘运用各方面的文化资源,畅通人们投身文化建设的途径,使群众真正成为文化繁荣发展的主角。美国著名学者托夫勒曾指出,“哪里有文化,哪里早晚会出现经济繁荣;而哪里出现经济繁荣,文化就更快地向那里转移。”当今世界,继资源、管理、科技和人才竞争之后,已经开始了第五轮竞争,即文化的竞争。从我国情况看,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各地区之间的竞争经历了拼经济、拼管理的阶段以后,现在也已进入拼文化阶段。有人说,发展文化产业第一要有国际视野,会讲世界语;第二要有中国特色,讲中国话;第三要有地方特色,讲地方方言。这个比喻非常贴切。回顾各地区文化建设的发展历史,就可以发现,有不少历史文化悠久、革命传统文化和精神深厚的地区,由于没有及时的文化更新和思想观念的与时俱进而落伍。因此,必须在思想观念上来一次大解放大转变。“要积极鼓励群众的创新创造,支持群众自我教育、自办文化,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群众性文化活动。要大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千方百计保护好、发挥好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进一步解放文化生产力,让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流。”

  解决好“我是谁”的关键,是摆正自己和群众的位置。在封建文化传统影响很深的中国,有些领导干部尽管常把“公仆意识”挂在口头上,内心深处仍存在“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包括有些很勤政廉政的领导干部,也喜欢群众称他“父母官”、“青天大老爷”。受这种传统政治文化影响,一些领导干部面对公众批评和媒体监督就感到很不舒服,认为是无视自己的尊严甚至是挑战政府权威。刘云山同志要求大家不要忘记,群众是我们的根我们的本,是我们成长进步的所依所靠。在这里,他特别提出:“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讲感恩,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最需要感恩人民群众。因为是人民群众养育了我们的党、成就了我们党的伟大事业,是人民群众给了我们干事创业的舞台、施展才华的天地。离开了人民群众,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付出,就没有了依托、没有了支撑,就会一无所有、一事无成。” 这段语重心长的话告诉我们,领导干部为老百姓做好份内的事是天经地义的,而作为权力授予者,人民批评、监督我们也是天经地义的。领导干部要改变以往的强势心理,放下身段,学会倾听,学会回应,甚至要学会谈判,学会妥协,学会道歉,从居高临下走向平等博弈。特别随着我国公民社会的日渐成熟,建立一个更加理性克制的政府,是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也是党的执政能力提高的重要标志。

  我们宣传文化思想工作面临的形势也与过去有了很大不同。现在中国已有4.57亿网民,进入“大众麦克风时代”。在信息渠道众多的情况下,有些群众关注的问题,你不能通过权威的途径全面的、客观地、及时地对外公布,就可能有人通过其他途径片面地、虚假地、歪曲地公布,并调动起整个社会的情绪。网络有两大特点。一个是“真实性很难求证”,二是“轰动性很难控制”。经常是我们还未反应过来,一些孤立事件就已成为网络热点,并调动起整个社会的情绪。因此,我们既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同时要善于利用网络媒体与群众互动,推进党务、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有人看到某些干部因一些“雷人”的话而“祸从口出”,从中得出应“谨言慎行”的结论。这没有错,作为公职人员,要适当约束自己的言行。但治本之策,是要真正树立公仆意识。那些说话“走火”的干部,无不和他们在骨子里就没有摆正自己和群众、和舆论监督的位置分不开。

  一位中央领导同志的文章,用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做题目,在感到新颖的同时,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这三个“谁”,正是新形势下贯彻群众路线需要深入研究回答的重大课题,也是做好宣传文化工作的最首要条件。
关于《刘云山:扎实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群众工作路径问题

  刘云山同志代表中宣部部署开展的新闻工作者“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在总结 “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和“新春走基层”活动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对于各级各类媒体和广大新闻工作者如何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指示精神,忠诚践行新闻工作的职责使命,提出了很多非常深刻的见解。

  刘云山同志强调,新闻事业是党和人民的事业,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因此,宣传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意愿是高度一致的,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是高度一致的。这也是与我们党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完全以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为依归的性质相一致的。有人把二者对立起来,甚至提出“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这样雷人的伪命题,是完全错误的。因此,刘云山要求新闻工作者“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体现了新闻工作者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

  因此,新闻工作者首先要正确认识国情,准确把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准确把握宣传报道的基调和尺度。特别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新闻工作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任务越来越重。因此刘云山同志要求新闻工作要“多做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工作,多做鼓舞人心、振奋精神的工作,多做解疑释惑、平衡心理的工作”。当然,这不是不要履行舆论监督的职责。及时、准确地揭露、曝光各种违反党的政策、损害群众利益、破坏社会公正的行为,推动一些基层地区和部门的政策得到落实,问题得到解决,工作得到整改,才有利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维护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新闻工作者的党性也是和职业道德联系在一起的。刘云山要求“要始终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视导向为灵魂、视真实为生命,严肃认真地考虑新闻报道的社会效果,讲品位、讲格调,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展现人间温暖。”要“靠新闻的内涵吸引人,靠思想的力量感染人,防止急功近利、片面追求轰动效应,更不能搞有偿新闻、“有偿不闻”等。

  刘云山同志还高屋建瓴地指出,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让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伟大实践,也是一个需要广泛凝聚群众智慧力量的奋斗过程。“迫切需要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改革建设的关节点、抓住广大群众的关注点、把握服务人民的着力点,充分反映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反映基层创造的新鲜经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呼声,以卓有成效的新闻舆论工作,汇聚起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力量。”

  应该说,在整篇文章中,像这样闪烁着群众观点的段落还很多:例如,要“深入群众生产生活、走进群众内心世界,了解普通百姓的生活状况、生存状态,感受群众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进一步拉近同群众的距离,真正同人民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要情系群众、感恩群众、敬畏群众,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关注群众需求、维护群众利益,说群众想说的话、办群众欢迎的事,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还有“基层一线是新闻工作的源头活水,蕴藏着最鲜活、最丰富的新闻资源。接地气才能有底气、长灵气,深入实践才能富有生活气息,扎根群众才能产生真情实感,我们的新闻报道才会有现场的温度、才会有清新朴实的文风、才会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激发思想的火花、激活创造的灵感,捕捉最生动的场景、挖掘最感人的故事,不断增强新闻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这些话不仅清新朴实,而且生动鲜活,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实际上,“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不仅对于新闻工作者非常必要,对于我们各条战线的领导干部也非常重要。文风折射党风,联系会风。刘云山同志的三篇文章都节选自在不同会议上的讲话,文字也不长,但每一篇的思想冲击力之强,已超出一个具体会议范围。没有对当前思想文化战线形势的总体把握和深刻洞察,没有深入基层调研和广泛听取干部群众意见的基础,是写不出来的。有同志说,听这样的讲话,不仅容易抓住要领,对任务、目标有清晰认识,而且如同参加一场思想盛宴,获益颇多。

  有不少领导干部都苦于会议太多,上级召集的会,不能不参加;下级召集的会,为体现重视和支持,很多也必须参加。如果开会有助于推动工作、提升认识、开启思路,自然会吸引与会者。问题在于,相当一部分会议“注水”太多,付出时间成本远大于收获。如果遇到一些内容空泛、官话套话连篇、味同嚼蜡、又拖的很长的会议,还必须正襟危坐地听,简直就是一种“煎熬”,一种对生命的虚耗。 很多人都感叹,“陪会”是领导干部必须付出的最大“成本”之一,“坐功”也是领导干部的 “基本功”之一。当然,很多会是必须开的。开会是研究和布置工作、贯彻上级精神和发动群众的主要方式,但如果被一些虚耗时间的会议绑住了身子,还能有多少精力去研究解决改革发展中的棘手难题和改善民生呢?

  因此,珍视干部时间,通过调研在前,认真准备,使与会者有所悟、有所得,这也是一种重要的群众观点。而能否做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的作风。一个领导干部如果肯琢磨问题,能把上级精神和本地实际生动结合起来,讲话就会言之有物,有感染力,就能鼓动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反之,如果只会上传下达,四平八稳、面面俱到,没有一句错话,也没有一句真正有用的话。他所领导的地区或部门,必定也是僵化保守、没有生气的。同样,领导干部对那些开会打磕睡的干部也不要简单地搞媒体“曝光”或声色俱厉的批评,也要反省一下,是干部的精神状态问题?还是自己的文风和会风问题?属于前者,要下大力气抓干部队伍建设,如果同时还有后者的因素,就要在转变自身的工作作风和文风上下更多功夫。
——群众工作方法和原则问题

  在中宣部推出《从怎么看到怎么办》这一通俗理论读物时,刘云山同志就此提出进一步推进理论大众化的要求,并把这作为理论工作者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体现。因为科学理论的最大意义在于指导实践,而群众是一切社会实践的主体。要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武装干部群众头脑,就要积极推进理论大众化。特别我国经历着空前深刻的社会变革,正处于改革发展的机遇期、关键期和攻坚期,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多,人们思想困惑多,理论工作要起到释疑解惑、凝聚人心的作用,也必须走大众化的道路。这些年来我们的理论工作尽管取得了很大成就,但距“三贴近”的要求还是有一定距离的。有的文章空话套话多,端着架子教训人;有的故作艰深、把很简单的道理复杂化;还有的完全不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困惑所焦虑,只在那里 “自说自话”甚至“自娱自乐”;有的理论教学满足于固定套路,一旦群众提出的现实而尖锐的问题,便“王故左右而言他”。

  因此,不能把推进理论大众化仅仅理解为通俗化,大众化绝不仅是把“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那样简单,而涉及一个对群众的根本态度问题,对理论的根本态度问题。我们只有从这个高度来认识刘云山同志提出的五点要求,才能真正领会推进理论大众化所包括的丰富内涵。

  首先要树立全局视野、增强大局意识。当前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就是最大的大局。刘云山特别提出,要密切关注社会思潮的动态动向,多元中立主导、多样中谋共识、多变中把握方向,旗帜鲜明地阐明原则立场、划清重大界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全局视野所以重要,就因为只有眼观全局,才能客观而全面的回答群众提出的理论问题,而不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出现理论上的以偏概全;只有具备大局意识,才能从共产党员的党性出发,帮助人民群众认识自己长远利益、整体利益和根本利益之所在。

  其次,理论工作者必须站稳群众立场,明确理论的价值是“为人民立言、为百姓谋利”,而不是为个人名利。我们既反对那种不能回应百姓关切的问题、不能提出任何有价值的建议、只会歌功颂德者,也反对那些为了赢得廉价喝彩,而不惜迎合错误的社会思潮、误导群众者。其实,让理论走进群众,就是一个坚持群众立场、服务人民大众的实践过程。因为,为了群众才能赢得群众,贴近群众才能打动群众。

  再次,要坚持直面问题、不回避矛盾。刘云山提出,理论有没有价值、是不是彻底,关键就看它直面问题的程度、解决问题的深度。理论的力量在于说真话,回避矛盾问题只会适得其反。特别是网络的发展,带来空前活跃的思想文化交流和观念碰撞,而80后、90后青年的思想独立性选择性强,观念上追求时尚前卫,不喜欢听说教,如果这种说教再与他们的感受不一致。更易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我们宣传群众也要要实话实说,不夸大其辞,也不文过饰非,是什么问题就讲什么问题,是什么原因就讲什么原因。即使是一些短期内难以解决的问题,也要如实讲清楚长期性复杂性。只要我们做到态度真诚,讲真话,就能获得人民群众的的理解和支持。

  还有,要把怎么看和怎么办结合起来。这是刘云山同志讲话的最大亮点之一。过去我们的通俗政治理论读物,着重点都是放在如何正确认识一些社会问题和理论问题上,应该说对于增进干部群众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支持,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马克思讲过,以往的理论多是围绕如何认识世界,而由他和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则是为了改造世界。因此,如果我们只回答“怎么看”,不深入到“怎么办”,不解决实际问题,理论就不彻底,就不会落地生根,就不可能真正起到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作用。只有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办法呈现在人们面前,才能拉近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也才能把大众化的理论变为党带领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思想武器。

  最后,形式生动和语言鲜活也很重要。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们推进理论大众化的对象也发生很大变化。不仅不同社会层次、职业的人关注热点不同,而且不同年龄段的人对问题的认识也有很大差异。在对一些社会问题的看法上,我们的理论工作者有时和自己的父母、子女沟通起来都有一定困难,都不是能轻易说服的,更不要说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一般群众了。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话语体系不同。因此,会不会讲年轻人的话,讲百姓话,讲他们能听得懂,听得进的话,关系很大。这就需要我们去主动地增进对他们的体察和了解,需要我们通过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刘云山同志还提出:“要坚持讲道理与讲故事相结合,讲情况与讲知识相结合,运用生动事实、典型案例讲清道理,以小见大、深入浅出,变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生动,把逻辑力量与事实力量结合起来,力戒从概念到概念、从结论到结论。”作为宣传文化战线的主要领导者,对理论大众化工作的具体规律做出如此深刻的总结,反映了我们党对这一工作的高度重视。因此,对于理论工作者来说,要博览群书,重视知识积累,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和我们党的历史,都为理论大众化提供了很多精彩和感人的“故事”。我们还要通过上网更多地了解世界和把握现代社会生活的脉搏,这样才能避免在理论宣传上陷入“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窘境,才能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和路线方针政策更加深入人心。

(红旗出版社原副总编辑 黄苇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