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色生枭全本百度云:救死扶傷是社會公德底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14:38:36

全國人大法工委談小悅悅事件:救死扶傷是社會公德底線

2011年10月27日 17:13:00 中新社

中新社北京10月27日電: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7日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係》白皮書舉行新聞發布會。出席會議的全國人大法工委相關人士談及前不久的“小悅悅事件”時表示,見義勇為、救死扶傷是社會公德的底線,作為公民、組織和單位,應當履行這樣的義務和責任。同時,各方也要按相關法律規定,杜絕人為因素或者意外因素對未成年人造成的傷害。

本月13日,在廣東佛山,2歲女童小悅悅不慎被車撞倒並遭碾壓,肇事車輛逃逸,隨後開來的另一輛車從她身上再次碾過。7分鐘內在女童身邊經過的十幾個路人都對此冷眼漠視,最後一名拾荒阿姨上前施以援手。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李飛説,在中國除憲法規定兒童受國家保護外,專門制定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對未成年人給予特殊保護,特別規定全社會都有維護未成年人權益的義務。

李飛表示,就事故來説,交通安全法規定: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的,駕駛人應當立即援救受傷人員,並迅速報告給交警和公安機關。法律還對乘車人、過往車輛的駕駛人、過往行人應當予以協助的義務做出規定。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信春鷹説,“小悅悅事件”引起中國上上下下深刻的思考。青少年在中國法律上一直是享有特殊和重要的被保護地位,“最近發生這個事件,有一些道德層面的問題,當然可能也有法律層面的問題。”

有記者問,有人説為什麼見死不救,是有一些不好的印象讓民眾恐慌,覺得幫別人反而會惹上官司,因此是不是要為見義勇為立法?

李飛表示,見義勇為、救死扶傷、尊老愛幼是中國的社會公德,作為公民、組織和單位,應當履行這樣的義務和責任。從法律上講,社會各方面要共同努力,採取切實的措施,杜絕人為因素或者意外因素對未成年人造成的傷害。現在一些地方制定了地方性法規或規定,對見義勇為的人給予表彰和鼓勵,對他們自己受到的傷害給予經濟上的補助。

信春鷹説,所有法律都有基本的精神,就是要在分清事實、分清是非的基礎上,弘揚社會正氣,匡扶正義。“所以盡管在這件事上沒有具體的立法,但是這樣的法律資源在其他很多法律,包括憲法中都是有根據的。”

李飛還表示,涉及到人身傷害和其他侵犯他人權利的案件,依照現有的法律還是要查明事實,根據法律所確定的責任界限來判明是不是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

“我理解主要是執法的問題。因為現實生活當中,各種案件的因素是很多的,最終怎麼判定責任還是要依據法律所確定的界限。”李飛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