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村有房产证的二手房:文化为学校立魂讲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08:45:31

用文化为学校立魂

――焦作市人民中学校园文化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去年在全国新教育石家庄年会之后,新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干国祥先生在他的总结文章中说:“新教育是一锅由朱永新老师倡议而起的“石头汤”,今年除桥西的十二所学校外,汇聚到桥西教育舞台上的,是九所学校——不止九位校长,而是九个精彩曲折的叙事,九个精致隽永的空间。这些学校,这些校长,大都是老朋友了,不再一一提及。值得特别一说的是来自河南焦作的李志强校长和来自浙江平湖的石明生校长,他们是我今年的新朋友。李志强校长几乎参与了桥西学校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一年中数度和我们在桥西汇聚。而他自己在桥西年会上的学校文化展示,确实是一种淋漓尽致的个人人格向外扩充,化为学校建筑、装饰、规范、叙事的这一独特过程的展现。纵然下面坐着许多名气更大的名师名校长,但就学校文化这一块,我可以说,像李志强校长这么早就自觉地在这个领域进行思考和行动,并取得了如此丰硕成果的,确实并不多”。

一、“文化自觉”的缘由

焦作市人民中学所以能够较早地开始“文化自觉”,源于我们对现行教育问题的思考、源于我们被新教育理念浸染,也源于我们“以文化育”的办学追求。

当今的教育,已经越来越不像教育了,倒更像是生产。在“生产”理念的支配之下,学校成了工厂,教室成了车间,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完全成了“来料加工”的关系。社会与家庭向学校提供“原材料”,政府出加工费,教师在校长的组织之下,建立起“考试机器”生产线,对来自四面八方基础不一性格各异的学生进行加工。材料好的加工得精致一些,将来能够送入好一些的上一级学校继续加工;材料一般的就加工成一般的产品,送入一般的上一级学校加工;倘若是不可雕的朽木,不可圬的粪土之墙,那就把他扔到“废料堆”中任其自生自灭。这种看起来类似合理的关系,从根本上异化了教育的本质,让老师不再把学生当人。把学生“物化”是人类发展的文明史中连科举都不如的极不负责任的教育行为。

面对这样的社会环境,似乎我们走进了一个无法逃离的怪圈――学校屈从于家长,家长屈从于体制,体制屈从于时代,时代召唤着改革,改革期待着学校,学校又屈从于家长。不打破一级一级向外推卸责任的怪圈,任何努力都将失去意义。在这样的状态下,我们开始接触新教育,在“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知识、生活与生命的深刻共鸣”的教育理念与行动中受到了巨大的启发与感召。在研究、分析与思考之后我们决定,让学校教育致力于文化的浸染与影响,并逐步确立了“用文明化解粗蛮,以人文化育童蒙”的校园文化价值取向,并逐步发展成为学校的“文化兴校”战略。

二、“文化自觉”的实践

确立“文化兴校”的战略之后,我们便着手从学校精神,教育环境,节日仪式,学校课程,师生契约,教师专业成长,以及课堂教学诸方面开始了校园文化的创建工作。

(一)学校精神

学校精神的建设我们以校训的确立为核心,并围绕校训,进一步将校风、教风、学风具体化。我们的校训是“舍我其谁”,这不是霸气,而是一种主人翁精神和个性鲜明的责任意识。我们的校风是“崇真、务实、团结、进取”,教风是“厚德、博学、严谨、善诱”,学风是“勤奋、诚实、明理、践行”。之后,校长又明确提出了我的“三宁三不”办学观--学校宁可没有现代化,也不能没有文化;教师宁可没有高学历,也不能没有高学养;学生宁可没有骄人的学科成绩,也不能没有教养。

学校校歌是校训的演绎与体现。由校长填词,音乐教师作曲的校歌“六洲歌头·谁是英雄”开始唱遍全校。歌词是这样的:“疏星暗去,红日欲东升。 晨号响,闻声起,正衣冠,净门庭。操场任驰骋。舒筋骨,充精力,清肺腑,强体魄,壮心胸。指点江山,铁臂夸遒劲,翼比苍鹰。正青春年少,意气贯长虹。破浪乘风。鼓帆行。 做云间鹤,山巅树,天岸马,人中龙。须勤奋,有志者,事竟成。戒骄盈。自主修学业,能合作,不盲从。书万卷,路万里,浪千重。莫道艰难险阻,高山上,我敢为峰。走苍茫大地,射虎挽雕弓,谁是英雄?!

(二)教育环境

学校原来的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楼名只有指示作用没有文化意蕴,于是我们发动全校师生为之命名,分别将办公楼、一号教学楼、二号教学楼命名为“砺耘楼”、“相长楼”、“格致楼”。校长还专门为各楼撰写了楼铭,将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取向巧妙地含蕴其中。砺耘楼铭为:“勤学为砺,善教为耘;勤学善教,砥砺耕耘。教贵善诱,诱贵得人;愤悱启发,导引如神。治学严谨,强记博闻;弄潮学海,德隆望尊。德崇仁厚,学尚精深;爱生如子,诲语谆谆。师道千秋,力戒因循;千里足下,高山微尘。”相长楼铭为:“教学相长,重在双方,曰教曰学,振羽颉颃。学知不足,始能翕张,如鸿戏海,若鹤翱翔。教后知困,于学何伤?困知勉行,历久弥刚。学亏教困,自反自强,师生互动,日月同光。杏坛春满,桃李芬芳,前途似海,来日方长。”格致楼铭为:“师为导引,学贵自得,格物致知,早有先河。天道苍苍,日月盈昃,地无四维,所系者何?人生茫茫,纷纭因果,身体发肤,我知几多?追根溯源,应能探索,洞幽烛微,须费琢磨。细能察漏,勤可补拙,寸阴是竞,慎勿蹉跎。

后来,学校又有了师生餐厅,取名“箪瓢堂”,箪瓢堂铭为:“箪食瓢饮,人不堪忧;颜子好学,唯知是求。戒奢以俭,何必珍馐;吃得菜根,万事可谋。蜗居陋巷,德能实修;闹市华屋,宏愿难酬。天降大任,扰攘弗休;安神定志,砥柱中流。嗟余学子,风雨同舟;文武艺成,笑傲王侯。”

为营造成处处可以育人的校园,我们还设计建造了校园八景,即“绿意迎宾”、“云蒸霞蔚”、“风荷凝碧”、“正气干云”、“春华烂漫”、“七贤余韵”、“飞絮飘雪”、“高山仰止”。在“风荷凝碧”景区的荷风亭上嵌有四幅校长亲自撰写、由焦作知名书法家书写的对联“沐月华而酣眠得清风而曼舞,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身定如山心静如水,品端为尚学高为尊”;“一抔可成丘一勺亦可海,三载应逞志三省始修身”;“雁影涛声学耕胜地,诗情琴韵梁栋摇篮 ”。

此外,学校还建设了经典诵读长廊--从诗经、汉乐府民歌、唐诗、宋词、元曲直到毛泽东诗词。建设了文字书法长廊--从甲骨文、钟鼎文、秦简、汉隶、唐楷、宋手札、明清长卷到现代名家作品。同时,分别以“慕圣路”、“崇韩路”、“敦品路”、“尚科路”、“健魄路”为校园道路进行了命名;建成了学校陈列名家书画作品的“集萃馆”、供师生习练书法的“静心斋”、供师生有效阅读的“读书馆”、对师生进行传统教育的“校史馆”,开辟了陈列地方名家事迹的“地灵人杰”展览区等,让学校处处充溢书香,处处体现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

(三)节日和仪式

  学校文化不能只是静态,活动是文化形成的重要载体。截止目前,学校形成规范的活动有“校园文化周”、“校园读书节”、“校歌合唱大赛”、“秋季运动会”、“优秀青年日”、“离校仪式”、“入校仪式”、“开学宣誓”、“国旗下演讲”、“走进二十四节气”等,使校园一年四季都能够呈现勃勃生机。

(四)学校课程

真正体现学校文化特质的,便是学校自己的校本课程。目前,我们学校的校本课程主要有经典诵读--古诗词诵读、韩愈课程、李商隐课程、朱载堉课程,经典赏析--名著导读、名画欣赏、名曲入门、优秀影片展播课程,地灵人杰--讲述身边的英雄课程,信息学奥赛--计算机语言及编程课程,中国书法--写字课程、书法家成长课程,太极武术--太极拳课程、少林外家拳课程、跆拳道课程,高雅健体运动--网球课程,生命探秘--校园植物标本采集、南太行植物物种调查课程,木工家政--桌凳自己维修课程,社团活动--师生社团成果展演课程,家本课程--亲子师生共享幸福教育生活课程,以及引桥工程--小升初、初进高无缝衔接课程等。

(五)师生契约

学校工作要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尤其涉及学校的发展愿景、发展战略、工作架构、责权分割,都需要有一个统领全校、虑及长远的综合办法,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都要在这个办法的基础上进行细化落实。2007年,我们就在广泛学习、认真研究的基础上,经教代会讨论通过了焦作市第十三中学(人民中学前身)章程。2011年,我们又在十三中学章程的基础上修订完善了人民中学章程,并经过人民中学第六届七次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该章程计七章七十二条,包括学校发展战略、学校校风校训、学校办学目标、学校基本制度 、职责权限义务、运行方式方法、修订完善途径做出了明确规定,保证了学校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切实解决了人亡政息与拍脑袋决策的问题。

(六)教师专业发展

为切实落实教师专业成长,我们出台了人民中学教师形象5条,即1、师德优良――符合师德八条标准。2、功夫扎实――学科能力基础丰厚;教育技术灵活熟练;演讲口才神采飞扬;普通话标准流畅;三笔字规范漂亮。3、能力卓越――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自己的课;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会自己学科的学习方法;让每一个学生成绩得到提升;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自己。4、风格鲜明――科研创新意识突出;能承担市级以上实验性研究课题;能独立开发校本课程;有特色鲜明的教学理念与教学风格。5、精神丰富:热爱读书;勤于写作;通晓艺术;气质儒雅;生活幸福。

同时,要求教师必须通过努力,具备四种能力--教书能力、育人能力、科研能力、成长能力。

为达此目标,我们列出了人民中学教师的必读书目: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陶行知教育名篇》,《论语》,《礼记·学记》,朱永新的《新教育》,张熊飞的《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等。对于这些书籍,要做到知性阅读、研究性阅读。此外,还列出并购买了教师选读书籍:《我的教育苦旅》(高万祥),《不做教书匠》(管建刚),《不跪着教书》(吴非),《守望教育》(刘铁芳),《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薛瑞萍),《玫瑰与教育》(窦桂梅),《写在新教育的边上》(朱永新),《教师如何做研究》(郑金洲),《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郑杰),《教有所思》(李镇西),《教育的十字路口》(张文质),《师道实话》(陈桂生),《给年轻班主任的建议》(张万祥),《今天怎样做教师》(王晓春),《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张万祥、万玮),《班主任兵法》(万玮),《我的教育理想》(朱永新),《帕夫雷什中学》(苏霍姆林斯基),《和教师的谈话》(赞可夫),《杜威教育名篇》,《深度语文》(王开东),《做反思的实践者》(肖川),《教学工作漫谈》(魏书生),《语文课》(铁皮鼓)…………

在此基础上,我们成立了人民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 “追梦之旅”。五年来,老师们认真读书,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模式,成就了一大批科研型教师,产生了一系列教育科研成果,获益的学生自然就更多了。

(七)理想课堂

学校文化的核心在课堂,如果没有充满文化特质的课堂,这个学校的校园文化相当大的部分只能浮于表面。所以,我们在2006年就开始引入陕西师范大学张熊飞教授创立的诱思探究学科教学理论,全面改造我们的课堂教学。诱思探究学科教学理论从宏观上讲就是四个部分的理论,一是“三维教学目标论”,即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育品德的教学价值观;二是“诱思教学思想论”,即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启智悟道的教学职能观;三是“探究教学过程论”,即探索,研究,应用和观察,思维,迁移的教学机制观;四是“认知教学设计论”,即明确学习内容,指导学习门径,提示学习方法的教学技术观。通过诱思探究的课堂教学改革,彻底改变了传统课堂老师滔滔讲、学生默默听的局面,代之而起的是学生在老师导向性信息引导之下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最终实现的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

成功的课堂都是相似的,失败的课堂各有各的表现。在诱思探究的课堂之上,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得以落实,教师教学主导作用充分发挥,教学媒体都能够适当的应用,课程目标都能够有效地达成,思维训练与知识技能潜滋暗长,自主学习与民主教学相得益彰。

2006年前,我校还是焦作市中心城区相当薄弱的普通初中,到目前为止,我校已经成为国家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诱思探究四个“优秀示范基地”之一;国家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新教育实验”优秀实验学校之一;全国百佳创新型学校;全国新教育石家庄年会9所文化展示学校之一;河南省中小学校长培训实践基地10所初中之一;河南省教师发展学校23所中小学之一;河南省2011年课改经验交流暨校长论坛7所交流学校之一;河南省信息学奥林匹克比赛培训基地2所初中之一;河南省课程改革先进学校;河南省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学校;河南省师德建设十佳单位之一。

由于我校坚持科研兴教、文化兴校战略不动摇,教育质量也得到显著提高,不仅学校中招升学成绩连年提升,从2004年到2011年,在各科成绩及格率、优秀率、平均分的可比性指标中,7年前进了33个位次,而且达到焦作市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最低录取分数线的人数连年递增,今年已经达到126名,占毕业生人数的近三分之一。与此同时,信息学奥林匹克比赛成绩斐然,去年10月份,在全国第16届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中,王毅峰以330分获全国一等奖,名列全省第一;艺术教育深入普及,学生潘雪敏走上央视“星光大道”;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屡创佳绩,今年全国尚德电力杯科技创新大赛我校队再次获得优异成绩;英语教学成绩突出,全省英语演讲大赛,我校初三学生李婉珍荣获全省一等奖;全省中学生“拉拉操”比赛,我校组队参加获得河南省冠军。

学校的成长、学生的成材、教师的成名成家也把我推到了前台,去年,我的教育随笔集《期待是美丽的》由开明出版社出版,2010年获得河南省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今年,我被新教育研究院聘请为全国新教育讲师团讲师;我主编的教育成果集《跋涉者的足迹》70万字由大象出版社出版,并在全国诱思探究教学第十一次研讨会上产生重要影响。

科研兴教、文化兴校是我校的两大发展战略,几年来我们一直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一所成熟的初中学校相比,与百姓们希望的优质教育相比,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相信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焦作市人民中学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