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一一天王天王txt:戴斌:(旅游教育要)依托产业、服务产业、引领产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4 05:04:05
依托产业、服务产业、引领产业 2011-10-18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 戴斌(天津,南开大学) 各位同仁,      在高校工作了二十年,能够重新回到大学,在全国性的旅游专业教育年会上获邀发表学术演讲,自己深感荣幸。在座的各位领导和嘉宾中有不少是我的老师辈的人物,本次年会的主题又是探索旅游教育与旅游产业之间的关系,我就以“依托、服务和引领”为题汇报几点想法吧。 一、  教育在旅游产业发展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旅游产业的繁荣与发展,特别是中国进入了以国民消费为主体的大众化发展新阶段以后,创造了数以千万计的就业岗位,其中既有传统的导游、计调、外联、客房服务、前厅接待等传统旅游产业的工作岗位,也有市场营销、财务会计、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等通用商业岗位,还创造“酒店试睡员”、“旅游体验师”之类的新工种。正是这些普普通通的就业需求让我国的旅游教育有了坚实的现实基础,否则我们每年105万的在校生,还有数十万的毕业生又去哪里就业呢?值得关注的是,产业实践还为旅游教育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案例。记得十五年前在南开大学开始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的时候,研究的案例都是日本交通公社、德国途易、希尔顿等国际旅游企业的案例,现在呢?我可以到欧洲和美国去说携程、去哪儿、如家的案例。过去学习旅行社的时候,基本上是地接社的运营体系,倒是想加上组团社、代理商等方面的内容,可是现实中也没有这方面的案例啊。如同理工科的学生没有实验室一样,社会科学的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也离不开社会观察和产业实践。现在情况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旅游新需求和新业态不断涌现,旅游教育依托旅游产业而不断发展和创新。      在产业实践推动旅游教育发展的同时,旅游教育也在直接服务于旅游产业实践 三十年以来,旅游教育为产业界提供了数以百万计的职业人才。千千万万受过专门教育的旅游人才进入产业实践领域以后,在直接从事旅游服务、企业管理、发展战略、政策设计和行政管制等方面工作的同时,还为产业带去了生生不息的创新活力。在旅行社、酒店、景区等传统旅游行业以外,我们也看到大量的旅游专业毕业生投入到旅游网站运营、青年旅舍管理、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项目的开发,甚至一腔热血的创业之中。旅游教育为产业各个领域输送的人才,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更是旅游教育繁荣的动力。     自洪堡大学以来,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教育就从单一的人才培养转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并重,我国近年来还在探索大学的文化创造功能。旅游教育在依托产业、服务产业的同时,还需要自觉站在文明演化的高度去引领旅游产业发展的未来。由是出发,如果教育,特别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高等教育,一味地强调服务业界和实践就业导向,而忘记了教育机构的研究开发与发展创造的功能,则很有可能成为事实上的旅游企事业单位的内部培训机构,或者商业性的培训单位,并可能进一步走向边缘化。在服务中引领产业的发展方向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理想与责任,这一教育理念涉及到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也是原则问题,是必须坚持的。 二、   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旅游教育机构的探索与努力      就像旅游院校首先是院校一样,旅游教育首先是一般教育,其次才是专业教育,接下来才能讨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旅游教育,这个顺序不能颠倒。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修订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把整个教育体系划分为七个层次,第五层为高等教育第一阶段,包括专科、本科,以及“所有博士学位以外的研究课程,例如各种硕士学位课程”;第五层高等教育又分为5A和5B两类。5A相当于传统本科课程,是强调理论基础和为从事研究和高技能要求的专业工作做准备的高等教育,而5B是实践型、技术型和职业专门化的高等教育。从层次上看,旅游教育包括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其中高等教育是指专科以上的学历和学位教育,旅游中等教育在我国主要是指旅游学校,过去也叫中专和职校的教育机构所从事的专业教育。初等教育主要是指国民义务教育,也包括政府和社会举办的专门培训机构中接受某项专业训练的课程内容。需要说明的是,专业划分是以科学分工为基础的,而职业划分则社会分工为基础的,两者可能并不一致。从类型上看,有面向综合素质和学术能力培养的院校教育,比如博士(PH.D)、硕士、学士等,也有面向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培养的教育,所谓工商管理硕士(MBA)、旅游管理硕士 (MTA),以及旅游职业学院和境外社区大学培养的本专科生等。国外还有所谓的工商管理专业博士(DBA),目前我们还没有这类的学位教育,正在申报的旅游特殊人才培养项目有这方面的影子。      无论是什么层次,什么类型的旅游教育,首先都要符合教育的共同规律。作为教员,你教好书,做好研究就可以了,对于院校长和系主任来说,我们还需要懂教育。好的教育家一定是好的教员或者学者, 但是好的教员和学者则未必就是好的教育家。以高等教育为例,办旅游教育须先要有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什么?是文化,是包括中华民族在内的全人类共同的优秀文化传统在大学校园的体现。大学注重通才教育,要有世界精神,在学术上提倡自由、独立和基本伦理,在文化传承上强调对民族精神的继承。现在北京、重庆还有其它一些地方都想办中国第一所旅游大学,北京还写进了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和领导人的讲话材料中。办大学是件好事情,但是从目前的谋划主体、筹备思路和专业构想来看,是不是更多定位于政绩工程啊?我看至少是有这个因素的。就是通过行政力量办起来了,我看也不必马上就订下多少多少年就赶英超美的时间表。大学精神是需要时间积淀的,需要花大量财力物力去做学科、专业、师资和教学计划建设的,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     对我国旅游教育发展格局,我有一个初步的判断:职业教育,特别是大专和中专层次的职业教育体系和培养模式相对成型,高等教育仍然处于探索进程中,而代表人才培养最高水平的博士教育则是刚刚起步。具体来说,就是面向旅游企事业单位,以提供合格产业后备军为己任的旅游职业教育在我国已经探索出了相对成型的路途与模式,甚至可以说已经达到国际同类院校的平均以上水平。比如“五星联盟”院校的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和江苏旅游职业学院,分别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学模式。在多次往来交流的过程中,上海旅专的多媒体教学系统、浙江旅院的景区化的校园环境、山东旅院的百川文化建设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主要原因可能就在于他们没有更多的申博、申硕的压力,也可以说是没有机会吧,反而让他们静下心抓好教学,抓好与产业的合作来培养人才。客观而言,无论是教育界还是旅游界,我们对这批院校关注不够,他们是在边缘的状态下成长起来,更多依靠自身的坚守在为国家的旅游产业培养基础人才的。但是在高等教育领域,我们似乎一直在探索中。以本科院校为例——我始终认为本科是大学教育的基础与重心,现在的院校领导人动陬就说有多少多少博士点、博后站,并以研究生数量超过本科生而沾沾自得。说实话,对此我并不以为然。尽管有南开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华侨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等新老一批旅游院校,但是客观地说,无论是与国际旅游院校比,还是国内其它专业领域的高校比,我们的办学理念的梳理与固化,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专业实践建设的成果水平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抛开具体的统计指标不论,这些差距主要表现在办学特色的延续性和稳定性方面。有时候一个教学团队甚至一两个名师离开了,院校的专业特色和学术影响力就消失了,再加上学生的就业导向和职业稳定性也不够,这怎么能行?一提起中文,我们会想起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一提起会计,我们会想起厦门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一提起航空航天,我们会想起北航、南航,可是在旅游领域呢?离开小圈子,还很少有综合性大学可以直接而稳定地与旅游专业挂起钩来。 三、   关于中国旅游教育发展的几点期待       谈了如上问题,根本目的还是为提升旅游教育水平,完善旅游教育发展体系。我期待着旅游领域出现更多的教育家。如同旅游产业的最为稀缺的人力资源是市场化取向的职业经理人和企业家一样,旅游教育也是迫切地呼唤教育家。说句可能要得罪人的话,我国不缺教旅游课程的教员,不乏旅游研究的学者,甚至也不少旅游教育官员,但是我们太缺旅游教育家了。在现有的学术资源配置体制下,教而优则研,研而优则商、则官,已经成为普遍的规律。放眼当今旅游教育,我们缺陈寅恪,更缺傅斯年;缺梅兰芳,更缺邱如白。今年我们在南开大学召开国家级的旅游教育年会,希望同志们有空的话可以去校史馆看一看张伯苓先生的事迹。曾有幸在这个校园里学习一年多的时间,但也只是到了2007年秋季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习的时候,才有机会系统地学习了张伯苓先生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经历。自己心目中的旅游教育家,有理想,有激情,有能力,并始终专注于旅游专业教育,甚至需要为此付出毕生的才情与努力。我们可以引进顶着官衔的教学名师,可以引进能拿课题的专家学者,可是教育怎么可能指望引进呢?没有别的捷径,只能靠教育界的自我培养,只能靠包括在座各位的院长系主任的角色转型和自我提升。   我期待旅游院校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学特别是本科教学上来,下大力气研究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下大力气理性务实地推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比如教学计划,不是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划几个公共课、学科通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几个模块,再找一些现成的国内外院校的教学计划一整合就能成的事情。得下功夫好好研究国际国内旅游发展大势和人力资源现状,与产业界、学界同行和教育、行业主管部门反复研讨才能够定下来。初步确定以后,还要经过一个四年教学周期的检验,然后再修订,再实践,再完善,才能最终成型的。我是知道其中的艰辛与不易,数年前我曾经有机会中瑞酒店管理学院的团队,历时一年才弄出个“1+3+X”的人才培养方案。包括教学计划在内的教学文件,那可以是人才培养的约束性和指导性文件啊!我们往往就以“填表工程”的态度七七八八地对付过去了。还有师资队伍建设,也决不是有几位国家和地方教学名师就可以涵盖的。现在,还有几名教授在教学质量上下功夫啊?都去忙着申请课题,申报硕士生和博士生导师,忙着做各级各类的纵横向项目去了!不信我们可以做一个抽样调查,看一下能够在所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和毕业鉴定表上亲笔写下评语再签名的导师比例有多少?我看不少人让人博士生写硕士生,师兄写师弟的,甚至还有让学生自己写好再打印的。这会给学生传递一个什么样的教育信息?这种校园文化氛围中培养出来的学生会认认真真地做好今后职业生涯的每一件事情吗?我看难。  我期待旅游院校进一步加强与旅游产业界的合作关系,构建稳定的旅游教育与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模式。旅游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的大众化更是新世纪以来的显著趋势。在这一背景下,过去只为少数人掌握的专门知识正在成为多数人的常规知识,而且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那些与宏观建构有关的学术空间会越来越少,在学术分工体系中可能只需要配置少量的学术资源就可以完成了,更多的教育和科研资源将被配置到产业实践的日常所需中。为谁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有效地培养有用的人才,我们必须,也应当比过去更多地听取产业界的意见与建议。当然,这么说,并不意味着要把高校变成企业的培训中心,而是要与业界同行。在我们去倾听业界声音的同时,不要忘记自己国民教育机构的定位,以更宽的视野,更理性的思维在服务产业的过程中不断引领产业的创新与成长。比如到现在为止,业界主流的声音还在强调饭店、旅行社、景区是劳动密集型和经验依托型的产业,学生进入业界必须从基层做起,最好把他们过去吃过的苦再一一品尝过。这不现实嘛!一方面,科学技术特别是包括移动互联网在内的信息技术在旅游服务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游客和员工群体特征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市场经济和大众旅游时代的最大特征就是多数人为多数人服务,而且是平等的服务,游客更加关注核心需求的满足,80后、90后的员工更加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我们得告诉业界,特别是那些有话语权的管理者,时代已经变化了,这是他们的时代,未来也是他们的,我们自己得主动变革,否则就会被边缘化。 我还期待旅游教育构建更加多样、更为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稳步彰显中国的教育理念和产业价值观,与发达国家的同仁们共同推动旅游教育体系的完善,共同推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旅游业特别是出境旅游在全球范围的影响力日渐增强,中国旅游教育有责任,也有能力参与更高层次的国际合作。在国际交流与合作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学习旅游和教育领域一切优秀的理念与模式,特别是要从教育的一般规律和专业的特殊要求两个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以后再加以吸收和消化。比如以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为代表的欧洲传统,更加强调职业养成和专业训练,而以康奈尔为代表的美国模式则更加强调大学教育的人格培育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上个月底去杨柏翰大学夏威夷分校访问时,出身于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校长说,旅游与酒店中的财务、营销、工程技术人员更应该从相关专业中培养。某一地方局长提问,江上邮轮的管理人员的能力要求,比如安全操作等,与海上邮轮不同,与陆地上的酒店也不同,应当设专业进行培养。校长说,这是培训的任务,通过网络也可以解决。与我心有戚戚焉。教育(Education)与培训(Training)不同,我们很多时候把两者当作一回事了。所以在与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院长会见时,我说,洛桑的本质是对传统生活方式和敬业、荣誉、尊严等价值观的守护,哪里只是那穿西服上课、端着个杯子尝几杯红酒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在这方面,说实话,我很怕话语权掌握到在那些只是在海外做个一年半载访问的人手中,看些皮相的东西,就要指导中国旅游教育的创新。学习与教学不同,教学与教育管理更是不同,没有深厚的教育经历和产业认识做基础,所谓的国际合作可能就是给别人送几个学生和访问学者,至多弄个“3+1”、“2+2”什么的,大国气度出不来,又谈何共同推进世界旅游教育的共同进步呢? 各位老师,各位同仁,     中国旅游产业正在进入新一轮的黄金发展期,需要教育的同行与引领。尽管已经离开体制内的教育与教学工作,我依然坚持着《一个大学校长的梦想》,并愿意与旅游教育界的各位同仁静下心来认真梳理教育与产业的深层关系,以教育家的理念,企业家的实践,为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旅游教育体系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