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绝对影帝txt下载:科特勒:行销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3:34:07

提到管理,人們想到彼得.杜拉克;提到策略,麥可.波特是思想先驅;而論及行銷——菲利浦.科特勒(Philip Kotler)便是那擁有不可動搖地位的「現代行銷學之父」。<

 問:行銷在今天的意義為何?過去一、兩年行銷趨勢為何?對未來又有何意義?

 答:今天企業面臨的競爭比以往激烈太多,競爭者從各個角度對你展開攻擊(無論用價格或產品品質),消費者也掌握愈來愈多對價格、品質、服務的資訊。通訊或零售通路更是滿天滿地,網際網路也成了通路最大的挑戰。

 成功的企業,除了掌握財務、科技、全球化等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行銷力。要比競爭者更懂得掌握自己的核心顧客,讓他們在選購產品、服務或資訊時,把你當成喜歡、可信賴的品牌。

 問:你一直強調行銷需要整個組織的全員參與,但其他部門的人應如何學會行銷?

 答:許多美國企業,開始設置行銷長(CMO)的職位,就是專門協調組織內,對市場、顧客相關的經營決策。但光設職位沒有用,需靠(一)總執行長(CEO)對行銷了解的深度、廣度。(二)全力支持行銷長的改造計劃,成為「市場導向」的組織。

 行銷長需檢討組織裡銜接的各個環節(行銷/研發的介面、行銷/財務的介面、行銷/生產的介面等等),找出影響組織行銷表現的真正問題,並徹底解決各部門間的障礙。

 問:台灣有全球最傑出的OEM廠商,你對OEM經營型態企業的行銷,有何建議?

 答:OEM廠商的客戶經營型態,事實上就適用企業對企業(B2B)行銷的理論與操作,跟直接面對大眾消費者的企業行銷(B2C),當然有些不同。

 在企業對企業的行銷裡,「關係」是決定一切的關鍵。但這種關係,是建立在行銷人員強有力的行銷計劃與策略上的。關鍵,就是要充分掌握OEM客戶的需求。

Facebook 馬上按讚  加入《天下》粉絲團
  • 分享
  • Facebook
  • 噗浪
  • Twitter
  • 新浪微博
  • Google Bookmarks
  • Linkedin 但我的經驗是,太少「企業對企業(B2B)」型態的企業好好經營品牌了,因此只要稍微多做一點的企業,像卡特皮勒(Capterpillar)、杜邦、通用電器,效果就很好。我今年剛出版的《企業對企業的品牌管理》︵Business to Business Brand Management︶ 一書,就指出B2B的企業太不懂得運用品牌的力量,書中,我也介紹了一些懂得用品牌造勢的B2B企業。

     我想,由工程背景創業家創辦的企業,成功的祕訣多半還留在工程師創業家的腦子裡,這些人不相信行銷、品牌對企業的成功有意義。工程師的思維通常較「數學化」,但客戶做採購決定的時候,卻又通常靠直覺、情緒。因此,工程師常不了解客戶的採購過程。

     問:你最近在亞洲看到最成功的行銷典範(企業或非營利組織)為何?他們成功的祕訣為何?

     答:我最欣賞的是中國家電大廠海爾。海爾的負責人張瑞敏,領導海爾經過三個關鍵期,其一,是改善產品品質。他把工廠員工召集到一起,掄起斧頭當場就劈開幾台洗衣機,來強調這樣的品質,客戶是不會滿意的。

     第二步,他做產品多元化,進入微波爐、洗碗機、吸塵器、空調設備等,讓海爾有更多產品搶佔美國主要電器零售通路:沃爾瑪、席爾斯、家居貨棧(Home Depot)等。

     第三步,他推全球化,先從亞洲開始,然後進入美國、歐洲。海爾今天已經挑戰美國的惠而普、通用電器,也變身為一個全球品牌,而不光是個中國品牌(許多人還以為Haier幾個英文字是德國牌子呢)。今天的海爾,大量利用室外廣告、雜誌廣告、也在專業雜誌上登廣告。他對小一點的零售點,提供「低價銷售」模式,對高檔店則提供「高檔銷售」的模式。在全球競爭這麼激烈的今天來說,這真是個非常聰明的策略。

     問:去年,許多台灣、中國大陸的企業紛紛向歐美「購併」品牌,今年許多問題紛紛浮現,你如何看待這種「行銷」策略?

     答:企業購併外國品牌時,應以對自己長期發展是否有關連性為主要考量。我就知道一家中國的汽車零件廠,目前正準備購併好幾家美國的汽車零件廠,因為這對他在汽車零件市場的長期地位至為關鍵。台灣企業也面臨類似的抉擇,到底要買成熟品牌?還是購併剛冒出頭的小公司?這得要看各家企業不同的需求及情境了。 www.cw.com.tw60到管理,人們想到彼得.杜拉克;提到策略,麥可.波特是思想先驅;而論及行銷——菲利浦.科特勒︵PhilipKotler︶便是那擁有不可動搖地位的﹁現代行銷學之父﹂。八月剛過七十五歲生日的科特勒,三十年來,他寫的行銷經典著作,是許多行銷人的啟蒙閱讀,著作︽行銷管理︾︵MarketingManagement︶一書,更是全球商學院指定的教科書。十月份,繼管理專家湯姆.畢德士及大前研一等大師應︽天下︾之邀來台後,︽天下雜誌︾將與外貿協會共同邀請科特勒來台舉辦大型論壇演說。在台灣企業面臨日益劇烈的競爭,紛紛企圖升級、轉型之際,科特勒的來訪,特顯難得與重要。行前,︽天下︾先獨家專訪科特勒,請他針對台灣、中國目前的產業型態,提出對OEM、B2B型態企業實用的行銷建議。這位曾被湯姆.畢德士盛讚:﹁行銷,你唯一的名字叫做﹃科特勒﹄。﹂的大師,也透露了他心目中最為欣賞的亞洲行銷典範。問:行銷在今天的意義為何?過去一、兩年行銷趨勢為何?對未來又有何意義?答:今天企業面臨的競爭比以往激烈太多,競爭者從各個角度對你展開攻擊︵無論用價格或產品品質︶,消費者也掌握愈來愈多對價格、品質、服務的資訊。通訊或零售通路更是滿天滿地,網際網路也成了通路最大的挑戰。成功的企業,除了掌握財務、科技、全球化等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行銷力。要比競爭者更懂得掌握自己的核心顧客,讓他們在選購產品、服務或資訊時,把你當成喜歡、可信賴的品牌。問:你一直強調行銷需要整個組織的全員參與,但其他部門的人應如何學會行銷?答:許多美國企業,開始設置行銷長︵CMO︶的職位,就是專門協調組織內,對市場、顧客相關的經營決策。但光設職位沒有用,需靠︵一︶總執行長︵CEO︶對行銷了解的深度、廣度。︵二︶全力支持行銷長的改造計劃,成為﹁市場導向﹂的組織。行銷長需檢討組織裡銜接的各個提科特勒:行銷力,企業成功關鍵採訪整理/宋東獨家專訪世界級行銷大師環節︵行銷/研發的介面、行銷/財務的介面、行銷/生產的介面等等︶,找出影響組織行銷表現的真正問題,並徹底解決各部門間的障礙。問:台灣有全球最傑出的OEM廠商,你對OEM經營型態企業的行銷,有何建議?答:OEM廠商的客戶經營型▲科特勒:「今天企業面臨的競爭比以往激烈太多,成功企業要比競爭者更懂得掌握自己的核心顧客,讓他們把你當成喜歡、可信賴的品牌。」全球視野︵外貿協會提供︶61天下雜誌2006年9月13日www.cw.com.tw62態,事實上就適用企業對企業︵B2B︶行銷的理論與操作,跟直接面對大眾消費者的企業行銷︵B2C︶,當然有些不同。在企業對企業的行銷裡,﹁關係﹂是決定一切的關鍵。但這種關係,是建立在行銷人員強有力的行銷計劃與策略上的。關鍵,就是要充分掌握OEM客戶的需求。但別忘了,雖說客戶喜歡向有能力提供最低﹁擁有成本﹂的OEM廠商採購,但這卻不等於是﹁最低價格﹂。精明的OEM製造商,需要有能力向客戶證明,我們能幫客戶降低﹁擁有的成本﹂,或提高﹁零件、設備使用的效率﹂。我建議,對這個主題有興趣的朋友,好好讀一下安德森︵JamesAnderson︶所著的︽企業客戶管理︾︵BusinessMarketsManagement︶,這是我覺得寫得最成熟的一本經典。問:台灣許多企業製造的產品,市佔率都已達世界第一,但台灣的企業英雄們對建立品牌,卻充滿不信任。你的建議為何?答:首先,要理解不論你做不做品牌,每個企業、每個產品,都自動在市場上形成了﹁品牌印象﹂。客戶心目中早已自有定論。他們可以明確說得出這家企業提供的產品、服務,品質如何?價格、可靠度如何?建立品牌的目的,是對自己目前的表現,做出明確的﹁承諾﹂。因此,一旦企業進入這種承諾,就需讓組織裡的每個人,都盡力實現這項承諾。例如,承諾快速交貨全球視野在B2B的行銷裡,「關係」是決定一切的關鍵。但這種關係,是建立在行銷人員強有力的行銷策略上的。關鍵,就是要充分掌握OEM客戶的需求。▲︵外貿協會提供︶www.cw.com.tw64的企業組織型態,一定就跟承諾專門客戶訂製的企業組織型態不一樣。﹁品牌﹂的意義,是企業要強化自己最值得驕傲的特質,並且向外溝通這種特質。最終,品牌的建立靠的不是廣告,而是企業對自己承諾扎扎實實的表現。但我的經驗是,太少﹁企業對企業︵B2B︶﹂型態的企業好好經營品牌了,因此只要稍微多做一點的企業,像卡特皮勒︵Capterpillar︶、杜邦、通用電器,效果就很好。我今年剛出版的︽企業對企業的品牌管理︾︵BusinesstoBusinessBrandManagement︶一書,就指出B2B的企業太不懂得運用品牌的力量,書中,我也介紹了一些懂得用品牌造勢的B2B企業。我想,由工程背景創業家創辦的企業,成功的祕訣多半還留在工程師創業家的腦子裡,這些人不相信行銷、品牌對企業的成功有意義。工程師的思維通常較﹁數學化﹂,但客戶做採購決定的時候,卻又通常靠直覺、情緒。因此,工程師常不了解客戶的採購過程。問:你最近在亞洲看到最成功的行銷典範︵企業或非營利組織︶為何?他們成功的祕訣為何?答:我最欣賞的是中國家電大廠海爾。海爾的負責人張瑞敏,領導海爾經過三個關鍵期,其一,是改善產品品質。他把工廠員工召集到一起,掄起斧頭當場就劈開幾台洗衣機,來強調這樣的品質,客戶是不會滿意的。第二步,他做產品多元化,進入微波爐、洗碗機、吸塵器、空調設備等,讓海爾有更多產品搶佔美國主要電器零售通路:沃爾瑪、席爾斯、家居貨棧︵HomeDepot︶等。第三步,他推全球化,先從亞洲開始,然後進入美國、歐洲。海爾今天已經挑戰美國的惠而普、通用電器,也變身為一個全球品牌,而不光是個中國品牌︵許多人還以為Haier幾個英文字是德國牌子呢︶。今天的海爾,大量利用室外廣告、雜誌廣告、也在專業雜誌上登廣告。他對小一點的零售點,提供﹁低價銷售﹂模式,對高檔店則提供﹁高檔銷售﹂的模式。在全球競爭這麼激烈的今天來說,這真是個非常聰明的策略。問:去年,許多台灣、中國大陸的企業紛紛向歐美﹁購併﹂品牌,今年許多問題紛紛浮現,你如何看待這種﹁行銷﹂策略?答:企業購併外國品牌時,應以對自己長期發展是否有關連性為主要考量。我就知道一家中國的汽車零件廠,目前正準備購併好幾家美國的汽車零件廠,因為這對他在汽車零件市場的長期地位至為關鍵。台灣企業也面臨類似的抉擇,到底要買成熟品牌?還是購併剛冒出頭的小公司?這得要看各家企業不同的需求及情境了。■全球視野「品牌」的意義,是企業要強化自己最值得驕傲的特質,並向外溝通這種特質。最終,品牌的建立靠的不是廣告,而是企業對自己承諾扎扎實實的表現。

  • FunP
  • Del.icio.us
  • 上一頁
  • 1
  • 2
  • 3
  • 4
  • 5
  •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