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叫耶律黑鹰:古时男女神秘奇异求爱媚术揭秘(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01:45:12

古时男女神秘奇异求爱媚术揭秘(图)

| [<<] [>>]


古时男女神秘奇异求爱媚术揭秘

  从敦煌发现的资料看,唐人由于性爱习俗的泛滥,而产生了一系列女对男、男对女的求爱法,即所谓媚术。以今日的眼光看来,其中有些做法似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但有些做法又颇为离奇。例如伯二六一○《攮女子婚人述秘法》,"攮"同 "禳",祈求之意;"婚人"即已婚男子,伯二六一○的标题的意思就是已婚男子如何去祈求女子之爱。

  首先是已婚女子在得不到丈夫的爱情时怎样去争取获得,从敦煌写本看,有以下四种方法:

  1."凡令夫爱,取赤痒足,出夫妻处下着,即爱妇。"这就是说,女方赤着脚,放在丈夫肚脐处抓痒,挑逗丈夫,使丈夫开心。 

  2."凡欲令夫受敬,取夫大拇指甲,烧作灰,和酒服之,验。"这就是说,把丈夫的大拇指甲烧成灰,放在酒中喝下去,表示对丈夫的尊敬,以争取丈夫的怜爱。

  3."凡欲令夫爱敬,妇人自取目下毛二七枚,烧作灰,和酒服之,验。"这就是女子拔自己两只下眼睫毛十四根,烧成灰而放在酒中喝下去,用这种轻微的苦肉计来感动丈夫。

  4."凡欲令夫爱,取户下泥户上方五寸,即得夫畏敬。"这就是说,女子要得到丈夫的爱,要把自家门户下五寸范围的泥土取出,即可得到魔力,赢得丈夫的畏敬和爱情。
 
  男子对女子的求爱法,主要指未婚男子如何追求未婚女子,也包括已婚男子怎样寻求婚外恋,以补充自己性爱方面的不满足,方法有以下八项:
 
  1."凡欲令妇人爱敬,子日取东南引桃枝,则作木人,书名,安厕上,验。" 这主要指丈夫得不到妻子的爱,认为妻有鬼魂附体,就可在某月的第一天用东南这个吉利方向的桃枝作一个木人,把女方的名字写上,安放在厕所中,就可得女子的爱情了。因为鬼怕桃木,也怕厕所的污秽,如此做法,鬼就会跑掉了。

  2."凡欲令女爱, 以庚子日,书女姓名,方圆GG ,无主,即得。"这是指少男要求得某姑娘之爱,在庚子日这个吉日,写上姑娘的名字,贴某处。如果姑娘无主,就可得到她了。

  3."凡男欲求女妇私通,以庚子日,书女姓名,封腹,不经旬日,必得。" 这是说,男子要和女子私通,也是在庚子日,在纸上写上女方姓名,贴在自己肚子上,用不了十天就可以到手了。

  4."凡男子欲令妇爱,取女头发廿茎,烧作灰,以酒和成服之,验。"

  5."凡男子欲求女私通,以庚子日,书女姓名,烧作灰,和酒服之,立即密验。"这一条和第一条差不多,但第一条主要适用于夫妻之间,这一条主要用于婚外恋。
 
  6."凡男子欲求妇人私通,以庚子日,取自身右腋下毛,和指甲,烧作灰,即验。"这是要与女子私通而毁自己毛、甲的苦肉计。

  7."凡欲令妇人爱,取苦杨和目下毛,烧作灰,和酒自服,即得验。"烧毁苦杨与自己眼皮下的睫毛放在酒中喝下去,和上一条差不多。

  8."凡欲令妇人自来爱,取东南引桃枝,书女姓名,安厕上,立即得验。" 这一条和第一条差不多,只不过是要达到使妇人自来爱的目的而已。

  当然,媚术不仅存在于唐代,在唐代以前和以后,古书上都有不少记载,例如:汉朝时,民间流行的媚术是在"子日"洗澡。古代中国以干支记日,十二天就有一天是"子日",女子在"子日"洗澡可见怜于丈夫,如王充的《论衡》云:"沐书曰:子日沐令人爱之。"

  到了魏、晋时,女人相信服食薝草或薝草的果实,可以得到男子的欢心。《博物志》载詹山帝女,化为薝草,其叶郁茂,其花黄,实如豆,服者媚于人。"《山海经》中也有类似的说法:"姑之山,帝女死焉,其名曰‘女尸',化为媚草,其叶胥成,其花黄,其实如菟丘,服之媚于人。"有意思的是这些媚术还和一些神话传说连在一起,认为这种药草的功能是炎帝的女儿瑶姬的精魂所致。

  当时,媚术的药物还由草木推及禽兽虫鱼。据说如食布谷鸟的脑骨,令人宜夫妇。可能是布谷鸟的脑中存有某种性激素,食之足以激发性兴奋的缘故。

  到了清朝,媚术仍延续不绝。《古今秘苑续录》中有载"美女相思法"云: "相思虫一对,火上炙酥,男女交裆布烧灰,三分,冰一分,共为末,下于茶饭中食之,再书婢女之年庚压于席下,则自来也。"

  以上这些方法,多数是古人的一种迷信,他们认为性爱很神秘,所以要用神秘的方法来解决。他们也认为男女之间得不到对方的爱,是一种病,这种病也要用药物来解决,而毛发、指甲、桃枝、苦杨、薝草等都是中药,可以治病的。这些问题涉及医药学、心理学与巫术,都是以性爱习俗为基础,而且排除了封建礼教的束缚,从这方面看,似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但是,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到,有不少媚术都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有的则完全是巫术。大致从唐朝开始,媚术的发展逐渐走向巫术。当时,人们常以巫术来保平安、求子、求爱、祛病,贴符、烧符、吞符则是另一种方法,在夫妻床第之间也常有使用,这在敦煌民间也很盛行,高国藩在《敦煌民俗学》中举出了不少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