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血液酒精含量176:漫谈《班级日志》的六大功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12:31:40

漫谈《班级日志》的六大功能

字数:3616    字号:大 中 小

  班级日志并不是新鲜事,但是坚持写,写出满溢真情的真话,具备多种功能的日志并不多见。我拥有一本由全班师生、家长一起写成的珍贵日志。回想当初创立班级日志的动机是很单纯的。我执教班级的孩子有每天写百字作文的习惯。从三年级开始,他们几乎每天不间断地用一两百字记载着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逐渐,写作成了和吃饭、阅读一样的生活“必需品”,不再是负担。于是,在六年级开学初,我决定组织大家集体创作一本《班级日志》。以座号顺序轮流,由一个孩子将当天班级中发生的事件用简短的文字记载在日志中。我希望通过记载,毕业后仍能为孩子们留下一幕幕珍贵的记忆,班集体在多年后还能如今天般生机勃勃,孩子们再相聚时,一个个满载童真的文字会成为津津乐道的话题。
  《班级日志》诞生之始,我就有意识地让孩子们感觉到我的重视,因为这将影响着他们记载的态度。我精心挑选了一本硬皮本,在首页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了我和日志管理员的姓名、联系电话。在第二页,我设计并写下了“日志书写要求”;1、每天按座号顺序轮流记载;2、每周一上午是班主任批阅时间;3、除传阅至手外,不要争抢阅读,以免日志受损;4、主动保护好日志,发现丢失及污损及时报告。孩子们是很敏感的,当我在班级中手捧日志隆重介绍时,他们的眼睛中已经流露出惊讶、庄重、渴盼。孩子们迫切希望传阅、记载日志,在他们看来,班级日志就是一种“接力百字作文”,不难且有趣。果然没多久,孩子们就提议:每天分为上午下午两次记载,以飨“读者”,后来,家长也忍不住加入进来,最后,我也以班级一员的身份按时顺序记载。
  随着记载的深入,《班级日志》的功能逐渐强大起来。翻开日志,你仿佛走进“班级大观园”。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里都能看到缩影:同伴之间的交往趣事、根存于内心的对异性懵懂感觉,学习中遇到的疑惑,给老师的建议,家庭生活的苦恼……许多不能说的秘密在日志中一一倾诉。日志涵盖的信息量简直大得惊人,它已经起着“沟通桥”、“电子眼”、“素材库”、“建议箱”、“宣泄场”、“展示台”这六大功能。
  
  “沟通桥”:日志的沟通功能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日志的公开性就使得它成为生生之间的沟通渠道。每个孩子在记载时都能看到之前孩子的记载,而自己的文字也即将被他人所了解。其次,教师通过批阅也能做到师生之间的及时沟通。第三,晚间记载的孩子,日志将被传给家长看,这就建立起教师、家长、孩子三方的沟通桥梁。绝对的开放促成了日志沟通功能的健全。我曾看到这样的一则记载:何老师,您不是同意男女生正常交往吗?我就有一个喜欢的女生。我喜欢她的原因是:第一,以前我和她同桌的时候,她十分关心我,还帮助过我。第二,她剪的短发,十分可爱、俏皮。第三,她的学习很好,人很文明,有些淑女的感觉。所以我喜欢她,喜欢这个短发的女孩。这则日志很有价值,其反映的是小学高年级孩子进入准青春期时萌动的异性好感。原本这是羞与人讲的,有了日志后,孩子乐于沟通,使其明朗化,这对于教师给予引导是很有益处的。于是,我在班级中展示了这则日志,并鼓励孩子们把对异性的喜欢大胆表达出来。我还告诉他们,喜欢异性不是坏事,但喜欢要有理由,要学会欣赏对方优点。您看,一个困扰着许多高年级班主任的问题就这样轻描淡写地化解了。
  
  “电子眼”:小学生活泼好动,经常发生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使得小学班主任的工作负担过重。毕竟班主任没有分身术,不能做到“时时监控”,但有了班级日志就不同了。你就像在班级中安装了“电子眼”,能随时洞察班级中的细微动态,及时掌握不为人知的隐情。例如一次周五下午我请假未到校,两个调皮的孩子就乘机缺课,在校园内游逛。周一我到校时,日志中就有了记载:周五下午,小林和小杰没有来上英语课,他们在操场的角落里闲聊。得劝劝他们,这就是旷课啊!不过老师也真是的,居然一进教室就讲起课来,也不点点名,让他们两个钻了空子。我看了这则日志后立刻感到其严重性,一方面找来两个孩子及时教育,另一方面建议学校完善课前的点名制度,以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日志,上周五发生的事情下周一还有谁去提?班主任怎能知情?问题没有及时处理,有了侥幸的第一次还会有第二次。
  
  “素材库”:众人拾柴火焰高,日志具有这一功能是不言而喻的。每天,班级中同学问发生的事情都被一一记录,每一篇的日志都成了公开的、公共的素材,远比一人收集的素材宽泛得多,这就为全体参与的孩子提供了素材积累上的便利。更可贵的是,那些原本不善于观察、积累素材的同伴,能从他人所记载的素材中获益,能潜移默化地向有这方面优势的同伴学习,获得素材积累能力的提升。初步统计,日志中可供写作的素材种类大致有:同伴小游戏;个体心灵独白;课间的“闹剧”;课堂上学习状态“写真”;家庭趣事等。这些素材基本上都是教师意想不到,但却极为有趣、鲜活的。例如有一则日志讲到孩子在家默写时的“小聪明”,让人防不胜防;老师要求默写五句话,有人就先默写三句,让家长签字后再增补完整。您想得到吗?防得了吗?有了《班级日志》,教师要求家长在签字时注明默写的内容,不就补上了这个漏洞吗?
  
  “建议箱”如果班级中的全体同学能提出合理化建议,共同参与班级管理,那么班主任的工作将更为科学、轻松。但也可能是中国的孩子普遍受到传统“师道尊严”的影响,受到身边大环境的熏陶,不敢正面和老师提意见,说建议。这使得班主任工作有一定的盲目性。有了《班级日志》就不同了,书写《班级日志》自然就成了他们提建议的渠道。一则日志中建议到:老师您知道吗,我们都不喜欢周一来上学。因为周一您特别喜欢生气。集会时队排不好,检查周末作业时,上课时同学们没精神等,都会让您生气,所以,您在周一变得很可怕!希望改一改,让我们一周有好的开始。我反思一下才发觉真是如此,幸好有了这则日志,否则可能这辈子都无法改进了。一学期下来,孩子们提的建议很多:及时调整小组座位,以防偏视;将写检讨书改为写“情况说明”:在学校里推广班级日志;不要随意给家长打电话,要求他们到校……每一条,都弥补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时的考虑不周。
  
  “宣泄场”: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孩子的内心世界有许多成年人料想不及的“小九九”,必须得以宣泄,否则闷在心里,憋屈自己,可能酿成大祸。《班级日志》中,就有许多这样“畅快淋漓”的宣泄之言。它们的出现并不可怕,反而为班主任做好做细学生疏导工作提供了切入口。如果没有让孩子宣泄情感才是危险的,等于埋下“定时炸弹”,什么时候“爆炸”,“威力”有多大都成了未知数。一则日志写到:我们班的女生一点都不“淑女”,很像魔鬼。动不动就飞来一脚,或是掐我的皮肉,弄得我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妈妈还以为我在学校老是和同学打架呢。我看,该由女生开个“道歉会”,向男生承认错误!这则日志后的“跟帖”很多,凡是女生皆声讨男生的不是,凡男生皆鼓掌支持。看来男女生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了高年级孩子之间的主要矛盾。我阅读后也参与讨论,通过我的评语来化解“恩怨”。我写到:发现别人的错误不难,看到自己身上的问题就伟大了。随后,我组织了专题班会让孩子们讨论异性交往问题。我知道,这不是老师一两句话,组织一两次讨论就能解决问题的。但是,这是可贵的开端,至少我发现了问题,开始了聚沙成塔式的教育积累,相信功到自然成。
  
  “展示台”:《班级日志》是老师、家长、全班孩子都要看的,所以很多孩子喜欢在这里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本事,这是他们年龄特点中好强心的典型体现。日志给了他们展示的平台,成了个性化的“大舞台”。在这本纯真的日志中,孩子们的“特长”千奇百怪,充分体现了童年之趣:我的绝招是学狗叫。以前,我可是十分害怕狗的。有一天我一个人在楼下花园里骑车,忽然有一只黑色的小狗从路边窜出,对着我“汪、汪”直叫,吓得我惊惶失措,差点从车上跌下来。这时,我突然想起一个场面:就是有一只黑狗想抢一只黄狗的骨头,黄狗不住地对黑狗大喊大叫,黑狗被吓跑了。于是,我灵机一动,也冲着那只小狗“汪、汪、汪”地大喊大叫起来,那只小狗被我的叫声吓得溜走了。瞧,我就这样把狗赶跑了!从此,我练成了这个绝招。相信阅读着这些有趣文字。每个孩子都会笑出声来的。
  如今,这本珍贵的《班级日志》在全班师生和家长心中已经人格化了。传递时如获至宝;下笔时小心翼翼;发现稍有破损时主动修补;外出实践时也紧随身边。真挚的情感在字里行间弥漫,有的孩子为了能够轮到晚上带回家和家长一起阅读,孩子们甚至向日志管理员耍起了“软磨硬泡”的功夫……日志,已经和班级共生存了。作为班主任,我当然会充分利用这本多功能的日志,为我的班级管理服务,让日志的作用发挥得更足。
  
  (福建福州教育学院二附小 何捷)